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3专题03 光现象-备战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江苏专用)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3专题03  光现象-备战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江苏专用)01
    3专题03  光现象-备战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江苏专用)02
    3专题03  光现象-备战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江苏专用)03
    还剩5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3专题03 光现象-备战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江苏专用)

    展开
    这是一份3专题03 光现象-备战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江苏专用),共62页。

    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经典基础题TOC \ "1-3" \h \u
    【题型1 光源的概念及分类】
    1.生活中许多物体可以发光,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一组是( )
    A.太阳、月亮、工作的台灯B.闪电、镜子、发光的水母
    C.太阳、烛焰、波光粼粼的水面D.火焰、工作的手电筒、发光的萤火虫
    2.下列物体不属于光源的是( )
    A.正在放映的电视荧屏 B.太阳
    C.萤火虫 D.闪闪发光的红宝石
    3.月亮、太阳、点燃的火把、镜子,这些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 )
    A.太阳和月亮B.月亮和镜子 C.太阳和镜子 D.太阳和点燃的火把
    【题型2 光的直线传播的条件】
    4.2022年12月13日0点起,“通信大数据行程卡”服务正式下线,这个行程码通过微信或支付宝二维码扫一扫,可以查询本人在疫情期间14天到访地信息。查询时用手机摄像头扫描这个行程码,当手机扫行程码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我们能看见张贴的行程码,是因为光的直线传播
    B.手机摄像头使用的是凹透镜
    C.行程码应位于手机摄像头的二倍焦距以外
    D.能从不同方向看到这个行程码,是由于光在其表面发生了镜面反射
    5.下列关于光学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光在同种介质中总是沿直线传播的
    B.光照射到粗糙的黑板上发生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C.电视机遥控器通过发射红外线来遥控电视机
    D.彩色电视机画面上丰富多彩的颜色是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光组合而成的
    6.探究活动中,掌握研究问题的方法非常重要。例如,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时,将发声的音叉触及水面,水花四溅。以下活动中所用方法与上述研究方法相同的是( )
    A.探究声音传播时,将发声手机置于瓶内,不断抽出气体,听到的声音越来越小
    B.测量人体体温时,利用体温计内水银柱的长度变化来显示人体的温度高低
    C.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用等大的两个棋子探究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D.在研究光的直线传播规律时引入了光线
    7.如图所示,小明想通过A、B两张纸片上的小孔看见烛焰,他应将烛焰、两个小孔和人眼调到同一直线上,这样操作的依据是 _________。
    【题型3 日食和月食】
    8.2022年7月14日,年度最大超级月亮现身天空,超级月亮是指满月的时候,月亮正好位于近地点的现象,如图所示关于超级月亮说法正确的是( )
    A.“举头望明月,低头做试卷”,我们看到的月亮其实是实像
    B.“明月松间照”,皎洁的月光照耀松林,其实月亮本身并不是光源
    C.一架飞机轻轻拂过月亮的面庞,留下了短暂的暗影,因为光不能沿直线传播
    D.我们看到的超级月亮是放大的月亮的虚像
    9.如图甲是2022年11月8日出现的月食现象,下列图中的光现象成因与此相同的是( )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10.2022年11月8日,我国部分地区观察到月全食,月全食是由于( )
    A.月球挡住太阳光形成的
    B.地球挡住了射向月球的太阳光形成的
    C.月亮发出的光被地球挡住了
    D.太阳光被月球反射后形成的
    11.2019年12月26日,我国全境都可观察到天空中壮观的日食天象。日食发生的原因是_________,位于中间位置的是_________(太阳/地球/月球)。

    【题型4 光速】
    12.小明看到闪电后10s又听到雷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约为340m/s,光速约为3×108m/s,于是他用10乘以340很快估算出闪电发生位置到他的距离为3400m。假设声速或光速发生以下变化,这种估算方法不再适用的是( )
    A.光速减小为声速的两倍
    B.光速减小为原来的一半
    C.声速减小为原来的一半
    D.声速增大为原来的两倍
    13.如图,小明用一束绿色激光射向白色气球表面,若要将此气球射破,则应把气球上被照亮的区域用颜料涂成_________色;激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_________m/s。
    【题型5 小孔成像的原理】
    14.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小孔成像的规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改变小孔的形状,屏上像形状不变B.小孔稍许靠近屏,屏上像会变大
    C.烛焰稍许靠近小孔,屏上像会变小D.稍许增大小孔尺寸,屏上出现虚像
    15.小明用针孔照相机(即小孔成像实验装置)观察蜡烛的烛焰,若保持小孔和蜡烛的烛焰位置不变,如图所示,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若内筒位置不变,半透明膜上的像是正立的
    B.若小孔改为小三角形,半透明膜上的像也变为三角形
    C.随着蜡烛的燃烧,半透明膜上的像也随之下移
    D.若取下半透明膜,透过小孔将看不到完整的烛焰
    16.为“探究树荫下光斑的形状与成因”,小明制作甲、乙、丙三张带孔卡片作探究。
    (1)他猜想光斑的形状:a.与树叶的形状有关;b.与树叶间空隙形状有关;c.与树叶间空隙大小有关;
    ①根据所学知识,猜想a是_________(选填“合理”或“不合理”);
    ②为验证猜想b,应选用_________卡片;
    ③小明用甲卡片得出“光斑形状与树叶间空隙形状无关”的结论,这结论_________(选填“可靠”或“不可靠”),这是因为没有控制孔的形状_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若由你进行探究,只允许选用甲卡片在实验室进行类似的实验探究,你的改进建议是_________;
    (2)小明继续用图丁的装置研究像的亮度与孔的大小问题,固定烛焰、小孔和光屏位置,只改变圆孔直径,得出以下数据:
    实验现象表明:在小孔所成的像清晰时,孔径越大,像的亮度越;
    (3)图丁中,所成的像是_________像;小明想要改变光屏上像的大小,可以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
    【题型6 平面镜成像特点】
    17.小红站在竖直放置的试衣镜前4m处,过了一会儿,她又向靠近试衣镜的方向走了3m,此时关于她在试衣镜中所成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像到平面镜的距离7m,像大小不变B.像到平面镜的距离1m,像大小变大
    C.像到平面镜的距离7m,像大小变小D.像到平面镜的距离1m,像大小不变
    18.如图所示,中秋节的夜晚,皎洁的月亮在平静的湖面留下美丽的倒影,随着月亮继续上升,月亮在平静湖面所成的像( )

    A.像与湖面的距离越来越大,像的大小越来越小
    B.像与湖面的距离越来越大,像的大小保持不变
    C.像与湖面的距离越来越小,像的大小保持不变
    D.像与湖面的距离保持不变,像的大小保持不变
    19.元旦期间,小明一家人来到骆马湖游玩,看到了很多美丽的景象。
    (1)图甲是小明在湖边漫步,发现水中的鱼儿在树叶的倒影间穿行,树叶的倒影是光的 _________形成的像,看见的水中的鱼儿是光的 _________形成的像;
    (2)图乙是小明爸爸用无人机进行了空中摄影,此时相机中成倒立、_________的实像,为了拍到骆马湖的全景,无人机需要飞得更 _________(选填“高”或“低”)一些;
    (3)图丙是小明观察到小船上和岸上各有一面红旗,它们的飘动方向如图所示,则小船向_________(选填“左”或“右”)运动,小船的速度 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风速。
    20.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刻度尺,刻度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M、N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刻度尺上,以M蜡烛为成像物体。
    (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 _________(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M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_________,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2)点燃蜡烛M,慢慢地移动蜡烛N,直到蜡烛N与蜡烛M的像重合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 _________;进一步观察M、N两支蜡烛在刻度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 _________,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
    (3)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_________(选填“A”或“B”);
    A.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M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
    B.保持M、N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4)移去蜡烛N,在其原来的位置放一块光屏,光屏上不能承接到蜡烛M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_________(选填“虚”或“实”)像。
    【题型7 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探究】
    21.如图所示,观察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把点燃的蜡烛移近玻璃板,镜中的像变大了
    B.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C.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不相等
    D.烛焰在镜中成的是虚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
    22.王芳同学站在平面镜前3m处,她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为_________m,她向后退的过程中,像的大小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现将一块和镜面一样大的木板放在镜子的后面1m处,如图所示,这时她_________(选填“仍能”或“不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

    23.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兰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在白纸上竖直放置一块玻璃板,在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再另取一支未点燃的蜡烛B放在成像处,如图所示。

    (1)蜡烛B要与蜡烛A完全相同,这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__关系;
    (2)实验时,他应该在玻璃板_________(前/后)观察蜡烛的像,(如图)所成的像是_________(虚/实)像;
    (3)为了使实验效果更明显,所用玻璃板应该较_________(厚/薄)一些。
    【题型8 平面镜成像及其作图】
    24.根据题目要求作图。
    (1)如图所示,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物体AB在镜中所成的像A′B′;
    (2)如图所示,一束光线与水平面成35°角射向镜面,试作出反射光线并在图中标出反射角的大小;
    (3)如图丙所示,AB为遮光板,S′是点光源S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S发出的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恰好经过凸透镜左侧焦点F。请画出:光源S的位置以及光线EF经凸透镜后的出射光线。
    25.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明将物体放在A处时,同组的小华在B处看不见A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如图所示,不改变小华的位置,下列操作方法能使小华看到物体A在平面镜中像的是( )
    A.将物体A靠近平面镜B.将平面镜水平向右平移
    C.将平面镜顺时针旋转一定的角度D.以上三种方案都可以
    26.“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是唐代张志和的词句。在平静湖面上方,一只白鹭水平滑翔。若以白鹭为参照物,它在水中的“倒影”是___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白鹭的“倒影”是由于_________而形成的,如白鹭距水面2m,湖水深3m,则水中“倒影”距离白鹭________m,当白鹭往高处飞时,“倒影”的大小_________(选填“变大” “变小”或 “不变”)。
    【题型9 凸面镜和凹面镜】
    27.盘山公路的急弯处,可通过路边的凸面镜来观察另一方来车情况。在如图所示弯道上所标注的4个位置,凸面镜应安装在( )
    A.AB.BC.CD.D
    28.2021年9月17日,北京2021年冬奥会主题口号“一起向未来”正式发布,北京成为有史以来第一座既举办过夏季奥运会又举办冬季奥运会的城市。10月18日,在奥林匹克运动发祥地-----希腊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赫拉神庙遗址前,奥运火种再次为北京点燃。如图甲所示,点燃圣火用的是_________(选填“凸面镜”或“凹面镜”)。冬奥会火炬名为“飞扬”,如图乙所示,颜色为银色与红色,在阳光的照耀下,红色部分_________(选填“反射”或“吸收”)红光,呈现出一抹鲜艳的“中国红”。火炬主要的燃料是液态氢气,通过_________的方式储存在火炬中。
    【题型10 光的色散】
    29.如图所示,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在白色光屏上形成一条彩色光带,这个现象叫_________:如果在白色光屏前放置一块蓝色玻璃,我们看到白屏是_________色;如果将白色光屏换成红色纸板,我们将看到纸板是_________色。
    30.让太阳光透过三棱镜,会分解成七种色光,这个现象叫做光的_________.小明看见公园中红色的花朵,是因为花朵_________(填“反射”或“吸收”)红色光的缘故;他将蓝色滤色镜挡在照相机镜头前给一株红花拍照,照片上该花的颜色是_________色.
    31.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
    A.图甲中,太阳可通过树叶间的缝隙在地面上成倒立的实像
    B.图乙中,制作透镜的材料是晶体,透镜对光有折射作用
    C.图丙中,红、橙、黄、绿、蓝、靛、紫等色光不可以通过三棱镜合成白光
    D.图丁中,粗糙的黑板表面所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32.根据图片回答问题:
    (1)图甲是深海测绘使用的声呐装置,该装置利用的是_________(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
    (2)图乙中的雨后彩虹是光的_________现象;
    (3)图丙中,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涂黑放在色散光带红光外侧,观察到示数升高的现象,该现象说明_________;
    (4)图丁中,观察者通过调整三个小孔的位置,透过三个小孔可观察到烛焰,应用的物理原理是_________。
    【题型11 物体的颜色】
    33.让一束太阳光照射三棱镜,射出的光射到竖直放置的白屏上。下列几种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白屏与棱镜间竖直放一块红色玻璃,则白屏上看到除红光外的其他颜色的光
    B.在白屏与棱镜间竖直放一块蓝色玻璃,则白屏上蓝色光消失,留下其他颜色的光
    C.把一张红纸贴在白屏上,则在红纸上看到彩色光带
    D.把一张绿纸贴在白屏上,则在绿纸上只看到一条绿色的光带
    34.如图所示,小明将一块红色透明玻璃片甲和一块绿色透明玻璃片乙部分重叠,然后在正下方放置一张白色纸板。将太阳光竖直照射到玻璃片上。则白色纸板上各区域所呈现的颜色,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区域Ⅰ为红色B.区域Ⅱ为白色C.区域Ⅱ为黑色D.区域Ⅲ为绿色
    35.秋天是苹果收获的季节。为了提高果品质量,果农朋友会在果树下铺一层银色地膜,这样能使苹果的红色度提高约1倍。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苹果吸收了红色光,所以看起来是红色
    B.在漆黑的夜晚,红苹果能发出红光
    C.苹果树下铺地膜是为了吸收太阳光
    D.苹果树下铺地膜是为了反射太阳光
    【题型12 人眼看不见的光】
    36.声和光在生活中有着大量的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和光的传播都需要介质
    B.验钞机是利用红外线来工作的
    C.家庭取暖用的浴霸可以发出红外线
    D.利用声呐可以测量地球到月球间的距离
    37.测体温是防疫新冠病毒的有效措施,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测温仪的测温原理与验钞机的工作原理是相同的
    B.测温仪是通过自身发出红外线来感知人体温度的
    C.测温仪是通过测量人体发出红外线来测量体温的
    D.人的体温越高时,人体发出的红外线也是越弱的
    38.常见的地震报警器接收信息时,利用的是( )
    A.红外线B.紫外线C.次声波D.超声波
    39.下述事例中,利用了红外线的是( )
    A.验钞机验钞
    B.自行车提示后面车辆的红色尾灯
    C.激光测距仪测距
    D.电视遥控器遥控电视
    【题型13 光的反射定律】
    40.如图所示,阳光下一本物理课本掉到地上,小明和小红从不同的位置都能看到它,是因为( )

