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新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2区域发展练习全套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节 区域整体性和关联性优秀同步测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节 区域整体性和关联性优秀同步测试题,文件包含高中地理新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12区域整体性和关联性同步测试题原卷版doc、高中地理新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12区域整体性和关联性同步测试题解析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2022·高二课时练习)读某区域示意图,回答下面问题。
1.图中甲、乙、丙、丁四区域( )
A.均为热带气候类型
B.体现了从高纬到低纬的地域分异规律
C.欧洲大陆有类似分布
D.地域分异的产生是以水分为基础的
2.下列有关四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区域光照充足但热量不足
B.乙区域降水少但季节变化大
C.丙区域河流长但流量变化小
D.丁区域土层厚但土壤肥力低
【答案】1.B 2.D
【解析】1.据图分析可知,甲地位于非洲北部,其自然带为常绿硬叶林,为地中海气候区,地中海气候为亚热带气候,A错误;由甲至丁,纬度越来越低,体现了从高纬到低纬的地域分异规律,B正确;欧洲大陆不具有热带雨林、草原等植被,C错误;由甲到丁,纬度逐渐降低,热量越来越充沛,故地域分异的产生主要以热量为主,D错误。本题应选B。
2.结合图例可读出甲区域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位于地中海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光照和热量都非常充足,A错误;乙为荒漠,是热带沙漠气候,降水少且季节变化不大,B错误;丙为热带草原区,是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河流较长,但流量季节变化明显,C错误;丁为雨林,是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植被生长旺盛,养分都集中在植物体内,土壤贫瘠,同时位于沿海,多平原发育,土层深厚,D正确。本题应选D。
【点睛】热量条件是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的基础,水分条件有重要影响。从赤道向两极,地表获得的太阳辐射逐渐减弱,热量由赤道向两极方向递减,受其控制,自然带大致与纬线平行,沿东西方向延伯,南北方向更替。
(2022·高一课时练习)目前,粤港澳大湾区无论是城镇化水平、人口规模、经济总量还是产业竞争力,都已经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与世界一流域市群相匹敌。不过,粤港澳大湾区又是极其特殊的存在,故粤港澳大湾区设计出“广深港澳(如下图)四大龙头均为中心城市,同时它们在功能定位上又各有分工、各有侧重”的区域发展思路。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定位国家中心城市,充分发挥湾区引领作用的是( )
A.广州B.深圳C.香港D.澳门
4.在功能定位上的分工和侧重会促进广深港澳( )
A.交通发展受阻B.环质量恶化C.就业岗位减少D.产业结构优化
【答案】3.A 4.D
【分析】3.广州、深圳、香港、澳门四大城市中,港、澳属于特别行政区,实行一国两制,经济发展模式以及社会管理模式与内地差异较大,定位为国家中心城市,对湾区引领作用有限,故排除CD;与深圳相比,广州为省会城市,具有其独特的优势,故其定位国家中心城市,充分发挥湾区引领作用最为适宜,故A正确,B错。本题选A。
4.广深港澳交通条件便利,功能定位上的分工和侧重不会制约交通发展,A错;广深港澳在功能定位上的分工和侧重会促进环境质量提高,B错;功能定位上的分工和侧重对当地就业岗位影响不大,C错;功能定位上的分工和侧重会使产业结构优化,可以充分发挥各地优势,D正确。故本题选D。
【点睛】广深港澳四大城市的功能定位:
(1)香港主要是巩固和提升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和国际航空枢纽地位强化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地位、国际资产管理中心及风险管理中心功能推动金融、商贸、物流、专业服务等向高端高增值方向发展大力发展创新及科技事业培育新兴产业建设亚太区国际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中心打造更具竞争力的国际大都会。
(2)澳门主要是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促进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打造以中华文化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
(3)广州主要是充分发挥国家中心城市和综合性门户城市引领作用全面增强国际商贸中心、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培育提升科技教育文化中心功能着力建设国际大都市。
(4)深圳主要是发挥作为经济特区、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和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引领作用加快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努力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创新创意之都。
(2022·高二课时练习)生活在陕西省北部(陕北地区)的小亮同学,利用暑假到陕西省南部(陕南地区)旅游,看到陕南地区的传统民居与陕北地区存在明显差异。下图为陕西省位置和范围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在陕南地区,传统民居有石头房、竹木房、吊脚楼、三合院及四合院等。导致陕南地区民居差异的原因主要是( )
①地形多种多样②气候多种多样
③各地建筑原料的差异④地质条件的差异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6.陕北民居注重雨水收集,陕南民居则注重排水。形成这种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
C.地形D.大气环流
【答案】5.C 6.D
【分析】5.陕南地区位于汉江谷地,当地石材、竹木资源丰富,吊脚楼依山而建,地形平坦地区多建三合院及四合院,①③项正确。陕南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差异不大,②错误。陕南地区地质条件差异不大,④错误。故C正确,排除A、B、D;故选C。
