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反应热的计算 基础检测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325749/0-170702915405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2反应热的计算 基础检测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325749/0-170702915409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2反应热的计算 基础检测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325749/0-1707029154123/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二节 反应热的计算综合训练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二节 反应热的计算综合训练题,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已知:①N2(g)+2O2(g)=N2O4(g) ΔH=+8.7 kJ·ml-1
②N2H4(g)+O2(g)=N2(g)+2H2O(g) ΔH=-534 kJ·ml-1
下列能表示N2H4(g)和N2O4(g)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的是( )
A.2N2H4(g)+N2O4(g)=3N2(g)+4H2O(g) ΔH=-1076.7 kJ·ml-1
B.N2H4(g)+N2O4(g)=N2(g)+2H2O(g) ΔH=-542.7kJ·ml-1
C.2N2H4(g)+N2O4(g)=3N2(g)+4H2O(g) ΔH=-542.7 kJ·ml-1
D.2N2H4(g)+N2O4(g)=3N2(g)+4H2O(l) ΔH=-1076.7 kJ·ml-1
2.已知:断裂键需吸收能量,形成键可放出391kJ能量。若和完全反应生成可放出能量,则断裂键需吸收的能量为
A.45kJB.436kJC.D.
3.能源是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化学反应中,能量的测定和利用是关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已知氢气和氯气在混合光照时发生爆炸,而氢气在氯气中点燃能安静燃烧,说明在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的反应条件不同,ΔH不同
B.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反应热仅指反应放出的热量
C.应用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焓变
D.热化学方程式C(s)+H2O(g)=CO(g)+H2(g) ∆H=+131.3kJ•ml-1表示1ml碳和1ml水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并吸收131.3kJ热量
4.在相同温度下,下列两个反应放出的热量分别以Q1和Q2表示
则Q1和Q2的关系为
A.2Q1Q2C.Q1=Q2D.2Q1=Q2
5.已知完全燃烧7.80g乙炔气体生成 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时,释放389.9kJ的热。下列有关乙炔气体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
B.
C.
D.
6.已知燃料丙烷(C3H8)完全燃烧后只有CO2和H2O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已知有以下四个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①C3H8(g)+5O2(g)=3CO2(g)+4H2O(g) ΔH=-a kJ/ml
②C3H8(g)+5O2(g)=3CO2(g)+4H2O(l) ΔH=-b kJ/ml
③2C3H8(g)+9O2(g)=4CO2(g)+2CO(g)+8H2O(l) ΔH=-c kJ/ml
④C3H8(g)+O2(g)= CO2(g)+2H2O(g) ΔH=-d kJ/ml
其中a、b、c、d最大的是
A.aB.bC.cD.d
7.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①Fe2O3(s)+3CO(g)=2Fe(s)+3CO2(g) △H1=−24.8kJ/ml
②Fe2O3(s)+CO(g)=Fe3O4(s)+CO2(g) △H2=−15.73kJ/ml
③Fe3O4(s)+CO(g)=3FeO(s)+CO2(g) △H3=640.4kJ/ml
则14gCO气体还原足量FeO固体和CO2气体时对应的△H约为
A.−218kJ/mlB.−109kJ/mlC.218kJ/mlD.1.09kJ/ml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必然伴随发生能量变化,能量变化必然伴随发生化学反应。
B.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大小与反应物的质量多少无关
C.放热反应一定容易发生,吸热反应一定需加热才能发生
D.盖斯定律实质上是能量守恒定律的体现
9.下列关于反应热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可逆反应“”中的小于0,说明此反应为吸热反应
B.已知的反应热为,说明硫的燃烧热为
C.一个化学反应的反应热等于反应物的总能量减去生成物的总能量
D.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10.C、CO、CH3OH和C2H5OH是常用的燃料,1ml上述物质分别完全燃烧生成CO2(g)及H2O(l)时,放出的热量依次为393.5kJ,283.0kJ,725.76kJ和1366.8kJ。相同质量的这4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最多的是
A.CB.COC.CH3OHD.C2H5OH
11.已知:①
②
则由和制取气态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A.B.
C.D.
