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第3章 空气与生命第4节 二氧化碳优秀课件ppt
展开科学观念:解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了解实验室 中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科学思维:树立多角度、多层次地观察和分析问题的意识;初 步确立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的方法。探究实践: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利用设计的装 置制取二氧化碳。态度责任:增强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习 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作出创新、 大胆实践的科学精神。
1、 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与其什么性质有关?2、实验室检验二氧化碳的原理是什么
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性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所以可用于灭火。
澄清石灰水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碳酸钙白色沉淀,所以会出现浑浊现象。 CO2+Ca(OH)2=CaCO3↓+H2O
1、实验室中是如何制取氧气的?2、那么实验室如何制取二氧化碳?
实验室制氧气一般用分解反应:分解双氧水、高锰酸钾或氯酸钾来获得氧气。
一般也采用化学反应的方法:许多物质中含碳酸根离子,若若使碳酸盐与酸反应可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从经济等方面考虑,其中最适用制取二氧化碳的碳酸盐主要有石灰石、大理石等。
一、二氧化碳的制取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 药品:大理石(或石灰石,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稀盐酸 原理:CaCO3 + 2HCl =CaCl2 + H2O + CO2↑
1)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包括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两部分。 如果在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气体,你选择的装置是表3-10中 _____________。理由: 。
根据二氧化碳制取原理,固体与液体反应且不需要加热,所以不能选用a发生装置;且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且能溶于水,所以选用c收集装置。
2)在确定气体发生装置时,应该考虑哪些因素?在确定气体收集装置时,又应该考虑哪些因素?
确定气体发生装置时,应该考虑反应物的状态(固态、液态还是气态),还要考虑反应条件(是否需要加热等)因素。 确定收集装置时,应该考虑生成的气体的密度大小(与空气相比),以及气体的溶解性(能否溶于水)等因素。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弹簧夹 玻璃片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步骤:(1) 组装好制取二氧化碳的简易装置,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气密性检查的方法: ①用弹簧夹紧导管中的 部位; ②向 中加入适量水; ③若观察到 ,则说明气密性良好。
(2)加药品: 先在 中加入 (用 取),塞紧带有长颈漏斗和导管的橡皮塞。 (3)把气体导管插入集气瓶中,导管口应处在 处。 (4)通过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锥形瓶中立刻有气体产生。
(5)片刻后,把燃着的火柴放到 ,如果火柴很快熄灭说明集气瓶中已经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盖好毛玻璃片,将集气瓶口向 放桌子上备用。 验满的位置在瓶口及装二氧化碳气体的集气瓶要正放的原因: 。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1)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若长颈漏斗下端管口没有插入液面下,会出现什么现象?
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会从漏斗处逸出到空气中,从而收集不到二氧化碳。 所以一定要将长颈漏斗下端的管口插入液面下,以形成液封,防止产生的气体从漏斗处逸出去。
(2)制取二氧化碳时,若将稀盐酸改成浓盐酸,是不是可以? (3)制取二氧化碳时,能不能将稀盐酸改成稀硫酸?
不可以。因为浓盐酸具有很强的挥发性,会挥发出来的HCl气体,使收集的二氧化碳气体纯度不高。
不可以。实验室制取C O2,如选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为原料,则不能选用稀硫酸。因为生成的硫酸钙是微溶性物质,它包裹在大理石表面,使酸液不能与大理石接触,从而使反应中止。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若使用石灰石或大理石粉末,是否可以?
