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36,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0.5分)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提出更高要求。下列做法不恰当的是( )
A.开发清洁能源,逐步减少化石燃料使用
B.禁止利用各种生物资源,建立更多的自然保护区
C.减少污染,保护生物圈这个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
D.保护绿色植物及其生活环境,维护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2.(0.5分)2023年8月24日下午,日本福岛核污水排海,引起了全世界的强烈反响。关于核污水排放( )
A.影响海洋生物的生存,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冲击
B.对渔业和旅游业产生了负面影响,造成了严重经济损失
C.核污水中的放射性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传播,影响人类健康
D.对人们的生活影响较小,我们可以不予理睬,正常生活
3.(0.5分)莲藕的节上会生出许多不定芽,这些芽将来有可能发育成新个体。这种生殖方式属于( )
A.无性生殖B.有性生殖C.出芽生殖D.孢子生殖
4.(0.5分)最近我国多个地区对一种叫“加拿大一枝黄花”的植物下了“诛杀令”。“黄花一开百花谢”,这种作为观赏花引入我国的物种,现如今在我国多地泛滥成灾( )
A.黄花可以用根状茎繁殖,这属于营养繁殖
B.一株黄花全株可以入药,这体现了它的间接使用价值
C.黄花作为一种外来物种进入我国,使我国的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
D.“黄花一开百花谢”说明黄花与周围的植物争夺阳光、养分、水分的能力强
5.(0.5分)我国在“十四五”中提出力争于2030年前做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如图为生物圈中碳循环的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图中3表示的生理过程是呼吸作用
B.图中A代表的生物是腐生的细菌和真菌
C.图中的食物链是:B→C→D
D.物质循环的特点是周而复始,逐级递减
6.(0.5分)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的描述中,不属于社群行为的是( )
A.象群中其他成员跟着“首领”走
B.狼群中的狼王享有食物和配偶优先权
C.蜂群中的工蜂、雄蜂和蜂王各有分工
D.一群麻雀争相取食谷粒
7.(0.5分)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合理的是( )
A.枯叶蝶的体色和体形酷似干枯的树叶,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B.植物进化的大致历程:苔藓植物→藻类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
C.脊椎动物进化的大致历程: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D.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陆生到水生
8.(0.5分)阳春三月,桃花盛开。如图为金华源东盛开的桃花照片,下列有关该植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桃树只能通过有性生殖的方式繁殖个体
B.桃花中的子房受精后将来会发育成果实
C.桃花开过后,雌蕊上一定都能结出桃子
D.桃花子房内的胚珠是新一代植物体的幼体
9.(0.5分)如图为某农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自于太阳能
B.图中鹰和兔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
C.若禾谷类植物农药超标,则兔体内农药积累最多
D.图中最长的食物链是:禾谷类←昆虫←食虫鸟←鹰
10.(0.5分)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一块农田中的农作物可以看成一个生态系统
B.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可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C.“鼠→蛇→鹰”可代表一个完整的食物链
D.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和数量越多,其自动调节能力越强
11.(0.5分)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如图所示几种植物进行了观察和记录,其中错误的是( )
A.以上植物根据有无茎叶,可分为两类,2、4和1、3
B.通过1植物监测空气污染
C.3是单细胞藻类,细胞内有叶绿体
D.植物2、4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和无机盐
12.(0.5分)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如图为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示意图,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所有生物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太阳能
B.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起点是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所固定的能量
C.草固定的太阳能等于兔、狼的能量之和
D.能量的传递是单方向的、逐级减少的
13.(0.5分)震旦鸦雀被称为“鸟中大熊猫”,其雏鸟不会主动觅食,先由亲鸟喂养,最终雏鸟才能像亲鸟一样用坚硬的喙敲打芦苇秆,捉出里面的虫子。下列对震旦鸦雀的捕食行为描述错误的是( )
A.此捕食行为能适应复杂的环境
B.此行为完全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
C.震旦鸦雀作为消费者,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D.是通过后天学习和生活经验获得的
