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4届山东省潍坊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普通高中学科素养能力测评12月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4届山东省潍坊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普通高中学科素养能力测评12月语文试题含答案第1页
    2024届山东省潍坊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普通高中学科素养能力测评12月语文试题含答案第2页
    2024届山东省潍坊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普通高中学科素养能力测评12月语文试题含答案第3页
    还剩1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届山东省潍坊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普通高中学科素养能力测评12月语文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届山东省潍坊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普通高中学科素养能力测评12月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2,B(“持否定态度”分析错误),CEG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三语文
    2023.12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和座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①我们这些外行总是怀着强烈的好奇心想要知道,作家从什么源头汲取了他的素材,他如何用这些素材才使我们产生了如此深刻的印象,才在我们心中激起了我们也许连想都没想到自己会有的情感。如果我们向作家请教,他本人也说不出所以然,也不会有一个令人满意的解释,正是这个事实引起了我们更大的兴趣;即使我们彻底地了解了作家是怎样决定选材的,了解了具有创造性想象力的艺术的本质是什么,我们所了解的一切也根本不能帮助我们自己成为作家。——尽管如此,我们的兴趣一点儿也不会减弱。
    ②如果我们能够至少在我们自己身上,或者在像我们一样的人们身上,发现在某些地方有与创作相类似的活动该多好啊。检验这种活动将使我们有希望对作家的作品开始作出一种解释,确实,这种可能性是有的。毕竟作家自己是喜欢缩小他们这种人和普通人之间的距离的;他们一再要我们相信、每一个人在心灵上都是一个诗人。
    ③难道我们不该在童年时代寻找想象活动的最初踪迹吗?孩子最喜爱、最热衷的是玩耍和游戏。难道我们不能说每一个孩子在玩耍时,行为就像是一个作家吗?相似之处在于,在玩耍时,他创造出一个自己的世界,或者说他用债的快乐的新方法重新安排他那个世界的事物。如果认为他并不认真对待那个世界,那就错了;相反,他在玩耍时非常认真,并且倾注了大量的热体与玩耍相对的并非是严肃,而是真实尽管孩子满腔热情地沉浸于游戏的世界,他还是相当清楚地把游戏的世界与现实区别开来,他喜欢把想象中的事物和情景与真实世界中可能的和可见的事物联系起来。这个联系就是使孩子的“玩耍”不同于“幻扔”的地方。
    ④作家的所作所为与玩耍中的孩子的作为一样。他创造出一个他十分严肃地对待的幻想的世界——也就是说,他对这个幻想的世界怀着极大的热情——同时又把它同现实严格地区分开来幻想的动力是未被满足的愿望,每一个幻想都是一个愿望的满足,都是一次对令人不能满足的现实的校正。但是,作家想象中世界的非真实性,对他的艺术方法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后果;因为有许多事情,假如它们是真实的,就不能产生乐趣,在虚构的作品中却能够产生乐趣。许多激动人心的事情本身实际上是令人悲痛的,在一个作家的作品上演时,它们却能变成听众和观众的快感的源泉。
