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作业设计】统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学期作业设计(含解析)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精品同步达标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精品同步达标检测题,文件包含作业设计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原卷版docx、作业设计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
1.地理位置:两河(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
2.奴隶制文明概况:
(1)文明出现时间前3500年。
(2)统一:约公元前24世纪,两河流域实现了初步统一
(3)强盛(古巴比伦王国)公元前18世纪,汉谟拉比___完成了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4)灭亡:公元前1595年,古巴比伦王国被外族灭亡。
3.文明成就:苏美尔人发明的楔形文字和阴历;60进位制计数法等。
4.古代两河流域的文明代表——《汉谟拉比法典》
(1)制定者古巴比伦国王_汉谟拉比。
(2)主要内容:
A古巴比伦分为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奴隶的来源是战俘和买卖。
B古巴比伦奴隶制的特征是家庭奴隶制。家庭中男性家长对奴隶有生杀予夺之权,对妻子儿女有绝对权威,在欠债时甚至可用妻儿去抵债。
C法典中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方面的规定。说明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
(3)地位:是迄今已知世界上已知的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4)意义:《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5)《汉谟拉比法典》的实质:维护的是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两河流域是指亚洲西部的幼发拉底河 和 底格里斯河河流域。公元 6 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六代国王 汉谟拉比
在位时,统一了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1.被古希腊人称为“美素不达米亚”的地方位于今天的( )
A.伊朗B.印度C.伊拉克D.沙特阿拉伯
2.楔形文字与《汉谟拉比法典》这两大文明成果均诞生于下列哪一地区( )
A. B.C.D.
3.伊拉克曾举行“文字发明5000”的庆祝活动,为祖先发明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文字之一而深感自豪。他们所自豪的文字应该是
A.象形文字B.楔形文字C.甲骨文D.印章文字
4.某部法典条文共282条,刻在一块黑色石柱上。该法典宣扬“君权神授”,它还规定奴隶可以买卖,可用来抵债;如果奴隶胆敢对主人说“你不是我的主人”,他的耳朵就要被割掉。这部法典通行于
A.古埃及B.古代印度C.古巴比伦D.古罗马
5.《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它允许主人买卖或转让奴隶;还规定拐走他人的奴隶或隐藏逃奴者处死。这表明法典( )
A.维护奴隶阶级的利益B.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
C.维护严格的种姓制度D.维护全体居住者利益
6.下图是公元前18世纪某王国的疆域图,为有效统治该地区,当时统治者采取的措施是
A.君主专制,中央集权B.民主政治,人民主权
C.诸侯林立,封邦建国D.中央集权,人民主权
7.如图是九年级某班同学制作的历史学习卡片,其中错误的一处是
文明名称B.文明类型C.出现时间D.著名人物
8.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美索不达米亚人试图通过编制完备的法典来消除各种潜在的冲突……这部法典试图明确地、永久地调整一切社会关系,因而,它不仅阐明了古巴比伦的法律制度,也照亮了当时的社会。”这部法典( )
A.表明了人类社会的法治传统源远流长B.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
C.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D.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9.下表是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在位时统治者的行为和职责。据此可以推断古巴比伦( )
A.重视发展农业B.法律体系严密C.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D.商品经济活跃
A.金字塔B.《汉谟拉比法典》C.司母戊鼎D.帕特农神庙
10.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发明了60进位制,用于测量土地、计算粮食产量和人工;古代埃及的太阳历将一年分为泛滥季、播种季和收获季。这说明( )
A.古代亚非地区经常洪水泛滥B.文明的形成与环境存在联系
C.古希腊文明来源于亚非文明D.古代西亚和埃及的文明同源
11.如下所示知识结构图,①处的内容应为
《汉谟拉比法典》B.《十二铜表法》C.《查士丁尼法典》D.《天方夜谭》
11.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商业繁荣,国家、神庙、私人都积极参与商业活动。与商务有关的条文几乎占《汉谟拉比法典》总条数的一半。由此可知( )
A.商业繁荣推动了古巴比伦相关法律条文的制定
B.法典有效解决了古巴比伦的商业争端
C.政府、神庙和私人直接推动了商务法律条文的制定
D.法典的制定主要得益于国王的命令
12.右图是某历史小组对古代亚非文明内容整合后做的课件。四个标题背后表达的相同点是( )
法治社会B.政治神化C.政教合一D.神灵人化
13.岁月流逝,历史永恒,灿烂的亚非文明依然闪烁着不灭的智慧之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为某法典上部:石柱浮雕;图2为下部:法典具体条文。
材料二 前言(节选):要让正义之光照耀大地,消灭一切罪与恶,使强者不能压迫弱者。
正文(部分内容):奴隶属于奴隶主,逃亡奴隶必须交还原主,藏匿者死罪,贵族打了贵族,罚银处置;奴隶打了自由民,割去耳朵。如果自由民弄瞎了奴隶的眼睛,与弄瞎牛的眼睛处理原则一致。
结语(节选):(如果后人篡改法律)他的城市将被毁灭,人民将离散,王国将更换,他的名字将永远被人遗忘。
材料三 著名的埃及胡夫金字塔上有一段令人生畏的铭文:“无论是谁骚扰了法老的安宁,死神之翼将在他的头上降临。”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主要成果。
(2)结合所学知识,制定材料二中“法律”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其在历史上有何重要地位?
(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三,概括古巴比伦王国与古代埃及君主统治的共同特征。
14.仔细观察下面图片并阅读相关文字介绍,回答问题。
图一:古埃及位于非洲东北角,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每年尼罗河定期泛滥,非常有利于农业生产。埃及的历法根据尼罗河的涨落规律制定,使用的书写材料的原料来自尼罗河中的植物由于需要测量尼罗河的水位丈量洪水退去后的两岸士地,再加上建筑等方面的计算需要,古埃及人发展了数学。尼罗河还提供了通道,有助于埃及的统一,因此,古埃及文明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
图二: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意即“两河之间的地方”在两河流域,河水带来大量的沉淀泥土,苏美尔人用泥土制成泥板为“纸”,用削成尖头的芦秆或木棒等做“笔”,然后直接压刻,诞生了著名的楔形文字:《吉尔伽美什》是目前所知最早的史诗;在与经常泛滥的洪水斗争的过程中,诞生了著名的洪水和方舟传说。两河流域也依靠境内河流发展农业。
(1)依据以上图文内容,写出古代两河流域文明产生的大致时间。
(2)根据以上图片及文字介绍,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写出三点即可)
(3)根据以上图文内容回答,古埃及文明、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产生与发展都与什么地理因素有关?国王汉谟拉比
国王任命的总督
基层公社的首领
下令并严厉监督总督兴修水利,在位的好几个年份都作为“开凿河渠之年”而载入史册
分管各城市和州的军事、行政、税收、司法和水利灌溉
管理公社的土地、分配水流、管理市场、管理税收和司法等
图一古代埃及示意图
图二古代两河流域示意图(公元前3500-前359年)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走向近代第16课 早期殖民掠夺优秀习题,文件包含作业设计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6课早期殖民掠夺原卷版docx、作业设计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6课早期殖民掠夺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第14课 文艺复兴运动优秀综合训练题,文件包含作业设计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4课文艺复兴原卷版docx、作业设计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4课文艺复兴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12课 阿拉伯帝国精品当堂达标检测题,文件包含作业设计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2课阿拉伯帝国原卷版docx、作业设计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2课阿拉伯帝国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