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高一物理精讲精练 4.6 超重和失重 (原卷版+解析)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5332446/0-170714409581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高一物理精讲精练 4.6 超重和失重 (原卷版+解析)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5332446/0-17071440958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高一物理精讲精练 4.6 超重和失重 (原卷版+解析)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5332446/0-170714409589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高一物理精讲精练(原卷版+解析)
人教版 (2019)6 超重和失重同步训练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6 超重和失重同步训练题,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方法一,方法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点1:重力的测量
1.方法一:利用牛顿第二定律
先测量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g,再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m,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可得G=mg.
2.方法二:利用力的平衡条件
将待测物体悬挂或放置在 测力计上,使它处于静止状态.这时物体受到的重力的大小等于测力计对物体的 拉力或支持力的大小.
【例1】 关于重力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弹簧测力计下端悬挂一重物,弹簧测力计读数大小一定等于这个物体重力的大小
B.重力是物体固有的属性
C.质量一定的物体,其重力大小也一定
D.同一物体在北京的重力大于在赤道上的重力
【针对训练】
1.设想从某一天起,地球的引力减小了一半,那么对于漂浮在水面上的船来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船受到的重力将减小,船的吃水深度仍不变
B.船受到的重力将减小,船的吃水深度也减小
C.船受到的重力将不变,船的吃水深度也不变
D.船受到的重力将不变,船的吃水深度将减小
2.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问题日渐突出,控制体重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如图所示,一个小朋友正站在体重计上测量体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朋友下蹲过程,体重计示数将变小,处于失重状态
B.静止时,小朋友对体重计的压力和体重计对小朋友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小朋友下蹲过程,体重计示数先变小后变大,先失重后超重
D.静止时,小朋友所受的重力和小朋友对体重计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考点2:超重和失重现象
1.视重:当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或放在水平台秤上时,弹簧测力计或台秤的示数称为“视重”,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所受的拉力或台秤所受的压力。
当物体处于超重或失重时,物体的重力并未变化,只是视重变了。
2.超重、失重的比较
3.对超重、失重的理解
(1)物体处于超重还是失重状态,只取决于加速度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无关。
(2)发生超重和失重时,物体所受的重力并没有变化。
(3)发生完全失重现象时,与重力有关的一切现象都将消失。比如物体对支持物无压力、摆钟将停止摆动等现象,靠重力使用的仪器也不能再使用(如天平),只受重力作用的一切抛体运动,都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例2】几位同学为了探究电梯起动和制动时的运动状态变化情况,他们将体重计放在电梯中,一位同学站在体重计上,然后乘坐电梯从1层直接到10层,之后又从10层直接回到1层.用照相机进行了相关记录,如图所示.图1为电梯静止时体重计的照片,图2、图3、图4和图5分别为电梯运动过程中体重计的照片.根据照片推断正确的是( )
A.根据图2推断电梯一定处于加速上升过程,电梯内同学可能处于超重状态
B.根据图3推断电梯一定处于减速下降过程,电梯内同学可能处于失重状态
C.根据图4推断电梯可能处于减速上升过程,电梯内同学一定处于失重状态
D.根据图5推断电梯可能处于减速下降过程,电梯内同学一定处于超重状态
判断超重、失重状态的方法
(1)从受力的角度判断,当物体所受向上的拉力(或支持力)大于重力时,物体处于超重状态,小于重力时处于失重状态,等于零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2)从加速度的角度判断,当物体具有向上的加速度(包括斜向上)时处于超重状态,具有向下的加速度(包括斜向下)时处于失重状态,向下的加速度为g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3)从运动的角度判断,当物体加速上升或减速下降时,物体处于超重状态,当物体加速下降或减速上升时,物体处于失重状态。
