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第2节 声音的特性精品同步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第2节 声音的特性精品同步练习题,文件包含22声音的特性分层作业-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原卷版docx、22声音的特性分层作业-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一、音调
1.物理学中用每秒内振动的_____来描述音调的高低,这个物理量叫_____,单位是_____。
【答案】次数;频率;Hz。
【详解】音调的高低由振动的频率决定,频率指物体每秒振动的次数,它是表示物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它的单位是赫兹,符号为Hz。
2.用硬卡片以相同的速度分别拨木梳的粗齿与细齿(图1),卡片发出声音的主要区别是_____。
【答案】音调不同。
【详解】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的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用一张硬纸片以相同的速度分别拨木梳的粗齿与细齿,粗齿的间距大,硬纸片振动慢,细齿的间距小,硬纸片振动快,两次纸片的振动快慢不同,所以两次听到的声音的音调不同。
图1 图2
3.如图2所示的实验,目的是探究声音的音调高低由什么因素决定,下列关于该实验的现象和结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锯条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得越快
B.锯条振动得越快,听到的声音的音调越高
C.锯条振动得越快,听到的声音越大
D.音调的高低由锯条振动的次数决定
【答案】B
【详解】A.锯条伸出桌面越长,质量越大,体积越大,越难振动,振动得越慢,故A错误;
B.音调跟频率有关,锯条振动得越快,振动频率越大,音调越高,故B正确;
C.声音大小指响度,响度跟振幅有关。锯条振动得越快,振幅不一定大,响度不一定大,故C错误;
D.物体振动快慢跟振动次数和振动时间同时有关,只有振动次数不能确定振动频率,所以振动次数也不能决定声音的音调,故D错误。
故选B。
4.李白在《夜宿山寺》中写到“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里的“高”指的是声音的_________。喇叭里响起“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的歌声,小明说:“是韩红在演唱”,他是根据声音的_________不同判断的(前两个空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如图,地震前通常有次声波产生,人、海豚和大象中,能最先感觉到的是_________。
【答案】响度;音色;大象。
【详解】“不敢高声语”这里的“高”指的是声音的响度不能太大。
小明能听出唱歌的是哪位歌手,他是根据声音的音色不同判断的。
因为地震产生的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而图中的大象听觉频率是1Hz~20000Hz,正是在此范围之内,而人和海豚听觉频率都不在此范围内,所以大象最先感觉到。
二、响度
5.响度跟发声体的______和离声源距离的______有关。
【答案】振幅;远近。
【详解】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响度还与距离声源的距离有关,距离声源越近,响度越大。
6.如图,小明将两根橡皮筋绑在木棍上然后套在一个纸盒子上,此时小明用不同大小的力拨动橡皮筋,改变的是发出声音的( )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传播速度
【答案】C
【详解】用不同大小的力拨动橡皮筋,力小时,橡皮筋振动幅度小,发出声音的响度小;力越大时,橡皮筋振动幅度越大,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由此说明用不同大小的力拨动橡皮筋,改变的是发出声音的响度,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7.下面是探究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将系在细线上的乒乓球轻触正在发声的音叉,观察到乒乓球被______的现象,说明______;
(2)使音叉发出响度更大的声音,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______;
(3)通过实验探究得出的结论是:______越大,声源响度越______;
(4)在探究过程中,将不易观察的音叉的振动转化成乒乓球的摆动,采用的探究方法是____法。
【答案】(1)弹开,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变大;(3)振幅,大;(4)转换.
【详解】(1)实验中,用乒乓球轻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会发现乒乓球会被弹开,这说明发生的音叉在振动,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使音叉发出响度更大的声音,重做上面的实验时,会观察到乒乓球弹起的幅度变大。
(3)通过实验可以判断物体的振幅不同时、声音的大小不同,说明了响度与声源的振幅有关,而且是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4)两次实验中,我们通过观察乒乓球的摆动而得知音叉的振动情况,这种研究方法是转换法。
三、音色
8. 音色:①定义:反映声音的_______和_______,也称音品.
②影响因素:不同物体发出声音的音色是不同的,与物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③应用:可以根据音色判断不同的人和不同的乐器及物体等.
【答案】品质,特色。
【详解】音色反映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也称音品.不同物体发出声音的音色是不同的,与物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闻其声而知其人” 可以根据音色判断不同的人,所以我们在电话里也能分辨出是谁在说话.
