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开封五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
展开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
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选择性必修2。
一、选择题:本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秋季早晚温差大,也是流感的高发期,某同学感染流感后出现发烧、鼻塞和腹泻等症状。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同学体温维持在39℃时,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B.该同学鼻塞导致呼吸困难会使其内环境中CO2含量上升
C.可以通过长时间盖棉被的方式使该同学的体温下降
D.该同学出现严重腹泻的症状时一定会导致内环境渗透压下降
2.科研人员发现,当水流喷射到海兔(螺类的一种)的喷水管皮肤时会引起鳃肌收缩,导致喷水管和鳃收缩,称为缩鳃反射。参与该过程的部分结构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海兔的喷水管皮肤能够接受刺激并产生兴奋
B.该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的接头处
C.该反射的效应器是海兔的喷水管和鳃肌
D.若直接刺激海兔的运动神经元,也会产生缩鳃现象
3.通过切断或阻断两个结构之间的联系来推测二者的功能关系,是神经科学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在脊髓与脑的联系被切断后,出现了脊体克现象;一段时间后,一些简单的反射活动可以恢复,当恢复后再次切断脊髓与脑的联系,脊休克不会重现。这说明( )
A.脊休克可能是由脊髓被切断的机械损伤所致
B.恢复的反射活动完全是脑中高级神经中枢的控制,与脊髓无关
C.脊休克是由于脊髓突然失去了与脑中高级神经中枢的联系所致
D.反射活动的恢复是由脊髓与脑之间被切断的神经纤维重新连通造成的
4.免疫失调是指免疫功能异常导致的一些疾病。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异体骨髓移植时也会发生免疫排斥反应
B.某些逆转录酶抑制剂可用于治疗艾滋病
C.过敏反应是机体再次接触相同过敏原时引起
D.风湿性心脏病和系统性红斑狼疮属于免疫缺陷病
5.研究表明活化的细胞毒性T细胞表面的PD-1(程序性死亡受体1)与正常细胞表面的PD-L1(程序性死亡配体1)一旦识别结合,T细胞即可“认清”对方,不触发免疫反应。肿瘤细胞可通过调节表面PD-L1的量来逃避免疫系统的“追杀”。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PD-1与PD-L1相互识别的过程,说明细胞膜能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B.若正常细胞表面的PD-L1含量发生改变,机体可能会出现免疫失调的现象
C.与正常细胞相比,肿瘤细胞表面PD-L1的量增加,来逃避免疫系统的“追杀”
D.体外培养肿瘤细胞时,若加入PD-L1的抗体可减弱细胞毒性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
6.人体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共同维持机体的稳态,彼此之间通过信号分子形成复杂网络。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①和⑤可以是神经递质,胰岛可以是效应器
B.图中②可以是糖皮质激素,③可以是白细胞介素
C.图中⑥可以是甲状腺激素,幼年时缺乏会影响神经系统发育
D.图中信号分子作用方式都是直接与受体特异性结合
7.如图所示为某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示曲线表明每年增加的个体数量逐年上升
B.该种群数量增长的数学模型为:Nt=N0λt
C.该种群的K值随种群个体数量的增多而逐渐增大
D.该种群可能处于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无天敌等条件下
8.某同学进行实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时欲对1L培养液进行酵母菌计数(菌液被稀释10倍),血细胞计数板(1mm×1mm×0.1mm,规格为25×16),并统计出5个中方格共有100个酵母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应先盖上盖玻片,后再滴加培养液 B.该方法统计获得的酵母菌数量比活菌数少
C.该1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数量为5×109个 D.取样时应取试管底部酵母菌培养液
9.当两个物种利用同一资源和空间时会出现激烈的种间竞争现象。而且两个物种越相似,生态位重叠的就越多,种间竞争就越激烈,这种理论被称为高斯假说。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态位指的是某物种在环境中的空间位置
B.两个物种利用同一资源,说明生态位完全相同
C.生态位的分化会导致该地区物种丰富度增加
D.种间竞争的结果可能会导致生态位重叠加剧
10.下列关于不同群落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仙人掌的气孔在夜间开放,能适应干旱环境 B.草原上生活着较多的两栖类生物和水生生物
C.只要是森林,生物适应环境的特点完全相同 D.草原上难以见到乔木与其湿、热的环境有关