    A.课本发出的光射入人的眼睛
    B.人的眼睛发出的光都射在课本上
    C.阳光在课本上发生漫反射
    D.阳光在课本上发生镜面反射
    41.如图所示,平面镜M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光源S发出一束激光射到镜面上,经反射后在标尺上形成光斑P,为了让光斑P向右移动,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

    A.让光源S顺时针转动一个角度B.将镜面竖直向上移动一段距离
    C.让光源S逆时针转动一个角度D.将镜面水平向右移动一段距离
    42.如图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平面镜M放在水平桌面上,E、F是两块粘接起来的硬纸板,垂直于镜面且可绕ON转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线在纸板上发生的是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为了显示光路,需将激光笔紧贴着纸板A
    C.实验要测量多组反射角和入射角,目的是减小误差
    D.将B纸板向后旋转一个角度后,纸板上没有反射光线,此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不在同一平面内
    【题型14 光的反射的应用】
    43.如图所示是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部分实验过程,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图甲中∠BON是入射角
    B.图甲、丙中的现象说明光路是可逆的
    C.图乙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不在同一平面内
    D.图中硬纸板应选用表面光滑的
    44.如图是光电控制液面高度仪的示意图,通过光反射到光电屏上的位置判断液面高低,一束光射到液面, 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液面升高,光斑 S 将向右移动
    B.光屏竖直向上移一段距离,光斑 S 将向左移动
    C.液面降低,入射角会变大
    D.入射角增大5°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增大10°
    【题型15 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探究】
    45.小明对“光的反射定律”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再探究,让光线贴着纸板射向镜面如图甲,将纸板倾斜,如图乙所示,让光线仍贴着纸板射向镜面,此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_________(在/不在)同一平面内,纸板_________(能/不能)看到反射光线,此时法线_________(在/不在)原图甲法线的位置。
    46.在“探究光反射的规律”时,小李进行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
    (1)实验时,将一束光贴着纸板P 沿EO射到镜面上O点,纸板Q上会显示出反射光束OF。 接着将纸板Q绕ON向前或向后翻折,则纸板Q上不能显示出反射光束,由此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_________(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在纸板Q绕ON向后翻折的过程中,反射光线的位置 _________(选填“改变”或“不变”);
    (2)经过多次实验得出,光反射时,反射角_________(选填“等于”或“不等于”)入射角;
    (3)若保持平面镜位置不变,将纸板向后倾斜一个角度(如图乙),入射光线仍能呈现在纸板上,且沿EO方向入射到平面镜的O点,此时 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 在纸板上看到反射光线。
    【题型16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47.雨后的夜晚,当你迎着月光走在有积水的路上,为了避让水洼,应走“较暗”的地面。这是因为光在( )
    A.地面发生镜面反射B.地面发生漫反射
    C.地面不发生反射D.水面发生漫反射
    48.位于我县紫金公园的鎏金湖,夏日分外妖娆,鸟语花香,绿柳成荫,水清可鉴,时而能看见鱼儿在白云间游曳,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湖水可鉴”是由于光在水面发生_________(选填“镜面”或“漫”)反射,而水中“白云”是光的_________现象(选填“直线传播”“反射”或“折射”);看见水中“鱼儿”是光的折射所成的___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
    49.给皮鞋面涂上鞋油,用鞋刷或软布反复擦拭,皮鞋越来越亮,原因是( )
    A.鞋面的漫反射效果增强
    B.皮革表面凹坑被填平,形成镜面反射
    C.鞋油的颜色比皮革光亮
    D.均匀涂抹鞋油后,皮革反光性能增强
    优选提升题
    50.物理学研究表明,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由此可以推测,不利于绿色植物生长的光是_________光。透明物体能透过跟它颜色相同的光,在摄影时若使用红色滤光镜拍摄白色花朵,照片上该花朵_________色。如图所示,用红色激光笔照射透明的红色、绿色两个气球,我们观察到_________(选填“红色气球”或“绿色气球”)更易被爆破。
    51.将红、_________、绿三种色光照白纸上(图甲),中间相互重叠区域会出现白色;当白光照到鹦鹉图片上时(图乙),鹦鹉的嘴呈红色,翅膀呈绿色,则当只有红光照射时,嘴将呈_________色,翅膀呈_________色。
    52.如图甲所示,为了扩大司机的观察视野,有些司机会在汽车的后视镜上另外安装一个小型的_________(选填“凸面”或“凹面”)镜。它对光有_________(选填“发散”“会聚”)作用。如图乙所示为了防止碰瓷事件的发生,很多车主都在车上安装的行车记录仪,便于及时用摄像头将行车过程中发生的事记录下来。在拍摄录像时,屏幕上成_________(选填“缩小”“放大”)的实像,当屏幕上看到物体的图像在变大时,说明汽车在(选填“靠近”“远离”)物体。
    53.“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是唐代张志和的词句。在平静湖面上方,一只白鹭水平滑翔。若以白鹭为参照物,它在水中的“倒影”是___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白鹭的“倒影”是由于_________而形成的,如白鹭距水面2m,湖水深3m,则水中“倒影”距离白鹭_________m,当白鹭往高处飞时,“倒影”的大小_________(选填“变大” “变小”或 “不变”)。
    54.如图所示,身高为1.6m的某中学生,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5m处,他在镜中成的是_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若他向平面镜靠近2m,镜中的像与他相距_________m,此时他在平面镜中的像的身高_________(选填“变小”、“变大”或“不变”);保持中学生位置不变,将平面镜向右移动1m,则镜中的像相对于人运动了_________m。
    55.下列关于诗词中蕴含的物理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A.“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B.“秋空明月思,光彩露沾湿”中“明月”是光源
    C.“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中“露”是由雪熔化而成
    D.“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中“轻舟”相对山运动
    56.有些物理量的大小不易直接观测,但它变化时引起其它量的变化却容易直接观测,用易观测的量显示不易观测的量是研究物理问题的一种方法,例如:发声的音叉的振动可以通过激起水花来体现,以下实例中采用的研究方法与上述方法相同的是( )
    A.研究光现象时,引入光线用来描述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
    B.研究熔化现象时,比较冰、蜂蜡的熔化特点
    C.研究真空不能传声时,当用抽气机逐渐抽去密封瓶中的气体时,听到声音的响度逐渐减小
    D.液体温度计利用液柱长度的变化来显示温度高低
    57.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太阳光中的红外线有很好的杀菌作用
    B.光线垂直照射在平面镜上,入射角是90°
    C.镜面反射与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D.光在同一种介质中一定沿直线传播
    58.话说“坐井观天,所见甚小”;为了说明井底之蛙观察井外范围的大小与井深的关系,甲、乙同学都用画示意图比较的方法来说明,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井口直径相同时井越浅,看到的范围越小
    B.井口直径相同时井口越高,看到的范围越大
    C.甲图能正确说明井底之蛙观察井外范围的大小与井深的关系
    D.乙图能正确说明井底之蛙观察井外范围的大小与井深的关系
    59.下列光现象中,和树荫下的光斑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
    A.雨后的彩虹B.地面的人影C.湖面的倒影D.自行车尾灯
    60.如图所示的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水中倒影
    B.海市蜃楼
    C.手影游戏
    D.杯中铅笔
    61.下列诗句中有关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楼台倒影入池塘”,倒影:光的折射
    B.“潭清疑水浅”,水浅:光的直线传播
    C.“绿树阴浓夏日长”,树阴:光的反射
    D.“小楼西角断虹明”,彩虹:光的折射
    62.如图,若要让反射光线射中目标,下列做法可行的是( )
    A.入射点位置不变,激光笔逆时针转动一定的角度
    B.入射点位置不变,平面镜逆时针转动一定的角度
    C.入射角不变,平面镜向左平移一段距离
    D.入射角不变,激光笔向下平移一段距离
    63.如图所示,魔术箱顶部的中央有一条窄缝。使激光笔产生的激光束从左侧的小孔射入,从右侧小孔射出。将一块遮光板从顶部的窄缝插入箱中,它并没有挡住激光束的传播。若魔术箱内只使用了平面镜,根据这一现象,下列猜想合理的是( )
    A.箱内只有一块平面镜B.箱内只有二块平面镜
    C.箱内至少有三块平面镜D.箱内至少有四块平面镜
    64.如图所示,平面镜M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光源S发出一束激光射到镜面上,经反射后在标尺上形成光斑P。若在桌面右端用力向上提桌面,使桌面绕点O转动到与水平面成5°夹角,则此时( )
    A.入射角增大了5°反射角增大了5°
    B.标尺上的光斑向右移动
    C.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夹角减小10°
    D.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夹角减小5°
    65.如图所示,将平面镜和铅笔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平面镜竖直向上提高2cm,铅笔的像也向上提高2cm
    B.若改用一块较小的平面镜,铅笔在镜中将不能成完整的像
    C.平面镜不动,铅笔水平向右移动时,它的像也向右运动
    D.铅笔不动,平面镜水平向右移动时,铅笔的像也向右运动
    二、填空题
    66.如图,在建党100周年庆祝大会上,56门礼炮整齐划一地排列在红地毯上,侧面看如同一门,这是利用光的_________原理排列的;地毯是红色的,是地毯_________(选填“吸收”或“反射”)红光;礼炮弹采用二次破膜发声原理,可产生低沉而响亮的声音,说明炮声的 _________低、________大。
    67.高压输电线路上,一座座铁塔矗立在大地上,在阳光的照射下,铁塔在地面上的影子清晰可见。影子是由于光的_________形成的,从日出到日落,铁塔在地面上的影子在缓慢的_________(填“顺”或“逆”)时针转动。输电线路跨越河流时,从平静的水面上看到的“铁塔”是由于光的_________(填“反射”或“折射”)形成的,河水中的鱼看到的“铁塔”高度比铁塔的实际高度_________(填“高”或“低”)。
    68.小明和小华利用生活中的物品完成光学小实验。
    (1)小明向空杯中倒入水后,透过水杯观察卡纸,如图甲所示。此时卡纸通过水杯形成的是_________像(选填“虚”或“实”),若要看到“左黑右白”的像,卡纸应_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水杯。
    (2)小华将刻有边长为5cm等边三角形的纸板正对阳光,保持纸板与地面距离30cm不变,用另一张不透明卡片覆盖在三角形孔上,如图所示。向左慢慢移动覆盖的卡片直到三角形孔完全被覆盖,在此过程中地面上光斑的形状会_________(选填序号:①一直为三角形、②一直为圆形、③由三角形变为圆形、④由圆形变为三角形),整个过程中光斑亮度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
    69.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_________m/s,光在_________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在光和光线中,_________(光/光线/两个都/两个都不)是客观存在的。
    70.小明在做光在液体中的传播实验时,他在玻璃缸内配制了白糖水,静置一段时间后,用一束激光斜向上射入白糖水中,发现白糖水中的光线不是一条直线,而是一条弯曲的曲线,如图所示。对这个现象,你的解释是 _________;若保持激光入射方向不变,激光在白糖水中沿直线传播,你的做法是 _________。
    71.小华利用三角形的卡片纸探究“光斑的形状与孔的大小”关系时,让太阳光垂直照射在卡片上,通过孔的阳光照在与卡片平行的光屏上,调节卡片与光屏的距离,光屏上形成一个与卡片三角形相似的光斑;再用另一张卡片覆盖在甲上,如图所示,自右侧无孔处开始,向左缓缓推起,起初,观察到光斑逐渐变小,形状不变,光斑亮度不变;过一会儿,观察到光屏上出现圆形的光斑。继续缓缓推动卡片,使通过平行光的三角形进一步变小,则光屏上的光斑大小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光斑亮度(选填“变亮”、“变暗”或“不变”)。
    72.如图所示,用激光笔探究光现象中的一些规律。
    (1)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m/s;
    (2)如图甲所示,在空水槽中,要使激光束照射后的亮点与事先设置的A点重合,激光笔必须“对准”A点照射,这个操作的物理依据是;
    (3)保持入射光和水槽不动,向水槽中注水,当水面超过A点时(如图乙所示),激光照射的亮点出现在(选填“A点上方”“A点下方”或“A点”)。随着水面上升,入射角(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亮点位置(选填“上升”“不变”或“下降”)。
    73.日出时看到太阳在远方的地平线上,太阳的实际位置低于看到的位置,这是光的现象,我们在室外做实验时,将一根直杆竖直插在水平地面上的O点,中午前后,用描点的方法在地面上画出杆的顶端B点在地面上的影子的运行轨迹,在轨迹上找出其中距O点最近的点A,则A到O所指示的方向就是向(东/南/西/北),此时太阳光是沿着两点所在直线照射的。
    74.①“海市蜃楼”;②“镜花水月”;③“一叶障目”,这几种与光学相关的现象中,是由于光的反射引起的现象是(填序号);电影院内各个位置的观众都能看到银幕上的画面,这是由于光在银幕上发生了(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的缘故。
    75.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2014年10月8日,长沙天空上演“月全食”,月亮变成神秘漂亮的“红月亮”,“红月亮”一般在发生月食时出现,当太阳光经过地球上的大气层被折射到地球背后的影子里去的时候,光线大多被大气层分子散射和吸收,但红色的光线波长比较长,受到散射的影响不大,可以通过大气层穿透出去,折射到躲在地球影子后面的月亮上,所以,在月全食时,月亮是暗红色的,即所谓的“红月亮”。