9.如图所示,朱鹮和中华凤头燕鸥都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朱鹮有着“东方宝石”之称,中华凤头燕鸥被称为“神话之鸟”。人们依据_________(选填声音的特性)的不同,能区分出朱鹮和中华凤头燕鸥的声音。
【答案】音色
【详解】不同的发声物体的声音特性不同,即音色不同,人们就是通过音色的不同来区分不同发声物体的。
10.基础问答和计算。
(1)我们能听见汽车的鸣笛声,却听不到蝴蝶拍打翅膀声,是因为人耳的听觉范围是_____Hz;
(2)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这里的“轻声”是指声音的 _____;“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依据说话人的 _____(选填“音调”、“响度”、“音色”)来分辨;
【答案】(1)20~20000;(2)响度,音色。
【详解】(1)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在20Hz~20000Hz之间,蝴蝶翅膀振动的频率低于20Hz,不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内,所以听不到蝴蝶拍打翅膀声。
(2)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指声音的音量小,即声音的响度要小。
11.阅读下列两篇短文,按要求完成后面提出的问题;
(1)如图把八只同样的玻璃瓶盛不同深度的水,再用一根细棒依次敲打瓶子,可以发现从左至右声音的音调逐渐_____,发声体是_____。如果调节适当,可演奏出简单的曲谱,由此我们不难知道古代“编钟”的原理;
(2)如果从左至右依次吹响八个瓶子可以发现声音的音调逐渐_____,发声体是_____。由这个实验规律可知图中小民制作的“哨子”中间的活塞向下拉时音调将变_____。
【答案】(1)降低,瓶子和水;(2)升高,空气柱,低。
【详解】(1)水量越少,瓶子和水越容易振动,频率越大,音调越高,因此,发声体是瓶子和水。如果把八只同样的玻璃杯盛不同深度的水,再用一根细棒依次敲打杯子,从左至右振动频率减小,声音的音调逐渐降低。
(2)如果从左至右依次吹响八个瓶子可以发现声音的音调逐渐升高,发声体是空气柱。吹哨子时,管内空气柱因发生振动会产生声音,当向下拉活塞时,空气柱的长度变长,因此空气柱的振动慢,所以发出的音调低。
12.如图所示,在M处先后安装并敲击甲、乙音叉,两次发出的声音相比( )
A.乙的响度一定大 B.甲每秒振动次数多
C.甲振动的幅度小 D.响度相同,音调相同
【答案】B
【详解】ACD.没说敲击甲、乙音叉的力的大小,不能确定振动幅度大小,响度大小不能确定,故ACD不符合题意;
B.甲音叉频率为512Hz,乙音叉频率为256Hz,所以敲击时,甲音叉振动快、频率高、音调高,甲每秒振动次数多,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13.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的音调和响度相同 B.甲、丙的音调和音色相同
C.乙、丁的音调和音色相同 D.乙、丙的音调和响度相同
【答案】B
【详解】A.甲乙波的高度不同,所以响度不同,故A错误;
B.甲丙的疏密程度和波形相同,所以音调和音色相同,故B正确;
C.乙丁的波形不同,所以音色不同,故C错误;
D.乙丙的疏密不同,所以音调不同, 故D错误。
故选B。
14.在学习声音的有关知识时,小明做了如下两个实验:
如图所示,塑料刻度尺的一端被紧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听刻度尺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①保持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用大小不同力拨动,用较大的力拨动时___________,听到声音的_________较大;
②改变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听到塑料尺振动发出声音__________相同,___________不同;
③换用钢尺做此实验,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振动的幅度和频率与塑料尺均相同时,听到声音的主要区别是 ___________(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不同。
【答案】①塑料尺振动的幅度较大,响度;②响度,音调;③音色。
【详解】①保持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用大小不同力拨动,塑料尺振动的幅度不同,当用较大的力拨动时,塑料尺振动的幅度较大,听到声音的响度较大;
②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塑料尺振动的幅度不变,所以塑料尺发出的响度相同,改变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塑料尺振动的频率不同,所以音调不同。
③把塑料尺换用钢尺,钢尺伸出的长度相同,则振动的频率相同,故音调相同,用相同的力拨动钢尺,则振动的幅度相同,故发出的响度相同,由于材料和结构影响音色,所以听声音的主要区别是音色。
15.小明等同学在“探究声音是什么”的实验中,将系在细线上的乒乓球靠近音叉。
(1)当用小槌敲击音叉时,在听到声音的同时,观察到乒乓球________,乒乓球在实验中起到的作用是________。
(2)小明又去敲击同一个音叉,并且在老师的帮助下通过示波器,在相同时间内截取敲击时的二列声波图,如图甲和乙,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两次声音的______(选填“响度”或“音调”)相同。
(3)细心的小明还发现老师桌上还有两种同种材料制成的音叉,如图丙和丁,敲击后_____(选填“丙”或“丁”)图音叉振动的频率更高。
(4)将一只正在发声的闹钟放进密封的玻璃罩中,然后逐渐往外抽气,我们听到闹钟声越来越______(选填“强”或“弱”),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_______。但现有的抽气设备总是很难将玻璃罩内抽成真空状态,即实验无法达到绝对的真空。在这种情况下,你是怎样得出这一结论的________。
A.通过日常生活经验得出的
B.用实验直接证实的
