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达标练习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5340043/0-170734895327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达标练习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5340043/0-170734895335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达标练习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5340043/0-170734895338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达标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达标练习,共6页。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达标练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土地平旷,屋舍俨然。(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舍都是同一样式,很相像。)B.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他们问起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代,更不必说魏朝晋朝了。)C.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老人和小孩都充满喜悦之情,显得心满意足)D.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村里人嘱咐他道:“这个地方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2.小语想要了解屈原的爱国情感,那么他应该选择阅读的内容是( )A.《说文解字》第一 B.四书第七C.《周易》第二 D.辞赋第十一3.下列对《小石潭记》一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中作者的感情由“凄”到“乐”,文章前半部分的主旋律是幽深凄怆,后半部分是清静神乐。B.本文的记叙顺序为“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周围气氛”。C.文章描写景物特征非常鲜明,除正面描绘外,还有多处照应,如写小石潭的环境幽静时,前后用了伏笔和照应。D.作者将小石潭景物的幽清美丽的环境与作者凄清的心境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有力地反衬出作者遭贬后的压抑心情,也含蓄地表露了作者对冷酷现实的不满。4.选出下列对《蒹葭》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 )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A.《蒹葭》选自《诗经•大雅》,是一首描写追求意中人而不得的诗。B.全诗重章反复,一意化为三叠,具有音乐美,用韵先响后暗,先扬后抑,余音绕梁, 极具感染力。C.全诗三章,每章八句,诗的旨意在第一章就全部体现出来了。D.本诗的每章都是先写秋景,写心上人路远难寻。之后却用“伊人”一转,似乎“她” 就在面前,这里写的是一种想象。二、基础知识综合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文段一】书中各篇的排列按照传统的______的顺序;并照传统的意见将“小学”书放在最前头;各篇的讨论,尽量采择近人新说;这中间并无编撰者自己的创见,编撰者的工作只是编撰罢了。【文段二】他就按着借用的办法,根据他教授学生的需要,断章取义地来解释那些诗篇。后来解释《诗经》的rú生都跟着他的脚步走。(1)给划线字注音或者根据拼音写汉字。编撰( ) 采择( ) rú生( )(2)【文段一】中的“书”是指《 》,该书是作者 在1942年受著名学者杨振声鼓励而写的一部著作。共十三篇,各篇的排列按照传统的 的顺序,并把文字学经典《 》放在首篇。(3)“断章取义”的意思是 (4)班级开展“读经典的意义”主题探究活动,你刚读完《经典常谈》一书,请你结合本书的内容,说说中学生阅读中国古代经典的意义。三、综合性学习6.填空。(1)文学常识填空。《桃花源记》的作者是 (朝代)大诗人 。一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他是中国第一位 诗人,有《 》。(2)用原文语句填空。①文中突出“桃源”自然环境美好的句子是: , , 。②文中描写桃花源中人的精神面貌的句子是: , 。③表明桃花源中人热情好客的句子有: , 。 , 。四、文言文阅读(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乙)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①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②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③死于虎吾夫又死焉吾子又死焉。”夫子问:“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④识之,苛政猛于虎也。”(节选自《礼记·檀弓下》)(注释)①式:同“轼”,车前的扶手横木,这里用作动词。②壹:真是,实在。③舅:公公。古代以舅姑称呼公婆。④小子:古时长辈对晚辈或老师对学生的称呼。7.请用“/”,下列句子划分停顿然 昔 者 吾 舅 死 于 虎 吾 夫 又 死 焉 吾 子 又 死 焉8.