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47,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47,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第1页
    47,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第2页
    47,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第3页
    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47,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47,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共13页。
    1.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第Ⅰ卷4页为选择题,40分;第Ⅱ卷4页为非选择题,60分;共100分。
    2.请将第Ⅰ、Ⅱ卷的答案填写在答题卡指定的答题栏内。
    第Ⅰ卷(选择题40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各题正确选项填涂在答题卡指定的答题栏内;每小题2分,共40分)
    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 读图可知,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是从赤道向两极( )
    A. 递增B. 没有变化C. 递减D. 无法判断
    2. 南、北回归线之间,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的地区,基本与五带中的________带吻合( )
    A. 热带B. 北温带C. 寒带D. 南温带
    3. 图中①地为我国青藏高原地区,该地区的气温比同纬度地区低很多,其主要影响原因是( )
    A. ①地距海远B. ①地的地势高C. ①地处于赤道附近D. ①地位于高纬度寒冷地带
    【答案】1 C 2. A 3. B
    【解析】
    【1题详解】
    地球上的热量主要来源于太阳辐射,受太阳辐射的影响,纬度越高,获得的热量越少,世界气温分布大致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C正确。故选C。
    【2题详解】
    图中20℃的等温线大致与南北回归线相吻合,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的地区主要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为热带,所以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的地区,大致与五带中的热带相吻合,A正确。故选A。
    【3题详解】
    由图可知,亚洲中部的青藏高原地区,年平均气温在0℃以下,比同纬度的其他地区低很多,主要原因是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地势高,气温低,B正确;与海陆位置、纬度位置关系不大,ACD错误。故选B。
    【点睛】世界气温分布规律有三条:①从纬度位置看:从低纬度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②从海陆位置看: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并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冬季海洋气温高;③从海拔高度看: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邮城气象局发布天气预报,邮城市2024年1月16日的天气状况如下图所示。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4. 如图,判断邹城市16日的天气状况是( )
    A. 小雨B. 雷阵雨C. 冰雹D. 雨夹雪
    5. 邹城市16日的气温日较差是( )
    A. 2℃B. 6℃C. 4℃D. 8℃
    6. 在16日,下列活动中,适合人们去做的是( )
    A. 田野放风筝B. 结伴去登山C. 到室外写生D. 校园赏雪景
    【答案】4. D 5. D 6. D
    【解析】
    【4题详解】
    图中可知,邹城市16日的天气是雨夹雪,气温在-2-6℃之间,故D符合题意,选D。
    【5题详解】
    气温日较差:一天中的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值;邹城市15日的天气是雨夹雪,最低气温是-2℃,最高气温是6℃,邹城市16日的气温日较差是6℃-(-2℃)=8℃;故D符合题意,选D。
    【6题详解】
    图中可知,邹城市16日的天气是雨夹雪,气温在-2-6℃之间,这天天气不适合放风筝,登山和室外写生,适合学生去做的是校园赏雪景;故D符合题意,选D。
    【点睛】气温的日变化规律为: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一天中气温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对气温的观测,通常一天要进行4次,一般在北京时间的2时、8时、14时、20时,这4次气温的平均值即为日平均气温。
    读世界人口密度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7. 从上图可以看出,________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南北美洲东部等中低纬度沿海平原是世界人口稠密地区( )
    A. 欧洲B. 大洋洲C. 亚洲D. 南极洲
    8. 世界人口的分布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下列四个地区中,人口稀少的原因是位于“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的是( )
    A. ①B. ②C. ③D. ④
    【答案】7. C 8. B
    【解析】
    【7题详解】
    读图可知,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南北美洲东部等中低纬度沿海平原是世界人口稠密地区,这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温暖湿润,工农业发展较早,交通便利等,C正确;欧洲人口稠密,人口分布相对均匀,欧洲的人口分布以西部最密,A错误;大洋洲人口稀少,南极洲没有常住人口,CD错误。故选C。