12.碘与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①
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的产物比②的产物稳定
B.I2(s)→I2(g) -17.00kJ
C.②的反应物总能量比①的反应物总能量高
D.1mlI2(g)和1mlH2(g)完全反应生成2mlHI(g)时,放热9.48kJ
13.下列有关能量的判断和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A.由C(s,石墨)=C(s,金刚石) ∆H=+1.9 kJ/ml,可知:石墨比金刚石更稳定
B.等质量的甲醇蒸气和甲醇液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的热量更多
C.由H+(aq)+OH-(aq) =H2O(l) ∆H=-57.3 kJ/ml,可知:含1 ml CH3COOH的溶液与含1 ml 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热量等于57.3 kJ
D.2 g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 kJ热量,则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 =2H2O(l) ∆H=-285.8 kJ/ml
14.已知:反应中,被氧化,放出的热量。又知:
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
B.断开键与断开键所需能量相差约为
C.中键比中键弱
D.由所提供数据可以判断氯元素的非金属性比氧元素强
15.已知在100℃、1.01×105Pa下,1ml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气态水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1mlH2O(g)分解为2mlH与1mlO时放出930kJ热量
B.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2H2O(l) ΔH=-490kJ·ml-1
C.甲、乙、丙中物质所具有的总能量大小关系为乙>甲>丙
D.乙→丙的过程中若生成液态水,释放的能量将小于930kJ
16.已知反应:①:;②:。物质的产率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压可改变①和②的值B.反应生成时,温度最好低于
C.反应生成比生成的放出的热量多D.反应的
17.下列能量关系是、转化能量循环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在相同条件下,若将改为,则会减小
C.在相同条件下,若将改为,则会增大
D.一定条件下,气态原子生成1mlH-H、1mlO=O、1mlH-O放出的能量分别是akJ、bkJ、ckJ,则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合反应都是放热反应,分解反应都是吸热反应
B.吸热反应中反应物的键能总和大于生成物的键能总和
C.1ml氢气在氯气中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是氢气的燃烧热
D.稀醋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ml水放出的热量为57.3kJ
19.已知8gH2在O2中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560kJ热量,则H2与O2反应生成放出多少热量
A.560kJB.280kJC.140kJD.1120kJ
20.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反应的ΔH前者大于后者的是( )
①C(s)+O2(g)=CO2(g) ΔH1
C(s)+O2(g)=CO(g) ΔH2
②H2(g)+O2(g)=H2O(l) ΔH5
2H2(g)+O2(g)=2H2O(l) ΔH6
③NaOH(aq)+HCl(aq)=NaCl(aq)+H2O(l) ΔH3
NaOH(aq)+HNO3(aq)=NaNO3(aq)+H2O(l) ΔH4
④CaCO3(s)=CaO(s)+CO2(g) ΔH7
CaO(s)+H2O(l)=Ca(OH)2(s) ΔH8
A.①B.③④C.②④D.①②③
21.下列有关反应热说法不正确的是
A.石墨的稳定性比金刚石高
B.
C.C(石墨,s)
D.1ml石墨或1mlCO分别完全燃烧,石墨放出的热量多
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升高温度增加了反应物中活化分子百分数
②使用催化剂可以有效减少反应放出的热量
③化学反应必须发生有效碰撞,但有效碰撞不一定发生化学反应
④S(g)+O2(g)=SO2(g) ΔH1,S(s)+O2(g)=SO2(g) ΔH2;则:ΔH1”“ <”或“=”)形成新化学键释放的总能量
(3)由金红石(TiO2)制取单质Ti的步骤为:
已知:Ⅰ.
Ⅱ.
Ⅲ.