11.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 B.生产者一定是自养型,消费者一定是异养型
C.分解者也可将非生物环境的物质固定到生物群落 D.植食性动物是初级消费者,属于第一营养级
12.研究者对某自然生态系统各营养级能量流动情况进行了定量分析[单位:104kJ/(m2·a)],结果如下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表示各营养级产生的粪便和尸体流向分解者的能量
B.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2.2×107kJ/(m2·a)
C.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4.3%
D.表中第三营养级未被利用的能量为4.17×105kJ/(m2·a)
13.2023年3月,北京大学成立碳中和研究院,围绕国家“双碳”战略需求,建立智库平台,开展气候变化与碳循环、零排、负排关键技术等研究。下列关于碳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优先选乘坐公共交通、注意节约用电、用纸等,有利于碳的零排、负排
B.当大气中二氧化碳短缺时,水圈中的二氧化碳不能进入到大气中
C.我国采取的秸秆还田等措施,可以降低农田表层土壤的碳储存
D.生态系统营养结构复杂程度的增加,一定会导致物质循环的速率变慢
14.某同学利用学校花园土壤研究“土壤中微生物对枯枝落叶的分解作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土壤中的微生物均依靠分解土壤中的有机物而获取能量
B.该实验中对照组为高温灭菌后的土壤,实验组为不作任何处理
C.为防止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变,实验所用土样应敞开置于室温下保存
D.用碘液检测土壤微生物对淀粉的分解作用,加入土壤浸出液的淀粉溶液蓝色变浅
15.如图是放牧草原生态系统中,放牧强度与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单位时间内生物通过光合作用所吸收的碱一植物自身呼吸的碳损耗)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控制不同季节的放牧量,有利于畜产品持续高产
B.为保证净初级生产力的最大化,应将放牧量控制在A点左右
C.过度放牧导致草原生态系统退化,其抵抗力稳定性下降
D.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与食物网的复杂程度呈负相关
16.生态足迹可以被形象地理解为“一只负载人类和人类所创造的城市耕地、铁路等的巨‘足’踏在地球上时留下的足印”。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态足迹随人类消费水平的提高而减小
B.生态赤字越大表明该地区越难实现可持续发展
C.一般生态足迹的值越大,人类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越大
D.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的分类工作有利于降低生态足迹
17.生态缸创意来源于人们常见的有山有水的自然景观,将这种大自然美景微缩到一个生态缸中,从而达到美化居室、陶冶情操的目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态缸中的沙土需要进行灭菌处理
B.设计生态缸时,生产者数目越多越有利于其稳定
C.生态缸所选用的材料需透明,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
D.制作完成的生态缸需密封,并置于光线充足且能直射的地方
18.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正在对自身和其他所有生物的生存环境造成巨大压力。下列有关人类与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增加会影响地球的热平衡
B.大气平流层臭氧量减少会使人患皮肤癌的风险增大
C.人口增加和人类的活动不会影响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D.各种污染物通过河流和空气进入海洋会造成海洋污染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64分。
19.(16分)下丘脑是人体内环境调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图所示为下丘脑参与的人体体温、血糖、水盐平衡的调节过程,大写字母表示结构,小写字母表示物质,序号表示生理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糖尿病患者常因血糖浓度升高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______,使得细胞外液渗透压感受器兴奋,该兴奋可传至______,产生渴觉。胰岛素能够降低血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2)寒冷刺激时,下丘脑既可作为神经中枢又可释放激素d______(填名称),因此下丘脑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枢纽。研究发现甲状腺激素能进入垂体细胞内发挥作用,表明该细胞能通过______(填“胞内受体”或“细胞膜上受体”)接受信息;当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机体会通过______调节,抑制物质d、e的释放,进而使甲状腺激素的含量不会过高。
(3)当受到寒冷等刺激时,相应的神经冲动传到结构A,作用于结构C,使其释放的激素c为______,进而维持体温相对稳定,这一过程体现了______调节。