    【8题详解】
    读图可知,②地位于非洲北部撒哈拉沙漠地区,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炎热干燥,故人口稀少,B正确;①位于亚洲的北部,纬度高,气候严寒,人口稀少,A不符合题意;③位于亚马孙平原,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气候过于湿热,人口稀少,C不符合题意;④位于青藏高原,气候高寒,人口稀少,D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世界上四大人口稠密区是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西部、北美洲东部的沿海平原地区。按纬度来说,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北纬20°~40°之间,属于中低纬度地区,共同的气候特点是气候温暖湿润。
    读经纬网图,完成下面小题。
    9. 图中①地的经纬度是( )
    A. (20°E,20°N)B. (20°E,20°S)C. (20°W,20°N)D. (20°W,20°S)
    10. 图中②地位于①地的________方向。( )
    A. 西南方向B. 西北方向C. 东北方向D. 东南方向
    11. 图中0°经线是( )
    A. 本初子午线B. 南、北半球的分界线C. 国际日期变更线D.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答案】9. C 10. D 11. A
    【解析】
    【9题详解】
    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故①点的经纬度为(20°W,20°N)。故选C。
    【10题详解】
    在经纬网地图上,用经纬网定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读图分析可知,①点的经纬度为(20°W,20°N),②点的经纬度为(40°E,20°S)①点经度为20°W,②点的经度为40°E,②地位于①地的东方;①点纬度为20°N,②点的纬度为20°S,②地位于①地的南方;故图中②地位于①地的东南方向。故选D。
    【11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0°经线,又称本初子午线,从0°经线向东、向西各分作180°,分别属于东经和西经,A正确;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B错误;国际日期变更线与180°经线大致吻合,C错误;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D错误。故选A。
    【点睛】在经纬网上,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可依据经纬度的变化规律,确定东西经度、南北纬度。可利用经纬网确定方向。
    世界四大人种中,某人种“肤色淡黄,头发黑而且直,眼珠黑,脸形扁平”。结合图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2. 由材料,判断该人种是( )
    A. 黑色人种B. 白色人种C. 黄色人种D. 混血人种
    13. 该人种主要分布地区是( )
    A. 亚洲东部B. 非洲中南部C. 非洲北部、亚洲西部D. 欧洲、北美洲、大洋洲
    【答案】12. C 13. A
    【解析】
    【12题详解】
    由图可知,图中人种头发黑直,面部扁平,是黄色人种,故C正确;白色人种肤色浅,鼻梁高、嘴唇薄,故B错误;黑色人种头发卷曲,嘴唇较厚,故A错误;混血人种的面部肤色和形体特征是其长辈人种的综合特征,故D错误。故选C。
    【13题详解】
    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北美洲北部、南美洲西北部,故A正确;黑种人主要分布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南北美洲的部分地区、大洋洲西北部,白种人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中部、非洲北部和亚洲西部、大洋洲和南美洲东南部,故BCD错误。故选A。
    【点睛】不同人种虽然有体质上的差异,但没有优劣之分,所有人种都是平等的,任何形式的种族歧视和压迫行为都是错误的,纵观历史,不同人种的人都为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读地球的自转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4. 地球绕着________在不停地旋转,称为地球的自转( )
    A. 太阳B. 地轴C. 赤道D. 极点
    15. 地球的自转周期是( )
    A. 一小时B. 一天C. 一月D. 一年
    16. 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 )
    A. 季节变化B. 昼夜现象C. 昼夜更替D. 昼夜长短的变化
    【答案】14. B 15. B 16. C
    【解析】
    【14题详解】
    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24小时,故选B。
    【15题详解】
    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是一天,故选B。
    16题详解】
    地球自转是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转动的运动方式,其周期为一天(24小时);我们每天经历的昼夜更替,看到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时区的差异(东部的时刻早于西部),主要是由于地球自转运动所产生的地理现。故选C。
    【点睛】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因此拨动地球仪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呈逆时针方向转动;从南极上空看,地球呈顺时针方向转动,即自西向东、南顺北逆。
    下图是我国云南傣族的传统民居,该民居“分上下两层,底层堆放杂物,楼上住人,既通风散热,又避免了虫兽侵袭”,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7. 如图所示的传统民居称为( )
    A. 窑洞B. 竹楼C. 雪屋D. 碉楼
