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 腊八粥(进阶篇)2023-2024学年下学期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同步分层作业

    2 腊八粥(进阶篇)2023-2024学年下学期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同步分层作业第1页
    2 腊八粥(进阶篇)2023-2024学年下学期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同步分层作业第2页
    2 腊八粥(进阶篇)2023-2024学年下学期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同步分层作业第3页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腊八粥课时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腊八粥课时练习,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给下列加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品读句子,回答问题,拟人手法有妙处,写出下面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阅读短文,按要求作答,百字练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给下列加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品读句子,回答问题。
    晚饭桌边,靠着妈妈斜立着的八儿,肚子已成了一面小鼓了。
    这个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方法,把 比作 ,生动地写出了 ,从侧面表现了 。
    3.品读句子,回答问题。
    “大哥同爹都吃不得甜的,我们俩光吃甜的也行……妈,妈,你吃三碗我也吃三碗,大哥同爹只准各吃一碗,一共八碗,是吗?”
    这段话中的“光”的意思是 (A.完了,一点儿不剩 B.露着 C.单,只),省略号表示 (A.语意未尽 B.语言中断,欲言又止 C.引文的省略)。这段话表现了八儿 。
    4.拟人手法有妙处。
    (1)文章(《腊八粥》)写锅中的腊八粥在熬煮时,主要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2)“把小米、饭豆、枣、栗、白糖、花生仁合拢来, 煮成一锅,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 ”,“ ”用拟人手法生动地描写出人们煮粥鼓出气泡时 。
    5.读下面的句子,感受八儿的心理变化过程。(选择)
    A.迫不及待
    B.苦苦等待
    C.美妙的猜想
    D.亲见时的惊讶
    (1)枣子必大了三四倍﹣﹣要是真的干红枣也有那么大,那就妙极了!
    (2)“妈,妈,要到什么时候才……”
    (3)“怎么,黑的!”
    (4)八儿回过头来,也不过是看到一股淡淡烟气往上一冲而已!
    6.写出下面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1)你们想,妈妈的命令,看羊还不够资格的八儿,难道还能设什么法来反抗吗?
    (2)晚饭桌边,靠着妈妈斜立着的八儿,肚子已成了一面小鼓了。
    7.给加点词换个说法,不改变句子原意。
    (1)父亲并不因此而得意,反而倒有几分愠怒。( )
    (2)我想:父亲会培育这仙品的。( )
    (3)我从未见过这么清妙的兰草。( )
    (4)我希望能找到一朵五瓣儿的丁香。( )
    8.作者笔下的腊八粥让人垂涎欲滴,读读下面的句子,仿写一种你喜欢的食物。
    把小米、饭豆、枣、栗、白糖、花生仁合拢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单看它那叹气样儿,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况是,大碗大碗地装着,大匙大匙朝嘴里塞灌呢!

    9.阅读短文,按要求作答。
    过去的年(节选)
    莫言
    ㅤㅤ过年时有一件趣事不能不提,那就是装财神和接财神。往往是你一家人刚刚围桌吃饺子时,大门外就起了响亮的歌唱声:财神到,财神到,过新年,放鞭炮。快答复,快答复,你家年年盖瓦屋。快点拿,快点拿,金子银子往家爬……听到门外财神的歌唱声,母亲就盛上半碗饺子,让男孩送出去。
    ㅤㅤ扮财神的,都是叫花子。他们提着瓦罐,有的提着竹篮,站在寒风里,等待着人们的施舍。这是叫花子们的黄金时刻,无论多么吝啬的人家,这时候也不会舍不出那半碗饺子。那时候我很想扮一次财神,但家长不同意。我母亲说过一个叫花子扮财神的故事,说一个叫花子,大年夜里提着一个瓦罐去挨家讨要,讨了饺子就往瓦罐里放,感觉到已经要了很多,想回家将百家饺子热热自己也过个好年,待到回家一看,小瓦罐的底儿不知何时冻掉了,只有一个饺子冻在了瓦罐的边缘上。叫花子不由得长叹一声,感叹自己多舛命运实在是糟糕,连一瓦罐饺子都担不上。
    ㅤㅤ现在,如果愿意,饺子可以天天吃,没有了吃的吸引,过年的兴趣就去了大半。人到中年,更感到时光的难留,每过一次年,就好像敲响了一次警钟。没有美食的诱惑,没有神秘的气氛,没有纯洁的童心,就没有过年的乐趣,但这年还是得过下去,为了孩子。我们所怀念的那种过年,现在的孩子不感兴趣,他们自有他们的欢乐的年。
    (1)文中叫花子是如何装财神的?人们又是如何接财神的?
