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 测试题高中人教版(2019) 化学必修第一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326770/0-170709026968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二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 测试题高中人教版(2019) 化学必修第一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326770/0-170709026971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二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 测试题高中人教版(2019) 化学必修第一册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326770/0-170709026974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二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 测试题高中人教版(2019) 化学必修第一册
展开
这是一份第二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 测试题高中人教版(2019) 化学必修第一册,共13页。
第二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 测试题一、选择题1.某离子反应中涉及H+、、Cl-、ClO-,N2、H2O六种粒子。其中ClO-有强氧化性,而N2的氧化性较弱,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物粒子只有两种B.反应后溶液的酸性明显增强C.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D.着生成1.4g氧化产物,则转移的电子数为1.806×10242.对于质量相同的CH4和O2,下列比较中正确的是A.所含原子个数之比为5:1 B.二者物质的量相等C.二者所含分子个数相等 D.二者摩尔质量的数值相等3.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SO2和SO3气体,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质量比4:5 B.密度比4:5C.质子数比2:3 D.原子数比3:44.物质的量是联系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的桥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B.将固体溶于水,其浓度为C.常温常压下,的体积为D.溶液中取出溶液,其浓度为5.下列物质的保存方法正确的是A.新制氯水保存在无色细口瓶中,并放在阴凉处B.碳酸钠溶液放在带玻璃塞的磨口试剂瓶中C.氢氧化钠试剂瓶上应贴有标识D.在实验中应将未用完的钠放回原试剂瓶6.下列有关氯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氯气与铁可直接化合生成B.家庭中使用漂白粉时,为了增强漂白能力,可加入少量的食醋C.向部分变质的漂粉精粉末中加入浓盐酸,反应中生成的气体既有又有D.次氯酸见光易分解,所以氯水应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7.侯德榜为我国化工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侯氏制碱法”的主要过程如下图(部分物质已略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气体X为B.氨盐水中通入气体X后,溶液中大量减少的阳离子是C.悬浊液a中的不溶物主要是D.操作b为过滤8.生产、生活离不开各种化学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可用于制药 B.可用于自来水消毒C.NaOH固体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D.可在呼吸面具中作为供氧剂9.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常温下,46g 含有的O原子数为2 B.6.72L 含有的分子数为0.6C.18g 含有的电子总数为11 D.2的稀硫酸含有的数为410.化学家维勒通过蒸发氰酸铵(,盐)的水溶液得到了尿素分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等质量的氰酸铵和尿素分子数相同B.含电子的物质的量为3.2molC.组成氰酸铵的元素中位于周期表第二周期的元素有3种D.约含个氮原子11.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氢氧化铁与碘化氢的反应:B.向中投入固体:C.向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D.工业上用、、制备高铁酸钠:12.下列关于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比较中,不正确的是A.相同温度下,二者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同,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小于碳酸钠B.二者的热稳定性不同,碳酸钠的热稳定性好于碳酸氢钠C.二者等质量时分别和足量盐酸反应,碳酸钠生成的量多于碳酸氢钠D.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二、非选择题13.水的硬度表示方法是:将水中的Ca2+、Mg2+质量折算成CaO的质量。通常把1L水中含有10mgCaO称为1度,1L水中含有20mgCaO即为2度,以此类推。8度以上为硬水,8度以下为软水。我国规定饮用水的硬度不能超过25度。