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2019)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实验活动3 盐类水解的应用课时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实验活动3 盐类水解的应用课时练习,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0.01ml·L-1的下列溶液中最大的是
A.(NH4)2CO3B.H2 CO3C.KHCO3D.Na2CO3
2.100mL6ml/L跟过量的锌粉反应,在一定温度下,为了减缓反应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反应物中加入适量的
A.碳酸钠溶液B.水C.硫酸铜溶液D.硫酸铵(固体)
3.实验室中使用盐酸、硫酸和硝酸时,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浓盐酸:配制溶液
B.稀硝酸:清洗附有银镜的试管
C.浓硫酸:蔗糖的水解
D.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混合溶液:苯的硝化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B.铁表面镀锡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C.电镀时通常以镀层金属为阳极D.纯碱在热水中去污效果好于冷水中
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在Na2S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呈红色B.硫酸铵溶液显酸性
C.一切钾盐、钠盐、硝酸盐都不发生水解D.醋酸盐溶于水能发生水解
6.HA是一元酸,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25℃时,若测得0.01 ml·L NaA溶液pH>7,则HR是弱酸
B.25℃时,若测得0.01 ml·L HA溶液pH>2且pH > > (填序号).
(3)常温下,在pH=6的CH3COOH与CH3COONa的混合溶液中,水电离出来的c(OH-)= .
(4)常温下,将aml/L的醋酸与0.01ml/L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反应平衡时溶液中c(Na+)=c(CH3COO-),则溶液显 (填“酸”“碱”“中”)性,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CH3COOH的电离平衡常数Ka= 。
M
N
P
Q
选项
环境要求
离子
A
溶液中
、、、
B
溶液
、、、
C
水电离产生的溶液
、、、
D
向溶液中逐渐滴加烧碱溶液,先有沉淀产生,后沉淀消失
、、、
参考答案:
1.D
【详解】A.(NH4)2CO3中和都能水解,且能促进的水解,所以减少的较多,故A不符合题意;
B.H2CO3为弱酸,分两步电离才能得到,且第二步电离程度很弱,所以很小,故B不符合题意;
C.KHCO3中既能水解又能电离,且电离程度小于水解,所以很小,故C不符合题意;
D.Na2CO3中能少部分水解,大部分还是存在,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2.B
【详解】A.碳酸钠(固体)与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消耗氢离子,放出的氢气量减小,A错误;
B.硫酸中加水,氢离子物质的量不变,放出氢气的量不变,氢离子浓度降低,放出氢气的速率减慢,B正确;
C.加入硫酸铜溶液,锌置换出铜,构成原电池,锌与硫酸反应速率加快,C错误;
D.硫酸铵水解使氢离子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D错误。
故选B。
3.C
【详解】A.配制溶液时,加入稀盐酸,抑制铁离子水解,故A正确;
B.清洗附有银镜的试管,可以使用稀硝酸,因为稀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可以和银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硝酸银,故B正确;
C.蔗糖的水解实验中,可以加入稀硫酸做催化剂,加快水解反应的速率,故C错误;
D.苯的硝化反应是苯与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物在加热条件下生成硝基苯的反应,为取代反应,故D正确。
答案选C。
4.B
【详解】A.二氧化硅对光有很好的反射性,可用于制作光导纤维,A正确;
B.铁比锡活泼,镀锡层损坏后发生电化学腐蚀时,Fe为负极,会加速腐蚀,镀锡的主要目的是隔绝空气和水,B错误;
C.电镀时为补充电解质溶液中镀层金属阳离子,通常以镀层金属为阳极,C正确;
D.热水中纯碱的水解程度更大,溶液碱性更强,去污效果更好,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B。