    装财神:
    接财神:
    (2)文章提到了过去过年和现在过年。其中详写 ,略写 。
    (3)故事中叫花子长叹一声,感叹自己命运多舛,关于叫花子感叹的原因,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小瓦罐的底儿不知何时冻掉了。
    B.当了叫花子,过年只能要饺子吃。
    C.要来的百家饺子只剩一个了。
    10.百字练笔。
    你的家乡有哪些民俗?这些民俗给你留下哪些深刻的印象?请你选择一个,向大家介绍一下吧!
    (进阶篇)2023-2024学年下学期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同步分层作业2 腊八粥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试题(共10小题)
    1.给下列加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解答】和:hé:1.相安,谐调:~美。~睦。~谐。~声。~合(a.和谐;b.古代神话中象征夫妻相爱的两个神)。~衷共济。2.平静:温~.祥~.~平。~气。~悦。~煦。惠风~畅。3.平息争端:讲~.~约。~议。~亲。4.数学上指加法运算中的得数:二加二的~是四。5.连带:~盘托出(完全说出来)。~衣而卧。6.连词,跟,同:我~老师打球。7.介词,向,对:我~老师请教。8.指日本国:~服(日本式服装)。~文。大~民族。9.体育比赛不分胜负的结果:~棋。~局。10.姓。
    hè:1.和谐地跟着唱:曲高~寡。2.依照别人的诗词的题材或体裁作诗词:~诗。
    huò:1.粉状或粒状物搀和在一起,或加水搅拌:~药。奶里~点儿糖。~弄。~稀泥。2.量词,指洗衣服换水的次数或一剂药煎的次数:衣裳洗了三~水。
    huó:在粉状物中搅拌或揉弄使粘在一起:~面。~泥。
    hú:打麻将或斗纸牌时某一家的牌合乎规定的要求,取得胜利。
    似:有两个音分别是shì和sì读“shì”时意思是跟某种情况相似。如似的。读“sì”时意思是1.相类,像:相(xiāng)~.类~.~是而非。2.好像,表示不确定:~乎。~应如此。3.表示比较,有超过的意思:一个高~一个。
    答案为:
    hu shì mèn zhǒng chì m
    2.品读句子,回答问题。
    晚饭桌边,靠着妈妈斜立着的八儿,肚子已成了一面小鼓了。
    这个句子运用了 比喻 的修辞方法,把 八儿的肚子 比作 小鼓 ,生动地写出了 八儿吃得特别多 ,从侧面表现了 八儿对腊八粥的喜爱 。
    【解答】句子选自《腊八粥》,把“八儿的肚子”比作“小鼓”,运用比喻的修辞,形象地写出了八儿吃得特别多,也说明了八儿对腊八粥的喜爱。
    故答案为:
    比喻 八儿的肚子 小鼓 八儿吃得特别多 八儿对腊八粥的喜爱
    3.品读句子,回答问题。
    “大哥同爹都吃不得甜的,我们俩光吃甜的也行……妈,妈,你吃三碗我也吃三碗,大哥同爹只准各吃一碗,一共八碗,是吗?”
