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安徽省宿州市萧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5343792/0-170757417879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35,安徽省宿州市萧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5343792/0-170757417882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35,安徽省宿州市萧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5343792/0-170757417885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35,安徽省宿州市萧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35,安徽省宿州市萧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2分)下列动物的运动方式主要为飞行的是( )
A.蝙蝠B.企鹅C.鸵鸟D.蜘蛛
2.(2分)哺乳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 )
A.关节头、关节面、关节囊
B.骨、骨骼肌
C.骨、骨连结、骨骼肌
D.骨、关节
3.(2分)有关动物的运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骨骼肌收缩要受神经系统的协调和控制
B.运动消耗的能量来自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C.在跑步过程中,大腿肌肉同时收缩或同时舒张
D.运动是以骨为杠杆,关节为支点,骨骼肌收缩为动力形成的
4.(2分)有一种萤火虫,雄虫为争夺伴侣,甚至能发出模仿雌虫的假信号,好独占“娇娘”。这种是动物的( )
A.繁殖行为B.防御行为C.学习行为D.领域行为
5.(2分)英国《每日邮报》曾报道“一只绿鹭会把面包片放到水面上,吸引小鱼前来取食,再借机将小鱼捕食”。下列关于绿鹭这种“钓鱼”行为的叙述( )
A.是依赖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
B.与遗传因素没有关系
C.形成过程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D.可以使绿鹭更好地适应复杂的环境
6.(2分)下列不属于生物多样性受威胁的原因的是( )
A.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
B.人们的乱砍滥伐使得森林面积减少
C.生物之间的弱肉强食和相互残杀
D.大量引进外来物种
7.(2分)社会行为有利于动物的生存,下列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是( )
A.饲养场的一群蛋鸡B.池塘中的一群蝌蚪
C.花盆下的一群鼠妇D.森林中的一群狼
8.(2分)下列不属于动物对生物圈的影响的是( )
A.促进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B.促进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
C.影响生态平衡
D.影响植物传粉
9.(2分)寨卡病毒通过埃及伊蚊传播。下列关于寨卡病毒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属于动物病毒
B.是由蛋白质和DNA组成
C.通过分裂繁殖新个体
D.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
10.(2分)我国采取了“长江十年禁渔”的措施,成功使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江豚出现频率增加,下列保护江豚的措施中最有效的是( )
A.建立自然保护区B.易地保护
C.建立种质库D.建立繁育中心
11.(2分)正在答题的你曾经住在妈妈的子宫里,胎儿时候的你在子宫中与妈妈进行物质交换的器官是( )
A.胎盘B.子宫内膜C.胚盘D.输卵管
12.(2分)青春期发育的突出特征是( )
A.第二性征出现B.身高突增
C.性发育和性成熟D.肺活量显著增大
13.(2分)为人体受精卵分裂和胚胎发育初期提供营养的是( )
A.胎盘B.脐带C.子宫D.卵黄
14.(2分)在过斑马线时我们常常看到很多志愿者或学生搀扶老人过马路,原因是老人若不慎摔倒,就有可能会出现骨折( )
A.硬脆,弹性大B.硬脆,弹性小
C.柔韧,弹性小D.柔韧,弹性大
15.(2分)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 )
A.输精管B.睾丸C.附睾D.精囊腺
16.(2分)如图所示为人从受精到婴儿的发育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①表示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过程,发生在卵巢
B.②~③表示受精卵移向子宫过程中发生的细胞分裂
C.④胎儿在母体子宫内继续完成胚胎发育
D.胎儿在母体发育成熟后经阴道产出的过程称为分娩
17.(2分)下列关于蝗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叙述错误的是( )
A.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
B.若虫与成虫的形态结构差别大
C.其生殖方式为卵生
D.若虫的生殖器官没有发育成熟
18.(2分)下列有关青蛙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描述正确的是( )
A.青蛙的生殖方式是体内受精,有性生殖
B.青蛙体外受精,完全变态发育
C.青蛙体内受精,不完全变态发育
D.青蛙抱对有利于提高受精率
19.(2分)鸟的生殖和发育完全脱离了对水的依赖,鸟卵适于陆地发育的结构特点不包括( )
A.卵白和卵黄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
B.卵壳和卵壳膜具有保护作用
C.卵壳上含有用于气体交换的气孔
D.卵黄上有能够发育成雏鸟的结构
20.(2分)如果自然界中的各种细菌和真菌都不存在,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尸体极易腐烂B.植物、动物大量繁殖
C.人类不再会患病D.枯枝落叶堆积如山