【针对训练】
1.(对超重、失重的理解)关于超重和失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超重就是物体受的重力增加了
B.失重就是物体受的重力减小了
C.完全失重就是物体一点重力都不受了
D.不论超重还是失重,物体所受重力是不变的
2.(超重、失重的判断)(多选)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站在力传感器上做下蹲-起立的动作时记录的压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线。由图线可知该同学( )
A.做了一次下蹲一起立的动作
B.做了两次下蹲一起立的动作,且下蹲后约4 s起立
C.下蹲过程处于失重状态,起立过程处于超重状态
D.下蹲过程先处于失重状态后处于超重状态
3.利用传感器和计算机可以研究力的大小变化情况,实验时让某同学从桌子上跳下,自由下落后双脚触地,他顺势弯曲双腿,他的重心又下降了,计算机显示该同学受到地面支持力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提供的信息,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
A.在0至时间内该同学处于失重状态
B.在至时间内该同学处于超重状态
C.时刻该同学的加速度为零
D.在至时间内该同学的重心继续下降
考点3:超重、失重的有关计算
超重与失重问题,实质上是牛顿第二定律应用的延续,解题时仍应抓住联系力和运动的桥梁——加速度。
2.基本思路
(1)确定研究对象;
(2)把研究对象从运动体系中隔离出来,进行受力分析并画出受力图;
(3)选取正方向,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明确加速度的方向;
(4)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列方程;
(5)解方程,找出所需的结果。
3.注意使用牛顿第三定律,因为压力和支持力并不是一回事,同时注意物体具有向上(或向下)的加速度与物体向上运动还是向下运动无关。
【例3】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测量长距离电动扶梯加速度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将一电子健康秤置于水平的扶梯台阶上,实验员站在健康秤上相对健康秤静止。使电动扶梯由静止开始斜向上运动,整个运动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先加速、再匀速、最终减速停下。已知电动扶梯与水平方向夹角为37°。重力加速度g取10m/s2,sin37°=0.6,cs37°=0.8。某次测量的三个阶段中电子健康秤的示数F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
(1)画出加速过程中实验员的受力示意图;
(2)求该次测量中实验员的质量m;
(3)求该次测量中电动扶梯加速过程的加速度大小a1和减速过程的加速度大小a2。
对于有关超重、失重的计算问题,首先应根据加速度方向判断物体处于超重状态还是失重状态,然后选加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利用牛顿第二定律进行求解。求解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确定物体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针对训练】
1.在发射载人飞船过程中,运载火箭在上升的v-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前30s内航天员的加速度恒为2m/s2
B.在前30s内航天员先处于失重状态,后处于超重状态
C.在40s内航天员的平均速度小于100m/s
D.在40s时航天员离地面高度等于4000m
2.在某次火灾演练中,小华利用窗帘、床单等拧成绳,从四楼窗户沿绳下滑到地面运动过程的v-t图像如图所示。已知小华的质量为60k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4s内,小华做自由落体运动
B.4~5s内绳子对小华的作用力是0~4s内的4倍
C.小华先处于超重状态,后处于失重状态
D.小华开始下滑的位置距离地面的高度为10m
3.一个质量为50kg的人在电梯里的体重秤上静止站立不动。
(1)电梯静止时体重秤的示数为多少?
(2)电梯向上做的加速运动时体重秤的示数为多少?g=10m/s2
考点一 对超重和失重的理解
1.(多选)如图是娱乐节目中设计的“导师战车”。当坐在战车中的导师按下按钮时,战车就由静止开始沿长10 m的倾斜直轨道向下运动;某时刻开始减速,到达站在轨道末端的学员面前时,恰好静止,整个过程历时4 s。将加速、减速过程分别视为匀变速直线运动,则( )
A.战车运动过程中导师先失重后超重
B.战车运动过程中所受外力不变
C.战车加速过程中的加速度一定等于减速过程中的加速度
D.战车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5 m/s
2.如图所示,在台秤的托盘上放一个支架,支架上固定一电磁铁A,电磁铁A的正下方有一铁块B,电磁铁A不通电时,台秤的示数为G。某时刻接通电源,在铁块B被吸引起来的过程中,台秤的示数将( )
A.不变 B.变大
C.变小 D.忽大忽小
3.(多选)如图所示为蹦极运动的示意图。弹性绳的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和运动员相连。运动员从O点自由下落,至B点弹性绳自然伸直,经过合力为零的C点到达最低点D,然后弹起。整个过程中忽略空气阻力。分析这一过程,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从O点到B点,运动员的加速度增大,处于失重状态
B.从B点到C点,运动员的速率减小,处于失重状态
C.从B点到C点,运动员的速率增大,处于失重状态
