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河北省沧州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

    河北省沧州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第1页
    河北省沧州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第2页
    河北省沧州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第3页
    还剩1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河北省沧州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河北省沧州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下列关于的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 Ca-40 Cl-35.5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编号填入下面的表格中,20×2=40分)
    1. 纳米铜在室温下可拉长50多倍而不出现裂纹,是利用了它的
    A. 导电性B. 延展性C. 硬度大D. 导热性
    【答案】B
    【解析】
    【详解】纳米铜在室温下可拉长50多倍而不出现裂纹,这利用了它的延展性。
    故选B。
    2. 2023年某县电商文化节推出了富硒黑小麦,富硒小麦具有增强机体抵抗力的作用,其中的“硒”是指
    A. 单质B. 元素C. 分子D. 原子
    【答案】B
    【解析】
    【详解】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富硒小麦中的“硒”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硒”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指的是元素;
    故选:B。
    3. 我国近代化学先驱徐寿创造了部分元素的汉语名称。下列元素名称与符号不一致的是
    A. 钠(Na)B. 钙(Ca)C. 镁(Zn)D. 锰(Mn)
    【答案】C
    【解析】
    【详解】A、钠的元素符号表示为Na,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钙的元素符号表示为Ca,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镁的元素符号表示为Mg,锌的元素符号表示为Zn,故C错误,符合题意;
    D、锰的元素符号表示为Mn,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 传统手工豆腐制作过程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泡豆磨浆B. 过滤豆浆
    C. 卤水点浆D. 包压成型
    【答案】C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
    【详解】A、泡豆磨浆,是黄豆的形态发生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B、过滤豆浆,是将豆浆与豆渣分离,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C、卤水点浆是卤水使豆浆中蛋白质变性凝结的过程,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正确;
    D、包压成型是豆腐的形态发生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故选C。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①B. ②C. 3D. 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物质是由粒子组成的,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故①错误;②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二氧化碳是由碳、氧元素组成的,故②正确;③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1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1个碳原子、2个氧原子构成的,故③错误;④二氧化碳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故④错误。故选 B 。
    6. 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 点燃酒精灯B. 倾倒液体
    C. 加热液体D. 读取液体体积
    【答案】D
    【解析】
    【详解】A. A正确,不符合题意;
    B. B正确,不符合题意;
    C. C正确,不符合题意;
    D. 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7. 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其中○表示X原子, ●表示Y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物由原子直接构成B. 生成物是混合物
    C. 用符号表示为2XD. 反应中不发生变化的原子有两种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和题中信息知,A、反应物由分子构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故A错误;B、生成物是纯净物,由同一种物质组成,故B错误;C、用符号表示为X2,故C错误;D、反应中不发生变化的原子有两种,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的划分,原子的重新组合,故D正确。
    8. 实现“低碳经济”的一种策略是节约能源。如右图所示的四种制取氧气的方法中最节能的是