14.(0.5分)排球运动员在比赛中需完成手腕屈和伸等动作,关于这些动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在神经系统调节下完成
B.由一块骨骼肌收缩完成
C.由骨骼肌牵引骨绕关节活动完成
D.体现了关节的牢固和灵活
15.(0.5分)善于夜晚出来捕食的眼镜猴,眼睛又大又圆;而在黑暗的地下洞穴中活动的鼹鼠眼睛非常小,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是( )
A.器官越使用越发达,不使用则退化
B.生物自身发生定向变异造成的
C.为了适应环境,眼睛产生了变异
D.适应各自的生活环境而被选择下来
16.(0.5分)有一种鸟,其习性是在远离人类活动的区域生活。在没有人类活动的原始森林中,这种鸟可以自由自在地生活。后来,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会使这种鸟的活动范围更大,数量会增加
B.会使这种鸟的生存范围缩小,可能威胁到它的生存
C.旅游开发有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鸟类的减少和消失不会影响当地的环境
D.旅游开发不会影响鸟类的生活,其数量不会发生变化
17.(0.5分)攥紧中国种子,端稳中国饭碗。“水稻之子”袁定阳接续“袁梦”,继续加快耐盐碱水稻配套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的研发。高寒耐盐碱高产水稻的培育利用的是( )
A.生物种类的多样性B.生物数量的多样性
C.基因的多样性D.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18.(0.5分)如图为各种微生物的结构示意图,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③都有细胞核B.①②③都是单细胞
C.a是③产生的孢子D.①②营寄生生活
19.(0.5分)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中国科学院当天在北京正式在线发布《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3版》,这一版较2022版新增10027个物种,于2022~2023年发现的新物种红唇棘蜥和长腹新蝎蛉。下列关于两个新物种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它们都能在陆地上生活,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B.长腹新蝎蛉的体温不恒定而红唇棘蜥的体温恒定
C.它们的体表都有能防止或减少体内水分蒸发的结构
D.它们都用肺呼吸
20.(0.5分)水稻和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大豆是我国主要的油料作物,它们的分类关系如下表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分类等级“种”比“属”包含的生物种类多
B.与大豆相比,水稻和小麦的共同特征更多
C.相对于大豆,水稻、小麦同属不同种,故亲缘关系较远
D.这三种植物与银杏都属于被子植物
二、综合应用题(每空1分,共10分)
21.(5分)如图为人类和类人猿的骨骼图,对比分析两者异同,可对人类起源和发展有更多的认识。据图回答问题:
(1)人类与类人猿的骨骼很相似,通过系列证据,科学家推测 。
(2)从行走方式看,类人猿的行走为臂行,而人类为 。在人类进化中,行走方式改变具有的重要意义是 。
(3)从头骨看,人的头骨脑容量 (填“大”或“小”),这与人类在发展的过程中学会人工取火,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关。
(4)人类的祖先在群体生活中还产生了 。使得人类个体之间能更好地交流和合作。
22.(5分)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实,广大中小学生有了充足的睡眠时间。睡眠不足对学习能力会有怎样的影响?某科研团队以小鼠为实验对象,建立模拟人类睡眠不足状态的模型
①选取发育状况一致的健康小鼠16只,随机均分为A、B两组。
②采用适当的实验方法,限制B组小鼠的每日睡眠时长,使其睡眠时长为每日3.5小时,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
③在实验的第7天、第14天、第21天,分别对两组中的每只小鼠走出同一迷宫的时间进行四次测量,计算平均值。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1)该实验作出的假设是 影响。
(2)在限制睡眠时长的实验中,A组和B组是一组对照实验,其变量是 。
(3)分析图片可知,随着每组小鼠走迷宫次数的增多,小鼠走出迷宫的平均时间逐渐减少 行为。
(4)对比两组小鼠走出迷宫的平均时间,你认为该科研团队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5)本实验对你有怎样的启示? (写出一条即可)。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0.5分,共10分。每题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0.5分)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提出更高要求。下列做法不恰当的是( )
A.开发清洁能源,逐步减少化石燃料使用
B.禁止利用各种生物资源,建立更多的自然保护区
C.减少污染,保护生物圈这个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
D.保护绿色植物及其生活环境,维护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分析】人类对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所导致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彼此重叠发生,形成所谓的“复合效应”,严重威胁着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因此,人类对资源的利用要科学合理、权衡利弊,既要考虑短期效益,更要考虑长远影响。
【解答】解:A、开发清洁能源,能够减少有害气体排出。A不符合题意。
B、科学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各种生物资源,不是禁止一切的开发利用。
