新教材备战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课堂 第31讲 群落及其演替(课件)
展开能阐明群落的概念,明确群落水平和种群水平上研究的是不同问题。
通过实例分析,能阐明群落的物种组成及种间关系,明确群落是通过复杂的种间关系,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能说明群落的空间结构、群落的季节性及其影响因素,理解生态位是生物进化和适应的结果,会随各种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通过”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实验,了解土壤小动物的取样方法和统计方法。
能阐明群落演替的概念、过程及规律,明确并区分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正确看待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了解群落的主要类型,能描述不同群落中的生物具有与该群落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分布特点。能从系统角度说明群落是一个不同种群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
在相同时间聚集在一定地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作生物群落,简称群落。
所有生物,包含全部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与种群的异同:都是强调一定自然区域中的生物成分,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之和=种群,一定区域内各种生物种群之和=群落。
研究的问题:
1、群落的物种组成
(1)意义: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也是决定群落性质最重要的因素。
(2)衡量指标:一个群落中的物种数目,称为物种丰富度。
①不同群落的物种组成及丰富度不同, 一般来说,越靠近热带地区,单位面积内的物种越丰富。
②在群落中,有些物种数量多而且对其他物种的影响也很大,成为优势种。有些物种比较常见,但对其他物种影响不大,不占优势。
③群落中的物种组成不是固定不变的,会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4)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
①取样方法:取样器取样法。
不宜用样方法:许多土壤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不宜用标志重补法:身体微小
②统计:统计群落中的物种数和物种的相对数量。
一是记名计算法;二是目测估计法
种间关系 特点 实例
3、群落的空间结构
(1)形成:在群落中,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了不同的空间,使群落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这是不同物种协同进化的结果,显著提高了群落整体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
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别,它们常呈 分布
在长期自然选择的基础上形成的对环境的适应
(1)原因: 、 和 等随季节而变化。(2)结果:群落的 也会随之发生 的变化。
(1)概念 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称为这个物种的生态位。
(2)研究内容 ①动物: 、 、 以及与 的关系等。 ②植物:在研究区域内的 、 、植株 以及与 的关系等。
(3)意义 群落中每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这有利于不同生物充分利用环境资源,是群落中物种之间及生物与环境间协同进化的结果。
1、《诗经·小雅·小宛》中写道 :“螟蛉有子,蜾蠃负之。”古人以为蜾蠃不产子,因此捕捉“螟蛉”当作“义子”来养育。南北朝时期,医学家陶弘景发现,蜾蠃把螟蛉衔回窝中,用尾上的毒针刺入螟蛉体内,并在其身上产卵。所以,他认为螟蛉不是“义子”,而是蜾蠃幼虫的食物。这两种生物存在怎样的种间关系?
2、河蟹是杂食性动物,以鱼、虾、螺、蚌、水生昆虫和水草等为食,它们喜欢潜伏在水草或底泥中。在生产实践中,人们不会将河蟹与食性和它相似的青鱼混养。为什么?
青鱼与河蟹的食性相似,生态位有所重叠,如果放在一起混养,在实物和空间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二者的种间竞争关系强烈,不利于各自种群数量的增加。
3、捕食者在猎杀猎物时,场面比较血腥,这往往会让人认为捕食者很残忍。有的地方曾经为了保护某些食草动物而人为消灭捕食者,但结果却事与愿违。请从群落中物种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这种关系是如何形成的等角度,分析群落中存在捕食者的生态意义。
①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这样就避免出现一种或少数几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绝对优势的局面,为其他物种的生存腾出空间,因此,捕食者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②同时,捕食者吃掉的大多是被捕食者中年老、病弱或年幼的个体,客观上起到促进被捕食者种群发展的作用;③捕食者与被捕食者还表现出协同进化。
