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高一物理精讲精练(原卷版+解析)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高一物理精讲精练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检测】 (原卷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高一物理精讲精练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检测】 (原卷版+解析),共17页。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探究(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题4分,1~7单选,8~12多选。共48分)1.在物理学的发展历程中,下面的哪位科学家首先建立了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等概念用来描述物体的运动,并首先采用了实验检验、猜想和假设的科学方法,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和谐地结合起来,从而有力地推进了人类科学的发展( )A.伽利略 B.亚里士多德C.牛顿 D.爱因斯坦2.假设某无人机靶机以300 m/s的速度匀速向某个目标飞来,在无人机离目标尚有一段距离时发射导弹,导弹以80 m/s2 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以1 200 m/s的速度在目标位置击中该无人机,则导弹发射后击中无人机所需的时间为( )A.3.75 s B.15 s C.30 s D.45 s3.一个质点沿x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2 m/s2B.该质点在t=1 s时的速度大小为2 m/sC.该质点在t=0到t=2 s时间内的位移大小为6 mD.该质点在t=0时速度为零4.一辆沿笔直公路匀加速行驶的汽车,经过路旁两根相距80 m的电线杆共用8 s时间,它经过第二根电线杆时的速度为12 m/s,则经过第一根电线杆时的速度为( )A.2.5 m/s B.5 m/sC.8 m/s D.10 m/s5.甲、乙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象如路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物体先向负方向运动,t1时刻以后反向向正方向运动B.t2时刻,乙物体追上甲C.t1时刻,两者相距最远D.0~t2时间内,乙的速度和加速度都是先减小后增大6.甲、乙两车同时刹车、同时停下,甲车的初速度为12 m/s,刹车距离为24 m,乙车的刹车距离为36 m。则乙车刹车时加速度的大小为( )A.2 m/s2 B.3 m/s2C.4.5 m/s2 D.6 m/s27.(2021·江西五校联考)如图所示,一小球(可视为质点)沿斜面匀加速下滑,依次经过A、B、C三点。已知AB=18 m,BC=30 m,小球经过AB和BC两段所用的时间均为2 s,则小球经过A、B、C三点时的速度大小分别是( )A.12 m/s,13 m/s,14 m/s B.10 m/s,14 m/s,18 m/sC.8 m/s,10 m/s,16 m/s D.6 m/s,12 m/s,18 m/s8.(多选)甲和乙两个物体同地同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位移s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则在0~t1时间内( )A.甲的速度始终比乙的速度大B.甲的平均速度等于乙的平均速度C.甲始终在乙的前面,直到t1时刻相遇D.0~t0时间内,甲在乙的前面,t0~t1时间内,乙在甲的前面9.(多选)(2020·赣州)如图是用频闪周期为t的相机拍摄的一张真空中羽毛与苹果自由下落的局部频闪照片。关于提供的信息及相关数据处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定满足关系x1∶x2∶x3=1∶4∶9 B.一定满足关系x1∶x2∶x3=1∶3∶5C.苹果下落的加速度大小为eq \f(x3-x1,2Δt2) D.羽毛下落到C点时的速度大小为eq \f(x2+x3,2t)10.(多选)一物体以5 m/s的初速度在光滑斜面中间某位置向上运动,其加速度大小为2 m/s2,设斜面足够长,经过t时间物体的位移大小为4 m,则时间t可能为( )A.1 s B.3 sC.4 s D.eq \f(5+eq \r(41),2) s11.(多选)一物体从一行星表面的某高度处自由下落(不计表层大气阻力)。自开始下落计时,得到物体离行星表面的高度h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则( )A.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8 m/s2B.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10 m/s2C.物体落到行星表面时的速度大小为20 m/sD.物体落到行星表面时的速度大小为25 m/s12.(多选)如图所示,汽车以10 m/s的速度匀速驶向路口,当行驶至距路口停车线20 m处时,绿灯还有3 s熄灭。而该汽车在绿灯熄灭时刚好停在停车线处,则汽车运动的vt图像可能是( )A B C D二、非选择题(共52分)13.(8分)利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做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得到如图甲所示的一条纸带,在纸带上共取了A、B、C、D、E、F、G七个计数点,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从每一个计数点处将纸带剪开分成六条(分别为a、b、c、d、e、f),将这六条纸带由短到长紧靠但不重叠地粘在xOy坐标系中,得到如图乙所示的直方图,最后将各纸带上端中心连起来,于是得到表示v-t关系的图象。已知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50 Hz,为表示v-t关系,图中x轴对应的物理量是时间t,y轴对应物理量是速度v。(1)若纸条c的长度为6.0 cm,则图中t3为__________s,v3是纸条c段的__________速度,v3=________m/s;(保留2位有效数字)(2)若测得a段纸带的长度为2.0 cm,f段纸带长度为12.0 cm,则可求出加速度的大小为________m/s2。(保留2位有效数字)14.(12分)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主要实验步骤如下:a.安装好实验器材。接通电源后,让拖着纸带的小车沿长木板运动,重复几次。b.选出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找一个合适的点当作计时起点O(t=0),然后每隔相同的时间间隔T选取一个计数点,如图乙中A、B、C、D、E、F……所示。c.通过测量、计算可以得到在打A、B、C、D、E……点时小车的速度,分别记作v1、v2、v3、v4、v5……d.