5.C
【详解】A.Na2S属于强碱弱酸盐在水溶液中水解显碱性,所以在Na2S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呈红色,故A正确;
B.硫酸铵属于强酸弱碱盐在水溶液中水解显酸性,故B正确;
C.钾盐、钠盐、硝酸盐如果含有弱酸根离子或弱碱离子也会水解,如Na2CO3在水溶液中水解显碱性,故C错误;
D.醋酸盐属于弱酸盐溶于水,醋酸根离子能水解,溶液显碱性,故D正确;
故选C。
6.C
【详解】A.NaA溶液pH>7,说明NaA是强碱弱酸盐,HR为弱酸,故A正确;
B.0.01 ml·L HA溶液中,HA若是强酸则完全电离出氢离子,pH应该为2,现在pH>2,说明HA是弱酸,故B正确;
C.体积相同、浓度相同的HA溶液与NaOH溶液两者的物质的量完全相同,和酸的强弱无关,故C不正确;
D.根据电荷守恒,溶液呈中性说明C(H+)=C(OH-),可以判断,故D正确;
答案选C。
7.B
【详解】A.H+、SO会反生复分解反应得到难电离物质H2SO3,且易分解得到二氧化硫和水,A项不符合题意;
B.酸性条件下的NO氧化性很强,能将Fe2+氧化,B项符合题意;
C.Cu2+和S2-发生反应得到沉淀CuS,C项不符合题意;
D.Al3+与HCO发生双水解反应得到沉淀和气体,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B。
8.D
【详解】A.溶液中NH水解,结合水电离的氢氧根,溶液呈酸性,故A不符合题意;
B.在溶液中完全电离成钠离子、氢离子、硫酸根,溶液呈酸性,故B不符合题意;
C.溶液中Cu2+水解,结合水电离的氢氧根,溶液呈酸性,故C不符合题意;
D.溶液中碳酸氢根的水解程度大于其电离程度,溶液呈碱性,故D符合题意。
答案选D。
9.B
【分析】用碳酸钠溶液去除废铁屑表面的油污,再加稀硫酸溶解废铁屑将其转化为硫酸亚铁溶液,向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硫酸铵固体,得到硫酸亚铁铵溶液,经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硫酸亚铁铵晶体。
【详解】A.碳酸钠水解使溶液呈碱性,碱性条件下油脂完全水解,因此步骤①中用Na2CO3溶液处理的目的是去除废铁屑表面的油污,A正确;
B.步骤②中硫酸若过量,铁没有剩余,会引入杂质离子铁离子,B错误;
C.步骤②中反应涉及:氧化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铁与硫酸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其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为:Fe+2H+=Fe2++H2↑、Fe+2Fe3+=3Fe2+,C正确;
D.从硫酸亚铁铵溶液中获取硫酸亚铁铵晶体采用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的方法,D正确;
答案选B。
10.A
【详解】A.石墨的原子呈层状排列,层与层之间的作用力很小,故具有润滑性,可用作固体润滑剂,与导电性无关,故A错误;
B.聚乳酸使用后能被自然界中微生物完全降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污染环境,可用于制作生物降解材料,故B正确;
C.碳酸钠水溶液呈碱性,促进油脂的水解,可用作铁粉油污去除剂,故C正确;
D.K2Cr2O7具有强氧化性,能与乙醇反应,得到绿色的Cr3+,通过颜色变化,来确认酒精的存在,因此可用K2Cr2O7测酒驾,故D正确;
故选A。
11.A
【详解】A.根据题给信息可知次磷酸为一元弱酸,所以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的产物为Ca(H2PO2)2,A错误;
B.次磷酸不稳定,加热分解成磷酸和磷化氢气体,化学方程式正确,B正确;
C.根据题给信息可知,次磷酸盐可将Ag+还原为Ag,H2PO被氧化为PO,题给离子方程式符合电荷守恒、得失电子守恒、原子守恒,C正确;
D.次磷酸钠溶液滴入酚酞变红色是H2PO水解所致,水解产物应为H3PO2和OH-,D正确;
故选A。
12.B
【详解】①明矾为硫酸铝钾的结晶水合物,铝离子可水解生成具有吸附性的氢氧化铝胶体,可用作净水剂,与盐的水解有关,故正确;
②加热蒸干并灼烧Na2SO3溶液,得到Na2SO4固体,是因为Na2SO3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与水解无关,故错误;
③Na2CO3是强碱弱酸盐,Na2CO3溶液水解呈碱性,与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粘合剂硅酸盐,与盐的水解有关,故正确;
④NH4Cl水解呈酸性,加入镁可生成氢气,与盐的水解有关,故正确;
⑤加入Fe粉发生反应:Fe+2Fe3+=3Fe2+,防止Fe2+被氧化为Fe3+,与盐的水解无关,故错误;
故选:B。
13.B
【详解】A.Fe3+水解:Fe3+ + 3H2OFe(OH)3 + 3H+,加入盐酸,使反应向左移动,抑制Fe3+水解,与水解有关,A项错误;