(1)日常生活中,可用_____检验某水样是硬水还是软水。(2)Ca(HCO3)2加热时会分解产生一种白色沉淀(水垢的主要成分)和两种常见的氧化物,请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河水、井水中溶有一定量的Ca(HCO3)2,饮用前可采取____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3)家用热水瓶一旦产生水垢,其保温性能会降低,用稀盐酸可除去上述水垢,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4)取某水样1L,经实验测定,其中含Ca2+0.2g,此水样的硬度约为___,___(填“符合”或“不符合”)饮用水标准。14.回答下列问题:(1)把一小块金属钠放入盛水(滴有酚酞)的烧杯中,可以观察到金属钠浮在水面上,迅速熔化成闪亮的小球,发出嘶嘶的声音,并四处游动,直到消失。烧杯中的溶液变成红色。通过分析这些实验现象,可以得出金属钠的具有如下的性质(写三条即可):①_______;②_______;③_______。(2)若把金属钠放到硫酸铜溶液中,看不到红色固体生成,能观察到有蓝色和黑色沉淀生成,请写出发生的所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15.下图是已破损的维生素C(简写作VC)说明书部分信息。已知维生素C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回答下列问题:(1)VC的化学式为_______,摩尔质量为_______。(2)VC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中含氧原子数为_______。(3)小王妈妈每天按上述用法与用量服用该VC片剂,小王建议妈妈食用西红柿来代替VC片,若100g西红柿含,则小王妈妈每天需食用西红柿_____g才可达到服用上述VC片的效果。16.完成下列填空:(1)3.01×1023个氯气分子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0.5mol的H2O中含有的电子数为_______(用NA表示)。(2)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甲烷(CH4)和CO2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密度之比为_______。(3)3.1g Na2X含有Na+ 0.1mol,则Na2X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X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4)在标准状况下,CO和CO2的混合气体共6.72L,质量为12g,则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_______。17.向某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加入稀盐酸的体积与标准状况下产生气体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1)生成气体的物质的量是多少?________________。(2)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_____________。(3)原溶液中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物质的量之比是多少?_______________。18.一块表面已被氧化为氧化钠的钠块5.4g,投入50g水中,最多能产生0.10g气体,则原来被氧化的钠是多少___?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___?19.下图中A~H均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A、B、H为气体,反应①是重要的工业反应,它们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反应中生成的水已略去):请回答以下问题:(1)B是_______,D是_______,G是_______,H是_______(填化学式)。(2)工业上常利用反应①制取漂白粉,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漂白粉溶于水后,受空气中的CO2作用,即产生有漂白、杀菌作用的次氯酸,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3)A中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20.室温下,单质A、B、C分别为银白色固体、黄绿色气体、无色气体,且A在空气中燃烧会变成淡黄色粉末。在合适的反应条件下,它们可以按如图所示进行反应,且E溶液是无色的。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B___;C___;D___。(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___;②___;③___。(3)实验室中保存少量单质A的方法是___。21.根据如图转化关系以及实验现象填写空白。(1)固体X是_______,固体Y是_______,产物A是_______。(填写化学式)。(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4)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22.下面是用36.5%的浓盐酸(ρ=1.18g/cm3)配制成1mol/L的稀盐酸500mL的操作,请按要求填空:(1)所需浓盐酸的体积为_____mL(保留一位小数)。(2)如果实验室应选用_________mL 量筒最好。(3)将量取的浓盐酸沿烧杯内壁慢慢注入盛有约 200mL 水的烧杯里,并不断搅拌。(4)将冷却至室温的上述溶液沿玻璃棒注入 ______________中,并用 50mL 蒸馏水洗涤烧杯2~3 次,洗涤液要注入上述仪器中,并摇匀。