以速度v为纵轴、时间t为横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在坐标纸上描点,如图丙所示。结合上述实验步骤,请你完成下列任务:(1)在下列仪器和器材中,还需要使用的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A.电压合适的50 Hz交流电源B.电压可调的直流电源C.刻度尺D.秒表E.天平(含砝码)(2)在图丙中已标出计数点A、B、D、E对应的坐标点,请在该图中标出计数点C对应的坐标点,并画出v-t图象。(3)观察v-t图象,可以判断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其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v-t图象斜率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 (4)描绘v-t图象前,还不知道小车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用平均速度表示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从理论上讲,对Δt的要求是_______________(选填“越小越好”或“与大小无关”);从实验的角度看,选取的Δx大小与速度测量的误差____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5)早在16世纪末,伽利略就猜想落体运动的速度应该是均匀变化的。当时只能靠滴水计时,为此他设计了如图丁所示的“斜面实验”,反复做了上百次,验证了他的猜想。请你结合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知识,分析说明如何利用伽利略“斜面实验”检验小球的速度是随时间均匀变化的。15.(8分)雨后,屋檐上还在不断滴着水滴,如图所示。小红认真观察后发现,这些水滴都是在质量积累到足够大时才由静止开始下落。她测得屋檐到窗台的距离H=3.2 m,窗户的高度为h=1.4 m。g取10 m/s2,试计算:(1)水滴下落到窗台时的速度大小;(2)水滴经过窗户的时间。16.(8分)(2021·贵州三校联考)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相距L=10 m的A、B两小球均以v0=10 m/s向右运动,随后两球相继滑上倾角为30°的足够长的光滑斜坡,地面与斜坡平滑连接,取g=10 m/s2。求:(1)B球刚要滑上斜坡时A、B两球的距离;(2)A球滑上斜坡后经过多长时间两球相遇。17.(8分)强行超车是道路交通安全的极大隐患之一。 下图是汽车超车过程的示意图,汽车甲和货车均以36km/h的速度在路面上匀速行驶,其中甲车车身长L1=5m、货车长L2=8m,货车在甲车前s=3m处。若甲车司机开始加速从货车左侧超车,加速度大小为2m/s2。假定货车速度保持不变,不计车辆变道的时间及车辆的宽度。求:(1)甲车完成超车至少需要多长时间;(2)若甲车开始超车时,看到道路正前方的乙车迎面驶来,此时二者相距110m,乙车速度为54km/h。甲车超车的整个过程中,乙车速度始终保持不变,请通过计算分析,甲车能否安全超车。18.(8分)跳伞运动员做低空跳伞表演,他离开飞机后先做自由落体运动,当距离地面125 m时打开降落伞,伞张开后运动员就以大小为9.9 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达地面时速度为5 m/s,(g取10 m/s2)问:(1)运动员离开飞机时距地面的高度为多少?(2)离开飞机后,运动员经过多长时间才能到达地面?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探究(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题4分,1~7单选,8~12多选。共48分)1.在物理学的发展历程中,下面的哪位科学家首先建立了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等概念用来描述物体的运动,并首先采用了实验检验、猜想和假设的科学方法,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和谐地结合起来,从而有力地推进了人类科学的发展( )A.伽利略 B.亚里士多德C.牛顿 D.爱因斯坦【答案】A【解析】伽利略通过对运动性质和速度均匀变化的猜想与假设,推动了人类科学的发展,故选项A正确.2.假设某无人机靶机以300 m/s的速度匀速向某个目标飞来,在无人机离目标尚有一段距离时发射导弹,导弹以80 m/s2 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以1 200 m/s的速度在目标位置击中该无人机,则导弹发射后击中无人机所需的时间为( )A.3.75 s B.15 s C.30 s D.45 s【答案】 B【解析】 导弹由静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即v0=0,a=80 m/s2,据公式v=v0+at,有t=eq \f(v,a)=eq \f(1 200,80) s=15 s,即导弹发射后经15 s击中无人机,选项B正确。3.一个质点沿x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2 m/s2B.该质点在t=1 s时的速度大小为2 m/sC.该质点在t=0到t=2 s时间内的位移大小为6 mD.该质点在t=0时速度为零【答案】D 【解析】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设t=0时质点的速度为v0,加速度为a,由题图知t1=1 s时,x1=2 m,t2=2 s时,x2=8 m,利用公式x=v0t+eq \f(1,2)at2得x1=v0t1+eq \f(1,2)ateq \o\al(2,1),x2=v0t2+eq \f(1,2)ateq \o\al(2,2),代入数据解得a=4 m/s2,v0=0,t=1 s时的速度大小为4 m/s,故D正确。4.一辆沿笔直公路匀加速行驶的汽车,经过路旁两根相距80 m的电线杆共用8 s时间,它经过第二根电线杆时的速度为12 m/s,则经过第一根电线杆时的速度为( )A.2.5 m/s B.5 m/sC.8 m/s D.10 m/s【解析】C 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两根电线杆的平均速度为eq \x\to(v)=eq \f(x,t)=eq \f(80,8) m/s=10 m/s,有eq \x\to(v)=eq \f(v1+v2,2),且v2=12 m/s,得v1=8 m/s,即汽车经过第一根电线杆时的速度为8 m/s,选项C正确。5.甲、乙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象如路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物体先向负方向运动,t1时刻以后反向向正方向运动B.t2时刻,乙物体追上甲C.t1时刻,两者相距最远D.0~t2时间内,乙的速度和加速度都是先减小后增大【答案】 D【解析】 乙物体的速度一直都是正值,说明乙物体一直沿正方向运动,选项A错误;根据速度图象面积表示位移可知,t2时刻,甲物体位移大于乙物体,乙物体没有追上甲,选项B错误;t2时刻,在甲后面的乙速度增大到等于甲物体的速度,以后乙物体速度将大于甲物体,此时两者相距最远,选项C错误;0~t2时间内,乙的速度和加速度都是先减小后增大,选项D正确。