    ⑤当一个孩子长大成人,他停止了游戏,好像也放弃了从游戏中获得的快乐。但是无论谁,只要他了解人类的心理,他就会知道,让一个人放弃他曾经体验过的快乐几乎比任何事情都困难。事实上,我们只不过把一件事情转换成另一件罢了,似乎是抛弃了的东西实际上被换上了一个代替物。同样,长大了的孩子在停止游戏时,只是抛弃了与真实事物的联系,他现在用幻想来代替游戏,创造出叫作白日梦的东西来,我相信大多数人在他们的一生中是不时地创造着幻想的,只是,成年人在别人面前把它们隐藏起来,
    ⑥我们真能够试图将富于想象力的作家和“光天化日之下的梦幻者”进行比较吗?将他的创作和白日梦进行比较吗?这里,我们必须区分开这两类作家:像古代的史诗作家和悲剧作家一样接受现成题材的作家,由自己选择题材创作的作家。我们将要谈的是后一种,并且为了进行比较,我们将不选择那些最被推崇的作家,而选择那些评价不高的长篇小说、传奇文学和短篇小说的作者,他们拥有最广泛、最热忧的读者群。
    ⑦首先,这些小说作者的作品中有一个特征不能不打动我们:每一部作品都有一个主角作为兴趣的中心,作家试图用一切可能的手段把他置于一个特殊的神的保护之下。如果在我的故事的某一幸的结尾,我让主角严重受伤,流血不止,失去知觉,我肯定会在下一章的开始让他受到精心的护理,并逐渐恢复起来。如果第一卷以他们乘的船遇到暴风雨沉没为结尾,我们可以肯定,在第二卷一开始就会看到他奇迹般地获救。我带着安全感跟随主角经历他那危险的历程,这是真正英雄的感觉。我们的一个最优秀的作家用一句无与伦比的话表达了这种感觉:“我不会出事情的!”在这种从不受伤害的特性的启示下,我们可以立即认出“至高无上的自我”,就像每一片白日梦和每一个故事的主角一样。
    |⑧这些自我中心的故事很难看作是对现实的描写,但是,作为白日梦的必要成分,它却很容易被理解。现时的强烈经验唤起了作家对早年经验的记忆,现在,从这个记忆中产生了一个愿望,这个愿望又在作品中得到实现。作品本身展示出两种成分:最近的诱发场合和旧时的记忆。一篇创造性作品像一场白日梦一样.是童年时代曾做过的游戏的健生和代替物。当一个作家把他的作品奉献给我们,或者把我们认为是他个人的白日梦告诉我们时,我们就会感到极大的快乐。
    (摘编自弗洛伊德《作家创作与做白日梦的关系》)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作家并不清楚自己选材的来源,也无法准确说出自己的作品?问能给人深刻印象、激发受众情感。
    B.作者认为,用现成题材创作的作家相比于由自己选择题材的作家,更强调真实性,而想象力则有欠缺。
    C.成年人即使不是作家,也会尝试用幻想来替代童年时的游戏,体验曾经的快乐,这可称为“做白!梦”。
    D.文中画线句子中的“它”,指的就是在这类“自我中心”的作品中,主角有一种从不受侵害的特性。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每一个人在心灵上都是一个诗人”,可以看作是下文能够将人类童年时代的玩耍与作家的创作活动进行比较的前提。
    B,从第⑦段可以看出,作者对宣扬“至高无上的自我”的作品持否定态度,这从文中两次使用“肯定”就能得出结论。
    C.即使我们知晓了作家的创作不过是童年游戏的继续和代替物这一真相,也并不影响我们从他们的作品中找寻到快乐。
    D.弗洛伊德有关作家创作与做白日梦关系的论述,可以很好地解释当下某些爆红偶像类网络小说受人追捧的根本原因。
    3.下列对材料中“自我中心的故事”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这种作品无论怎么写,其本质都是创作者基于回忆的自叙传。
    B.作品中人物具备的特性是创作者自己不具备的,或是向往的。
    C.作品可能是作者为满足童年时期对英雄的渴望而创作出来的。
    D.这种作品创作中想象与虚构的过程,是作家潜入人物的过程。
    4.为了更清晰地表达观点,材料③④段将儿童玩耍与作家创作进行了比较。请根据提示,完成下面表格中空缺的部分。(4分)
    5.“许多激动人心的事情本身实际上是令人悲痛的,在一个作家的作品上演时,它们却能变成听众和观众的快感的源泉。”请结合关汉卿的《窦娥冤》解读文中这句话的含义。(4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最高处的雪原
    卢一萍
    自去年九月中旬以来,风雪就没有停止过。天空里的一切都被冻住了。大风没日没夜地吼叫,它们像是找到了施展淫威的对象,把四处的雪推涌着,堆积在边防连驻扎的高地下,要把这个身处雪山孤岛的连队逼到更深的绝望之中