    (1)当月球进入的阴影时就会形成月食;而地球影子的形成是因为光在均匀介质中;
    (2)如图1中月全食的位置是;(选填“1”或“2”)
    (3)当天空出现红月亮时,太阳光中被大气分子散射和吸收的色光是。
    76.今年国庆放假,天气晴朗,阳光明媚,小雨同学去农村的奶奶家。小雨发现奶奶家的牛棚顶漏了一个三角形的小洞,阳光透射进来,在地上形成一个光斑,则光斑是 (填“圆形的”“三角形的”或“不规则的”),这实际是太阳的 (填“影子”或“像”),这种现象利用 原理。
    77.小明在研究性学习小组活动中进行光的直线传播的综合实践活动。
    (1)如图甲通过三个小孔去观察烛焰,若要看到烛焰,应满足的条件是 ;
    (2)如图乙所示是用易拉罐做的简易针孔照相机,利用它观察窗外景物时,人的眼睛对着 (选填“膜”或“孔”)进行观察,可以看倒立、缩小的实像;
    (3)如图丙在树荫下观察,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倾泻下来,在地上留下斑驳的树影和圆形的光斑,圆形的光斑实质是 的像。
    78.太阳给地球带来光明和温暖,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m/s,照射到树叶上呈现绿色,是因为树叶绿光,树荫下的圆形光斑是太阳的像(选填“倒”或“正”)。如图,若要用正午的阳光照亮一座洞口朝向正东方向的水平洞穴,图中平面镜AB应逆时针方向转度,随着太阳西斜,平面镜应向(选填“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适当转动才能继续照亮洞穴。
    79.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m/s;操场上竖直地插着三根竹竿,在路灯和月光下的影子如图所示,其中(选填“甲”或“乙”)是在路灯下的影子图片。说明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是沿传播的。

    80.科学家利用高速摄像机捕捉到了激光在空气中飞行的画面,已知激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高速摄像机每秒可拍摄2×1010张画面,则激光在空气中传播0.6m的过程用时s,此过程中体现激光在空气中飞行的画面有张。
    81.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图中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方向均未标出),其中入射光线是,折射光线是,反射角等于度,入射角增大,折射角(选填“增大” “减小”或“不变”)。

    82.有一种光电控制液面高度的仪器,它是通过光束在液面上的反射光线反射到光电屏上的光斑位置来判断液面高低的,如图所示。当一光束与液面的夹角为,则入射角的大小为;当液面降低时,光电屏上的光斑S将向(选填“左”或“右”)移动,若光斑S移动了8cm,则液面降低了cm。
    83.如图所示为一束光线在空气和玻璃的分界面AC上发生反射和折射的现象,已知,,则图中的反射角大小是,折射光线是。AC的(选填“上”或“下”)侧为空气。
    84.如图所示,装有水的长方体水槽水平放置(水槽足够深),固定在左壁上的激光笔发出的一束红光射到水面上的O点,红光与水面夹角是45°,反射光射到右壁上的A点,折射光射到右壁上的B点,则A点到水面的距离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点到水面的距离;往水槽内注水,水面上升2cm。此时折射光射到右壁上的C点将 (选填“不动”、“向上移”或“向下移”),反射光射到右壁上的D点,则A、D之间的距离是 2cm(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点A、B、C、D未在图中标出)
    85.如图所示,入射光线AO经水平放置的平面镜反射后,射到竖直墙壁上的B点。OB与镜面的夹角为60°,则入射角为°。当AO逆时针转动到A′O的位置时(A′O与AO的夹角为20°),只需将平面镜绕O点(选填“顺时针”或“逆时针”)转过°,光斑依然落在B点。
    86.如图所示,激光通过平面镜反射打到墙壁上。为了射中图中目标,可进行如下操作:
    (1)保持平面镜不动,将入射光线向(左/右)平行移动。
    (2)保持激光笔不动,将平面镜向(左/上/下)平行移动,或者(顺逆)时针转过一个小角度。
    87.防疫期间,个人出行需要手机扫场所码才能出入公共场所,如图所示的场所二维码(选填“是”或“不是”)光源;用手机可从不同方向扫描,是因为光在二维码上发生了(选填“漫”或“镜面”)反射;红外线测温枪是通过接收(选填“人体”或“测温枪”)发出的红外线来测温,因为红外线具有效应。
    88.如图所示是一种常见的红外感应水龙头,当手对着红外线感应窗时,水会自动流出,使用该水龙头时,感应窗发出的红外线照射到手上发生了光的(选填“漫反射”或“镜面反射”),感应窗内的红外线接收管接收到信号后控制出水。家庭浴室中有一种灯暖型浴霸,它的红外灯泡发出的红外线的较为显著,可快速提升被照射区域的温度,具有功率小、耗电小的优点,红外线的传播(选填“需要”或“不需要”)介质。
    89.如图所示为商场中经常看到的广告投影灯及其内部结构示意图,各个方向都能看到地上的广告图标,这是发生了反射,已知镜头焦距为20cm,则广告片到镜头的距离应在的范围内调节。为了在地面上得到更大的、清晰的广告图标像,可将凸透镜适当(选填“靠近”或“远离”)广告片。
    90.自行车尾灯由许多角反射器组成,它实际上相当于多组互相垂直的组合而成,当汽车的灯光从任意方向射向它时,此时发生的反射属于(填“镜面”或“漫”)反射,它能使光线沿与原光线(填“平行”或“垂直”)方向反射回去,以便引起司机的注意。
    91.如图所示,小龙站在地铁站台上,透过玻璃制成的屏蔽门,可以看到车道左侧竖直墙壁上的广告牌、以及自己在玻璃门中所成的像,已知小龙身高1.8m,此时小龙和玻璃门之间的距离为5m,则小龙在玻璃门中所成的(虚/实)像、像高为m。小龙向前走了2m,发现此时玻璃门中自己的像和广告牌正好重合,则广告牌到玻璃门的距离为m。

    三、作图题
    92.如图:潜水员的眼在A处,从水面看到空中的小鸟(B处)和水中的金鱼(C处),请作出光路图。
    93.如图,画出点光源S通过右侧窗口照亮的范围。
    94.图丙为“坐井观天”的示意图(井中无水),设点E为青蛙的眼睛,请利用光的直线传播知识作出青蛙看到天空范围的光路图。
    95.如图所示,路灯下站着甲乙两人,地上留下了他们的影子,通过作图确定路灯S的位置;
    96.“凿壁偷光”是匡衡“穿壁引光,映光读书”的故事。如图,M点是光源的位置,请用光路图示意在墙另一侧“偷”光的范围。
    97.按要求作图图中,画出在墙壁MN右侧通过中间的窗户看到物体AB全部的空间范围。
    98.按照题目要求作图,保留必要的作图痕迹。
    (1)如图甲所示,A'B'为平面镜中所成的像,请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物体AB。
    (2)如图乙所示,试画出光通过三棱镜时两次折射的大致光路,并画出相应的法线。
    (3)如图丙所示,凹透镜光路中,分别作出AO的出射光线和BC的入射光线。
    (4)如图丁所示,潜水员眼睛在水下A点处,B点有只小鸟,C点是潜水员观察到小鸟像的位置,请画出潜水员观察小鸟的光路图。
    四、实验题
    99.小明做了以下两个光学实验。
    (1)如图甲所示,小明想通过A、B两张纸片上的小孔看见烛焰,他应将烛焰、两个小孔和人眼调到上,操作过程中他还在B纸片上看到了一个烛焰的像,这个像是(选填“正立”或“倒立”)的。
    (2)如图乙所示,小明将一束太阳光照射在三棱镜上,在三棱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形成了彩色的光带,这是光的现象;图中标出的区域①和区域②,其中能使温度计示数明显升高的是区域,能识别人民币真伪的是区域。
    100.下面是“创新组”和“梦想组”的同学探究小孔成像实验的过程:
    (1)“创新组”在“制作小孔成像观察仪”活动中,把制作好的圆筒插入易拉罐中,如图甲所示,为了使像更清楚,圆筒的(填“A”或“B”)端是用半透明塑料薄膜制成的光屏,某同学将点燃的蜡烛置于小孔前的适当位置,观察到蜡烛将在塑料薄膜上成像,这种现象叫。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他还发现蜡烛和小孔的位置固定后,像离小孔越近,像就越(填“大”或“小”);
    (2)表格中是“梦想组”同学在硬纸板上挖孔所做的研究太阳的小孔成像实验记录:
    小明和他的同学分析表中记录的结果,得出了一些结论,请你帮他们补充完整:
    ①由于太阳距我们很远,到达地面的光线几乎平行,所以,当小孔到地面的距离很小时,地面上的光斑与小孔的形状是(填“一致的”或“不一致的”),这不是太阳的像;
    ②分析比较小孔距地面40cm和80cm时的实验记录可知:小孔到地面的距离一定时,小孔越(填“大”或“小”),地面上就越容易得到太阳的像;
    ③如上表所示,当小孔的最大外径为5毫米,小孔距地面80厘米时,用一张卡片覆盖在△孔上(相当于把孔变小),遮住孔的一部分,让太阳光透过小孔,与不遮住小孔相比,光斑的形状(填“变化”或“不变”),亮度(填“变亮”“变暗”或“不变”)。
    101.如图所示,找一个空的易拉罐,用钉子在易拉罐底部的中央敲一个小孔,将易拉罐的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塑料薄膜,将点燃的蜡烛置于小孔前的适当位置。
    (1)将小孔靠近烛焰,用手拍打薄膜发出声音,烛焰晃动,说明声音具有 ;
    (2)如果易拉罐底部小孔是三角形,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 ;
    A.三角形光斑 B.圆形光斑
    C.蜡烛的正立像 D.蜡烛的倒立像
    (3)将蜡烛在孔前向上运动,则它在塑料薄膜上所成的像是向 (上/下)运动;
    (4)为了增大蜡烛所成的像,可采取的办法是 。
    (5)小明和小华为了研究孔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小明在硬纸板上挖孔设计了图1的装置,小华在硬纸板上挖孔设计了图2的装置,(其中乙均为不透明卡纸),如图所示。接着,从图示位置沿箭头方向水平移动乙,改变孔的大小,同时观察光斑形状的变化情况。你认为图 (1/2)设计更合理,依据是 。
    102.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小丽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可以绕ON翻折的纸板ABCD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镜面.她将一束光贴着纸板沿EO方向射向O点,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入射光EO和反射光OF的径迹。
    (1)如图甲所示,反射角的大小为°;
    (2)光在纸板上发生了反射,其(选填“遵循”或“不遵循”)反射定律;
    (3)实验过程中,如图乙所示,将纸板的右半部分向后翻折后(选填“能”或“不能”,下同)看到反射光;如图丙所示,将纸板与入射光束一起以ON为轴旋转后看到反射光;如图丁所示,将纸板与入射光束一起以CD为轴向后倾倒后看到反射光;上述操作说明了;
    (4)中国古代有很多光学成就,下列应用光的反射原理的是。
    A.日晷 B.铜镜 C.冰透镜 D.烽火
    103.在“探究光反射的规律”时,小李进行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
    (1)他先将平面镜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白色硬纸板放在平面镜上且与镜面保持,白色的硬纸板应选择表面(选填“光滑”或“粗糙”)的;
    (2)小李让一束光EO贴着纸板射到平面镜上,在纸板上会看到反射光线OF,然后将纸板绕ON向后折,如图乙所示,此时在NOF面上(选填“看到”或“看不到”)反射光线,此时,反射光(存在/不存在);
    (3)为了进一步确定此时反射光线的位置,小李将纸板沿PQ剪开,将纸板的上半部分向后折,如图丙所示,发现在纸板右侧的(选填“上部”或“下部”)会看到反射光线。此实验现象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
    (4)若保持平面镜水平不变,将纸板向后倾斜一个角度(如图丁),入射光线仍能呈现在纸板上,且沿EO方向入射到平面镜的O点,通过平面镜观察镜中硬纸板的像,则看到的像与图戊中相符的是(选填序号)。
    104.如图为某实验小组“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平面镜M放在水平桌面上,E、F是两块粘接起来的硬纸板。
    (1)为了显示光路,硬纸板要(选填“光滑”或“粗糙”);
    (2)将入射光线AO向ON靠近时,看到反射光线OB(选填“靠近”或“远离”)ON;
    (3)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F沿BO射向O点,光将沿图甲中的方向射出,说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的;
    (4)某同学在实验时,让入射光线如图AO沿纸板E射向镜面,然后转动纸板F,使纸板F和纸板E在同一平面内,但在F上没有发现反射光线,其原因可能是;
    (5)实验时,小明发现每次用铅笔把光的传播路径描下来非常不方便。认真思考后,他认为在正确操作时,只要在光的传播路径上标记两个点就能确定了,他用到的光学知识是。
    105.在“探究光反射的规律”时,小李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先将平面镜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白色硬纸板 放在平面镜上;
    (2)小李让一束光EO贴着纸板射到平面镜上,在纸板上会看到反射光线OF,然后将纸板绕ON向后折,如图乙所示,在NOF面上看不到反射光线,此时,反射光 (存在/不存在);
    (3)为了进一步确定此时反射光线的位置,小李将纸板沿PQ剪开,将纸板的上半部分向后折,如图丙所示,发现在纸板右侧的 (上部/下部)会看到反射光线;
    (4)若将纸板整体向后倾斜(如图丁):
    ①此时,反射光线 (选填字母序号);
    A.仍在纸板上呈现
    B.被纸板挡住
    C.在纸板前方
    ②此时,ON(是/不是)入射光线EO的法线。
    (5)接下来老师进行了如下演示,先用加湿器使整个教室充满雾气,将平面镜放在一能转动的水平圆台上,在柱M上固定一红色激光笔,使其发出的光垂直射向平面镜上的O点,其作用是为了显示 的位置,然后打开固定在柱N上的绿色激光笔,使绿色激光射向O点,出现了如图戊所示的情景,为了证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接下来老师缓慢转动圆台,当我们观察到 (填写支持该结论的现象)现象能得出结论。
    106.在探究光的反射以及平面镜成像规律时,小明和小华进行了如下实验
    (1)先将平面镜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白色硬纸板竖直放在平面镜上,硬纸板表面应尽可能(光滑/粗糙),其目的是使光在纸板上发生(镜面反射/漫反射),以显示光的传播路径;
    (2)小明让一细束光EO贴着硬纸板射到平面镜上,在硬纸板上会看到反射光OF。为了进一步确定反射光的位置,小明将硬纸板的右侧沿PQ剪开,将硬纸板的上半部分向后折,如图乙所示,发现右侧硬纸板的(上部/下部)看不到反射光。此实验现象说明;
    (3)小华对上述结论有怀疑,认为在硬纸板的前方也可能有反射光线。小明想通过显示光传播路径的方法来探究。以下两种操作中更合适的是(填字母):
    A.将硬纸板的右侧向前折 B.在硬纸板的前方喷水雾
    (4)实验时,小明发现每次用铅笔把光的传播路径描下来非常不方便,他认为只要在光传播的路径上标记两个合适的点就能确定光线,这是利用了的光学知识;
    (5)小明用如图丙所示实验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图中蜡烛A的像是由于光射到玻璃表面发生(反射/折射)形成的;小华拿另一支相同且(点燃/未点燃)的蜡烛B放在玻璃后面,透过玻璃板使蜡烛B与蜡烛A完全重合,来判断物和像的大小关系,这种物理研究方法叫(控制变量/等效替代)法。
    107.小华所在小组用其中一面镀膜的茶色玻璃板和两个完全相同的棋子 和棋子 ,在水平桌面上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如图。

