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7.1 力精品教案
展开单元概述
【单元内容】
力是初中物理中较抽象的概念,力的概念是物理学中的基础知识,是学习力学的基础。学生对力的概念有清晰的认识,会对以后学习物理产生很大的作用。
本章从学生熟悉的自然、生活、生产现象中归纳出力的概念,通过活动、观察,讨论交流、实验探究让学生理解力的概念,认识力的三要素,知道重力,弹力,摩擦力的产生条件和特征。
教科书中安排了几个较大的探究活动,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注意观察,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教科书在发展空间中设计了小制作、家庭实验室和一些开放性的问题,目的是培养学生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课标要求】
本章内容属于课程标准中科学内容的第二个主题“运动和相互作用”,是该主题下的二级主题“机械运动和力”中的部分内容。内容标准要求如下:
2.2.3 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了解重力、弹力和摩擦力,认识力的作用效果。探究并了解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例 3 通过实验,认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例 4 通过实验,认识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和快慢,也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2.2.4 能用示意图描述力。会测量力的大小。了解同一直线上的二力合成。知道二力平衡条件。
【单元学习目标】
1、知道力的作用效果和三要素。
2、会用示意图描述力。
3、会测力的大小。
4、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了解重力和弹力的三要素。
4、经历使用弹簧测力计的过程,学会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5、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时让学生经历进行实验、收集数据、及图像处理实验数据、分析论证等方面的科学探究的过程。
6、探究并了解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粗糙程度及接触面之间压力大小的关系。
7、通过联系生活中力现象,拉近学生与力学的距离,使学生获得感悟,培养其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意识。
【单元情境】
学校里要举行拔河比赛,要想在比赛中获得胜利,这就要多用力。什么是力呢?比赛双方谁的拉力大呢?获胜的技巧有哪些?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力”的相关知识。
4、【学习导航】
5、【学法指导】
对于力学,教材中很多内容学生已具有比较丰富的感性认识,这对教学是有利的。但实践又证明,学生在学习力学时,头脑中存在着较多的先入为主的错误认识,特别是关于力的概念以及力和运动之间的关系,如:1.只有有生命的人或动物才能施加力,或认为只有某些物体才能施力;2.力的作用是单方面的,如认为“地球吸引人,人不吸引地球”;3.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才有力的作用;4.只有在力的作用下,物体才能运动等。这些已具有的“经验”在教学中会干扰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再加上初中学生的辨识能力及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薄弱,也给力的概念的形成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本节课通过探究引导学生认识到弹性形变是物体的一种特性,进而自主探究弹力概念,通过用弹簧测力计的使用,让学生自己归纳出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方法和注意事项,教师可以适当引导,尽量让学生边思考边操作,自己摸索,从中学到规律性的东西,因为在新的课程理念中,科学探究不仅是一种教学方式,一个教学内容,同时还是一种精神---对未知事物的探索精神。
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获得知识。
6、分节或者知识点
力和力的描述
【学习目标】
1、经历从许多与力相关的日常生活现象中归纳出力的基本概念的过程。
2、通过学生亲自实验,体验并认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通过常见事例和实验认识力所产生的效果。
4、了解力的三要素;会画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活动一、分析与力有关的现象,构建力的概念
1、日常生活中:手拍打桌子,左手拍右手(学生实验:左手拍右手、手拍打桌子)。人推车……(学生举例)
2、体育运动中:足球运动员踢球,举重运动员举起杠铃、排球运动员托球。
3、工农业生产中:汽车拉拖车,起重机吊起货物……
以上的例子都存在力的作用,并且物体是直接接触的。
4、没有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有没有力的作用呢?
演示实验:磁铁吸引大头针;地球吸引篮球。举例地球吸引月球、太阳吸引地球……
归纳总结
有力存在时,总有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发生了作用,推、拉、挤、打击、吸引、举、排斥等等都是对这些作用的具体描绘。所以,__________________.