①的 。
②若已知2H2(g)+O2(g)=2H2O(g) ΔH1=-Q1
2H2(g)+O2(g)=2H2O(l) ΔH2=-Q2
则Q1 Q2(填“>”、“<”或“=”)。
参考答案:
1.A
【详解】已知:①N2(g)+2O2(g)=N2O4(g) ΔH=+8.7 kJ·ml−1
②N2H4(g)+O2(g)=N2(g)+2H2O(g) ΔH=-534 kJ·ml−1
根据盖斯定律,将②×2-①得2N2H4(g)+N2O4(g)=3N2(g)+4H2O(g) ΔH=-1076.7 kJ·ml−1。
答案选A。
2.B
【详解】1mlN2和2mlH2反应,需要断开1mlNN键和3mlH-H键,形成6mlH-N键,设断裂1mlH-H键吸收的能量是x,则391kI×6-(945.6kJ+x×3)=92.4kJ,解得x=436kJ,答案选B。
3.C
【分析】A.焓变与反应条件无关;
B.反应热通常是指体系在等温、 等压过程中发生化学的变化时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C.盖斯定律可间接得到反应热;
D.根据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可知,此反应是1ml固态的单质碳和1ml水蒸气反应生成1mlCO气体和1ml氢气时吸热131.3KJ,据此分析。
【详解】A.焓变与反应条件无关,故A错误;
B.反应热通常是指体系在等温、 等压过程中发生化学的变化时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故B错误;
C.盖斯定律可间接得到反应热,故C正确;
D.C(s)+H2O(g)=CO(g)+H2(g) ∆H=+131.3kJ•ml-1,表示1ml固体碳与1ml水蒸气完全反应生成1ml一氧化碳气体和1ml氢气,吸收热量131.3KJ,反应热与反应物生成物聚集状态有关,表述时应说明聚集状态,故D错误;
故答案选C。
4.A
【详解】H2O(g)变为H2O(l)放热,即H2O(g)= H2O(l)+Q3,依次将题目所给两个热化学方程式标号为①、②,根据盖斯定律可得②-①×2可得Q2-2Q1= Q3>0,所以2Q1a,④中各物质的量均为①中的一半,所以d=a,③中与②相比,2 ml C3H8燃烧生成4 ml CO2和2 ml CO,相当于此反应中的2 ml C3H8有1 ml完全燃烧,1 ml不完全燃烧,故放出的热量c大于b,所以c最大,综上所述故选C。
7.B
【详解】由已知热化学方程式,结合盖斯定律得:FeO(s)+CO(g)=Fe(s)+CO2(g) △H'=,故CO对应的反应焓变△H=0.5△H'=−109kJ/ml,故B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B。
8.D
【详解】A.化学反应必然伴随能量变化,但有能量变化未必伴随化学反应,如水蒸气转化液态水,放出大量的热,但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
B.对于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大小不仅与物质的状态有关,也与反应物的质量有关,反应物的量越多,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与越多,故B错误;
C.有些吸热反应不一定需要加热就能发生,如Ba(OH)2·8H2O和NH4Cl不需要加热就能进行,故C错误;
D.根据盖斯定律的定义可知,盖斯定律实质上是能量守恒定律的体现,故D正确;
答案为D。
9.D
【详解】A.小于0,说明此反应正反应方向为放热反应,A错误;
B.硫的燃烧热是指1ml固态S完全燃烧生成气态SO2所放出的热量,B错误;
C.一个化学反应的反应热等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减去反应物的总能量,C错误;
D.根据盖斯定律知,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D正确;
故选D。
10.A
【详解】依题意,1mlC,CO,CH3OH,C2H5OH完全燃烧放出热量依次为393.5kJ,283.0kJ,725.76kJ和1366.8kJ,而它们的摩尔质量分别为:12g.ml-1,28g.ml-1,32g.ml-1,46g.ml-1。故1g这些物质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依次为=32.79 kJ,=10.11 kJ,=22.68 kJ,=29.71 kJ,故同质量的燃料,放出热量最多的是C。
故答案为:A
11.B
【详解】根据盖斯定律,把可得和制取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式:,故B为正确答案。
12.D
【详解】A.两反应的产物为相同状态的同种物质,其稳定性相同,A错误;
B.根据盖斯定律②-①得,I2(s)→I2(g) -35.96 kJ,B错误;
C.对于同一物质,固态物质的能量比气态物质能量低,反应②中碘为固体,因此反应②的反应物总能量比反应①的反应物总能量低,C错误;
D.根据热化学方程式①可知,1mlI2(g)和1mlH2(g)完全反应生成2mlHI(g)时,放热9.48kJ,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D。