C、减少污染,保护生物圈这个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D、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能够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维护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故选:B。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2.(0.5分)2023年8月24日下午,日本福岛核污水排海,引起了全世界的强烈反响。关于核污水排放( )
A.影响海洋生物的生存,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冲击
B.对渔业和旅游业产生了负面影响,造成了严重经济损失
C.核污水中的放射性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传播,影响人类健康
D.对人们的生活影响较小,我们可以不予理睬,正常生活
【分析】1.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两方面:一是有利于或改善其他生物的生存环境;二是不利于或破坏其他生物的生存环境。
2.在生态系统中,有毒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
【解答】解:AB、核污水中的放射性物质会破坏生物的细胞结构,损害生物的神经系统,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巨大冲击,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CD、在生态系统中,有毒物质也能够沿着它们进行积累,体内放射性物质积累最多,并对人类社会和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D错误。
故选:D。
【点评】掌握人类活动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生物富集现象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0.5分)莲藕的节上会生出许多不定芽,这些芽将来有可能发育成新个体。这种生殖方式属于( )
A.无性生殖B.有性生殖C.出芽生殖D.孢子生殖
【分析】有性生殖指的是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无性生殖指的是不需要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过程。
【解答】解:无性生殖主要种类包括:分裂生殖、孢子生殖、营养生殖(嫁接、扦插等)。营养生殖是由高等植物的根、茎。所以莲藕的节上会生出许多不定芽,这种生殖方式是营养生殖。
故选:A。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无性生殖是植物常见的生殖方式,可与有性生殖对比掌握。
4.(0.5分)最近我国多个地区对一种叫“加拿大一枝黄花”的植物下了“诛杀令”。“黄花一开百花谢”,这种作为观赏花引入我国的物种,现如今在我国多地泛滥成灾( )
A.黄花可以用根状茎繁殖,这属于营养繁殖
B.一株黄花全株可以入药,这体现了它的间接使用价值
C.黄花作为一种外来物种进入我国,使我国的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
D.“黄花一开百花谢”说明黄花与周围的植物争夺阳光、养分、水分的能力强
【分析】“加拿大一枝黄花”为典型的生物入侵现象,生物入侵是指生物由原生存地经自然的或人为的途径侵入到另一个新的环境,对入侵地的生物多样性、农林牧渔业生产以及人类健康造成经济损失或生态灾难的过程。
【解答】解:A.黄花的根状茎属于营养器官,A正确。
B.一株黄花全株可以入药,B错误。
C.一枝黄花作为一种外来物种入侵我国,使我国的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
D.“加拿大一枝黄花”与周围植物之间、水分,属于竞争关系。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生物多样性与生物入侵的关系,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分析判断能力。
5.(0.5分)我国在“十四五”中提出力争于2030年前做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如图为生物圈中碳循环的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图中3表示的生理过程是呼吸作用
B.图中A代表的生物是腐生的细菌和真菌
C.图中的食物链是:B→C→D
D.物质循环的特点是周而复始,逐级递减
【分析】图中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B之间是双箭头,故B是生产者;生物体的遗体和排泄物指向A,故A是分解者;B指向C、C指向D,因此C和D是消费者。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都能释放二氧化碳,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也能进行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生产者和消费者都能被分解者分解;生产者被消费者捕食。因此,题图中:1是光合作用,2是呼吸作用,3是呼吸作用。
【解答】解:A、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结合题图可知,A正确;
B、分解者是指生态系统中腐生的细菌,它们能把动植物残体中复杂的有机物、二氧化碳,释放到环境中。可见,B正确;
C、在生态系统中、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食物链,图中的食物链是:B→C→D;
D、物质循环是指在生态系统中,从无机环境开始,消费者和分解者又回到无机环境中,其特点是物质循环是周而复始的,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相关知识,属理解层次,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对选项做出正确判断的能力。
6.(0.5分)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的描述中,不属于社群行为的是( )
A.象群中其他成员跟着“首领”走
B.狼群中的狼王享有食物和配偶优先权