B.Fe2+不稳定,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Fe3+,故最终得到Fe2(SO4)3固体,该事实与盐类水解无关,B项正确;
C.发生水解,+H2ONH3·H2O+ H+,生成的H+与铁锈反应,与盐类水解有关,C项错误;
D.泡沫灭火器中反应为:Al2(SO4)3+6NaHCO3==3Na2SO4+2Al(OH)3↓+6CO2↑,Al3+与发生双水解生成氢氧化铝沉淀,二氧化碳气体,进而灭火,与水解有关,D项错误。
14.C
【分析】由工业上用M与N形成的化合物冶炼单质N和四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可知,M为O元素、N为Al元素、P为Si元素,Q为Cl元素。
【详解】A.二氧化硅不导电,不能制作太阳能电池,故A错误;
B.氯气本身不具有漂白性,故 B错误;
C.氯化铝溶液呈酸性,蒸发至干得到氢氧化铝,氢氧化铝灼烧得到氧化铝,故C正确;
D.次氯酸是弱酸,故D错误;
故选C。
15.D
【分析】a点溶质为氯化钠、氨水;b点溶质为氯化钠、氯化铵、氨水;c点溶质为氯化钠、氯化铵;d点溶质为氯化钠、氯化铵、氯化氢;
【详解】A.c点水的电离程度最大,b点次之,a、d点水电离受到抑制,A错误;
B.b点中,电离和水解之前有c(NH3∙H2O)=c(NH4Cl),氨水电离程度大于铵根水解程度,故c(NH3·H2O)c(CO32-)>C(OH-)>c(HCO3-) >c(H+) ⑤>④>②>③>① 10-8 中性(或“中”) Ka =
【分析】(1)①碳酸盐是一种强碱弱酸盐,水解显碱性,②Na2CO3为强碱弱酸盐,CO32−水解导致溶液呈碱性且第一步水解大于第二步;
(2)①是弱碱部分电离,存在电离过程;②③④⑤都是铵盐是强电解质完全电离,存在水解过程,依据弱电解质的电离和盐类水解平衡移动的影响因素解答;
(3)pH=6的CH3COOH与CH3COONa的混合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是水电离,根据Kw计算水电离的c(OH-);
(4)据电荷守恒进行判断,据电离常数表达式进行计算。
【详解】(1)① 碳酸盐是一种强碱弱酸盐,碳酸根离子水解显碱性,使盐碱地显碱性,水解的离子方程式:CO32-+H2O HCO3-+OH- HCO3-+ H2O H2CO3+OH-
故答案为:CO32-+H2O HCO3-+OH- HCO3-+ H2O H2CO3+OH-
②Na2CO3为强碱弱酸盐,CO32−水解导致溶液呈碱性,溶液中的电离和水解有: Na2CO3=2Na++ CO32−,CO32−+H2O⇌H CO3−+OH−,HCO3−+H2O⇌H2CO3+OH−,H2O⇌OH−+H+
根据盐的水解程度很小且第一步水解大于第二步可知: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c(Na+)>c(CO32-)>c(OH-)>c(HCO3-) >c(H+);
(2)假设各种溶液的浓度均为1ml/L,②③④⑤都是铵盐是强电解质完全电离,④⑤电离产生的铵根离子浓度约为2ml/L,④碳酸根离子和铵根离子发生双水解相互促进,所以⑤>④;②③电离产生的铵根离子的浓度约为1ml/L,②中硫酸氢根电离产生的氢离子抑制铵根离子的水解,所以②>③;①是弱电解质只有小部分电离,铵根离子浓度远远小于1ml/L,所以铵根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⑤>④>②>③>①,
故答案为:⑤>④>②>③>①;
(3)pH=6的CH3COOH与CH3COONa的混合溶液中,醋酸的电离程度大于醋酸根离子的水解程度,则溶液呈酸性,该混合液中的氢氧根离子是水电离的,则水电离出的c(OH−)=Kw/c(H+)=10−14/10−6ml/L=10−8ml/L,
故答案为:1×10−8;
(4)由电荷守恒可知,c(Na+)+c(H+)=c(OH−)+c(CH3COO−),已知溶液中c(CH3COO−)═c(Na+),则c(H+)=c(OH−),即溶液显中性,呈中性则c(H+)=c(OH−)=10−7ml/L,c(Na+)=c(CH3COO−)=0.005ml/L,所以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CH3COOH的电离常数Ka==,
故答案为:中;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三节 盐类的水解精品第一课时课堂检测,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关于盐类水解的叙述错误的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室温下,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第三节 盐类的水解练习,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三节 盐类的水解复习练习题,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3 盐类的水解 同步测试,8kJ•ml﹣1,6kJ/ml,1×10-8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