    半夜里,忽听到“嗞嘎嘎”一声响,大风把马棚掀翻了,十一匹军马受了惊,向着黑夜中的雪原狂奔而去。负责饲养战马的阿廷芳掀掉盖在身上的羊皮大衣,飞奔到马厩门口,但他已看不见马的踪影,连马蹄声也被风声吞没了。他披着一身风雪到了连部,向连长报告后,便要出去找马。
    “这样大的风雪,你现在出去,无疑是送死。”连长让他等到天亮后再说。
    “可那是连里的军马。”
    “这个我知道……你要小心一点。”连长拍了一下他的肩膀,知道几个月来干硬的牛肉干已经让他难以下咽,就把几把炒玉米装进了他的衣袋里。阿廷芳拉出那匹供自己放牧时骑乘的、因拴在拴马桩上而没跑掉的雪青马,向茫茫雪原走去。
    无边无际的白色,单调而冷漠的风暴,构成地狱一样的死亡地带,谁也休想走出去,谁也难以摆脱它。一人、一马,在齐腰深的雪地里蠕动着,那么孤零、渺小,像茫茫宇宙间的两粒星尘。
    阿廷芳不知道自己走了多久,也不知道自己走了多少路,他没有感觉自己已在雪原中跋涉了两天。自出发以来,就是那种晦暗的天光,现在仍然是。它一直压在他的头上,使他感到了一种可怕的眩晕,他渴望倒下去,长睡不醒。但他马上明白,这是一个十分危险的想法,是对大自然的蔑视一一让大自然如此轻易地就证实了生命的有限。他想驱走绝望的阴影,想赶走那无边的恐惧,但两者牢牢地攫住了他的心。
    这时,他看到了前面雪地里的一点红色,像火苗一样跳动着。
    那是一绺枣红色的马鬃
    一匹枣红马的尸体露了出来。那是连队的军马,训练有素的战马,无论是被敌人射杀,还是老死或病死征途,倒下时都会把头朝着前进的方向,为骑手留下路标。按照骑兵的习惯,他割下一绺马鬃,放进怀里,向战马行了一个军礼。阿廷芳想沿着枣红马指引的方向寻找下去,但他已迈不开脚步。他掏出一把牛肉干,放进嘴里,但他感到自己连咀嚼的力气也没有了。他只想呕吐,最后不得不把肉干吐出来。良久,他像突然记起了什么似的,把手伸进衣兜里,摸出几粒炒玉米,放在掌心,他从那玉米的香气和金黄的色泽中感到了世界的富足和完美。可怜的雪青马病人似的喘息着,一天下来,除了啃些冰雪,什么也没有吃。闻到玉米的香味,雪青马的身体竟剧烈地颤抖起来。它小心翼翼地把它们卷进嘴里。
    第三天,他怀里已揣了五绺马鬃。他感到这五绺马鬃是五位兄弟留给他的遗物、沉重得难以负担,他本可以返回连队的,但他没有那么做。他顺着死马指引的方向继续寻找马群,他坚信失踪的、幸存的马群就在前方。
    阿廷芳看了一眼雪青马,雪青马也看着他,他把手伸进口袋,搜寻着可能藏在衣缝里的玉米粒子。他终于摸到了三粒。仅有的三粒,他那么入神地、长久地看着它们,好像整个世界就只剩了那三粒玉米。
    阿廷芳取出一粒来,放进口袋里,把另外两粒在手中握了握。他听见马的肚子发出了那种骇人的轰呜声。他咽了两口唾沫,伸开手掌,把两粒玉米递到马嘴跟前。雪青马望了望主人手中的玉米粒,翕动几下鼻子,闻了闻,偏过头去,阿廷芳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感。抱住马脖子痛哭起来。最后,他抽泣着再次把那两粒玉米递到马的嘴边。
    那两粒玉米在手里握得久了,被手上的温度浸润了,在白亮的天光里,显现出一种特殊的金色。它们靠在一起,像两件至美的绝世珍宝。雪青马又抬头望了望主人,迟缓地张开嘴,用舌头慢慢卷进那两粒玉米。
    阿廷芳像得了安慰似的,破啼笑了。
    第四天中午,阿廷芳终于在一条山沟里找到了幸存的六匹军马他激动地在心里说:“可把你们找到了……”天地突然旋转起来,他轻轻地叹息了一声,从马上栽下来,飘在雪地里,失去了知觉。也就在这里,雪青马的前腿也猛地跪下,然后倒在了他的身边。
    不知过了多久,他的手感到了一点温热,待他慢慢睁开眼睛,才发现是雪青马在用舌头舔他的手,它在用生命残存的一点热度,温暖着他,使他那只裸露在零下四十多度气温中的手没有冻坏。
    眼泪无声地从他脸上滑落。
    他挣扎了半天,终于站立起来。但当他去拉雪青马时,雪青马已站不起来了,它用无神的眼睛最后看了主人一眼,把头埋进了积雪里。
    他慢慢地跪下去,抚摸着雪青马冰凉的身体,然后站起来,割下一绺马鬃,放进自己怀里。他虽然已没有多少力气,但还是用冰雪掩埋了雪青马的尸体。他把那粒玉米从衣袋里摸出来,放在雪青马的坟冢上。
    作为祭品,它应是最丰厚的了。
    阿廷芳把剩下的几匹马赶到一起。他心中充满了忧虑,不知道自己能否把它们赶回去。他想积蓄些力气,肉干嚼得他满口是血,但他还是尽力往下咽着。然后,他爬上一匹最健壮的马,赶着马匹往回走。
