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驿路梨花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寒假预习作业(原卷版)
展开
这是一份第15课驿路梨花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寒假预习作业(原卷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题,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思维导图
知识梳理
《驿路梨花》这篇文章,从整体上看是按“我们”的所见所闻的时间顺序组织材料的,是顺叙,在顺叙过程中又有插叙;如果按小茅屋的产生及迁延过程看,又是溯源的倒叙,恰似倒卷珠帘。在情节的安排上,作者巧妙地设置悬念和误会,使情节富有戏剧性。整篇文章,短短的篇幅,却形成了路转峰回、跌宕起伏之势,读来很有味道。
延伸:延长,伸展。
迷茫:广阔而看不清的样子。
简陋:(房屋、设备等)简单粗陋。
悠闲:闲适自得。
恍huǎng惚hū:精神不集中,神志不清。这里指梦中看得不真切的样子。
暮色:傍晚昏暗的天色。
红润:红而滋润,多指皮肤。
漫步:没有目的悠闲地走。
晶莹:光亮而透明。
折损:这里指对方礼节过重,自己承受不起。
修葺qì:修理(建筑物)。
预习作业
一、基础题
1.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荆棘(jí) 暮色(mù) 相衬(chèn) 晶莹(yíng)
B.菌子(jūn) 露宿(sù) 喷香(pēn) 茅屋(má)
C.恍惚(huǎng) 延伸(yán) 好奇(hà) 竹篾(miè)
D.着急(zhá) 花瓣(bàn) 瑶族(Yá) 修葺(qì)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经过近二十年的不懈努力,我国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
B.能否杜绝餐桌上的浪费,关键在于人们的正确认识和自觉行为。
C.“扶贫楷模”王新法同志的感人事迹被报道后,在全社会迅速引发了巨大反映。
D.由于连降大雨,近期到公园散步的人比以前减少了一倍。
3.选出各组短语中不同类的一项。( )
A.参观博物馆
B.讲述小茅屋的来历
C.穿山走林
D.告诉主人
4.谁是小屋的主人?下列正确的一项是( )
A.解放军是建造者,是小茅屋的主人。
B.梨花是小屋的照料者,是小屋的主人。
C.小屋的建造者和所有照料者都是小屋的主人。
D.小屋没有主人。
5.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里,十分________________这座桥。
(2)王栋真是________________,制作出的航船模型与众不同,令人叫绝。
(3)书法是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风格各异的作品,或古朴,或隽秀,或雄浑,或飘逸,将书法艺术之美表现得________________。
A.推崇 别有用心 淋漓尽致B.崇拜 别出心裁 惟妙惟肖
C.崇拜 别有用心 惟妙惟肖D.推崇 别出心裁 淋漓尽致
6.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老人路上掉了一张餐纸,清洁人员追上去说:“老家伙,你怎能乱扔垃圾?真没素质!”
B.小刘到书店买到了梦寐以求的书,临走时,店老板说:“谢谢惠顾,欢迎下次光临。”
C.快递员送货超时,收货人说:“你是腿短呢,还是属蜗牛的?这么老半天才把东西送到!”
D.端午节放假,有网友发帖:“真要感谢屈原!如果没有他投江,哪来这么愉快的假期?”
7.阅读下面文段,完成文段后练习。
这天夜里,我睡得十分( ),梦中恍惚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 ),还看见一个身穿着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
(1)写出文段中加点汉字的读音。
恍 惚 香气四溢
(2)依次在文段中两处括号内填入的词语应是( )
A.安然 散步B.香甜 漫步C.安然 漫步D.香甜 散步
8.(1)下面是几则新闻的标题,请认真阅读,写出你探究的结果。(不超过15字)
①成都高新区创新工程项目审计“互联网+”模式(2016年9月28日四川新闻网)
②田兰宁:推动“互联网+健康养老”产业发展(2016年9月28日新华网)
③我国首个“互联网+文化”智慧城市竞相开封(2015年9月29日《河南日报》)
④“互联网+”时代公益可以这样做(2015年12月17日《世界互联网大会——浙江在线》)
答:
(2)下面是一幅关于互联网的漫画,请结合画面和文字说说漫画寓意。
答: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驿路梨花》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①这天夜里,我睡得十分香甜,梦中恍惚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还看见一个身穿着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
②第二天早上,我们没有立即上路,老人也没有离开,我们决定把小茅屋修葺一下,给屋顶加点儿草,把房前屋后的排水沟再挖深一些。一个哈尼小姑娘都能为群众着想,我们真应该向她学习。
③我们正在劳动,突然梨树丛中闪出了一群哈尼小姑娘。走在前边的约莫十四五岁,红润的脸上有两道弯弯的修长的眉毛和一对晶莹的大眼睛。我想:她一定是梨花。
④老人立即走到她们面前,深深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吓得小姑娘们像小雀似的蹦开了,接着就哈哈大笑起来:“老爷爷,你给我们行这样大的礼,不怕折损我们吗?”