(4)为探究不同因素对尿量的影响,某同学用麻醉后的实验兔进行不同的实验,实验内容如下:Ⅰ.记录实验兔的尿量(单位:滴/分钟)。Ⅱ.耳缘静脉注射垂体提取液0.5mL,记录尿量。该同学发现,与Ⅰ相比,Ⅱ处理后实验兔尿量减少,其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__。
20.(16分)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受到多种激素的共同调节,如图为生长素浓度对水稻生根的影响。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______点(填字母)对应的浓度为最适浓度,C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根生长的影响表现为______。
(2)若横放的水稻根a侧的生长素浓度对应曲线中A点的浓度,则水稻根b侧的生长素浓度对应曲线中______点(填字母)的浓度。生长素在根尖的运输方向有______。尝试运用“淀粉一平衡石假说”解释生长素在水平放置的幼根中分布不均匀的原因:______。
(3)在水稻根的生长过程中,除了生长素还有______等植物激素共同参与调节,说明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______。
21.(16分)研究人员对某块废弃耕地展开研究,调查了最近25年来植物类群和一些昆虫及小型动物的数量变化,并根据甲、乙两种动物种群数量变化分别绘制如图1、2的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1)图1中甲动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约为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个。图2中乙动物在1~10年间种群数量______(填“增加”“下降”或“不变”),出现第10~20年种群数量变化的原因可能是______(答一点),在第20年乙动物种群的出生率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死亡率。
(2)废弃耕地发生的演替为______,判断依据为______。群落演替的实质是______。
22.(16分)白云湖湿地生态系统为响应《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的号召,实施“退耕还湿”生态修复工程。如图为白云湖湿地某水域生态系统修复某时期能量流动的部分图解。回答下列问题:
(1)在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浮游动物属于______;若持续性捕食小型鱼虾类,一段时间后对食鱼性鱼类的种群数量影响是______。
(2)当地将湖泊产出的芦苇压成饼块喂猪或种蘑菇,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这样做的好处是______。为维持生态平衡,提高该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答一点)。
(3)该生态系统在退耕之前,违规喷施了农药六六六,研究发现,单位体积内小型鱼虾体内六六六积累量小于食鱼性鱼类的积累量,原因是______。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之间的关系是______。
(4)白云湖湿地生态系统的建立能够有效地蓄洪防旱和调节气候等,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_____价值。同时在修复湿地的过程中,应选择污染物净化能力较强的多种水生植物,并考虑它们各自的生态位差异和种间关系,使之形成互利共存的关系,这遵循的是生态工程的______原理。
开封五校2023~2024学年上学期期末联考·高二生物学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B 该同学体温维持在39℃时,体温不再变化,此时产热量等于散热量,A错误;该同学鼻塞导致呼吸困难会使其内环境中CO2含量上升,B正确;长时间盖棉被会影响其机体的散热,不利于身体健康,C错误;该同学出现严重腹泻时,若失水相对量大于丢失无机盐的相对量,则内环境渗透压会上升,D错误。
2.C 海兔的喷水管皮肤属于缩鳃反射的感受器,能够接受刺激并产生兴奋,A正确;感觉神经元属于该反射的传入神经,运动神经元属于传出神经,该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的接头处,B正确;该反射的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或腺体,C错误;若直接刺激海兔的运动神经元,会产生缩鳃现象,D正确。
3.C 在脊髓与脑的联系被切断后,出现了脊休克现象,反射活动恢复后再次切断脊髓,脊休克不会重现,这说明脊休克并不是由脊髓被切断的机械损伤所致,而是由脊髓突然失去了与脑中高级神经中枢的联系引起的,A错误,C正确;反射活动的恢复是因为脊髓自身的反射功能得到了表现,这时所出现的反射活动完全是由脊髓控制的,B错误;脊休克过后,一些反射活动逐渐恢复,说明反射活动的恢复并不是由脊髓与脑之间被切断的神经纤维重新连通造成的,D错误。
4.D 异体骨髓移植时会发生免疫排斥反应,A正确;HIV是逆转录病毒,某些逆转录酶抑制剂可用于治疗艾滋病,B正确;过敏反应是机体再次接触相同的抗原时引起的,C正确;风湿性心脏病和系统性红斑狼疮是由于免疫功能过强产生的自身免疫病,D错误。
