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第四章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测试题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展开
这是一份第四章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测试题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共17页。
第四章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测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中,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A.AgCl B. C. D.2.用a、b、c、d四种金属片进行如下实验,实验装置和现象如下表所示:据此判断,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A.a>b>c>d B.a>b>d>c C.b>a,b>d>c D.c>d>b>a3.短周期主族元素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Y是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Z与X位于同一主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B.X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Z弱C.X、Y、Z三种元素只能形成一种化合物D.Y形成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弱碱4.下列半径大小关系错误的是A.Li Na+>Mg2+>Al3+ D.OZC.Y的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Z的强D.R元素与W同族且相邻周期,则R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Z的强9.2016年IUPAC将第117号元素命名为(中文名“石田”,tián),则核素Ts的质量数是A.117 B.176 C.80 D.29310.下列表示不正确的是A.有机物(CH3CH2)2CHCH3的名称:3-甲基戊烷B.HClO的结构式:H—Cl—OC.S2-结构示意图: D.乙炔分子的球棍模型: 11.下列表示不正确的是A.次氯酸的电子式 B.丁烷的球棍模型 C.乙烯的结构简式D.离子核外有个电子,原子质子数可表示为12.含锂材料在社会生产中应用广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7LiH和7LiD互为同素异形体 B.7LiH和7LiD的化学性质不同C.通过化学变化能实现6Li与7Li间的相互转化 D.6Li与7Li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相同二、非选择题13.用电子式表示下列物质的形成过程:MgF2Br2H2S14.用学过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氯元素有两种核素35Cl、37Cl,它们在自然界中所占的原子个数比为 。(2)物质的量都为0.2mol的Na、Fe、Al分别与100mL1mol/L盐酸反应,放出的气体的质量之比为 。(3)6.4gCu完全和一定量的硝酸反应,生成标况下2.24L的NO和NO2混合气体,通入 molO2可使之完全被水吸收。(4)铷和另一种碱金属形成的合金4.6g与足量的水反应后,产生0.2g氢气,则此合金中另一碱金属可能是 。(5)硫酸、氨水的密度与所加水量的关系如图所示:①将4mol•L-1的氨水与2mol•L-1的氨水等质量混合,所得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填序号)。A.>3mol•L-1 B.=3mol•L-1 C.<3mol•L-1 D.无法判断②将20%的硫酸与10%的硫酸等体积混合,所得硫酸溶液的质量分数是 (填序号)。A.>15% B.=15% C.<15% D.无法判断15.组成A、B、C、D分子的元素原子序数均小于10,它们之间能发生如下图所示的反应。其中A的水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组成B的元素的电负性在周期表中最大。请写出A、B、C、D的化学式:A ;B ;C ;D 。16.向20mL某浓度的AlCl3溶液中滴加2mol·L-1的NaOH溶液时,所得沉淀的质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1)图中A点的意义是 。(2)最大沉淀质量为 。(3)图中V1的值为 。(4)所用AlCl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17.将Mg 、Al组成的混合物共0.1mol溶于100mL 3mol/LHCl溶液中,再滴加1mol/LNaOH 溶液,在滴加NaOH溶液的过程中,沉淀的质量m随NaOH溶液体积V的变化如图所示:(1)A点沉淀的成分是 (用化学式表示)。(2)A点沉淀的总物质的量n= 。(3)V2= 。(4)若混合物仍为0.1mol,其中Mg的物质的量分数为a,用100mL 3mol/LHCl溶液溶解此混合物后,再加入360mL 1mol/L的NaOH溶液,所得沉淀中无Al(OH)3,则满足此条件的a的取值范围为 。