    马群识途,它们帮他找到了返回连队的路。他赶着马群走了两天后,再也支持不住,从马背上掉了下来。他悲哀地想:“我完了,唉,这回是真的,完了……我连马都骑不住了……”
    好在离驻地已经不远。他躺在雪地里,把那匹马的缰绳拴在自己腰上,以防自己再也抓不住它_然后,他贪婪地啃食起地上的冰雪来。只有冰雪能够充饥,能给他一点力气了。他的脸早已麻木,嘴不停地往外渗血,但他还在啃食着……最后,他扶着马硬撑起身子,爬到了马背上。他觉得自己搭在马背上的身子如一条空空的袋子,灵魂、血肉全都漏光了。
    雪山缓缓地移动着,最高处的雪原仍然那么广阔.
    他的一只手死死地抓着马缰,另一只手却摊开了,那只手努力地想抓住什么,但除了零下四十多摄氏度的严寒,他什么也没有抓住。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外出寻找军马时,连长把几把炒玉米装进了阿廷芳的衣袋里,这既体现了连长的关心,也暗示了连队长久与外界隔绝造成的粮食匮乏。
    B.找马途中阿廷芳渴望倒下,长睡不醒,心中充满绝望,这说明他对于找到走失的战马缺乏信心,体现了其作为普通人的一面。
    C.后那粒玉米成为牺牲的雪青马最丰厚的祭品,因为那粒玉米是阿廷芳在异常艰难的情况下把它当成生存的希望保留下来的。
    D.赶着马群回连队的途中,阿廷芳从马上掉下来后啃食冰雪充饥,最后又爬到马背上,这种坚韧和顽强是他能够完成任务的重要原因。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小说中雪有多重作用,风雪掀翻马棚导致马群走失是故事的缘起,而掩埋雪青马的冰雪则是品性高洁的象征。
    B.阿廷芳由看到“红色”,到认出马鬃,再到发现枣红马的尸体,笔墨虽然俭省,却是故事发展的重要一环。
    C.小说对阿廷芳手里的那两粒玉米进行了特写,“显现出一种特殊的金色”,既有特定环境的影响,也有人物情感的渗透。
    D.“最高处的雪原仍然那么广阔”一句,实写高原的同时,也暗寓了阿廷芳为代表的边防军人所筑就的精神高地。
    8、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结尾处阿廷芳[那只手努力地想抓住什么]的理解(6分)
    9.小说借雪青马的行为动作来表现军人阿廷芳,请指出三处这样的描写并简要分析。(6分)
    二、古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秦昭王进兵围邯郸。公子姊为赵惠文王弟平原君夫人,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上魏公子曰:“所以自附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今邯郸旦暮降秦而魏救不至,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公子患之。侯生曰:“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而如姬最幸,出入王卧内,力能窃之。”公子从其计,请如姬。如姬果盗兵符与公子。至郅,矫魏王令代晋鄙,进兵击秦军。秦军解去,遂救邯郸,存赵。
    (节选自《史记·魏公子列传》)
    材料二:
    论者以窃符为信陵君之罪,余以为此未足以罪信陵也,夫强秦之暴亟矣,今悉兵以临赵,赵必亡。赵,魏之障也。赵亡,则魏且为之后。赵、魏,又楚、燕、齐诸国之障也,赵、魏亡,则楚、燕、齐诸国为之后。天下之势,未有岌岌于此者也,窃魏之符以纤魏之患借一国之师以分六国之灾夫奚不可者然则信陵果无罪乎?曰:又不然也:余所诛者,信陵君之心也
    信陵一公子耳,魏围有王也。赵不请救于王,而谆谆焉请救于信陵,是赵知有信陵,不知有王也。平原君以婚姻激信陵。而信陵亦自以婚姻之故,欲急救赵,是信陵知有婚姻,不知有王也。其窃符也。非为魏也,非为六国也,为赵焉耳;非为赵也,为一平原君耳。使祸不在赵,而在他国,则虽撤魏之障,撤六国之障,信陵亦必不救,使赵无平原,或平原而非信陵之姻戚,虽赵亡,信陵亦必不枚。则是赵王与社稷之轻重,不能当一平原公子,而魏之兵甲所忖以围其社稷者,只以供信陵君一姻戚之用。幸而战胜,可也;不幸战不胜,为虏于秦,是倾魏国数百年社稷以殉姻戚,吾不知信陵何以谢魏王也。