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①阡陌交通 交通: ②便要还家 要: ③小子识之 识: ④何为不去也 去: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10.桃花源人、泰山妇人为什么不愿意离开他们各自生活的地方?(用自己的话回答)11.阅读文选,完成各题。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①青树翠蔓:②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③皆若空游无所依:④怡然不动:(2)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②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3)文章是怎样从侧面写出小石潭水“清”的特点的?请结合相关内容具体分析。(4)请说说“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一句的妙处。五、作文12.青春无限美好,有追求有梦想,但也有叛逆、迷惘、冲动、鲁莽……回首往事,你是否为曾经的不懂世事感到后悔、自责、愧疚……请以“我不该这样__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写成记叙文;③有真情实感,内容具体;④字数不少于500字;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参考答案:1.A2.D3.A4.A5.(1) zhuàn zé 儒(2) 经典常谈 朱自清 经史子集 说文解字(3)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指引用与原意不符。(4)①可以学习语文知识,比如可以从《说文解字》中了解汉字的造字法和每个字的造字本义;②可以了解当时社会现状,比如可以从《战国策》中了解战国时期盛行策士游说这一历史事实;③可以充实精神内涵,比如读《汉书》,我们可以通过其中古人的故事,感受古人的精神品质,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④可以提升个人修养,比如从儒家经典中我们可以汲取有关学习、做人等多方面的道理,提升自身修养。6. 东晋 陶渊明 田园 陶渊明集 土地平旷, 屋舍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 便要还家, 设酒杀鸡作食。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皆出酒食。7.然 昔 者/吾 舅 死 于 虎/吾 夫 又 死 焉/今 吾 子 又 死 焉。 8. 交错相通 “要”通“邀”,邀请。 记住 离开 9.您这样哭,实在像连着有了几件伤心事似的。 10.桃花源与世隔绝,远离战争,没有繁重的赋税和无尽得徭役;环境优美,民风淳朴。人们安居乐业,祥和幸福。 虽然一家祖孙三代死于虎口,但是泰山妇人深知山下世间苛政带来的灾难远比山中的老虎更为惨烈,更令人不堪忍受。11.(1)①翠绿的藤蔓;②向西;③在空中;④呆呆的样子。(2)①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沿路走下去看见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凉。②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3)①可以看到潭底的整块石头,写出了水的清澈;②水中鱼儿像在空中游动,写出了水的清澈;③日光直照到潭底,石头上有鱼的影子,写出了水的清澈。(4)正面写了游鱼,侧面写了潭水的清澈透明。而字面只写鱼,对水只字未提,但水清鱼静的优美画面就展现在读者面前了。12.我不应该这样冲动冲动会把人拉下万丈深渊,而我曾经就是一个冲动的人,常常脑子一热就鲁莽行事,但从那件事以后,我不再冲动了。午后的冬日异常的温暖,正是过年,四处喜气洋洋,不远处是常有鞭炮声传来,使我也忍不住和弟弟去买鞭炮玩。我们拿着四盒擦炮,在爷爷家门前的池塘边玩着。弟弟点燃一个扔进水里,炸起了水花,我也迫不及待的扔了一个,看着那水花颇有成就感。我们醉在炸水花的乐趣中,殊不知一个诡异的身影就在悄悄靠近。他扔了一个雷王在我们身边的池塘,只听得“轰”一声,水花已经溅到我们身上。我转头一看,是朱伯伯,冲动的我顿时火了,拿起手中的鞭炮,不管不顾的扔向朱伯伯。过了一会儿,我才发现朱伯伯早在密集的鞭炮中“逃跑”了。我也没“追击”,继续和弟弟玩了起来。到了下午四点钟,我和弟弟到他家那边去玩,发现朱伯伯又在那边放雷王,我在弟弟家看起了电视,而弟弟则和朱伯伯一起玩雷王。看了一会电视,深感无聊,只好出去找弟弟玩。可刚一出门,一个雷王就滑到了脚下,幸好我跑得快,不是就要炸被到了。冲动的我气不打一处来,把他们的雷王全部扔到水里了。朱伯伯又掏出钱叫弟弟去买,并且还调侃我。我本来就生气,再经朱伯伯这么一说,顿时就冲向回来的弟弟,夺过他手中的雷王,向朱伯伯扔去,我边仍边喊:“我叫你炸我!”朱伯伯连忙躲闪,但还是被雷王给炸到了。那时,我得意的笑了!可渐渐我笑不出来了,我看见朱伯伯的手中闪闪红光,是血!爷爷喊来了村医为朱伯伯处理了伤口, 包扎起来。等医生说没事之后,爷爷才转向我。本来以为会是一顿打骂,但爷爷却抚摸着我的头说:“以后可不能这么做了!我最明白你,性子急,可这也不是什么好事。你看那太阳从来都不慌不忙,不缓不慢的东升西落。你要学会像太阳一样,做什么事都不冲动、鲁莽,否则你就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爷爷望着冬阳,一丝不苟,我也抬头望了望那太阳,心里好像明白了什么,看看朱伯伯,我想,这或许就是一个不冲动的领悟吧!心里顿时释然了许多。从此,我再也不冲动了,不论做任何事,我都会思索周全,就像那东升西落的太阳,把任何一处黑暗都照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