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备考202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素养练习第二十八单元战争与文化交锋第68讲古代和近代战争与文化交锋 试卷 0 次下载
- 备考202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素养练习第二十八单元战争与文化交锋第69讲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 试卷 0 次下载
- 备考202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素养练习第二十七单元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第66讲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试卷 0 次下载
- 备考202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素养练习第二十七单元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第67讲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 试卷 0 次下载
- 备考202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素养练习第二十六单元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第64讲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 试卷 0 次下载
备考202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素养练习第二十九单元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第70讲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文化遗产
展开材料 在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延续发展过程中,学校教育从来没有中断过。中国古代的学校……在储才和育才的过程中始终肩负着传承与创新中华文化的重任。每个朝代的太学或国子监等选拔的博士官……一边讲学,一边研究学术而创作……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中央官学教育对儒家经学的重视,最终使其进化为理论化和系统化的学科体系,成为中华文化的主流文化。
——摘编自栗洪武、陈磊《中国古代学校教育传承与创新中华文化的历史规律》
思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中国古代学校教育。
试答: 积极作用: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保存与传播;促进社会主流文化逐步形成与发展;推动儒学成为理论化、系统化的学科体系;为社会发展培养大量人才;客观上推动社会进步。局限性:古代学校教育本质上是为统治者服务的;汉代后中央官学教育对儒家经学的重视,不利于文化多元化发展。
历史解释——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特点及影响
(1)特点
①起源早:春秋时期孔子首创私学;汉朝设立地方官学、太学。
②政府主导:明清政府举办的官学数量激增。
③主要形式:官学与私学并存。
④教学内容:以儒家学说为主,与科举做官联系紧密。
⑤发展趋势:由逐渐发展完善到走向衰落。
(2)影响
①政治:推动科举制发展,为政府提供后备人才,巩固了专制皇权的统治。
②思想:巩固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凸显了儒学的社会教化功能。
③经济:推动了封建经济的发展。
④文化:推动了文化的发展与创新。
⑤民族:促进了民族交流交融。
⑥局限:封建社会后期文化专制导致了教育的僵化,阻碍了社会的进步与转型。
唯物史观——春秋时期私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1)经济:铁制工具和牛耕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力,加速了封建生产关系的孕育成熟。
(2)政治:新兴地主阶级为保护自己的利益,积极要求参与社会政治生活,进行社会政治改革。
(3)文化:学术下移与士阶层的崛起又为私学的产生与蓬勃发展提供了知识基础和人才储备。
(4)社会环境:春秋时期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争霸局面出现,各国统治者无力顾及官学。
探究2 图书馆、博物馆对文化传承的作用
材料一 文艺复兴以来,欧洲人开始了探索海外世界的热潮,将从全世界搜罗、掠夺的奇珍异宝带到了欧洲。大量私人收藏的发展,为博物馆的藏品积累作了准备。从17世纪开始,在人人平等的思想影响之下,许多皇室和贵族的收藏品开始对部分公众开放参观。1683年,牛津大学通过接收英国贵族阿什莫林捐赠的各种器物和动、植、矿物标本,建立了阿什莫林博物馆。
——摘编自池永梅《公共博物馆在欧洲的起源》
材料二 托勒密王朝创立了两个研究中心——博物馆和图书馆。在当时地中海最强大的帝国王权支持下,图书馆的拥有者公开宣布:要拥有世界上所有的书、所有国家的著述。法律规定,凡是进入这个国家的每一本书,都要复制一本进入图书馆。据默雷说:“凡到亚历山大(城)的船只,均要受到检查,为了获得图书,不惜出资收购或用阴谋诡计得到手。”
——摘编自孙道天著《古希腊历史遗产》等
思考:
(1)根据材料一,归纳近代欧洲公共博物馆兴起的原因。
试答: 文艺复兴推动欧洲人探索海外世界;欧洲对外殖民扩张和掠夺;私人收藏的发展;启蒙运动传播了平等思想;科学研究和教育的需要。
(2)根据材料二,说明两个研究中心对人类文明发展起到的作用。
试答: 汇集了大量古代文化典籍和史料,利用国家权力资助学术研究,对学术、文化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历史解释——图书馆、博物馆的作用
(1)对实物资料进行保存。大量书籍、珍贵文物、自然标本等在图书馆、博物馆中得到了有效的保护。
(2)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公民科学文化素质。图书馆、博物馆的教育对象具有广泛性,传播的知识具有多样性。
(3)有助于科学研究。图书馆、博物馆是科研事业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为科研工作者提供文字、实物资料的重要载体。
(4)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图书馆、博物馆具有服务公众的职能,是人们文化休闲、修身养性的好地方。
探究3 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