    呜呼!自世之衰,人皆习于背公死党之行,而忘守节奉公之道。有重相而无威君。有私仇而无义愤。如秦人知有穰侯,不知有秦王;虞卿知有布衣之交,不知有赵王。盖君若赘旒久矣。山此言之,估陵之罪,固不专系乎符之窃不窃也。其为魏也,为六国也,纵窃符犹可。其为赵也,为一亲戚也,纵求符于王,而公然得之,亦罪也。
    (节选自《信阪君救赵论》)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括号内。(3分)
    窃魏之符A以纾魏B之患C借一国之师D以分六国之灾E夫F奚不可者G然则H信陵果无罪乎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属,指接连,与《屈原列传》中“然亡国破家相随属”的“属”词义相同
    B.矫,指假托、诈称,古文中常见的“矫诏”“矫制”,都指假托帝王的命令
    C.诛,指谴贵,与成语“口诛时代’“罪不容诛”中的“诛”意思皆不同。
    D.旒,古代旌旗下边悬垂的装饰品,与“赘”连用,喻指实权旁落的君主。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绑郸危急时刻,面对平原君的指贵,信陵君采纳候生建议,使用非正常手段获取兵符,助赵解围。
    B.材材料开门见山地亮出与众不同的观点,并从客观效果和主观动里两方面审视信陵君窃符救赵
    C.材料二第二段立足于信陵君窃符的思想出发点,有力地批判了他明知不妥却一心背叛的错误行为,
    D.材料二列举穰侯,虞卿的事例,说明臣重君轻将导致严重的后果,并再次申明信陵君的错误所在。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所以自附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4分)
    (2)自世之衰,人皆习于背公死党之行,而忘守节米公之道。(4分)
    14.材料二中作者批判信陵君的理由是仆么?请简要慨括,(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I5~16题,
    水调歌头·和庞佑父①
    张孝祥
    雪洗虏尘静,风约楚云的。何人为写悲壮,吹角古城楼。湖海平生晕气,关塞如今风景,剪烛看吴钩。剩喜燃犀处②,骇浪与天浮。
    忆当年,周与谢③,富春秋。小乔初嫁。香囊未解,勋业故优游,赤壁矶头落照,肥水桥边衰草、渺渺唤人悲。我欲乘风去④,击楫誓中流。
    [注]①公元1161年11月,虞允文大败金兵于采石江上,张孝祥当时因在抚州(古时为楚地)未参加战斗,闻此喜讯后写下这首诗词②剩,更加。燃犀处,此处看采石江。③周与谢,即周瑜与谢玄,二人分别指挥了赤壁之战、无水之战,④《南史·宗悫传》载,宗悫少年时胸怀大志,曾对叔父说:“昂乘长风破万里浪。”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内一项是(3分)( )
    A.“雪洗虏尘静”是说金人掀起的战争风尘被雪洗净,赞扬了虞允文采石江大捷,充满胜利的喜悦。
    B.面对关塞局势,词人用“剪烛看吴钩”的动作细节,表现出想要上阵杀敌、建立功业的迫切心情。
    C.“骇浪与天浮”真实呈现了惊心动魄的水战场面,引出下片对“周与谢”指挥的两场大战的回忆。
    D.本词中“小乔初奴”与《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小乔初嫁了”一句,都衬托了周瑜的年轻有为。
    16.词的下片写到“落照”与“衰草”,对表达情感有何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赤壁赋》中,苏轼从哲理的角度阐述了对人生及宇宙的有法,以“______________”一句表明天地万物时时刻刻都在变化,以“______________”一句强调万物和我们皆可永恒。
    (2)李白托月寄情,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两句写人隔两地,难以相从,而月照中天,可随君行;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
    (3)古人写诗文时常常使用借代手法,使所写内容生动形象,增添作品的感染力。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在我国,直接反映天气现象、天气规律,以及源于天气而高于天气的成语,数量有很多。