【使用说明】
1、经历从许多与力相关的日常生活现象中归纳出力的基本概念的过程。
2、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和联系实践的能力。
【练习】
1.人踢球时,是脚与______之间发生了力的作用。若以球为研究对象,施力物体是______,受力物体是______。
2.我们讨论某一个力时,一定涉及两个物体,一个是______物体,另一个是______物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
3.如图所示,车内装满沙子,山山用绳拉车将沙子运到前方,车子受到拉力,此力的施力物体是( )
A.绳B.车C.手D.沙子
4.关于力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物体相互作用就一定产生力
B.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就一定有力的作用
C.两个物体相互作用时,先有施力物体,后有受力物体
D.杯子放在桌子上,杯子是施力物体,桌子是受力物体
【答案】1、球、脚、球 2、施力物体、受力物体、相互的 3、A 4、A
活动二:通过事例分析,归纳出力的作用效果
1.踢足球时,不同情况下的用力,会有不同的效果,分析不同情境下力的作用效果。并归纳总结物体由静到动、由动到静,以及运动快慢和方向的改变,都被认为它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上面的例子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
2.演示实验:用手将弹簧拉长;用手压皮球。学生实验:学生用手使刻度尺变弯曲。
(2)归纳总结: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使用说明】
通过生活中实例分析,总结出力的作用效果。
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常见的现象里,归纳整理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练习】
1.如图所示的几种现象中,力所产生的作用效果与其它三个不一样的是( )
A.手拉开弓B.运动员罚点球
C.小明压弯跳板D.熊猫拉弯竹子
2.下列现象中,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 )
A.小明用力拉弹簧B.张唐同学踩压薄木板
C.自行车匀速转弯D.汽车在平直路上匀速运动
【答案】1、B 2、C
活动三:实验探究力的三要素
引导学生做教材第6页图7-2-2的实验。
总结:力的作用效果不但与力的大小、方向有关,而且还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使用说明】
通过实验知道出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是力的三要素,力的单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学生应用控制变量法的意识。
【练习】
1.如图所示,使一薄钢条的下端固定,现分别用不同的力去推它,使其发生①②③④各图中所示的形变,如果F1=F3,F2=F4,F1>F2,那么
(1)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有关的图是___________(填序号)
(2)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方向有关的图是___________(填序号)
(3)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作用点有关的图是___________(填序号)
【答案】(1)甲乙 (2)甲丙 (3)甲丁
活动四: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利用多媒体演示一个人推或拉一辆车(力的大小相同,且在一条直线上);举或提一个木箱(力的大小相同,且在一条直线上)……设问:我们怎样来表示力对物体的作用,而不必表明是什么样的力?
老师假设刚才录像中人拉车的力为100N,演示如何用力的图示法作图。强调在作图时,如何规定一个合适的长度,如何选择起点、线段的长度、箭头的画法、意义等。
举例作图:
1、一木箱放在地上,对地面的压力为100N,画出它的力的图示,力的示意图。
2、一钩码竖直挂在弹簧上,钩码对弹簧的拉力为12N,画出力的图示,力的示意图。
【使用说明】
通过示范,让学生学会画力的示意图和力的图示。
利用作图的方法,把繁复的描述转化为形象的图形。
【练习】
1.按要求画图(请保留作图痕迹)如图,在图中画出细绳对储物箱拉力的示意图,拉力大小为30N。
2.如图所示物体重30牛,请画出图中物体所受与水平方向成30°角斜向右上方50牛拉力的示意图。
【答案】
2、 单元名称
学习内容
学习任务
学时
功能关系
1.整体感知
感知力的基本概念
2
2.探究建构
认识弹力,探究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和使用
1
3.应用迁移
认识重力和摩擦力,应用图像探究重力和质量的关系。
2
4.重构拓展
单元重构,拓展,过关
1
弹力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弹力产生的原因,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弹力。
2.通过实验,探究并验证弹簧的伸长与拉力的关系。
3.经历使用弹簧测力计的过程,学会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4.利用弹簧测力计探究相互作用的两个力的关系。
创设情景
课件展示撑杆跳高、跳板跳水等体育比赛场景。 思考:撑杆跳高、跳板跳水比赛中运动员怎样才能取得好成绩?蹦极中的选手为什么下落到最低点后又会上升呢?