18.已知:金属离子或单质可以与某些分子形成如下物质—[M(H2O)5]2+、M(CO)5等,为测定X的成分,某一化学研究小组设计并完成了如图实验:请回答:(1)X中含有的三种元素是 (填元素符号);其中金属元素位列元素周期表中的的第 族,非金属元素均在第 周期,非金属性强弱: 大于 (填元素符号)。(2)写出分解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反应②、④的离子方程式:② 、④ 。(4)上述白色沉淀中,所含的化学键有 键、 键。19.下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分析上表中a~k所处位置,并结合已学过的知识,回答以下问题。涉及上述元素的答案,请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表示。(1)e元素在化合物中所呈的最高正价为 价,其负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2)以上元素形成的气态氢化物中,最稳定的是 。(3)写出h和e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以下事实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_______。A.碱性: B.氧化性:C.酸性: D.热稳定性:(5)e、h、j对应的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填写离子符号) 。(6)下列有关b、d、g三种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A.g单质的氧化性很弱,所以g的非金属性很弱B.d和g的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非金属性越强C.b和g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非金属性越强D.b和g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中,b呈负价,则b的非金属性强于g(7)试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解释j和h的金属性强弱 。(8)已知金属性:铁<铬(Cr)<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A.铬能与冷水发生剧烈反应 B.的碱性比NaOH弱C.铬能与稀盐酸发生反应 D.Al可能能与反应置换出Cr20.工业上以浓缩海水(含较高浓度的Br-)为原料提取溴的部分流程如下: 已知:3Br2+3CO32- =5Br- +BrO3- +3CO2↑。图甲 图乙 (1)反应用的Cl2可由图甲所示装置制取,制取Cl2的化学方程式为 。为除去Cl2中挥发出的HCl,装置E中所盛溶液是 。(2)实验室用图乙所示装置模拟流程中的部分过程。①通入Cl2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通入热空气的作用是 。③烧杯C中所盛溶液是 。④烧瓶B中的长导管D起着平衡压强的作用,当烧瓶内气体压强过大时,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3)“反应釜2”中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蒸馏后,蒸馏塔溶液中仍溶有少量Br2,可以向其中加入少量 萃取其中的Br2。21.指出下列仪器使用或实验的第一步操作(1)气体的制取与性质探究实验 。(2)用淀粉碘化钾试纸检验氯气 。(3)使用时第一步操作必须检查是否漏水的常见仪器有 。22.二氧化氯(ClO2)具有强氧化性,能杀灭细菌、新冠病毒,常温下二氧化氯为黄绿色气体,熔点为-59℃,沸点为11.0℃,溶于水,不能与水反应。某研究学习小组拟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并收集ClO2(加热和夹持装置均省略)(1)盛装稀硫酸的仪器名称为 。(2)在圆底烧瓶中先放入一定量的KClO3和草酸(H2C2O4),然后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在60℃~80℃之间生成ClO2、CO2和一种硫酸盐,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将ClO2用水吸收得到吸收液,并测定该溶液中ClO2的浓度,步骤如下:Ⅰ.准确量取10.00mL溶液加入一锥形瓶中,加稀硫酸调节溶液的pH≤2.0,加入足量的KI晶体,摇匀,在暗处静置30min。(已知:2ClO2+8H++10I-=5I2+2Cl-+4H2O)Ⅱ.往锥形瓶中加2滴X溶液作指示剂,用c mol·L-1Na2S2O3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Na2S2O3溶液VmL。(已知:I2+2=2I-+)①步骤Ⅰ中准确量取10.00mL溶液的仪器是 。(填字母代号)A.碱式滴定管 B.酸式滴定管 C.10mL量筒②步骤Ⅱ中指示剂X溶液通常为 ,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③若步骤Ⅱ中滴定终点时仰视读数,则测定的结果会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根据上述步骤可计算出吸收液中ClO2的浓度为 mol·L-1(用含字母的代数式表示)。