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科粤版化学初三上学期练习题整套
初中化学科粤版九年级上册4.1 我们的水资源优秀第2课时复习练习题
展开这是一份初中化学科粤版九年级上册4.1 我们的水资源优秀第2课时复习练习题,文件包含同步练习科粤版2012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41我们的水资源第2课时同步练习原卷版docx、同步练习科粤版2012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41我们的水资源第2课时同步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9页, 欢迎下载使用。
基础知识清单
四、水的净化方法
1.沉淀法
[实验4-1] 取一个 100 mL 的烧杯,加入约70 mL的浑浊河水 (或混有少量泥土的自来水)。
(1)静置数分钟后观察烧杯上层和底层的水,记录现象:部分不溶的杂质沉到水底,经过静置后的水仍然有些浑浊
(2)把硫酸铝 [Al2(SO4)3 或明矾加入烧杯中,搅拌后,继续观察变化,记录现象:上层浑水变澄清,水底有泥沙沉淀
硫酸铝或明矾的作用:吸附悬浮颗粒物并使之沉降
2.过滤法
活性炭[实验4 -2] 在一个下端带有开关 (活塞) 的玻璃过滤柱内,由下至上装填棉花、活性炭、细沙、粗沙、纱布,把一个干净的烧杯放在过滤柱下,将浑浊的水慢慢地倒进过滤柱。图4-9 过滤柱烧杯中得到的滤液,与原来的浑浊水相比,有何不同?浑水变澄清
原理:由于过滤所使用的滤纸只能使水分子和溶解在水中的可溶性杂质通过,所以通过过滤除去了水中的 不溶性固体杂质。
3.蒸发
(实验4-3) 取上述过滤后的净水约 2 mL,倒进蒸发皿内,用酒精灯加热蒸发至出现固体而水分并未干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使水分蒸干,可观察到出现白色固体
(1)加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目的是使液体均匀受热,防止液体局部过热而液滴飞溅)
(2)当蒸发至出现大量固体析出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使水分蒸干(如果有残留固体表明水中有可溶性杂质;若无固体,表明纯净)。
4.蒸馏(水纯化)
蒸馏除去水中可溶性杂质、不溶性杂质、微生物。
(1)原理:通过蒸馏,把混合物(水)中不同沸点的物质分离出来,进而达到分离和提纯的目的。
说明:由于蒸馏需要把水加热至沸腾变成水蒸气再冷凝成水,而水中的其他杂质不能挥发变成蒸气,所以蒸馏水往往认为是纯水,是 纯净物 。
(2)注意事项
①蒸馏烧瓶下面需垫上石棉网,不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防止蒸馏烧瓶受热不均炸裂。
②蒸馏烧瓶中液体体积不能少于其容积的1/3 ,也不能多于其容积的 2/3 。
③蒸馏烧瓶内应加入 沸石 ,使蒸馏平稳进行,以防加热时暴沸 。
④冷却水的流向应跟蒸气的流向相反,这种逆流冷却可以收到最大的冷却效果。
五、自来水的净化
城市居民生活所需净水,主要靠自来水厂供给。
(1)絮凝:使悬浮物质自然凝结沉淀或加入明矾,明矾溶于水后生成的胶状物对杂质吸附,使杂质沉降,达到净化水的目的。
(2)过滤(沙滤):可以除去液体中混有的固体杂质。
(3)曝气:空气氧化。
(4)杀菌:加入氯气(Cl2)、臭氧(O3)或二氧化氯(ClO2)。
六、硬水及其软化
1.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做硬水。我们在水壶或热水瓶底部常见到的一层白色水垢,就是硬水加热后形成的沉淀物。
2.硬水有害。工业锅炉用水绝不能用硬水,否则有可能引起锅炉爆炸。用硬水洗衣服也不好,它会降低肥皂的起泡能力。此外,饮用硬水口感不好,且对健康有害。
硬水: 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做硬水。
3.鉴别硬水和软水
方法:把等量的肥皂水分别滴加到盛有等量的软水、硬水中,振荡,若产生的泡沫较多,则是软水;若产生的泡沫较少或不产生泡沫,且有浮渣,则是硬水。
4.硬水的软化
生活中,常常采用煮沸 的方法软化硬水。
工业上,常常可采用蒸馏法 化学法等来软化硬水。
一、单选题
1.下列物质能用于除去水中异味和色素的是( )
A.明矾 B.活性炭 C.石子 D.细沙
2.由太湖水生产自来水的部分处理过程如下。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用细沙“过滤”可滤除水中的细小颗粒 B. 用活性炭“吸附”可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C. 上述处理过程应包含“蒸馏” D. 经过处理获得的自来水仍是混合物
3.下列对河水的净化操作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
A.蒸馏 B.过滤 C.加入活性炭 D.静置沉淀
4.某水样品中溶有的较多的氯化钙,想要得到较纯净的水可采用的方法是( )
A.加肥皂水B.过滤C.吸附D.蒸馏
5.在进行过滤操作时,除了使用铁架台(带铁圈)、烧杯、玻璃棒以外,还必须用到的仪器是( )
A.酒精灯B.蒸发皿C.漏斗D.量筒
6.如图是自来水厂净化水的主要步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能把过滤池和吸附池的位置颠倒 B.加入的X试剂为活性炭
C.过滤池能除去水中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 D.到达用户的水是纯水