6.甲、乙两车同时刹车、同时停下,甲车的初速度为12 m/s,刹车距离为24 m,乙车的刹车距离为36 m。则乙车刹车时加速度的大小为( )A.2 m/s2 B.3 m/s2C.4.5 m/s2 D.6 m/s2【解析】C 甲、乙两车同时刹车、同时停下,则运动的时间相等,设为t,则对甲车有eq \f(v0甲,2)t=x甲,解得t=4 s;对乙车,对其逆过程进行分析,可知x乙=eq \f(1,2)a乙t2,解得a乙=eq \f(2x乙,t2)=eq \f(2×36,42) m/s2=4.5 m/s2,选项C正确。7.(2021·江西五校联考)如图所示,一小球(可视为质点)沿斜面匀加速下滑,依次经过A、B、C三点。已知AB=18 m,BC=30 m,小球经过AB和BC两段所用的时间均为2 s,则小球经过A、B、C三点时的速度大小分别是( )A.12 m/s,13 m/s,14 m/s B.10 m/s,14 m/s,18 m/sC.8 m/s,10 m/s,16 m/s D.6 m/s,12 m/s,18 m/s【答案】 D【解析】 根据Δx=at2得a=eq \f(Δx,t2)=eq \f(30-18,4) m/s2=3 m/s2,小球在B点的瞬时速度等于AC段的平均速度,则vB=eq \f(xAC,2t)=eq \f(18+30,4) m/s=12 m/s,小球在C点的速度vC=vB+at=(12+3×2) m/s=18 m/s,小球在A点的速度vA=vB-at=(12-3×2) m/s=6 m/s,故D正确。8.(多选)甲和乙两个物体同地同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位移s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则在0~t1时间内( )A.甲的速度始终比乙的速度大B.甲的平均速度等于乙的平均速度C.甲始终在乙的前面,直到t1时刻相遇D.0~t0时间内,甲在乙的前面,t0~t1时间内,乙在甲的前面【解析】BC 由于位移—时间图线的斜率表示物体的速度,可知0~t0时间内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t0~t1时间内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选项A错误;在0~t1时间内两物体的位移相等,故甲的平均速度等于乙的平均速度,选项B正确;由图像可知,在0~t1时间内,甲的位移始终大于乙的位移,故甲始终在乙的前面,直到t1时刻相遇,选项C正确,选项D错误。9.(多选)(2020·赣州)如图是用频闪周期为t的相机拍摄的一张真空中羽毛与苹果自由下落的局部频闪照片。关于提供的信息及相关数据处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定满足关系x1∶x2∶x3=1∶4∶9 B.一定满足关系x1∶x2∶x3=1∶3∶5C.苹果下落的加速度大小为eq \f(x3-x1,2Δt2) D.羽毛下落到C点时的速度大小为eq \f(x2+x3,2t)【答案】 CD【解析】 由于这是局部照片,A点并不一定是起点,故不能根据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规律求解,故A、B项均错误;由Δx=at2可得a=eq \f(x3-x1,2Δt2),故C项正确,根据veq \f(t,2)=eq \o(v,\s\up6(-))得vC=eq \f(x2+x3,2t),故D项正确。10.(多选)一物体以5 m/s的初速度在光滑斜面中间某位置向上运动,其加速度大小为2 m/s2,设斜面足够长,经过t时间物体的位移大小为4 m,则时间t可能为( )A.1 s B.3 sC.4 s D.eq \f(5+eq \r(41),2) s【解析】ACD 当物体的位移为4 m时,根据x=v0t+eq \f(1,2)at2,可得4 m=5t-eq \f(1,2)×2t2,解得t1=1 s,t2=4 s;当物体的位移为-4 m时,可得-4 m=5t-eq \f(1,2)×2t2,则t3=eq \f(5+eq \r(41),2) s,选项A、C、D正确,B错误。11.(多选)一物体从一行星表面的某高度处自由下落(不计表层大气阻力)。自开始下落计时,得到物体离行星表面的高度h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则( )A.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8 m/s2B.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10 m/s2C.物体落到行星表面时的速度大小为20 m/sD.物体落到行星表面时的速度大小为25 m/s【解析】AC 设物体下落的加速度为a,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从图中可以看出下落高度h=25 m,所用的时间t=2.5 s,由位移时间关系式h=eq \f(1,2)at2,解得a=8 m/s2,故A正确,B错误;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由速度时间关系式得v=at=20 m/s,故C正确,D错误。12.(多选)如图所示,汽车以10 m/s的速度匀速驶向路口,当行驶至距路口停车线20 m处时,绿灯还有3 s熄灭。而该汽车在绿灯熄灭时刚好停在停车线处,则汽车运动的vt图像可能是( )A B C D【解析】BC vt图线与时间坐标轴所围“面积”表示位移,A、D选项中vt图像的“面积”不等于20 m,A、D错误;B中vt图像的“面积”可能等于20 m,B正确;C中vt图像的“面积”正好等于20 m,C正确。二、非选择题(共52分)13.(8分)利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做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得到如图甲所示的一条纸带,在纸带上共取了A、B、C、D、E、F、G七个计数点,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从每一个计数点处将纸带剪开分成六条(分别为a、b、c、d、e、f),将这六条纸带由短到长紧靠但不重叠地粘在xOy坐标系中,得到如图乙所示的直方图,最后将各纸带上端中心连起来,于是得到表示v-t关系的图象。已知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50 Hz,为表示v-t关系,图中x轴对应的物理量是时间t,y轴对应物理量是速度v。(1)若纸条c的长度为6.0 cm,则图中t3为__________s,v3是纸条c段的__________速度,v3=________m/s;(保留2位有效数字)(2)若测得a段纸带的长度为2.0 cm,f段纸带长度为12.0 cm,则可求出加速度的大小为________m/s2。(保留2位有效数字)【解析】 (1)由于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所以相邻的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 s,则图中t3=2×0.1 s+0.05 s=0.25 s,v3是纸条c段的平均速度,v3=eq \f(0.06,0.1) m/s=0.60 m/s。(2)根据xf-xa=5aT2得a=eq \f((12.0-2.0)×10-2,5×0.01) m/s2=2.0 m/s2。