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信阳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月考地理试题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试卷
      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期期末测试地理试题.docx
    • 答案
      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期期末测试地理答案.docx
    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期期末测试地理试题第1页
    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期期末测试地理试题第2页
    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期期末测试地理试题第3页
    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期期末测试地理答案第1页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信阳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月考地理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信阳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月考地理试题,文件包含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期期末测试地理试题docx、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期期末测试地理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正面朝上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3年12月1日,我国多地出现绚丽极光。读“某网友在北京拍摄的极光和流星影像图”,完成1~3题。
    1.图中流星
    A.已脱离银河系
    B.正飞向天王星
    C.已进入地月系
    D.将绕月球运动
    2.极光常见于高纬度地区,在北京拍摄到极光现象主要因为
    A.太阳辐射量小
    B.太阳活动剧烈
    C.全球气候变暖
    D.极夜范围扩大
    3.极光出现时,可能发生的现象有
    ①卫星导航误差大
    ③指南针突然失灵
    ②地表温度升高
    ④电力系统故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图1、图2、图3分别是风成地貌、喀斯特地貌和冰川地貌素描图,据此完成4~6题。
    4.有关图1所示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风力侵蚀形成
    C.沉积物颗粒大小混杂
    B.缓坡为迎风坡
    D.只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
    5.图2洞穴和洞穴内微景观钟乳石、石柱的成因分别是
    A.流水侵蚀、流水堆蚀积
    C.流水侵蚀、流水侵科
    B.流水堆积、流水堆积
    D.流水堆积、流水侵蚀体
    6.在沿海地区,冰川消融合,“可演变为峡湾的冰川地貌是图3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图为“北半球等压线图(单位:hPa)”。读图完成下面7~8题。
    7.如果上图所示等压线位于近地面,F1、F2、F3为A处空气所受的外力的方向,则F1、F2、F3依次为
    A.摩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
    B.水平气压梯度力、摩擦力、地转偏向力
    C.地转偏向力、摩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力
    D.摩擦力、地转偏向力、水平气压梯度力
    8.如果上图所示等压线位于高空,F1为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则风向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宁夏中部气候干旱,当地农民在耕地表面铺设砾石覆盖层。种植远近闻名的压砂瓜。图4为当地4月末种瓜前砂田和裸田不同深度土壤含水量的分布状况,图5为宁夏压砂瓜种植景观。据此完成9~10题。
    9.据图推测土壤含水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10cm处,裸田与砂田差异最小
    ②含水量变化以30~40cm处最为明显
    ③10~40cm裸田的含水量垂直变化较大
    ④同大深度上砂田的含水量大于裸田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0.砂石覆盖层对水循环的影响有(
    ①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地表径流
    ③增加下渗量和耕作层土壤含水量
    ②有效抑制蒸发,减少蒸发量
    ④提高植被覆盖率,增加降水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内蒙古自治区巴丹吉林沙漠中有很多被当地俗称“海子”的湖泊,太阳升起以后,海子周边常刮起“太阳风”。下图示意巴丹吉林沙漠中某海子景观。据此完成11~12题。
    11.该“太阳风”的主要特点是
    ①由沙山吹向湖泊
    ③日出前后风力最大
    ②由湖泊吹回沙山
    ④当地14时前后风力最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该“太阳风”会使
    A.沙山温度有所升高
    C.海子面积逐渐增大
    B.沙山湿度有所提高
    D.海子盐度逐渐降低
    福建省平潭岛象鼻湾素有“亚洲第一冲击坝”的美誉,因沙滩如同大象的鼻子映在海面上而得名。读“象鼻湾景观图”,完成13~14题。
    13.象鼻湾
    A.由砾石、贝亮组成
    C.植被茂密,高差较大
    B.呈现形态与潮汐无关
    D.属手海水堆积地貌
    14.观察该地貌的正确方法有
    ①选择远处或高空观察整体形态
    ③临近观察物质组成及其变化
    ②观察坡度和坡向对植被的影响
    ④从微观到宏观判断土壤类型
    A 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三文鱼属冷水性鱼类,我国近岸养殖三文鱼成活率低,长期以来主要依靠进口。2018年,我国首个全潜式大型网箱“深蓝1号”在山东日照以东海域下水,并投放来自挪威的三文鱼苗。该网箱可视水温调整潜水深度,实现了我国三文鱼规模化养殖的突破。据此完成15~16题。
    15.我国近岸养殖三文鱼成活率低,主要是因为
    A.受洋流影响小
    B.海水温度高
    C.受海浪影响大
    D.海水盐度低
    16.夏季,深海网箱调节方向和原因分别为
    A.向上,降低水温
    C.向下,降低水温
    B.向上,提升水温
    D.向下,提升水温
    二、综合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
    17.(12分)北京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校园开展实践活动。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活动一探究土壤的组成土壤由矿物质、有机质、空气和水分四种物质组成。同学们在学校随机挖取小块土壤,通过实验来验证土壤的组成成分。
    (1)模仿下表中的例子,设计一个小实验,验证土壤的某种组成成分。(3分)