7.将水样静置,用如图装置进行过滤,其操作不规范的是( )
A.用玻璃棒引流
B.滤纸边缘低出漏斗边缘
C.漏斗末端未紧靠烧杯内壁
D.用玻璃棒在漏斗中轻轻搅动以加快过滤速度
8.河水净化的主要步骤如图所示,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步骤I可除去可溶性杂质 B.X试剂可以使用活性炭
C.步骤IⅢ用来杀菌,消毒 D.净化的水还属于混合物
9.李时珍《本草纲目》中“烧酒”写道:“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用器承取滴露。……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这种“烧酒”的方法是( )
A.蒸馏 B.过滤 C.吸附 D.煮沸
10.下列关于水的净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明矾可加速水中悬浮杂质的沉降 B.天然水经过自来水厂净化后仍是混合物
C.煮沸和蒸馏都可以使硬水软化 D.过滤能除去天然水中可溶性的杂质
11.水是我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质,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鉴别软水和硬水:加入肥皂水,振荡,泡沫较多的是硬水
B.湿衣服晾晒一段时间后变干,说明水分子在不断运动
C.电解水实验中,正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约为2:1
D.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着,所以不必节约用水
12.如图是蒸馏装置,蒸馏烧瓶中盛的是自来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装置的组装顺序是:下→上,左→右
B.蒸馏过程发生了水的状态的改变
C.蒸馏烧瓶和锥形瓶中的水分子性质是不相同的
D.使用冷凝管更有利于水蒸气的冷凝
13.项目式学习小组制作的简易净水器(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能对水进行杀菌消毒
B.能除去溶在水中的氯化钠
C.能把硬水转化为软水
D.能除去水中颜色和异味
14.下列有关硬水软水说法正确的是( )
A.自来水一定是软水 B.硬水经过处理可以转化为软水
C.硬水中加入肥皂水振荡产生较多泡沫 D.肥皂遇到软水易起浮渣
15.如图是活性炭净水器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吸附色素及异味
B.若入水口在b处,可以达到更好的净水效果
C.经过该装置净化的水属于混合物
D.硬水经过该装置后可转化为软水
16.水的存在可促进碳纳米管的生长,科学实验中常需对水进行净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硬水经过滤后可以降低其硬度B.明矾可以除去水中的色素异味
C.活性炭吸附过程分子种类会改变 D.蒸馏是水净化程度最高的操作
17.自来水生产中通入氯气的主要作用是( )
A.除去异味 B.消毒杀菌 C.吸附颗粒 D.沉降杂质
18.鉴别硬水和软水最简易的方法是( )
A.加肥皂水 B.观察颜色 C.加食盐水 D.闻气味
19.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静置沉淀是一种简单的净水方法 B.活性炭有吸附性,可用于净化水
C.过滤可以除去水中所有的杂质 D.蒸馏既可以净化水,也可以降低水的
20.某同学进行过滤的实验操作,发现得到的滤液仍浑浊,可能的原因是( )
A.滤纸不够厚 B.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C.滤纸破损 D.承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
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是硬水 B.软水中一定不含有钙、镁化合物
C.矿泉水是软水 D.软水可作锅炉用水
22.海水淡化将是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海水淡化可采用膜隔离技术(如下图),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其他离子不能透过),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右侧池中海水密度不变
B.用膜分离技术得到的淡水为软水
C.淡化膜可用普通滤纸代替
D.该变化是化学变化
23.把有异味、浑浊的少量河水注入如图所示装置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活性炭吸附色素和异味后能循环再利用
B.图中1、2、3、4中的物质分别是小卵石、活性炭、石英砂、蓬松棉
C.图中1、2、3、4中的物质只起过滤作用
D.可以用食盐水来检验净化后的河水是硬水还是软水
24.在实验室制取蒸馏水时,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
A.在对烧瓶进行加热时,必须垫上陶土网
B.烧瓶中加入硬水的体积超过了总体积的2/3
C.蒸馏能够降低水的硬度
D.为防止液体通过导管直接流到试管里,加热时不要使液体剧烈沸腾