(5)加水至距刻度 1~2cm 时,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的凹液面正好跟刻度相平。(6)误差分析:请用“偏高”“偏低”或“无影响”进行填空①定容时,观察液面俯视,则浓度_____,②定容时,水加多了,用滴管吸出,则浓度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解析:A.根据题意可知 N2为生成物,所以 NH为反应物,氮元素的化合价升高,NH为还原剂,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可知 ClO-为氧化剂,Cl-为还原产物,其反应为 2NH+3ClO-=N2↑+3H2O+2H++3Cl-,故 A 正确;B.反应生成 H+,溶液酸性增强,故 B 正确;C.1molClO-得到 2mol 电子,1molNH失去 3mol 电子,由得失电子守恒可知氧化剂和还原剂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3∶2,故 C正确;D.氧化产物为 N2,生成1.4gN2则转移的电子数为 1.806×10 23, 故 D 错误;故答案选D。2.A解析:A.假设CH4和O2的质量均为1g,物质的量分别为mol、mol,其原子个数之比=(×5):(×2)=5:1,故A正确;B.根据n=知,相同质量时,二者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其摩尔质量的反比,为32g/mol:16g/mol=2:1,故B错误;C.根据N=nNA=NA知,相同质量时,二者的分子个数之比等于其摩尔质量的反比,为32g/mol:16g/mol=2:1,故C错误;D.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相对分子质量,CH4和O2的摩尔质量的数值分别为16、32,故D错误;故选:A。3.C【分析】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SO2和SO3气体,物质的量之比为1:1。解析:A.同温同压下,物质的量相同的SO2和SO3气体,质量比为64:80= 4:5,A正确;B.同温同压下,物质的量相同的SO2和SO3气体,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密度比为64:80= 4:5,B正确;C.同温同压下,物质的量相同的SO2和SO3气体,质子数之比为(16+2×8):(16+3×8)= 4:5,C错误;D.同温同压下,物质的量相同的SO2和SO3气体,原子数之比为3:4,D正确;故答案为:C。4.A解析:A.“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符号为mol,A正确;B.氢氧化钠溶解后,溶液的体积不一定是1L,B错误;C.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C错误;D.溶液具有均一性,故取出溶液,其浓度为,D错误;故选A。5.D解析:A.氯水中的HClO见光易分解,所以新制氯水需保存在棕色细口瓶中,A错误;B.碳酸钠溶液显碱性,应放在橡胶塞的磨口试剂瓶中,B错误;C.图示为易燃物的标识,NaOH不能燃烧,C错误;D.钠性质活泼,放到废液缸中已发生危险,在实验中应将未用完的钠放回原试剂瓶,D正确;综上所述答案为D。6.A解析:A.氯气与铁反应生成FeCl3,A错误;B.家庭中使用漂白粉漂白粉是混合物,主要成分是Ca(ClO)2和CaCl2,有效成分是Ca(ClO)2,食醋的主要成分为醋酸,发生Ca(ClO)2+2CH3COOH=(CH3COO)2Ca+2HClO,B正确;C.漂粉精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次氯酸钙吸收了空气中的水蒸气以及溶入水中的CO2反应:Ca(ClO)2+H2O+CO2=CaCO3↓+2HClO,则变质的漂粉精中含有Ca(ClO)2、CaCO3,加入浓盐酸后,盐酸与CaCO3生成CO2,与Ca(ClO)2因发生氧化还原生成Cl2,故C正确;D.次氯酸见光易分解,2HClO2HCl+O2,氯水应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D正确;故答案为:A。7.C【分析】饱和食盐水通入氨气氨化,通入二氧化碳碳酸化生成碳酸氢钠晶体,过滤得到碳酸氢钠,煅烧得到碳酸钠、水、二氧化碳;解析:A.由分析可知,气体X为,A正确;B.氨盐水中通入气体X后,溶液中生成碳酸氢钠晶体,大量减少的阳离子是,B正确;C.悬浊液a中含有生成碳酸氢钠晶体和氯化铵,不溶物主要是碳酸氢钠晶体,C错误;D.b为分离固液的操作,为过滤,D正确;故选C。8.C解析:A.碳酸氢钠可用于制药等,A正确;B.有强氧化性,可用于自来水消毒,B正确;C.NaOH有腐蚀性,不可用作食品干燥剂,C错误;D.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或水反应可生成氧气,所以可在呼吸面具或潜水艇中作为氧气的来源,D正确;故选C。9.A解析:A.常温下,46g 含有的O原子数为 ,故选A;B.未说明温度和压强,不能确定气体摩尔体积,无法计算分子数,故不选B;C.18g含有的电子总数为,故不选C;D.未说明溶液体积,无法计算溶液中数目,故不选D;选A。10.A解析:A.氰酸铵是由离子构成的物质,不存在分子,A错误;B.1分子尿素含有32个电子,则含电子的物质的量为3.2mol,B正确;C.组成氰酸铵的元素中位于周期表第二周期的元素有碳、氮、氧3种,C正确;D.约含2mol氮原子,则数目为个氮原子,D正确;故选A。11.D解析:A.氢氧化铁具有氧化性,碘化氢中的碘离子具有还原性,则发生反应2Fe(OH)3 + 6H++2I- = 2Fe2+ + I2 + 6H2O,A错误;B.过氧化钠与水反应中,过氧化钠先和水发生既水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H2O2:Na2O2+2H218O=2Na18OH+H2O2,氧然后H2O2再发生分解:2H2O2=2H2O+O2↑,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B错误;C.氨水不能溶解氢氧化铝,故,C错误;D.次氯酸钠具有氧化性,铁离子具有还原性,生成高铁酸钠,D正确;故答案为:D。12.C解析:A.