21.(2分)某桃园内有黄桃、毛桃、蟠桃等多个品种。如果将黄桃的带芽枝条嫁接到毛桃树上,枝条成活并在开花后授以蟠桃的花粉,所结桃子可供食用部分的味道接近( )
A.黄桃B.毛桃
C.黄桃和蟠桃D.不能确定
22.(2分)植物通过多种方式繁殖后代,其中属于有性生殖的是( )
A.无心插柳柳成荫
B.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C.以黑枣为砧木嫁接柿树
D.马铃薯块茎发芽、移栽
23.(2分)下列疾病一定属于遗传病的是( )
A.白化病B.艾滋病
C.先天性疾病D.家族性疾病
24.(2分)下列关于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一个DNA分子中含有多个基因
B.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C.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D.在细胞中染色体都是成对存在的
25.(2分)同卵双生者(即同卵双胞胎)长得几乎完全一样,原因是( )
A.细胞内所含基因几乎完全一样
B.来自相同的父母亲
C.生活在相同的环境里
D.体内都不断进行细胞分裂
26.(2分)如图表示人体体细胞中的一对基因(B、b)位于一对染色体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人父母的基因组成都是Bb
B.若B来自父方,则b来自母方
C.b控制的性状不能在后代中表现
D.B表示隐性基因
27.(2分)丽丽在学习了生物的遗传与变异后,进行了笔记整理,请你帮她找出错误( )
A.控制性状的基因随配子代代相传
B.禁止近亲结婚可以减少隐性遗传病的发生
C.一个人的性别在形成受精卵时就已经确定
D.控制同一性状相同的基因叫等位基因
28.(2分)我国大陆首例试管婴儿于1988年诞生,大致过程如图。图中“M器官”是母亲的( )
A.卵巢B.子宫C.乳房D.输卵管
29.(2分)长期使用抗生素,抗生素的杀菌效果下降。其原因是( )
A.抗生素选择了病菌中有抗药性的变异
B.长期使用抗生素使病菌产生抗体
C.病菌原来就有很强的抗药性
D.病菌对抗生素的选择作用
30.(2分)我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全国人口共141178万人,其中青少年约为2.5亿( )
A.主要任务是学习,不跟异性交朋友
B.多参加社会实践,学会与人交往
C.明辨是非,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D.心情烦闷时跟老师和家长谈心
二、综合题(共40分,每空2分)
31.(10分)如图是几种常见微生物的结构示意图,请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 (填字母)是细菌,A与B、C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 。
(2)图C所示的生物正在进行 生殖,这是一种无性生殖方式。
(3)夏天,受潮的衣物或食物常会发霉长毛,这是图中 生长繁殖的结果。(填字母)
(4)上述四种生物中,属于单细胞生物的有 。(填字母)
32.(10分)如图为生物个体生殖发育的相关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代表发育方式,则M是 。
(2)图乙表示家蚕的生殖发育过程,若D表示受精卵,写出家蚕“作茧自缚”处于 时期(用图中字母表示)。此类昆虫危害农作物最严重时期是 (用图中字母表示)。
(3)2018年中国首只无壳孵化小鸡“小茶缸”诞生了。图丙中发育成“小茶缸”的结构是① 。鸟类比两栖类结构复杂而高等,在繁殖方面表现为 。
A.体外受精、卵生、哺乳
B.体内受精、胎生、哺乳
C.体外受精、筑巢、育雏
D.体内受精、孵卵、育雏
33.(10分)为调整我国的人口政策,国家全面实行二孩政策,有一对夫妇符合二孩政策,他们高兴之余也充满疑惑:“我们都是双眼皮,孩子怎么是单眼皮?”请你帮忙解疑:
(1)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是一对 ;
(2)根据性染色体的不同,父亲产生的精子类型有 种。假如一个性状总是由父亲直接传给儿子,由儿子传给孙子,那么决定这个性状的基因最可能位于 染色体上。
(3)已知双眼皮是由显性基因B决定的。若乙图是控制女孩眼皮性状的一对基因,则其父亲、母亲的基因组成分别是 。
(4)如果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为女孩的可能性是 。
34.(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生物的可遗传变异来源很多,其中基因突变是一个重要来源。基因突变在生物界非常普遍,很早以前,安康羊是18世纪后期,在英格兰一个农民的羊群中发现的。这种羊与正常的绵羊相比,背长,跳跃能力差,这种特性的羊便于饲养管理,于是被选择下来留做种羊
材料二:科学家利用航天技术,通过返回式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等手段搭载普通椒的种子,返回地面后再进行选育,产量高的太空椒,科学家还将牡丹种子随“神舟三号”飞船绕地球飞行,从而大大提高了牡丹的品种质量。
材料三:新疆哈密瓜以甜度大而著称。有人将其引进到山东种植,其果实甜度大大降低。
(1)从性状的角度分析,上述材料中既有 现象又有 现象。
(2)上述材料中的现象:①安康羊,②太空椒,③牡丹新品种 (填序号),不能够遗传的是 (填序号)。
(3)材料中提到的科学家将普通椒以及普通牡丹种子带到太空后,种子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变异,说明变异一般是 (填“定向”或“不定向”)。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60分,每题2分)
1.(2分)下列动物的运动方式主要为飞行的是( )
A.蝙蝠B.企鹅C.鸵鸟D.蜘蛛
【分析】动物运动的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有飞行、奔跑、跳跃、行走、爬行、蠕动、游泳等方式,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运动方式。
【解答】解:A、蝙蝠的前肢特化成翼手、后肢以及尾之间连成一个薄而柔韧的翼膜,A正确。
B、企鹅是鸟类。企鹅主要生活在南半球。企鹅的体型胖大,具有很强的保温性能,非常适合在水中游泳。
C、鸵鸟是一种生活在非洲草原和沙漠地区的鸟类,不能飞行,善于奔跑。
D、蜘蛛是节肢动物,D错误。
故选:A。
【点评】掌握动物的运动形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2分)哺乳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 )
