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青蛙卖泥塘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青蛙卖泥塘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歌舞导入,初步感知,听课文录音正字音,认读字词,交流方法,多样朗读,积累背诵,小剧场,加深理解,实践性作业布置,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青蛙卖泥塘》是第七单元的第三课,是一篇童话故事。讲述了青蛙为了把烂泥塘卖掉搬到城里去住,根据小动物们提出的不足,通过种草、引水、栽树、种花、修路等方法一次又一次改造烂泥塘,使烂泥塘变成了有花有草、鸟飞蝶舞的好地方,最后青蛙决定留在这个好地方,不再卖泥塘了。课文一共有 12个自然段,围绕一个“卖”字,按照故事发展顺序展开。第 1至 2自然段,写的是故事的起因:青蛙想把烂泥塘卖掉。第 3至 11自然段,是故事的经过:青蛙是怎样卖泥塘的?第 12自然段,是故事的结果:青蛙不再卖泥塘了。从为什么“卖”,到怎样“卖”,再到不卖了,完整地再现了青蛙卖泥塘的全过程。课文在写青蛙前两次卖泥塘时,行文方式是相同的:先写青蛙吆喝着卖泥塘,再写老牛和野鸭来了,然后他们指出泥塘存在的问题后离开,最后写青蛙改造泥塘。这两次卖泥塘,写得比较具体,老牛、野鸭具体说了什么话,青蛙听后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都有清楚的交代。从青蛙第三次卖泥塘开始,行文出现了变化,概括地列举了小动物指出了泥塘的不足,青蛙对泥塘的多次改造也一笔带过。最后,青蛙叫卖泥塘时,具体而生动地介绍改造好的泥塘。
教学目标:
1.通过师生配合读、同桌互读、小组 PK读、配乐美读等多种朗读方式,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中要求的“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
2.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领学生自读自悟。
3.通过阅读教学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自己对课文内容的领悟取代教师的讲解分析,让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取代统一答案。
教学重难点:
1.根据学生的个人体验读出自己的感受
2.让学生感受到青蛙有想法、有行动,最终通过自己的劳动让泥塘变得越来越美好。
教学过程:
一、歌舞导入
师生共同跳《青蛙最伟大》的舞蹈。跳过了小青蛙的舞,我们今天来学习一篇与青蛙有关的课文——《青蛙卖泥塘》,学生齐读课题,请学生跟老师一起书空课题。
指导书写“卖”字,学生先观察“卖”字的占格,与“买”对比学习。上边的“十”的竖画写在竖中线,上小下大。对比买与卖中主笔的不同。老师范写之后,学生描红一个写一个。出示写字姿势图片,指导正确的写字姿势。
二、初步感知,听课文录音正字音。
学生可以张嘴不出声来对口型,听一下自己是否与录音一样。
三、认读字词,交流方法。
1、学生领读生字,两位同学领读每人领读一行。
2、检查预习,去掉拼音认字,还要给你读的字组个词。学生开火车认字。多音字“喝”的读音点拨并朗读。区分“灌”与“罐”。
3、分享识字方法:老师出示学生的预习单,里面包含了常规的识字方法,请一位同学来读用加一加的方法可以认识的字,其他同学对照自己的预习单检查。再请另一位同学读自己用比一比的方法认识的字,其他同学补充。有趣的识字方法分享,猜字谜的方法,注意提醒学生编字谜时注意质量要合理。
4、老师出示”集“字的演变过程,了解新的识字方法——字源识字。
四、多样朗读,积累背诵。
1、故事起因:青蛙为什么要卖掉泥塘?指生回答,学习第一自然段。相机出示“牌子”的词条,理解“片”字旁的意思,出示“卖泥塘”的“牌子”。指生拿着牌子“吆喝”,理解词语的意思就是大声叫卖。并用表演朗读的方式深入理解词语。
2、整体感知:默读课文 3~11自然段,思考问题。文中出现了几次青蛙的吆喝?都引来了哪些小动物?