    A. ①B. ②C. ③D. ④
    【答案】C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节能环保,并对实验方案的评价。获得氧气的方法有多种,通电分解水能得到氧气,但是要消耗电能;实验室可以用加热氯酸钾或高锰酸钾的方法制氧气,也可以用分解过氧化氢的方法制氧气;选择制取方法时一定要考虑节约能源。
    【详解】A、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需要加热,会消耗热能,选项A错误;
    B、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时,需要加热,消耗热能,选项B错误;
    C、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时,不需要加热,用了催化剂二氧化锰,二氧化锰可以循环使用,选项C正确;
    D、通电分解水得到氧气,不仅产生氧气慢而且还要消耗大量的电能,选项D错误。故选C。
    9. 下列符号中,表示2个氮分子的是
    A. 2N2B. 2NC. N2D. 2N2O
    【答案】A
    【解析】
    【详解】分子用化学式来表示,在化学式前加上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故2个氮分子表示为2N2,则A选项正确;
    故答案A。
    10. 下列关于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 该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不变
    C. 生成的与的分子个数比为
    D. 参加反应的与生成的的质量比为
    【答案】C
    【解析】
    【详解】A.置换反应是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的单质和化合物的化学反应,是化学中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之一,该反应不符合此形式,A错误,不符合题意;
    B.反应前有2个过氧化氢分子,反应后有2个水分子和1个氧分子,共3个分子,化学反应前后分子个数改变,B错误,不符合题意;
    C.由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的 H2O 与 O2 的分子个数比为 2:1,C正确,符合题意;
    D.参加反应的 H2O2 与生成的 O2 的质量比=,D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1. 下图表示60g某固体物质在100g水中的溶解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B. Ⅱ中溶液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
    C. 5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60gD. Ⅱ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比Ⅲ的大
    【答案】B
    【解析】
    【详解】A、比较Ⅱ和Ⅲ可知,在100g水中,温度越高,该物质溶解的质量越多(II中有部分物质未溶解,Ⅲ中物质全部溶解),所以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错误;
    B、观察图示可知,II中有部分该物质未溶解,所以II中的溶液是该物质在该温度(20°C)下的饱和溶液,正确;
    C、根据图示可知,如果II为饱和溶液,则该物质在50°C时的溶解度为60 g,如果II为不饱和溶液,则该物质在50°C时的溶解度大于60g,由于根据图示无法判断II是否为饱和溶液,所以无法确定该物质在50°C时的溶解度,错误;
    D、比较和可知,和中含有溶剂的质量相等(都为100g),II中含有溶质的质量小于Ⅲ中含有溶质的质量(Ⅱ中溶质质量丙>甲
    C. 氮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
    D. 氖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由甲的位置可知,甲为氦元素,元素符号是He,不符合题意;
    B、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横行)中的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序数依次增多,故原子序数:丙>乙>甲,符合题意;
    C、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氮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不符合题意;
    D、氖是10号元素,在原子中,质子数=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故氖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3. 对下列生活中的现象或做法解释不合理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所以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更易晾干,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解释,选项解释合理,不符合题意,故A错误;
    B.燃烧需要同时具备三个条件:物质有可燃性、温度达到着火点、与氧气充分接触;灭火时只需要破坏其中一个条件即可。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是由于可燃物与空气隔绝,选项解释合理,不符合题意,故B错误;
    C.铝制品比铁制品更耐腐蚀,是因为铝在常温下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铝制品表面易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铝的进一步腐蚀,选项解释合理,不符合题意,故C错误;
    D.“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间隔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分子大小没有改变,选项解释不合理,符合题意,故D正确。
    故选:D。
    14. 载入航天器中处理CO2的一种方法为 ,X的化学式为
    A. LiB. Li2OC. Li2CO3D. LiOH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如题,反应前锂原子、氧原子、碳原子的个数分别是4、8、2,反应后锂原子、氧原子、碳原子的个数分别是0、2、0,则2X中含有4个锂原子、2个碳原子、6个氧原子,则X中含有2个锂原子、1个碳原子、3个氧原子,故化学式是,故选:C。
    15. 日前,金属材料顶级期刊《Acta材料》刊登我国科学家成功研制用于外太空核反应堆的高强韧钼合金。钼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钼属于金属元素
    B. 钼的原子序数是42
    C. 钼的相对原子质量为95.96g
    D. 钼合金比钼硬度大、强度高
    【答案】C
    【解析】
    【详解】A、钼为“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该选项说法正确;
    B、元素周期表右下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则钼的原子序数是42,该选项说法正确;
    C、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为“1”,而不是“g”,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合金的硬度、强度比组成其成分的纯金属的大,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16. 下列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 探究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C. 验证水组成
    D. 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
    【答案】B
    【解析】
    【详解】A、红磷燃烧能够消耗空气中的氧气,氧气消耗后,容器中的气压减小,在外界大气压作用下,水进入容器,进入容器中的水的体积即为容器中空气中的氧气体积,进一步可以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故A正确;
    B、该过程中无明显现象,说明铜、银都不能和硫酸亚铁反应,说明铁最活泼,不能比较铜和银的活动性顺序,故B不正确;
    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同时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故C正确;
    D、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热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氧气,铜片上的红磷不能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7. 如图是三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①和②化学性质相似B. 它们表示三种元素
    C. 表示稳定结构的是②和③D. 表示阳离子的是②
    【答案】C
    【解析】
    【详解】A、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原子结构为最外层电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②与③的化学性质相似,不符合题意;
    B、质子数(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归为一种元素,①②为一种元素,不符合题意;
    C、稳定结构即最外层电子数达到8个电子(第一层为2个电子),②与③为稳定结构,符合题意;
    D、阳离子指的是与原子失去电子得到的带正电的离子,②为O2-,是阴离子,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8. 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密闭的容器内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的数据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X=5B. 该反应可能是化合反应
    C. 丁一定是化合物D. 丙可能是催化剂
    【答案】C
    【解析】
    【分析】反应后质量增加的属于生成物,反应后质量减少的属于反应物,反应后质量不变可能属于催化剂,进行分析判断。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增加了,故是生成物,生成的质量为14g;同理可以确定乙是生成物,生成的质量为;丁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为;由质量守恒定律,丙应是生成物,生成的质量为,故X的数值为。
    【详解】A、X的数值为,故选项说法错误;
    B、该反应的反应物为丁,生成物是甲、乙、丙,符合“一变多”的形式,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C、丁是分解反应的反应物,一定是化合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D、丙是生成物,不是催化剂,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的是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分析表中数据(反应后质量增加的属于生成物、质量减少的属于反应物),灵活运用质量守恒定律。
    19. 某品牌补钙药品的部分说明书如下图所示。若人体对该药品中钙的平均吸收率为30%,按照说明书服用,每天实际被人体吸收的钙元素质量为
    A. 0.18gB. 0.36gC. 0.60gD. 1.20g
    【答案】B
    【解析】
    【详解】解:根据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可得,该药品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每天服用的钙片中含有钙元素的质量:1.5g×40%=0.6g,每天实际被人体吸收的钙元素质量为:0.6g×30%=0.18g,每天两片0.18g×2=0.36g,故选B。
    20. 下列事实从微观角度来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
    A. 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B. 氧气压缩为液氧﹣﹣氧分子的体积变小
    C. 湿衣服在太阳下容易晒干﹣﹣温度越高,水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
    D. 过氧化氢与水的元素组成相同而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
    【答案】B
    【解析】
    【详解】A、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微观解释正确,不符合题意;
    B、氧气压缩为液氧,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的间隔变小,微观解释不正确,符合题意;
    C、湿衣服在太阳下容易晒干,是因为阳光下温度高,温度越高,水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微观解释正确,不符合题意;
    D、过氧化氢与水的元素组成相同而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不同种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微观解释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二、填空题(共46分)
    【生活现象解释】
    21. 20世纪50年代,沧州遭遇特大暴雨,河水泛溢,淹没了铁狮子一半身体。当时中国文物保护水平有限,一些自称专家的人主张必须保护铁狮子。按照苏联专家建议,他们决定在原底座上为铁狮子加盖一座八角亭,用以遮风避雨,防止风雨侵蚀。八角亭建好后,铁狮子似乎得以妥善“保护”了。但很快,专家们就发现,铁狮子腐蚀的速度反而加快了,身体也开始变形。原来,八角亭阻隔了阳光直接晒干铁狮子身上的水分,水汽反而聚集在铁片缝隙中。
    那么你写三条防止铁生锈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刷油漆 ②. 电镀 ③. 涂油等
    【解析】
    【详解】铁与水和氧气同时接触时容易生锈,根据铁生锈的条件预防铁生锈可以采取的措施隔绝氧气或水,或同时隔绝氧气和水;因此防止铁生锈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刷油漆、电镀、涂油等。
    22. 小组同学在实践活动中制作了如下图所示的简易净水器,并用其净化浑浊的河水。