5.D 肿瘤细胞膜上的PD-L1为配体,能与T细胞膜表面的PD-1特异性结合,体现了细胞膜具有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A正确;结合题干“活化的细胞毒性T细胞表面的PD-1(程序性死亡受体1)与正常细胞表面的PD-L1(程序性死亡配体1)一旦识别结合,T细胞即可‘认清’对方,不触发免疫反应”可知,若正常细胞表面的PD-L1含量发生改变,机体T细胞可能会攻击正常的细胞,机体可能会出现免疫失调的现象,B正确;与正常细胞相比,肿瘤细胞表面PD-L1的表达量增多,PD-1与PD-L1相互识别结合后,机体不触发免疫反应,使癌细胞逃避免疫系统的“追杀”,C正确;根据题意可知,PD-1抗体能阻断PD-1与PD-L1的相互作用,导致肿瘤细胞无法通过调节表面PD-L1的量来逃避免疫系统的“追杀”,从而增强活化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D错误。
6.B 图中①和⑤可以是神经递质,胰岛可以是效应器,A正确;图中④可以是糖皮质激素,③可以是白细胞介素,B错误;图中⑥可以是甲状腺激素,幼年时缺乏会影响神经系统发育,C正确;图中信号分子作用方式都是直接与受体特异性结合,D正确。
7.C “J”形曲线中,增长倍数不变,但由于每年种群基数不同,故每年增加的个体数量也不同,A正确,该种群可能处于理想状态下,即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无天敌等,种群数量呈现指数增长的趋势,可表示为:Nt=N0λt,B正确,D正确;“J”形增长曲线中每年与上一年相比,以恒定的倍数在增长,因此每年增加的个体逐渐增多,不存在K值,C错误。
8.A 应先盖上盖玻片,再滴加培养液,A正确;该方法会将死菌计算在内,故统计的数量大于活菌数,B错误;每个中方格酵母菌的平均值是20,则1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数量为20/16×400/(10-3×0.1)×103×10=5×1010个,C错误;取样时,都需要对培养液进行振荡,D错误。
9.C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者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不仅仅包括环境中的空间位置,A、B错误;生态位的分化会导致生物利用不同资源,减少竞争,使物种丰富度增加,C正确;种间竞争的结果可能会导致不同物种的生态位发生分化,D错误。
10.A 仙人掌的气孔在夜晚开放,是适应干旱环境的一种特征,A正确;草原大多属于干旱环境,故两栖类生物和水生生物分布并不多,B错误;世界上分布着不同的森林,如赤道两边的落叶阔叶林,中国北部的针叶林,不同的森林生活的生物适应环境的特点不同,C错误;草原上难以见到乔木与其寒、旱的环境有关,D错误。
11.B 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组成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和食物链、食物网,A错误;生产者一定是自养型,消费者一定是异养型,B正确;分解者不能将非生物环境中的物质固定到生物群落,C错误;植食性动物是初级消费者,属于第二营养级,D错误。
12.D 表中甲表示流向分解者的能量,各营养级流向分解者的同化量不包括其产生的粪便,A错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434+1466+128+605)×104≈2.6×107kJ/(m2·a),B错误;第一营养级流向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434÷(434+1466+128+605)×100%≈16.5%,C错误;第三营养级未被利用的能量为(62-10-2.3-8)×104=4.17×105kJ/(m2·a),D.正确。
13.A 优先选乘公共交通、注意节约用电、用纸,可以减碳节能,有利于碳的零排、负排,A正确;大气中CO2短缺时水圈层中的CO2会进入到大气中,B错误;我国采取的秸秆还田等措施,秸秆中储存的有机物可以提高农田表层土壤的碳储存,C错误;物质循环的速率和该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有关,更取决于生产者和分解者的种类和数量等,故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复杂程度增加,其物质循环的速率不一定会降低,D错误。
14.D 土壤中的微生物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不全是分解者,A错误;土壤需要经过高温灭菌后的组别是实验组,不作任何处理的是对照组,B错误;为防止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变,将土壤用塑料袋包好,放在60℃恒温箱中处理1小时,C错误;用碘液检测土壤微生物对淀粉的分解作用,加入土壤浸出液的烧杯由于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淀粉被分解为葡萄糖,溶液蓝色变浅,D正确。
15.D 合理控制不同季节的放牧量,可以在增大畜产品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增加草原生产的净生产量,维持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A正确;A点为有食草动物采食刺激时净初级生产力最大的点,B正确;草原的载畜量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化,过度放牧导致草原环境遭到破坏,物种丰富度降低,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下降,C正确;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与食物网的复杂程度呈正相关,D错误。
16.A 人类消费水平越高,所需的生产资源越多,产生的废物越多,生态足迹随人类消费水平的提高而增大,A错误;生态赤字说明生态承载力小于生态足迹,生态赤字的出现不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生态赤字越大表明该地区越难实现可持续发展,B正确;一般生态足迹的值越大,代表人类所需的资源越多,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越大,C正确;积极推进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的分类工作,有利于降低生态足迹,D正确。