13.A
【详解】A.由C(s,石墨)=C(s,金刚石) ∆H=+1.9 kJ/ml可知:石墨比金刚石具有的总能量低,因此石墨比金刚石更稳定,故A正确;
B.等质量的甲醇蒸气比甲醇液体的能量高,完全燃烧时,前者放出的热量更多,故B错误;
C.CH3COOH为弱酸电离吸收能量,所以含1 ml CH3COOH的溶液与含1 ml 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热量小于57.3 kJ,故C错误;
D.2 g H2为1ml,2 g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 kJ热量,则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g)+O2(g) =H2O(l) ∆H=-285.8 kJ/ml,故D错误;
故答案:A。
14.B
【详解】A. 由题干可知,被氧化,放出的热量,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A错误;
B. 设、
分别表示键、键的键能,反应热反应物总键能一生成物总键能,则该反应中,整理可得,即,故断开键与断开键所需能量相差为,约为,B正确;
C. 由B项可知,则中键比中键强,C错误;
D. 根据项分析可知,中键比中键强,故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即非金属性:,D错误;
答案选B。
15.C
【详解】A.由已知的能量变化图可知,1mlH2O(g)分解为2mlH与1mlO时吸收930kJ热量,A项错误;
B.由已知的能量变化图可知,H2(g)+O2(g)=H2O(g)ΔH=反应物断键吸收的能量-生成物成键释放的能量=(436+249-930)kJ·ml-1=-245kJ·ml-1,则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2H2O(g)ΔH=-245kJ·ml-1×2=-490kJ·ml-1,生成的是气态的水而不是液态的水,B项错误;
C.甲吸收能量生成乙,乙释放能量生成丙,乙的能量最高,甲生成丙为放热反应,则甲的能量高于丙,则甲、乙、丙中物质所具有的总能量大小关系为乙>甲>丙,C项正确;
D.乙→丙的过程中生成气态水时,释放930kJ的能量,若生成液态水,气态水转变为液态水会继续释放能量,则释放的能量将大于930kJ,D项错误;
答案选C。
16.D
【详解】A.值与反应的压强无关,故A错误;
B.从图象可以看在,反应温度在~之间,NO的产率最大,故B错误;
C.利用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热,生成1mlNO放出的热量为;生成1mlN2放出的热量为,故C错误;
D.根据盖斯定律进行计算,得热化学方程式,此反应的反应热=,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17.C
【分析】根据盖斯定律:总反应的焓变等于各分反应的焓变之和,同一物质在不同状态时的焓大小关系:g>l>s,及焓变与键能之间的关系进行判断。
【详解】A.根据反应图象判断表示液态水分解的过程,而表示液态水形成的关系,根据盖斯定律得:,故A不正确;
B.在相同条件下,若将改为,因为氧原子的半径小于硫原子,则氢氧键比氢硫键更稳定,氢和氧原子形成化学键比氢硫键更强,更容易,放出的热量多,而是负值,故在增大,故B不正确;
C.在相同条件下,若将改为,是物质状态间的转化,水分子在常温常压下是液态比硫化氢更稳定,能量更低,所以H2S气体变为液态放出的能量小,会增大,故C正确;
D.根据焓变=反应物的键能之和-生成物的键能之和进行计算得:,故D不正确;
故选答案C。
【点睛】根据反应过程变化,判断反应之间的关系,找出总反应,利用盖斯定律判断焓变之间的关系,根据过程变化的实质是破坏化学键还是形成化学键判断是放热过程还是吸热过程。根据放热和吸热判断焓变的大小。
18.B
【详解】A.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的判断取决于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总能量,与基本反应类型无关,A错误;
B.反应物键能总和大于生成物键能总和时,△H=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0,该反应是吸热反应,B正确;
C.燃烧热为在101K Pa时,1m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指定产物时所放出的热量,氢气的燃烧热是指1ml氢气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C错误;
D.稀醋酸是弱电解质,电离吸热,生成1ml水放出的热量小于57.3kJ,D错误;
故选B。
19.C
【详解】8gH2在O2中完全燃烧生成4ml液态水,放出560kJ热量,则H2与O2反应生成放出多少热量为,故选C。
20.C
【详解】①前一反应中C(s)燃烧更充分,放出的热量更多,但ΔH1、ΔH2都为负值,所以ΔH1<ΔH2;
②两反应中各物质的状态相同,但化学计量数后者为前者的二倍,2ΔH5=ΔH6,由于ΔH5、ΔH6都为负值,所以ΔH5>ΔH6;
③两反应的实质相同、化学计量数相同,所以ΔH3=ΔH4;