4、请判断对错。 ①一个池塘中的各种鱼和植物构成了一个生物群落( ) ②群落中的物种组成是固定不变的( ) ③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时,可通过群落中的物种数了解群落的全面结构( ) ④两种鸟的觅食环境一样,生态位就完全一样( ) ⑤研究动物的生态位时,它在研究区域内的出现频率是通常研究的一个方面( ) ⑥从山麓到山顶依次出现不同的森林类型,是群落的垂直结构 ( ) ⑦针阔叶混交林中的红松和红皮云杉存在种间竞争的关系 ( ) ⑧在针阔叶混交林中,小杜鹃主要生活在林冠层,这是小杜鹃的生态位( ) ⑨森林群落中植物和动物均具有垂直分层现象,以提高光的利用率 ( ) ⑩草坪中的动物没有分层现象,而树林中的动物具有分层现象( ) ⑪生态位属于种群的空间结构( ) ⑫决定动物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是光照( ) ⑬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时,双方都受益,但分开后,各自也能独立生活,这两种生物之间为互利共生( )
5、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森林中植物和动物的分层现象提高了群落不同种群对光能的利用率 B.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决定群落性质的重要因素 C.群落的外貌与空间结构会随阳光、温度和水分等因素发生季节性变化 D.优势种在群落中不仅数量多,对其他物种影响也很大 6、下列与群落有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群落是不同物种间通过复杂的种间关系形成的一个有机整体 B.每个物种都有自己在群落中的地位、空间位置和作用 C.群落的镶嵌分布与地形、光照无关,与物种、个体体积有关 D.在群落中优势物种可能会逐渐丧失优势地位,甚至从群落中消失
7、某水池有浮游动物和藻类两个种群,其种群密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图所示。若向水池中投放大量专食浮游动物的某种鱼(丙),一段时间后,该水池甲、乙、丙三个种群中仅剩一个种群。下列关于该水池中上述三个种群间的关系及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和丙既有种间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 B.甲和乙既有种间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 C.丙和乙既有种间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 D.丙和乙既有种间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
8、星杆藻和针杆藻是两种硅藻,两者都需要利用硅酸盐进行繁殖。下图为星杆藻与针杆藻混合培养下种群密度与硅酸盐浓度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期间,针杆藻始终在竞争中占优势 B.0~10天内,两种硅藻不存在种间竞争 C.针杆藻对硅酸盐的吸收能力低于星杆藻 D.自然界中硅酸盐含量可能导致二者生态位分化
10、春季蚜虫从受精卵开始发育,迁飞到取食宿主上度过夏季,其间行孤雌生殖,经卵胎生产生大量幼蚜;秋季蚜虫迁飞回产卵宿主,行有性生殖,以受精卵越冬。蚜虫周围生活着很多生物,其中蚜虫大量吸食筛管汁液,同时排出大量蜜露,为蚂蚁等多种生物提供了营养物质,蚂蚁可以为蚜虫赶走一些天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蚜虫生活环境中的全部生物共同构成了群落 B.孤雌生殖有利于蚜虫适应多变的环境 C.蚜虫以受精卵形式越冬,可以降低对物质和能量的需求 D.蚜虫与蚂蚁的种间关系是原始合作
11、某草原,狐和兔数量变化呈现周期性的波动。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据图分析,狐和兔的数量变化受种群内部生物因素的影响 B.狐和兔数量变化相互制约,是循环因果关系 C.若兔逃避狐捕食能力提高,两种群数量变化仍符合该曲线模型 D.狐捕食兔的种间关系客观上促进了兔的发展和进化
12、生态学家发现,具有同种食物来源的两种捕食者之间,存在相互捕食对方的现象,称之为“集团内双向捕食”(如下图所示)。这种现象广泛存在于多种类型的群落之中,并对群落中相关物种的种群动态和害虫的生物防治效果产生着很大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示中天敌1和天敌2的种间关系为原始合作、捕食和竞争 B.不同的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因此他们都有各自的生态位 C.农业生产中增加捕食者种类能有效抑制害虫数量 D.人为捕杀植食性昆虫,天敌1和天敌2获得的能量减少
13、森林群落中老龄树木死亡形成的林冠层空隙,称为林窗。研究者调查了某森林生物群落中,林窗下与林下枯落物层及不同深度土壤中小动物的情况,得到如图所示的结果。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调查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常用样方法 B.光照仅影响森林生物群落的水平结构 C.林窗下和林下土壤小动物种类数均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少 D.据图可知,林窗下和林下不同层次的土壤中小动物种群密度不同
14、(2022·梧州模拟)某池塘中甲、乙两种具有捕食关系的鱼类数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为捕食者,乙为被捕食者 B.甲、乙之间的捕食关系仅对捕食者有利 C.两种鱼之间只有捕食关系,没有竞争关系 D.甲、乙两种群相互影响,使种群数量呈现波动现象
15、下列关于群落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竹林中凤尾竹高低错落有致,体现了群落的分层现象 B.谚语“苗多欺草,草多欺苗”反映的种间关系是共生 C.森林群落中植物和动物均具有垂直分层现象,以提高光的利用率 D.水平结构上种群的分布与土壤湿度、光照强度及生物自身的生长特点等有关 16、(2020·全国卷 Ⅰ )土壤小动物对动植物遗体的分解起着重要的作用。下列关于土壤小动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调查身体微小、活动力强的小动物数量常用标记重捕法 B.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高,则该类群含有的物种数目多 C.土壤小动物的代谢活动会影响土壤肥力,进而影响植物生长 D.土壤小动物呼吸作用产生的CO2参与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