    活动二 探究生物对土壤形成的作用
    同学们挖取土壤样本时,发现学校种植了苜蓿草的土壤明显与周围裸露的土壤不同,如表3所示。
    表3
    (2)通过对比,同学们总结了生物对土壤的作用有 。(双项选择题)(2分)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例:烧杯中装入干净的水,将土壤放入,充分搅拌后,静置一会
    烧杯底出现类似石头一样的沉淀物
    土壤中含有矿物质
    裸地土壤
    种植苜蓿土壤
    土壤颜色
    浅棕色
    深棕色
    土壤颗粒大小
    大颗粒为主
    小颗粒为主
    土壤黏度
    不易搓成条
    较易搓成条
    土壤湿度
    较小
    较大
    生物情况
    少有植物根系
    多植物根系、生物残渣、小虫子
    A.促进腐殖质的形成
    C.加速有机质的淋溶
    B.减弱岩石风化和成土的过程
    D.促进土壤矿物质颗粒团聚
    活动三 认识校园植物与环境的关系
    同学们观察记录了校园内的植物并进行了分类,包括落叶乔木、针叶乔木、灌木等,植物种类多为北京地区乡土植物或是经过长期栽培的引进植物。进入秋季,校园里树木的叶子逐渐变色,之后纷纷飙落。同学们向学校提出“落叶缓扫”的建议。层层叠叠的落叶,为校园增添了一份美景。
    (3)说明校园植物种类多选择为本土植物的原因。(2分)
    (4)列举“落叶缓扫”的好处。(3分)
    活动四 认识海绵校园
    为响应“建设节水型社会”号召,该校进行了“海绵校园”改造工程(下图)。
    (5)随着“海绵校园”的建成,水循环环节中增强的有 、 等。(2分)
    18.(14分)本学期学习了许多关于大气的知识,小明同学期末复习时进行了梳理。结合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任务一搭建知识结构
    (1)填写完成“大气”部分知识结构。(4分)
    任务二绘图说明大气受热过程
    请指出小明同学绘图(右图)中
    出现的错误。(3分,至少三处)
    错误1 ;
    错误2 ;
    错误3 。
    任务三大气受热过程对比实验
    小明和其他地理兴趣小组用四个玻璃箱设计了对比实验,在晴天观测并记录相关数据。图12为小明同学的实验报告单(节选)。
    (3)通过甲、乙对比实验,验证了北京郊区可以利用温室大棚种植火龙果等南方水果。在温室大棚内,大气可以吸收更多的 辐射,大气温度升高,同时 增强,满足南方水果生长的热量条件。(2分)
    (4)甲、丙对比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双项选择题)(2分)
    A.晴天大气没有削弱作用
    C.土壤吸收的太阳辐射少
    B.地面是大气的主要热源
    D.大气逆辐射有保温作用
    (5)该实验结束后,若将丙与丁放置在阴凉处,继续观察温度计的读数变化,下降较快的是 ,说明理由: 。(3分)
    19.(13分)2022年暑假浙江省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沿着当地某河流干流从河口到源头进行地貌、植被、土壤等综合考察。图16是兴趣小组绘制的该河流沿途地貌示意图及在考察点拍摄的景观照片。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任务一观察地貌
    (1)观察图中①、②、③、④四种地貌景观图,完成下表。(4分)

