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安徽省宿州市萧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展开【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温馨寄语:亲爱的同学们,当你拿到这份试卷,代表着即将开启你的幸运之旅,追远的路程,昨日的梦,以及崭新的希望,都在这里破土而出.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 课堂上老师展示出四幅图幅大小相同的地图,其中内容最详细的是( )
A. 世界地图B. 中国地图C. 安徽省地图D. 萧县地图
【答案】D
【解析】
【详解】图幅相同的地图,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题中四个选项中,萧县地图范围最小,所以内容最详细,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 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方式是( )
A. 线段式、文字式、比例式B. 线段式、文字式、数字式
C. 文字式、数字式、分式D. 线段式、数字式、拼音式
【答案】B
【解析】
【详解】比例尺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三种表示形式是:数字式、线段式、文字式三种。故选:B。
3. 下列地点中,符合“北半球、中纬度、东半球”是( )
A. (70°N,30°W)B. (50°N,15°E)
C. (25°N,15°E)D. (20°S,170°W)
【答案】B
【解析】
【详解】20°W和160°E经线组成的经线圈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从20°W向东到160°E是东半球,从20°W向西到160°E是西半球。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以南为南半球,赤道以北为北半球。纬度0°~30°称为低纬度,纬度30°~60°称为中纬度,纬度60°~90°称为高纬度。(70°N,30°W)位于北半球,西半球,高纬度,A错误;(50°N,15°E)位于北半球,中纬度,东半球,B正确;(25°N,60°W)位于北半球,低纬度,西半球,C错误;(20°S,170°W)位于南半球,低纬度,西半球,D错误。故选B。
4. 一架飞机从徐州观音机场起飞,沿着一条纬线一直朝正东方向飞行,最终( )
A. 到达北极点B. 到达南极点C. 能回到徐州D. 不能回到徐州
【答案】C
【解析】
【详解】纬线是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由此可判定,一架飞机从徐州起飞,沿着一条纬线一直朝正东方向飞行,最终能回到徐州,C正确,排除ABD。故选C。
5. 读东西半球海陆分布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陆地主要集中分布在西半球B. 四大洋中,面积最大的是大西洋
C. ①大洲为非洲D. ②③两大洲之间以苏伊士运河为界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和图中轮廓可知,①是非洲,②是北美洲,③是南美洲。左图是东半球,右图是西半球。陆地主要集中分布在东半球;面积最大的是太平洋;南北美洲以巴拿马运河为界;C正确;ABD错误。故选C。
6. 跨经度最广、面积最小的大洋是( )
A. 北冰洋B. 印度洋C. 大西洋D. 太平洋
【答案】A
【解析】
【详解】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线,据此可知,所有的经线都经过北极点,使得北冰洋跨越所有的经度,成为跨经度最广的大洋;同时北冰洋面积仅1300万平方千米,是四大洋中面积最小的大洋,A正确,BCD错误。故选A。
7. 下列关于分层设色地形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绿色代表平原B. 蓝色代表高原和山地
C 白色代表海洋D. 黄色表示陆高和海深
【答案】A
【解析】
【详解】“分层设色地形图就是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涂上不同的颜色,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一般来说,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平原,黄色表示高原山地,颜色越深,表示海拔越高,积雪用白色表示。依据题意,BCD不符合题意,A正确,故选A。
8. 世界上使用最广泛和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分别是
A. 汉语和俄语B. 西班牙语和汉语
C. 英语和汉语D. 俄语和英语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于历史上的原因,英语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语言,中国人数最多,汉语成为了使用人是最多的语言。所以正确选项是B。
【点睛】本题考查世界语言分布。记住即可。
9. 下列有关世界人种、语言与宗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世界上的居民主要分为黄色人种、白色人种和黑色人种
B. 汉语是世界上流传最广的语言
C. 基督教、佛教、道教是世界三大宗教
D. 基督教的教徒叫作穆斯林
【答案】A
【解析】
【详解】不同的人种,在皮肤颜色、头发形状、面部特征(包括眼色、嘴唇、鼻子)等方面有许多不同的地方,根据体质方面的特征,人类可以分为白种人、黄种人、黑种人三个主要人种,A正确;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是英语,B错误;世界三大宗教是基督教、佛教和伊斯兰教,C错误;伊斯兰教的教徒才叫作穆斯林,D错误。故选A。