活动一:了解弹性与塑性
分别用力作用在橡皮筋、弹簧、橡皮泥、气球、纸等物体上,物体有什么变化?松手后,结果有何不同呢? 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有类似的性质?你能根据这些物体的特性进行概括与分类吗?
【使用说明】
学生先动手实验操作,探究完毕,学生进行交流,互相解决问题,并将不能解决的共同性问题提出来,共同讨论最后得出结论。 由直观到抽象,从亲身的体验及身边的现象中归纳出事物的共同特征,得到具有普遍意义的概念。
【练习】
1.下列事例中,是属于弹性形变的是( )
A.被拉长的面条B.被打破的鸡蛋C.被拉长的弓D.被剪断的绳子
【答案】1、A
活动二:找一名学生演示用橡皮筋将粉笔头弹出去。
思考:不让橡皮筋发生形变,能把粉笔头弹出去吗?
当使橡皮筋、弹簧、气球发生形变的同时,你的手有何感觉?这又说明了什么呢?
归纳总结:任何物体只要发生形变就一定会产生弹力。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对支持面的压力、物体受到的支持力、绳的拉力等,其实质都是弹力。
【使用说明】
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弹力产生的原因,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弹力。
2、学生对周围生活中弹力应用的实例有浓厚的兴趣,体会科学技术的价值。
【练习】
1.如图所示是用手压弹簧的示意图,下列选项中是由于弹簧形变产生的力是( )
A.弹簧对手的作用力
B.手对弹簧的压力
C.地面对弹簧的支持力
D.弹簧的重力
2.如图所示,把重物放在平直的塑料板上,塑料板变弯曲,这个现象说明:重物的压力可以使塑料板发生________,从而对重物产生________ ,也就是塑料板对重物的________.
【答案】1、A 2、形变、弹力、支持力
活动三:探究并验证弹簧的伸长与拉力的关系
取出废旧圆珠笔里的小弹簧,先用较小的力拉,再用较大的力拉,使发生较大形变。观察后一种情况下,撤去力后弹簧还能恢复原状吗?
学生观察思考,认识到物体的弹性形变是有一定限度的。
进一步提出问题:物体的形变与外力的大小有没有关系呢?
学生提出猜想,并设计简单的实验,最好能实际操作一下。 得出弹力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关系。
【使用说明】
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课堂气氛,从生活走向物理,认识弹力的效果,了解弹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也能极为自然的引出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实验简单易行,学生能够参与教学,提高兴趣和探究能力。
【练习】
1.如图所示,用手拉弹簧或用手压弹簧时,弹簧发生 _____(填“弹性”或“塑性”)形变;这时弹簧对手产生弹力,它的方向与手对弹簧作用力的方向 _____(填“相同”或“相反”),而且弹簧的形变越大,这个力就越 _____(填“大”或“小”)。
2.小明用12N的力水平向右拉一根轻质弹簧,在图中画出弹簧对手的拉力F的示意图。
【答案】 1、弹性、相反、大 2、
活动四:观察并使用弹簧测力计
让学生说出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被拉的越长。
2、观察弹簧测力计,说出弹簧测力计的构造由弹簧、秤钩、指针、刻度盘组成。
3、让学生说出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分度值,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能否超过其量程?如果指针不指零应该怎么办?
