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备考202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素养练习全套
- 备考202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素养练习第二十五单元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与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第63讲古代亚非美洲的文化 试卷 0 次下载
- 备考202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素养练习第二十四单元交通运输及医疗与公共卫生第60讲医疗与公共卫生 试卷 0 次下载
- 备考202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素养练习第二十三单元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第58讲古代的村落集镇与近现代城市化进程 试卷 0 次下载
- 备考202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素养练习第二十二单元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第57讲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 试卷 0 次下载
- 备考202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素养练习第二十二单元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第55讲古代的商业贸易 试卷 0 次下载
备考202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素养练习第二十四单元交通运输及医疗与公共卫生第59讲交通与社会变迁
展开
这是一份备考202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素养练习第二十四单元交通运输及医疗与公共卫生第59讲交通与社会变迁,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静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材料 得益于国家统一和雄厚的财政实力,秦朝形成了以公路交通为主、辅以运河运输的交通体系。这一体系在六国自身交通体系的基础上,呈现出统一、静态、闭合的特点。与秦帝国修建道路以维护自身统治不同,罗马修筑道路与其大规模的对外侵略战争有直接关系。通过战争的大肆掠夺,罗马国库积累了大量财富,也为修筑道路提供了充分的财力支持。最后罗马帝国形成了以地中海海运为主动脉、以公路交通为血管的交通体系,呈现出囊括性、开放性的特征。
——摘编自牛秋实、葛臻明《秦汉帝国与罗马帝国的交通及社会比较研究》等
思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帝国与罗马帝国交通体系的不同点。
试答: ①目的不同:秦帝国是维护自身统治,罗马帝国是进行大规模的对外侵略战争。②方式不同:秦帝国以公路为主、运河为辅,罗马帝国以海运为主、公路为辅。③特点不同:秦帝国交通体系呈现闭合的特点,罗马帝国交通体系呈现开放的特点。
历史解释——古代水陆交通建设的作用
(1)经济上: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基本保障,影响了城市的发展,促进了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
(2)政治上:有利于加强政府对各地区的控制,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3)民族关系上:扩大了交流范围,加强了国内各民族之间的联系,促进了国内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4)对外关系上: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与周边国家乃至更远地区和国家的经济文化联系。
探究2 近代交通发展的原因及影响
材料一 近代以来,随着中国城市社会经济的转型与发展,大量的移民不断地从各地涌入,传统城市交通已经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许多城市都开始有意识地实施城市交通的规划建设工程,为新式公共交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电车、公共汽车在许多城市相继出现,标志着中国逐步进入新式公共交通时代。
——摘编自鲍成志《试论新式公共交通兴起与近代中国城市发展》
材料二 19世纪初,英国把公路网和运河网作为改造交通运输体系的重点,随着火车头和汽轮的发明,转移到建立铁路网和海洋运输网上……19世纪70年代后,英国转而把主要财力用于殖民地半殖民地……英国通过海洋运输网把本国交通网同殖民地的交通网紧密地联结在一起,构成了全球性的近代化交通运输网。
——摘编自张天《论英国近代化全球交通运输网的建立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思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城市交通发展的原因。
试答: 原因: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工商业的发展;政府政策的推动;西方工业文明的传入。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英国交通发展的主要趋势,并分析其主要影响。
试答: 主要趋势:从建立公路网、运河网到建立铁路网、海洋运输网(交通近代化);从建立国内交通网到构建全球交通运输网(交通全球化)。主要影响:配合了英国的工业化进程;满足了英国殖民扩张的需求;加强了世界的联系,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冲击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社会秩序,客观上促进了当地社会的文明进步。
历史解释——中国近代交通发展的原因、特点及影响
历史解释——近代以来中国交通工具发展变化的特征
(1)动力:由人力、自然力向机械力发展。
(2)技术:由从西方引进到中国自研自制。
(3)地区发展差别:城市近代化进程显著,乡村缓慢。
(4)对象:由权贵富绅向平民化、普及化发展。
(5)进程:初期由于受到各种势力的阻挠发展缓慢,后来进程日益加快。
(6)种类:铁路、公路得到发展,海上和内河航运发展较快,航空事业有所进步。
探究3 现代交通运输发展与社会生活
材料一 首都机场于1958年投入使用。1978年改革开放后,首都机场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1978年首都机场年旅客吞吐量仅为103万人次,2018年达到1亿人次,年均增长达12.1%。首都机场还连续9年位列世界第二繁忙机场,并在国际机场协会服务质量评比中连续10年获奖。
——摘编自中国民用航空局官网《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突破1亿人次》(2018年12月29日)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城市交通状况日趋恶化。人们认识到,只有综合考虑路口交通流与信号控制方案,并完善配套的城市交通法规,才有望改善城市交通,解决相关社会问题。智能交通控制系统应运而生。
——据郑祖武《城市道路交通》等
思考:
(1)根据材料一,概括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发展的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趋势出现的原因。