C.通过理论推导出来的
D.建立在实验基础上加科学的推理得出的
【答案(1)被弹起,将微小的振动放大;(2)音调;(3)丁;(4)弱,真空不能传声,D。
【详解】(1)通过实验发现,用小槌敲击音叉时,音叉发出声音的同时,乒乓球会被弹起一定的角度,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物体的振动有时用眼睛无法直接看到,可以将微小振动放大,通过乒乓球是否被弹起判断物体是否在振动。
(2)由图可知,两幅图中音叉振动的快慢相同(都有3个波峰和2个波谷),因此声音的音调相同;物体振动时偏离原位置的程度不相同(即振幅不同),因此响度不相同;
(3)由题意和图示可知,两个音叉的材料是相同的,丁的质量小于丙的质量,敲击音叉时,丁音叉振动较快,即丁的振动频率高;
(4)将一只闹钟放进密封的玻璃罩中,然后逐渐往外抽气,我们听到闹钟声越来越弱。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真空中无法传播。但现有的抽气设备总是很难将玻璃罩内抽成真空状态,即实验无法达到绝对的真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是在实验基础上加科学的推理得出的结论,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16.(2022·江苏淮安·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所示,湖北出土的一套战国时期的编钟,依大小排列共65件,能演奏古今乐曲、音域宽广。“音域”描述的是声音的( )
A.响度 B.音色 C.音调 D.速度
【答案】C
【详解】编钟的制造材料一样,厚薄和质量不同,不同的钟在敲击后振动的快慢不同,即频率不同,所以能够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因此编钟的音域宽广指的是音调变化范围大,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17.(2022·湖南常德·中考真题)学习了声音的知识后,小芳自制了“水瓶琴”。她往八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就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关于“水瓶琴”,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水瓶琴”的“琴声”因为振动产生
B.敲击不同的瓶子,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
C.敲击同一个瓶子,用力越大响度越大
D.“琴声”通过水传播到小芳的耳朵
【答案】D
【详解】A.“琴声”是瓶和水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于不同的瓶子中水量不同,敲击不同瓶子时,瓶和水振动的快慢不同,即振动频率不同,因此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敲击同一个瓶子,用力越大,瓶和水振幅越大,响度就越大,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琴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小芳的耳朵的,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8.(2022·广东广州·统考中考真题)编钟是我国瑰宝,如图,敲M处发出的声音音调比敲N处的高,比敲P处的低,则( )
A.编钟发出的声音频率只与其质量有关
B.敲P处发出的声音频率高于敲N处的
C.敲P处时,钟的振幅一定比敲M处时大
D.敲N处时,发出的声音响度一定比敲M处时大
【答案】B
【详解】A.声音频率越大,则物体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由图可知,第一个编钟的质量小,第二个编钟的质量大,敲M处发出的声音的音调比敲N处的高,说明声音的频率与物体的质量有关;在同一个编钟上敲M处发出的声音的音调比敲P处的低,说明声音的频率还与振动物体的长度有关,故A不符合题意;
B.音调的高低与声音频率有关,音调越高,声音频率则越大,P处的音调比N处的音调高,则P处的声音频率比N处的大,故B符合题意;
CD.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而振幅的大小与敲击的力度大小有关,与敲击的位置无关,故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9.(2022·黑龙江牡丹江·统考中考真题)通过观察下列的声音波形图,________的音调相同,________的响度相同。
A. B. C. D.
【答案】ABD,ABC。
【详解】由图可知,在相同时间内A、B、D图中的声波振动频率相同,因此ABD的音调相同。
其中A、B、C波形偏离原位置的幅度相同,因此振幅相同,故ABC响度相同。
20.(2022·甘肃金昌·中考真题)如图所示为2022年1月26日航天员叶光富在空间站用葫芦丝演奏《月光下的凤尾竹》的情景。“葫芦丝”是靠空气柱 ___________发声的;按不同的孔,可以改变声音的 ___________。
【答案】振动,音调。
【详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葫芦丝”是靠空气柱振动发声的。按不同的孔,空气柱的长短不同,空气柱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2.2 滑轮优秀同步达标检测题,文件包含122滑轮分层作业原卷版docx、122滑轮分层作业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3节 运动的快慢优秀课后复习题,文件包含13运动的快慢分层作业-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原卷版docx、13运动的快慢分层作业-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物态变化第1节 温度课后复习题,文件包含31温度分层作业-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解析版docx、31温度分层作业-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