A.关节头、关节面、关节囊
B.骨、骨骼肌
C.骨、骨连结、骨骼肌
D.骨、关节
【分析】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主要由骨、关节和肌肉三部分组成。骨与骨之间通过关节等方式相连形成骨骼,骨骼肌附着在骨骼上。
【解答】解: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主要由骨、关节和肌肉三部分组成,因此哺乳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包括骨。
故选:C。
【点评】掌握哺乳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是解题的关键。
3.(2分)有关动物的运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骨骼肌收缩要受神经系统的协调和控制
B.运动消耗的能量来自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C.在跑步过程中,大腿肌肉同时收缩或同时舒张
D.运动是以骨为杠杆,关节为支点,骨骼肌收缩为动力形成的
【分析】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由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
【解答】解:A.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A正确。
B.运动要消耗能量,B正确。
C.运动时,跑步时、伸肘的动作一样,另一组就舒张。
D.在人体的运动中,骨,关节是支点作用,D正确。
故选:C。
【点评】熟记骨、关节、骨骼肌的协调配合与运动的产生及其之间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4.(2分)有一种萤火虫,雄虫为争夺伴侣,甚至能发出模仿雌虫的假信号,好独占“娇娘”。这种是动物的( )
A.繁殖行为B.防御行为C.学习行为D.领域行为
【分析】动物所进行的有利于它们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都是动物的行为;从行为所具有的适应性意义来看,动物的行为分为:取食行为、繁殖行为、防御行为、攻击行为、迁徙行为、社会行为等。
【解答】解:繁殖行为是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雄萤火虫为争夺伴侣,把别的雄虫引开。这种是动物的繁殖行为。
故选:A。
【点评】掌握各种行为的概念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5.(2分)英国《每日邮报》曾报道“一只绿鹭会把面包片放到水面上,吸引小鱼前来取食,再借机将小鱼捕食”。下列关于绿鹭这种“钓鱼”行为的叙述( )
A.是依赖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
B.与遗传因素没有关系
C.形成过程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D.可以使绿鹭更好地适应复杂的环境
【分析】动物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而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也称为后天性行为。
【解答】解:题干中的绿鹭的“钓鱼”行为属于学习行为。
A、学习行为是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
BC、学习行为是动物后天学习所得,通过环境因素形成的;C正确
D、动物通过后天的学习,D正确。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动物行为获得途径和特点。
6.(2分)下列不属于生物多样性受威胁的原因的是( )
A.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
B.人们的乱砍滥伐使得森林面积减少
C.生物之间的弱肉强食和相互残杀
D.大量引进外来物种
【分析】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有:栖息地的丧失、人类的滥捕乱杀和外来物种的入侵。其中主要的是栖息地的丧失。所以选项中,不是造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的一项是动物的争斗行为。
【解答】解:A.生态系统受到严重破坏,是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
B.滥砍乱伐,是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之一。
C.生物的相互竞争是生物为维持种族延续和个体生存的行为,C错误。
D.大量引进外来物种会使当地种类和数量锐减,D正确。
故选:C。
【点评】明确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7.(2分)社会行为有利于动物的生存,下列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是( )
A.饲养场的一群蛋鸡B.池塘中的一群蝌蚪
C.花盆下的一群鼠妇D.森林中的一群狼
【分析】社会行为是指营群体生活的动物,群体内部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生活的行为。
【解答】解:ABC、鸡、蝌蚪,成员之间也没有明确的分工、蝌蚪,ABC不符合题意。
D、狼的群体内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还形成等级,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熟记社会行为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8.(2分)下列不属于动物对生物圈的影响的是( )
A.促进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B.促进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
C.影响生态平衡
D.影响植物传粉
【分析】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解答】解:A.植物的蒸腾作用对促进生物圈中的水循环具有重要的作用,A符合题意。
B.动物作为消费者,通过消化和吸收。这些物质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可见,B不符合题意。