试答: 趋势:迅猛发展;年旅客吞吐量巨大;服务优良。原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与国际社会的交流密切;人民群众更加快捷舒适的出行需求等。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现代交通和技术进步对社会生活带来的积极影响。
试答: 大幅缩短了人流和物流时间,提高了工作与生活效率;使居民的工作与生活更加便捷;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影响了经济全球化进程;智能交通缓解城市化进程中的交通问题;推进了城市化进程;影响工业布局,使工业向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发展;等等。
历史解释——现代中国交通事业发展的原因
(1)新中国的成立为交通运输业发展提供了政权保障和较为稳定的国内外环境。
(2)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推动交通运输的发展。
(3)政府制定政策扶持交通运输的发展。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推动。
(5)科学家的不懈努力,创新进取。
历史解释——现代交通对民众生活及社会变迁的影响
(1)积极影响
①使人群的流动和物流时间得以大幅缩短,提高了工作生活效率。
②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影响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③便利了人们的生活,生活质量发生重大变化,人们对时间把控的精准度和生活品质的要求提高。
④对农业生产和区位影响很大,推动农业走向区域化、专业化和社会化大生产。
⑤影响工业布局,使工厂进一步摆脱对燃料、原料、市场的依赖,分工布局更加完善、合理,工业走向规模化、专业化生产。
⑥促进了各地区文化的进一步交流。
⑦促进国家经济合理布局、协调发展,同时在对外开放、对外贸易中发挥重要作用。
(2)消极影响
①交通拥堵与交通噪声影响居住环境。
②运输扬尘、汽车尾气等对空气、水和土壤等生态资源造成污染。
③进一步引发能源危机。
历史解释——近现代世界交通运输发展的四个阶段
(1)以水运为主的阶段
①水上运输在运输业的早期发展阶段起着主导作用,其为第一次工业革命提供了运输保障。
②19世纪初,蒸汽机船的诞生给古老的水运业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一直到铁路大规模兴建之前,水上运输与以人力、畜力为主要动力的其他陆上运输相比,在运输能力、运输成本等方面都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当时人们赖以依靠的主要运输方式。当时水运的发展对工业布局有很大的影响,资本主义国家的早期工业大多沿通航水道设厂。
(2)以铁路为主的阶段
①1825年,英国在斯托克顿至达灵顿修建了世界上第一条铁路,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
②由于铁路能够高速地、大量地运送旅客和货物,在长达一个世纪的时期内,几乎垄断了陆上运输,它极大地改变了运输业的面貌,为工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强有力的运输工具。从此,工业布局摆脱了对水上运输的依赖,为其深入内陆创造了条件,铁路也因此成为当时工业高速发展的先导,极大地促进了工业化的进程。
(3)公路、航空、管道运输崛起的阶段
①二战后,西方各国先后建成了比较完善的公路网,同时开始大量修建高速公路;二战后恢复和重建的汽车工业,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独立工业体系,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大为提高,这为公路运输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②随着工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的时间观念日益增强,而航空技术的巨大进步正好满足了人们这方面的需求。航空运输在速度上的优势使其不仅在长途旅客运输方面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在货运方面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③管道运输具有成本低、输送方便、连续性好等优点,加之世界石油和天然气开采的迅速发展,管道运输在能源运输方面越来越占据重要地位。
(4)五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的综合运输阶段
①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们认识到在交通运输的发展过程中,水路运输、铁路运输、公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五种运输方式既具有各自的优势和技术经济特性,也存在着各自的不足。
②为了减少因不良竞争而造成的浪费和损失,需要有预见地、有计划地进行综合考虑,协调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关系,建构一种现代化的综合运输体系。材料主旨
材料主要概述了秦帝国与罗马帝国水陆交通体系的特点。
材料主旨
材料一概述了近代中国城市交通的发展历程。材料二论述了工业革命时期英国交通运输网的建立。
原因
内因
中国人为救国救民,积极兴办近代交通,促进中国社会的发展;中国各地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决定了各地交通发展的不平衡。
外因
列强为了扩大在华的经济利益,加强对中国的控制,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控制和操纵中国的交通建设。
特点
半殖民地性
近代中国铁路伴随着列强侵略出现,铁路建设控制在列强手里。
政府与民间共同参与
政府投资建设与民间集资建设并举是其特征之一。
起步晚,发展迅速
到辛亥革命前夕,津浦铁路、京汉铁路、陇海铁路、胶济铁路等基本铁路框架已经形成。
地区不平衡性
受近代国情影响,铁路建设集中于东部沿海和通商口岸等地区,西北、西南地区发展较慢。
影响
积极
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消极
便利了西方列强的政治侵略和经济掠夺。
材料主旨
材料一简述了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的变迁历史。
材料二说明了城市交通状况及智能交通控制系统出现的必要性。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备考202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分层练习第二十四单元交通运输及医疗与公共卫生第59讲交通与社会变迁,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023南京模拟]咸丰二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备考202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分层练习第二十四单元交通运输及医疗与公共卫生第60讲医疗与公共卫生,共6页。
这是一份备考202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素养练习第二十四单元交通运输及医疗与公共卫生第60讲医疗与公共卫生,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