10. 下列属于有利于聚落形成的自然条件的是( )
A. 工业发达B. 交通便利C. 地形平坦D. 社会治安好
【答案】C
【解析】
【详解】聚落有的集中,有的分散,大多依山傍水,沿河流、山麓或公路分布。许多聚落体现了当地的文化习俗和环境特点。有利于聚落形成的自然条件有水源充足、气候温暖湿润、地形平坦、自然资源丰富等,C正确。而工业发达、交通便利、社会治安好属于人文条件,排除ABD。综上所述,故选C。
11. 关于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叙述错误的是( )
A. 寒冷地区,房屋墙体较厚B. 河流交汇处,易形成聚落
C 传统聚落,大多就地取材D. 山区聚落密集,数量众多
【答案】D
【解析】
【详解】在寒冷地区,房屋的墙体较厚是为了更好地保温,故 A 正确;在河流交汇处,自然条件优越,易形成聚落,故 B 正确;传统聚落大多数是就地取材,故 C 正确;山区由于地形崎岖,交通不便,聚落稀疏,数量少,故 D 错误。故选D。
12. 北京阅兵期间出现“阅兵蓝”,北京市环保局解释“阅兵蓝”:“人努力+天帮忙”。下列“人努力”的做法能降低或缓解雾霾天气发生的是( )
①增加城市绿地②注意节能减排,倡导低碳经济③大力推广家庭小汽车的使用④大力倡导步行或乘坐公交车上下班⑤农民燃烧秸秆肥田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⑤D. ①④⑤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联系实际理解可知,①增加城市绿地②注意节能减排,倡导低碳经济④大力倡导步行或乘坐公交车上下班对改善环境质量是有利的,③大力推广家庭小汽车的使用,⑤农民燃烧秸秆肥田会造成空气质量下降。所以根据题意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分析解答即可。
13. 下列天气符号表示“西南风六级”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风向标由风向杆和尾羽组成,尾羽位于风向杆的右侧,一个长横线表示两级风,短横线表示一级风,小旗表示八级风,风向指的是风的来向,所以A是东南风八级,B是西北风四级,C是东南风八级,D是西南风六级。故选D。
14. 宿州市一天中气温最高时刻一般出现在( )
A. 正午12时B. 下午13时C. 下午14时D. 下午15时
【答案】C
【解析】
【详解】宿州市位于北半球,北半球陆地上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即下午14时,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5. 关于世界气温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从极地向低纬度地区递减B. 同纬度地区,海拔越高,气温越高
C. 从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递减D. 从内陆向沿海地区递减
【答案】C
【解析】
【详解】纬度决定了气温分布的基本格局,世界气温总体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从极地向低纬度地区递增,A错误,C正确;同纬度地区,海拔越高,气温越低,B错误;同纬度的沿海和陆地,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D错误。故选C。
16. 某山山脚下的温度为22℃,山顶的温度为10℃,那么这座山的相对高度( )
A. 600米B. 3666米C. 200米D. 2000米
【答案】D
【解析】
【详解】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因此该山山脚处的气温为22℃,而山顶的气温为10℃,因此气温下降了12℃,因此海拔升高了2000米。计算过程为22-10=12℃;12/0.6=20;20×100=2000米。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7. 读图,关于甲、乙两地气候资料的叙述正确的一组是( )
①夏季降水量甲地大于乙地
②气温年较差甲地大于乙地
③两气候资料显示都分布在北半球
④甲、乙两地气候都分布在大陆西岸
⑤甲地气候冬季温和多雨;乙地气候冬季寒冷干燥
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②④⑤D. ②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读图可知,甲地降水集中在夏季,乙地降水集中在冬季,夏季降水量甲地大于乙地,①正确;甲地冬冷夏热,乙地冬暖夏热,甲地的年较差大于乙地,②正确;两地都是7月份气温最高,所以都在北半球,③正确;甲是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大陆东岸,乙是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大陆西岸,④错误;甲地冬季寒冷干燥,乙地冬季温和多雨,⑤错误。故选A。
【点睛】地中海气候,其特征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18. 关于图中各地的气温、降水,叙述正确的是( )
A. B地的气温比C地高B. C地的降水比D地多
C. D地位于迎风坡上D. A、B两地相对高度为1140米
【答案】B
【解析】
【详解】读图可知,B地海拔比C地高,海拔越高气温越低,B地的气温比C地低,A错误;C地处于迎风坡,D地处于背风坡,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故C地的降水比D地多,B正确,C错误;A地海拔120米,B地海拔1020米,两地相对高度是1020-120=900米,D错误。故选B。
19. 降水的主要形式是 ( )
A. 冰雹B. 降雪C. 降雨D. 大雾
【答案】C
【解析】
【详解】降水的形式有雨、雪、冰雹、冰粒和冰针等.其中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降水的类型及其区别.