25.水是重要的资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硬水中加入肥皂水容易起浮渣 B.过量使用化肥不会导致水体污染
C.澄清石灰水、饱和的MgCl2溶液都是软水 D.水的天然循环主要是通过化学变化完成
26.某同学在实验室进行水的净化实验并检验是否为软水,部分操作如下,其中正确的是( )
A.加入明矾 B.过滤水中杂质
C.活性炭吸附 D.取肥皂水
27.天然水里含有许多杂质,下图是几种净化水的方法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
(2)有关图1方法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①该净水原理用于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的第一步
②滤纸未紧贴漏斗内壁会导致速度减慢
③液面低于滤纸边缘会导致操作失败
④滤液仍浑浊需再次进行该操作
(3)图2中活性炭最主要的作用是______。
(4)是否适合长期饮用图3方法得到的水?______(填“是”或“否”)。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①渔网网鱼和图1原理类似 ②图2方法可将海水淡化
③图3方法的净水效果最好 ④上述过程均属于物理变化
28.小组同学采集水样进行了如下实验
【解释与结论】
(1)X=______,硬度最大的水样是______(填实验编号)。
(2)最能说明肥皂水能区分软水和硬水的对比实验组是______。
(3)由上述实验可知,能将自来水硬度降低的方法是______。
【拓展提升】测定某硬水中物质成分
资料:硬水中含较多的可溶性碳酸氢钙或可溶性碳酸氢镁,其化学式分别为Ca(HCO3)2、Mg(HCO3)2它们受热时会产生难溶性固体,俗称水垢。
硬水中碳酸氢钙受热分解,生成难溶性的碳酸钙固体和两种氧化物,其中一种为气体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过程中该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是______。
29.水是生命之源,“珍惜水、节约水、保护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请解答下列有关水的问题:
小明同学去爬山时,用瓶装了一些山上的泉水,带回实验室,在老师的指导下,按图 1 所示流程制取蒸馏水。
①向滤液中加入的物质甲为活性炭,用来除去色素和异味,这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____性。
②消毒剂有很多种,其中一种的名称为二氧化氯,该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
③实验室过滤操作中所必需的仪器为(填字母)______。
A.烧杯 B.酒精灯 C.试管 D.铁架台
E.玻璃棒 F.漏斗 G.托盘天平
④进行过滤时,下列操作不会导致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的是_____(填字母)。
A.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B.漏斗下端未紧靠烧杯内壁
C.过滤时滤纸被戳破 D.滤纸与漏斗间有气泡
E.收集滤液的烧杯本身不干净
1.(2023·河南·中考真题)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十分丰富B.工业污水未处理可以排放
C.冰和水的共存物属于混合物D.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2.(2023·福建·中考真题)自来水厂将天然水净化为饮用水,无需进行的操作是( )
A.降温结晶B.絮凝沉降
C.杀菌消毒D.细沙滤水
3.(2023年四川省自贡市中考)水是重要的资源,城市里的生活用水是经自来水厂净化处理过的。下列水处理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自然沉降B.过滤C.活性炭吸附D.杀菌消毒
4.(2023年重庆市中考B卷)重庆被誉为“山水之城,魅力之都”。下列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肥皂水可以鉴别硬水和软水
B.活性炭在净水过程中体现了吸附性
C.园林以喷灌和滴灌形式浇灌可节约用水
D.电解水产生的H2和O2的质量比为2:1
5.(2023年安徽省中考)化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许多实际问题,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解决相应实际问题的是
A.AB.BC.CD.D
6.(2023·河南·统考中考真题)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十分丰富 B.工业污水未处理可以排放
C.冰和水的共存物属于混合物 D.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7.(2023·广东广州·中考真题)某学习小组制作的净水器如图,关于该净水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能把自来水变成纯净物 B.能除尽水中的可溶性杂质
C.能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D.净水时水最后流经小卵石