材料 千手观音造像是我国最大的集雕刻、贴金、彩绘于一体的摩崖石刻造像,被誉为“国宝中的国宝”。明清时期千手观音造像曾经四次整体修缮,但历经八百载,造像病害严重多达34种,其手臂仅存830只,有残缺的手指占手指总数的78.52%。……2008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抢救性保护工程展开。来自国内多家研究机构的修复团队及文物修复师,引入国际先进的保护经验,将传统工艺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千手观音原始雕刻形态及表面彩绘等历史信息。修复共使用加固材料1.5吨,金箔粘接材料大漆1吨,金箔100多万张。
——摘编自陈卉丽等《大型石窟寺石质本体保护修复——以大足千手观音造像为例》等
思考: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后千手观音造像修复的特点及意义。
试答: 特点:损坏较重,修复难度大;国家主导,多方力量参与;采用先进技术和国际经验;耗资巨大。意义:为中国和人类保存了优秀的文化遗产;为研究中国古代佛教传播、造像艺术等保存了重要资源;先进技术和经验的应用为中国的石刻保护提供了经验;带动了旅游经济的发展。
历史解释——文化遗产保护的必要性
(1)文化遗产具有历史性、脆弱性和不可再生性。文化遗产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大多经历了长时间的自然侵蚀和人为损坏,自身具有脆弱性,一旦遭受破坏,完整修复的可能性极小。
(2)自然及社会条件变化导致了一系列文化遗产保护危机。为适应工业化和城市化要求而大搞城市改造和建设,对文化遗产造成了严重破坏;自然灾害、战争等不可抗拒的因素使得许多文化遗产难以保留甚至消亡。
历史解释——文化遗产保护的价值
(1)从文化层面看,保护文化遗产有助于增进文化认同、增强文化自信。
(2)从学术层面看,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保护历史、文化、民俗、宗教和民族学研究的重要资源。
(3)从历史层面看,保护文化遗产就是记录和传承文明发展史,以史鉴今。
(4)从经济层面看,良好的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对扩大对外交流、发展文化旅游等有重要作用。
(5)从世界层面看,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为世界范围内文化的繁荣及交流创造了条件。
历史解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
(1)历史价值:可以对正史(文字)起拾遗补阙以及更正历史的作用,帮助人们更全面地了解和认识历史。
(2)精神价值:与生活紧密结合,是民族精神的载体,也表现了人类对和谐、和平的追求。
(3)审美价值:是历代艺人心血的结晶,是传统艺术的宝藏,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
(4)科技价值:是历代人们传统知识和实践的积累,具有科学或潜科学的价值。
历史解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
(1)人文性:是以人为中心的一种传统文化活动。
(2)传承性:是祖先遗留下来的东西,是口传心授的活文化,包括内容和方法,它由人代代相传下来。
(3)独特性:来自特定的民族、族群或个人,或来自特定的区域,甚至是村落,因此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地域性。
(4)历时性:是一条流动的历史文化长河,具有变与不变辩证统一的特点。它会随时代的前进和环境的改变而变化;同时又有相对不变的稳定性。
(5)共时性:是历史的、传统的,虽然时代变了,但它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与时代共存。
(6)整体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要进行整体性的活态保护。材料主旨
材料主要阐述了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发展概况及作用。
材料
主旨
材料一主要阐述了近代欧洲博物馆的兴起。材料二主要论述了托勒密王朝支持图书馆大量收藏图书。
材料主旨
材料主要阐释了新中国成立后对千手观音造像的修复过程。
备考202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分层练习第二十九单元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第70讲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文化遗产: 这是一份备考202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分层练习第二十九单元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第70讲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文化遗产,共6页。
备考202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强化训练第二十九单元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第70讲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文化遗产: 这是一份备考202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强化训练第二十九单元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第70讲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文化遗产,共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023,[2022,[202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备考202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命题突破第二十九单元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第70讲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文化遗产: 这是一份备考202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命题突破第二十九单元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第70讲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文化遗产,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02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