C.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C不符合题意。
D.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相互依存的关系,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如苍耳果实表面的钩刺挂在动物的皮毛上。
故选:A。
【点评】明确动物在自然界中各自起着重要的作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9.(2分)寨卡病毒通过埃及伊蚊传播。下列关于寨卡病毒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属于动物病毒
B.是由蛋白质和DNA组成
C.通过分裂繁殖新个体
D.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
【分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并在寄主细胞内进行繁殖。一旦离开了活细胞,病毒就无法生存,就会变成结晶体。
【解答】解:A、寨卡病毒能使人患病;A正确;
B、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
C、病毒繁殖方式为自我复制;
D、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并在寄主细胞内进行繁殖,病毒就无法生存。D正确。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病毒的结构特点。
10.(2分)我国采取了“长江十年禁渔”的措施,成功使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江豚出现频率增加,下列保护江豚的措施中最有效的是( )
A.建立自然保护区B.易地保护
C.建立种质库D.建立繁育中心
【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有:①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②迁地保护:把某些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③建立濒危物种的种质库(植物的种子库、动物的精子库等),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④加强法制和教育管理。
【解答】解: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属于就地保护,保护江豚的措施中最有效的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要求考生识记并理解该知识点。
11.(2分)正在答题的你曾经住在妈妈的子宫里,胎儿时候的你在子宫中与妈妈进行物质交换的器官是( )
A.胎盘B.子宫内膜C.胚盘D.输卵管
【分析】1、女性的生殖系统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各有不同的用途。
2、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形成月经女性卵子受精后,受精卵也要附着在子宫内膜上成功着床。
3、胚盘是从受精卵分裂产生的,在卵黄表面的中央有一盘状小白点,是鸟类胚胎发育的部位。
4、输卵管能输送卵细胞,是受精的场所。
【解答】解:卵细胞在输卵管与精子相遇形成受精卵。受精卵通过细胞分裂形成胚泡,继续发育成胚胎。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A正确。
故选:A。
【点评】解答此题要掌握人的生殖和发育的知识。
12.(2分)青春期发育的突出特征是( )
A.第二性征出现B.身高突增
C.性发育和性成熟D.肺活量显著增大
【分析】青春期人体形态发育的显著特点是身高突增和体重增加;性器官的发育和性成熟也是青春期的突出特征.
【解答】解: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其中人体形态发育的显著特点是身高突增和体重增加,神经系统和心,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
故选:C。
【点评】只要熟练掌握了青春期发育的主要特点,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13.(2分)为人体受精卵分裂和胚胎发育初期提供营养的是( )
A.胎盘B.脐带C.子宫D.卵黄
【分析】卵黄是动物卵内贮存的一种营养物质,它是专供卵生和卵胎生动物胚胎发育过程中所需的营养物质,胎生的哺乳动物的卵细胞内也有卵黄,是胚胎发育初期的营养物质。
【解答】解:人的精子与卵细胞在输卵管处相遇并结合形成受精卵,随后受精卵开始发育成最初的胚胎。当胚胎到达子宫后着床(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怀孕),同时将代谢废物经母体排出,胚胎称作胎儿,胎儿发育成熟,分娩的结束标志着婴儿的诞生,故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解答此题要掌握人的生殖和发育的知识。
14.(2分)在过斑马线时我们常常看到很多志愿者或学生搀扶老人过马路,原因是老人若不慎摔倒,就有可能会出现骨折( )
A.硬脆,弹性大B.硬脆,弹性小
C.柔韧,弹性小D.柔韧,弹性大
【分析】骨的成分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其物理特性表现为弹性和硬度,骨的成分随不同年龄阶段而发生变化,同时骨的物理特性也发生改变。
【解答】解:在不同时期,骨的成分不同
从表格中看出,老年人骨骼中无机物多于2/3,骨的弹性小,容易骨折,防止他们跌倒骨折。
故选:B。
【点评】熟知骨中两类物质的物理特性有利于我们识记这部分知识。
15.(2分)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 )
A.输精管B.睾丸C.附睾D.精囊腺
【分析】男性的生殖系统包括精囊,输精管,睾丸,阴茎等,其中睾丸是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
【解答】解:睾丸可以分泌雄性激素,又属于内分泌器官。
故选:B。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记忆人体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16.(2分)如图所示为人从受精到婴儿的发育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①表示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过程,发生在卵巢