8.(2023·广西·中考真题)鉴别硬水和软水最简易的方法是( )
A.加肥皂水 B.观察颜色 C.加食盐水D.闻气味
9.(2023·湖北荆州·中考真题)常用来区分硬水和软水的试剂是( )
A.食盐水B.肥皂水C.蔗糖水D.蒸馏水
10.(2023·湖南郴州·中考真题)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混合物
B.煮沸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C.电解水产生氢气、氧气的质量比为2:1
D.饮用水越纯越好
11.(2023·山东聊城·中考真题)2023年“中国水周”活动主题为“强化依法治水,携手共护母亲河”。以下关于黄河流域水资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加入明矾能促进黄河水中悬浮杂质沉降
B.可用肥皂水检验黄河水是否为硬水
C.合理使用农药、化肥以减少水体污染
D.黄河水经过沉降、过滤和灭菌操作可得到纯净的水
12.(2023年四川省广安市中考)学习了水的净化后,某同学利用课外时间自制了简易净水器(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装置能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B.硬水经过该装置后可转化成软水
C.装置中的小卵石和石英砂起过滤作用D.草木灰水经过该装置后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13.(2023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苏州平江路河道水清见底,道尽江南之美。下列关于河水处理和保护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中大颗粒的泥沙可通过静置沉降的方法除去
B.通过生态膜物理过滤可将河水中的离子全部滤去
C.为使河水变清澈可将河水蒸馏冷凝
D.厨房废水滤去固体后可直接排向河道
14.(2023年甘肃省武威市中考)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饮用酸碱度过大或硬度过大的水都不利于人体健康。在实验室里可用________测定水的酸碱度;生活中常用________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2)净化水的常用方法有:①消毒杀菌;②过滤;③活性炭吸附;④加明矾吸附沉降。天然水中往往含有许多杂质,要把天然水净化成生活中的自来水,以上净化方法按净化过程排序是______(填序号)。
15.(2023·甘肃金昌·中考真题)水是生命之源。某学校九年级的同学模拟黄河水变成自来水的部分净化过程如下。
(1)取100mL黄河水注入烧杯中,加入少量______(填物质名称),用玻璃棒搅拌使之溶解,静置。
(2)实验室在过滤操作中使用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
(3)吸附池内常用______吸附色素和异味。
(4)生活中为了降低水的硬度并杀灭水中病原生物,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
16.(2023·甘肃白银·中考真题)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饮用酸碱度过大或硬度过大的水都不利于人体健康。在实验室里可用________测定水的酸碱度;生活中常用________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2)净化水的常用方法有:①消毒杀菌;②过滤;③活性炭吸附;④加明矾吸附沉降。天然水中往往含有许多杂质,要把天然水净化成生活中的自来水,以上净化方法按净化过程排序是______(填序号)。
17.(2023年重庆市中考A卷)大多数地下水是硬水,长期饮用会影响健康。家用饮水机的活性炭可以除异味和色素,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性。活性炭能否降低地下水的硬度呢?下面是某兴趣小组设计的探究方案。
【查阅资料】
I.水的硬度:用于衡量水体中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含量的数值,数值越大硬度越大,反之则越小。
II.天然硬水煮沸后常有沉淀生成,存在反应_____(填化学式)。
【探究准备】
向装有足量活性炭的烧杯中倒入100mL某硬度较大的地下水,充分搅拌,静置,过滤,得到滤液。
【提出猜想】
猜想1:硬水硬度降低
猜想2:硬水硬度没有降低
【方案设计】
供选试剂:A.滤液 B.蒸馏水 C.原地下水 D.食盐水 实验仪器:自选
下表是两位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
小华结合所查阅的资料,从理论上提出了可能的实验方案,请帮他完善方案设计。
【方案评价】
老师充分肯定了两位同学的方案,指出科学探究的结果固然重要,而科学思维更为可贵,并鼓励大家积极探索,勇于创新。
18.(2023天津中考真题)2023年“中国水周”的活动主题为“强化依法治水携手共护母亲河”。
(1)下列做法有利于减少海河水污染的是_____(填序号)
A.坐海河轮船时,将垃圾自行带下船并妥善处理,不要扔进海河中
B.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海河中