不可以。实验室制取C O2,如选用石灰石(或大理石)粉末为原料,则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较大,会出反应速度过快的现象。
注意:①实验室般不用硫酸和浓盐酸制取二氧化碳。 因为硫酸与石灰石反应生成微溶的硫酸钙覆盖在石灰石表面,使反应不能顺利进行;浓盐酸有挥发性,使制得的二氧化碳不纯。②使用长颈漏斗时,一定要将长颈漏斗下端管口插入液面下,防止生成的气体逸出去。③由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不宜用排水法收集,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要将导管口插到接近集气瓶底的位置。
二、试验二氧化碳的性质1、把一支短蜡烛固定在烧杯中的铁皮架上,点燃。拿起集满二氧 化碳的集气瓶,向烧杯中缓缓倾倒二氧化碳,观察到的现象是: 。2、取一支试管,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利用导气管向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3、另取一支试管,加入 2 毫升蒸馏水,滴入1 ~ 2 滴石蕊试液,为________色,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溶液颜色变为_________色。
如图是某学生设计的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图。指出图中的错误之处,并说明原因。
1)长颈漏斗下端管口没有插入液面下;这样会使产生的二氧化碳从漏斗处逸出而收集不到二氧化碳。 2)导管没有插入瓶底;这样集气瓶中的空气不易排出。 3)锥形瓶中的导管太长,不利于二氧化碳气体导出。
1、小浩同学设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所用药品的四个方案:方案一:粉末状碳酸钙与稀盐酸;方案二:块状石灰石与稀盐酸;方案三:块状石灰石与浓盐酸;方案四:块状石灰石与稀硫酸。四个方案中,最理想的方案是 ,理由是 。
反应速度适中,易于收集气体,稀盐酸中氯化氢气体挥发较少
2、实验室制取CO2和制取O2相比,一定相同的是( ) A.发生装置 B.收集方法 C.验满方法 D.集满气体的集气瓶放置方法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后,可以用下列哪些收集装置来收集( ) A. ①③④ B. ②⑤⑥ C. ①③⑤ D. ③④
4、下图是实验室二氧化碳的制取、收集、验满、验证性质的操作,其中不正确的是( )
5、在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排水法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 B.先往试管中放入石灰石,再滴入稀硫酸 C.将燃烧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检验二氧化碳是否集满 D.将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集气瓶盖上玻璃片,正放在桌上
6、小松用稀盐酸与石灰石反应制取CO2,尝试直接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并收集,你认为小松( )A.选择A、B装置,导管a接导管c可收集到一瓶CO2B.选择B、C装置,导管d接导管b可收集到一瓶CO2C.选择B、C装置,导管d接导管c可收集到一瓶CO2D.不可能收集到一瓶CO2,因为CO2可溶于水
7、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面我们就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收集问题作如下讨论: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它可溶于水也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通常采用排空气法收集而不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真的就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吗?资料一:文献表明1体积水要完全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至少需要约7天的时间。如果是1天时间,则1体积水大约只能溶解1/3体积的二氧化碳。资料二:对任何气体的收集,凡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最好用排水法收集,这样既可以观察集气的快慢,又可以提高被收集气体的纯度。
资料三:二氧化碳不溶于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1)你认为在中学科学实验中是否可以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并说出理由。 ;(2)要使实验室收集二氧化碳的方法达到最优化,你是否还有更好的建议? 。
可以用排水法收集;理由是由于实验时间较短,二氧化碳溶解很少,且用排水法既可以观察集气的快慢,又可以提高二氧化碳的纯度
由于二氧化碳不溶于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所以可以用排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法收集二氧化碳。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4章 植物与土壤第1节 土壤的成分优秀ppt课件: 这是一份浙教版八年级下册<a href="/kx/tb_c94230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4章 植物与土壤第1节 土壤的成分优秀ppt课件</a>,文件包含1土壤的成分2pptx、41土壤的成分2教学设计表格式doc、41土壤的成分2学案含答案doc、岩石的化学风化mp4、岩石的生物风化mp4、温度对岩石的影响mp4、风力侵蚀mp4等7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4节 二氧化碳精品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a href="/kx/tb_c94227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4节 二氧化碳精品ppt课件</a>,文件包含34二氧化碳1pptx、34二氧化碳1教学设计表格式doc、34二氧化碳1学案含答案doc、CO2溶解于水中wmv、二氧化碳灭高低蜡烛wmv、少量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mp4等6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3章 空气与生命第6节 光合作用获奖课件ppt: 这是一份浙教版八年级下册<a href="/kx/tb_c5727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3章 空气与生命第6节 光合作用获奖课件ppt</a>,文件包含36光合作用2pptx、36光合作用2教学设计表格式doc、36光合作用2学案含答案doc、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mp4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