B.②~③表示受精卵移向子宫过程中发生的细胞分裂
C.④胎儿在母体子宫内继续完成胚胎发育
D.胎儿在母体发育成熟后经阴道产出的过程称为分娩
【分析】含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缓慢地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有一个精子进入卵细胞,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不断进行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最终植入子宫内膜,这是怀孕;胚泡中的细胞继续分裂和分化,逐渐发育成胚胎,并于怀孕后8周左右发育成胎儿,胎儿已具备人的形态;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体外的。
【解答】解:A、①表示受精过程,受精卵是在输卵管内形成的。
B、②~③表示细胞分裂过程,B正确。
C、胚泡进入子宫植入子宫内膜后,逐渐发育成胚胎,C正确。
D、胎儿在母体发育成熟后经阴道产出的过程称为分娩。
故选:A。
【点评】熟记受精过程和胚胎发育过程及其场所。
17.(2分)下列关于蝗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叙述错误的是( )
A.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
B.若虫与成虫的形态结构差别大
C.其生殖方式为卵生
D.若虫的生殖器官没有发育成熟
【分析】(1)家蚕的生殖和发育: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这样的变态发育称为完全变态发育。
(2)蝗虫的生殖和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这样的变态发育称为不完全变态发育。
【解答】解:A、蝗虫的生殖和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A正确。
B、若虫与成虫的形态结构差异较小。
C、蝗虫为有性生殖,C正确。
D、若虫的生殖器官没有发育成熟。
故选:B。
【点评】解题关键是掌握蝗虫的生殖与发育特点。
18.(2分)下列有关青蛙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描述正确的是( )
A.青蛙的生殖方式是体内受精,有性生殖
B.青蛙体外受精,完全变态发育
C.青蛙体内受精,不完全变态发育
D.青蛙抱对有利于提高受精率
【分析】在繁殖季节,雄蛙的鸣叫是一种求偶行为,雌雄蛙经过抱对,分别把精子和卵细胞排放到水中,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青蛙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幼体和成体在外形上和内部结构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属于变态发育,因此,青蛙的生殖发育特点是雌雄异体、体外受精、水中发育。
【解答】解:A、雌雄蛙经过抱对,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结合,所以青蛙的生殖方式是体外受精,A错误。
B、青蛙体外受精,属于变态发育。
C、青蛙体外受精,C错误。
D、雌雄蛙经过抱对,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结合,所以青蛙抱对有利于提高受精率。
故选:D。
【点评】解题关键是掌握两栖动物的生殖与发育特点。
19.(2分)鸟的生殖和发育完全脱离了对水的依赖,鸟卵适于陆地发育的结构特点不包括( )
A.卵白和卵黄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
B.卵壳和卵壳膜具有保护作用
C.卵壳上含有用于气体交换的气孔
D.卵黄上有能够发育成雏鸟的结构
【分析】鸟卵具有适于陆地上发育的结构特点,鸟卵比较大,卵壳起保护作用,卵白和卵黄内储存着较多的营养物质,胚盘里面由遗传物质,将来发育成雏鸟。
【解答】解:A、卵白和卵黄中含有丰富的营养,适于陆地生活。
B、卵外有卵壳和壳膜保护,适于陆地生活。
C、卵壳上还有许多肉眼看不见的气孔,适于陆地生活。
D、胚盘中有细胞核,与陆地生活无关。
故选:D。
【点评】明确鸟卵起保护作用的卵壳、卵壳膜和卵白以及供胚胎发育所需养料的卵白和卵黄,都有利于陆地生活。
20.(2分)如果自然界中的各种细菌和真菌都不存在,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尸体极易腐烂B.植物、动物大量繁殖
C.人类不再会患病D.枯枝落叶堆积如山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细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据此答题。
【解答】解:在自然界中动物、植物的遗体,因为大量的腐生细菌、植物的遗体遗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归还土壤,被当作制造有机物的原料。可见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细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已经与人类的关系是考试的重点,要注意掌握.并能结合题意,灵活答题。
21.(2分)某桃园内有黄桃、毛桃、蟠桃等多个品种。如果将黄桃的带芽枝条嫁接到毛桃树上,枝条成活并在开花后授以蟠桃的花粉,所结桃子可供食用部分的味道接近( )
A.黄桃B.毛桃
C.黄桃和蟠桃D.不能确定
【分析】嫁接属于无性繁殖,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性状的稳定。
在有性生殖的过程中,受精卵发育成胚,受精极核发育为胚乳,胚和胚乳的遗传物质受两个亲本的影响;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为果皮。
【解答】解:嫁接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桃子的可食用部分属于果实的中果皮,跟随母本性状,因此黄桃是接穗;授以蟠桃的花粉,受精卵发育成种子的胚,而不在可食用部分,所以可食用部分的性状相似于黄桃。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嫁接的知识点,关键是理解嫁接的特点及优势。