6.陕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水资源短缺,注重雨水收集;陕南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大,所以居民注重房屋排水;导致该差异的因素是受夏季风影响的大小及时间长短,进而影响降水量大小所致,属于大气环流引起。D正确,排除A、B、C;故选D。
【点睛】我国南北方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属于亚热带地区,以北属于温带地区。
(2022·高二课时练习)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区域规模有大有小,区域之间常发生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流动。下图示意甲乙两个相邻国家的经济要素流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甲乙两国之间的经济要素流动,体现了区域的( )
A.整体性B.阶段性
C.动态性D.开放性
8.甲,乙国家分别可能是( )
A.法国,德国B.美国、墨西哥
C.日本、马来西亚D.印度、孟加拉国
【答案】7.D 8.B
【分析】7.由图可知,甲国接受了乙国的劳动力、自然资源等要素,同样乙国也接受了甲国的资金、技术、信息等,说明它们之间是开放的,体现了区域的开放性。综上所述,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
8.由上题可知,甲国为乙国提供资金、技术、信息等要素,乙国为甲国提供劳动力、自然资源等要素,说明甲国主要为发达国家,乙国主要为发展中国家,且两国经济要素的互补性强。法国和德国都属于发达国家,印度和孟加拉国都属于发展中国家,它们经济要素的互补性较差,A、D错误。美国属于发达国家,经济发达,资金充足和技术先进,信息发达,但由于城市化水平高,出现老龄化现象,劳动力较缺且对资源的需求量大;墨西哥是发展中国家,经济欠发达,资金、技术和信息上不占优,但劳动力充足,且自然资源较足,两国经济要素的互补性较好,B正确。日本也属于发达国家,经济发达,资金充足和技术先进,信息发达,但由于城市化水平高,出现老龄化现象,劳动力较缺且本国自然资源少;马来西亚是发展中国家,但劳动力和自然资源上不占优势,两国经济要素的互补性较差,C错误。故选B。
【点睛】区域是实实在在的物质内容,包括自然、人文、经济区域。区域具有一定的界线,有的明确,如国界线,省界线等;有的模糊,如气候区,植被区,降水区等。区域的特征:层次性、差异性、整体性、可变性、开放性。
(2022·高二课时练习)读京津冀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9.与京津冀地区相比,珠江三角洲发展经济最突出的优势是( )
A.矿产资源丰富B.水陆交通便利C.科技力量雄厚D.毗邻港澳,多侨乡
10.关于图中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地区的主要经济支柱是旅游博彩业
B.北京东临渤海,珠江三角洲南临南海
C.第24届冬奥会将在北京举行,这体现了北京是全国政治中心的职能
D.雄安新区的建设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答案】9.D 10.D
【分析】9.京津冀附近的东北、山西等地能源、铁矿等矿产资源丰富,珠三角及其附近地区矿产资源较贫乏,故A项不吻合题意;两地水陆交通均较为便利,珠三角优势不突出,故B项错误;与京津冀地区相比,珠三角科研院校较少,科技力量差,故C错误;珠三角毗邻港澳、东南亚,多侨乡,华侨多,吸引华侨回乡投资条件优越,D项正确,故,答案选D。
10.图中①地区为香港,其主要经济支柱是金融、贸易和物流、服务、旅游等,故A项错误;北京不临海,珠江三角洲东侧、南侧都临南海,故B项错误;冬奥会作为国际性运动会,是一种文化活动,体现了北京的文化中心职能,而不是是全国政治中心的管理职能,故C项错误;雄安新区作为新建设的新型城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避免城市化问题的老路,是合理的,故D项正确。综上,答案选D。
【点睛】珠江三角洲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优越条件包括: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国家对外开放的政策;优越的地理位置;全国最大的侨乡。我国早期过快的城市化产生了交通拥堵、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环境污染等问题,新规划的城市要避免这些问题,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谋求人地协调统一发展。
(2022春·高二课时练习)读我国文化区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1.图中文化区( )
A.具有过渡性B.是根据单一指标划分的
C.之间有明确的界线D.内部特征完全一致
12.以下文化区与自然环境特征对应正确的是( )
A.青藏高原文化区——地表崎岖B.新疆荒漠-绿洲文化区——气候干旱
C.云贵高原文化区——雪山连绵D.华北平原文化区——伏旱多发
13.下面文化区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 )
A.内蒙古草原文化区——大牧场放牧业B.东北黑土文化区——混合农业
C.华北平原文化区——商品谷物农业D.江南水乡文化区——季风水田农业
【答案】11.A 12.B 13.D
【分析】11.结合区域的特征可知,区域是根据综合指标划分的,B错误;图中的文化区具有过渡性,因此没有明显的界线,A正确,C错误;内部特征相对一致,D错误。故选A。
12.由所学知识可知,青藏高原文化区——雪山连绵,所以A错误;由于新疆地处我国西北内陆,距海远,降水少,气候干旱,所以新疆荒漠--绿洲文化区——气候干旱,B正确。云贵高原文化区——喀斯特地貌,地表崎岖,所以C错误;长江中下游文化区-伏旱天气,所以D错误;综上分析,B正确。故选B。
13.由所学知识可知,内蒙古草原文化区主要发展畜牧业但不是大牧场放牧业,所以A错误;我国的混合农业在珠江三角洲或者山地、丘陵区,不在东北,所以B错误;商品谷物农业在东北地区,不是华北,所以C错误;江南水乡文化区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水热条件较好,农业生产以季风水田农业为主,D正确;故选D。
【点睛】区域的含义:在地理环境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指标划分出的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和界线,有明确的区位特征,其内部某些特征相对一致,并与其他区域有所区别。
(2022·高二课时练习)2019年4月26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拉开序幕。“一带一路”倡议自提出以来,不断拓展合作区域与领域,尝试与探索新的合作模式。陆上丝绸之路是由连云港经西安、乌鲁木齐、德黑兰、莫斯科到鹿特丹的线路,海上丝绸之路是传统航线,是由上海经马六甲海峡、印度洋、红海、地中海至鹿特丹的线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目前,“一带一路”主要合作区域是( )