C.蜂群中的工蜂、雄蜂和蜂王各有分工
D.一群麻雀争相取食谷粒
【分析】社群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群体中的成员可以通过动作、声音、气味来传递信息。
【解答】解:A、象群中其他成员跟着“首领”走,属于社群行为。
B、狼群中的狼王享有食物和配偶优先权,属于社群行为。
C、蜂群中的工蜂,属于社群行为。
D.麻雀群体内没有明确的分工,因此不具有社群行为。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社会行为的特点。
7.(0.5分)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合理的是( )
A.枯叶蝶的体色和体形酷似干枯的树叶,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B.植物进化的大致历程:苔藓植物→藻类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
C.脊椎动物进化的大致历程: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D.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陆生到水生
【分析】(1)地球形成于46亿年前,地球形成的最初是没有生命的,大约在地球形成以后的10亿年以后,才逐渐形成了原始的生命。
(2)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简单,分类地位越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在距今越近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分类地位越高等,陆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因此证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3)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其主要内容有四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也叫生存竞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
【解答】解:A.自然选择是自然界对生物的选择作用,不适者被淘汰,是由于长期自然选择而形成的。
B.植物进化历程为:
,
B错误。
C.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D.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由低等到高等,D错误。
故选:A。
【点评】掌握生物进化方面的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8.(0.5分)阳春三月,桃花盛开。如图为金华源东盛开的桃花照片,下列有关该植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桃树只能通过有性生殖的方式繁殖个体
B.桃花中的子房受精后将来会发育成果实
C.桃花开过后,雌蕊上一定都能结出桃子
D.桃花子房内的胚珠是新一代植物体的幼体
【分析】被子植物又叫绿色开花植物。它是植物界进化程度最高等的植物类群,它的胚珠外面有子房壁包被,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形成果实。
【解答】解:A、桃树属于被子植物,属于一种有性生殖,如嫁接;
B、一朵花要经过传粉受精过程后,最终发育成果实,B正确;
C、开过花的被子植物,就不能产生种子;
D、胚珠发育成种子,D错误。
故选:B。
【点评】熟记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是解题关键。
9.(0.5分)如图为某农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自于太阳能
B.图中鹰和兔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
C.若禾谷类植物农药超标,则兔体内农药积累最多
D.图中最长的食物链是:禾谷类←昆虫←食虫鸟←鹰
【分析】1.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2.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
【解答】解:A.生态系统中,并将光能储存在有机物中,因此,所以,A正确。
B.鹰和兔只有捕食关系,B错误。
C.在该食物网中,因此,则鹰体内农药积累最多。
D.箭头是指向捕食者,D错误。
故选:A。
【点评】掌握生态系统的有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10.(0.5分)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一块农田中的农作物可以看成一个生态系统
B.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可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C.“鼠→蛇→鹰”可代表一个完整的食物链
D.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和数量越多,其自动调节能力越强
【分析】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平衡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由于这种能力与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关,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这种能力就越强.据此解答.
【解答】解:A、一块农田中的农作物,没有其它生物,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B、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空气、水、土壤(泥沙)等、消费者(动物),B错误;
C、“鼠→蛇→鹰”中缺少生产者;
D、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D正确。
故选:D。
【点评】植物生态系统的概念、组成和意义是解题的关键.