相同温度下,二者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同,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小于碳酸钠,A正确;B.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反应方程式为:2NaHCO3Na2CO3+H2O+CO2↑,而碳酸钠受热难分解,二者的热稳定性不同,碳酸钠的热稳定性好于碳酸氢钠,B正确;C.二者等质量(设均为1g)时分别和足量盐酸反应,根据方程式计算可知,,,故碳酸钠生成CO2的量少于碳酸氢钠,C错误;D.根据反应:Na2CO3+H2O+CO2=2NaHCO3和2NaHCO3Na2CO3+H2O+CO2↑,故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D正确;故答案为:C。二、非选择题13.(1)肥皂水(2) Ca(HCO3)2CaCO3+H2O+CO2↑ 煮沸(3)CaCO3+2HCl=CaCl2+H2O+CO2↑/Mg(OH)2+2HCl=MgCl2+2H2O(4) 28 不符合解析:(1)日常生活中,可用肥皂水检验某水样是硬水还是软水,水面上涌现泡沫的为软水,水面上涌现浮渣的为硬水。(2)Ca(HCO3)2加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a(HCO3)2CaCO3+H2O+CO2↑;河水、井水中溶有一定量的Ca(HCO3)2,饮用前可采取煮沸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3)煮沸水后得到的难溶于水的固体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可以利用碳酸钙和氢氧化镁可以溶于稀盐酸的性质来除去水垢。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或Mg(OH)2+2HCl=MgCl2+2H2O。(4)Ca2+在CaO中的质量分数为,用Ca2+质量0.2g除以Ca2+在CaO中的质量分数,可以计算出CaO的质量为,故该水样的硬度为28度。由于我国规定饮用水的硬度不能超过25度,说明该水样不符合饮用水标准。14.(1)密度小于水 熔点低 与水反应生成NaOH(2)2Na+2H2O=2NaOH+H2↑,CuSO4+2NaOH═Cu(OH)2↓+Na2SO4,Cu(OH)2CuO+H2O解析:(1)金属钠浮在水面上,说明钠的密度比水小,迅速熔化成闪亮的小球,说明反应放热且钠的熔点低,发出嘶嘶的声音,并四处游动,直到消失,说明反应产生气体。烧杯中的溶液变成红色,说明反应生成碱性物质,结合元素分析,该物质为氢氧化钠。(2)钠和硫酸铜溶液反应时,是钠先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 和氢气,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硫酸钠。氢氧化铜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和水,故反应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CuSO4+2NaOH═Cu(OH)2↓+Na2SO4,Cu(OH)2CuO+H2O。15.(1) (2) 9:1 0.6NA(3)200解析:(1)由图示可知:V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6,每个VC分子中含有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含有氧原子的个数为=6,则VC的化学式为C6H8O6,摩尔质量为176g/mol;(2)VC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6:1×8=9:1;中含氧原子数为0.6NA;(3)小王妈妈每天按上述用法与用量服用该VC片剂,小王建议妈妈食用西红柿来代替VC片,若100g西红柿含30mgVC,则小王妈妈每天需食用西红柿×100g=200g才可达到服30mg用上述VC片的效果。16.(1) 0.5mol 5NA(2) 1:1 4:11(3) 62g/mol 16(4) 1:3 40g/mol解析:(1)1mol任何物质都含有6.02×1023个微粒,故3.01×1023个氯气分子的物质的量是为0.5mol,1molH2O中含有的电子数为10NA,0.5mol的H2O中含有的电子数为5NA;(2)在同温同压下,气体体积之比等于分子数目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故同体积的甲烷和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二者质量之比16g/mol:44g/mol=4:11,同温同压下,气体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故甲烷与二氧化碳的密度之比=16g/mol:44g/mol=4:11;(3)Na2X中含有的Na+物质的量为0.1mol,则Na2X的物质的量为0.05mol,,X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2-2×23=16;(4)标准状况下,6.72 L的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n=,设一氧化碳的质量为xg,则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2-x)g,则,解得x=2.1,则,,则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比=0.075:0.225=1:3,混合气体的摩尔质量:。17.05mol 0.5mol/L 【分析】(1)由图可知生成气体体积,再折算成物质的量;(2)0~50mL发生反应①H++CO32-=HCO3-,50mL~150mL发生反应②H++HCO3-=CO2↑+H2O,可根据气体体积按反应②计算盐酸的物质的量及其浓度;(3)按碳元素守恒及反应中所消耗的盐酸的量,计算原溶液中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物质的量之比。