    (1)实验环境有:①几乎:无光的实验室,②有光的实验室,小华应选择在(选填“①”或“②”)中进行实验效果较好。在白纸上画一条直线,将玻璃板竖直立在白纸上,使玻璃板(选填“有膜”或“无膜”)那一面的下边缘与直线重合;
    (2)移动棋子,使它与棋子的像完全重合,这样做的目的除了能确定棋子经平面镜所成像的位置,同时还能比较像与物的关系;
    (3)用铅笔画出棋子和棋子的位置,并画出棋子和棋子位置的连线,经多次测量发现:两棋子的连线与镜面,两棋子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即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
    (4)在实验中在水平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也不能使与的像完全重合,原因可能是。实验过程中,小组同学仔细观察,发现蜡烛的像有重影,请你帮助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5)移去棋子,将一张白卡片竖直放在棋子所在的位置,从处向玻璃板观察(选填“能”或“不能”)看到的像,直接观察白卡片,白卡片上(选填“有”或“没有”)棋子的像,说明棋子经平面镜成像;
    (6)小华将棋子置于玻璃板前,然后将玻璃板向远离的方向移动,再次放置,则应该(选填“靠近”或“远离”)才能与棋子的像完全重合,则此时与的间距为。
    108.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装置。

    (1)将一张方格纸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将茶色玻璃板放置在方格纸上,并准备了完全相同的棋子A和B、刻度尺等器材;
    (2)实验中采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目的是;
    (3)多次改变棋子A的位置,分别找到相应的像,并设计了如表格,记录数据。请在表格内(a)位置填入合适内容;
    (4)将一张白卡片竖直放在棋子B的位置,观察白卡片,若卡片上观察不到A的像,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是虚像;
    (5)保持棋子A位置不变,若玻璃板沿远离棋子A的方向向后平移1格,则棋子A的像A'移动格,像A'的大小;若玻璃板沿底边MN向右平移1格,则像A'的位置会。
    109.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实验室提供平面镜和茶色玻璃板,应选 作为实验器材;
    (2)小丁选择两只大小外形完全一样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和物体的 的关系;
    (3)在确定像的位置后,移去镜后面的蜡烛,并在其位置放一光屏,屏上 (能/不能)承接到像,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 像;
    (4)小丁把ABC三个模型分别面对玻璃板直立在桌面上(图甲),用于研究像与物左右位置的关系。其中不能够达到实验目的是 ;
    (5)细心的小丁透过玻璃观察蜡烛的像时,看到在像的后面还有一个较模糊的像(图乙),出现两个不重合像的原因是 ,此时成两个像的蜡烛的物距分别是蜡烛到玻璃板两个面的距离,若玻璃板厚度为3mm,则两个像的中心距离为 mm。
    110.如图1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

    (1)实验室提供了厚薄不同的两块玻璃板,你应选择(选填“厚”或“薄”)玻璃板进行实验;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与蜡烛A大小相同)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选填“前侧”或“后侧”)观察,直至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
    (3)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直接观察光屏,光屏上(选填“能”或“不能”)出现蜡烛的像,说明物体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是(选填“虚”或“实”)像;
    (4)实验中,让玻璃板沿OO'轴(如图中玻璃板与桌面的接触部分)方向水平向右移动,结果他发现镜中的像相对于A(选填“向右”或“向左”或“不”)移动;
    (5)小刚根据所学的平面镜知识,设计了如2图所示为水位测量仪的示意图,A点与光屏PQ在同一水平面上,从A点发出的一束与水平面成45°角,方向不变的激光,经水面反射后,在光屏上的B点处形成一个光斑,光斑位置随水位变化而发生变化。若此时水深2m,A点与水面相距3m,则它在水中的像A'到水面的距离为m;若光斑B向左移动,说明水位(选填“上升”或“下降”)了。
    111.小红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选取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厚度均为3毫米的平面镜、茶色玻璃板、透明玻璃板,刻度尺等进行实验。
    (1)在平面镜、茶色玻璃板、透明玻璃板中,本实验最好选用进行实验;
    (2)实验过程中蜡烛B(选填“需要”或“不需要”)点燃;
    (3)选取A、B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
    (4)小红先将玻璃板放在纸上,在玻璃板前固定点燃的蜡烛A,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然后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的纸板上移动,发现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也不能使它和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可能的原因是;
    (5)为了验证平面镜成的是虚像还是实像,小红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选填“直接”或“透过镜子”)观察,光屏上(选填“能”或“不能”)得到蜡烛A的像;
    (6)做完实验后,爱思考的小红所在小组提出了自己观察到的现象。在实验时,发现茶色玻璃板后出现了两个烛焰的像,经分析是玻璃板前后表面分别成的两个像,他们结合玻璃板的厚度分析得到两个像之间的距离为毫米。
    112.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选取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如图所示,在竖直放置的玻璃板前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
    (1)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较亮/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2)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做实验是为了便于,实验中选择两根完全一样的蜡烛A和B,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关系;
    (3)现有厚度为4mm和2mm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4)在玻璃板前面点燃蜡烛A,将另一支(点燃/不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左/右)侧观察,直至蜡烛B和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5)如果在蜡烛B的位置放一块光屏,光屏(能/不能)承接到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虚)像。
    113.小明为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了以下实验。
    (1)如图甲,他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目的是,为了能看到更清晰的像,应选择在较(选填“明亮”或“暗”)的环境中做实验;
    (2)如图乙,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拿大小完全相同、未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找到B与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的大小。三次实验后,白纸上记录了像与物对应点的位置,沿原玻璃板位置对折白纸,像与物对应点重合,说明物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
    (3)如图丙,小明试乘南通地铁一号线,透过玻璃屏蔽门他看到了自己的像,同时又看到了远端的广告牌,小明想测出玻璃屏蔽门到广告牌之间的距离d,他在玻璃屏蔽门前后移动,直到观察到他的像与广告牌,他则测出距离就等于d,小明远离屏蔽门时,像的大小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14.小华所在小组先后完成了以下两个光学实验,如图甲用其中一面镀膜的茶色玻璃板和两个完全相同的棋子A和棋子B,在水平桌面上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如图乙在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方竖直放一光屏,光屏由可以绕ON折转的E、F两块白板组成,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过程中:
    ①实验环境有:A.几乎无光的实验室;B.有光的实验室,小华完成第一个实验,应选择(选填“A”或“B”)中进行实验效果较好;
    ②实验中,她在玻璃板前放置棋子A,将棋子B放在玻璃板后并移动,直到B和A的像完全重合,这说明;若在水平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B,也不能使B与A的像完全重合,原因可能是;
    (2)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过程中:如图乙中,E、F在同一平面上,让光线沿纸板E上的AO射向镜面,则在纸板F上得到沿OB的反射光线,在纸板前的不同位置都能看到光线,是因为光在纸板上发生了,在实验过程中,若将纸板倾斜(即纸板与平面镜不垂直),如图丙所示,让光线仍贴着纸板沿AO方向射向镜面,此时纸板F上(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
    115.实验课上,同学们自制了一个研究不同光学元件成像情况的组合件,如图甲所示。“插槽”可插入不同光学元件,“内筒”固定,“外筒”可左右横向移动,外筒上的“半透明薄膜”可作光屏。图乙中的光学元件分别是①凸透镜②茶色玻璃板③钻有小孔的遮光板,点燃蜡烛进行实验。
    (1)如图甲所示,在插槽中插入某光学元件后,同学们在A处观察,左右移动外筒,像的大小不变,说明插入的是;
    (2)如图甲所示,在插槽位置插入光学元件①,恰能在半透明薄膜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该像是(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像,该成像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有;
    (3)当插入某光学元件后,同学们在薄膜上即看到了清晰的像,该像是(选填“正立”或“倒立”)的,该同学插入的可能是图乙所示光学元件中的;若向左移动外筒,像始终清晰,则插入的光学元件是,此过程中像的亮度将(选填“变亮”、“变暗”或“不变”)。
    116.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小明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了探究。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目的是;若在甲图中水平向右移动玻璃板,A蜡烛的像 (选填“会”或“不会”)跟着向右移动;
    (2)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面,再拿一支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
    (3)改变蜡烛A的位置,进行三次实验,用直线将物和像的位置连接起来,如图乙所示,发现物和像的连线与镜面,用刻度尺测得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4)综上可得,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
    (5)蜡烛A的像,是它发出的光经玻璃板反射而形成的像,若在玻璃板后放置一块木板,蜡烛A (选填“仍能”或“不能”)通过玻璃板成像。
    孔径/mm
    小于1.0
    1.0
    1.5
    2.0
    2.5
    4.0
    像的清晰程度
    清晰
    清晰
    清晰
    清晰
    较模糊
    模糊
    像的亮度
    逐渐变亮
    不成像
    小孔的形状
    小孔的最大外径/mm
    1
    5
    10
    1
    5
    10
    1
    5
    10
    地面光斑形状
    小孔距地10cm时
    小孔距地20cm时
    小孔距地40cm时
    小孔距地80cm时
    小孔距地120cm时
    小孔距地200cm时
    实验序号