读“地球上的五带”图,完成下面小题。
20. 地球的五带中,终年正午太阳较高,有阳光直射的温度带是( )
A. 热带B. 北寒带C. 北温带D. 南温带
21. 地球五带中,热带与北温带的分界线是( )
A. 北极圈B. 北回归线C. 赤道D. 南回归线
【答案】20. A 21. B
【解析】
【20题详解】
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所以南、北回归线之间终年正午太阳较高,南北回归线之间是热带,A正确,排除BCD。故选A。
【21题详解】
热带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北温带位于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所以热带与北温带的分界线是北回归线,B正确,排除ACD。故选B。
【点睛】根据五带的划分标准,23.5°N—23.5°S为热带,23.5°N—66.5°N为北温带,66.5°N—90°N为北寒带,23.5°S—66.5°S为南温带,66.5°S—90°S为南寒带。
22. 为了防止全球气候变暖这种现象,适宜的方法是( )
①立即停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 ②积极开发使用新能源 ③植树造林,保护好现有的原始森林 ④扩大海洋面积,调节气温
A. ②③B. ①②C. ③④D. ①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一些科学家预测,由于现代的工业的发展,大量燃烧煤、石油、天然气,向空中排放二氧化碳日益增多,导致温室效应,使全球气候有明显变暖的趋势,为了防止这一现象,方法有:积极开发使用新能源,植树造林,保护好现有的原始森林等。停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和扩大海洋面积,调节气温是不现实的做法,不可取,故②③正确。故选A。
【点睛】防止全球气候变暖的最根本的方法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比如说减少人口,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多实用新型能源;多种植绿色植物,以加快二氧化碳的吸收和氧气的生成。
23. 下图为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图中甲、乙、丙三大板块的名称分别是( )
A. 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B. 欧亚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
C. 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欧亚板块D. 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印度洋板块
【答案】C
【解析】
【详解】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图中甲是太平洋板块、乙是印度洋板块、丙是欧亚板块。故选:C。
24. 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在甘肃省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下列有关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地震主要集中在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
B. 在当今科技水平下,地震已能被精准预测
C. 地震主要是人类活动造成的灾害
D. 地震一般多发生在板块内部
【答案】A
【解析】
【详解】全球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A正确,D错误;当今科技水平下,地震还不能被精准预测,B错误;绝大多数地震是地壳运动造成的,C错误。故选A。
25. 当地震灾害发生时,下列自救方法正确的是( )
①若身处平房,可迅速跑到室外
②若身处室外,要进入建筑物内避灾
③若身处高层建筑,应立即跳楼逃生
④若在高层室内,应就近躲藏,如床下或墙角、卫生间
A. ①②B. ①④C. ③④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当地震来临时,要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若身处平房,有时间逃跑时,要快速跑到室外空旷地方去,①正确;若身处室外,则万万不可重新回到建筑物内,②错误;地震期间不能坐电梯,那样做十分危险,③错误;若在高层室内,来不及外逃时,双手抱头躲避在卫生间墙角或坚实的家具下,亦可到承重墙较多、面积较小的房间内进行躲避。综上所述,①④符合题意,排除②③。故选B。
26. 古诗词中有很多描述地理现象、揭示地理规律的诗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产生此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
A. 纬度位置B. 地形地势C. 海陆位置D. 季风影响
【答案】B
【解析】
【详解】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降低,一 般情况下,每增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C;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说的是平原地区由于温度较高,花开较早,而山上由于温度较低造成了花开较晚,这是地形因素对气候的影响,B正确;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季风影响无关,ACD错误;故选B。
27. “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反映的气候影响因素是
A. 海陆位置B. 纬度位置C. 地形地势D. 人类活动
【答案】B
【解析】
【详解】“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说明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我国南北跨纬度广,越往北纬度越高,气温越低,越往南纬度越低,气温越高。所以会出现“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的现象。故选B。
【点睛】该题考查影响气候的最主要因素,分析解答即可。
28.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是 ( )
A. 中国B. 美国C. 加拿大D. 俄罗斯
【答案】D
【解析】
【详解】俄罗斯领土1707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其次是加拿大和中国,美国排第四。D正确,排除ABC;故选D。
29.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划分依据是( )
A. 城市人口比重B. 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C. 社会经济制度D. 经济所有制形式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世界上有190多个国家和地区,它们的领土面积、人口多少、政治制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等不尽相同,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异,依据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可把世界各国划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故根据题意选B。
【点睛】