    成语“白虹贯日”描绘了一种大气光学现液:白虹穿日而过。其实,“白虹”并不是虹,只是日晕中的一段;“日”也不是太阳,而是日晕上的一个光斑,称为“幻日”或“假日”。阳光照射到冰晶组成的卷层云时,光线进入冰品后经过折射,反射后再折射出冰品,会使云层不同位置的冰晶显示出不同颜色,使晕成为外红内紫的彩色大光圈。又因晕的外观主要是白色, A 。不过,由于“白虹母目”并不常见, B ,因此它便成了兵刃相加的凶兆。例如《战国策》中的“夫专诸之刺王僚也,昔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史记》中的“荆轲刺秦王”,也被称作“白虹贯日”。
    再说说成语“无风三尺浪”。①在一个小池塘里,无风确实是不起浪的。②只要当风推动水面,或者在其他外力推动的情况下就能产生波浪,传向远方。③但是,如果湖面极为宽广,④在湖的另一边出现雷阵雨大风,⑤波浪传到无风区,岂不就是无风也起浪?⑥如果产生了龙卷,岂不就“无风三尺浪”啦?⑦所以,这个成语可以看出,成语和世界万物一样,都有相对性。⑧离开了成语发生的空间和时间,它就不复存在。
    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4分)
    19.文中第三段有三心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6分)
    20.某学习小组发现,理解“白虹贯日”这一现象绕不开对“日晕”的把握,请根据材料第二段内容给“日晕”下主义,不超过50字。(3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要是,外面风声一刻紧一刻,处处被暗探包围得①水泄不通,一帮革命党人,却还兀自在一间小小的顶楼上,或一所闷气的地下室里,燃一支细烛,光微弱得呼吸都嘘得灭,在会谈些什么,理论些什么呢。切切喳喳的说话声,怕全凭了眼睛去听才懂。可是人并不慌张,倒是镇定锁住了每颗热烈的心的。用眼里灼灼的光芒互相喜悦地对看着,仿佛在期待着一个人,在等着一道极严重的命令似的。好久好久,正疑惑着:
    ②“怎么还不来?”
    “该不会有差错吧?”
    忽然,不敢相信地听着轻轻敲了三下门望过去,从门缝里挤进来的是一个破布蓝衫的青年。正是他,清瘦的身躯,犀利的眼光,紧闭的嘴唇,③像钳着铁一般的意志似的。④大家下意识的肃穆地立了起来,欢迎他;又下意识的肃穆地坐了下去,听他说话。
    先是女孩子样的,大方而烂漫的笑,给每个矜持的灵魂投下一副定惊的药剂,接着那低微而清晰流畅的声调响起来,就像新出山的泉水那样叮咚有致。说到生活,说它应当像雨天的雷电,有点响声,也有点光亮,哪怕就算一闪即过的短促呢,也好。说奸细的愚蠢,说暴动的盛事,也说那将来的厉众欢腾的日子。一没留神,你看,各个人都从内心里透出一种没遮拦的欢笑了,满脸上都罩上那含羞似的红光了。振奋着,激励着,人人都像一粒炸弹似的。饱藏着了一种不可過抑的力。
    21.对于文中画横线部分的分析说明,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①处成语“水泄不通”改为“密不透风”也符合语境。
    B.把②处两引号中的内容对调语序,行文逻辑也很合理。
    C.③处“像……似的”意思为“好像”,此处为比喻的标志。
    D.④句形式上对举,结构整饬,意在强调动作的整齐一致。
    22.革命青年的“说”振奋和激励着在场的倾听者,请结合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分析“他”的语言艺术,(4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生活中,有人认为应该常给自己念念紧箍咒,还有人认为不需要给自己念紧箍咒,放开手脚更重要。这引起了人们广泛的讨论。
    请选取上述一方观点进行立论,同时对另一方观点进行反驳,写一篇辟论稿。
    要求:自选立场,文体明确,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C(A“并不清楚自己选材的来源”理解错误;B“更强调真实性,而想象力则有欠缺”错误。D“它”指“这些自我中心的故事”,“主角有一种从不受伤害的特性”仅是其特征之一)
