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核心素养】冀人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 教案(共20份)
冀人版 (2017)三年级下册7 燕子南飞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冀人版 (2017)三年级下册7 燕子南飞教学设计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调查燕子生活规律,查阅燕子迁徙路线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题名
《燕子南飞》
教材分析
本课按照知识的逻辑关系设计了两个活动。活动1“调查一年中燕子的生活规律”的目的是通过调查活动,了解一年中燕子的生活规律和迁徙的特点。活动2“查阅燕子迁徙的路线图”的目的是通过查阅资料,认识到鸟类的迁徙对维持其生存的作用。应用与拓展“做爱鸟护鸟小使者”让学生通过爱鸟活动,认识到爱鸟护鸟的重要性。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搜集证据、处理信息、得出结论等科学探究能力;树立学生实事求是、大胆质疑、合作分享的科学态度。本课重点是认识鸟类通过迁徙来适应季节的变化。
学情分析
鸟类迁徙是对不断变化的环境条件的一种积极适应的本能,是每年在繁殖区和越冬区之间周期性的迁居活动。这种迁徙的特点是定期、定向而且多集成大群。例如,很多种鸟都有迁飞现象,集体远征的天鹅、返乡报春的家燕、结伴远航的绿头鸭、列队迁飞的鸿雁,它们都是候鸟,它们的迁飞都被称为迁徙。候鸟都有迁徙的习性,留鸟没有。鸟类的迁徙是一个有趣而又充满奥秘的现象,如迁徙的时间、距离、地点、飞行的列队形式、飞行速度、方向的辨别等问题都有待人类去研究。世界上具有迁徙习性的鸟类有很多种,约占鸟类总数的1/3,每年参加迁徙的鸟类数量高达100亿只以上,我国约有占总数1/2的鸟有迁徙的习性,共计500多种。鸟类学家用环志、涂色、雷达等多种方式对鸟的迁徙现象进行研究。燕子有雨燕、家燕、金腰燕等种类。在城市中最常见的是家燕和金腰燕。在我国,家燕2月开始北迁,抵达广东;3月初到达福建,3月中旬出现在浙江及长江下游一带;4月初,有时在3月底以前,就可在黄河流域发现其踪迹。它的迁徙路线是沿海岸北飞,同时又沿河流到达内陆,几乎遍布我国北方及东北,甚至会到达蒙古国和西伯利亚的东南部。此外,还有家燕向北迁徙时,先朝鲜而迁至我国东北、内蒙古及西伯利亚一带。飞行过程中间燕子要飞越高山峻岭,经常要面临被隼、苍鹰等天敌猎食的危险。燕子是以昆虫为食的,北方的冬季没有飞虫可供燕子捕食,燕子又不能像啄木鸟和旋木雀那样去发掘潜伏的昆虫幼虫、虫蛹和虫卵,食物的匮乏使燕子不得不每年都要进行一次秋去春来的南北大迁徙,以得到更为广阔的生存空间。家燕迁徙时,总是在夜深人静、明月当空的夜晚飞行,而且飞得很快,有时只能看见它们的影子一闪而过,根本看不清楚它们的模样。家燕还有着惊人的记忆力,无论飞行多远,哪怕隔着千山万水,它们也能够靠着自己惊人的记忆力返回故乡。燕子是学生比较熟悉的鸟类,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初步知道鸟类维持生存需要食物、适宜的温度等外界条件,也知道燕子每年会秋去春来,但具体的原因和作用并不清楚。同时三年级学生的思维开始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变,这些都为本节课的学习做了铺垫。
核心教学
目标
1.学习目标描述:(1)了解燕子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知道燕子的生活周期。
(3)了解燕子迁徙的路线。
2.学习分析内容:本课按照知识的逻辑关系设计了两个活动。活动1“调查一年中燕子的生活规律”的目的是通过调查活动,了解一年中燕子的生活规律和迁徙的特点。活动2“查阅燕子迁徙的路线图”的目的是通过查阅资料,认识到鸟类的迁徙对维持其生存的作用。应用与拓展“做爱鸟护鸟小使者”让学生通过爱鸟活动,认识到爱鸟护鸟的重要性。
3.学科核心素养分析: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搜集证据、处理信息、得出结论等科学探究能力;树立学生实事求是、大胆质疑、合作分享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通过对动物各种迁徙方式的研究。
教学难点
知道环境对生物生长及生活习性方面的影响以及生物是如何与环境相适应的。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小组合作讨论法、提问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记录表等。
学生准备:科学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
情景与问题
师:冬去春来我们看到成群结队的燕子飞回了北方,大家知道为什么燕子要从北飞到南,又从南飞到北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探究发现形成新知
活动一 调查燕子生活规律
1.根据课前阅读的资料,将燕子的生活习性和特点记录下来。
2.提出问题
提问:燕子喜欢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燕子的食物是什么?燕子在什么时候北迁,南迁和繁殖?
3.快速阅读自己整理的资料找到答案。
4.汇报交流
5.将我们获得的信息填写到科学活动手册第9页中
6.得出结论
燕子生活周期图
北迁 求偶 筑巢 孵化
越冬 南迁 集群 育雏
播放:燕子迁徙规律的录像。
师:每到天气变冷的秋天,燕子总会成群结队地飞往天气温暖的南方;每到天气渐暖的春天,燕子又成群结队地从南方飞回北方,我们把动物的这种因季节不同而变更栖息地的行为叫做迁徙。
活动二 查阅燕子迁徙路线图
1.提出问题
燕子是怎样迁徙的?在迁徙过程中,燕子在繁殖地、迁徙距离、越冬地会进行哪些主要活动?停留多长时间?
请大家根据视频和阅读资料完成书中的表格。
2.汇报整理后的资料
3.得出结论
讨论:迁徙对燕子生存有什么意义?
小结:迁徙是鸟类对不断变化的环境的一种积极适应的本能,鸟类迁徙主要是为了躲避寒冬的低温和食物短缺。
三、实践运用拓展延伸
请大家设计一份爱鸟宣传语。
板书设计
燕子南飞
北迁:初春
南飞:深秋
课后作业
课后习题中选取。
教学反思
亮点: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2.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理念,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3.课的结构清晰。准备部分、基本部分与整理部分的衔接科学、过渡自然。4.教学内容丰富,联系实际,拓展恰当。
不足之处:1.课堂细节讲解不够。2.对学生的带动性不够。3.整个课堂的气氛不是很活跃,学生的兴奋度还不高,上课有点放不开。
课堂教学建议:1.用好主题图展开学习活动。2.引导学生对“燕子南飞”进行概括总结。3.以“问题”引导学生整理总结。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冀人版 (2017)六年级上册无处不在的能量7 电磁铁教案,文件包含冀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7电磁铁课件pptx、核心素养冀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7电磁铁教案docx等2份教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教案共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冀人版 (2017)三年级下册生物的相互影响11 喜鹊筑巢教案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探究发现,获取新知,实践运用,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冀人版 (2017)三年级下册10 蜜蜂传粉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