    (1)活性炭的作用是_____。
    (2)得到的水属于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答案】(1)吸附色素和异味
    (2)混合物
    【解析】
    【小问1详解】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小问2详解】
    经过简易净水器的过滤、吸附后,得到的水中仍含有可溶性杂质,属于混合物。
    【科普阅读理解】
    23.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广袤无际的自然界是一个碳的世界。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变化,对于生态环境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随着工业生产的高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排入大气中的CO2越来越多,导致温室效应增强。减少CO2排放,实现碳中和,已成为全球共识。碳替代、碳减排、碳封存、碳循环是实现碳中和的4种主要途径。科学家预测,到2050年,4种途径对全球碳中和的贡献率如图1。
    CO2的吸收是碳封存的首要环节,常选用NaOH、氨水、一乙醇胺等作吸收剂。在研究膜吸收法吸收CO2时,研究人员通过实验比较了一乙醇胺,二乙醇胺,氨基乙酸钾3种吸收剂对烟气中CO2的脱除效果,其结果如图2。
    我国提出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彰显了负责任大国的作为与担当。实现碳中和人人有责,让我们从衣食住行点滴做起,节约能源,低碳生活。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界碳的循环中,化石燃料燃烧______(填“吸收”或“释放”)CO2。
    (2)由图1可知,到2050年,对全球碳中和贡献率最大的途径是______。
    (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填“对”或“错”)。
    ①由图2可知,随烟气流速增大,CO2脱除效果增强。______
    ②节约用电,绿色出行,有助于实现碳中和。______
    (4)对比图2中三条曲线,得出的结论是:在实验研究的烟气流速范围内,当烟气流速相同时,______。
    【答案】(1)释放 (2)碳替代
    (3) ①. 错 ②. 对
    (4)氨基乙酸钾对烟气中CO2的脱硫效果最好
    【解析】
    【小问1详解】
    )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燃烧都会生成二氧化碳,所以化石燃料燃烧释放CO2;
    【小问2详解】
    由图1可知,到2050年,碳替代、碳减排、碳封存、碳循环4种主要途径对全球碳中和的贡献率分别为:47%、21%、15%、17%,其中对全球碳中和贡献率最大的途径是碳替代;
    【小问3详解】
    ①由图2可知,随烟气流速增大,CO2脱除效果减弱,故说法错误;②生活中做到节约用电、绿色出行可以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实现“碳中和”,故说法正确;
    【小问4详解】
    对比图2中三条曲线,得出的结论是:在实验研究的烟气流速范围内,当烟气流速相同时,氨基乙酸甲的二氧化碳脱除率最高,二乙醇胺的二氧化碳脱除率最低。
    【基本实验及其原理分析】
    24. 根据下图所示实验解答问题。
    (1)A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KMnO4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2)B中,铁丝燃烧生成的黑色固体是_______________。
    (3)C中,电解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一段时间后,关闭电源,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b口处,打开活塞,观察到_______________,说明有O2生成。
    【答案】(1) ①. 试管 ②.
    (2)四氧化三铁##Fe3O4
    (3) ①. ②.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图可知,仪器a为试管;
    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2详解】
    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故生成的黑色固体是四氧化三铁;
    【小问3详解】
    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在电解水实验中,“正氧负氢”,b管与正极相连,产生的是氧气,氧气具有助燃性,故一段时间后,关闭电源,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b口处,打开活塞,观察到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
    25. 水在化学实验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中分别用到水。

