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伯牙鼓琴》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五四学制)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5333094/0-170717814227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21课《伯牙鼓琴》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五四学制)语文六年级上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5333094/0-170717814230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21课《伯牙鼓琴》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五四学制)语文六年级上册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5333094/0-170717814233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六年级上册(2018)第六单元21 伯牙鼓琴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六年级上册(2018)第六单元21 伯牙鼓琴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说明,文本简介,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问题链设计,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本篇课文选自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第22课,讲述了伯牙和锺子期因为音乐而相知,锺子期死后,伯牙破琴绝弦,不再鼓琴的故事,表现了音乐艺术的魅力和朋友间的真挚情谊。因此学习本篇课文应该在本单元“艺术之美”的主题之上,通过对语言的品析,感受伯牙和锺子期之间的知音情谊。
六年级的学生正处在中小衔接的阶段,因此在课堂上应该注意小学到中学知识的过渡。包括在小学的基础上继续进行识字的教学,深入解析汉字的音形意,理解汉字内在含义及情感色彩,并初步掌握简单的判断句、省略句等文言句式。
二、文本简介
《伯牙鼓琴》选自《吕氏春秋》,是吕不韦集合门客共同编写而成。文章先写了伯牙弹琴,锺子期听琴,伯牙在琴声中想到的高山和流水,锺子期都能听出来。“志”在《说文解字》中的意思是:“意也,从心之声。”因此高山和流水的主语都是“志”,说明伯牙具有远大的抱负。文中并没有直接描写伯牙的琴声,而是间接地通过锺子期的评价,却能看出伯牙的琴技高超。锺子期死后,伯牙破琴绝弦,文章删去了原文的“非独琴若此也,贤者亦然。”表面上是在感叹知音难觅,实则是抒发有才之人不被统治者赏识的苦痛。
三、教学目标:
1.借助注释疏通文意,通过反复诵读培养文言语感。
2.通过对“志”的字源探究理解知音的深刻内涵,进而探究伯牙破琴绝弦的深层原因。
四、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志”的字源探究理解知音的深刻内涵,进而探究伯牙破琴绝弦的深层原因。
五、问题链设计
核心问题:伯牙破琴绝弦的深层原因?
下位问题:
1.哪些句子能表现伯牙的高超琴技?
2.作者是如何表现的?
3.子期死后,伯牙破琴绝弦的原因?
4.作者写这篇文章想表达什么?
六、教学过程
(一)解析课题,导入新课
1.齐读课题“伯牙鼓琴”
这个课题是什么意思?
预设:伯牙弹琴
“鼓”是什么意思?
预设:“弹”的意思。
弹的什么琴?
预设:古琴,又称七弦琴,古琴承载着丰厚的文化意蕴,且最能表现君子德行,故古琴的琴声意境深远,往往承载着弹奏者内心的情志。(展示鼓琴图片)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播放配乐,示范朗读,划分停顿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2.先请学生个别朗读,再齐读
3.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伯牙弹琴,锺子期听琴。伯牙弹琴的时候想到高山,锺子期就说:“好啊,像大山一样高峻。”不一会儿伯牙又想到了流水,锺子期又说:“好啊,像流水一样浩荡。”锺子期死了,伯牙割断了弦摔破了琴,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三)品子期语言,探知音含义
1.核心问题
核心问题:伯牙破琴绝弦的深层原因?
2.哪些句子能反映伯牙的琴技高超?
预设: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善哉”是“好”的意思,“乎”是语气词,“您”是敬称,“若”是像,而且用了感叹语气,可见锺子期对伯牙的琴技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翻译:“善哉乎鼓琴”是个倒装句(翻译时要调整语序)加省略句(补充省略的内容),“巍巍乎若太山”也是倒装句,翻译应该是(您)弹琴弹得真好啊,像大山一样高峻。
预设: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翻译:(您)弹琴弹得真好啊,像流水一样浩荡。
“太山”、“流水”说明锺子期听到了伯牙琴声里的景色,可见他的音乐鉴赏水平很高,通晓音律。(板书:通晓音律)
3.请同学个别朗读这两句话
朗读指导:“善哉”“巍巍”要重读,语气词“乎”要读得轻一点,并且和前面连起来读,“汤汤乎”要读得轻一点并拖长。
4.志的字源探究
“巍巍乎若太山”“汤汤乎若流水”的主语是什么?结合上文伯牙的表现。
预设:方鼓琴而志在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
翻译:方是刚刚,才,少选表示一会儿,这两句话意思是“伯牙刚刚鼓琴心里想着高山”“一会儿伯牙的心里又想着流水”。
“志”在金文里的写法是这样的,上面一个“止”字表示停止,下面一个“心”字表示形旁。连起来表示心志所止,课文里解释为心志、情志。
因此两句话的主语是什么?