⑤老人严肃地说:“我感谢你们盖了这间小草房。”
⑥为头的那个小姑娘赶紧摇手:“不要谢我们!不要谢我们!房子是解放军叔叔盖的。”
⑦接着,小姑娘向我们讲述了房子的来历。十多年前,有一队解放军路过这里,在树林里过夜,半夜淋了大雨。他们想,这里要有一间给过路人避风雨的小屋就好了,第二天早上就砍树割草盖起了房子。她姐姐恰好过这边山上来拾菌子,好奇地问解放军叔叔:“你们要在这里长住?”解放军说:“不,我们是为了方便过路人。是雷锋同志教我们这样做的。”她姐姐很受感动。从那以后,常常趁砍柴、拾菌子、找草药的机会来照料这小茅屋。
⑧原来她还不是梨花。我问:“梨花呢?”
⑨“前几年出嫁到山那边了。”
⑩不用说,姐姐出嫁后,是小姑娘接过任务,常来照管这小茅屋。
⑪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
9.下面对文章的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的标题是《驿路梨花》,文中的“驿路”,本义指过往行人所走道路,在文中是“我”和老余在边疆行走的道路,也是雷锋助人为乐精神长盛不衰的地域见证。
B.文中的老人是指瑶族老人,他为小茅屋送米,所以一开始“我”和老余误会他是小茅屋的主人。
C.“我”从瑶族老人的口中知道小茅屋的主人是一个名叫梨花的哈尼小姑娘,是选文第③段出现的哈尼小姑娘的姐姐。
D.最后哈尼小姑娘说出了解放军当年建小茅屋的原因,所以解放军才是小茅屋的主人。
10.下面对文章的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第①段虚实映衬,表达了作者对小茅屋“主人”助人为乐的精神的赞美、感激之情,并且照应文题,产生第二个误会,推动故事情节向纵深发展。
B.“梨花”在文中是既是人名、花名,同时也是一种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的象征。
C.文章以“我”和老余一晚一早所见所闻为顺序,围绕“小茅屋的主人到底是谁”,设计了两次误会、三个伏笔,刻画了一组人物,展示了他们助人为乐的美好品格。
D.最后一段引用诗句点题,使“梨花”语义双关,不仅指梨花处处开放,又以花喻人,喻雷锋精神,赞美雷锋精神相互传递,发扬光大。
11.简要分析选文第⑦段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
……
我们正在劳动,突然梨树丛中闪出了一群哈尼小姑娘。走在前边的约莫十四五岁,红润的脸上有两道弯弯的修长的眉毛和一对晶莹的大眼睛。我想:她一定是梨花。
瑶族老人立即走到她们面前,深深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吓得小姑娘们像小雀似的蹦开了,接着就哈哈大笑起来:“老爷爷,你给我们行这样大的礼,不怕折损我们吗?”
老人严肃地说:“我感谢你们盖了这间小草房。”
为头的那个小姑娘赶紧摇手:“不要谢我们!不要谢我们!房子是解放军叔叔盖的。”
接着,小姑娘向我们讲述了房子的来历。十多年前,有一队解放军路过这里,在树林里过夜,半夜淋了大雨。他们想,这里要有一间给过路人避风雨的小屋就好了,第二天早上就砍树割草盖起了房子。她姐姐恰好过这边山上来拾菌子,好奇地问解放军叔叔:“你们要在这里长住?”解放军说:“不,我们是为了方便过路人。是雷锋同志教我们这样做的。”她姐姐很受感动。从那以后,常常趁砍柴、拾菌子、找草药的机会来照料这小茅屋。
原来她还不是梨花。我问:“梨花呢?”
“前几年出嫁到山那边了。”
不用说,姐姐出嫁后,是小姑娘接过任务,常来照管这小茅屋。
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
(《驿路梨花》)
12.结合下面的句子谈谈小茅屋在文中反复出现的作用。
①一座草顶、竹篾泥墙的小屋出现在梨树林边。
②门是从外扣着的。白木门板上用黑炭写着两个字:“请进!”
③一张简陋的大竹床铺着厚厚的稻草。倚在墙边的大竹筒里装满了水,我尝了一口,水清凉可口。
④墙上写着几行粗大的字:“屋后边有干柴,梁上竹筒里有米,有盐巴,有辣子。”
⑤我们决定把小茅屋修葺一下,给屋顶加点草,把房前屋后的排水沟再挖深一些。
⑥(解放军)第二天早上就砍树割草盖起了房子。
13.结合选文简要分析本文一种显著的语言特点。
三、作文
14.《驿路梨花》一文以花喻人。如梦见梨花人与花交相辉映,以梨花的洁白衬托人物美好的心灵。可谓新颖别致,匠心独运。请你运用以花喻人的方法写一个片段。(150字左右)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第1课邓稼先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寒假预习作业(原卷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题,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8课土地的誓言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寒假预习作业(原卷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题,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11课老王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寒假预习作业(原卷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题,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