3、精讲点拨。
(1)青蛙第一次卖泥塘引来了——老牛。请两位同学来分角色朗读青蛙喝老牛的话。评价:读出老牛的低沉和慢悠悠。找学生挑战再次读老牛的语言,体会老牛对泥塘的态度。
(2)第二次卖泥塘引来了——野鸭。请学生扮演野鸭和青蛙来朗读课文。
(3)青蛙在老牛和野鸭走了之后,分别想了什么?做了什么?课前学生已经预习并标画,请学生分享,其他同学对照。相机巩固学习“采集”“播撒”和“绿茵茵”,并完成小草板贴。
(4)再次朗读老牛和野鸭的话,学习关联词“不过”“就是”表示转折的作用。
(5)青蛙再次叫卖的时候,引来的小动物们又会说些什么呢?用上“不过”“就是”来仿说。
小鸟飞过来说:“_________________ ,就是_________________。”
蝴蝶飞过来说:“ _________________ ,就是_________________。”
小兔跑过来说:“_________________”
小猴跑过来说:“_________________”
小狐狸跑过来说:“_________________”
青蛙听了小动物的建议,于是他在池塘边栽了树,种了花,修了路,还盖了房子。完成板贴画。
(6)这次青蛙叫卖应该时自信满满了。指生读青蛙这一次的叫卖,体会泥塘的美好。老师示范朗读并配上音乐,激起学生的朗读兴趣。接着师生配合朗读第 12自然段。
(7)故事结尾:青蛙决定不再卖泥塘了。
五、小剧场,加深理解。
请七位同学扮演文中的动物,表演朗读相关动物的对话,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六、实践性作业布置。放学回家给家长讲一讲这个故事,也可以演一演。
七、板书设计:
青蛙卖泥塘
《青蛙卖泥塘》评测练习
1. 读课文 3遍,尝试读好人物的语气,标自然段。
2. 读一读,认一认。卖 烂 牌 喝 坑 挺 舒 集 播 撒 茵 灌 缺 泳 楞
加一加:换一换:
例:卖—买猜字谜(写一两个精炼的即可):_____________。
你还有什么其他方法记住哪个字?_____________。
3 .在文中出现了几次青蛙吆喝卖泥塘?分别引来了哪里小动物?请在下边横线上写出来。
4. 老牛走了之后,青蛙是怎样想的,请用“_______”在文中画出来。
青蛙又是怎么做的,请用“~~~”标出来。
野鸭走了之后呢?青蛙是怎样想的,请用“________”在文中画出来。
青蛙又是怎么做的,请用“~~~”标出来。
5.一头老牛走过来,看了看泥塘,说:
“这个水坑吭嘛,在里边打打滚倒挺舒服。不过,要是周围有些草就更好了。”一只野鸭飞来了,看了看泥塘,说:“这地方好是好,就是塘里的水太少了。”
根据上边的句子填空和用√选择。
我发现,老牛和野鸭在说泥塘时,都是先说泥塘的_______,再说泥塘的_______。用上了_______、_______这样的关联词,来表示(①转折②并列)。
请你用上关联词把其他小动物的话说完整。
小鸟飞来说:“_______ ,_______。”
说:“_______,_______。”
说:“ _______,_______。”
课后反思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主要体现以下几点:
一、有层次地、反复地进行识字教学:低年级学生识字的一个特点就是“认得快,忘得快。”因此,在识字教学中,对生字的识记我采用多种方式,反复识记。本堂课中,首先是根据学生预习来检测学生认读字词情况,接着同学分享自己的识字方法,然后当堂来检测字词认读。最后又回到课文中学生整体朗读课文。通过这样多种形式地反复训练,使学生对生字的识记得到了巩固。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中,研读不同动物的语言特点,请学生分角色朗读,加上自己想到的动作,加深体会并读出学生的个性感受。不同形式的朗读也增加了学生的朗读兴趣,朗读 PK也使学生有竞争意识。
三、学习语言,重视积累。学习关联词“不过”“就是”,了解转折的效果,并学以致用,进行仿说练习。这样就培养了学生学习语言,积累语言的好习惯。不足之处:
过分遵循自己原有的教学设计,在课堂中的变通较少。在课文朗读中,没能留出足够的时间给学生整体读一遍课文,可能导致学生对文本掌握不是很熟练,最后小剧场环节显得有些仓促。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青蛙卖泥塘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激趣引入,感知泥塘的不好,了解变化的原因,体会感悟,拓展延伸,总结全文,学生表演,老师小结,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青蛙卖泥塘教案,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激趣导入,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识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青蛙卖泥塘第二课时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