A.亚洲、欧洲和非洲B.亚洲、欧洲和北美洲
C.亚洲、非洲和北美洲D.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
15.一批商品从上海运往鹿特丹,最近的传统海上航线需经过( )
A.好望角B.直布罗陀海峡C.波斯湾D.琼州海峡
【答案】14.A 15.B
【分析】14.根据题干中“一带一路”的线路连接的区域分析,“一带一路”主要合作区域是亚洲经海、陆向西连接欧洲和非洲,故A正确,BCD错。
15.从题干中“海上丝绸之路”路线的描述可知,上海至鹿特丹最近传统航海线依次经过太平洋、马六甲海峡、印度洋、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英吉利海峡,该航线必须经过直布罗陀海峡,故B正确,不需经过波斯湾,经过好望角航线太远,最近航线不经过琼州海峡,故ACD错。
【点睛】“一带一路”全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13年9月和10月分别提出的合作倡议。它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其贯穿亚欧非大陆,陆上依托国际大通道,海上以重点港口为节点。
二、综合题
16.(2022·高二课时练习)新时期要实现建设“小康社会”及“节约型社会”的目标,应注意区域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环境的综合治理。结合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我国某区域植被类型分布图及相关资料。
材料2:B地区玉米芯综合利用产业链示意图。
(1)试分析造成图中AB两区域人口密度差异的自然原因。
(2)目前该区域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有水土流失、黑土退化严重等,造成该生态问题的人为原因是____。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解决该地区生态问题的措施有哪些?____。
(3)简要说明玉米芯综合产业链对B地区可持续发展所起的作用。
【答案】(1) 大 降水较多,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适宜发展农业 小 降水少,地表多流沙,土地盐碱化,不适宜农牧业的发展
(2) 过度开垦,只种不养 退耕还林、还草,保持黑土肥力,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营造防护林等。
(3)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有利于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
【分析】本大题以区域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环境的综合治理相关图文为材料设置三道试题,涉及区域差异、问题、可持续发展的措施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究地理事物的能力,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核心素养。
【详解】(1)填表所需内容直接来自材料1中的表格。表格中显示人口密度一栏A区域200~400人/km2,B区域1~50人/km2。年降水量一栏中A区域600~620mm,B区域380~390mm。A区域降水多,为农业植被,人口密度大,应位于东北东部地区。所以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降水较多,适宜农业发展;B区域降水少,植被为小灌丛、碱蓬,人口密度小,应为东北西部地区。所以降水少,地表多流沙,土地盐碱化,不适宜农牧业的发展。
(2)由材料1中的经纬度和降水可判断该区域位于松嫩平原,因此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造成该生态问题的人为原因是过度农垦破坏原有植被、只种不养。植被破坏、只种不养导致本地区水土流失严重,黑土肥力下降,风沙危害严重。因此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解决该地区生态问题的措施可以采取生物措施:退耕还林、还草保持水土;营造防护林来应对风沙危害;可以采取农业技术措施:保持黑土肥力,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等。
(3)发展玉米芯综合产业链对当地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环境效益高:根据材料2:B地区玉米芯综合利用产业链示意图可知,玉米芯成为工业原料、废料木糖渣成为食用菌袋填充料和晒干作燃料,减少废弃物的排放,有利于充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经济效益高:拓展(延长)了农业产业链,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有利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种植业、栽培业、农产品加工业),使产品多元化(玉米、木糖醇、食用菌),提高农民收入;社会效益高:有利于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
17.(2022·高二课时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是辽宁省全面振兴的关键之年。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吸引海内外企业来辽投资兴业是重要举措。2011年2月27日,总投资1100多亿元的55个重大项目落户辽宁的签字仪式在沈阳举行。
材料二:右图所示工业区为德国著名工业区,该工业区为德国以煤炭、钢铁、电力、机械、化工为主的重工业基地。但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该工业基地经济开始衰落,其中以煤炭工业和钢铁工业的衰落最为明显。为改造和振兴该工业区,德国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对其进行综合整治,采取了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调整工业布局、拓展交通并完善交通网等措施。经过多年努力,该工业区已从“煤钢中心”逐步变成了一个煤钢产业与信息、生物技术等新兴产业相结合,多种行业协调发展,环境优美的新经济区。
(1)根据上述图文材料所提供的信息,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左图、右图所示区域工业发展的共同有利条件。
(2)目前左图所示的工业区属于区域发展的哪一阶段?正在向哪一阶段迈进?