22.(2分)植物通过多种方式繁殖后代,其中属于有性生殖的是( )
A.无心插柳柳成荫
B.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C.以黑枣为砧木嫁接柿树
D.马铃薯块茎发芽、移栽
【分析】有性生殖: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有性生殖的后代,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如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
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这种生殖方式称为无性生殖。无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只具有母体的遗传特性。如植物中的扦插,嫁接等繁殖方式。
【解答】解:A、“无心插柳柳成荫”中的扦插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这种生殖方式称为无性生殖。
B、“春种一粒粟,经过了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B正确。
C、“以黑枣为砧木嫁接柿树”中的嫁接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这种生殖方式称为无性生殖。
D、“马铃薯块茎发芽,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D错误。
故选:B。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知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概念。
23.(2分)下列疾病一定属于遗传病的是( )
A.白化病B.艾滋病
C.先天性疾病D.家族性疾病
【分析】遗传病是由于遗传物质结构或者是功能发生改变而引起的疾病,常见的遗传病有白化病、血友病、红绿色盲、21﹣三体综合征等。
【解答】解:A、白化病是由遗传物质改变或受致病基因控制引起的遗传病。
B、艾滋病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传染病。
C、先天性疾病就是一出生就有的病,如农药、重金属等化学品,或服用某些药物,甚至一些习惯爱好,都可能引起胎儿先天异常,C错误。
C、家族性疾病是指某种表现出家族聚集现象的疾病,如多指(趾)、多囊肾。但是。这是因为在同一家族中、居住等环境因素相同。例如;因缺碘而引起的甲状腺功能低下,家族性疾病中的许多疾病并不等于遗传病。
故选:A。
【点评】解答此题要掌握传染病的特点。
24.(2分)下列关于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一个DNA分子中含有多个基因
B.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C.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D.在细胞中染色体都是成对存在的
【分析】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包括DNA和蛋白质。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一条DNA上有许许多多的基因,一个基因只是DNA上的一个片段,生物的各种性状都是分别由这些不同的基因控制的。
【解答】解:A、一条DNA上有许许多多的基因。
B、染色体包括DNA和蛋白质。
C、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C正确。
D、染色体在体细胞内成对存在的,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可简记为染色体>DNA>基因。
25.(2分)同卵双生者(即同卵双胞胎)长得几乎完全一样,原因是( )
A.细胞内所含基因几乎完全一样
B.来自相同的父母亲
C.生活在相同的环境里
D.体内都不断进行细胞分裂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分析作答。
【解答】解: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这是说他们的性状几乎相同,是因为同卵双胞胎出自同一个受精卵,由这两个细胞形成两个胚胎,因此他们的遗传物质完全一样。
故选:A。
【点评】回答此题的关键要明确同卵双胞胎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
26.(2分)如图表示人体体细胞中的一对基因(B、b)位于一对染色体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人父母的基因组成都是Bb
B.若B来自父方,则b来自母方
C.b控制的性状不能在后代中表现
D.B表示隐性基因
【分析】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因而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显性和隐性之分。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是精子和卵细胞。
【解答】解:A、子代的基因组成是Bb,A错误。
B、人体内的一对基因中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则b来自母方。
C、后代的基因型为bb时,C错误。
D、B表示显性基因,D错误。
故选:B。
【点评】掌握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规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7.(2分)丽丽在学习了生物的遗传与变异后,进行了笔记整理,请你帮她找出错误( )
A.控制性状的基因随配子代代相传
B.禁止近亲结婚可以减少隐性遗传病的发生
C.一个人的性别在形成受精卵时就已经确定
D.控制同一性状相同的基因叫等位基因
【分析】(1)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亲代个体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子代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