    (a)
    ……
    参考答案
    1.D
    【详解】A.太阳、月亮、工作的台灯中,月亮自身不能发光,不是光源,故A不符合题意;
    B.闪电、镜子、发光的水母,镜子自身不发光,不是光源,故B不符合题意;
    C.太阳、烛焰、波光粼粼的水面中,波光粼粼的水面自身不能发光,不是光源,故C不符合题意;
    D.火焰、工作的手电筒、发光的萤火虫,自身都能发光,都是光源,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D。
    2.D
    【分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详解】正在放映的电视荧屏、太阳、萤火虫自身能够发光是光源,
    闪闪发光的红宝石,是反射其它光源的光线,不是光源.故选D
    3.D
    【详解】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太阳、点燃的火把能够自行发光,属于光源;月亮、镜子能够自行发光,不属于光源,可以反射光,故选D
    4.C
    【详解】A.我们能看见张贴的行程码,是因为行程码反射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故A错误;
    BC.手机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手机摄像头与照相机原理相同,是利用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实像的规律制成的,因此,扫描行程码时镜头和行程码之间的距离大于二倍焦距,故B错误,C正确;
    D.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这个行程码,是由于光在其表面发生了漫反射,故D错误。故选C。
    5.C
    【详解】A.光在同种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条件是:介质是均匀的。故A错误;
    B.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每一条光线都是遵循反射定律的。平行光被反射出去的反射光线是否还是平行的,取决于反射面是否光滑。故B错误;
    C.红外线抗干扰能力强,不干扰视觉,常用来做无线遥控。故C正确;
    D.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把它们按不同比例混合,可以生成不同的色光。故D错误。故选C。
    6.B
    【详解】探究声音的产生的条件时,将发声的音叉触及水面,水花四溅。通过水花四溅,知道发声体在振动,采用的是转换法。
    A.探究声音的传播时,将发声手机置于瓶内,不断抽出瓶内气体,听到的声音越来越小,在此基础上得到真空不能传声,采用的是推理法,故A不符合题意;
    B.液体温度计利用液柱长度的变化,来显示温度的高低,采用的是转换法,故B符合题意;
    C.研究平面镜成像时,为了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选用等大的两个棋子,采用的是等效替代法,故C不符合题意;
    D.在研究光的直线传播规律时引入了光线,采用的是模型法,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7.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详解】[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小明想通过A、B两张纸片上的小孔看见烛焰,应将烛焰、两个小孔和人眼调到同一直线上。
    8.B
    【详解】A.因为空气不均匀,举头望明月,看到的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月亮的虚像,故A错误;
    B.月亮本身不发光,它反射的是太阳光,因此月亮不是光源,故B正确;
    C.一架飞机轻轻拂过月亮的面庞,留下了短暂的暗影,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影子,故C错误;
    D.我们看到比平时更大、更亮的“超级月亮”,是因观察的视角变大了,故D错误。故选B。
    9.D
    【详解】月食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①杯弓蛇影是光的反射现象;②树荫下的光斑是小孔成像现象,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③筷子看起来变弯折是光的折射现象,④皮影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影子,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
    10.B
    【详解】月全食是由于地球在太阳和月亮之间,由于光沿直线传播,所以地球挡住了太阳射向月亮的光线,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1.光沿直线传播 月球
    【详解】[1][2]由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当月亮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时,太阳射向地球的光被月球挡住,地球上的人进入月球的影子区域,看不见太阳,从而发生日食现象。
    12.A
    【详解】小明用10乘以340很快估算出闪电发生位置到他的距离,这种估算方法原理是:由于光速远远大于声速,故光传播的时间忽略不计来处理的,所以,故这种估算方法的前提是光速远远大于声速,BCD选项中的变化,仍满足光速远远大于声速的条件,这种估算方法可以使用,但A选项中,光速减小为声速的两倍,光传播的时间就不能忽略不计了,因此这种估算方法不能适用。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13.除白色和绿色以外的其他 3×108
    【详解】[1]不透明体反射与它颜色相同的色光,白色物体能反射所有色光,黑色物体吸收所有色光,把气球上被照亮的区域用颜料涂成除白色和绿色以外的其他颜色,气球能被激光射破。
    [2]激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14.A
    【详解】A.像的形状与物体的形状相同,与孔的形状无关,所以改变小孔的形状,屏上像形状不变,故A正确;
    B.小孔稍许靠近屏,屏上像会变小,故B错误;
    C.烛焰稍许靠近小孔,屏上像会变大,故C错误;
    D.小孔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故D错误。故选A。
    15.D
    【详解】A.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像是上下颠倒的,所以小孔成的像是倒立的,故A错误;
    B.烛焰经小孔成倒立的实像,像的形状与烛焰形状相同,像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即蜡烛在塑料薄膜上成的像是烛焰的倒立实像,故B错误;
    C.保持小孔、屏和烛焰的位置都不变,蜡烛燃烧变短,根据光的直线传播,烛焰在屏上成的像在原来像的位置上方,半透明膜上的像也随之上移,故C错误;
    D.若取下塑料薄膜,透过小孔,根据光的直线传播,烛焰上只有部分光线进入人眼,将看不到完整烛焰,故D正确。故选D。
    16.不合理 丙 不可靠 不同 物体把小孔遮住一半 亮 实 改变蜡烛到小孔的距离
    【详解】(1)[1]猜想a光斑是树叶的影子,因为光斑是小孔成像现象,不是影子,所以不合理。
    [2]根据控制变量法可知:验证“光斑的形状与树叶间空隙形状(即孔的形状)有关”时,保持树叶间空隙大小不变,改变孔的形状,观察光斑的形状,所以符合这一条件的是乙和丙卡片;但乙卡片中由于孔太小,实验时现象是光斑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所以选择丙卡片来证实“光斑形状与树叶间空隙形状有关”。
    [3][4][5]小明选用甲卡片进行实验探究,而甲卡片孔的形状相同,孔的大小改变,根据控制变量法可知:验证“光斑形状与树叶间空隙形状无关”时,保持变树叶间空隙不变,改变孔的形状,由于图甲中只有一种圆形孔,应多选用几种不同形状的大小孔进行实验,所以由此得出的结论是不可靠;若只允许选用甲卡片在实验室进行类似的实验探究,我们可以用物体把小孔遮住一半,从而达到改变小孔的形状。
    (2)[6]由表中数据可知,在小孔所成的像清晰时,孔径越大,像的亮度越亮
    (3)[7][8]小孔成像是倒立的实像,像的大小与小孔到光屏的距离有关,也与小孔到物体的距离有关,小明想要改变光屏上像的大小,此时光屏到小孔的距离不变,故可以采取的方法是改变蜡烛到小孔的距离。
    17.D
    【详解】AC.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像距等于物距,小红站在试衣镜前4m处,她又向靠近试衣镜的方向走了3m,则她与平面镜的距离为
    4m-3m=1m
    则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1m,故AC错误;
    BD.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像与物的大小相等,由于小红的大小不变,所以小红靠近试衣镜,像的大小不变,故B错误,D正确。故选D。
    18.B
    【详解】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随着月亮的上升,月亮与湖面之间的距离不断增大,像与湖面的距离越来越大,像的大小和月亮的大小相等,所以,像的大小保持不变,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
    19.反射 折射 缩小 高 右 大于
    【详解】(1)[1]树叶的倒影属平面镜成像现象,其原理是光的反射。
    [2]看见的水中的鱼儿是由于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发生偏折进入了人的眼睛,我们看到水中的鱼,其实看到的是鱼的虚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2)[3]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其成像的原理是: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4]为了镜头里能出现更多景色,需要将像拍摄小些,根据“物远像近像变小”知,需要无人机飞的高些来增大物距。
    (3)[5]由岸上的红旗的飘动方向知道,此时的风向右刮。
    [6]小船上的旗向左刮,这说明小船是向右运动的,且小船的运动速度大于风的运动速度。
    20.较黑暗 蜡烛N 相等 垂直 A 虚
    【详解】(1)[1]点燃蜡烛,烛焰在明亮的环境中,烛焰和明亮环境对比度较小,成像不太清晰;烛焰在黑暗环境中,烛焰和黑暗环境的对比度大,成像更清晰;所以应该在较黑暗的环境进行。
    [2]实验过程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在物体一侧,既能看到蜡烛M的像,也能看到代替蜡烛M的蜡烛N,当蜡烛M的像和蜡烛N重合时,便于确定像的位置,便于比较物像大小。
    (2)[3][4]点燃M蜡烛,小心地移动N蜡烛,直到与M蜡烛的像完全重合为止,对比物像大小发现:物像大小相等;物像连线与玻璃板垂直,测量物和像到玻璃板的距离比较可以发现:物像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
    (3)[5]A.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M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可以多次改变物距,探究平面镜的成像性质,故A符合题意。
    B.保持M、N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每一次的物距都是相同的,虽然可以改变位置,但是不能改变物距,不具有普遍性,故B不符合题意。故选A。
    (4)[6]光屏只能接收实像,不能接受虚像,所以移去蜡烛N,并在其位置上放一光屏,发现光屏不能接收到蜡烛M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
    21.D
    【详解】A.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大小相等,与距离无关,把点燃的蜡烛移近玻璃板,镜中的像大小不变,故B错误;
    B.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错误;
    C.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故C错误;
    D.烛焰在镜中成的是虚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不能呈现在光屏上,故D正确。故选D。
    22.3 不变 仍能
    【详解】[1][2][3]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知,当王芳同学到镜面的距离为3m时,像到镜面的距离也为3m,不管她远离还是靠近平面镜,她在镜中的像大小不变;由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在镜面后放置物体是不影响成像的,所以这时她仍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
    23.大小 前 虚 薄
    【详解】(1)[1]实验时采用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一个充当物体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另一个放在玻璃板的后面代替镜前的物体,便于比较物像大小关系。
    (2)[2]平面镜成的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蜡烛发出的光线经玻璃板反射,被人眼接收,才能看到像,故眼睛应该在玻璃板前观察。
    [3]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所在位置,并非实际光线成形成的,所以为虚像,虚像不能出现在光屏上。
    (3)[4]因为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可以当作反射面,会出现两个像,影响到实验效果,为了避免像有重影,应选择较薄的玻璃板。
    24.(1) ;(2) ;(3)
    【详解】(1)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先作出物体AB的端点A、B在平面镜中的对称点A′、B′,连接A′、B′点即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注意辅助线和像用虚线,如图所示:
    (2)图中法线已经给出,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35°,所以入射角为
    90°-35°=55°
    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做出反射光线,反射角也为55°,如图所示:
    (3)通过平面镜作出S′的对称点S,即为光源S的位置,连接S与入射点E,则SE即为光线EF的入射光线;由图可知,光线EF过凸透镜左侧焦点F,则该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射出,如图所示:
    25.A
    【详解】A.将物体A靠近平面镜,平面镜中的像也靠近平面镜,经反射,小华可能会看到平面镜中的像,故A符合题意;
    B.将平面镜向右平移,像和物的位置都不会发生变化,所以无论向右移动多少,都不能看到物体A在平面镜中的像,故B不符合题意;
    CD.将平面镜顺时针旋转一定的角度,入射光线不动,则入射角减小,反射角也减小,反射光线也顺时针旋转,故在B点看不到平面镜中的像,故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26.静止 光的反射 4 不变
    【详解】[1][2][3]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所以白鹭水平滑翔,若以白鹭为参照物,它在水中的“倒影”是静止的。平面镜成像的本质是光的反射,物距等于像距,所以水中“倒影”距离白鹭4m。
    [4]平面镜成像像与物等大,所以当白鹭往高处飞时,“倒影”的大小不变。
    27.C
    【详解】凸面镜应用较为广泛,利用了对光发散的原理,可以扩大视野,从而更好地注意到后方车辆和转角处的情况,如果放置在ABD处看不到转弯处的车子,而放置在C处可以方便看到转弯处的车子,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28.凹面镜反射压缩体积
    【详解】[1]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太阳光照射到凹面镜上,经凹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会会聚在焦点上,把火炬放在凹面镜的焦点上,温度极高,将火炬点燃。
    [2]根据不透明物体的颜色可知,火炬之所以呈现出一抹鲜艳的“中国红”,是因为火炬在阳光的照耀下,红色部分只能反射相同颜色的红光。
    [3]火炬主要的燃料是液态氢气,为了便于储存或携带,常温下可采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使其液化。
    29.光的色散蓝红
    【详解】[1]当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这是光发生了折射。
    [2]透明的物体的颜色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如果在白屏与棱镜之间竖直放一块蓝色玻璃,则蓝色玻璃只能透过蓝光,则白屏上其他颜色的光消失,只留下蓝色。
    [3]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如果将白色光屏换成红色纸板,则红色纸板只反射红光,因此我们看到纸板是红色的。
    30.色散反射黑
    【分析】光的色散是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被分解为绚丽的七色光现象;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其反射的色光决定;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透过它的光线决定的.
    【详解】当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
    红色的花朵,是因为花朵反射红色,而吸收其它颜色的光;
    他将蓝色滤色镜挡在照相机镜头前给一株红花拍照,蓝色滤色镜只能通过蓝光,所以红光被蓝色滤色镜吸收,则照片上该花的颜色是黑色.
    31.A
    【详解】A.太阳可通过树叶间的缝隙在地面上成像,是小孔成像现象,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成的是倒立的实像,故A正确;
    B.生活中制作透镜的材料用得最多的是玻璃,属于非晶体,透镜对光有折射作用,故B错误;
    C.通过三棱镜,白光可以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等多种色光,根据光路的可逆性,这些色光也可以通过三棱镜合成白光,故C错误;
    D.粗糙的黑板表面所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属于漫反射现象,漫反射同样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D错误。故选A。
    32.超声波 色散 红外线具有热效应 光的直线传播
    【详解】(1)[1]深海测绘使用的声呐装置,该装置利用的是超声波来传递信息的。
    (2)[2]雨后彩虹是太阳光经过小水珠组成的三棱镜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属于光的色散现象。
    (3)[3]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涂黑放在色散光带红光外侧,由于红外线具有热效应,所以温度计的示数会升高。
    (4)[4]观察者通过调整三个小孔的位置,三个小孔在同一直线上,透过三个小孔可观察到烛焰,这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33.D
    【详解】透明的物体只透过物体的颜色的光,不透明物体只反射物体本身颜色的光。
    A.在白屏与棱镜间竖直放一块红色玻璃,红色玻璃只透过红光,则白屏上只看到红光,故A错误;
    B.在白屏与棱镜间竖直放一块蓝色玻璃,蓝色玻璃只透过蓝光,则白屏上只有蓝色光,故B错误;
    C.把一张红纸贴在白屏上,红纸只反射红光,则在红纸上看到红光,故C错误;
    D.把一张绿纸贴在白屏上,绿纸只反射绿光,则在绿纸上只看到一条绿色的光带,故D正确。
    故选D。
    34.B
    【详解】A.太阳光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组成。甲是红色透明玻璃片,甲只能让太阳光中的红光通过,所以区域Ⅰ为红色,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D.乙是绿色透明玻璃片,乙只能让太阳光中的绿光通过,所以区域Ⅲ为绿色,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BC.区域Ⅱ上方是透明红玻璃片和透明绿玻璃片重叠的部分,不能让任何色光通过,所以区域Ⅱ为黑色,故B错误,符合题意;C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
    35.D
    【详解】A.苹果吸收了其它色光,反射红光,所以我们看到苹果是红色的。故A错误;
    B.苹果不是光源,不能发光。故B错误;
    CD.在苹果树下铺设银色地膜,反光地膜能强烈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提高光合效率,可使苹果着色均匀,提高产品质量。故C错误,D正确。故选D。
    36.C
    【详解】A.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所以不需要介质,故A错误;
    B.验钞机是利用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来检验真伪的,故B错误;
    C.红外线需要用来遥感遥控,且红外线可以传递热量,因此家庭取暖用的浴霸可以发出红外线,故C正确;
    D.声呐是利用超声波进行工作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地球和月球之间有外太空,属于真空环境不能传声,所以不能利用声呐可以测量地球到月球间的距离,故D错误。故选C。
    37.C
    【详解】A.测温仪的测温原理与验钞机的工作原理是不同的,验钞机是利用的紫外线,测温仪利用的是红外线,故A错误;
    BC.测温仪是通过测量人体发出红外线来测量体温的,而不是仪器自身发出的红外线,故B错误,C正确;
    D.人的体温越高时,人体发出的红外线是越强的,故D错误。故选C。
    38.C
    【详解】地震、台风、核爆炸、火箭起飞都能产生次声波,常见的地震报警器是利用接收到的次声波工作的。故选C。
    39.D
    【详解】A.验钞机验钞是利用了紫外线,故A不符合题意;