预设:志
将“志”带入句子中翻译。
预设:您弹琴弹得真好啊,心志像大山一样高峻。您弹琴弹得真好啊,心志像流水一样浩荡。
所以锺子期不仅能听懂伯牙的琴声中的音律,还能听懂什么?
预设:伯牙的志向,可以说他理解了伯牙的心志。(板书:理解心志)
看看标绿的方和少选能不能去掉?
预设:不能,因为这两个词都表示时间短的意思,可以看出锺子期迅速领会了伯牙的意思,可见他们心灵契合之高,可以称之为“知音”。(板书:知音)
5.男女分角色朗读伯牙的表现和子期的评价
6.想象乐曲中的画面,也做一回伯牙的知音
你还能从伯牙的琴声中听到什么呢?让我们也做一回伯牙的知音吧。(出示PPT语言训练)
伯牙鼓琴而志在(清风),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徐徐)乎若清风。”
(强调伯牙的志向如清风般恬淡。)
伯牙鼓琴而志在(明月),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皓皓)乎若明月。”·····
(伯牙的志向如明月般高洁。)
既然有这么多景物都能表达伯牙的心志,为何文中只用“高山”“流水”呢?——(巍峨的高大,突出其高;浩荡的流水突出其远)突出伯牙志向之“高远”。
7.配乐将“伯牙鼓琴”到“汤汤乎若流水”的内容连起来读,不仅要读出停顿和重音,还要读出情感。
(四)难点突破,探究伯牙绝弦的深层原因
1.这个故事的结局是什么?
预设: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为之弹琴的人了。破:摔破。绝:断。为:替,给。
2.伯牙破琴绝弦的原因是什么?
锺子期死了,伯牙不仅失去了(通晓音律)的人,更失去了(理解自己、志同道合)的人。
3.读一读这句话,读出沉痛之感
4.完成对联
上联:锺子期听曲解心志
下联:俞伯牙摔琴谢知音
横批:高山流水/知音难觅(横批要从右往左写)
5.再读全篇课文,不仅要读出伯牙的心志,也要读出锺子期的知音之情。
(五)拓展延伸
伯牙绝弦这个故事后世很多人都引用了,这是《说苑·尊贤》中的原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凡贤人之德,有以知之也。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非独鼓琴若此也,贤者亦然。虽有贤者,而无以接之,贤者奚由尽忠哉!骥不自至千里者,待伯乐而后至也。
——《说苑·尊贤》
翻译:不唯独弹琴是这样啊,贤良的人也这样。即使有了贤才却没有人知道,贤才怎么能尽忠呢!千里马自己不跑千里,是为了等伯乐来才显现它日行千里的才华。
预设:这是作者为了规劝当时的君主而写的,为了能让他做一个识人的明君。因此伯牙和子期就相当于贤者和明君,千里马和伯乐的关系。(板书:伯牙 子期 贤者 明君 千里马 伯乐)
(六)总结全文,点明主旨
我们来回顾一下这节课的阅读路径,先通过读准字音和停顿,找到伯牙琴技高超的句子,感受到了他如太山和流水一般高远的志向和锺子期对于他的欣赏,并结合了《说苑·尊贤》,知道了这个故事是为了规劝当时的君主做一个明君。也希望你们在未来的日子里善于去倾听他人,做他人的知音,遇到属于你自己的伯牙和子期。课后请同学们用现代文把这篇文言文改写成一个小故事,加上语言和神态描写。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七)布置作业,改写故事
1.完成积累拓展五:发挥想象,增加一些细节(如人物的对话、神态、心理等),用现代汉语改写这个故事,200字左右。
2.完成语文练习部分第22课。
七、板书设计
伯牙鼓琴
知音
通晓音律 理解心志
伯牙——子期
↓
贤者——明君
↓
千里马——伯乐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六年级下册(2018)第二单元6 那个星期天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设计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七年级上册(2018)16 猫精品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说明,设计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七年级上册(2018)18 狼优秀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