17、如图是“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实验中常用的两种装置,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甲装置的花盆壁M和放在其中的土壤之间要留一定空隙的目的是便于空气流通 B.乙装置通常用于对体型较小的土壤动物进行采集 C.甲装置主要是利用土壤动物趋光、趋湿、避高温的习性采集 D.用乙装置采集的土壤动物可以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
18、[2022·湖北武汉模拟] 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是植物群落在空间上的垂直分化,分层植物器官在地上不同高度和地下不同深度的空间垂直配置。如图为森林群落的垂直结构,下列关于植物群落分层现象叙述错误的是( ) A. 植物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都有垂直分层现象 B. 分层现象都是植物与无机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C. 地上分层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 D. 地下分层是植物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及养分的一种生态适应 19、我国古诗词蕴含着丰富的生物学道理。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可体现植物的向光性 B.“螟蛉有子,蜾蠃负之”可体现生物之间存在种间互助的关系 C.“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可体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D.“茂林之下无丰草,大块之间无美苗”可体现光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20、(2021·日照高三三模)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研究人员对某国家自然保护区内四种占优势的水鸟为研究对象,调查并分析了它们的生态位,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注:生境1为低潮盐沼-光滩带;生境2为海三棱藨草带,宽度为400 m左右;生境3为海堤内鱼塘-芦苇区,芦苇在植物群落中占优势。)
A.该自然保护区内存在不同的生境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 B.四种水鸟在同一生境中的出现率不同与其食性密切相关 C.四种水鸟占据的生态位不同是群落中物种之间协同进化的结果 D.不同物种通过减少生态位重叠来减弱竞争以利于其充分利用环境资源
21、(2021·朝阳一模)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下列阐述错误的是 ( ) A.物种x与物种y可能存在竞争和捕食关系 B.在自然环境里每一个特定环境中都有不同种类的生物 C.物种x因生态位较物种y小,在生存斗争中容易被淘汰 D.物种x与物种y生态位的形成是生物和环境长期相互作用而逐渐分化产生的
22、(2021全国乙)在自然界中,竞争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回答下列问题。(1)竞争排斥原理是指在一个稳定的环境中,两个或两个以上受资源限制的,但具有相同资源利用方式的物种不能长期共存在一起。为了验证竞争排斥原理,某同学选用双小核草履虫和大草履虫为材料进行实验,选择动物所遵循的原则是 。该实验中需要将两种草履虫放在资源 (填“有限的”或“无限的”)环境中混合培养。当实验出现 的结果时即可证实竞争排斥原理。(2)研究发现,以同一棵树上的种子为食物的两种雀科鸟原来存在竞争关系,经进化后通过分别取食大小不同的种子而能长期共存。若仅从取食的角度分析,两种鸟除了因取食的种子大小不同而共存,还可因取食的 (答出1点即可)不同而共存。 (3)根据上述实验和研究,关于生物种间竞争的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 。
具有相同资源利用方式的物种不能长期共存在一起,但可以通过进化出新的资源利用方式降低竞争而长期共存
一种草履虫数量增多,另一种草履虫逐渐死亡、消失
1、不同群落的划分依据
根据群落的外貌和 等方面的差异,将群落划分为陆地生物群落、 生物群落、海洋生物群落等几种类型。
2、陆地生物群落的比较
注:阴生植物的茎细长,叶薄,细胞壁薄,机械组织不发达,但叶绿体颗粒大、呈深绿色,因此,这类植物适应在弱光条件下生存。
主要的影响因素水分、温度等。
3、群落中生物的适应性
某一区域群落中的生物都能适应所处的非生物环境
群落中不同种群之间通过复杂的种间关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形成有机整体,从而维持种群之间的协调和平衡
在不同的群落中,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不尽相同,每一种生物都有自己适宜的生存环境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叫作群落演替。
群落外界环境的变化;生物的迁入、迁出;群落内部种群相互关系的发展变化;人类的活动;等等
3、演替的影响因素及发生的原因
4、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24、在群落形成的过程中,若两个物种生态位相似,你认为这两个物种发展的结果将是什么?
