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基础模块《学记》三则课件
展开《学记》是我国古代典章制度专著《礼记》中的一篇,作于战国晚期,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最早具有系统性、理论性的教育专论之一。“玉不琢,不成器”即出自《学记》一文。 《学记》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述了教育的目的、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等,对中国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发展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文中所阐述的许多思想原则,如教与学的辩证关系、教学相长的正确结论、对启发式和循序渐进教学的重视、对激发学生学习内因、培养学习自觉性的重视、对因材施教的重视等,在今天仍有现实指导意义。 本课所选的三则,论述了教与学的关系、教师的责任和增进学业的方法。
(一)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二)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三)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
(一) 虽有嘉肴②,弗食,不知其旨③也;虽有至道④,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⑤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⑥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⑦也。
① 选自《礼记·学记》。《礼记》一书共49 篇,为儒家五经之一,内容庞杂,以讲 礼仪为主。其中《大学》和《中庸》被宋代朱熹从《礼记》中抽出,单独成书, 并与《论语》《孟子》合称“四书”。② [嘉肴(yá)] 美味佳肴。嘉,美好;肴,鱼、肉等做的荤菜。③ [旨] 滋味美。④ [至道] 至,好到极点的;道,道义,道理。⑤ [是故] 因此。⑥ [自反] 反省自身。⑦ [教学相长] 教与学互相促进。
(二)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①知之。人之学也,或失②则③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④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⑤善而救其失者也。
① [必] 必须。② [失] 错失。③ [则] 在于。④ [心之莫同] 都由于各人的心性不相同。⑤ [长(zhǎng)善] 发扬学生的优点。长,发扬。
(三) 善学者,师逸①而功倍,又从而庸②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③,及其久也,相说以解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⑤之道也。
① [逸] 安闲,这里指费力小。② [庸] 功劳。③ [节目] 树节,树木枝干交接处,此处木质最为坚硬。④ [相说以解] 互相脱离而自然分解。说,通“脱”,脱离。⑤ [进学] 增进学业。
读完这三则短文,你认为文中所说的教与学的关系是怎样的?老师的责任是什么?增进学业的方法是什么?请各用四字句概括。
教学相长、长善救失、善学善问。
1.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这句话能否改为“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为什么?
不能。原句以嘉肴喻至道,以弗食喻弗学,目的在于说明“学”的重要。前者是陪句,后者是主句。改句把主陪关系颠倒了。
2. 第二则写的是教师(教者)的责任,作者却用了主 要篇幅写学生(学者)的“四失”,这是为什么?
因为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只有了解学生,才能教育学生)。
3. 读“善学”与“不善学”部分,说说哪些词语相互 对照?这样整齐的对照有什么好处?
①相对照的词语有:师逸—师勤、功倍—功半、庸之—怨之;②作用:对比鲜明、说理透彻。
学习只会使人知识越来越丰富,思想越来越充实,本文中却说“学然后知不足”,你如何理解?
只有学习,才会知道知识浩如烟海,学问没有止境,所以,越学视野越开阔,越学越感到自己不足。
(一)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错号课件: 这是一份中职语文基础模块错号课件,共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借助注释阅读课文,错号①,熟读课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匆匆课件: 这是一份中职语文基础模块匆匆课件,共1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作者简介,朱自清,借助注释阅读课文,放声诵读,伶伶俐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职语文语文版(中职)基础模块 下册二二 石钟山记 苏 轼优质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中职语文语文版(中职)基础模块 下册二二 石钟山记 苏 轼优质课ppt课件,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疏通生字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