11.(0.5分)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如图所示几种植物进行了观察和记录,其中错误的是( )
A.以上植物根据有无茎叶,可分为两类,2、4和1、3
B.通过1植物监测空气污染
C.3是单细胞藻类,细胞内有叶绿体
D.植物2、4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和无机盐
【分析】根据植物的繁殖方式,一般把植物分成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两大类,其中孢子植物不结种子,但产生孢子,用孢子繁殖后代,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种子植物是植物界中较高等的一个类群,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分析图可知:1是葫芦藓、2是蕨、3是衣藻,4是银杏。
【解答】解:A、上图四种植物中、2是蕨属于蕨类植物有茎叶的分化,4银杏是裸子植物有茎叶的分化。
B、5是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有茎,但体内无输导组织,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容易从背腹两面侵入而威胁苔藓植物的生活,B正确。
C、3是衣藻属于单细胞藻类植物、茎和叶的分化,能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D、2蕨属于蕨类植物,可以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和无机盐。
故选:A。
【点评】关键是掌握各植物类群的特征。
12.(0.5分)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如图为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示意图,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所有生物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太阳能
B.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起点是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所固定的能量
C.草固定的太阳能等于兔、狼的能量之和
D.能量的传递是单方向的、逐级减少的
【分析】能量流经生态系统各个营养级时是逐级递减,而且流动是单向的、不是循环的,最终在环境中消失。
【解答】解:AB、在生态系统中。所以,A、B正确。
C、由于呼吸作用散失能量、狼的能量之和。
D、能量流经生态系统各个营养级时是逐级递减、不是循环的,D正确。
故选:C。
【点评】掌握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解题的关键。
13.(0.5分)震旦鸦雀被称为“鸟中大熊猫”,其雏鸟不会主动觅食,先由亲鸟喂养,最终雏鸟才能像亲鸟一样用坚硬的喙敲打芦苇秆,捉出里面的虫子。下列对震旦鸦雀的捕食行为描述错误的是( )
A.此捕食行为能适应复杂的环境
B.此行为完全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
C.震旦鸦雀作为消费者,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D.是通过后天学习和生活经验获得的
【分析】(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如蜘蛛结网等。
(2)学习行为是在体内的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如小狗做算术题等。
【解答】解:ABD、震旦鸦雀雏鸟最终像亲鸟一样用坚硬的喙敲打芦苇秆,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属于学习行为,B错误。
C、震旦鸦雀属于生态系统的消费者,C正确。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动物行为获得途径和特点。
14.(0.5分)排球运动员在比赛中需完成手腕屈和伸等动作,关于这些动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在神经系统调节下完成
B.由一块骨骼肌收缩完成
C.由骨骼肌牵引骨绕关节活动完成
D.体现了关节的牢固和灵活
【分析】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由于骨骼肌收缩,并且牵引了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而完成的。
【解答】解:A、运动的产生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完成的,身体的这部分就可能会瘫痪,A正确;
B、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B错误;
C、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
D、在运动中,密闭的关节腔内有滑液、又灵活。
故选:B。
【点评】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由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
15.(0.5分)善于夜晚出来捕食的眼镜猴,眼睛又大又圆;而在黑暗的地下洞穴中活动的鼹鼠眼睛非常小,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是( )
A.器官越使用越发达,不使用则退化
B.生物自身发生定向变异造成的
C.为了适应环境,眼睛产生了变异
D.适应各自的生活环境而被选择下来
【分析】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
【解答】解:A.用进废退这个观点最早是由法国生物学家拉马克提出,提出了两个法则:一个是用进废退。所以“器官越使用越发达,A错误。
