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试卷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docx
    • 答案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答案.pdf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第1页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第2页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第3页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答案第1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文件包含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docx、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要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3. 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上指定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上无效。不得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第Ⅰ卷(选择题)
    一、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3年10月31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航天员在轨驻留期间采用天地互动方式,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一场精彩纷呈的“天宫课堂”太空授课活动,播洒着科学与梦想的种子。据此完成1-3题。
    1. 中国空间站在绕地轨道期间属于( )
    A.卫星 B.行星 C.恒星D.星云
    2. 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从距地表50km的高空到着陆的过程中,气温变化规律是( )
    A.持续降低B.先降低,后升高C.持续升高D.先升高,后降低
    3. 最有可能干扰“天宫课堂”正常向地球传输信号的是( )
    A.耀斑突然爆发 B.超强的紫外辐射C.地震D.狂风暴雨
    “渔光互补”式光伏电站是在水面上方架设光伏板发电,在光伏板下方的水域进行水产养殖。近年来,汕头市大力发展“渔光互补”项目,取得良好的经济与生态效益,助力乡村振兴。图1是汕头市鮀莲街道“渔光互补”光伏发电景观。据此完成4-5题。
    图1
    4. 影响“渔光互补”项目经济效益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水体性质 B.天气状况C.风速大小D.地形地势
    5. 下列省市最适宜推广“光伏扶贫”的是( )
    A.重庆市 B.上海市C.青海省 D.吉林省
    2023年全球多地气温屡创新高,有气候专家认为,部分原因是由于2022年1月南太平洋岛国汤加的海底火山喷发导致的。汤加火山喷发后,产生大量的火山灰,同时将大约1.5亿吨水蒸气送入大气平流层,这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显著影响。图2为汤加火山喷发图,图3示意地球内部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6-8题。

    图2 图3
    6. 汤加火山喷发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 )
    A.甲层 B.乙层 C.丙层 D.丁层
    7. 汤加火山喷发后,以下对流层的垂直气温变化图中,哪种情况最不利于火山灰的扩散
    ( )
    A. B.
    C. D.
    8. 汤加火山喷发后对全球气候产生影响,主要的原因是( )
    A.火山喷发释放大量热量,使全球气温升高
    B.火山喷发导致地壳运动活跃,干扰大气运动
    C.大量水蒸气增强了大气保温作用,使全球气温升高
    D.大量火山灰增强了大气的反射,使全球气温降低
    古生物科考队在青藏高原中部发现了兔耳果化石(由于形态神似兔子耳朵被称为“兔耳果”),推测该化石形成于距今约 4700 万年的新生代。兔耳果一般生长在温暖湿润的热带、亚热带环境。图4示意兔耳果化石及其复原图。据此完成9—10题。
    图4
    9. 下列关于该化石形成的地质年代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裸子植物迅速发展B.动物逐渐适应陆地环境
    C.早期鱼类繁衍D.现代地貌格局基本形成
    10. 由兔耳果的生长习性推断,当时青藏高原中部地区( )
    A.为温暖的海洋环境B.陆地持续抬升C.有湿润的低地环境 D.火山活动频发
    山东青岛距岸百米处矗立着一块17米高的奇石,形如老人坐在碧波之中,故称“石老人”(图5)。2022年10月3日其上半部分突然坍塌,地质专家认为,“石老人”是自然坍塌,属不可抗力。图6示意“石老人”发育的不同阶段。据此完成11-12题。