    B.自行车的红色尾灯提示后面车利用了光的反射,是可见光,故B不符合题意;
    C.激光测距仪测距利用的是激光,是可见光,故C不符合题意;
    D.电视遥控器遥控电视,利用了红外线,故D符合题意。故选D。
    40.C
    【详解】A.物理课本本身不会发光,故不是光源,不会发出光,故A不符合题意;
    B.人的眼睛本身不会发光,故不是光源,不会发出光照射在书本上,故B不符合题意;
    CD.课本的表面凹凸不平,光照在上面发生漫反射,反射光线是向着四面八方的,所以小明和小红从不同的位置都能看到课本,都是由于光在课本表面发生了漫反射,故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41.C
    【详解】A.让光源S顺时针转动一个角度,入射点左移,入射角减小,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光斑P左移,故A不符合题意;
    B.将镜面竖直向上移动一段距离,入射点左移,入射角不变,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光斑P左移,故B不符合题意;
    C.让光源S逆时针转动一个角度,入射点右移,入射角增大,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光斑P右移,故C符合题意;
    D.将镜面水平向右移动一段距离,入射点不变,入射角不变,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光斑P不动,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42.B
    【详解】A.光照到纸板上时会发生漫反射,所以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故A错误;
    B.为了显示光路,需将激光笔紧贴着纸板A,光线与纸板在同一平面内,故B正确;
    C.因一次实验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为了得到反射角与入射角大小关系的普遍规律,应当改变入射角进行多次实验,故C错误;
    D.因为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当两块硬纸板在一个平面内时,可以看到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将硬纸板F向后折转一个角度后,看不到反射光线,是因为反射光仍在原来的位置上,没有随纸板向后折,此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不在同一平面内,故D错误。故选B。
    43.B
    【详解】A.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即图甲中的∠AON,故A错误;
    B.让一束光沿着原来反射光线的方向入射,则反射光将沿着原来入射光线的方向被反射,说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故B正确;
    C.图乙中将纸板F向后折转,纸板上不能再承接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并没有随纸板折转,还在原来的位置,仍然和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故C错误;
    D.要从不同的方位都能看到纸板上的光线,则光在纸板上要发生漫反射,应选用表面粗糙的,故D错误。故选B。
    44.D
    【详解】A.液面升高,入射点向左移动,入射角不变,由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得,反射光线向左移动,光斑 S 将向左移动,故A错误;
    B.由图得,光屏竖直向上移一段距离,光斑 S 将向右移动,故B错误;
    C.液面降低,入射点向右移动,入射角不变,故C错误;
    D.入射角增大5° ,反射角增大5°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增大10°,故D正确。故选D。
    45.在 不能 在
    【详解】[1]小明对“光的反射定律”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再探究,让光线贴着纸板射向镜面如图甲,将纸板倾斜,如图乙所示,让光线仍贴着纸板射向镜面,此时仍然遵守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
    [3]法线是过入射点与镜面垂直的直线,将纸板倾斜,因为入射点没变,镜面没变,所以法线位置不变,仍在原图甲法线的位置,但在纸板的前方。
    [2]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因为入射光线在纸板上,法线不在纸板上,反射光线也不能在纸板上,所以纸板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而在纸板的前方。
    46.在 不变 等于 不能
    【详解】(1)[1][2]在实验过程中,若将纸板Q绕ON向后翻折,让光线仍贴着纸板沿EO方向射向镜面,此时纸板P和纸板Q不在同一平面上,所以在纸板Q上就无法呈现出反射光线了,由此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在纸板Q绕ON向后翻折的过程中,入射光线和反射面位置不变,则反射光线的传播方向不变,反射光线的位置不变。
    (2)[3]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当入射角增大时,反射角也增大。
    (3)[4]将纸板向后倾斜一个角度,沿EO方向入射到平面镜的O点时,反射光线与纸板不在同一平面内,但是反射光线、法线、入射光线三线在同一平面内,所以不能在纸板上看到反射光线。
    47.B
    【详解】如图,迎着月光走,月光经积水水面发生镜面反射,进入人的眼睛反射光线多,人感觉积水面亮;而地面发生漫反射,有很少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人感觉地面黑,所以为了避让水洼,应走“较暗”的地面。
    故选B。
    48.镜面 反射 虚像
    【详解】[1]“湖水可鉴”相当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可以在水面发生镜面反射形成人的虚像。
    [2]云在天上,所以“白云”是在水中形成的像,即平面镜成像,水中的白云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3]从鱼反射出的光线由水中进入空气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会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就会觉得鱼变浅了,所以看到水中的鱼儿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49.B
    【详解】因为皮鞋的表明不光滑有灰尘,光射向鞋面后发生漫反射,这样皮鞋就失去了光泽。涂上鞋油后,鞋油的微小颗粒能填充到鞋的毛孔中,用鞋刷或软布反复擦拭,使鞋油涂抹的更均匀,鞋面就变得十分光滑。光射向鞋面后会发生镜面反射,皮鞋看起来就更光亮。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50.绿红绿色气球
    【详解】[1]植物是不透明的,植物呈现绿色,说明植物能反射绿光而吸收其它色光;植物之所以反射绿光是因为植物的生长不需要绿光,即绿光不利于植物的生长。
    [2]透明物体能透过跟它颜色相同的光,白色光是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混合而成的,在摄影时若使用红色滤光镜拍摄白色花朵,红色滤光镜能通过红光,其他的光被吸收,所以镜照片上该花朵呈红色。
    [3]红色激光笔照射红色透明气球,红色透明气球会透过红光,不会吸收红光;而绿色透明气球只能透过绿光,会吸收红光,使得绿色气球内的气体的温度升高,气体体积膨胀,所以绿色透明气球更易爆破,而红色透明气球不会爆破。
    51.蓝红黑
    【详解】[1]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色光混合的特点是越混合越亮,将红、绿、蓝混合在一起为白色。
    [2][3]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反射的色光决定的,当白光照到鹦鹉图片上时,鹦鹉的嘴呈红色,表明嘴只反射红光,即嘴是红色的,同理,翅膀呈绿色,表明翅膀是绿色的,当只有红光照射时,红色的嘴可以反射红光,将呈红色,绿色的翅膀只反射绿光,不能反射红光,则呈黑色。
    52.凸面发散缩小靠近
    【详解】[1][2]汽车的观后镜是利用凸面镜,凸面镜对光线有发散的作用,应用在汽车的观后镜上,能扩大人的视野。
    [3]行车记录仪的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拍摄物体时,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物体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4]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越小,像距越大、像越大,当屏幕上看到物体的图像在变大时,说明汽车在靠近物体。
    53.静止光的反射 4 不变
    【详解】[1][2][3]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所以白鹭水平滑翔,若以白鹭为参照物,它在水中的“倒影”是静止的。平面镜成像的本质是光的反射,物距等于像距,所以水中“倒影”距离白鹭4m。
    [4]平面镜成像像与物等大,所以当白鹭往高处飞时,“倒影”的大小不变。
    54.虚 6 不变 2
    【详解】[1]平面镜所成的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是虚像。
    [2]依题意得,若他向平面镜靠近2m,他与平面镜的距离为
    平面镜成像中,像距等于物距,所以像与平面镜的距离也为3m,镜中的像与他相距
    [3]像与物体大小相等,物体大小不变,像大小不变。
    [4]由图可知,保持中学生位置不变,将平面镜向右移动1m,则人距离平面镜增加1m,像距离平面镜也增加1m,则镜中的像相对于人运动了
    1m+1m=2m
    55.D
    【详解】A.“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A错误;
    B.月亮自身不发光,不是光源,故B错误;
    C.露是由水蒸气液化而成的小水珠,故C错误;
    D.轻舟与山相对位置发生了改变,所以轻舟相对山运动,故D正确。故选D。
    56.D
    【详解】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音叉振动不容易直接观察,通过发声音叉能激起水花,说明音叉在振动,采用的是转换法。
    A.研究光现象时,引入光线用来描述光直线传播时规律,采用的是模型法,故A不符合题意;
    B.研究熔化现象时,比较冰、蜡烛的熔化特点,采用的是对比法,故B不符合题意;
    C.研究真空不能传声时,当用抽气机逐渐抽去密封瓶中的气体时,听到声音的响度逐渐减小,采用的是推理法,故C不符合题意;
    D.液体温度的变化会引起体积的变化,所以液体温度计利用液柱长度的变化来显示温度高低,采用的是转换法,故D符合题意。故选D。
    57.C
    【详解】A.红外线没有杀菌作用,主要是热作用,紫外线有很好的杀菌作用,故A错误;
    B.垂直照射时,入射角和反射角都等于零度,故B错误;
    C.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是光的反射现象,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C正确;
    D.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没说介质是否均匀,故D错误。故选C。
    58.C
    【详解】A.井口相平的情况下,井口直径相同时井越浅,看到的范围越大,故A项错误;
    B.井口直径相同时井口越高,看到的范围应该越小,故B项错误;
    C.甲图井口直径相同,井深不同,能正确说明井底之蛙观察井外范围的大小与井深的关系,故C项正确;
    D.乙图同样是井口直径相同,井深不同,但因为井口不相平,不能说明井底之蛙观察井外范围的大小与井深的关系,故D项错误;。
    59.B
    【详解】树荫下的光斑属于小孔成像现象,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A.雨后的彩虹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
    B.地面的人影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符合题意;
    C.湖面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D.自行车尾灯,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
    60.C
    【详解】A.水中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利用的是光的反射,故A不符合题意;
    B.海市蜃楼利用的是光的折射原理,故B不符合题意;
    C.手影游戏利用的是光的直线传播原理,故C符合题意;
    D.杯中铅笔利用的是光的折射原理,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61.D
    【详解】A.“楼台倒影入池塘”,倒影是平面镜成像现象,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错误;
    B.“潭清疑水浅”,水浅: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发生折射的结果,故B错误;
    C.“绿树阴浓夏日长”,树阴:是光沿直线传播的结果,故C错误;
    D.“小楼西角断虹明”,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D正确。故选D。
    62.B
    【详解】A.在平面镜不动的情况下,入射点不变,将激光笔逆时针转一定的角度,则反射光线顺时针也转过一定的角度,光斑会向上移动,不能射中目标,故A不符合题意;
    B.入射点位置不变,将平面镜逆时针转动一定角度,入射角变大,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知,反射角也随之变大,光斑会向下移动,则能射中目标,故B符合题意;
    C.入射角不变,将平面镜水平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入射光线不变,则反射光线也不会改变,不能射中目标,故C不符合题意;
    D.入射角不变,激光笔向下平移一段距离,入射光线方向不变,入射点向右移动,则反射光线也向右移动,光斑会向上移动,不能射中目标,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63.C
    【详解】如图所示
    由激光束从左侧的小孔射入,又从右侧小孔射出时,光线的方向没有发生改变,其实就是通过三块平面镜的反射实现的。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
    64.C
    【详解】在桌面右端用力向上提桌面,使桌面绕点O转动到与水平面成5°夹角,即逆时针转动5°,则法线也逆时针转动5°,因为入射光线方向没有改变,故入射角减小5°,根据反射定律,反射角也减小5°,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夹角减小10°,标尺上的光斑会向左移动,综上,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65.D
    【详解】A.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与平面镜对称,故平面镜竖直向上提高2cm,物体位置不动,所以像的位置不动,故A错误;
    B.平面镜成像时,像的大小与物体相等,与镜子的大小无关,故若改用一块较小的平面镜,铅笔的像将不变,仍然成完整的像,故B错误;
    C.铅笔水平向右移动时,铅笔到平面镜的距离变大,则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变大,它的像向左运动,故C错误;
    D.平面镜水平向右移动时,铅笔到平面镜的距离变小,则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变小,铅笔的像也向右运动,故D正确。故选D。
    66. 直线传播 反射 音调 响度
    【详解】[1]根据光的直线传播原理,56门礼炮整齐划一地排列在红地毯上,侧面看如同一门。
    [2]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地毯是红色的,是地毯反射红光。
    [3][4]礼炮弹采用二次破膜发声原理,声音低沉,说明声音的音调低,声音响亮,说明声音的响度大。
    67.直线传播 顺 反射 高
    【详解】[1][2]影子的形成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被物体挡住后,物体后面就会呈现出阴影区域,就是影子;从日出到日落,根据光的直线传播可知,铁塔在地面上的影子在缓慢的顺时针转动。
    [3]平静水面上铁塔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4]河水中的鱼看见岸上的铁塔,是铁塔的反射的光斜射到水面时发生折射,水中的折射光线靠近法线,进入鱼的眼睛,而鱼逆着光的方向看上去形成的虚像,所以比实际位置高。
    68. 实 靠近 ③ 减弱
    【详解】(1)[1][2]装水的玻璃杯的中间厚,边缘薄,形成一个凸透镜;图中的卡纸在左侧,卡纸的像成在水杯的右侧,说明成的是倒立的实像;当时,成正立、放大的像,因此若想看到“左黑右白”的像,卡纸应靠近水杯。
    (2)[3][4]因为太阳光是平行光,开始时孔较大,所以形成的是和孔面积大小相等的光斑,而且亮度与孔大小无关,光斑亮度不变;减小孔的大小时,白纸上光斑大小将变小,光斑亮度不变;当小孔到地面的距离一定时,小孔越来越小,地面上就越容易得到太阳的像(小孔成像),此时光斑形状是由三角形变为圆形;继续移动覆盖的卡片,减小通光孔的大小,白纸上光斑大小将不变,光斑亮度减弱。
    69. 3×108 同种均匀 光
    【详解】[1]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2]由实验探究发现,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3]物理上用光线来描述光传播的径迹和方向,并不真实存在,但光是真实存在的。
    70.白糖水不均匀 见解析
    【详解】[1]由于光在不均匀介质中不沿直线传播,白糖水放置久了后,就变的不均匀了,越深白糖水浓度越大,密度越大,光线在里面传播时就会发生折射。
    [2]由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若要保持激光入射方向不变,即激光在白糖水中沿直线传播,应该将白糖水搅拌均匀。
    71.不变 变暗
    【详解】[1]如图所示,自右侧无孔处开始,向左缓缓推起,观察到光屏上出现圆形的光斑后,继续缓缓推动卡片,使通过平行光的三角形进一步变小,由于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大小和形状无关,且物距和像距均不变,所以光屏上的光斑形状不变,光斑大小不变。
    [2]由于孔变小了,通过小孔的光线减少,所以光斑的亮度会变暗。
    72. 3×108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A点下方 不变 下降
    【详解】(1)[1]光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一样,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 m/s。
    (2)[2]因为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所以,在空水槽中,要使激光束照射后的亮点与事先设置的A点重合,激光笔必须“对准”A点照射。
    (3)[3]如果保持入射光和水槽不动,向水槽中注水,当水面超过A点时,由于光在水面处发生折射,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所以激光照射的亮点将出现在A点下方。
    [4][5]随着水面上升,光在水面上的入射点将向右移动,入射角和折射角都不变,而折射光线的方向不变,所以亮点的位置将下降。
    73.折射 南 BA
    【详解】[1]太阳的光线从太空进入大气层时,会发生折射,折射光线靠近法线,我们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它们比实际位置变高了,所以当我们看到太阳刚升起时,它的实际位置还在地平线以下。
    [2][3]OA是最短的影子,说明此时阳光与地面夹角最大,这是正午,又由于我国处于北半球,影子就应该是南北方向的,故AO指示的是正南方向;此时太阳光是沿着BA两点所在直线照射的。
    74.② 漫反射
    【详解】[1]海市蜃楼”是光的折射现象;“镜花水月”是光的反射现象;“一叶障目”是光的直线传播,因此由于光的反射引起的现象是②。
    [2]银幕表面是比较粗糙的,光在银幕上发生了漫反射,使各个位置的观众都能看到银幕上的画面。
    75.地球 沿直线传播 1 散射红光;吸收除红光外吸收其它颜色的光
    【详解】(1)[1][2]如图1,当月球进入地球的阴影时就会形成月食,而地球影子的形成是因为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
    (2)[3]如图1所示,当月球运动到本影范围时,也就是图中位置1,就能够看到月全食。
    (3)[4]当天空出现红月亮时,太阳光中被大气分子散射的是红光,吸收的色光是除红光外吸收其它颜色的光。
    76.圆形的 像 光沿直线传播
    【详解】[1][2][3]因为太阳离地面非常远,而小孔又非常小,符合小孔成像的条件,当太阳光沿直线传播经过小孔时会形成太阳的像,因为太阳是圆形的,所以像也是圆形的,也就是我们见到的地面上的光斑,小孔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像的形状与物体的形状相同,与小孔的形状无关。
    77.三个小孔和烛焰在一条直线上 膜 太阳
    【详解】(1)[1]根据光的直线传播知道,当三个小孔与烛焰、眼睛在同一条直线上时,我们就能看到后面的蜡烛。
    (2)[2]易拉罐简易针孔照相机,利用它观察窗外景物,实际是利用了小孔成像,人的眼睛对着膜进行观察,可以看倒立、缩小的实像。
    (3)[3]在树荫下观察,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倾泻下来,在地上留下斑驳的树影和圆形的光斑,这是小孔成像现象,所以圆形的光斑实质是太阳的实像。
    78. 3×108 反射 倒 45 逆时针
    【详解】[1]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2]太阳光照射到树叶上,绿光被反射,其他颜色的光被吸收,所以呈现绿色。
    [3]树荫下的圆形光斑是太阳通过树叶间的间隙形成的太阳的倒立的实像,属于小孔成像。
    [4][5]如图,设平面镜转过了α,做出光路图,如图所示:∠1为入射角,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即
    ∠2=∠1
    ∠2+∠1=90°