解析:(1)由图知生成气体体积为1.12L(标况下),则;答案为:0.05mol;(2)设100mL盐酸中所含HCl的物质的量为x,,盐酸从50mL到150mL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HCO3-=CO2↑+H2O,则解得x=0.05mol,c(HCl)=;答案为:0.5mol/L;(2)由图可知,0~50mL发生反应①H++CO32-=HCO3-,50mL~150mL发生反应②H++HCO3-=CO2↑+H2O,且消耗的盐酸为1:2,则原溶液中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答案为:1:1。18.3g 14.5%解析:Na与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n(H2)==0.05mol,n(Na)=0.1mol,n(NaOH)=0.1mol,m(Na)=0.1mol×23g/mol=2.3g;m(Na2O)=5.4g-2.3g=3.1g,n(Na2O)==0.05mol,则原来被氧化的钠是0.05mol×2×23g/mol=2.3g,生成n(NaOH)=0.1mol,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4.5%。答案为:2.3g;14.5%。19.(1) CO2 CaCl2 HClO O2(2) 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Ca(ClO)2+CO2+H2O=CaCO3↓+2HClO(3)解析:反应①是重要的工业反应,A是气体,应为Cl2,与石灰乳反应生成CaCl2和Ca(ClO)2, G在光照下反应,应为HClO,生成气体H为O2,则F为HCl,所以C应为Ca(ClO)2, D为CaCl2,无色气体B应为CO2,沉淀E为CaCO3,以此来解析;(1)以上分析可知,B为CO2,D为CaCl2,G为HClO,H为O2;(2)反应①为Cl2和Ca(OH)2的反应,生成CaCl2和Ca(ClO)2,反应的方程式为: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由于HClO的酸性比碳酸弱,漂白粉在空气中可发生:Ca(ClO)2+CO2+H2O=CaCO3↓+2HClO;(3)A为Cl2,Cl元素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7,原子结构示意图为:。20.(1) Na Cl2 H2 NaCl(2) 2Na+Cl22NaCl Cl2+H22HCl 2HCl+2Na=2NaCl+H2↑(3)密封在煤油或石蜡油中保存【分析】银白色固体单质A在空气中燃烧会变成淡黄色粉末,则A为Na,生成的淡黄色粉末为Na2O2.黄绿色气体单质B为Cl2,钠与氯气反应生成D为NaCl。氯气与无色气体单质C反应得到E,E的溶液是无色的,E与Na反应得到NaCl与气体单质C,则C为H2,E为HCl,据此分析解题。解析:(1)根据上述分析可知,物质A为Na,物质B为Cl2,物质C为H2,物质D为NaCl,故答案为:Na;Cl2;H2;NaCl;(2)反应①为钠与氯气的反应,其方程式为:2Na+Cl22NaCl;反应②为氯气与氢气的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Cl2+H22HCl;反应③为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氢气的过程,其化学方程式为:2HCl+2Na=2NaCl+H2↑;(3)由分析可知,A为金属钠Na,实验室中保存少量单质 A 的方法是将金属钠保存在煤油或石蜡油中,以隔绝空气和水蒸气等,故答案为:密封在煤油或石蜡油中保存。21.(1) Na2O2 Na2CO3 NaOH(2)2Na2O2 + 2CO2 = 2Na2CO3+ O2(3)Na2CO3 +Ca(OH)2=CaCO3 ↓+ 2NaOH(4)【分析】由气体B与金属单质发生燃烧反应淡黄色固体A和物质的转化关系可知,转化关系中涉及的反应为淡黄色固体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生成氧气和碳酸钠,氧气和钠加热反应生成过氧化钠,碳酸钠和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氯化钙和水,则金属单质为钠、固体X为过氧化钠、固体Y为碳酸钠、产物A为氢氧化钠、气体B为氧气、气体为二氧化碳、白色沉淀为碳酸钙。解析:(1)由分析可知,固体X为过氧化钠、固体Y为碳酸钠、产物A为氢氧化钠,故答案为:Na2O2;Na2CO3;NaOH;(2)由分析可知,反应①为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 + 2CO2 = 2Na2CO3+ O2,故答案为:2Na2O2 + 2CO2 = 2Na2CO3+ O2;(3)由分析可知,反应②为碳酸钠溶液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 +Ca(OH)2=CaCO3 ↓+ 2NaOH,故答案为:Na2CO3 +Ca(OH)2=CaCO3 ↓+ 2NaOH;(4)由分析可知,反应③为钠在氧气中共热反应生成过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22.4 50 500 mL 容量瓶 偏高 偏低解析:36.5%的浓盐酸(ρ=1.18 g/cm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1.8 mol/L。(1)用浓溶液配制稀溶液的过程中,溶质的物质的量相同,设所需浓盐酸的体积为V,则有:V×11.8 mol/L=0.5 L×1 mol/L,解得V=0.04237 L≈42.4 mL。(2)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尽可能减少量取次数,因而选用大而相近量程的量筒最好,根据计算结果,此处选用50 mL量筒最好。(4)实验要求配制500 mL溶液,故选用500 mL容量瓶。待冷却至室温后,将溶液沿玻璃棒注入500 mL容量瓶中。(6)①定容时,观察页面俯视会造成读数偏大,即所加水体积低于刻度线,溶液体积偏小,浓度偏高;②定容时,水加多了,用滴管吸出,部分溶质被吸出,即所得溶液中溶质减少,所配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偏低。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