    图5 图6
    11. 图示“石老人” 演变过程可能是( )
    A. ①②③④B. ①④②③C.④①②③D. ③②①④
    12. 导致“石老人”坍塌的主要自然原因有( )
    A.雨水溶蚀作用B.冰川侵蚀作用C.海水侵蚀作用D.河流侵蚀作用
    过去几十年来,北极是全球地表气温增暖最剧烈的地区,其升温速率是全球平均水平的2~3倍,称为“北极放大”现象。研究认为,大量白色的海冰消融形成的“北极变暗”现象是导致“北极放大”的重要原因。图7为北极地区2011~2014年3、7、11月的海冰面积与海温、气温的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13-15题。
    图7
    13. 图中a、b、c依次表示( )
    A.海冰面积、海温、气温B.气温、海温、海冰面积
    C.气温、海冰面积、海温D.海温、气温、海冰面积
    14. 海冰的冻结与消融会影响海水盐度,北极地区每年3月份比7月份的海水( )
    A.温度更低、盐度更高B.温度更高、盐度更低
    C.温度更低、盐度更低D.温度较高、盐度更高
    15.“北极放大”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海冰的减少导致北极地区( )
    A.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强B.海洋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增强
    C.海洋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强D.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减弱
    我国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东南部分布着70多个湖泊,如同散落沙海的宝石,是中国最美的沙漠之一。由于沙山和下方湖泊的热力性质差异,经常会形成从湖泊沿着坡面向上吹拂的地形风,当地人叫它“太阳风”。图8表示某日(晴天)沙漠中某湖泊表层水温与周边沙漠气温日变化。据此完成16-17题。
    图8
    16. 根据图中两条线的变化特点可判断( )
    A.①线代表湖泊,气温日较差大 B.①线代表沙漠,夜间大气逆辐射强
    C.②线代表湖泊,白天升温慢 D.②线代表沙漠,白天地面辐射强
    17. 据图推断,该湖区“太阳风”最强大约出现在( )
    A.4时前后 B.7时前后 C.12时前后 D.17时前后
    我国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对植物落叶现象展开调查,统计绘制了两种典型树种的凋落物数量逐月变化示意图(图9),并拍摄了甲、乙树种凋落物照片(图10)。通过调查他们发现,甲树种凋落的叶片多为青绿或黄色、褐色的老叶,同时树上也在长新叶;乙树种凋落的叶片多为黄叶,集中大量落叶,仅存枝干。据此完成18-20题。
    图9 图10
    18. 甲树种广泛分布的地区,最可能位于我国的( )
    A.珠江三角洲平原 B.华北平原 C.内蒙古高原 D.东北平原
    19. 乙树种对应的植被类型是( )
    A.热带雨林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温带落叶阔叶林 D.亚寒带针叶林
    20. 乙树种种植区推出部分道路“落叶不扫”的模式,其主要目的有( )
    ①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②方便市民游客观叶赏景 ③有效截留雨水 ④增加土壤矿物质
    A. ①②B. ②③C.③④D. ①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
    本卷共40分。请考生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2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
    我国福建省西北部的武夷山主峰黄岗山海拔2158米,海拔1900米以上自然带为山地草甸带,该自然带植被的主要特点是草本植物分布面积大,生长茂盛;木本植物低矮,分布少,树木枝条弯曲。黄岗山的山地草甸带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很高,对区域的生态系统碳平衡产生重要影响,其含量主要取决于有机质的输入数量及其分解速度。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显著,武夷山地区气候变暖明显。图11为黄岗山位置、垂直自然带分布图。
    图11 黄岗山位置、垂直自然带分布图
    (1)根据黄岗山山地草甸带的植被特点,推断其所在地区的气候特征。(4分)
    (2)分析黄岗山山地草甸带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高的原因。(6分)
    (3)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指出黄岗山的常绿阔叶林带和山地草甸带的面积分别会如何变化?(4分)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
    第19届亚运会于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在中国浙江省杭州市举行,奔涌的钱塘江大潮是杭州亚运会会徽的核心要素。钱塘江是浙江省最大河流,经杭州湾注入东海。钱塘江入海口的舟山渔场渔业资源丰富,是我国最大的近海渔场。图12为杭州亚运会会徽,图13为钱塘江入海口附近海域示意图。
    图13 钱塘江入海口附近海域示意图
    图12 杭州亚运会会徽
    (1)描述钱塘江与东海之间存在的水循环过程。(8分)
    (2)从海水运动的角度,分析舟山渔场成为中国最大的近海渔场的原因。(4分)
    2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
    苍山、洱海位于云南大理,其秀丽的自然风光被誉为“人间仙境”。苍山东坡发育了多条河流,在河流出山口、入湖处形成集中连片的洪积扇带。图14示意苍山洱海周边地理事物分布。
    位于苍山脚下的白族传统民居正房大多坐西向东,这种民居的设计,可以很好地抵挡晚上较冷的山风。图15为苍山脚下的白族民居结构示意图。
    图14 苍山洱海周边地理事物分布
    图15 苍山脚下的白族民居结构示意图
    (1)说明洱海西岸集中连片的洪积扇带的形成原因。(8分)
    (2)运用热力环流原理,解释白族传统民居正房大多坐西向东的原因。(6分)

    相关试卷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第Ⅰ卷两部分, 景观图中太阳能电池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加剧该区域风沙灾害的原因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40,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40,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填空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