(2)如图为电解水实验示意图,在实验中,与电源_____(填“正极”或“负极”)相连的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是氧气,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高铁酸钾是一种绿色环保、高效的水处理剂,它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则X的化学式为_____。
(4)天津是缺水城市,节约用水,人人有责。生活中遇到水龙头漏水现象,应及时维修,若某水龙头每秒钟漏2滴水,假设每20滴水为1mL,则10小时可以避免损失水的总体积为_____L。
19.(2023年云南省中考)在古代,井,代替江河,聚拢着人气和城乡的繁荣。现在仍有一些地方的人们使用井水。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当地井水的使用情况、硬度及合理利用进行项目式学习。
任务一:调查井水的使用情况
【问卷调查】调查显示部分家庭还在使用井水,主要用于饮用和菜园的浇灌。
任务二:探究井水的硬度
【实验探究】取适量蒸馏水和井水分别倒入两个烧杯中,向两个烧杯中加入等量的_______,搅拌。蒸馏水中泡沫较多,井水中泡沫较少,浮渣较多,说明井水为硬水。
【咨询老师】该小组的同学通过咨询知道,当地井水中含有较多的等离子,在加热条件下,这些离子趋于生成溶解度更小的物质——水垢,水垢中主要含有和,还可能含有其他物质。
为确定水垢的成分,同学们继续探究。
【查阅资料】有关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表(室温):
【推断预测】根据以上溶解性表推测水垢中还可能含有或_______。
【进行实验】
【实验结论】同学们通过以上实验,确定了水垢的成分。
【拓展延伸】定量研究也是确定物质成分的一种方法。现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由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取该固体,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测得生成的气体质量为4.8g,说明白色固体的成分是_______。
任务三:井水的合理利用
【小组交流】
①有些井水硬度比较高,常年饮用,易患肾结石,所以饮用井水前应将其_______,既可降低硬度还可杀灭水中的细菌。
②今年,云南省大部分地区干旱严重,同学们认为可适当开发地下水以缓解缺水问题,但不能过度开采。地下水过度开采会导致_______(填一条即可)。
【项目总结】通过以上学习,同学们认识到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应该合理利用。
实验操作
实验编号
水样
肥皂水用量/滴
产生泡沫量
①
市售纯净水
20
很多
②
自来水
X
少
③
煮沸后的自来水
20
多
④
湖水
20
无
选项
实际问题
实验方案
A
区分硬水和软水
取样后加入肥皂水
B
检验雨水是否为酸雨
取样后滴加酚酞溶液
C
区分蔗糖水和生理盐水
取样后测导电性
D
检验NaCl溶液中是否含有
取样后加入NaOH溶液
实验流程
实验目的
小红
分别取5mL上述两种供选试剂_____(填序号)于试管中,滴加等量肥皂水,充分振荡,静置
对比两者_____来验证猜想
小华
_____
_____
物质
溶解性
可溶
可溶
微溶
不溶
不溶
微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在烧杯中放入少量研碎的水垢,加入适量蒸馏水充分搅拌,帘置一段时间后,取上层清液于两支试管中,分别编号为①和②。向试管①中通入
无白色沉淀
_______
向试管②中加入_______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科粤版第四章 生命之源——水4.4 化学方程式优秀第2课时精练,文件包含同步练习科粤版2012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44化学方程式第2课时同步练习原卷版docx、同步练习科粤版2012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44化学方程式第2课时同步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科粤版九年级上册4.1 我们的水资源优秀第1课时课后练习题,文件包含同步练习科粤版2012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41我们的水资源第1课时同步练习原卷版docx、同步练习科粤版2012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41我们的水资源第1课时同步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3.4 物质构成的表示式优秀第2课时课后作业题,文件包含同步练习科粤版2012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34物质组成的表达式第2课时同步练习原卷版docx、同步练习科粤版2012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34物质组成的表达式第2课时同步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5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