    ∠2=∠1=45°
    由平面几何知识
    ∠α=∠3

    ∠3=90°﹣∠2

    ∠α=90°﹣∠1=90°﹣45°=45°
    随着太阳西斜,则入射角减小,即∠1变小,根据
    ∠α=90°﹣∠1
    可知,平面镜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变大,即平面镜应向逆时针方向适当转动才能继续照亮洞穴。
    79. 3×108 乙 直线
    【详解】[1]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目前人类发现的最快的速度,约为3×108m/s。
    [2]因为月光射向地面的光线是平行的,所以影子也应是平行的,故甲是在月光下的影子图片,路灯发出的光是以路灯为圆心,向四周发散射出,所以竹竿的影子呈现为发散状,故乙是在路灯下的影子图片。
    [3]由于影子是光射向不透明的竹竿被遮挡,在地上形成的黑影,故说明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80. 2×10-9 40
    【详解】[1]已知激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为3×108m/s,根据得,激光在空气中传播0.6m需要的时间
    [2]高速摄像机拍摄1张画面需要的时间
    激光在空气中传播0.6m的过程中,则有
    即激光在空气中传播0.6m的过程中,高速摄像机拍摄的张数约为40张。
    81.EOOG 30 增大
    【详解】[1][2][3]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关于法线对称,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在法线两侧,由此可以判断出AB为两种介质的界面,EO为入射光线,OF为反射光线,OG为折射光线。反射角是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由图知反射角为30°。
    [4]光的折射定律中,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82. 45 右 4
    【详解】[1]因为入射光线与液面夹角为,所以入射角为
    [2]当液面降低时,由于入射角不变,所以反射光线与原来的反射光线平行,故光电屏上的光斑S向右移动。
    [3]由图可知,当光斑由S1向右移动移到S2时,则表明液面从AB下降到CD;
    若光斑由S1向右移动了8cm移到S2时,如上图所示,由题意和平行四边形知识可得
    入射光线与水平面成角,则可知为直角三角形,所以由几何知识可得
    则说明水位下降了4cm。
    83. 60° OB 下
    【详解】[1][2]由图可知,AC为界面;过入射点做出法线FG,因为EO和BO分居法线两侧,并且在两种介质中,因此EO为入射光线,OD为反射光线,OB为折射光线;则
    [3]已知,所以
    为折射角,折射角等于
    入射角,因为入射角大于折射角,所以AC的下侧为空气。
    84. 小于 向下移 大于
    【详解】[1]如下图所示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光线偏向法线,因此A到水面的距离小于B到水面的距离。
    [2]往水槽内注水,水面上升2cm,此时折射点向左移动,由于入射角不变,折射角不变,所以折射光线射到右壁上的C点将向下移动。
    [3]由几何知识可知AOED是一个平行四边形,因此AD=OE,OE要大于水面上升的高度2cm,所以AD之间的距离大于2cm。
    85. 30 逆时针 10
    【详解】[1]由图可知,OB与镜面的夹角为60°,法线与镜面是垂直的,则反射角为
    由于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入射角为30°。
    [2][3]当AO逆时针转动到A'O的位置时,反射光线OB方向不变,如图所示
    OA'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
    此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的夹角为
    此时的入射角为
    则此时的法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
    法线与移动后的镜面是垂直的,所以镜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
    即平面镜绕O点逆时针转过的角度为10°。
    86. 右 上 顺
    【详解】(1)[1]要使图中的反射光线射中墙壁上的目标点,如果保持平画镜不动,可将激光笔水平向右移动;如图
    (2)[2]保持激光笔不动,将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一段距离,则入射光线方向不变,入射点向右移动,则反射光线也向右移动,光斑会向上移动,反射光线能射中墙壁上的A点,如图
    [3] 将平面镜顺时针转过一个小角度,入射点不变,入射角变小,反射角变小,光线上移,正好射中图中的目标,如图
    87.不是 漫 人体 热
    【详解】[1]场所二维码不会发光,所以不是光源。
    [2]用手机可以从不同方向扫描,说明二维码可以将光向各个方向反射,即发生了漫反射。
    [3][4]红外线具有热效应,红外线测温枪是通过接收人体发出的红外线来测温的。
    88.漫反射 热效应 不需要
    【详解】[1]感应窗发出的红外线照射到手上发生了反射,从各个方向都能看到红外线,所以光照射到手上发生了漫反射。
    [2]由题意可知,灯暖型浴霸会发热,是利用了红外线的热效应。
    [3]红外线是电磁波,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89. 漫 20~40cm 靠近
    【详解】[1]行人从各个方向都能看到地面上的“广告图”,是由于地面凹凸不平,光在这里发生了漫反射的缘故。
    [2]镜头焦距为20cm,广告片到镜头的距离应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的范围内调节,即在20~40cm之间。
    [3]要使像更大一些,要减小物距,增大像距,所以增大投影灯离地距离,同时减小广告片与镜头的距离。
    90. 平面镜 镜面 平行
    【详解】[1]自行车尾灯的作用是将后方汽车照射来的光反射回去,进入后方汽车驾驶员的眼中,使后方汽车驾驶员发现前方有自行车行驶,从而防止发生交通事故,故自行车尾灯对光的反射具有定向性,基本上都按照入射光的反方向反射回去,为满足以上要求,角反射器应相当于多组互相垂直的平面镜组合而成。
    [2]平行光射到粗糙表面上,反射光会射向不同方向,这种反射叫漫反射,平行光射到光滑表面上,反射光会平行射出,这种反射叫镜面反射;平面镜表面就是光滑的平面,由题意可知,光射入相当于多组互相垂直的平面镜组合而成的角反射器上时发生的应该是镜面反射。
    [3]两个互成直角的平面镜放在一起,如下图所示:当光线AO射到平面镜1上时,发生第一次反射,先过入射点做出法线,根据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做出反射光线OB,反射光线OB作为入射光线又射到反射镜2上发生第二次反射,同理,做出最终反射光线O′C,根据几何关系可知,与互余,再由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知,与互补,根据同旁内角互补可判断入射光线AO与最终反射光线O′C平行,再结合光路图可知最终反射光线将沿与原光线平行方向反射回去。
    91.虚像 1.8 3
    【详解】[1]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此题中玻璃门相当于平面镜,所以,小龙在玻璃门中所成的是虚像。
    [2]由于像的大小始终与物体的大小是相同的,所以,小龙在玻璃门中所成的像高为1.8m。
    [3]小龙和玻璃门之间的距离为5m,小龙向前走了2m,则小龙到玻璃屏蔽门的距离为
    5m-2m=3m
    所以,像到玻璃屏蔽门的距离也为3m,此时玻璃门中自己的像和广告牌正好重合,则广告牌到玻璃门的距离为3m。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同一直线 倒立 色散 ① ②
    【详解】(1)[1]由于光沿直线传播,所以只有将烛焰、两张纸片上的小孔和人眼调到同一直线,才能看到烛焰的光。
    [2]在B纸片上看到了一个烛焰的像,是烛焰通过A纸片上的小孔,在B纸片上形成的像,是小孔成像原理,小孔成像成的是倒立的实像,故B纸片上的像是倒立的。
    (2)[3]将一束太阳光照射在三棱镜上,太阳光被分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这种现象是光的色散现象。
    [4][5]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被分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从上至下的顺序是红、橙、黄、绿、蓝、靛、紫,红光以上被称作红外线,即①区域,紫光以外被称作紫外线,即②区域,红外线能使温度计示数明显升高,所以是区域①,紫外线可以验钞(使荧光物质发光),所以是区域②。
    100.A 小孔成像 光沿直线传播 小 一致的 小 不变 变暗
    【详解】(1)[1]实验示意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易拉罐左端为小孔,圆筒从右端插入,为了减小外面光线的影响,看得更清楚,A端是用半透明塑料薄膜制成的光屏。
    [2][3][4]将点燃的蜡烛置于小孔前的适当位置,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则可以观察到蜡烛将在塑料薄膜上成像,这种现象叫小孔成像;且蜡烛和小孔的位置固定后,像离小孔越近,像就越小。
    (2)①[5]由于太阳距我们很远,到达地面的光线几乎平行,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当小孔到地面的距离足够小,地面上的光斑小孔的形状是一致的,这不是太阳的像。
    ②[6]分析比较小孔距地面40cm和80cm时的实验记录可知:小孔到地面的距离越远,小孔越小,地面上就越容易得到太阳的像,这个像是实像,能呈现在光屏上,它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而且实像皆是倒立的。
    ③[7][8]如上表所示,当小孔的最大外径为5毫米,小孔距地面80厘米时,此时是小孔成像,用一张卡片覆盖在△孔上(相当于把孔变小),遮住孔的一部分,让太阳光透过小孔,与不遮住小孔相比,光斑的形状不变;由于通过的光线变少,则亮度变暗。
    101. 能量 D 下 将蜡烛靠近小孔1 实验中应控制孔的形状不变,改变孔的大小
    【详解】(1)[1]将小孔靠近烛焰,用手拍打薄膜发出声音,薄膜振动发声,由于声音具有能量,所以烛焰会晃动。
    (2)[2]小孔成像时,成的是物体的像,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如果易拉罐底部小孔是三角形,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蜡烛的倒立像。
    (3)[3]将蜡烛在孔前向上运动,由于小孔成像中成的是物体的一个倒立的实像,则它在塑料薄膜上所成的像是向下运动。
    (4)[4]像的大小与物体到小孔间的距离有关,为了增大蜡烛所成的像,可采取的办法是将蜡烛靠近小孔。
    (5)[5][6]根据控制变量法研究孔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从图示位置沿箭头方向水平移动乙,改变孔的大小,同时观察光斑形状的变化情况,由于实验中应控制孔的形状不变,改变孔的大小,所以图1设计更合理。
    102. 50 漫遵循不能 能 不能 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B
    【详解】(1)[1]反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是反射角。由图可知,反射光线OE和法线ON的夹角即为反射角,大小是50°。
    (2)[2][3]我们能在纸板上看到入射光线和发射光线的路径,是由于光线在粗糙的纸板上发生了漫反射;漫反射也是光的反射的一种现象,也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3)[4][5][6][7]根据反射定律,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图乙所示,将纸板的右半部分向后翻折后,OCBN和ODAN两张纸板不在同一平面内,因此翻转后不能在纸板OCBN上面看到反射光线;图丙所示,将纸板与入射光束一起以ON为轴旋转后,纸板ABCD和法线ON在同一平面内,因此可以看到反射光线;图丁所示,将纸板与入射光束一起以CD为轴向后倾倒后,此时入射光线和纸板ABCD在同一平面内,法线不再是ON,而是垂直于平面镜的另一条直线,和纸板ABCD不在同一平面内,因此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该实验说明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4)[8]日晷是古代的一种计时仪器,利用的是光直线传播的原理;铜镜利用的是光的反射原理;冰透镜是透镜的一种,利用的是光的折射原理;烽火属于光源,用来传递信息。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
    103.垂直 粗糙 看不到 存在 下部 在 D
    【详解】(1)[1]白色硬纸板的表面应尽量粗糙,让光线发生漫反射,从不同的角度都能够观察到光线。
    [2]如果纸板没有与平面镜垂直放置,由于法线与镜面垂直,且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因此,当光贴着纸板沿EO入射时,不能在纸板上看到反射光。故硬纸板放在平面镜上时,要保持与镜面垂直。
    (2)[3][4]光在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所以将纸板面绕轴ON向后折,在NOF面上看不到反射光线,此时入射光线、法线、反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仍然存在。
    (3)[5][6]光在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将纸板的上半部分向后折,如图丙所示,发现在纸板右侧的下部会看到反射光线。此实验现象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
    (4)[7]保持平面镜水平不变,将纸板向后倾斜一个角度,入射光线仍能呈现在纸板上,且沿EO方向入射到平面镜的O点,ON与镜面不垂直,则ON 不是法线,则纸板B上将不能看到反射光线,则通过平面镜只能观察到镜中硬纸板上入射光线和法线,故看到的像与图戊中相符的是D。
    104.粗糙靠近OA可逆 硬纸板没有竖直放置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详解】(1)[1]为了更清晰地显示光路,白色硬纸板的表面应是较粗糙,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都能看得清楚。
    (2)[2]光发生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则入射光线AO向ON靠近时,反射光线OB也靠近ON。
    (3)[3][4]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当光逆着原来的反射光线入射时,反射光线也逆着原来的入射光线反射出去,光将沿图中的OA方向射出。
    (4)[5]当E、F在同一平面上时,在F上没有发现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所在的平面与纸板不是同一个平面,故可能的原因是:硬纸板没有竖直放置。
    (5)[6]因为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因此沿光路用铅笔相隔一定距离时在纸板上各打两个点、铅笔将光的路径画在纸板上(两点确定直线)。
    105.垂直 存在 下部 C 不是 法线 入射绿光、入射红光和反射绿光看起来重合时(即从侧面能观察到一条光线时)
    【详解】(1)[1]如果纸板没有与平面镜垂直放置,由于法线与镜面垂直,且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因此,当光贴着纸板沿EO入射时,不能在纸板上看到反射光,故硬纸板要垂直放在平面镜上。
    (2)[2]将纸板面绕轴ON向后折,此时反射光线没有随纸板向后折转,故在NOF面上看不到反射光线,反射光线仍然在原来位置,即反射光线仍然存在。
    (3)[3]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将纸板的上半部分向后折,如图丙所示,此时右侧纸板的下部与左侧纸板在同一平面内,发现在纸板右侧的下部会看到反射光线。
    (4)[4][5]若将纸板倾斜,如图乙所示,让光线仍贴着纸板沿EO方向射向镜面,此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仍在同一平面内,但不能在纸板上看到反射光线,反射光线在纸板的前方,此时ON与镜面不垂直,ON不是入射光线EO的法线。
    (5)[6][7]加湿器使整个教室充满雾气,这样能显示出光的传播路径;法线与平面镜是垂直的,红色激光笔发出的光垂直射向平面镜上的O点,可以显示法线的位置;沿水平方向缓慢转动圆台,当我们从侧面观察到入射绿光、入射红光和反射绿光看起来重合时(即只能观察到一条光线时),可根据光的传播路径来判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106.粗糙 漫反射 上部 光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B 光沿直线传播 反射 未点燃 等效替代
    【详解】(1)[1][2]凹凸不平的表面会把平行的入射光线向着四面八方反射,这种反射叫漫反射。为了看清楚纸板上的光路,硬纸板表面应尽可能粗糙,其目的是使光在纸板上发生漫反射,以显示光的传播路径。
    (2)[3][4]小明让一细束光EO贴着硬纸板射到平面镜上,在硬纸板上会看到反射光OF。为了进一步确定反射光的位置,小明将硬纸板的右侧沿PQ剪开,将硬纸板的上半部分向后折,此时反射光线没有随纸板向后折转,如图乙所示,发现右侧硬纸板的下部能看到反射光,而右侧硬纸板的上部看不到反射光。此实验现象说明:光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3)[5] A.将硬纸板的右侧向前折,会阻挡光的传播,故A不符合题意;
    B.在硬纸板的前方喷水雾,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发生漫反射,可显示光传播路径,故B符合题意。故选B。
    (4)[6]因为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实验时,小明发现每次用铅笔把光的传播路径描下来非常不方便,他认为只要在光传播的路径上标记两个合适的点就能确定光线,这是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的光学知识。
    (5)[7]小明用如图丙所示实验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图中蜡烛A的像是由于光射到玻璃表面发生反射形成的。
    [8][9]等效替代法是在保证效果相同的前提下,将陌生的、复杂的、难处理的问题转换成等效的、容易的、易处理的问题的一种方法。本实验中,若是点燃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则玻璃板后面较亮,不易分辨蜡烛A的像与后方蜡烛的真实火焰,影响实验效果,故小华拿另一支相同且未点燃的蜡烛B放在玻璃后面,透过玻璃板使蜡烛B与蜡烛A完全重合,来判断物和像的大小关系,这种物理研究方法叫等效替代法。
    107. ② 有膜 大小 垂直 对称 玻璃板与水平桌面不垂直 玻璃板有一定厚度,两个表面反射成像 能 没有 虚 远离 16
    【详解】(1)[1]用镀膜玻璃板和跳棋做实验,实验环境在有阳光的实验进行实验效果好;几乎无光的实验室不能完成实验,即在②中进行实验效果好。
    [2]在白纸上画一条直线,将玻璃板竖直立在白纸上,有膜的一面作为反射面,使玻璃板那一面的下边线与有膜直线重合。
    (2)[3]移动棋子B使它与棋子A的像完全重合,这样做的目的除了能确定棋子A经平面镜所成像的位置,同时还能比较像与物大小关系。
    (3)[4][5]用铅笔画出平面镜及棋子A和棋子B的位置,并画出棋子A和棋子B位置的连线,经测量发现:两棋子的连线与镜面垂直,两棋子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即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
    (4)[6]由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像物关于镜面对称可知:玻璃板如果不竖直,无论怎样在桌面上移动棋子B都无法使它与棋子A的像完全重合。
    [7]玻璃板有一定的厚度,且有两个反射面,因为玻璃的两个表面同时发生反射,两个反射面各成一个像,所以成两个像。
    (5)[8][9][10]移去棋子B,将一张白卡片竖直放在棋子B所在的位置,从A处向平面镜观察能看到A的像;移去棋子B将一张白卡片竖直放在棋子B所在的位置,直接观察白卡片,观察白卡片上没有棋子A的像,说明棋子A经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6)[11][12]由平面镜成像中的像距等于物距,可知小明第一次将棋子A置于玻璃前5cm,第二次将A向远离玻璃板的方向移动3cm,此时棋子A距离玻璃板8cm,棋子B远离玻璃板,距离也是8cm,A与B的间距为l6cm。
    108.垂直 便于确定像的位置棋子A到平面镜的距离/cm 直接2 不变 不变
    【详解】(1)[1]如果玻璃板不垂直,后面的棋子与前面棋子的像不在同一高度上,怎样操作都不会重合的,也就无法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因此应将茶色玻璃垂直放置在方格纸上。
    (2)[2]由于玻璃板既能代替平面镜成像,又能透光,可以透过玻璃板观察到代替棋子A的棋子B,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3)[3]实验过程中应该记录物距和对应的像距,所以表格内(a)位置应该填入棋子A到平面镜的距离/cm。
    (4)[4]将一张白卡片竖直放在棋子B的位置,直接观察白卡片,若卡片上观察不到A的像,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是虚像。
    (5)[5][6][7]保持棋子A位置不变,若玻璃板沿远离棋子A的方向向后平移1格,物距增大1格,像距减小1格,所以棋子A的像A'移动2格;由于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等,所以像A'的大小不变;由于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若玻璃板沿底边MN向右平移1格,则像A'的位置会不变。
    109.茶色玻璃板 大小 不能 虚 A 玻璃板有厚度,蜡烛在前后表面两次成像 6
    【详解】(1)[1]平面镜只能反射光,不能透过光,不便于寻找到像的位置;茶色玻璃比较暗,能透过光,且透过的光少,反射的光多,蜡烛成像更清晰,所以应选茶色玻璃板,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2]小丁选择两只大小外形完全一样的蜡烛是为了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3)[3][4]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光屏接收不到,光屏只能接收到实像。
    (4)[5]由图可知,三个模型分别为A、B、C,从模型上看,只有A左右相同,而B、C,左右不相同,所以当小丁把三个模型分别面对玻璃板直立在桌面上,用模型A不能达到实验目的,只B、C左右不同,所以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5)[6][7]由于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而普通玻璃的两面都能反射光,能成两个像,所以通过玻璃板该同学看到了同一个蜡烛的两个像。根据物像到反射面的距离相等,平面镜的前后两面所成的像之间的距离为平面镜厚度的2倍,玻璃板厚度为3mm,则两个像的中心距离为6mm。
    110.薄 前侧 等效替代法 不能 虚 不 3 上升
    【详解】(1)[1]因为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可以当作反射面,会出现两个像,影响到实验效果,所以应选用薄玻璃板。
    (2)[2][3]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A侧)观察,直至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等效替代法。
    (3)[4][5]因为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不会出现在光屏上,所以,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不能呈现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成虚像。
    (4)[6]在实验过程中,让玻璃板沿OO′轴方向水平向右移动,A和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不变,根据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A的像和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也不变,所以他发现镜中的像相对于A不移动。
    (5)[7] [8]根据平面镜成像中的像距等于物距可知,A点与水面相距3m,则A在水中的像A′距离水面为3m。
    若光斑B向左移动到E点,如下图所示:

    则说明水位上升了。
    111. 茶色玻璃板不需要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玻璃板未垂直置于桌面上 直接 不能6
    【详解】(1)[1]实验时用茶色玻璃板,在观察到蜡烛的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另一侧的蜡烛,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2]蜡烛点燃时比较亮,在较暗的环境中,烛焰和环境的对比度比较大,烛焰的像会更清晰;一支蜡烛放在玻璃板前面并点燃,另一支放在玻璃板后面,不需要点燃,若点燃,则不易区分B和A的像。
    (3)[3]实验时采用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4)[4]像与物是关于镜子对称的,实验时玻璃板要垂直放置,如果不垂直,成的像就偏高或偏低,后面的蜡烛是摆在桌面上的,不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可能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
    (5)[5][6]虚像不能被光屏承接,所以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直接观察;若光屏上看不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6)[7]玻璃板的厚度为3mm,玻璃板前后表面分别成的两个像,则物体到玻璃板两个反射面的距离相差3mm,由于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同,所以两个像之间的距离为
    l=3mm+3mm=6mm
    112.较暗 观察像的位置 大小 2 不点燃 左 不能 虚
    【详解】(1)[1]实验应该选择在较暗的地方,这样可以增强蜡烛、像和周围环境的对比,便于观察实验现象。
    (2)[2][3]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做实验是因为玻璃板透光,便于确定像的位置;而选择两根一样的蜡烛,可以用未点燃的蜡烛代替点燃蜡烛的像,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3)[4]玻璃板越薄,玻璃板两边反射面形成的像就越近,直到可以看成一个像,所以应该选择较薄的玻璃板。
    (4)[5][6]为了区分物与像,应该将一支蜡烛点燃,另一支蜡烛不点燃,用未点燃的蜡烛来代替点燃蜡烛的像;而由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所以人眼应该在玻璃板前侧,即左侧观察,直至蜡烛B和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5)[7][8]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是不能用光屏承接的。
    113.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暗 相等 相等 虚 重合 小明到玻璃屏蔽门之间 不变
    【详解】(1)[1][2]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目的是:在观察到蜡烛A的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蜡烛B,巧妙地确定了像的位置;为了能看到更清晰的像,应选择在较暗的环境中做实验。
    (2)[3]大小完全相同、未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B与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的大小相等。
    [4]沿原玻璃板位置对折白纸,像与物对应点重合,说明物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3)[5]小明看到了自己的像,玻璃门相当于平面镜,平面镜成虚像。
    [6][7][8]小明透过玻璃屏蔽门能看到广告牌,当小明的像呈现在广告牌上时,即与广告牌重合时,说明广告牌在小明像的位置上,用刻度尺测量小明到玻璃屏蔽门之间的距离,根据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求出广告牌和玻璃屏蔽门之间的距离,小明远离屏蔽门时,像的大小将不变。
    114. B 像和物大小相等 玻璃板没有与水平桌面垂直放置 漫反射 不能 在
    【详解】(1)[1]用镀膜玻璃板和跳棋做实验,跳棋本身不发光,所以实验环境在有阳光的实验进行实验效果好;几乎无光的实验室不能完成实验,即在B中进行实验效果好,故B符合题意,A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移动棋子B,使它与棋子A的像完全重合,这样做的目的除了能确定棋子A经平面镜所成像的位置,同时还能比较像与物大小关系。
    [3]无论怎样移动玻璃板后面的棋子B,都无法与棋子A的像完全重合的原因可能是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
    (2)[4]在纸板前的不同位置都能看到光线,是因为纸板表面粗糙,光在纸板上发生了漫反射。
    [5][6]在实验过程中,若将纸板倾斜(即纸板与平面镜不垂直),如图乙所示,让光线仍贴着纸板沿AO方向射向镜面,此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因纸板与平面镜不垂直,故纸板F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线。
    115.② 放大 投影仪 倒立 ①或③ ③ 变亮
    【详解】(1)[1]同学们在A处能观察到像,且左右移动外筒,像的大小不变,说明该像为平面镜所成的虚像,插入的是平面镜。
    (2)[2][3]插槽位置插入光学元件凸透镜时,恰能在半透明薄膜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此时成像为实像,由甲图可知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薄膜到凸透镜的距离,则物距小于像距,该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投影仪是利用该成像原理制成的。
    (3)[4]同学们在薄膜上即看到了清晰的像,说明成像是实像,则该像是倒立的。
    [5]凸透镜和小孔都可以成实像,则该同学插入的可能是图乙所示光学元件中的①或③。
    [6]向左移动外筒,像始终清晰,说明是小孔成像,则插入的光学元件是③。
    [7]向左移动外筒,光屏更靠近小孔,光盘上所成的像变小,光线更加会聚,则像的亮度将变亮。
    116.方便确定像的位置 不会 大小相同 垂直 对称 虚 仍能
    【详解】(1)[1]由于要用不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确定蜡烛A的像的位置,玻璃板是透明的,能观察玻璃板后面的操作,为了操作方便,所以要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
    [2]由于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将玻璃板水平向右移动,蜡烛A的位置不变,所以A蜡烛的像的位置也不变,不会跟着向右移动。
    (2)[3]蜡烛B的外形与蜡烛A相同,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由替代法可知,蜡烛A的像与蜡烛A大小相同,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同。
    (3)[4]观察图乙可知,蜡烛A的像与蜡烛A的位置用直线连起来,这条直线垂直于镜面,所以物和像的连线与镜面互相垂直。
    (4)[5]由于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同,物和像的连线与镜面互相垂直,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
    (5)[6]蜡烛A发出的光经玻璃板表面反射,形成蜡烛A的像,用光屏在玻璃板后面不能接到蜡烛A的像,所以成的像是虚像。
    [7]由于蜡烛A发出的光经玻璃板表面反射,形成蜡烛A的像,所以在玻璃板后放置一块木板,不影响光的反射,故蜡烛A通过玻璃板仍能成像。
    相关试卷

    3专题10 计算题专练-备战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江苏专用): 这是一份3专题10 计算题专练-备战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江苏专用),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小明乘汽车去60km外的连云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3专题09 实验题-备战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江苏专用): 这是一份3专题09 实验题-备战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江苏专用),共64页。

    3专题08 作图题-备战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江苏专用): 这是一份3专题08 作图题-备战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江苏专用),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画出经过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如图所示,请补全该光路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