装置现象a电极附近产生大量气泡电子由c电极经导线流向d电极电解质溶液颜色变浅,b电极质量增加SRATQWXWYZIAIIAIIIAⅣAⅤAⅥAⅦA第一周期i第二周期dgba第三周期jhe【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解析:A.AgCl含有离子键,属于离子化合物,选项A不符合;B.O2是由氧元素组成的单质,选项B不符合;C.NH4Cl含有离子键,属于离子化合物,选项C不符合;D.是由碳、氧两种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只含共价键,属于共价化合物,选项D符合;答案选D。2.D解析:第一个原电池装置中,a电极附近产生大量气泡,说明a为正极,则金属活动性ad,第三个原电池装置中,b电极质量增加,则b电极为正极,金属活动性d>b,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c>d>b>a,故答案选D。3.A【分析】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则元素X为O;Y是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则元素Y为Na;Z与X位于同一主族,则元素Z为S;解析:A.根据同周期从左到右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则原子半径,A正确;B.O、S处于同主族,同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则X(O)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Z(S)强,B错误;C.O、S、Na形成Na2SO4、Na2SO3,C错误;D.Y(Na)形成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NaOH,NaOH是强碱,D错误;故选A。4.D解析:A.同主族元素,原子半径从上到下递增,故A正确;B.同主族元素的形成的相同类型的阴离子,从上到下,电子层数逐渐增多,离子半径逐渐增大,故B正确;C.核外电子层排布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小,故C正确;D.S为第三周期元素电子层数最多原子半径最大,C、N、O为同周期元素,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原子半径减小,因此原子半径OS,则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HClO4的酸性比H2SO4强,选项D正确;故选D。9.D解析:核素Ts中,左上角表示的是质量数,左下角表示的质子数,则该核素的质量数为293,故选D。10.B解析:A.有机物(CH3CH2)2CHCH3的结构简式可以写成,所以名称为3-甲基戊烷,故A正确;B.HClO的结构式为H-O-Cl,故B错误;C.S2-得到了两个电子,所以结构示意图为 ,故C正确;D.乙炔分子是碳碳三键和两个碳氢单键,所以球棍模型为 ,故D正确;故选B。11.A解析:A.次氯酸中中心原子为O,O最外层电子为6需要共用2对电子达饱和,所以电子式为,A项错误;B.丁烷的结构简式为CH3CH2CH2CH3,其球棍模型如图 ,B项正确;C.乙烯中存在C=C不能省略,其结构简式为CH2=CH2,C项正确;D.R失去2个电子得到R2+,所以R的电子为a+2,D项正确;故选A。12.D解析:A.同素异形体是指由同种单一化学元素组成,因排列方式不同,而具有不同性质的单质,7LiH和7LiD不是单质,A错误;B.7LiH和7LiD都是由Li元素和H元素组成的相同化合物,其化学性质相同,B错误;C.化学反应中的最小微粒是原子,故化学变化不可以实现6Li与7Li间的相互转化,C错误;D.6Li与7Li是同种元素,都是3号元素,其原子结构示意图相同,D正确;故答案为:D。二、非选择题13. 解析:①镁原子最外层有两个电子易失去最外层的2个电子形成稳定的镁离子,卤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2个氟原子从镁原子分别得到1个电子形成稳定的氟离子,在镁离子与氟离子的静电作用下结合形成氟化镁;用电子式表示其形成过程为:;②,卤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2个溴原子形成一对共用电子对,用电子式表示其形成过程为:;③H2S为共价化合物,S原子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用电子式表示形成过程为:。14.(1)3∶1 (2)2∶1∶1 (3)0.05 (4)Li (5) A A解析:(1)设35Cl的个数为x,37Cl的个数为y,Cl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5.5,所以有=35.5,解得x∶y=3∶1;(2)100mL1mol/L盐酸中含有0.1molHCl,盐酸中有水,所以0.2molNa完全反应,放出0.1mol氢气,而Fe、Al均不能完全反应,HCl完全反应,放出0.05mol氢气,所以放出的气体的质量之比2∶1∶1;(3)6.4 g Cu的物质的量为0.1mol,最终全部转化为Cu2+,失去0.2mol电子,硝酸中部分N元素得到这些电子后转化为NO和NO2,之后又和氧气、水反应变回硝酸,所以0.2mol电子最终转移给氧气,所需氧气的物质的量为=0.05mol;(4)产生0.2g氢气,即0.1mol氢气,所以合金的物质的量为0.2mol,则合金的平均摩尔质量为=23g/mol,铷的摩尔质量大于23g/mol,则另一碱金属的摩尔质量一定小于23g/mol,所以为Li;(5)①设4mol•L-1的氨水密度为ρ1,2mol•L-1的氨水密度为ρ2,据图可知ρ1<ρ2,设二者质量均为m,则混合后氨水的浓度为c=mol/L=(2+)mol/L,若ρ1=ρ2,则c=3mol/L,但ρ1<ρ2,所以c>3mol/L,故选A;②设20%的硫酸的密度为ρ1,10%的硫酸密度为ρ2,据图可知ρ1>ρ2,设体积均为V,混合后溶液质量分数为=+10%,ρ1>ρ2,所以>5%,则混合溶液的质量分数大于15%,故选A。