生态位相似的两个物种,由于长期的自然选择,会通过多种方式来避免竞争和减少生态位的重叠。
23、群落中,不同物种之间是如何彼此协调、共同生活在一起的?
群落中不同种群之间通过复杂的种间关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形成有机整体,从而维持种群之间的协调和平衡。例如,在森林中,许多动物需要植物提供食物和庇护,不少植物则依赖动物传播花粉和种子;森林中的乔木、灌木与草本植物之间,虽然对土壤、空间、阳光的利用存在一定程度的竞争,但可以因生态位的不同而达到相对平衡的状态,和谐共存。
25、群落演替至森林阶段,其中还能找到苔藓植物、草本植物及灌木吗?请说出你的理由。
能。群落演替是指群落中占优势的一些种群被另一些更占优势的种群取代,而不是完全消亡,即群落演替是优势取代,而不是“取而代之”。
26、废弃的农田演替至草本和灌木混生阶段时,与初始阶段相比,一年生草本植物的数量大幅度减少,其原因是什么?
一年生草本植物在对阳光和空间的竞争中处于弱势,逐渐被淘汰。
27、一般来说,若要演替到相对稳定的森林阶段,在光裸的岩石上开始的初生演替和从森林被全部砍伐的地方开始的次生演替相比,该次生演替所需的时间短,原因是什么?
形成森林需要一定的土壤条件,该次生演替起始时既具备该条件,而从裸岩开始的演替要达到该条件需要漫长的时间。
28、如果一块弃耕农田位于半干旱地区,群落演替最可能发展到哪个阶段?并说明理由
只能发展到草本植物阶段或稀疏的灌木阶段。由于处于半干旱地区,受水分影响,弃耕农田最可能演替到草本植物阶段或稀疏的灌木阶段。
29、据调查,刺萼龙葵一段时间内出现在我国某地的玉米田中,并很快排挤了原有的杂草而成为主要的杂草种类,对农作物造成了危害。该玉米田是否发生了群落演替?请写出判断依据。
否。刺萼龙葵的出现使玉米田中的杂草种类发生改变,但是没有改变玉米田中的优势种,生物群落类型没有发生改变。
30、某沙地的优势种是耐风沙与干旱的灌木而不是草本或乔木。一般这类灌木的根茎干重比大于乔木,请尝试解释其适应性较强的原因。
灌木树冠低矮,具有很强的防风固沙的能力。根系发达,能从土壤中吸收较多水分。
31、植物修复是金属矿山生态修复中应用前景最好的技术之一。在其修复过程中,所选草本、木本植物一般为本地物种,而不选外地物种,原因是什么?
避免引进的物种由于缺乏天敌、资源充裕、环境适宜等原因造成生物入侵而破坏当地生态系统。
32、在林场进行适度砍伐后,会出现空地(林窗)。请说明林窗对林场生物多样性产生的影响并简要说明理由。
适度砍伐后,形成林窗,会改变林场局部原有的环境,如光照、湿度和通风等,从而引起林场物种的变化,增加林场生物多样性。
31、请判断对错。 ①阴生植物的叶绿体颗粒小、呈浅绿色( ) ②区分群落可以根据群落的外貌和物种的丰富度等方面( ) ③荒漠地区植物大多白天打开气孔,晚上关闭气孔( ) ④生活在草原的动物都不能生活在森林里( ) ⑤湿地生物群落中既有水生生物,也有陆生生物( ) ⑥森林、草原、荒漠生物群落中的生物分别与它们各自生活的环境相适应( ) ⑦森林中乔木、灌木与草本植物之间,可以因生态位的不同而达到相对平衡的状态( ) ⑧群落演替就是群落内原有物种逐渐恢复到原有状态( ) ⑨地衣会比苔藓更早地出现在火山岩上( ) ⑩演替早期的种群可能在新形成的群落里出现( )⑪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组成不再变化( )⑫自然群落往往是向物种丰富度越来越高的方向演替,而且种间关系越来越复杂( )⑬某海岛上的群落因开发旅游,可能会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演替( )⑭砍伐森林可以在短期内改变森林群落的物种组成和物种丰富度,进而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 )
32、东北某林区,山底是落叶阔叶林,中部是红松林,山顶是冷杉林;我国植被分布规律从东到西依次为森林植被区域、草原植被区域、荒漠植被区域,森林覆盖率逐渐减少。导致植被这两种分布现象的主导因子分别是 ( ) A.阳光、水分 B.水分、水分 C.温度、水分 D.土壤、阳光 33、荒漠空气干燥、高度缺雨,昼夜温差较大,下列关于荒漠群落中生物的适应性推测,错误的是 ( ) A.荒漠一年生植物大多在降雨时生命力旺盛,完成生命周期后死亡 B.仙人掌等多年生植物具有肥厚的茎、叶,以储存水适应干旱环境 C.植物大多数气孔白天张开,夜间关闭,有利于光合作用的碳固定 D.爬行动物蜥蜴和蛇的体表有角质鳞片,有助于减少水分的蒸发 34、下列关于不同群落类型的叙述,错误的是( @9@ ) A. 某地的群落类型受水分、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很大 B. 群落类型划分的主要依据是群落的外貌和物种组成的差异 C. 荒漠生物群落中的生物经长期自然选择后进化出耐旱的特性 D. 森林生物群落中的动物都以尿酸盐作为排出含氮废物的主要形式
