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4年高考作文专题训练
2024年高考作文专题训练:文言文专题训练诸子散文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高考作文专题训练:文言文专题训练诸子散文,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概括材料一体现的思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材料一: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老子》第六十四章)
材料二:
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渔父》《盗跖》《胠箧》,以诋訿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畏累虚》《亢桑子》之属,皆空语无事实。然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也。其言洸洋自恣以适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
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太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选自《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材料三:
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
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选自《庄子·外物》)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B.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C.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D.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名,男子在十五岁行冠礼时由长辈敲定。有的以职业为名,如庖丁、师旷。
B.墨,即墨家,诸子百家之一,创始人为墨翟,主张“兼爱、非攻”。
C.牺牛,古代祭祀用的纯色牛。牲,古代供祭祀用的体形完整的牛。
D.侯,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二等,比“侯”高一等的是“公”。
3.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庄子是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期的人,他的学说涉猎范围广泛,核心思想归宗于老子的学说思想。
B.楚王听说庄周很有才干,便派使者去请他做卿相。庄周以牺牛为喻,表明自己不再做官的决心。
C.庄周著书,都是寓言类的,《渔父》《盗跖》《亢桑子》等作品,都是虚构的,没有实事。
D.活在车轮碾过的小坑洼里,鲫鱼急需斗升的水让自己活下来,比喻处于困境、亟待援助的庄周。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
(2)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5.请概括材料一体现的思想。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第六十四章》
(二)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梁惠王曰:“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愿比①死者一酒之,如之何则可?”
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②。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③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
(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第1、5章)
(三)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懷,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敬畏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教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节选自《礼记·大学》)
【注】①比:替。②耨(nòu):锄草。③梃:棍棒。
6.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①其脆易泮泮:同“判”,分离②不贵难得之货贵:珍贵
③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贼:伤害④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辟:偏
⑤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内:通“纳”,交纳⑥如恶恶臭恶:厌恶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③⑥D.④⑤⑥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以盛水浆
B.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越有难,吴王使之将
C.此谓诚于中,形于外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D.食而不知其味人而不仁,如礼何
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B.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C.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D.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子》又名《南华经》,书中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权术上讲究物极必反,修身上力求性命双修。
B.万乘:兵车万辆,表示军事力量强大。周朝制度,天子出兵车万乘,诸侯出兵车千乘,后世以“万乘”称天子。
C.仁义:是儒家的重要伦理范畴,本意为仁爱与正义。备受孟子推崇,与“礼、智、信”合称为“五常”。
D.《大学》原是《礼记》中的一篇,旧说为曾子所作,是中国古代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后与《论语》《中庸》《孟子》合为“四书”,为科举考试的重要内容。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子》告诫人们做事要善始善终,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具有坚强的毅力,从小事做起,才可能成就大事业。
B.孟子批评那些不实行“仁政”的君王使老百姓陷于痛苦之中,也直接地批评了梁惠王“东败于齐”“西丧地于秦”“南辱于楚”的根本原因。
C.孟子面对梁惠王利国的急切心态,先表明自己施行仁义的观点,然后运用比喻论证来阐明施行仁义的意义,最后指出施行仁义的具体措施。
D.文本(三)中的“诚意”,即人们在修养自身的过程中能够做到诚实、不自欺;“诚于中,形于外”就是告诉人们做人做事要“表里如一”。
11.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2)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
12.在文本(二)中,梁惠王想洗雪耻辱,向孟子询问对策。孟子给出的建议是什么?请简要说明。
参考答案:
1.D2.A3.C4.(1)楚威王听说庄周有才能,派遣使臣带着丰厚的礼物去聘请他,许诺让他出任卿相。
(2)我不愿被执政者束缚,终身不做官,以便使我的心志愉快。5.①对待不利之事,洞察先机预兆;②对待大事,抓住细节;③善始慎终。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我只要一点儿水就能活下去,您竟然说这种话,还不如早点儿到干鱼店里去找我!