15. F2 HF N2解析:A的水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结合A的结构模型可知A为NH3,组成B的元素的电负性在周期表中最大,则B为F元素组成的单质,为F2;结合生成物的结构模型可知生成HF和N2,C为HF,D为N2,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2 NH3+3 F2=6HF+ N2;16. 加入15mL2mol·L-1的NaOH溶液时产生沉淀的质量最大 0.78 20 0.5mol·L-1【分析】由图可知,反应开始时AlCl3溶液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反应Al3++3OH-=Al(OH)3↓,到A点时NaOH溶液与AlCl3溶液恰好完全反应,Al(OH)3沉淀达到最大量,再加入NaOH溶液,Al(OH)3沉淀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Al(OH)3+OH-=AlO2-+2H2O,沉淀量又逐渐减少,B点时Al(OH)3沉淀与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NaAlO2,沉淀完全溶解消失。解析:(1)由分析可知,图中A点表示的意义是加入15mL2mol·L-1的NaOH溶液时NaOH溶液与AlCl3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反应生成的沉淀的质量最大,故答案为:加入15mL2mol·L-1的NaOH溶液时产生沉淀的质量最大;(2) 由分析可知,加入15mL2mol·L-1的NaOH溶液时NaOH溶液与AlCl3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氢氧化铝的质量为0.015L×2mol/L××78g/mol=0.78g,故答案为:0.78;(3) 由分析可知,AB段发生的反应为Al(OH)3+OH-=AlO2-+2H2O,0.01mol氢氧化铝完全溶解消耗氢氧化的体积为×10—3mL/L=5mL,则V1=(15+5)mL=20mL,故答案为:20;(4) 由分析可知,OA段发生的反应为Al3++3OH-=Al(OH)3↓,加入15mL2mol·L-1的NaOH溶液时NaOH溶液与AlCl3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则AlCl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1,故答案为:0.5mol·L-1。17.(1)Mg(OH)2、Al(OH)3(2分。只填对1个给1分。)。(2)0.1mol(2分)。(3)300mL(2分。无单位不扣分。)。(4)0.4≤a<1(3分。半对给1分。)解析:试题分析:镁和铝与盐酸反应后,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刚开始没有沉淀,说明溶液中还有盐酸剩余,后来产生沉淀,达到A点是沉淀的最大量,即生成了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铝沉淀,然后氢氧化铝溶于氢氧化钠,达到B点是沉淀只有氢氧化镁。(1)A点的沉淀为Mg(OH)2和Al(OH)3。(2)由于镁和铝总共0.1mol,剩余沉淀的物质的量为0.1mol。(3)达到A点时盐酸中的氯离子全部转化为氯化钠,即盐酸的物质的量等于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则氢氧化钠的体积为300mL。(4)根据刚才的图象分析可知,达到A点时需要的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0.3摩尔,则还有0.06摩尔的氢氧化钠,最多溶解0.06摩尔的氢氧化铝,所以铝的物质的量最多为0.06摩尔,即镁的物质的量最少0.04摩尔,所以镁的物质的量分数a的取值范围为:0.4≤a<1。考点:金属镁铝的性质,氢氧化铝的两性。18.(1) Fe、C、O VIII 二 O C(2)Fe(CO)5Fe+5CO↑。(3) (4) 离子键 共价键【分析】根据实验图可知,气体①为CO,加足量的CuO反应生成气体②为CO2,红色固体为Cu,CO2通入Ca(OH)2中生成10.0gCaCO3;加入KSCN溶液变成血红色可知含有Fe3+,则1.12g固体为铁,加硫酸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加入高锰酸钾,硫酸亚铁溶液变成硫酸铁溶液,溶液②为硫酸溶液。解析:(1)根据分析可知X含有Fe、C、O三种元素;Fe是第四周期第VIII族元素;非金属元素C和O均在二周期;非金属性:O >C;故答案为:Fe、C、O;VIII;二;O ;C。(2)根据碳原子守恒可知n(CO)=n(CO2)=n(CaCO3)==0.1mol,则生成CO的质量为0.1mol×28g/mol=2.8g;3.92gX分解为1.12gFe和2.8g CO,n(Fe)==0.02mol,,X的化学式为Fe(CO)5,则反应①的方程式为:Fe(CO)5Fe+5CO;故答案为:Fe(CO)5Fe+5CO。(3)②的离子方程式:;④的离子方程式:;故答案为:;。(4)白色沉淀为CaCO3,属盐类,有离子键,碳酸根由极性共价键;故答案为:离子键;共价键。