35、(2021·扬州高三模拟)天山山脉沿东西横贯我国新疆中部,很多山峰高度超过4 000 m。从天山北麓的奎屯登山,从山脚到山顶依次可以看到荒漠、草原、森林等群落类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天山各群落都是一定时空条件下相同物种所有个体的天然群聚 B.从山脚到山顶的植被类型有差异,反映了群落的垂直结构特征 C.从山脚到山顶群落类型的差异是由于光照强度的不同导致的 D.从山脚到山顶不同群落中的生物都有适应其环境的特征 36、(2020·海南)研究人员在调查某沙地的植物群落演替时,发现其自然演替顺序为: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多年生亚灌木→多年生灌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多年生草本群落在争夺阳光和空间方面比一年生草本群落更有优势 B. 与草本群落相比,灌木群落的垂直结构更加复杂 C. 多年生亚灌木群落里有草本和亚灌木,其自我调节能力比多年生灌木群落更强 D. 该沙地主要植被是多年生灌木,与其根系发达,抗风和吸水能力较强有关
37、(2021·全国甲)群落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下列关于发生在裸岩和弃耕农田上的群落演替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人为因素或自然因素的干扰可以改变植物群落演替的方向 B. 发生在裸岩和弃耕农田上的演替分别为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C. 发生在裸岩和弃耕农田上的演替都要经历苔藓阶段、草本阶段 D. 在演替过程中,群落通常是向结构复杂、稳定性强的方向发展 38、(2021月八省联考湖北卷)上世纪60年代,由于开沟疏浚等人类活动的加剧,加上气候变化的胁迫,某高原湿地生态系统受到严重损害,局部湿地逐渐退化成草地或荒漠,呈现出“沼泽→沼泽化草甸→草甸→沙漠化地→荒漠”的生态演替趋势。关于上述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演替类型属于初生演替 B. 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都会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 C. 上述演替过程中群落结构呈现出由简单到复杂的趋势 D. 荒漠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高于草甸生态系统
39、(2018·江苏)如图是某处沙丘发生自然演替过程中的三个阶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从形成沙丘开始发生的演替是次生演替 B. 阶段Ⅰ的沙丘上草本植物占优势,群落尚未形成垂直结构 C. 阶段Ⅰ与Ⅱ的沙丘上生长的植物种类完全不同 D. 阶段Ⅲ沙丘上的群落对外界干扰的抵抗力稳定性最强
40、(2022·日照高三模拟)林窗是指森林群落中老龄树死亡或因偶然因素(干旱、台风、火灾等)导致成熟阶段优势树种的死亡,从而在林冠层造成空隙的现象。如表是某研究小组对某林窗内不同阶段的物种组成进行调查统计的结果,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林窗后发生的演替为次生演替 B. 0~10年,灌木层各物种的种群密度大于藤本层 C. 在如表所示演替期间,林窗的水平结构可能会发生改变 D. 0~40年,林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逐渐下降
41、[2022·辽宁沈阳市高三模拟]大兴安岭冬季严寒而漫长,温暖季短,有大面积落叶针叶林,针叶林凋落物的氮磷分解速率较慢。某林区发生火灾后,植被演替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火灾后的林地上发生的是初生演替 B. 与针阔混交林相比,针叶林土壤有机物含量较多 C. 与阔叶林阶段相比,草本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更加复杂 D. 火烧后,草本、灌木和乔木的丰富度均逐渐下降后保持稳定
42、如图表示两个群落的演替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可表示从森林被全部砍伐的地方开始的演替 B.若时间允许,甲定能演替到相对稳定的森林阶段 C.乙群落的演替也属于自然界存在的一种演替类型 D.第N年时,甲、乙的群落结构一定相同 43、(2021·1月八省联考)长白山海拔500米以下为落叶阔叶林,500~1100米为针阔混交林,1100~1800米为亚高山针叶林,1800~2100米为亚高山草甸,2100米以上为高山灌木草甸。关于长白山不同海拔高度段间的植物分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属于由光照差异引起的群落垂直结构 B. 属于由地形差异引起的群落水平结构 C. 海拔越高植物物种丰富度越高 D. 主要由温度和湿度的差异引起