“耳”是句末语气词,其后断开,排除BC;
“君乃言此”主谓宾齐全,是完整结构。“曾不如”的主语“君”,与“君乃言此”属两个分句,其间断开,排除A。
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A.“名,男子在十五行冠礼时由长辈敲定”错。《疏》云:“始生三月而始加名,故云幼名;年二十有为父之道,朋友等类不可复呼其名,故冠而加字。”,个人出生三个月后,长辈会给他起第一个名字,这就是幼名。男子二十岁(成人)举行加冠礼时取字,女子十五岁许嫁举行笄礼时取字,以表示对本人尊重或供朋友称呼。
故选A。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庄周著书,都是寓言类的”“都是虚构的话,没有实事”错。原文“故其著书十馀万言,大抵率寓言也”,是说大多数,而非“都是”。“作《渔父》《盗跖》《胠箧》,以诋訾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畏累虚》《亢桑子》之属,皆空语无事实”,可知“《亢桑子》是虚构的话,没有实事”,《渔父》《盗跖》没有说是“空语无事实”。
故选C。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第一个“使”,派遣;“厚币”,丰厚的礼物;“为”,出任,担任。
(2)“羁”,束缚、拘禁;“仕”,仕进、做官;“快”,使动用法,使……愉快。
5.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由“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可知,对待不利之事,洞察先机预兆;
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可知,对待大事,抓住细节;
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可知,要善始慎终。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安稳的局面容易控制,事变征兆未出现时容易策划,脆弱时的事物容易化解,细微时的事物容易消散。采取措施要在事情的变化还没有发生的时候,治理要在祸乱没有发生时进行。合抱粗的大树,是从细小的萌芽生长起来的。数层的高台,是从一筐筐泥土积累起来的。上千里的行程,是从第一步开始行走的。按自己意志任意妄为的人肯定要失败,强行持有的人肯定要丧失。所以圣人顺应自然而不妄为,所以没有失败;不强行持有所以没有丧失。人们做事情,常常在快要成功的时候却失败了。必须象对待开始一样谨慎的对待结束,那样就不会失败了。因此圣人想要别人不想要的,而且不贪恋贵重的财物;学习别人不愿意学的知识,学习别人所不学习的,补救众人所经常犯的过错,这样遵循万物的自然本性而不会妄加干预。
(《老子》第六十四章)
材料二:
庄子是蒙地人,名叫周。他曾经做过蒙地漆园的小吏,和梁惠王、齐宣王是同一时代的人。他的学说涉猎广泛、无所不包,然而其核心思想却归宗于老子的学说。因此他撰写的十多万字的著作,大多类似于寓言。他写的《渔父》《盗跖》《胠箧》是用来诋毁孔子学派的人而表明老子学说的。《畏累虚》《亢桑子》一类的,都是虚构的话,没有实事。可是庄子善于著书分析词句,阐述事理,譬喻情状,用来指斥儒家和墨家,即使是当世博学之士,也难免受到他的攻击。他的话言恣肆纵横,以满足自己,所以从王公大人起,都无法重视他。
楚威王听说庄周有才能,派遣使臣带着丰厚的礼物去聘请他,许诺他让他出任卿相。庄周笑着对楚国使臣说:“千金,确实是厚礼;卿相,确实是尊贵的高位。您难道没见过祭祀天地时用的牛吗?喂养它好几年,给它披上带有花纹的绸缎,把它牵进太庙去当祭品。在这个时候,它即使想做一头小猪,难道能办得到吗?您赶快离去,不要玷污了我。我宁愿在浅而小的水沟中游玩而自寻快乐,也不愿被执政者束缚。我愿终身不做官,以便使我的心志愉快。”
(选自《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材料三:
庄周家境贫寒,因此去向监河侯借粮。监河侯说:“行。我到年终可以得到百姓交来的税粮,到时候借给你价值三百金的粮食,好吗?”
庄周听了脸色骤变,愤愤地说:“我昨天来的时候,有人在半道上呼唤我。我回头看看路上车轮碾过的小坑洼里,有条鲫鱼。我问它:‘鲫鱼,你在这里干什么呢?鲫鱼回答:‘我是东海的水官。你能用斗升之水使我活下来吗?’我对它说:‘行啊。我将到南方去游说吴王和越王,请他们引西江之水来迎接你,可以吗?’鲫鱼变了脸色,生气地说:‘我失去了我所依赖的水,没有安身的地方。(现在)我只要一点儿水就能活下击,您竟然说这种话,还不如早点儿到干鱼店里去找我!’”
