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2019)全一册第一节 足球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全一册第一节 足球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指导思想,教学目标,教材分析及教学重难点,学情分析,收回器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本课依据“以学生为本”,全面贯彻国家课程标准中“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目标,通过足球课程教学,增强学生足球技战术水平,培养学生的足球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水平,使其养成积极自觉锻炼的习惯,并使其能熟练掌握《足球—脚内侧、脚背外侧变向运球》技术和技能,从而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
1、使大多数学生球性更熟练并掌握《足球—脚内侧、脚背外侧变向运球》的技术,
2、通过《足球—脚内侧、脚背外侧变向运球》练习,发展学生灵敏、协调、速度和耐力等身体素质,改善学生的心肺功能。
3、在足球活动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愉快感,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和合作,交往的能力。
三、教材分析及教学重难点
高中阶段是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快速发展时期,这个时期的学生爱好体育活动,喜爱集体运动,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及竞争意识。足球运动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也是学生特别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足球运动由于技术动作多样,能有效地发展学生身体基本活动能力,提高其灵敏性、速度、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并改善动作的准确性和协调性。
教学重点:脚内侧、脚背外侧变向运球时的技术动作。
教学难点:脚内侧、脚背外侧变向运球运控球能力和身体协调配合。
四、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使高二学生,学生总体身体素质较好,组织纪律性和集体荣誉感很强,有较强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自学能力,同时学生对足球有过接触,具备一定的技术基础。本课教学采用讲解、示范、启发、模仿、创新、竞赛等教学方法,结合各种新颖的练习方法,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层层剖析,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在能力,发挥其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勇敢机智、互帮互学及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中学体育与健康《足球—脚内侧、脚背外侧变向运球》教案
教学内容
足球—脚内侧、脚背外侧变向运球
教学目标
运动参与:能积极主动的参与脚内侧、脚背外侧变向运球的学习。
运动技能:使全体学生掌握脚内侧、脚背外侧变向运球的动作要领,使90%以上的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脚背正面运球技术。
身体健康:通过《足球—运球绕杆》的练习,发展学生灵敏、协调、速度和耐力等身体素质,改善学生的心肺功能。
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培养学生勇于进取、拼搏向上、互帮互助及团结协作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难点
重点
降低身体重心膝关节弯曲,踝关节固定、触球部位准确。
难点
改变身体重心,改变运球方向,动作协调连贯。
教学准备
足球 40个 ,训练背心、标志杆若干。
运动负荷
练习密度:40%——45%
平均心率:120——130 次/ 分
课程结构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教学组织与要求
练习
时间
开
始
部
分
课堂常规:
1.整队
2.检查人数
3.报告人数
4.师生问好
5.宣布课的内容、目标与要求
6.安排见习生
教法与学法:
1、体育委员集合队伍,报
告人数。
2、师生问好。
3、教师宣布教学内容及学
习目标。
4、强调安全问题。
组织:如图所示
JJJJJJJJJ
JJJJJJJJJ
JJJJJJJJJ
JJJJJJJJJ
J
要求:开课后,体育委员整队,站姿端正、精神饱满。集合快速、安静、整齐。
5min
准
备
部
分
准备活动:
1.热身跑:
两列纵队围绕操场慢跑5圈 (教师跟跑)
2.热身操:
全班同学分成2组在操场中围圈,进行徒手热身操练习
教法与学法:
①扩胸与振臂
②正压腿
③侧压腿
④膝关节运动
⑤手腕脚踝关节运动
组织:如图所示
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动作协调,充分活动各关节。