4、分组实验:按照课本中安排的实验步骤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体验力的大小,记录好数据,交流体会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注意事项。
学生进行思考、观察、实验、讨论等方式认识弹簧测力计,知道其用途、原理、结构,得出正确使用测力计的方法:
(1)“一看”: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零;
(2)“二调”:调零;
(3)“三读”:读数等于挂钩受力。
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注意事项:
(1)要先轻轻拉秤钩几次,以避免测量时指针被刻度盘卡住;
(2)被测的力要施加在秤钩上,被测力的方向要沿弹簧的轴线方向,以防摩擦或其它阻碍;
(3)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许超过它的最大量程;
(4)当指针相对于刻度盘静止时方可读数,读数时视线必须和刻度盘垂直。
【使用说明】
通过多种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始终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培养他们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从物理走向社会,通过对弹簧测力计的作用、结构、使用方法的探究与认识,了解一般仪器的使用方法,培养应用的能力。
【练习】
1.一原长10cm的弹簧受到5N的拉力时,伸长了2.4cm,那么在弹性限度内,该弹簧的长度变为13.6cm时,受到了多大的拉力( )
A.6.8NB.7.5NC.5.5ND.8N
2.某同学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情况如下,其中不正确的是( )
A.使用弹簧测力计之前,一定要注意观察标尺的零刻线、分度值和量程
B.使用前应选择合适的弹簧测力计并调零
C.弹簧测力计使用时一定要竖直放置,不能倾斜
D.使用弹簧测力计时,记录数据的同时要记录力的单位
【答案】1、B 2、C
活动五:利用弹簧测力计探究相互作用的两个力的关系
利用两个弹簧测力计相互拉动,读出两个测力计的示数,进而归纳出相互作用的两个力的关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使用说明】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初步分析问题的能力。
体会透过众多的物理现象分析和归纳出本质的认识论的观点。
【练习】
1.校运会拔河比赛,甲队获胜,则甲队对绳子的拉力一定_______乙队对绳子的拉力(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答案】 1、等于重力
【学习目标】
1.认识重力是怎样产生的.
2.能通过探究活动体验重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三个因素.
3.能通过多个实验现象归纳得出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4.自己动手,找不规则薄板重心的实验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
创设情景
秋天到了,苹果从树上落到地面上。跳高运动员也要落到地面上、飞机投下救援物资从空中落到地面上,在地球上,一切物体最终都会落到地面上。这是为什么呢?原本支撑好的玩具,当把木板拿开,最终也会落到地面上,物体在没有支持的情况下都要向下降落。------原因是物体受到了地球的吸引。
活动一: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1、提出问题、进行猜想:
教师拿出一厚一薄两本书,一个大钩码(或砝码)和一个小钩码(或砝码)。日常生活经验告诉我们,重力是有大有小的。根据你的生活经验,比较这两本书,哪本书的重力大呢?比较这两个钩码(或砝码),哪个更重呢?
2、进行实验
我们可以利用实验来找出重力与质量的关系。现在我们以小组为单位,用你们桌上的实验仪器进行实验。
从实验数据中,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呢?
结论:物体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实验数据中重力和质量的比值大约是10牛/千克。精确的测量结果表明,重力和质量二者的比值是9.8牛/千克,这个值用g表示,g=9.8牛/千克。粗略计算,g可取10牛/千克。
如果用G表示物体的重力,m表示物体的质量,g表示物体的重力和质量的比值。那么重力和质量的关系可以用公式G=mg表示。
【使用说明】
1、能通过多个实验现象归纳得出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2、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练习】
1、垫传排球是中考体育项目之一,向上传出的排球在___________的作用下又落回地面,该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____。球被拍打出去的过程手也感觉到疼,这说明___________。
2、一辆自重是4.0×104N的卡车,装载着20箱货物,每箱货物质量是350kg,行驶到一座立有限重标志的桥前,桥前的标牌如图所示,问:(g=10N/kg)
(1)这辆卡车总重多少牛?
(2)这辆车能安全过桥吗?如不能,则需要卸下几箱货物?