30. 下列国家中,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 )
A. 韩国B. 中国C. 印度D. 印度尼西亚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发展中国家以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国家为主,绝大部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独立的国家,主要分布于北半球的南部和南半球.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中国的发展状况,理解答题即可。
二、读图题(每空2分,共40分。)
31. 读“东、西半球海陆分布”图,完成下列各小题。
(1)A____洲与B____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乌拉尔河、____山脉、____海峡。
(2)A洲与C洲的陆上分界是____运河。
【答案】31. ①. 亚 ②. 欧 ③. 大高加索 ④. 土耳其
32. 苏伊士
【解析】
【分析】本题以“东、西半球海陆分布”示意图为材料,涉及七大洲的分布、洲界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以及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问1详解】
据图可知,A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亚洲,B是与亚洲同处一块大陆的欧洲,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
【小问2详解】
A大洲是亚洲,C大洲是非洲,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
32. 读某地“气温和降水量图”,完成下列各小题。
(1)该地月平均气温都在20℃以上,按“以温定带”的原则,属于____带,主要分布在____(极地附近/赤道附近)。
(2)一般情况下,降水超过100mm为雨季,那么该地属于( )
A. 全年多雨型B. 全年少雨型C. 夏季多雨型D. 夏季少雨型
【答案】32. ①. 热 ②. 赤道附近
33. A
【解析】
【分析】本题以某地气温和降水量图为材料,涉及气温和降水的特点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问1详解】
读图可知,该地月平均气温都在20℃以上,全年高温,按“以温定带”的原则,属于热带,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地区。
【小问2详解】
降水超过100mm的为雨季,读图可判读该地属于全年多雨型,A正确;B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A。
33. 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由图可知,赤道地区降水____,两极地区降水____。
(2)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比大陆西岸降水____。
(3)在中纬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比内陆地区降水____。
【答案】(1) ①. 多 ②. 少 (2)多 (3)多
【解析】
【分析】本题以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为材料,考查世界降水量的分布及影响因素,考查学生对影响气候因素的理解与掌握程度。
【小问1详解】
结合图示得知:赤道附近各地的降水大多在2000毫米以上;两极地区降水少,大都在200毫米以下。
【小问2详解】
从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看出,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地区降水多,大陆西岸地区降水少。
【小问3详解】
在中纬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较多,内陆较少,影响因素是海陆位置,沿海地区受暖湿气流影响明显,内陆则受海洋暖湿气流影响小。
34. 读“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下列各小题。
(1)写出下列字母代表的气候类型名称:A____,B____,C____。
(2)受不同因素的影响,各地气候不同,其中H气候分布主要是受____影响。
【答案】34. ①. 热带草原气候 ②. 热带雨林气候 ③. 热带沙漠气候 35. 纬度因素
【解析】
【分析】本题以“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为材料,涉及气候类型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以及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问1详解】
读图可知,A位于非洲,是非洲分布面积最广的热带草原气候;B位于南美洲北部的赤道附近,属于全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 C位于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沙漠,属于终年干热的热带沙漠气候;D位于亚洲南部的印度半岛,属于终年炎热,分旱雨两季的热带季风气候 。
【小问2详解】
读图可知,H位于高纬度地区,气候寒冷,属于寒带气候,主要是受纬度因素影响。
35.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各小题
(1)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____。
(2)当地球运行至公转轨道的A位置时,北半球的节气是:____。
(3)当地球运行至C位置时,太阳直射在____(北回归线或南回归线),此时,萧县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昼短夜长或昼长夜短)。
【答案】35. 一年 36. 冬至日
37 ①. 北回归线 ②. 昼长夜短
【解析】
【分析】本题以地球公转示意图为材料,涉及地球公转的周期、地球公转示意图的判读、昼夜长短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读图分析能力。
【小问1详解】
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是一年(365天),也就是太阳直射点的一个回归年。
【小问2详解】
结合图中的日期可判断出,A是冬至日,B是春分日,C是夏至日,D是秋分日。地球位于A位置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
【小问3详解】
结合图中的日期可判断出,A是冬至日,B是春分日,C是夏至日,D是秋分日。当地球运行至C位置时,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的萧县的昼夜长短情况是昼长夜短。
70,安徽省宿州市泗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70,安徽省宿州市泗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读图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省宿州市泗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安徽省宿州市泗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共5页。
安徽省宿州市泗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安徽省宿州市泗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