    (2)②是河流出山口处的扇形堆积体,其沉积物颗粒的变化较快,扇顶颗粒较 (填粗、细),扇缘颗粒较 (填粗、细)。(2分)
    (3)③处地势平坦,多曲流,由于流水的惯性,河流 岸堆积, 岸侵蚀,促使河曲不断发育,由于流水冲刷与侵蚀最弯曲的河岸,河流遂 ;河由曲变直,原有的河曲被废弃,最终形成牛轭湖。(3分)
    任务二观察植被
    同学们在②地观察植被,这里植被茂密,森林为主,乔木多革质叶片,垂直结构较简单,藤本、附生植物较少,少板根和茎花现象,四季常绿。
    (4)植被类型属于 (1分)
    任务三观察土壤
    同学们在林区①地挖了自然土壤剖面,在③地挖了耕作土壤-水稻土剖面,绘制了剖面图进行对比(下图)。
    (5)通过观察①、③两地土壤剖面,发现两种土壤颜色不一样,结构也不同。两种土壤比较,水稻土 (双项选择题)(2分)
    A.枯枝落叶层增厚
    C.肥力水平更高
    B.不含有机质
    D.结构更复杂
    任务四灾害预防
    (6)①附近多发泥石流,在泥石流流经区的游客,正确的逃生方法是 (单项选择题)(1分)
    A.朝河流下游方向迅速跑到地势低的地方
    B.垂直于河谷方向逃离,尽量逃往地势较高处
    C.沿着山谷向山顶奔跑,寻找制高点
    D.站在原地大声呼救
    20.(13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下图为圣劳伦斯湾和芬迪湾的地理位置略图和洋流示意图。
    材料二 图11反映的是芬迪湾同一地点、同一天不同时间的景观图。露的淤泥上走动,图11b是人们在海面上泛舟。
    (1)指出图11景观变化所反映是哪一种主要海水运动形式,并举例说出该海水运动形式可开发利用的方向。(3分)
    (2)据下面短文,填写后半段内容,完成对图中“海蚀柱”形成过程的描述。(3分)
    “海蚀柱”形成于海浪的侵蚀作用。在过去的1000万到2000万年中,来自东部大洋的风暴和大风卷起巨浪,不断地侵蚀相对松软的石灰岩悬崖,并在其上形成了许多洞穴,这些洞穴不断被侵蚀变大,以致发展成海蚀拱桥(门)…
    材料三 每年大约有400座冰山被洋流带至纽芬兰岛附近的温暖水域。
    (3)将大量冰山带至纽芬兰岛附近海域的洋流为 (填“甲”或“乙”),该洋流对沿岸地区的气候特征有 影响。(2分)
    材料四 纽芬兰岛位于北美大陆的东海岸,早在16世纪,这里鳕鱼群非常密集,人们甚至用“可以踩着鳕鱼背在海面上行走”来形容。
    (4)运用洋流知识分析纽芬兰岛附近海域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2分)
    材料五 加拿大的圣劳伦斯湾平均盐度2.2%,世界大洋平均盐度为3.5%。海流从贝尔岛海峡流入,卡伯特海峡流出。大量浮冰是圣劳伦斯湾突出的特征,2月中旬浮冰最多,空间分布不均。
    (5)简析圣劳伦斯湾平均盐度低的原因。(3分)
    观察地点




    地貌名称
    V形谷
    河漫滩
    形态特征
    扇形,从山顶向扇缘倾斜,有错综河网
    地势低平
    水网密布

    相关试卷

    2023-2024学年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信阳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1月月考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信阳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1月月考地理试题含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河南省信阳市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河南省信阳市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水循环环节是,诗中描述的岩石按成因属于,有关该类岩石的叙述,正确的是,新西兰多地震是因为其位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河南省信阳市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河南省信阳市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6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