BC.生物的变异都是不定向的。所以、鼹鼠不能为了适应环境,BC错误。
D.生存斗争的结果是适应环境的生物(或个体)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这就是适者生存,眼镜猴,是适应各自的生活环境而被选择下来。
故选:D。
【点评】掌握自然选择学说的含义是解题的关键。
16.(0.5分)有一种鸟,其习性是在远离人类活动的区域生活。在没有人类活动的原始森林中,这种鸟可以自由自在地生活。后来,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会使这种鸟的活动范围更大,数量会增加
B.会使这种鸟的生存范围缩小,可能威胁到它的生存
C.旅游开发有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鸟类的减少和消失不会影响当地的环境
D.旅游开发不会影响鸟类的生活,其数量不会发生变化
【分析】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栖息地的丧失、人类的滥捕乱杀和外来物种的入侵。
【解答】解:对于陆地生活的动物,足够的食物,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鸟的栖息地遭到破坏,这一行为会使得该鸟类的生存空间将缩小。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
17.(0.5分)攥紧中国种子,端稳中国饭碗。“水稻之子”袁定阳接续“袁梦”,继续加快耐盐碱水稻配套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的研发。高寒耐盐碱高产水稻的培育利用的是( )
A.生物种类的多样性B.生物数量的多样性
C.基因的多样性D.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分析】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三个层次。
【解答】解: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为动植物的遗传育种提供了丰富的遗传资源。
故选:C。
【点评】掌握基因多样性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
18.(0.5分)如图为各种微生物的结构示意图,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③都有细胞核B.①②③都是单细胞
C.a是③产生的孢子D.①②营寄生生活
【分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真菌有真正的细胞核,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菌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集中的区域。图中①细菌、②酵母菌、③霉菌(青霉)。
【解答】解:A、①细菌体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酵母菌和霉菌都具有细胞核;
B、①细菌和②酵母菌是单细胞生物。B错误;
C、图中③是霉菌(青霉),a是孢子。
D、①细菌,只能依靠现成的有机物为食,①细菌营寄生或腐生生活。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各种微生物的特征及其作用,明确各微生物的特征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9.(0.5分)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中国科学院当天在北京正式在线发布《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3版》,这一版较2022版新增10027个物种,于2022~2023年发现的新物种红唇棘蜥和长腹新蝎蛉。下列关于两个新物种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它们都能在陆地上生活,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B.长腹新蝎蛉的体温不恒定而红唇棘蜥的体温恒定
C.它们的体表都有能防止或减少体内水分蒸发的结构
D.它们都用肺呼吸
【分析】1、根据动物的体内有无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无脊椎动物的身体内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如: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等。脊椎动物的身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2、红唇棘蜥属于爬行动物,而长腹新蝎蛉属于节肢动物中的昆虫。
3、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陆生爬行,少数种类后生入水或穴居;体被表皮形成的鳞片或真皮形成的骨板,缺乏皮肤腺体;四肢强大,趾端具爪,适于爬行;用肺呼吸,体内受精、陆地繁殖;体温不稳定。
4、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
【解答】解:A、红唇棘蜥和长腹新蝎蛉都能在陆地上生活,红唇棘蜥属于陆生脊椎动物;
B、长腹新蝎蛉和红唇棘蜥的体温都不恒定,B错误;
C、长腹新蝎蛉属于节肢动物;红唇棘蜥属于爬行动物,因此它们的体表都有能防止或减少体内水分蒸发的结构;
D、红唇棘蜥用肺呼吸,D错误。
故选:C。
【点评】解答此题要掌握爬行动物与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20.(0.5分)水稻和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大豆是我国主要的油料作物,它们的分类关系如下表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分类等级“种”比“属”包含的生物种类多
B.与大豆相比,水稻和小麦的共同特征更多