    2.B(“持否定态度”分析错误)
    3.A(分析错误)
    4.①创造一个幻想世界②认真而倾注大量热情③非真实性④满足未实现的愿望(4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5.①窦娥蒙冤而死令人痛惜,但她指天斥地发下誓愿并都应验,冤情终平反昭雪;②作者用幻想的方式,实现了对现实中诉冤无门的校正,满足了现实中人们伸张正义的愿望,令观众情感得到满足。(4分。每点2分)
    6.B(“对于找到走失的战马缺乏信心”错)
    7.A(“掩埋雪青马的冰雪则是品性高洁的象征”错)
    8.①阿廷芳想把所有的战马都带回去;②突出表现人和马战友般的深厚感情;③凸显了阿廷芳作为一名军人拥有的责任担当精神。(6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9.①雪青马面对炒玉米的香味身体剧烈地颤抖,暗示阿廷芳也有强烈的饥饿感。②雪青马不吃递到跟前的炒玉米,表现阿廷芳与军马心意相通、互相体贴。③雪青马的前腿跪下倒地,衬托阿廷芳激动之下身体疲乏的极限状态。④雪青马用舌头为阿廷芳舔手保暖,映衬阿廷芳对战马的倾情付出。(6分。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10.CEG
    11.C(材料中的“诛”与“口诛笔伐”的“诛”同义;“罪不容诛”的“诛”意思是“处死”,与之意思不同)
    12.C(“明知不妥却一心背叛”错误)
    13.(1)(我)自愿依附结为姻亲的原因,是公子道义高尚,能为别人的困难而着急(能够帮助别人摆脱危难)。(4分。“自附”“所以”“婚姻”“急”各1分)
    (2)自从世道衰落以来,人们都习惯于背离公道为私党卖命的行为,而忘掉了坚守节操奉行公事的准则。(4分。“死党”“奉”“道”各1分,语意通顺1分)
    14.①无视君主,削弱魏王权威。②动机狭隘,只为姻亲私利。③若不幸战败,将倾覆社稷。(3分。每点1分)
    15.C(“真实呈现”错)
    16.①昔日“周与谢”建立功勋之地,变成今日“落照”“衰草”的惨淡萧瑟景象,引发了词人对英雄不再的感慨。②两个意象营造了悠远飘渺的氛围,引发词人对南宋时局的担忧,激发了从戎报国的豪情壮志。(6分。每点3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17.(1)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2)此时相望不相闻 愿逐月华流照君
    (3)示例: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金戈铁马气 吞万里如虎/主人下马客在船 举酒欲饮无管弦/焚百家之言 以愚黔首
    (6分。每空1分,有错别字该空不给分。第三句如有其他答案,只要符合要求,即可给分)
    18.A所以才有“白虹”之说B有时正好与凶事同时出现(4分。每句2分,意思对即可)
    19.(1)语句②修改:只有当风推动水面,或者在其他外力推动的情况下才能产生波浪,传向远方
    (2)语句⑦修改:从这个成语可以看出
    (3)语句⑧修改:离开了成语产生的空间和时间
    (6分。序号准确各给1分,修改正确各给1分)
    20.示例一:日晕是大气卷层云中的冰晶把太阳光折射、反射后再折射而形成内红外紫的彩色光环的光学现象。
    示例二:日晕是日光通过卷层云时受到冰晶的折射、反射后再折射而形成内宏外紫的彩色光环的光学现象。(3分。属概念1分,种差2分)
    21.A(B“行文逻辑也很合理”错;C“此处为比喻时的标志”错;D“意在强调动作的整齐一致”错)
    22.①他“说”到生活,将之比喻为雷电,形象生动地揭示出理想生活响亮和光明的特点,对在场的倾听者具有唤醒和激励作用。
    ②他的说运用让步思维和口语化表达,如“哪怕就算”和“也好”、语气词呢等,增强了语言的亲和力和感染力。
    ③他反馈斗争形势,展望革命前景,依次铺叙奸细之蠢暴动之盛和将来之欢腾,对比寄托褒贬,蕴含革命希望,催人振奋。
    (4分。答出一点得2分,答出两点即可得满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得分)
    23.略(建议按照2023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以45分为基准分评阅)