【答案】 (1)0.25 平均 0.60 (2)2.014.(12分)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主要实验步骤如下:a.安装好实验器材。接通电源后,让拖着纸带的小车沿长木板运动,重复几次。b.选出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找一个合适的点当作计时起点O(t=0),然后每隔相同的时间间隔T选取一个计数点,如图乙中A、B、C、D、E、F……所示。c.通过测量、计算可以得到在打A、B、C、D、E……点时小车的速度,分别记作v1、v2、v3、v4、v5……d.以速度v为纵轴、时间t为横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在坐标纸上描点,如图丙所示。结合上述实验步骤,请你完成下列任务:(1)在下列仪器和器材中,还需要使用的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A.电压合适的50 Hz交流电源B.电压可调的直流电源C.刻度尺D.秒表E.天平(含砝码)(2)在图丙中已标出计数点A、B、D、E对应的坐标点,请在该图中标出计数点C对应的坐标点,并画出v-t图象。(3)观察v-t图象,可以判断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其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v-t图象斜率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 (4)描绘v-t图象前,还不知道小车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用平均速度表示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从理论上讲,对Δt的要求是_______________(选填“越小越好”或“与大小无关”);从实验的角度看,选取的Δx大小与速度测量的误差____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5)早在16世纪末,伽利略就猜想落体运动的速度应该是均匀变化的。当时只能靠滴水计时,为此他设计了如图丁所示的“斜面实验”,反复做了上百次,验证了他的猜想。请你结合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知识,分析说明如何利用伽利略“斜面实验”检验小球的速度是随时间均匀变化的。【解析】(1)打点计时器需用交流电源;为了计算速度需要利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故需要的仪器选A、C。(2)利用所给点迹描点连线,得图象,其中C点的横坐标为3T,纵坐标为v3。(3)结合图象可以看出小车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所以小车做匀加速运动。图象的斜率代表了运动时的加速度。(4)Δt越小,则越接近计数点的瞬时速度,所以Δt越小越好。计算速度需要用到Δx的测量值,所以Δx大小与速度测量的误差有关。(5)如果小球的初速度为0,其速度v∝t,那么它通过的位移x∝t2。因此,只要测量小球通过不同位移所用的时间,就可以检验小球的速度是否随时间均匀变化。【答案】 (1)A C (2)见解析图(3)小车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 加速度(4)越小越好 有关 (5)见解析15.(8分)雨后,屋檐上还在不断滴着水滴,如图所示。小红认真观察后发现,这些水滴都是在质量积累到足够大时才由静止开始下落。她测得屋檐到窗台的距离H=3.2 m,窗户的高度为h=1.4 m。g取10 m/s2,试计算:(1)水滴下落到窗台时的速度大小;(2)水滴经过窗户的时间。【解析】 (1)水滴下落至窗台通过的距离为H=3.2 m,由v2=2gH得v=eq \r(2gH)=eq \r(2×10×3.2) m/s=8 m/s。(2)水滴下落至窗户上边缘的时间为t1=eq \r(eq \f(2H-h,g))=eq \r(eq \f(2×3.2-1.4,10)) s=0.6 s水滴下落至窗台的时间为t2=eq \r(eq \f(2H,g))=eq \r(eq \f(2×3.2,10)) s=0.8 s水滴经过窗户的时间为Δt=t2-t1=0.8 s-0.6 s=0.2 s。16.(8分)(2021·贵州三校联考)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相距L=10 m的A、B两小球均以v0=10 m/s向右运动,随后两球相继滑上倾角为30°的足够长的光滑斜坡,地面与斜坡平滑连接,取g=10 m/s2。求:(1)B球刚要滑上斜坡时A、B两球的距离;(2)A球滑上斜坡后经过多长时间两球相遇。【解析】 (1)设A球滑上斜坡后经过时间t1,B球刚要滑上斜坡,则有t1=eq \f(L,v0)=1 sA球滑上斜坡后加速度a=gsin 30°=5 m/s2设这段时间内A球向上运动的位移为x,则x=v0t1-eq \f(1,2)ateq \o\al(2,1)=7.5 m。(2)B球刚要滑上斜坡时A球速度v1=v0-at1=5 m/sB球滑上斜坡时,加速度与A球相同,以A球为参考系,B球相对于A球以v=v0-v1=5 m/s做匀速运动,设再经过时间t2两球相遇,有t2=eq \f(x,v)=1.5 s则两球相遇时已经过的时间t=t1+t2=2.5 s【答案】 (1)7.5 m (2)2.5 s17.(8分)强行超车是道路交通安全的极大隐患之一。 下图是汽车超车过程的示意图,汽车甲和货车均以36km/h的速度在路面上匀速行驶,其中甲车车身长L1=5m、货车长L2=8m,货车在甲车前s=3m处。若甲车司机开始加速从货车左侧超车,加速度大小为2m/s2。假定货车速度保持不变,不计车辆变道的时间及车辆的宽度。求:(1)甲车完成超车至少需要多长时间;(2)若甲车开始超车时,看到道路正前方的乙车迎面驶来,此时二者相距110m,乙车速度为54km/h。甲车超车的整个过程中,乙车速度始终保持不变,请通过计算分析,甲车能否安全超车。【解析】 (1)设甲车经过时间t刚好完成超车,在时间t内,甲车位移x1=v1t+eq \f(1,2)at2,货车的位移x2=v2t,根据几何关系x1=x2+L1+L2+s,联立并代入数据解得t=4 s,甲车最短的超车时间为4 s。(2)假设甲车能安全超车,在4 s内,甲车位移x1=v1t+eq \f(1,2)at2=56 m,乙车位移x3=v3t=60 m,由于x1+x3=116 m>110 m,故甲车不能安全超车。【答案】 (1)4 s (2)不能安全超车18.(8分)跳伞运动员做低空跳伞表演,他离开飞机后先做自由落体运动,当距离地面125 m时打开降落伞,伞张开后运动员就以大小为9.9 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达地面时速度为5 m/s,(g取10 m/s2)问:(1)运动员离开飞机时距地面的高度为多少?(2)离开飞机后,运动员经过多长时间才能到达地面?【解析】 (1)运动员打开伞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有veq \o\al(2,0)-veq \o\al(2,1)=2ah2可求得运动员打开伞时的速度为v0=50 m/s自由下落过程中,有veq \o\al(2,0)=2gh1解得h1=125 m则运动员离开飞机时距地面的高度为h=h1+h2=250 m。