    18. 在云南省建造该民居的自然条件是( )
    ①气候炎热干燥
    ②气候湿热,地面潮湿、蚊虫多
    ③有堆积很厚,并且直立性强的黄土
    ④当地竹、木资源丰富,便于就地取材
    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②④
    【答案】17 B 18. D
    【解析】
    【17题详解】
    图中民居是竹楼,墙体单薄,门窗开的较大,建有完善的排水系统,有利于通风散热和雨水的排泄,这种特点适应炎热多雨的热带气候,B正确。我国黄土高原地区的传统民居称为窑洞,当地黄土广布,直立性强,窑洞冬暖夏凉,保温性好,A错误;雪屋是北极地区因纽特人建造的,易于保暖,C错误。碉楼位于西亚等地区,D错误。故选B。
    【18题详解】
    云南省傣族村落多为两层竹楼,通常上层居住用,下层置物用,这是因为当地的气候为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热,居住竹楼,有利于通风散热和防潮。当地降水多,雨季长,蚊虫多,居住竹楼,有利于防蚊虫和湿热。当地竹、木资源丰富,便于就地取材,②④正确;云南省气候为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热,①错误;我国黄土高原地区的传统民居称为窑洞,当地黄土广布,直立性强,窑洞冬暖夏凉,保温性好,③错误。故选D。
    【点睛】世界各地民居的建筑风格有很大的不同,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很大关系,这些民居既能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又与居民的社会经济生活密切联系。炎热多雨地区为了更好的通风散热、隔潮,多建墙体单薄、屋顶坡度大的双层木楼或竹楼;热带沙漠地区,终年炎热干燥,为了减少热量的传递和风沙的入侵多建窗小平顶的碉堡房;寒冷地区为了抵御严寒,墙体厚实、窗户较小、屋内建有壁炉或火炕。
    下图为某宗教建筑图,该宗教建筑以“圆形穹顶、高大庄重的中央入口、高耸入云的宣礼塔等”为特征。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9. 判断上图宗教建筑是( )
    A. 教堂B. 清真寺C. 佛寺D. 喇嘛庙
    20. 判断上图建筑属于哪一种宗教建筑( )
    A. 基督教B. 伊斯兰教C. 佛教D. 藏传佛教
    【答案】19. B 20. B
    【解析】
    【19题详解】
    读图可知,该建筑以“厚墙壁、尖塔、尖拱或圆拱、小窗”为特征。该建筑为伊斯兰教的清真寺,该建筑是穆斯林进行礼拜的地方,伊斯兰教徒称为穆斯林,故B正确;教堂是基督教建筑,故A错误;佛寺是佛教建筑,故C错误;布达拉宫、大昭寺是喇嘛庙建筑;故D错误;故选B。
    【20题详解】
    材料中可知,读图可知,该建筑为伊斯兰教的清真寺,以“厚墙壁、尖塔、尖拱或圆拱、小窗”为特征。该建筑是穆斯林进行礼拜的地方,伊斯兰教徒称为穆斯林,故图中的建筑属于伊斯兰教,故B符合题意,选B。
    【点睛】世界上有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三大宗教,各宗教建筑不同,清真寺属于伊斯兰教建筑,该宗教的教徒被称为穆斯林。
    第Ⅱ卷(非选择题60分)
    二、非选择题(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答题栏内,本题共60分)
    21. 等高线地形图可以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地形地貌。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图中序号代表的等高线地形部位名称: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
    (2)判断图中两个山峰之间相对高度______米。
    (3)小清河在图示范围内的最大落差可能是( )
    A. 20米B. 23米C. 30米D. 40米
    【答案】21. ①. 鞍部 ②. 山谷 ③. 山脊
    22. 12 23. D
    【解析】
    【分析】本题以等高线图为材料,共设置3道小题,涉及等高线地形部位的判断,海拔等知识点,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
    【小问1详解】
    ①位于两座山低洼处,是鞍部地形;②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高处。等高线从低往高突,是山谷;③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低处。等高线从高往低凸出,是山脊。
    【小问2详解】
    由图可知,山顶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等高线封闭,数值中高周低),图中两个山峰海拔分别是206米,194米,判断图中两个山峰之间相对高度是206-194=12米。
    【小问3详解】
    由图可知,该地形图的等高距是10m。图示范围内的最高海拔在160-170m之间,最低海拔在130-140m之间,所以小清河在图示范围内的落差范围是在20-40m之间,最大落差可能是40m,D正确,ABC错。故选D。
    22. 读“东、西半球图”,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两大洲的分界线:
    西半球中,图中①、②两洲的分界线是_______运河。
    东半球中,图中④、⑤两洲的分界线是_______运河。
    (2)图中③、④两洲的大陆部分合起来称为_______大陆,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陆。
    (3)图中③洲的人种以_______种人为主。
    (4)从气候因素分析图中⑦洲至今没有常住人口的原因。
    【答案】22. ①. 巴拿马 ②. 苏伊士
    23. 亚欧 24. 白
    25. 纬度高,气候严寒(南极洲是纬度最高的一洲,为寒带气候,终年严寒)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东、西半球图为材料,涉及大洲的分界洲、世界人种的分布、世界人口分布及原因等知识点, 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读图分析能力。
    【小问1详解】
    读图可知,①是北美洲,②是南美洲,两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沟通了太平洋和大西洋。④是亚洲、⑤是非洲,两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沟通了红海和地中海。