    请回答:
    (1)实验A中水的作用是_____;
    (2)实验B中集气瓶中水的主要作用是_____;
    (3)实验C中热水的作用是提供热量和_____;
    (4)实验D中水的作用是_____和_____。
    【答案】 ①. 吸收生成的SO2气体,防止污染环境 ②. 迅速降温(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③. 隔绝空气(或O2) ④. 作溶剂(溶解CO2) ⑤. 作反应物
    【解析】
    【分析】硫在氧气中点燃生成二氧化硫,红磷在氧气中点燃生成五氧化二磷,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
    【详解】(1)硫在氧气中点燃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故实验A中水的作用是吸收生成的SO2气体,防止污染环境。
    (2)红磷在氧气中点燃生成五氧化二磷,放出大量热,故实验B中集气瓶中水的主要作用是迅速降温。
    (3)物质燃烧的条件是物质是可燃物、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有氧气参与,故实验C中热水的作用是提供热量和隔绝空气(或O2)。
    (4)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故实验D中水的作用是作溶剂(溶解CO2)和作反应物。
    【点睛】物质燃烧的条件是物质是可燃物、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有氧气参与。
    【综合知识应用】
    26. 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这四种物质中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其中A为无色气体单质,B、C为氧化物,且B为有毒气体,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它们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反应条件及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已省略)。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_______ ;D _______ 。
    (2)写出由物质C转化为物质B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 。
    【答案】 ①. O2 ②. CaCO3 ③. C+CO22CO
    【解析】
    【分析】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这四种物质中均含有同一种元素。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可推出D为碳酸钙,D能与C相互转化,C能与B相互转化,且B、C为氧化物,且B为有毒气体,可推出C为二氧化碳,B为一氧化碳,A为无色气体单质,且A能转化为B和C,可推知A是氧气。
    【详解】(1)由上述分析可知,A为氧气,化学式为O2,D为碳酸钙,化学式为CaCO3。故填:O2 CaCO3;
    (2)物质C转化为物质B,即二氧化碳转化为一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CO22CO。
    【点睛】推断题要抓特殊物质的特殊性质,通过特殊的转化关系入手去进行分析与判断。
    三、科学探究题(共10分)
    27. 实验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方法。回答问题。