④前一反应为吸热反应,ΔH7>0,后一反应为放热反应,ΔH8<0,所以ΔH7>ΔH8;
综合以上分析,②④符合题意;故选C。
21.C
【详解】A.根据石墨转化为金刚石需要吸收能量可得石墨的能量低,能量越低越稳定,则石墨的能量低,故A正确;
B.因为反应的能量只与始态和末态有关,与中间过程无关,故△H5=△H4+△H1,△H1>0,故△H5>△H4,故B正确;
C.由①C(石墨,s),②CO(g)+O2(g)=CO2(g),①-2②可得C(石墨,s),故C错误;
D.因由C可知,石墨转化为CO需要吸收能量,故1ml石墨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多,故D正确;
故选C。
22.C
【详解】①升高温度,活化能不变,分子能量提高,增加了反应物中活化分子百分数,故①正确;
②催化剂不能改变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能量,使用催化剂不能改变反应放出的热量,故②错误;
③有效碰撞是能引起化学反应的碰撞,有效碰撞一定发生化学反应,故③错误;
④S(g)+O2(g)=SO2(g) ΔH1,S(s)+O2(g)=SO2(g) ΔH2;固态硫的能量小于气态硫,则:ΔH1Br,所以0液态>固态,氢气与氯气反应放热,故生成HCl(l)放出热量更多,0>ΔH1>ΔH2,D错误;
答案选B。
24.C
【详解】由题干已知反应:①C(s,石墨)+O2(g)=CO2(g) ΔH=-393.5kJ·ml-1,②C(s,金刚石)+O2(g)=CO2(g) ΔH=-395.0kJ·ml-1,①-②得反应C(s,石墨)=C(s,金刚石)根据盖斯定律可知,ΔH=(-393.5kJ·ml-1)-( -395.0kJ·ml-1)=+1.5kJ·ml-1,据此分析解题:
A.由分析可知,C(s,石墨)=C(s,金刚石) ΔH=+1.5kJ·ml-1,A正确;
B.由A项分析可知,石墨转化为金刚石是一个吸热反应,故等质量的石墨比金刚石能量低,B正确;
C.物质具有的能量越高物质越不稳定,故金刚石比石墨更不稳定,C错误;
D.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组成两种单质,故等质量的金刚石、石墨完全转化为二氧化碳量,转移的电子数相同,D正确;
故答案为:C。
25.B
【详解】A.由图象可知反应物1ml(S8+:CF2)所具有的能量看为0,生成物1ml(S7+S=CF2)所具有的能量为-207.13kJ,所以S8和:CF2生成S=CF2反应的ΔH=-207.13kJ/ml,故A正确;
B.所具有的能量高于所具有的能量,所以活化能为,即活化能为41.65kJ/ml,故B错误;
C.由生成既有S-S键的断裂又有S-S键的生成,故C正确;
D.第二步反应的活化能大,反应慢,决定了反应的速率。所以决定反应速率的基元反应的活化能为41.65kJ/ml,故D正确;
答案选B。
26.−317.3
【分析】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
【详解】由①∆H1=;
②∆H2=;
根据盖斯定律可知,
①−②可得,则△H=()-()=−317.3kJ/ml。
27.(1)3NO2(g)+H2O(l)=2HNO3(ag)+NO(g) ∆H=-138KJ/ml
(2)2H2(g)+O2(g)=2H2O(l) ∆H=-571.6kJ/ml
(3)6∆H1 + 2∆H2- 4∆H3
(4)NO (g)+2CO(g)=N2(g)+2CO2(g) ∆H=-746.5 kJ/ml
【详解】(1)写出反应方程式,标出各物质的聚集状态,由已知信息可得3ml二氧化氮完全反应,放热3 46kJ=138kJ,即3NO2(g)+H2O(l)=2HNO3(aq)+NO(g) △H=﹣138 kJ/ml。
(2)由已知信息可写出①H2O(g)=H2O(l) =-44kJ/ml 又②2H2(g)+O2(g)=2H2O(g) =-483.6 kJ/ml 盖斯定律可得①2+② 即2H2(g)+O2(g)=2H2O(l) =-571.6 kJ/ml。
(3)根据盖斯定律,①×6+2×②-4×③可得4NH3(g)+7O2(g)=4NO2(g)+6H2O(g),则其焓变为。
(4)根据盖斯定律③×2-①-②,整理可得2NO(g)+2CO(g)=N2(g)+2CO2(g)
28.(1)
(2) 吸热 E1-E2 >
(3) 形成新化学键释放的总能量,故答案为:>;
(3)①根据盖斯定律,将③+①×2-②可得,则,故答案为:;
②水从气态变成液态放出热量,则生成液态水比生成气态水放出的热量多,则Q1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二节 反应热的计算优秀练习,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4 kJ/ ml,0 kI/ml,4 B,已知由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4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二节 反应热的计算练习,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二节 反应热的计算课堂检测,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