(3)经过多年的努力,右图所示工业区已从“煤钢中心”逐步变成一个多种行业协调发展,环境优美的新经济区。这对左图所示工业区的改造和振兴有什么启示?
【答案】(1)煤炭资源丰富;水陆交通便利;市场广阔。
(2)工业化阶段。向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迈进。
(3)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加工制造业向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全面升级,多种行业协调发展;发展科技含量高的新兴产业;发展现代化的交通运输网络和信息商务网络;加大区域环境污染的综合治理,注重保护环境。
【分析】本题以鲁尔区、辽中南的相关资料为背景信息,考查学生对区域发展阶段及其特征(经济发展水平、区域产业结构、区域空间结构)的理解。要求考生准确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与运用地理知识回答问题。
【详解】(1)读图可知,左图为辽中南工区基地,右图为德国鲁尔区,均为老工业基地,结合图例信息可知两地均有丰富的煤炭资源;铁路、辽中南的海运和鲁尔区的内河航运发达,水陆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靠近工业区,市场广阔。
(2)目前辽中南工业基地处于工业化阶段,正在向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迈进。
(3)由材料可知,为改造和振兴该工业区,德国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对其进行综合整治,采取了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调整工业布局、拓展交通并完善交通网等措施。经过多年努力,该工业区已从“煤钢中心”逐步变成了一个煤钢产业与信息、生物技术等新兴产业相结合,多种行业协调发展,环境优美的新经济区。辽中南工业基地与德国鲁尔区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其改造和振兴措施可以借鉴鲁尔区的相关措施,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使产业结构更加合理;原有加工制造业向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全面升级,多种行业协调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发展科技含量高的新兴产业,提高技术水平;发展现代化的交通运输网络和信息商务网络,改善交通;加大区域环境污染的综合治理,注重保护环境,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18.(2022·高二课时练习)读我国甲、乙两个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为我国____地区;乙为我国____地区。
(2)比较A、B两地区的农业生产,完成下表。
【答案】(1) 东北 长江中下游(平原)
(2) 水田为主 旱地为主 水稻种植业 商品谷物农业 高 低 旱涝灾害 热量不足
【分析】本大题以东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农业类型、农业区位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体现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的地理核心素养。
【详解】(1)根据图示的轮廓和河流分布,判断甲地区位于我国东北地区;而乙地区是长江中下游(平原)。
(2)结合两地的纬度位置、气候、地形等自然环境条件的差异判断,我国东北地区纬度较高,热量不足,作物只能一年一熟,故单产较低,耕地类型为旱地、地广人稀、土地面积广阔,故实施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农业地域类型为商品谷物农业。而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纬度较低,水热条件较好,但由于受季风气候影响,降水丰富,但降水的季节变化大,故旱涝灾害多发;作物可一年二熟到三熟,故单产较高,耕地类型为水田。主要的作物为水稻,农业地域类型属于水稻种植业。
图例
区域
植被类型
人口密度(人/km2)
年降水量(mm)
农业植被
200~400
600~620
杂类草
100~200
——
小灌丛、碱蓬
1~50
380~390
区域
人口密度
造成差异的自然原因
A
____
____
B
____
____
A地区
B地区
耕地类型
____
____
农业地域类型
____
____
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
____
____
农业发展的不利自然条件
____
____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节 区域整体性和关联性课时作业,文件包含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二同步讲义12区域整体性和关联性原卷版docx、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二同步讲义12区域整体性和关联性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第二节 区域整体性和关联性课时作业,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图中箭头反映出区域之间具有,A 4,关于区域内涵的叙述,正确的是,A 8,关于所划分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这种划分主要体现了区域的特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第二节 区域整体性和关联性课后作业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下列说法与图中内容相符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