(2)运动员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时间为t1=eq \f(v0,g)=5 s打开伞后运动的时间为t2=eq \f(v0-v1,a)=4.55 s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探究(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题4分,1~7单选,8~12多选。共48分)1.在物理学的发展历程中,下面的哪位科学家首先建立了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等概念用来描述物体的运动,并首先采用了实验检验、猜想和假设的科学方法,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和谐地结合起来,从而有力地推进了人类科学的发展( )A.伽利略 B.亚里士多德C.牛顿 D.爱因斯坦2.假设某无人机靶机以300 m/s的速度匀速向某个目标飞来,在无人机离目标尚有一段距离时发射导弹,导弹以80 m/s2 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以1 200 m/s的速度在目标位置击中该无人机,则导弹发射后击中无人机所需的时间为( )A.3.75 s B.15 s C.30 s D.45 s3.一个质点沿x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2 m/s2B.该质点在t=1 s时的速度大小为2 m/sC.该质点在t=0到t=2 s时间内的位移大小为6 mD.该质点在t=0时速度为零4.一辆沿笔直公路匀加速行驶的汽车,经过路旁两根相距80 m的电线杆共用8 s时间,它经过第二根电线杆时的速度为12 m/s,则经过第一根电线杆时的速度为( )A.2.5 m/s B.5 m/sC.8 m/s D.10 m/s5.甲、乙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象如路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物体先向负方向运动,t1时刻以后反向向正方向运动B.t2时刻,乙物体追上甲C.t1时刻,两者相距最远D.0~t2时间内,乙的速度和加速度都是先减小后增大6.甲、乙两车同时刹车、同时停下,甲车的初速度为12 m/s,刹车距离为24 m,乙车的刹车距离为36 m。则乙车刹车时加速度的大小为( )A.2 m/s2 B.3 m/s2C.4.5 m/s2 D.6 m/s27.(2021·江西五校联考)如图所示,一小球(可视为质点)沿斜面匀加速下滑,依次经过A、B、C三点。已知AB=18 m,BC=30 m,小球经过AB和BC两段所用的时间均为2 s,则小球经过A、B、C三点时的速度大小分别是( )A.12 m/s,13 m/s,14 m/s B.10 m/s,14 m/s,18 m/sC.8 m/s,10 m/s,16 m/s D.6 m/s,12 m/s,18 m/s8.(多选)甲和乙两个物体同地同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位移s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则在0~t1时间内( )A.甲的速度始终比乙的速度大B.甲的平均速度等于乙的平均速度C.甲始终在乙的前面,直到t1时刻相遇D.0~t0时间内,甲在乙的前面,t0~t1时间内,乙在甲的前面9.(多选)(2020·赣州)如图是用频闪周期为t的相机拍摄的一张真空中羽毛与苹果自由下落的局部频闪照片。关于提供的信息及相关数据处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定满足关系x1∶x2∶x3=1∶4∶9 B.一定满足关系x1∶x2∶x3=1∶3∶5C.苹果下落的加速度大小为eq \f(x3-x1,2Δt2) D.羽毛下落到C点时的速度大小为eq \f(x2+x3,2t)10.(多选)一物体以5 m/s的初速度在光滑斜面中间某位置向上运动,其加速度大小为2 m/s2,设斜面足够长,经过t时间物体的位移大小为4 m,则时间t可能为( )A.1 s B.3 sC.4 s D.eq \f(5+eq \r(41),2) s11.(多选)一物体从一行星表面的某高度处自由下落(不计表层大气阻力)。自开始下落计时,得到物体离行星表面的高度h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则( )A.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8 m/s2B.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10 m/s2C.物体落到行星表面时的速度大小为20 m/sD.物体落到行星表面时的速度大小为25 m/s12.(多选)如图所示,汽车以10 m/s的速度匀速驶向路口,当行驶至距路口停车线20 m处时,绿灯还有3 s熄灭。而该汽车在绿灯熄灭时刚好停在停车线处,则汽车运动的vt图像可能是( )A B C D二、非选择题(共52分)13.(8分)利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做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得到如图甲所示的一条纸带,在纸带上共取了A、B、C、D、E、F、G七个计数点,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从每一个计数点处将纸带剪开分成六条(分别为a、b、c、d、e、f),将这六条纸带由短到长紧靠但不重叠地粘在xOy坐标系中,得到如图乙所示的直方图,最后将各纸带上端中心连起来,于是得到表示v-t关系的图象。已知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50 Hz,为表示v-t关系,图中x轴对应的物理量是时间t,y轴对应物理量是速度v。(1)若纸条c的长度为6.0 cm,则图中t3为__________s,v3是纸条c段的__________速度,v3=________m/s;(保留2位有效数字)(2)若测得a段纸带的长度为2.0 cm,f段纸带长度为12.0 cm,则可求出加速度的大小为________m/s2。(保留2位有效数字)14.(12分)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主要实验步骤如下:a.安装好实验器材。接通电源后,让拖着纸带的小车沿长木板运动,重复几次。b.选出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找一个合适的点当作计时起点O(t=0),然后每隔相同的时间间隔T选取一个计数点,如图乙中A、B、C、D、E、F……所示。c.通过测量、计算可以得到在打A、B、C、D、E……点时小车的速度,分别记作v1、v2、v3、v4、v5……d.以速度v为纵轴、时间t为横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在坐标纸上描点,如图丙所示。结合上述实验步骤,请你完成下列任务:(1)在下列仪器和器材中,还需要使用的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A.电压合适的50 Hz交流电源B.电压可调的直流电源C.