C.相对于大豆,水稻、小麦同属不同种,故亲缘关系较远
D.这三种植物与银杏都属于被子植物
【分析】为了弄清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它们分成不同的等级,生物分类的等级从高到低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最大的等级是界,最小的等级是种,解答即可。
【解答】解:A、分类等级“种”比“属”包含的生物种类少。
BC、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种类越多;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种类越少。水稻和小麦同科,科的分类单位小于门,水稻和小麦的共同特征更多,B正确:C错误。
D、水稻、大豆都属于被子植物,D错误。
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对生物的分类及分类单位的认识,需牢记相关知识。
二、综合应用题(每空1分,共10分)
21.(5分)如图为人类和类人猿的骨骼图,对比分析两者异同,可对人类起源和发展有更多的认识。据图回答问题:
(1)人类与类人猿的骨骼很相似,通过系列证据,科学家推测 森林古猿 。
(2)从行走方式看,类人猿的行走为臂行,而人类为 直立行走 。在人类进化中,行走方式改变具有的重要意义是 使前肢解放出来,开始使用和制造工具 。
(3)从头骨看,人的头骨脑容量 大 (填“大”或“小”),这与人类在发展的过程中学会人工取火,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关。
(4)人类的祖先在群体生活中还产生了 语言 。使得人类个体之间能更好地交流和合作。
【分析】1、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2、图中左为类人猿骨骼,右为人类骨骼。
【解答】解:(1)由图可知,人类与类人猿的骨骼很相似,科学家推测。
(2)从骨骼图看,类人猿的上肢明显长于下肢,下肢比较长,因此类人猿的行走为臂行。在人类进化中,开始使用和制造工具。
(3)从头骨看,人的头骨脑容量大,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关。
(4)人类的祖先在群体生活中还产生了语言,使得人类个体之间能更好地交流和合作。
故答案为:(1)森林古猿。
(2)直立行走;使前肢解放出来
(3)大。
(4)语言。
【点评】掌握人类的起源和进化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2.(5分)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实,广大中小学生有了充足的睡眠时间。睡眠不足对学习能力会有怎样的影响?某科研团队以小鼠为实验对象,建立模拟人类睡眠不足状态的模型
①选取发育状况一致的健康小鼠16只,随机均分为A、B两组。
②采用适当的实验方法,限制B组小鼠的每日睡眠时长,使其睡眠时长为每日3.5小时,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
③在实验的第7天、第14天、第21天,分别对两组中的每只小鼠走出同一迷宫的时间进行四次测量,计算平均值。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1)该实验作出的假设是 睡眠不足会对小鼠的学习能力有(或没有) 影响。
(2)在限制睡眠时长的实验中,A组和B组是一组对照实验,其变量是 每日睡眠时长 。
(3)分析图片可知,随着每组小鼠走迷宫次数的增多,小鼠走出迷宫的平均时间逐渐减少 学习 行为。
(4)对比两组小鼠走出迷宫的平均时间,你认为该科研团队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睡眠不足会对小鼠的学习能力造成影响,降低小鼠的学习能力 。
(5)本实验对你有怎样的启示? 睡眠不足会使学习能力减弱(或中学生应每天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写出一条即可)。
【分析】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一般的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解答】解:(1)作出假设是在观察和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参考有关资料。该实验提出的问题是:睡眠不足对学习能力会有怎样的影响,本实验的假设可以是:睡眠不足会对小鼠的学习能力有(或没有)影响。
(2)限制B组小鼠的每日睡眠时长,使其睡眠时长为每日3.5小时。A组小鼠不限制睡眠时长,A组和B组是一组对照实验。
(3)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分析图片可知,小鼠走出迷宫的平均时间逐渐减少。
(4)对比两组小鼠走出迷宫的平均时间,可见。所以,降低小鼠的学习能力。
(5)睡眠不足会降低小鼠的学习能力,人和鼠都是哺乳动物;中学生应每天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写出一条即可)。
故答案为:
(1)睡眠不足会对小鼠的学习能力有(或没有)影响
(2)每日睡眠时长
(3)学习
(4)睡眠不足会对小鼠的学习能力造成影响,降低小鼠的学习能力
(5)睡眠不足会使学习能力减弱(或中学生应每天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识记并理解对照实验的设计原则和方法。
等级
水稻、小麦和大豆的分类关系
种
水稻
小麦
大豆
属
稻属
小麦属
大豆属
科
禾本科(禾亚科)
豆科(蝶形花亚科)
纲
单子叶植物纲
双子叶植物纲
门
被子植物门
等级
水稻、小麦和大豆的分类关系
种
水稻
小麦
大豆
属
稻属
小麦属
大豆属
科
禾本科(禾亚科)
豆科(蝶形花亚科)
纲
单子叶植物纲
双子叶植物纲
门
被子植物门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共4页。
这是一份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共4页。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