    这段话中的“光”的意思是 C (A.完了,一点儿不剩 B.露着 C.单,只),省略号表示 B (A.语意未尽 B.语言中断,欲言又止 C.引文的省略)。这段话表现了八儿 想吃腊八粥的急切心情 。
    【解答】《腊八粥》描述了一家三口人(八儿、八儿的父母)加上一条狗(哈叭),一次晚餐的情形。那天可能是一个特别的节日,因而家里煮了腊八粥,也炒了陈腊肉。作者对八儿等不及要吃粥的嘴馋、小狗哈叭在桌下钻来钻去捡骨头吃、一家人对哈叭是否馋嘴是否听话进行争执……等细节进行描写,描绘出一家三口的其乐融融,字里行间展现出作者对于普通百姓的无比热爱,对于家庭亲情的无比眷恋。
    根据课文内容理解即可,如:这段话中的“光”的意思是单,只;省略号表示语言中断,欲言又止;这段话表现了八儿想吃腊八粥的急切心情。
    故答案为:
    C B 想吃腊八粥的急切心情
    4.拟人手法有妙处。
    (1)文章(《腊八粥》)写锅中的腊八粥在熬煮时,主要运用了 拟人 的修辞手法。
    (2)“把小米、饭豆、枣、栗、白糖、花生仁合拢来, 糊糊涂涂 煮成一锅,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 沸腾着 ”,“ 在锅中叹气 ”用拟人手法生动地描写出人们煮粥鼓出气泡时 情状 。
    【解答】此句把“小米、饭豆、枣、栗、白糖、花生仁”赋予人的特点“在锅中叹气”,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故答案为:
    (1)拟人;
    (2)糊糊涂涂 沸腾着 在锅中叹气 情状。
    5.读下面的句子,感受八儿的心理变化过程。(选择)
    A.迫不及待
    B.苦苦等待
    C.美妙的猜想
    D.亲见时的惊讶
    (1)枣子必大了三四倍﹣﹣要是真的干红枣也有那么大,那就妙极了! C
    (2)“妈,妈,要到什么时候才……” A
    (3)“怎么,黑的!” D
    (4)八儿回过头来,也不过是看到一股淡淡烟气往上一冲而已! B
    【解答】《腊八粥》全文以腊八粥为线索,描绘了小孩八儿盼粥,等待妈妈煮粥,以及八儿一家人其乐融融地享受腊八粥的场景,表现了八儿对腊八粥的喜爱之情,更表现出腊八粥的香甜和八儿的可爱,刻画了一幅甜蜜温馨的家庭生活图景。
    (1)文中句子“枣子必大了三四倍﹣﹣要是真的干红枣也有那么大,那就妙极了”这句话体现了八儿心中对红枣的美妙的猜想。故选C。
    (2)文中句子“妈,妈,要到什么时候才……”这句话体现了八儿迫不及待的心情。故选A。
    (3)文中句子“怎么,黑的!”这句话体现了八儿亲见时的惊讶心理。故选D。
    (4)文中句子“八儿回过头来,也不过是看到一股淡淡烟气往上一冲而已”这句话体现了八儿苦苦等待的心情。故选B。
    故答案为:
    (1)C;
    (2)A;
    (3)D;
    (4)B。
    6.写出下面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1)你们想,妈妈的命令,看羊还不够资格的八儿,难道还能设什么法来反抗吗? 反问
    (2)晚饭桌边,靠着妈妈斜立着的八儿,肚子已成了一面小鼓了。 比喻
    【解答】(1)反问就是用疑问的句式,表达肯定的观点。“难道还能设什么法来反抗吗?”运用了反问的手法。
    (2)把“肚子”比作“小鼓”,运用了比喻的手法。
    故答案为:
    (1)反问;
    (2)比喻。
    7.给加点词换个说法,不改变句子原意。
    (1)父亲并不因此而得意,反而倒有几分愠怒。( 生气 )
    (2)我想:父亲会培育这仙品的。( 培植 )
    (3)我从未见过这么清妙的兰草。( 清雅 )
    (4)我希望能找到一朵五瓣儿的丁香。( 渴望 )
    【解答】(1)愠怒:恼怒。结合语义,可换为“生气”。
    (2)培育:培养幼小生物,使其发育成长。结合语义,可换为“培植”。
    (3)清妙:清雅。结合语义,可换为“清雅”。
    (4)希望:心里想着实现某种事情。结合语义,可换为“渴望”。
    故答案为:
    (1)生气;
    (2)培植;
    (3)清雅;
    (4)渴望。
    8.作者笔下的腊八粥让人垂涎欲滴,读读下面的句子,仿写一种你喜欢的食物。
    把小米、饭豆、枣、栗、白糖、花生仁合拢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单看它那叹气样儿,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况是,大碗大碗地装着,大匙大匙朝嘴里塞灌呢!