刻度尺D.秒表E.天平(含砝码)(2)在图丙中已标出计数点A、B、D、E对应的坐标点,请在该图中标出计数点C对应的坐标点,并画出v-t图象。(3)观察v-t图象,可以判断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其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v-t图象斜率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 (4)描绘v-t图象前,还不知道小车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用平均速度表示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从理论上讲,对Δt的要求是_______________(选填“越小越好”或“与大小无关”);从实验的角度看,选取的Δx大小与速度测量的误差____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5)早在16世纪末,伽利略就猜想落体运动的速度应该是均匀变化的。当时只能靠滴水计时,为此他设计了如图丁所示的“斜面实验”,反复做了上百次,验证了他的猜想。请你结合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知识,分析说明如何利用伽利略“斜面实验”检验小球的速度是随时间均匀变化的。15.(8分)雨后,屋檐上还在不断滴着水滴,如图所示。小红认真观察后发现,这些水滴都是在质量积累到足够大时才由静止开始下落。她测得屋檐到窗台的距离H=3.2 m,窗户的高度为h=1.4 m。g取10 m/s2,试计算:(1)水滴下落到窗台时的速度大小;(2)水滴经过窗户的时间。16.(8分)(2021·贵州三校联考)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相距L=10 m的A、B两小球均以v0=10 m/s向右运动,随后两球相继滑上倾角为30°的足够长的光滑斜坡,地面与斜坡平滑连接,取g=10 m/s2。求:(1)B球刚要滑上斜坡时A、B两球的距离;(2)A球滑上斜坡后经过多长时间两球相遇。17.(8分)强行超车是道路交通安全的极大隐患之一。 下图是汽车超车过程的示意图,汽车甲和货车均以36km/h的速度在路面上匀速行驶,其中甲车车身长L1=5m、货车长L2=8m,货车在甲车前s=3m处。若甲车司机开始加速从货车左侧超车,加速度大小为2m/s2。假定货车速度保持不变,不计车辆变道的时间及车辆的宽度。求:(1)甲车完成超车至少需要多长时间;(2)若甲车开始超车时,看到道路正前方的乙车迎面驶来,此时二者相距110m,乙车速度为54km/h。甲车超车的整个过程中,乙车速度始终保持不变,请通过计算分析,甲车能否安全超车。18.(8分)跳伞运动员做低空跳伞表演,他离开飞机后先做自由落体运动,当距离地面125 m时打开降落伞,伞张开后运动员就以大小为9.9 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达地面时速度为5 m/s,(g取10 m/s2)问:(1)运动员离开飞机时距地面的高度为多少?(2)离开飞机后,运动员经过多长时间才能到达地面?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探究(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题4分,1~7单选,8~12多选。共48分)1.在物理学的发展历程中,下面的哪位科学家首先建立了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等概念用来描述物体的运动,并首先采用了实验检验、猜想和假设的科学方法,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和谐地结合起来,从而有力地推进了人类科学的发展( )A.伽利略 B.亚里士多德C.牛顿 D.爱因斯坦【答案】A【解析】伽利略通过对运动性质和速度均匀变化的猜想与假设,推动了人类科学的发展,故选项A正确.2.假设某无人机靶机以300 m/s的速度匀速向某个目标飞来,在无人机离目标尚有一段距离时发射导弹,导弹以80 m/s2 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以1 200 m/s的速度在目标位置击中该无人机,则导弹发射后击中无人机所需的时间为( )A.3.75 s B.15 s C.30 s D.45 s【答案】 B【解析】 导弹由静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即v0=0,a=80 m/s2,据公式v=v0+at,有t=eq \f(v,a)=eq \f(1 200,80) s=15 s,即导弹发射后经15 s击中无人机,选项B正确。3.一个质点沿x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2 m/s2B.该质点在t=1 s时的速度大小为2 m/sC.该质点在t=0到t=2 s时间内的位移大小为6 mD.该质点在t=0时速度为零【答案】D 【解析】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设t=0时质点的速度为v0,加速度为a,由题图知t1=1 s时,x1=2 m,t2=2 s时,x2=8 m,利用公式x=v0t+eq \f(1,2)at2得x1=v0t1+eq \f(1,2)ateq \o\al(2,1),x2=v0t2+eq \f(1,2)ateq \o\al(2,2),代入数据解得a=4 m/s2,v0=0,t=1 s时的速度大小为4 m/s,故D正确。4.一辆沿笔直公路匀加速行驶的汽车,经过路旁两根相距80 m的电线杆共用8 s时间,它经过第二根电线杆时的速度为12 m/s,则经过第一根电线杆时的速度为( )A.2.5 m/s B.5 m/sC.8 m/s D.10 m/s【解析】C 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两根电线杆的平均速度为eq \x\to(v)=eq \f(x,t)=eq \f(80,8) m/s=10 m/s,有eq \x\to(v)=eq \f(v1+v2,2),且v2=12 m/s,得v1=8 m/s,即汽车经过第一根电线杆时的速度为8 m/s,选项C正确。5.甲、乙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象如路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物体先向负方向运动,t1时刻以后反向向正方向运动B.t2时刻,乙物体追上甲C.t1时刻,两者相距最远D.0~t2时间内,乙的速度和加速度都是先减小后增大【答案】 D【解析】 乙物体的速度一直都是正值,说明乙物体一直沿正方向运动,选项A错误;根据速度图象面积表示位移可知,t2时刻,甲物体位移大于乙物体,乙物体没有追上甲,选项B错误;t2时刻,在甲后面的乙速度增大到等于甲物体的速度,以后乙物体速度将大于甲物体,此时两者相距最远,选项C错误;0~t2时间内,乙的速度和加速度都是先减小后增大,选项D正确。6.甲、乙两车同时刹车、同时停下,甲车的初速度为12 m/s,刹车距离为24 m,乙车的刹车距离为36 m。