(选自《庄子·外物》)
6.B7.C8.D9.A10.B11.(1)世人行事,往往是几近成功的时候又失败了。到最后一刻还像刚开始时一样谨慎,就不会有失败的事了。
(2)所以喜爱一个人但又认识到他的缺点、不喜欢(厌恶)一个人但又认识到他优点的人,天下很少见。12.①孟子建议梁惠王对百姓施行仁政。
②在物质生产方面,省刑罚、薄赋税、深耕易耨;
③在教育方面,要修养孝悌忠信的品德。
【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错误解释有:
②贵:动词,看重。“不贵难得之货”,句意:不看重难得的财物。
⑤内:通“纳”,结交。“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句意:这不是因为要想去和这孩子的父母结交关系。
⑥前一个“恶”为动词“厌恶”,后一个“恶”为形容词“不好的”。“如恶恶臭”,句意:好像厌恶臭气”。
排除②⑤⑥。
故选B。
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不同。
“以”,连词,表目的,来。“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句意:来辅助万物按其本然的方式发展,而不敢强为。
“以”,介词,用。“以盛水浆”,句意:用大葫芦去盛水浆。
B.不同。
“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句意:别人看你,就像能看见你的心肺肝脏一样清楚。
“之”,代词,他。“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句意:越国发难,吴王派他统率部队。
C.相同。两个“于”均解释作介词,在。
“此谓诚于中,形于外”,句意:这就叫做内心的真实,一定会表现到外表上来。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句意:做事情要在它尚未发生以前就处理妥当;治理国政要在祸乱没有产生以前就早做准备。
D.不同。
“而”,连词,表转折,却。“食而不知其味”,句意:(虽然)吃东西,却一点也不知道是什么滋味。
“而”,连词,表假设,如果。“人而不仁,如礼何”,句意:做人如果没有仁德,怎么对待礼仪制度呢?
故选C。
8.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曾子说:“十只眼睛看着,十只手指着,这难道不令人畏惧吗?”财富可以装饰房屋,品德却可以修养身心,使心胸宽广而身体舒泰安康。所以,品德高尚的人一定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
“十目所视”和“十手所指”句式结构相同,都是主谓式,所以两个句子中间断开,单独成句,排除AB;
“富润屋”和“德润身”句式结构相同,且主谓宾结构完整,故可单独成句;“心广体胖”是并列式结构,中间不能断开,排除C。
故选D。
9.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A.“《老子》又名《南华经》”错误,《庄子》又称《南华经》,《老子》又称《道德经》。
故选A。
10.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言文内容的能力。
B.“直接地批评了梁惠王”错误,结合原文“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分析,孟子未直接地批评,而是从施行仁政就会让百姓主动归顺,不必引起战争的角度来委婉告知。
故选B。
1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从事”,行事;“几成”,几近成功;“慎”,谨慎;“败事”,失败的事。
(2)“好”,喜好,喜爱;前一个“恶”,缺点;“美”,优点;“鲜”,少。
1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信息、归纳要点的能力。
由“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可知:政策生产方面应该少用刑罚,减轻赋税,(提倡)深耕细作、勤除杂草;
由“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可知:在教育方面,要修养孝悌忠信的品德。
参考译文:
(一)
局面安定时容易保持和维护,事变没有出现迹象时容易图谋;事物脆弱时容易消解,事物细微时容易散失。做事情要在它尚未发生以前就处理妥当,治理国政要在祸乱没有产生以前就早做准备。合抱的大树,生长于细小的萌芽;极高的高台,筑起于每一堆泥土;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走出来的。有所作为的将会招致失败,有所执着的将会遭受损害。因此圣人无所作为所以也不会招致失败;无所执着所以也不遭受损害。世人行事,往往是几近成功的时候又失败了。到最后一刻还像刚开始时一样谨慎,就不会有失败的事了。所以圣人,以没有欲望作为自己的欲望,不看重难得的财物,以“不教”的方式来教,(通过)恢复、弥补众人的过错(来让人们知道如何正确行事),来辅助万物按其本然的方式发展而不敢强为。
——《第六十四章》
(二)
孟子拜见梁惠王,惠王说:“老先生,您不远千里而来,将有什么有利于我的国家吗?”