19.(1) +6 (2)HF(3)Al(OH)3+3H+=Al3++3H2O(4)A(5)S2->Na+>Al3+(6)D(7)Na、Al为同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递增,原子半径减小,失去电子能力减弱,金属性减弱(8)A【分析】结合图示可知,a为F,b为O,d为C,e为S,g为N,h为Al,i为H,j为Na元素;解析:(1)e为S,其最外层电子数为6,则S在化合物中所呈的最高正价为+6价;硫离子的质子数为16,核外电子数为18,最外层电子数为8,其离子结构示意图为。(2)元素形成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与元素的非金属性相一致,以上元素中F的非金属性最强,则形成的气态氢化物中,最稳定的是HF。(3)h 和 e 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分别为Al(OH)3与H2SO4,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l(OH)3+3H+=Al3++3H2O。(4)A. 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越强,钠的金属性大于镁,故碱性:,A符合;B.元素周期律是元素性质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的周期性变化,则不能用元素周期律来解释氧化性:,B不符合;C.HI和HF是气态氢化物,其水溶液的酸性不能用元素周期律来解释,C不符合;D. 热稳定性:,与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内部结构有关,不能用元素周期律来解释,D不符合;选A。(5)e、h、j对应的离子分别为S2-、Al3+、Na+,电子层越多离子半径越大,电子层结构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则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S2->Na+>Al3+。(6)b、d、g 三种元素分别为O、C、N元素,则:A.g单质为N2,N2的氧化性很弱,是因为N≡N键能很大,N2的性质很稳定,不能说明g的非金属性很弱,故A错误;B. d和g的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有可以分别为碳酸,硝酸和亚硝酸,没有指明是最高价对应的酸性,不能通过酸性强弱比较非金属强弱,故B错误;C.b为O,由于O通常无最高正价,不能通过比较b和g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来比较非金属性强弱,故C错误;D.b和g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中,b呈负价,说明b对电子的吸引能力比g强,故b的非金属性强于g,故D正确;故选D。(7)试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解释i和b的金属性强弱:h为Al,j为Na元素,Na、Al为同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递增,原子半径减小,失去电子能力减弱,金属性减弱,故答案为:Na、Al为同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递增,原子半径减小,失去电子能力减弱,金属性减弱。(8)A.已知金属性:铁<铬(Cr)<锌,金属性越强,单质与水或氢离子反应越容易,铁铬锌均不能与冷水发生剧烈反应,A错误;B.已知金属性:铁<铬(Cr)<锌,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越强,则的碱性比NaOH弱,B正确;C.已知金属性:铁<铬(Cr)<锌,则铬能与稀盐酸发生反应,C正确;D.已知金属性:铁<铬(Cr)<锌<Al,则Al可能能与反应置换出Cr,D正确;选A。20.MnO2+4HCl(浓) MnCl2+Cl2↑+2H2O 饱和食盐水 Cl2+2Br-=Br2+2Cl- 将Br2从溶液中吹出 NaOH溶液 导管中液面上升 5Br-+BrO3-+6H+=3Br2+3H2O 四氯化碳(或苯)【分析】(1)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加热制取Cl2;氯化氢易溶于水,氯气在饱和食盐水中的溶解度小,则为除去Cl2中挥发出的HCl,装置E中所盛溶液是饱和食盐水;(2)①通入Cl2时,可将Br-氧化为Br2;②通入热空气能将溴吹入吸收塔,提高产量;③烧杯C应为尾气处理装置,吸收未反应的Cl2、Br2等有毒气体,防止污染空气;④烧瓶B中的长导管D起着平衡压强的作用,当烧瓶内气体压强过大时,会将烧瓶中溶液压入玻璃管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导管中液面上升;(3)Br2被NaCO3溶液吸收后,Br2反应生成Br-和BrO3-,加入稀硫酸后,会发生归中反应生成Br2;(4)Br2易溶于四氯化碳(或苯),且四氯化碳(或苯)与水不互溶,据此解答。