44、(2021月八省联考)羊草是北方草原的一种多年生优势牧草,前些年由于受到人为开垦的影响,羊草数量显著下降。开展退耕还草工程之后,退耕区域的羊草数量明显增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羊草种群恢复过程中,其年龄结构属于稳定型 B. 羊草种群恢复过程中,退耕区域发生了群落演替 C. 开展退耕还草后,生物群落的垂直结构不发生变化 D. 开展退耕还草后,羊草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不变 45、下列关于初生演替中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相同 B.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 C.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 D.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
46、(2022·山东济南调研)若将某森林中局部区域的全部乔木更换为单一乔木“灰桦”,在没有人为继续干预的情况下,该区域各种乔木的相对比例随时间变化的结果如表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区域发生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 B. 灰桦的数量优势在种间竞争中被逐渐取代 C. 山毛榉的种群数量将呈“J”形增长 D. 更换树种改变了该群落最终演替的方向
47、(2014·全国卷Ⅰ)请回答关于群落演替的问题:(1)在光裸的岩石上开始的演替和从森林被全部砍伐的地方开始的演替中,哪个属于初生演替,哪个属于次生演替?(2)一般来说,若要演替到相对稳定的森林阶段,上述两个演替中次生演替所需的时间短,分析其主要原因。(3)据调查,近5万年以来,某地区由于气候越来越干燥,森林逐渐被灌丛取代,这也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演替类型。近50年来,由于人类过度开垦,导致局部灌丛出现了荒漠化。该现象表明,与该地区具有的自然演替相比,人类的开垦活动使得该地区群落的演替速度 (填“未发生改变”、“变慢”或“变快”),演替的方向 (填“发生改变”或“未发生改变”)。
光裸的岩石上开始的演替为初生演替;从森林被全部砍伐的地方开始的演替为次生演替
形成森林需要一定的土壤条件,上述次生演替起始时即具备该条件,而从裸岩开始的演替要达到该条件需要漫长的时间
48、为实现西部脱贫,福建与宁夏政府携手建立闽宁生态移民示范镇,通过植树造林、秸秆还田、引黄入滩等措施使昔日的"干沙滩"变成了如今的"金沙滩";同时引入巨菌草代替阔叶树栽培香菇,带领闽宁人们实现脱贫致富。(1)植树造林、秸秆还田等措施会使土壤微生物增多,土壤更加肥沃。土壤微生物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一个种群,其判断的依据是 。(2)闽宁村由昔日的“干沙滩”变为“金沙滩”的过程中发生了 演替,判断的理由是 。(3)巨菌草植株较高,生长快、生物量大、且根系发达,该植物引入可使地区植物群落分层更加多样。下表为不同种植年限的巨菌草对荒地群落中植物及昆虫多样性的影响。
闽宁村改造前具有一定的土壤条件
备战2025届新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9单元生物与环境第42讲群落及其演替课件: 这是一份备战2025届新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9单元生物与环境第42讲群落及其演替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素养目标,考点一群落的结构,群落及特征,群落的物种组成,不同群落,物种数目,优势种,食物条件,盐碱度,自身生长特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备战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优质课件 第28讲 群落及其演替: 这是一份备战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优质课件 第28讲 群落及其演替,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群落的结构,群落的概念及特征,各种生物种群,年龄结构,性别比例,研究种群的核心问题,种群密度,研究群落的核心问题,边缘效应,丰富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教材备战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课堂 第30讲 种群及其动态(课件): 这是一份新教材备战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课堂 第30讲 种群及其动态(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章节知识体系,CONTENT,考点分析,种群的数量特征,方形地块,狭长地块,年龄结构,性别比例,能力训练,种群数量的变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