    参考译文:
    材料一:
    秦昭王进兵包围邯郸。公子(信陵君)的姐姐是赵惠文王弟弟平原君的夫人,平原君的使者车马相连地前往魏国,(平原君)责备魏公子说:“(我)自愿依附结为姻亲的原因,是公子道义高尚,能为别人的困难而着急(能够帮助别人摆脱危难)。现在邯郸城朝夕之间将要投降秦国,而魏国的救兵却没有到达,公子能帮助别人摆脱危难又表现在哪里!“公子为这件事忧虑。侯生说:"我听说晋鄙的兵符经常放在魏王的卧室内,在妻妾中如姬最受宠爱,她出入魏王的卧室很随便,只要尽力是能偷出兵符来的。“公子听从了他的计策,请求如姬(相助)。如姬果然盗得兵符交给公子。到了邺城,公子拿出兵符假传魏王命令代替晋鄙担任将领,进兵攻击秦军。秦军解除对魏的包围撤离而去,于是邯郸得救,保住了赵国。
    材料二:
    评论的人把窃取兵符看作信陵君的罪过,我认为这并不足以怪罪信陵君。那时强大的秦国的暴虐已经到了极点,现在用全部兵力进攻赵国,赵国一定会灭亡。赵国是魏国的屏障。赵国灭亡了,那么魏国就会随后灭亡。赵国和魏国又是楚、燕、齐各国的屏障,赵国和魏国灭亡了,那么楚、燕、齐各国也会随后灭亡。天下的形势,没有比这更危险的了。盗窃魏国的兵符来解除魏国的祸患,借用一国的军队来分担六国的灾难,这有什么不可以的呢?既然这样,那么信陵君就果真没有罪过吗?我说:又不是这样的。我要谴责的,是信陵君的本心。
    信陵君只不过是一个公子罢了,而魏国本来有国君。赵国不向魏王请求救援,却恳切地向信陵君请求救援,这是赵国只知道有信陵君而不知道有魏王。平原君利用婚姻关系去刺激信陵君,而信陵君自己也因为姻亲的缘故,想赶紧救援赵国,这是信陵君只知道有姻亲,不知道有魏王。他窃取兵符,不是为了魏国,不是为了六国,只是为了赵国而已;也不是为了赵国,而是为了一个平原君罢了。假如祸患不在赵国,而在其他国家,那么即便是撤除了魏国的屏障,撤除了六国的屏障,信陵君也必定不会去救援。假如赵国没有平原君,或者平原君不是信陵君的姻亲,那么即使赵国灭亡了,信陵君也必定不会去救援。那么这就是赵王与国家的重要性,还抵不上平原君一个公子,而魏国所倚仗的保卫国家的军队和装备,也只是供信陵君的一个姻亲使用。幸亏战胜了,还好;如果不幸战败,被秦国俘虏,这就是倾覆魏国几百年的江山为个人的姻亲殉葬,我真不知道信陵君该用什么向魏王谢罪。
    唉!自从世道衰落以来,人们都习惯于背离公道为私党卖命的行为,而忘掉了坚守节操奉行公事的准则。有权重的宰相却没有威严的君主,有个人的仇恨却没有正义的公愤。就像秦国人只知道有穰侯,而不知道有秦王;虞卿只知道有平民百姓的朋友,而不知道有赵王。大概君主就像多余的摆设品一样已经很久了。由此说来,信陵君的罪过,确实不完全在于窃取不窃取兵符。如果他是为了魏国,为了六国,纵然窃取了兵符也是可以的。而如果他只是为了赵国,为了一个姻亲,纵然是向魏王求取兵符,并且正当地得到了它,也是有罪的。
    儿童玩耍
    作家创作
    表现
    创造与真实世界相联系的全新世界

    态度

    特点

    结果
    使自己快乐

    相关试卷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潍坊市高二上学期普通高中学科素养能力测评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东省潍坊市高二上学期普通高中学科素养能力测评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12,读书小组要为此文写文学短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潍坊市普通高中学科素养能力测评高三语文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年潍坊市普通高中学科素养能力测评高三语文试卷(含答案),共7页。

    山东省潍坊市2022-2023学年高三语文下学期3月学科核心素养测评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山东省潍坊市2022-2023学年高三语文下学期3月学科核心素养测评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0页。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