    (1)图一装置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过程中需反复推拉两端注射器的活塞,目的是_______。
    (2)若要制取并收集大量较纯净的氧气,可从图二中选择的装置组合是___(填字母),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若要回收反应后溶液中剩余的固体,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___。
    【答案】 ①. 使氧气充分反应; ②. BD; ③. 2H2O22H2O+O2↑ ④. 漏斗。
    【解析】
    【详解】(1)根据使氧气充分反应解答;(2)根据锥形瓶盛装反应物的量较多,排水法收集的气体较纯净解答;根据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解答;(3)根据过滤需要的玻璃仪器解答。(1)图一装置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过程中需反复推拉两端注射器的活塞,目的是使氧气充分反应;(2) 锥形瓶盛装反应物的量较多,排水法收集的气体较纯净,故若要制取并收集大量较纯净的氧气,可从图二中选择的装置组合是BD;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3)若要回收反应后溶液中剩余的固体,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漏斗。
    28. 絮凝剂常用于水的净化,实验小组探究用絮凝剂净水时影响净化效果的因素。
    【查阅资料】絮凝剂溶于水后能够吸附水中悬浮物并发生沉降,从而达到净水目的。硫酸铁是一种常见的絮凝剂。
    【进行实验】
    Ⅰ.配制水样和絮凝剂溶液
    配制水样:向10L水中加入25g高岭土,搅拌、静置,取上层液作为水样。
    配制絮凝剂溶液:用100mL水和5g硫酸铁进行配制。
    Ⅱ.探究影响水样净化效果的因素
    取水样,向其中加入絮凝剂溶液,搅拌,测定静置不同时间水样的浊度,并计算浊度去除率(浊度去除率越高代表净化效果越好)。实验记录如下:
    解释与结论】
    (1)配制絮凝剂溶液的操作如下图所示。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B中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2)②中浊度去除率比①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依据④~⑦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
    (4)探究等量水样中加入絮凝剂溶液的体积对净化效果影响的实验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
    【反思与评价】
    (5)依据实验数据,不能得出“静置时间相同时,等量水样中加入絮凝剂溶液的体积越大,净化效果越好”的结论,其证据是______________。
    【答案】(1) ①. CDAB ②. 加快溶解速度
    (2)加入了絮凝剂 (3)静置时间越长,浊度去除率越高
    (4)①②③##⑦⑧⑨
    (5)⑧⑨实验对比得出,两组实验中水样的质量与静置时间都相同,⑧中絮凝剂加入体积较少,浊度去除率较高
    【解析】
    【小问1详解】
    配制絮凝剂溶液的操作为:计算出需要溶质的质量及溶剂的体积,先用天平称量出需要的絮凝剂的质量,将絮凝剂倒入烧杯中,用量筒量取需要水的体积,将水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加快溶解,待全部溶解后溶液配制成功;故操作顺序为CDAB;玻璃棒搅拌的目的为加快溶解速度;
    【小问2详解】
    ②中加入了絮凝剂,①中没有絮凝剂,则②中浊度去除率比①高;
    【小问3详解】
    实验④~⑦中等质量的水样中加入的絮凝剂体积也相同,根据表格数据得出静置时间越长,浊度去除率越高;
    【小问4详解】
    观察表格数据得出实验①②③或者实验⑦⑧⑨中水样的体积相等,静置时间相等,加入絮凝剂的体积不一样,则实验①②③或者实验⑦⑧⑨可以探究等量水样中加入絮凝剂溶液的体积对净化效果影响;
    【小问5详解】
    观察实验数据可以发现实验⑧与⑨可知,实验⑧中浊度去除率较高,但絮凝剂加入的体积较少,则不能得出结论“静置时间相同时,等量水样中加入絮凝剂溶液的体积越大,净化效果越好”。
    四、实际应用定量计算(共4分)
    29. 钙在冶炼工业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可采用电解熔融氯化钙的方法生产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l2 Ca+Cl2↑,若制得40kgCa。请计算:参加反应的CaCl2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及结果)。
    【答案】解:设参加反应的氯化钙的质量为x
    x=111kg
    答:参加反应的氯化钙的质量为111kg
    【解析】
    【详解】见答案。选项
    现象或做法
    解释
    A
    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更易晾干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B
    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
    C
    铝制品比铁制品更耐腐蚀
    铝表面易形成致密氧化膜
    D
    “热胀冷缩”现象
    分子大小随温度变化而变化
    物质




    反应前的质量
    12
    27
    5
    56
    反应后的质量
    26
    37
    X
    30
    实验序号
    水样的体积/mL
    加入絮凝剂溶液的体积/mL
    静置时间/min
    浊度去除率/%

    200
    0
    20
    12.48

    200
    0.2
    20
    7654

    200
    0.3
    20
    84.60

    200
    0.4
    5
    64.45

    200
    0.4
    10
    70.85

    200
    0.4
    15
    81.04

    200
    0.4
    20
    86.02

    200
    0.5
    20
    88.15

    200
    0.6
    20
    86.49

    相关试卷

    121,河北省沧州市吴桥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121,河北省沧州市吴桥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化学试题,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案请用黑色钢笔或签字笔填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北省沧州市吴桥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河北省沧州市吴桥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化学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案请用黑色钢笔或签字笔填写,分类法有助于更好地认识物质,下列物质属于溶液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北省沧州市吴桥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河北省沧州市吴桥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化学试题,共6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