则乙车刹车时加速度的大小为( )A.2 m/s2 B.3 m/s2C.4.5 m/s2 D.6 m/s2【解析】C 甲、乙两车同时刹车、同时停下,则运动的时间相等,设为t,则对甲车有eq \f(v0甲,2)t=x甲,解得t=4 s;对乙车,对其逆过程进行分析,可知x乙=eq \f(1,2)a乙t2,解得a乙=eq \f(2x乙,t2)=eq \f(2×36,42) m/s2=4.5 m/s2,选项C正确。7.(2021·江西五校联考)如图所示,一小球(可视为质点)沿斜面匀加速下滑,依次经过A、B、C三点。已知AB=18 m,BC=30 m,小球经过AB和BC两段所用的时间均为2 s,则小球经过A、B、C三点时的速度大小分别是( )A.12 m/s,13 m/s,14 m/s B.10 m/s,14 m/s,18 m/sC.8 m/s,10 m/s,16 m/s D.6 m/s,12 m/s,18 m/s【答案】 D【解析】 根据Δx=at2得a=eq \f(Δx,t2)=eq \f(30-18,4) m/s2=3 m/s2,小球在B点的瞬时速度等于AC段的平均速度,则vB=eq \f(xAC,2t)=eq \f(18+30,4) m/s=12 m/s,小球在C点的速度vC=vB+at=(12+3×2) m/s=18 m/s,小球在A点的速度vA=vB-at=(12-3×2) m/s=6 m/s,故D正确。8.(多选)甲和乙两个物体同地同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位移s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则在0~t1时间内( )A.甲的速度始终比乙的速度大B.甲的平均速度等于乙的平均速度C.甲始终在乙的前面,直到t1时刻相遇D.0~t0时间内,甲在乙的前面,t0~t1时间内,乙在甲的前面【解析】BC 由于位移—时间图线的斜率表示物体的速度,可知0~t0时间内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t0~t1时间内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选项A错误;在0~t1时间内两物体的位移相等,故甲的平均速度等于乙的平均速度,选项B正确;由图像可知,在0~t1时间内,甲的位移始终大于乙的位移,故甲始终在乙的前面,直到t1时刻相遇,选项C正确,选项D错误。9.(多选)(2020·赣州)如图是用频闪周期为t的相机拍摄的一张真空中羽毛与苹果自由下落的局部频闪照片。关于提供的信息及相关数据处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定满足关系x1∶x2∶x3=1∶4∶9 B.一定满足关系x1∶x2∶x3=1∶3∶5C.苹果下落的加速度大小为eq \f(x3-x1,2Δt2) D.羽毛下落到C点时的速度大小为eq \f(x2+x3,2t)【答案】 CD【解析】 由于这是局部照片,A点并不一定是起点,故不能根据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规律求解,故A、B项均错误;由Δx=at2可得a=eq \f(x3-x1,2Δt2),故C项正确,根据veq \f(t,2)=eq \o(v,\s\up6(-))得vC=eq \f(x2+x3,2t),故D项正确。10.(多选)一物体以5 m/s的初速度在光滑斜面中间某位置向上运动,其加速度大小为2 m/s2,设斜面足够长,经过t时间物体的位移大小为4 m,则时间t可能为( )A.1 s B.3 sC.4 s D.eq \f(5+eq \r(41),2) s【解析】ACD 当物体的位移为4 m时,根据x=v0t+eq \f(1,2)at2,可得4 m=5t-eq \f(1,2)×2t2,解得t1=1 s,t2=4 s;当物体的位移为-4 m时,可得-4 m=5t-eq \f(1,2)×2t2,则t3=eq \f(5+eq \r(41),2) s,选项A、C、D正确,B错误。11.(多选)一物体从一行星表面的某高度处自由下落(不计表层大气阻力)。自开始下落计时,得到物体离行星表面的高度h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则( )A.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8 m/s2B.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10 m/s2C.物体落到行星表面时的速度大小为20 m/sD.物体落到行星表面时的速度大小为25 m/s【解析】AC 设物体下落的加速度为a,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从图中可以看出下落高度h=25 m,所用的时间t=2.5 s,由位移时间关系式h=eq \f(1,2)at2,解得a=8 m/s2,故A正确,B错误;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由速度时间关系式得v=at=20 m/s,故C正确,D错误。12.(多选)如图所示,汽车以10 m/s的速度匀速驶向路口,当行驶至距路口停车线20 m处时,绿灯还有3 s熄灭。而该汽车在绿灯熄灭时刚好停在停车线处,则汽车运动的vt图像可能是( )A B C D【解析】BC vt图线与时间坐标轴所围“面积”表示位移,A、D选项中vt图像的“面积”不等于20 m,A、D错误;B中vt图像的“面积”可能等于20 m,B正确;C中vt图像的“面积”正好等于20 m,C正确。二、非选择题(共52分)13.(8分)利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做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得到如图甲所示的一条纸带,在纸带上共取了A、B、C、D、E、F、G七个计数点,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从每一个计数点处将纸带剪开分成六条(分别为a、b、c、d、e、f),将这六条纸带由短到长紧靠但不重叠地粘在xOy坐标系中,得到如图乙所示的直方图,最后将各纸带上端中心连起来,于是得到表示v-t关系的图象。已知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50 Hz,为表示v-t关系,图中x轴对应的物理量是时间t,y轴对应物理量是速度v。(1)若纸条c的长度为6.0 cm,则图中t3为__________s,v3是纸条c段的__________速度,v3=________m/s;(保留2位有效数字)(2)若测得a段纸带的长度为2.0 cm,f段纸带长度为12.0 cm,则可求出加速度的大小为________m/s2。(保留2位有效数字)【解析】 (1)由于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所以相邻的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 s,则图中t3=2×0.1 s+0.05 s=0.25 s,v3是纸条c段的平均速度,v3=eq \f(0.06,0.1) m/s=0.60 m/s。(2)根据xf-xa=5aT2得a=eq \f((12.0-2.0)×10-2,5×0.01) m/s2=2.0 m/s2。【答案】 (1)0.25 平均 0.60 (2)2.014.(12分)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主要实验步骤如下:a.安装好实验器材。接通电源后,让拖着纸带的小车沿长木板运动,重复几次。b.