    把调成糊状的鸡蛋液“哧溜”一下,从碗里滑落到锅里,猛然遇到热油的烤烫,鸡蛋液发出了“哧啦……”的喊叫声,并迅速鼓起。西红柿块的加入降低了锅底的温度,鸡蛋渐渐塌下身,和西红柿块一起组成了一幅红黄相间的图画。不一会儿的工夫,锅里便飘出一阵浓香,美味家常菜“西红柿炒鸡蛋”就可以摆上饭桌了。
    【解答】可以从美食的材料准备、制作过程、色、香、味等方面来展开具体地写,注意抓住其中一两个重点,写出美食的特点。
    故答案为:
    把调成糊状的鸡蛋液“哧溜”一下,从碗里滑落到锅里,猛然遇到热油的烤烫,鸡蛋液发出了“哧啦……”的喊叫声,并迅速鼓起。西红柿块的加入降低了锅底的温度,鸡蛋渐渐塌下身,和西红柿块一起组成了一幅红黄相间的图画。不一会儿的工夫,锅里便飘出一阵浓香,美味家常菜“西红柿炒鸡蛋”就可以摆上饭桌了。
    9.阅读短文,按要求作答。
    过去的年(节选)
    莫言
    ㅤㅤ过年时有一件趣事不能不提,那就是装财神和接财神。往往是你一家人刚刚围桌吃饺子时,大门外就起了响亮的歌唱声:财神到,财神到,过新年,放鞭炮。快答复,快答复,你家年年盖瓦屋。快点拿,快点拿,金子银子往家爬……听到门外财神的歌唱声,母亲就盛上半碗饺子,让男孩送出去。
    ㅤㅤ扮财神的,都是叫花子。他们提着瓦罐,有的提着竹篮,站在寒风里,等待着人们的施舍。这是叫花子们的黄金时刻,无论多么吝啬的人家,这时候也不会舍不出那半碗饺子。那时候我很想扮一次财神,但家长不同意。我母亲说过一个叫花子扮财神的故事,说一个叫花子,大年夜里提着一个瓦罐去挨家讨要,讨了饺子就往瓦罐里放,感觉到已经要了很多,想回家将百家饺子热热自己也过个好年,待到回家一看,小瓦罐的底儿不知何时冻掉了,只有一个饺子冻在了瓦罐的边缘上。叫花子不由得长叹一声,感叹自己多舛命运实在是糟糕,连一瓦罐饺子都担不上。
    ㅤㅤ现在,如果愿意,饺子可以天天吃,没有了吃的吸引,过年的兴趣就去了大半。人到中年,更感到时光的难留,每过一次年,就好像敲响了一次警钟。没有美食的诱惑,没有神秘的气氛,没有纯洁的童心,就没有过年的乐趣,但这年还是得过下去,为了孩子。我们所怀念的那种过年,现在的孩子不感兴趣,他们自有他们的欢乐的年。
    (1)文中叫花子是如何装财神的?人们又是如何接财神的?