解析:(1)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加热制取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 MnCl2+Cl2↑+2H2O,为除去Cl2中挥发出的HCl,装置E中所盛溶液是饱和食盐水;故答案为MnO2+4HCl(浓) MnCl2+Cl2↑+2H2O;饱和食盐水;(2)①通入Cl2时,可将Br-氧化为Br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Br-=Br2+2Cl-;故答案为Cl2+2Br-=Br2+2Cl-;②通入热空气能将溴吹入吸收塔,提高产量,则通入热空气的作用是将Br2从溶液中吹出;故答案为将Br2从溶液中吹出;③烧杯C应为尾气处理装置,吸收未反应的Cl2、Br2等有毒气体,防止污染空气,则所盛溶液应是NaOH溶液(或NaCO3溶液);故答案为NaOH溶液(或NaCO3溶液);④烧瓶B中的长导管D起着平衡压强的作用,当烧瓶内气体压强过大时,会将烧瓶中溶液压入玻璃管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导管中液面上升;故答案为导管中液面上升;(3)Br2被NaCO3溶液吸收后,Br2反应生成Br-和BrO3-,加入稀硫酸后,会发生归中反应生成Br2,则“反应釜2”中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Br-+BrO3-+6H+=3Br2+3H2O;故答案为5Br- +BrO3- +6H+=3Br2 + 3H2O;(4)Br2易溶于四氯化碳(或苯),且四氯化碳(或苯)与水不互溶,则蒸馏后,蒸馏塔溶液中仍溶有少量Br2,可以向其中加入少量四氯化碳(或苯)萃取其中的Br2,再进行蒸馏得到Br2;故答案为四氯化碳(或苯)。21.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用蒸馏水润湿试纸 容量瓶、滴定管、分液漏斗解析:(1)气体的制取与性质探究实验中,需尽可能防止空气进入装置或气体漏出,因此第一步操作是检验装置的气密性;(2)用淀粉碘化钾试纸检验氯气的实验原理是利用氯气氧化碘离子,若试纸是干燥的,则该反应不能完成,因此第一步操作是用蒸馏水润湿试纸;(3)带有活塞的实验仪器在使用时,需先进行检漏,常见仪器有:容量瓶、滴定管、分液漏斗。22.分液漏斗 2+H2C2O4+2H+2ClO2↑+2CO2↑+2H2O B 淀粉溶液 当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液,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偏大 0.02cV(或)【分析】本实验的目的是制取ClO2,以KClO3、草酸、稀硫酸为原料,水浴加热60℃~80℃之间生成ClO2,将导出的气体用冰水冷却,余气用NaOH溶液吸收,为防止倒吸,在B、D装置之间添加了C装置作为安全装置。解析:(1)盛装稀硫酸的仪器名称为分液漏斗。答案为:分液漏斗;(2)在圆底烧瓶中,KClO3、草酸(H2C2O4)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在60℃~80℃之间生成ClO2、CO2和K2SO4,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2C2O4+2H+2ClO2↑+2CO2↑+2H2O。答案为:2+H2C2O4+2H+2ClO2↑+2CO2↑+2H2O;(3)①因为ClO2具有强氧化性,会腐蚀橡皮管,所以步骤Ⅰ中准确量取10.00mL溶液的仪器是酸式滴定管,故选B。②步骤Ⅱ中,与I2发生颜色反应的指示剂X溶液通常为淀粉溶液;起初碘水使淀粉变蓝色,后来I2全部被还原,溶液蓝色消失,所以滴定终点的现象是:当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液,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③若步骤Ⅱ中滴定终点时仰视读数,则读取所用Na2S2O3溶液的体积偏大,测定的结果会偏大;由反应方程式,可建立如下关系式: 2ClO2——5I2——10 Na2S2O3,则可计算出吸收液中ClO2的浓度为= 0.02cV(或)mol·L-1。答案为:B;淀粉溶液;当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液,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偏大;0.02cV(或)。
第四章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测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中,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A.AgCl B. C. D.2.用a、b、c、d四种金属片进行如下实验,实验装置和现象如下表所示:据此判断,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A.a>b>c>d B.a>b>d>c C.b>a,b>d>c D.c>d>b>a3.短周期主族元素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Y是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Z与X位于同一主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B.X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Z弱C.X、Y、Z三种元素只能形成一种化合物D.Y形成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弱碱4.下列半径大小关系错误的是A.Li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