17.C 生态缸中的沙土不需要进行灭菌处理,沙土中的微生物有利于维持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A错误;设计生态缸时,并非生产者数目越多越有利于其稳定,生态系统各组分之间要有合适的比例,B错误;生态缸所选用的材料需透明,有利于生产者光合作用的进行,C正确;制作完成的生态缸需密封,并置于光线良好的地方,避免阳光直接照射,D错误。
18.C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增加会产生温室效应,进而会影响地球的热平衡,A正确;大气平流层臭氧量减少会造成紫外线辐射强度增强,进而可能会使人患上皮肤癌等,B正确;人口剧增和人类活动会加剧水资源短缺危机,C错误;各种污染物通过河流和空气进入海洋会造成海洋污染,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因此可能会造成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D正确。
19.(除注明外,每空2分,共16分)
(1)升高(1分) 大脑皮层(1分) 胰岛素能促进肌糖原和肝糖原的合成及甘油三酯和某些氨基酸的转化,抑制脂肪等非糖物质转化为血糖
(2)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胞内受体 (负)反馈
(3)肾上腺素 神经—体液
(4)垂体提取液中含有抗利尿激素,促进了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导致尿量减少
20.(除注明外,每空2分,共16分)
(1)A 既不促进也不抑制
(2)D 横向运输(沿重力方向运输)、极性运输(或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答出一点即可) 平衡石细胞感受到重力方向的改变后,细胞中的“淀粉体”沿重力方向沉降,导致幼根近地侧生长素分布较多,远地侧生长素分布较少(3分)
(3)赤霉素、细胞分裂素 各种激素并不是孤立的发挥作用,而是多种激素共同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3分)
21.(除注明外,每空2分,共16分)
(1)(a+b)/2 增加 人类活动破坏了原有的生活环境;乙动物的天敌出现;外来物种入侵等(合理即可,答一点)等于
(2)次生演替 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某些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3分) 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替代(或群落的物种组成发生改变)(3分)
22.(每空2分,共16分)
(1)消费者和分解者食鱼性鱼类的食物减少,导致其数量减少
(2)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利用率控制对生态系统的干扰程度,在不超过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范围内,合理适度地利用生态系统;给予相应的物质、能量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协调(合理即可,答一点即可)
(3)六六六在生物体内难以降解,会沿着食物链在生物体内聚集(具有生物富集作用)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食物链(网)流动;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之间循环往复(或物质作为能量流动的载体,能量是物质循环的动力)
(4)间接 自生自身呼吸消耗的能量
甲
未被利用的能量
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
第一营养级
605
128
1466
434
第二营养级
96
24
252
62
第三营养级
10
2.3
?
8
河南省开封五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河南省开封五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文件包含开封五校20232024学年上学期期末联考高二生物pdf、242555D-生物da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
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等5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2月期末联考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等5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2月期末联考生物试题,共6页。
2023-2024学年河南省开封市高中五县联考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河南省开封市高中五县联考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含答案,共4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 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