3.在“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
(1)测量物体重力前,要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外,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___________;还应将弹簧测力计在___________(选填“水平”或“竖直”)方向调零;
(2)测量物体重力时,应将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并让它处于___________(选填“静止”或“运动”)状态,这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拉力大小)就__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物体的重力;
(3)实验小组的同学测量出了不同质量钩码所受重力的多组数据。其中一次测量时弹簧测力计指针位置如图所示,其示数为___________N;
(4)实验小组的小虹同学提出:“还可以测量钩码以外的其它物体的质量和重力,将这些数据与钩码的数据放到一起来寻找规律。而同组的小宇同学不赞同,认为“必须全部用钩码的重力与质量的数据来寻找规律”。你认为___________同学的观点是正确的,这是为了___________(选填“A”或“B”)。
A.多次测量求取平均值 B.多次测量,让结果具有普适性
【答案】1、 重力 地球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1)1.1×105N;(2)这辆车不能安全过桥,需要卸下3箱货物
3、 0.2N 竖直 静止 等于 1.8 小虹 B
活动二:重力的方向(利用直观的小实验,给学生直观的印象,易于理解接受)
重力的方向是怎样的呢?大家根据日常的生活经验猜想一下。重力的方向会发生变化吗?大家利用桌上的铁架台做个小实验,看看在铁架台抬起的过程中,重力的方向是否发生了变化。
重力的方向就是物体自由落向地面时的方向,这个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所以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
【应用迁移】
重力的方向可用来检查房屋的墙壁是否竖直。我们常看到建筑工人用一根重垂线检查墙壁就是应用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这个道理。测绘人员用的水平仪下悬着重垂线,也是利用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来测定仪器是否水平。你有兴趣的话,可以采用这类方法检查家中的电冰箱放置的是否水平。
【使用说明】
能通过探究活动体验重力的方向,以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培养全面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活动三:重力的作用点——重心
带领学生一起做个小实验:用手指支在直尺的中心,直尺能够保持平衡。
重力的作用点叫重心。粗细均匀的同材料的棒,它的重心在中点;圆球的重心在球心;正方形薄板的重心在它的对角线的交点。人直立或睡觉时重心都在身体上,但跳水运动员的重心就不在身上了。
物体的重心是随着物体形状的变化而变化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给出一个不规则形状的薄木板,让学生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标出这块木板的重心所在.给出用悬挂法确定薄板的重心的参考。
【使用说明】
学生自己动手,找刻度尺等规则物体的重心,不规则薄板重心的实验,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练习】
1.关于物体的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切物体的重心都在它的中心位置
B.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C.重心是物体上最重的一点
D.质地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答案】1、D
摩擦力
【学习目标】
知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滑动和滚动时,都会产生摩擦;
经历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关系的过程,使学生知道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从而知道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加深对科学探究活动基本要求的认识。
创设情景
(1)找同学用手分别拿起两个装满水的饮料瓶,一个在瓶体上图上洗涤精。
(2)教师启发学生说出实验的感受。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明确这一现象与咱们今天学到的摩擦有关,生活中我们每时每刻都在与摩擦打交道,生活中与摩擦有关的事例很多。
活动一:【自主学习】认识摩擦力
1、阅读:课本18-20页
2、总结摩擦力的分类:
滑动摩擦力:列举生活中的实例
滚动摩擦力:列举生活中的实例
静摩擦力:列举生活中的实
3、讨论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1) 做一做:用手掌压在课桌面上,向前推,感受手掌受到的阻力。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_________. (选择相同,相反)
(2) 练习:人向左行走时,地面对脚的摩擦力方向_______ 。
【使用说明】
通过探究活动,学生初步认识摩擦力的种类,摩擦力的产生条件,摩擦力的方向。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练习】
1.摩擦力定义: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________或者有相对__________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________或相对________的力叫摩擦力。
2.擦黑板时,黑板擦与黑板面之间的摩擦是______摩擦;而用水笔写字时,笔头里的小钢珠与纸面之间的摩擦为______摩擦;双手握住竖直悬挂的竹竿匀速向上爬升的人,靠的是手与竹竿之间的______摩擦(以上选填“静”、“滑动”或“滚动”)。
3.如图,一物体沿粗糙斜面向上运动,请画出物体所受力的示意图
4.重为G的物体正沿斜面向下做匀速运动,请在图中作出斜面上物体受力的示意图。
【答案】1、 运动 运动趋势 运动 运动趋势 2、 滑动 滚动 静
3、
4、
活动二:【自主探究】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提出问题: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探究1 将刻度尺放在课桌上,手掌先后用大小不同的力压刻度尺,并拖动刻度尺,感受两次拉力的大小。
探究2 保持压力相同,使手分别在光滑的桌面和粗糙的木板上滑动时,体会两次感觉有什么不同。
对于上面两个活动感受,同时结合生活经验,进行猜想: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猜想1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_ 关系。
猜想2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__________ 关系。
猜想3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_________ 关系。
【设计实验制定计划】
1 测量方法:如何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当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着木块匀速滑动时,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大小就反映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2 当一个因素与多个因素有关时,采用___________法进行探究。
保持_______ 不变,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____________ 关系;
保持___________ 不变,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________ 关系。
保持______________ 不变,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________ 关系。
【进行实验,收集数据】
实验步骤与观察记录重点
1、把木块正放在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木块,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在木块上放上钩码,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木块,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3、在木板上铺上毛巾,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木块,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4、取下毛巾,把木块侧放在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木块,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分析与论证】
1、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出结论】
物体间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_的大小有关,在 ____一定的情况下,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________ ;在_______ 一定的情况下,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__________ 。
合作交流 实验过程存在哪些不足?如何改进?