    【小问2详解】
    图中③欧洲、④是亚洲,两洲的大陆部分是一个整体,称为亚欧大陆,它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陆。
    【小问3详解】
    图中③是欧洲,以白色人种为主,主要信仰基督教。
    【小问4详解】
    ⑦是南极洲,由于纬度高,终年严寒,至今没有常住人口。
    23. 阅读邹城市气温和降水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1)根据表格中的气温和降水资料,绘制邹城市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和各月降水量柱状图。
    (2)计算邹城市气温年较差为______℃。
    (3)通过邹城市各月降水量柱状图,判断邹城市降水类型属于( )
    A. 全年多雨型B. 夏季多雨型C. 冬季多雨型D. 全年少雨型
    (4)读图分析归纳邹城市的气候特征________。
    (5)判断邹城市属于什么气候类型?________。
    【答案】23. 24. 29℃ 25. B
    26.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27. 温带季风气候
    【解析】
    【分析】本题以邹城市月均温和月降水量资料图为材料,涉及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的绘制、邹城市的气候特征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问1详解】
    绘制气温曲线图的步骤:(1)绘出横坐标,把它平均分成12段,分别表示1—12月,标上月份;(2)绘出纵坐标,根据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数值,确定纵坐标的取值范围为–10—30℃,以10℃为单位刻度平分纵坐标;(3)在坐标图的相应位置,逐月用点标出气温值;(4)用平滑的曲线把各点连接起来。绘制降水量柱状图的步骤:(1)绘出横坐标,把它平均分成12段,分别表示1—12月,标出月份;(2)绘出纵坐标,根据最大降水量和最小降水量的数值,确定纵坐标的取值范围为0—400毫米,以100毫米为单位刻度平分纵坐标;(3)在坐标图的相应位置,逐月标出降水量的高度,画出各月降水量柱状图。作图如下:
    【小问2详解】
    读表可知,邹城市的最高气温为27.6℃,出现在7月,最低气温为-1.4℃,出现在1月,气温年较差为27.6℃ -(-1.4)=29℃。
    【小问3详解】
    读表可知,邹城市月均降水量大于100毫米的月份有7、8两个月,是邹城市的夏季。判断邹城市降水类型属于夏季多雨型,故选B。
    【小问4详解】
    邹城市的夏季时气温高,而且夏季降水量多;冬季气温低且降水少;纳邹城市的气候特征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小问5详解】
    邹城市的气候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24. 读世界各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图,回答问题。
    (1)读图可知,世界各大洲中,_______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人口增长过快,特别是城市人口急剧膨胀会带来哪些问题?_______。
    (2)分析近几十年来,世界人口持续增长的原因_______。
    (3)世界各大洲中,________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如果人口增长速度过慢,甚至停止增长或者负增长,会产生哪些人口问题?_________。
    【答案】24. ①. 非洲 ②. 住房拥挤、交通堵塞、就业困难、环境污染等
    25.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婴儿死亡率逐渐下降,人口平均寿命延长,促使世界人口数量持续增长。
    26. ①. 欧洲 ②. 劳动力短缺、兵源不足、社会扶养老人负担加重等。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世界各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图为材料,涉及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问题等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小问1详解】
    由图可知,世界各大洲中,非洲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0‰,为最高;口数量过多,增长速度过快,特别是城市人口急剧膨胀回来带来一系列人口问题,可能导致资源短缺、住房拥挤、交通堵塞、就业困难、环境污染等。
    【小问2详解】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近几十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婴儿死亡率逐渐下降,人口平均寿命延长,促使世界人口数量持续增长。
    【小问3详解】
    由图可知,世界各大洲中,欧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是0.5‰,为最低。欧洲很多国家出现负增长,这样会产生劳动力短缺、兵源不足、社会抚养老年人负担加重等问题。时间(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1.4
    0.9
    7.6
    14.7
    22.3
    26.6
    27.6
    26.6
    21.0
    15.7
    7.9
    0.9
    降水(毫米)
    3.0
    7.4
    8.6
    19.4
    33.1
    77.8
    192
    212
    57
    24
    6.6
    2.6

    相关试卷

    48,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48,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共6页,86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共4页。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共6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