10min
课程结构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教学组织与要求
练习
时间
基
本
部
分
热身游戏:
“运球吸铁石”学生围成若干个圈,游戏开始,学生按逆时针方向运球,当听到数字“3”或算术题答案为“3”时,学生向相反方向继续运球;当听到其他数字或算术题答案为其他数字时,学生按该数字吸附在一起。
脚内侧、脚背外侧变向运球(以右脚为例):
脚背正面运球至标志杆右侧时,身体重心向左侧倾斜,右脚脚内侧触球向左前方推拨球绕过第一个标志杆,随后用右脚运球,到第二个标志杆左侧时,身体重心向右倾斜,用右脚脚背外侧触球向右前方推拨球绕过第二个标志杆后用右脚运球。
教法与学法:
1、教师讲明游戏名称:“运球吸铁石”。
2、教师讲解游戏方法、要求。
3、组织学生进行游戏。
4、学生认真听讲,明白游戏方法。
5、学生按游戏方法进行游戏。
教法与学法:
1、教师示范讲解动作要领。
2、教师提出练习要求。
3、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练习。
4、教师巡回指导,并针对学生练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及时纠正。如:选择从哪一侧绕杆应选择什么样的方式进行变向等。
5、学生学法:
①认真观看示范,学生跟练。
②学生自练自评。
③学生互练互评。
6、教师选择优秀学生进行示范,并进行表扬鼓励。
组织:如图所示
(图一)
要求:1、学生要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游戏。
2、学生积极参与,反应灵敏,认真完成各项动作。
组织:如图所示
(图二)
要求:学生按教师要求认真开展练习,练习态度认真,准确模仿老师的动作。
5min
20min
结
束
部
分
一、整队集合
二、放松:放松牵拉
三、点评本课情况
四、宣布下课,师生再见
五、收回器材
教法与学法:
1、迅速集合学生。
2、随音乐、语言提示,师生共同放松。
3、教师点评。
组织:如图所示
(图四)
要求:
1、集合要快、静、齐。
2、教师点评时认真听讲。
5min
教
学
反
思
一、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足球—脚内外侧运球技术,课的准备部分我给学生下达本节课的内容,同时明确学习目标和要求。从教学内容上是没有问题的,但男女生的兴趣爱好差异很大,直接反映在上课的过程中,刚开始女生觉得运球很好玩,兴趣很浓,全都参与练习。但到后面有一部分女生明显兴趣减弱,积极性不够。所以在以后上课要多考虑女生爱好,并且分组进行教学,分组的同时还要注意学生水平相当为一组,这样的安排效果更显著。
二、在教学过程的组织上。首先在队形上打破常规,常规的队形都是四列横队成体操队形散开练习,但学生练习效果不是很好,比如练习运球时,学生之间只能看到相邻的运球动作,没有互相对比练习的效果,如果让学生几个人一起练习,喜欢踢足球的在一起互相比着练习,差点的跟着教师来练习,同时也互相指点互相学习,这样的练习效果比较好,这种队形以后值得运用。其次是教学方法上要灵活。老师一般上课都是讲解与示范的方法,有时有一些学生上课不专心听讲的话,对动作要领没有领会,学生就很难正确地学会动作。如果将脚内侧运球的图解摆出来,学生主动去看图,分析动作结构掌握动作技术,再加上老师讲解与示范,这样学生学起来就很快。所以说以后上课不要怕麻烦,多准备一些教学辅助资料。最后在练习方法上多采用游戏性质的练习,发现学生的练习积极性比平时要好,所以以后在备课时多花心思设计好游戏部分,让学生在游戏中玩,在游戏中学。
三、在教学时间的安排上。本节课的基本部分安排不是很合理,学生的练习时间少一些,尤其在分组比赛时时间超时,整个一节课觉得不够很匆忙,所以在以后上课时要合理地安排教学各个环节的时间。 课后,我最深的感受是:整堂课,学生能够做到有序认真非常遵守纪律,在规定的场地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练习。学生看似玩,实际上他们也在认真体味所教的内容;形式在变换,让他们在欢快中达成了教学目标。不过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比如练习时间等,我会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地改进,同时业余时间加强自己专业知识学习,让自己的课堂能够更活跃,让学生更喜欢自己的课。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体育全一册第八章 球类运动第一节 足球教案,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指导思想,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教学策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体育人教版 (2019)全一册第八章 球类运动第一节 足球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指导思想,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教学策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体育第八章 球类运动第一节 足球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认知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