选出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找一个合适的点当作计时起点O(t=0),然后每隔相同的时间间隔T选取一个计数点,如图乙中A、B、C、D、E、F……所示。c.通过测量、计算可以得到在打A、B、C、D、E……点时小车的速度,分别记作v1、v2、v3、v4、v5……d.以速度v为纵轴、时间t为横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在坐标纸上描点,如图丙所示。结合上述实验步骤,请你完成下列任务:(1)在下列仪器和器材中,还需要使用的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A.电压合适的50 Hz交流电源B.电压可调的直流电源C.刻度尺D.秒表E.天平(含砝码)(2)在图丙中已标出计数点A、B、D、E对应的坐标点,请在该图中标出计数点C对应的坐标点,并画出v-t图象。(3)观察v-t图象,可以判断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其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v-t图象斜率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 (4)描绘v-t图象前,还不知道小车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用平均速度表示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从理论上讲,对Δt的要求是_______________(选填“越小越好”或“与大小无关”);从实验的角度看,选取的Δx大小与速度测量的误差____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5)早在16世纪末,伽利略就猜想落体运动的速度应该是均匀变化的。当时只能靠滴水计时,为此他设计了如图丁所示的“斜面实验”,反复做了上百次,验证了他的猜想。请你结合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知识,分析说明如何利用伽利略“斜面实验”检验小球的速度是随时间均匀变化的。【解析】(1)打点计时器需用交流电源;为了计算速度需要利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故需要的仪器选A、C。(2)利用所给点迹描点连线,得图象,其中C点的横坐标为3T,纵坐标为v3。(3)结合图象可以看出小车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所以小车做匀加速运动。图象的斜率代表了运动时的加速度。(4)Δt越小,则越接近计数点的瞬时速度,所以Δt越小越好。计算速度需要用到Δx的测量值,所以Δx大小与速度测量的误差有关。(5)如果小球的初速度为0,其速度v∝t,那么它通过的位移x∝t2。因此,只要测量小球通过不同位移所用的时间,就可以检验小球的速度是否随时间均匀变化。【答案】 (1)A C (2)见解析图(3)小车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 加速度(4)越小越好 有关 (5)见解析15.(8分)雨后,屋檐上还在不断滴着水滴,如图所示。小红认真观察后发现,这些水滴都是在质量积累到足够大时才由静止开始下落。她测得屋檐到窗台的距离H=3.2 m,窗户的高度为h=1.4 m。g取10 m/s2,试计算:(1)水滴下落到窗台时的速度大小;(2)水滴经过窗户的时间。【解析】 (1)水滴下落至窗台通过的距离为H=3.2 m,由v2=2gH得v=eq \r(2gH)=eq \r(2×10×3.2) m/s=8 m/s。(2)水滴下落至窗户上边缘的时间为t1=eq \r(eq \f(2H-h,g))=eq \r(eq \f(2×3.2-1.4,10)) s=0.6 s水滴下落至窗台的时间为t2=eq \r(eq \f(2H,g))=eq \r(eq \f(2×3.2,10)) s=0.8 s水滴经过窗户的时间为Δt=t2-t1=0.8 s-0.6 s=0.2 s。16.(8分)(2021·贵州三校联考)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相距L=10 m的A、B两小球均以v0=10 m/s向右运动,随后两球相继滑上倾角为30°的足够长的光滑斜坡,地面与斜坡平滑连接,取g=10 m/s2。求:(1)B球刚要滑上斜坡时A、B两球的距离;(2)A球滑上斜坡后经过多长时间两球相遇。【解析】 (1)设A球滑上斜坡后经过时间t1,B球刚要滑上斜坡,则有t1=eq \f(L,v0)=1 sA球滑上斜坡后加速度a=gsin 30°=5 m/s2设这段时间内A球向上运动的位移为x,则x=v0t1-eq \f(1,2)ateq \o\al(2,1)=7.5 m。(2)B球刚要滑上斜坡时A球速度v1=v0-at1=5 m/sB球滑上斜坡时,加速度与A球相同,以A球为参考系,B球相对于A球以v=v0-v1=5 m/s做匀速运动,设再经过时间t2两球相遇,有t2=eq \f(x,v)=1.5 s则两球相遇时已经过的时间t=t1+t2=2.5 s【答案】 (1)7.5 m (2)2.5 s17.(8分)强行超车是道路交通安全的极大隐患之一。 下图是汽车超车过程的示意图,汽车甲和货车均以36km/h的速度在路面上匀速行驶,其中甲车车身长L1=5m、货车长L2=8m,货车在甲车前s=3m处。若甲车司机开始加速从货车左侧超车,加速度大小为2m/s2。假定货车速度保持不变,不计车辆变道的时间及车辆的宽度。求:(1)甲车完成超车至少需要多长时间;(2)若甲车开始超车时,看到道路正前方的乙车迎面驶来,此时二者相距110m,乙车速度为54km/h。甲车超车的整个过程中,乙车速度始终保持不变,请通过计算分析,甲车能否安全超车。【解析】 (1)设甲车经过时间t刚好完成超车,在时间t内,甲车位移x1=v1t+eq \f(1,2)at2,货车的位移x2=v2t,根据几何关系x1=x2+L1+L2+s,联立并代入数据解得t=4 s,甲车最短的超车时间为4 s。(2)假设甲车能安全超车,在4 s内,甲车位移x1=v1t+eq \f(1,2)at2=56 m,乙车位移x3=v3t=60 m,由于x1+x3=116 m>110 m,故甲车不能安全超车。【答案】 (1)4 s (2)不能安全超车18.(8分)跳伞运动员做低空跳伞表演,他离开飞机后先做自由落体运动,当距离地面125 m时打开降落伞,伞张开后运动员就以大小为9.9 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达地面时速度为5 m/s,(g取10 m/s2)问:(1)运动员离开飞机时距地面的高度为多少?(2)离开飞机后,运动员经过多长时间才能到达地面?【解析】 (1)运动员打开伞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有veq \o\al(2,0)-veq \o\al(2,1)=2ah2可求得运动员打开伞时的速度为v0=50 m/s自由下落过程中,有veq \o\al(2,0)=2gh1解得h1=125 m则运动员离开飞机时距地面的高度为h=h1+h2=250 m。(2)运动员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时间为t1=eq \f(v0,g)=5 s打开伞后运动的时间为t2=eq \f(v0-v1,a)=4.55 s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