    装财神: 叫花子扮成财神,提着瓦罐、竹篮,挨家唱歌,等待着人们的施舍。
    接财神: 人们听到门外“财神”的歌唱声,就盛上半碗饺子,送出去。
    (2)文章提到了过去过年和现在过年。其中详写 过去过年 ,略写 现在过年 。
    (3)故事中叫花子长叹一声,感叹自己命运多舛,关于叫花子感叹的原因,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B
    A.小瓦罐的底儿不知何时冻掉了。
    B.当了叫花子,过年只能要饺子吃。
    C.要来的百家饺子只剩一个了。
    【解答】(1)考查了文章内容理解与概括。在文章第二自然段写到叫花子装财神的情景“他们提着瓦罐,有的提着竹篮,站在寒风里,唱着歌,等待着人们的施舍”。故答案为:他们提着瓦罐,有的提着竹篮,站在寒风里,唱着歌,等待着人们的施舍。
    “接财神”在文章第一段写到“听到门外财神的歌唱声,母亲就盛上半碗饺子,让男孩送出去”,在叫花子装财神唱歌时,家家户户不论多么吝啬,都会拿出半碗饺子去接财神。故答案为:人们听到门外“财神”的歌唱声,盛上半碗饺子,送出去。
    (2)考查了文章结构及详略安排。文章写的是过去过年的情景和现在过年情景的对比,但是文章大部分写的都是过去过年的趣事,详细描写了过去过年接财神和装财神的趣事,而现在过年的情景只是一带而过。故答案为:过去过年、现在过年。
    (3)考查了文章内容理解与概括。文章第二段写的是:叫花子要来了,很多的饺子,家家户户都给了饺子,本想回家热饺子过一个好年,但是回到家一看,瓦罐的底儿冻掉了,只剩下了一个饺子。A选项,瓦罐的底儿冻掉了,在文章的第二段写到“小瓦罐的底儿不知何时冻掉了”因此,正确;B选项,叫花子感叹自己命运多舛,是因为要来了很多的饺子,但是最后只剩下一个了,并不是因为自己是叫花子而感叹,因此,错误;C选项,叫花子回家后发现自己要来的饺子只剩一个了,在文章第二段写到“只有一个饺子冻在了瓦罐的边缘上”不一致;故选B。
    故答案为:
    (1)叫花子扮成财神,提着瓦罐、竹篮,挨家唱歌,等待着人们的施舍;
    人们听到门外“财神”的歌唱声,就盛上半碗饺子,送出去。
    (2)过去过年 现在过年;
    (3)B。
    10.百字练笔。
    你的家乡有哪些民俗?这些民俗给你留下哪些深刻的印象?请你选择一个,向大家介绍一下吧!
    【解答】范文:
    我最喜欢端午节
    端午节在中国的民间节日中可以算得上隆重的节日,过端午节有吃粽子、插艾蒿等习俗,下面我来介绍一下我们家乡是怎么过端午节的。
    过端午节我足足能提前兴奋上一周,因为可以吃上香喷喷的粽子了,那个时候生活比较单调,也很苦,不是过节平常是什么也吃不到的。说起粽子,它不仅好吃,最主要的是在包粽子的过程中,体现着乐趣。每年端午一到,母亲在头一天晚上泡上一盆糯米,第二天早上便是我和母亲一起包,绿绿的粽叶里加上糯米和大枣,包成三棱形的粽子,包好后放在大锅里足足煮上3、4个钟头,之后母亲把粽子泡在备好的两水桶内,凉了以后细细地拨开竹叶,咬上一口白嫩的糯米,紫红的大枣就露出头来,蘸白糖再吃,那时吃起来是那么的香甜可口,耐人回味。
    端午节前夕,家家把在山上采的艾蒿插在门上,说是为了避邪,我们小孩只是效仿着做,不懂其中的含义。
    端午节早晨,起床后,母亲在我们的手腕和脚踝上缠上五彩的丝线,据说可以去病除邪。其实在我心里,这些五彩的丝线是那些精美手镯的替代品。有些人家也会花些钱给自己的小孩买香荷包带在身上,我的母亲是自己亲手用些小布头做的,里面塞些棉花,放些香草,即便是这样我们也很高兴。
    端午节是我最喜欢的节日。
    搅和(hu he)
    叹气似的(shì sì)
    黄焖鸡锅子(mèn mēn)
    肿胀(zhǒng zǒng)
    赤枣(chì cì)
    唾沫(m me)
    搅和(hu he) hu
    叹气似的(shì sì) shì
    黄焖鸡锅子(mèn mēn) mèn
    肿胀(zhǒng zǒng) zhǒng
    赤枣(chì cì) chì
    唾沫(m me) m

    相关试卷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燕子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燕子同步达标检测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拼音全对的一组是,给画线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理解课文选一选,课外经典阅读,写一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匆匆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匆匆复习练习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看过去,岁月匆匆,写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点亮思维,按要求写句子,阅读短文,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藏戏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藏戏复习练习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下列句义简明,没有岐义的一项是,课文综合回顾,自读课文,给课文编写段落提纲,小练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