D.从C点到D点,运动员的加速度增大,处于超重状态
考点二 超重、失重的有关计算
4.某人在地面上最多可举起50 kg的物体,某时刻他在竖直向上运动的电梯中最多举起了60 kg的物体,据此判断此电梯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g取10 m/s2)( )
A.2 m/s2,方向竖直向上
B.eq \f(5,3) m/s2,方向竖直向上
C.2 m/s2,方向竖直向下
D.eq \f(5,3) m/s2,方向竖直向下
5.如图甲所示,质量m=60 kg的同学,双手抓住单杠做引体向上,他重心的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g取10 m/s2,由图像可知( )
甲 乙
A.t=0.5 s时他的加速度为3 m/s2
B.t=0.4 s时他处于超重状态
C.t=1.1 s时他受到单杠的作用力的大小是620 N
D.t=1.5 s时他处于超重状态
6.(多选)某人在地面上用体重计测得其体重为49 kg。他将体重计移至电梯内称其体重,t0至t3时间段内体重计的示数如图所示,电梯运行的vt图可能是(取电梯向上运动的方向为正)( )
考点三 超重、失重的应用
7.在升降电梯内的地板上放一体重计,电梯静止时,小敏站在体重计上,体重计示数为50 kg。在电梯运行过程中,某一段时间内小敏发现体重计示数如图所示,在这段时间内(g取10 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敏所受的重力变小了
B.小敏对体重计的压力变大了
C.电梯一定竖直向下做加速运动
D.电梯的加速度大小为2 m/s2,方向一定竖直向下
8.如图所示,金属小桶侧面有一小孔A,当桶内盛水时,水会从小孔A中流出。如果让装满水的小桶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则在小桶自由下落过程中( )
A.水继续以相同的速度从小孔中喷出
B.水不再从小孔喷出
C.水将以更大的速度喷出
D.水将以较小的速度喷出
9.(多选)如图所示,小球A放在真空容器B内,小球的直径恰好等于正方体B的边长,将它们以初速度v0竖直上抛,A、B一起上升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不计空气阻力,A、B间一定没有弹力
B.若不计空气阻力,A、B间一定有弹力
C.若考虑空气阻力,A对B的上板一定有压力
D.若考虑空气阻力,A对B的下板一定有压力
巩固提升
10.图甲中的塔吊是现代工地必不可少的建筑设备,图乙为150 kg的建筑材料被吊车竖直向上提升过程的简化运动图像,g取10 m/s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甲 乙
A.前10 s的悬线的拉力恒为1 500 N
B.46 s末塔吊的材料离地面的距离为22 m
C.0~10 s材料处于失重状态
D.在30~36 s钢索最容易发生断裂
11.如图所示,小车上有一个定滑轮,跨过定滑轮的绳一端系一小球,另一端系在弹簧测力计上,弹簧测力计下端固定在小车上。开始时小车处于静止状态,当小车沿水平方向运动时,小球恰能稳定在图中虚线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处于超重状态,小车对地面的压力大于系统的总重力
B.小球处于失重状态,小车对地面的压力小于系统的总重力
C.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于小球的重力,但小球既不超重也不失重
D.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于小球的重力,小车一定向右匀加速运动
12.若货物随升降机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竖直向上为正),则货物受到升降机的支持力F与时间t关系的图像可能是图中的( )
A B
C D
13.太空是一个微重力、高真空、强辐射的环境,人类可以利用这样的天然实验室制造出没有内部缺陷的晶体,生产出能承受强大拉力的细如蚕丝的金属丝。假如未来的某天你乘坐飞船进行“微重力的体验”行动,飞船由6 000 m的高空静止下落,可以获得持续25 s之久的失重状态,你在这段时间里可以进行关于微重力影响的实验,已知下落的过程中飞船受到的空气阻力为重力的0.04倍,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试求:
(1)飞船在失重状态下的加速度大小;
(2)飞船在微重力状态中下落的距离。
特征状态
加速度
视重(F)与重力关系
运动情况
受力示意图
平衡
a=0
F=mg
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超重
向上
由F-mg=ma得F=m(g+a)>mg
向上加速或向下减速
失重
向下
由mg-F=ma得F=m(g-a)mg,钢索最容易发生断裂,30~36 s材料加速度向下,材料处于失重状态,Fmg
向上加速或向下减速
失重
向下
由mg-F=ma得F=m(g-a)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5 共点力的平衡练习题,共3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两种平衡情形,两种平衡条件的表达式,由平衡条件得出的三个结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2 摩擦力当堂检测题,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相对运动”的意义,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1 重力与弹力随堂练习题,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对重力的理解,重心的性质及确定方法,用图示法画出以下的力,关于弹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