【使用说明】
经历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关系的过程,使学生知道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加深对科学探究活动基本要求的认识。并从探究成功的喜悦中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练习】
1.如图所示是“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小明用到了一个弹簧测力计、一长方体木块、一个砝码、一块长木板和一条毛巾。
(1)为了测量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实验时应该拉着木块在木板上做______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则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______N;
(2)分析图甲、乙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滑动摩擦力大小与______有关;
(3)小明想进一步探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进行了图丙的实验,测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再和实验______(选填“甲”或“乙”)的实验数据进行比较,即可得到实验结论;
(4)本实验采用的是______法,把图甲长方体木块大小不同的另一面放在木板上拉着运动,还能探究滑动摩擦力与______是否有关。
【答案】1、匀速直线 4.2 压力大小 乙 控制变量 接触面大小
活动三:【自主学习】讨论如何增大或减小摩擦力
问题1:摩擦是否都是有害的?
问题2:哪些是增大有益摩擦,哪些是减小有害摩擦,各用什么方法?
问题3:如何增大有益摩擦、减小有害摩擦?
知识应用
1、知识应用:增大摩擦与减小摩擦的方法
摩擦与人们的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人们时时处处都离不开它。摩擦有时是有益的,不可缺少的,我们就要设法增大它;有时是有害的,会给人增加麻烦,我们就要设法减小它。
怎样增大摩擦与减小摩擦呢?
PPT课件展示图片,让学生讨论回答是如何增大摩擦的,引导学生归纳增大摩擦的方法。
(1)增大摩擦的方法:
①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②增大压力。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说出减小摩擦的方法。
(2)减小摩擦的方法:
①减小压力;
②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在学生说出两种方法的基础上教师再介绍另外两种方法。
③用滚动代替滑动
④使两个接触面彼此分离
【使用说明】
从物理走向社会,通过对摩擦利弊分析,归纳出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培养应用的能力。同时使学生对事物的两重性有具体的认识,有助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练习】
1.细心的小明同学会发现商场里安装供顾客上楼的电梯主要有如图所示两种;它们表面都有凸出的条纹,这是为了______;当顾客站在类似台阶的甲电梯上匀速上升时______(选填“受”或“不受”)摩擦力,当顾客站在类似斜坡的乙电梯上匀速上升时,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是沿电梯斜坡______(选填“向上”或“向下”)。超市购物车下有四个轮子,这是利用______来减小摩擦。
2.自行车急刹车时,让车轮停止转动,是通过增大______来增大车闸的闸皮与轮胎之间摩擦;轮胎在地面上留下一道痕迹后自行车停下,这是通过______的方法增大了车轮与地面之间摩擦的。通过刹车能使车停下来,说明力可以______;同一辆自行车,同样的骑行速度,骑车带人比一人骑行停下来更困难,说明质量越大______越大,因此,初中生不应该骑车带人。
【答案】 1、 增大摩擦 不受 向上 滚动代替滑动
2、 压力 变滚动为滑动 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惯性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1.1 功获奖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a href="/wl/tb_c77666_t8/?tag_id=27" target="_blank">11.1 功获奖教学设计</a>,共1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单元内容,课标要求,单元学习目标,单元情境,学习导航,学法指导,分节或者知识点,学习目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人教版9.1 压强精品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a href="/wl/tb_c77653_t8/?tag_id=27" target="_blank">9.1 压强精品教学设计</a>,共1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单元内容,课标要求,单元学习目标,单元情境,学习导航,学法指导,学习目标,创设情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7.1 力优质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a href="/wl/tb_c77641_t8/?tag_id=27" target="_blank">7.1 力优质教案</a>,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