(2)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基因也随着染色体的分离而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中。
【解答】解:A、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在有性生殖过程中,A正确。
B、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可以减少隐性遗传病的发生。
C、受精时,就产生具有44+XX的受精卵并发育成女性,就产生具有44+XY的受精卵并发育成为男性,C正确。
D、位于同一对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着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就是等位基因。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在基因在亲子间的传递。
28.(2分)我国大陆首例试管婴儿于1988年诞生,大致过程如图。图中“M器官”是母亲的( )
A.卵巢B.子宫C.乳房D.输卵管
【分析】(1)卵巢的功能是产生卵细胞,并且分泌雌性激素。
(2)子宫是胚胎和胎儿发育的场所。
(3)输卵管输送卵细胞,是卵细胞和精子相遇结合的地方,是通过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的场所。
【解答】解:试管婴儿是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的俗称,是指采用人工方法让卵细胞和精子在体外受精,然后将早期胚胎移植到母体子宫内发育而诞生的婴儿,M器官是指子宫。
故选:B。
【点评】解题关键是熟知试管婴儿的培育过程。
29.(2分)长期使用抗生素,抗生素的杀菌效果下降。其原因是( )
A.抗生素选择了病菌中有抗药性的变异
B.长期使用抗生素使病菌产生抗体
C.病菌原来就有很强的抗药性
D.病菌对抗生素的选择作用
【分析】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源于达尔文于1859年发表《物种起源》,其主要内容有四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也叫生存竞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
【解答】解:滥用抗生素是出现超级细菌的原因;在抗生素刚被使用的时候,这是不适者被淘汰,不能被抗生素杀死而生存下来(这是适者生存),因此,经过抗生素的长期选择,因此抗生素使用一段时间后。
故选:A。
【点评】抗生素的滥用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抗生素诞生之初曾是杀菌的神奇武器,但细菌也在逐渐进化,出现抗药性,近年来屡屡出现能抵抗多种抗生素的超级细菌。
30.(2分)我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全国人口共141178万人,其中青少年约为2.5亿( )
A.主要任务是学习,不跟异性交朋友
B.多参加社会实践,学会与人交往
C.明辨是非,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D.心情烦闷时跟老师和家长谈心
【分析】青春期的心理变化特征表现为自主意识增强,自尊心变强,渴望交流和友谊,易冲动并富于幻想,性意识萌动并表现为初期的与异性琉远,到逐渐愿意与异性接近,或对异性产生朦胧的依恋等正常的心理变化。
【解答】解:A.青春期的身体变化为身体外形的变化、性机能的成熟,自尊心变强,易冲动并富于幻想,与异性要正常适度交往。
B.我们要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做到团结互助,B正确。
C.进入青春期,增强自我保护的能力。
D.心情烦闷时把自己心中的烦恼向亲人或知心的朋友诉说甚至大哭一场,有利于身心健康。
故选:A。
【点评】掌握青春期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二、综合题(共40分,每空2分)
31.(10分)如图是几种常见微生物的结构示意图,请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 A (填字母)是细菌,A与B、C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 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
(2)图C所示的生物正在进行 出芽 生殖,这是一种无性生殖方式。
(3)夏天,受潮的衣物或食物常会发霉长毛,这是图中 B 生长繁殖的结果。(填字母)
(4)上述四种生物中,属于单细胞生物的有 AC 。(填字母)
【分析】图中A是细菌,B是青霉,C酵母菌,D是病毒。
【解答】解:(1)图中A是细菌,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B、C属于真菌、细胞膜、细胞核、C在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无成形的细胞核。
(2)出芽生殖是指由细胞分裂产生子代,在一定部位长出与母体相似的芽体,芽基并不立即脱离母体,继续接受母体提供养分。C酵母菌正在进行芽生殖。
(3)霉菌属于真菌。受潮的粮食,说明这些粮食,“长毛”是霉菌在粮食。
(4)A细菌和C酵母菌属于单细胞生物。
故答案为:
(1)A;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2)出芽。
(3)B。
(4)A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微生物的结构、营养和生殖。
32.(10分)如图为生物个体生殖发育的相关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代表发育方式,则M是 变态发育 。
(2)图乙表示家蚕的生殖发育过程,若D表示受精卵,写出家蚕“作茧自缚”处于 B 时期(用图中字母表示)。此类昆虫危害农作物最严重时期是 A (用图中字母表示)。
(3)2018年中国首只无壳孵化小鸡“小茶缸”诞生了。图丙中发育成“小茶缸”的结构是① 胚盘 。鸟类比两栖类结构复杂而高等,在繁殖方面表现为 D 。
A.体外受精、卵生、哺乳
B.体内受精、胎生、哺乳
C.体外受精、筑巢、育雏
D.体内受精、孵卵、育雏
【分析】(1)家蚕的生殖和发育: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这样的变态发育称为完全变态发育。
(2)蝗虫的生殖和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这样的变态发育称为不完全变态发育。
(3)鸟卵的各部分结构与功能:
①卵壳:坚硬,起保护作用;有小孔透气。
②气室:内充满空气,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
③卵壳膜:包裹内部物质,具有保护作用。
④卵白: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具有保护作用。
⑤卵黄:卵细胞的主要营养部分,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
⑥卵黄膜:起保护作用。
⑦系带:起固定卵黄、减震的作用,利于孵化(位于卵黄上,一端与卵钝端的壳膜相连,另一端与卵尖端的壳膜相连)。
⑧胚盘:含有细胞核。未受精的卵,胚盘色浅而小,已受精的卵,胚盘色浓而略大,胚盘在受精后可发育成胚胎。
(4)图乙中,D是受精卵、A是幼虫、B是蛹、C是成虫;图丙中,①是胚盘,②是卵黄,③是卵白,④是卵壳。
【解答】解:(1)青蛙的生殖发育特点是体外受精、卵生、变态发育、卵生,发育过程经过受精卵、成虫三个时期;家蚕是体内受精、有性生殖、幼虫、蛹,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2)家蚕的生殖和发育: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若D表示受精卵,此类昆虫危害农作物最严重时期是A幼虫。
(3)图丙中①胚盘是卵黄表面中央一盘状小白点,内含细胞核。鸟类在繁殖方面表现为体内受精、育雏。
故答案为:(1)变态发育。
(2)B;A。
(3)胚盘;D。
【点评】解题关键是掌握动物的生殖与发育特点。
33.(10分)为调整我国的人口政策,国家全面实行二孩政策,有一对夫妇符合二孩政策,他们高兴之余也充满疑惑:“我们都是双眼皮,孩子怎么是单眼皮?”请你帮忙解疑:
(1)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是一对 相对性状 ;
(2)根据性染色体的不同,父亲产生的精子类型有 2 种。假如一个性状总是由父亲直接传给儿子,由儿子传给孙子,那么决定这个性状的基因最可能位于 Y 染色体上。
(3)已知双眼皮是由显性基因B决定的。若乙图是控制女孩眼皮性状的一对基因,则其父亲、母亲的基因组成分别是 Bb和Bb 。
(4)如果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为女孩的可能性是 50% 。
【分析】(1)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成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
【解答】解:(1)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称为相对性状。
(2)(4)性别遗传图为:
由此可以看出:根据性染色体的不同,父亲产生的精子类型有2种。假如一个性状总是由父亲直接传给儿子,那么决定这个性状的基因最可能位于Y染色体上,为女孩的可能性是50%。
(3)已知双眼皮是由显性基因B决定的。双眼皮的基因组成是BB或Bb,这位女孩的基因是bb,其父亲。遗传图为:
故答案为:(1)相对性状;
(2)2;Y;
(3)Bb和Bb;
(4)50%。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基因在亲子间的传递。
34.(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生物的可遗传变异来源很多,其中基因突变是一个重要来源。基因突变在生物界非常普遍,很早以前,安康羊是18世纪后期,在英格兰一个农民的羊群中发现的。这种羊与正常的绵羊相比,背长,跳跃能力差,这种特性的羊便于饲养管理,于是被选择下来留做种羊
材料二:科学家利用航天技术,通过返回式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等手段搭载普通椒的种子,返回地面后再进行选育,产量高的太空椒,科学家还将牡丹种子随“神舟三号”飞船绕地球飞行,从而大大提高了牡丹的品种质量。
材料三:新疆哈密瓜以甜度大而著称。有人将其引进到山东种植,其果实甜度大大降低。
(1)从性状的角度分析,上述材料中既有 遗传 现象又有 变异 现象。
(2)上述材料中的现象:①安康羊,②太空椒,③牡丹新品种 ①②③ (填序号),不能够遗传的是 ④ (填序号)。
(3)材料中提到的科学家将普通椒以及普通牡丹种子带到太空后,种子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变异,说明变异一般是 不定向 (填“定向”或“不定向”)。
【分析】遗传是指亲代与子代之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代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
【解答】解:(1)遗传是指亲代与子代之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代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安康羊是普通绵羊由于基因突变而发生的变异类型,因此是可以遗传给后代的,既有遗传现象又有变异现象。
(2)①安康羊、②太空椒,属于可遗传的变异,没有影响到遗传物质。
(3)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种子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变异。
故答案为:(1)遗传;变异。
(2)①②③;④。
(3)不定向。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遗传现象、变异现象、变异类型及变异的原因。
时 期
骨成分的含量
骨的物理特性
无机物
有机物
儿童少年期
少于⅔
多于⅓
弹性大、硬度小
成 年 期
约占⅔
约占⅓
既坚硬又有弹性
老 年 期
多于⅔
少于⅓
弹性小、硬脆易骨折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安徽省宿州市萧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共4页。
这是一份安徽省宿州市萧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文件包含湖南师大附中数学附中3次pdf、湖南师大附中数学答案附中3次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安徽省宿州市萧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共28页。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