孟子回答道:“大王,您为什么定要说到利呢?只要有仁义就可以了。大王说:‘怎样有利于我的国家?’大夫说:‘怎样有利于我的封邑?’士人、平民说:‘怎样有利于我自身?’上上下下互相争夺利益,那国家就危险了。在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杀掉国君的,必定是国内拥有千辆兵车的大夫;在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杀掉国君的,必定是国内拥有百辆兵车的大夫。在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里拥有千辆兵车,在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里拥有百辆兵车,不算是不多了。如果以道义为后却以利益为先,那他们不争夺是不会满足的。没有讲求仁的仁却遗弃自己父母的;没有讲求义的人却轻慢自己君王的。大王只要讲仁义就可以了,何必谈利呢?”
梁惠王说:“晋国,以前天下没有哪个国家比它更强大的了,这是老先生您所知道的。(可是)等到传到我手中,东边被齐国打败,我的长子也牺牲在这里;西边又割给秦国七百里地;南边又被楚国欺侮。对此我深感耻辱,想要为死难者尽洗此恨,要怎么办才好呢?”
孟子回答道:“百里见方的小国也能够取得天下。大王如果对百姓施行仁政,少用刑罚,减轻赋税,(提倡)深耕细作、勤除杂草。让年轻人在耕种之余学习孝亲、敬兄、忠诚、守信的道理,在家侍奉父兄,在外敬重尊长,(这样,)可以让他们拿起木棍打赢盔甲坚硬、刀枪锐利的秦楚两国的军队了。他们(秦、楚)常年夺占百姓的农时,使百姓不能耕作来奉养父母,父母受冻挨饿,兄弟妻儿各自逃散。他们使自己的百姓陷入了痛苦之中,(如果)大王前去讨伐他们,谁能跟大王对抗呢?所以说:‘有仁德的人天下无敌。’请大王不要怀疑!”
(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第1、5章)
(三)
使意念真诚的意思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要像厌恶腐臭的气味一样,要像喜爱美丽的女人一样,一切都发自内心。所以君子在独处时一定要慎重。品德低下的人在私下里做坏事,没有什么做不出来的,一见到品德高尚的人便躲躲闪闪,掩盖自己所做的坏事,而夸耀自己好的一面。(殊不知)别人看你,就像能看见你的心肺肝脏一样清楚,掩盖有什么用呢?这就叫做内心的真实,一定会表现到外表上来。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哪怕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一定要谨慎。曾子说:“十只眼睛看着,十只手指着,这难道不令人畏惧吗?”财富可以装饰房屋,品德却可以修养身心,使心胸宽广而身体舒泰安康。所以,品德高尚的人一定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
之所以说修养自身的品性要先端正自己的心思,是因为心有愤怒就不能够端正:心有恐惧就不能够端正;心有喜好就不能够端正;心有忧虑就不能够端正。心思不端正就像心不在自己身上一样,虽然在看却像没有看见一样,虽然在听却像没有听见一样,虽然在吃东西却一点也不知道是什么滋味。所以说,要修养自身的品性必须要先端正自己的心思。
之所以说管理好家庭和家族要先修养自身,是因为人们对于自己亲爱的人会有偏爱,对于自己厌恶的人会有偏恨,对于自己敬畏的人会有偏向,对于自己同情的人会有偏心,对于自己轻视的人会有偏见。所以喜爱一个人但又认识到他的缺点、不喜欢一个人但又认识到他优点的人,天下很少见。所以有谚语说:“人都不知道自己孩子的坏,人都不满足自己庄稼的好。”这就是不修养自身就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的道理。
(节选自《礼记•大学》)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高考作文专题训练:文言文专题训练文言断句练习,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用斜线,用“/”给文段中画线的部分断句,用“/”给文段中画线的句子断句,用“/”给下面的文言语段断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高考作文专题训练:文言文专题训练论说类,共9页。
这是一份2024年高考作文专题训练:散文专题训练徐鲁散文,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