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物质由微粒构成,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4页,四个大题,25个小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照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Mg-24 A1-27 Ca-40 Fe-56 Zn-65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中小学开设的劳动课内容丰富多样。下列课程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A. 学习插花B. 制作木雕C. 用葡萄酿酒D. 用皱纹纸制作纸玫瑰
【答案】C
【解析】
【详解】A.学习插花,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制作木雕只是物体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葡萄酿酒过程中有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用皱纹纸制作纸玫瑰只是物体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物质的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分,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2. 2023年12月13日,联合国气候大会共同达成了“阿联酋共识”,该协议首次呼吁各国“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下列能源不属于化石能源的是
A. 煤B. 太阳能C. 天然气D. 石油
【答案】B
【解析】
【详解】化石能源包含煤、石油和天然气。太阳能不属于化石能源。
故选B。
3. 为相对原子质量测定作出卓越贡献的中国科学家是
A. 张青莲B. 门捷列夫C. 屠呦呦D. 袁隆平
【答案】A
【解析】
【详解】A. 张青莲对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重要贡献,故选项正确;
B. 门捷列夫是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故选项错误;
C. 屠呦呦发现了青蒿素对疟疾的有效治疗方法,故选项错误;
D.袁隆平是“杂交水稻之父”,对水稻培育做出重大贡献,故选项错误。
故选:A
4. 2023年春节期间,郑州市规定在限定时间、限定地点可燃放鞭炮。下列标志表示禁止燃放鞭炮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图示为禁止烟火标志,不符合题意;
B、图示为禁止燃放鞭炮标志,符合题意;
C、图示为有毒品标志,不符合题意;
D、图示为禁止吸烟标志,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 空气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工业上从空气中获取氧气的过程中发生了物理变化
B. 二氧化碳、一氧化碳都是主要的空气污染物
C. 氧气常用作火箭发射的燃料
D. 稀有气体用于制作霓虹灯,是因为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不活泼
【答案】A
【解析】
【详解】A、工业上利用液氮和液氧的沸点不同,将它们进行分离,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该选项说法正确;
B、一氧化碳有毒,会污染空气,但二氧化碳不是空气污染物,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氧气具有助燃性,但不具有可燃性,不能作燃料,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稀有气体可用于制作霓虹灯,是因为稀有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A。
6. 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 过滤B. 检查气密性
C. 量取液体D. 闻气味
【答案】C
【解析】
【详解】A、过滤时,应遵循“一贴二低三靠”,即滤纸紧贴烧杯,滤纸低于漏斗边缘,滤液低于滤纸边缘,烧杯紧靠漏斗,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的一边,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该选项操作正确;
B、检查该装置气密性时,先将导管放入水中,再用手紧握试管,若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该选项操作正确;
C、用量筒量取液体读数时,应平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该选项操作不正确;
D、闻气体气味时,用手轻轻扇动,使极少量气体飘入鼻孔,该选项操作正确。
故选C。
7. 物质由微粒构成。下列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是
A. 氨气、铁B. 干冰、氧气C. 金刚石、汞D. 硫酸铜、氮气
【答案】B
【解析】
【详解】A、氨气是由分子构成,但铁为金属单质,是由原子构成,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干冰为固体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氧气均是由分子构成,该选项符合题意;
C、金刚石和汞都是由原子构成,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硫酸铜由铜离子和硫酸根构成,氮气是由氮分子构成,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 下列物质均可用于消毒,其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 臭氧(O3)B. 酒精(C2H5OH)C. 次氯酸钠(NaClO)D. 二氧化氯(C1O2)
【答案】D
【解析】
【分析】氧化物是指含有两种元素,且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
【详解】A、臭氧中只含一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酒精中含有三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次氯酸钠中含有三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氯是由氯、氧两种元素组成,属于氧化物,该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9.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B. 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
C. 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 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铁钉表面生成红色物质
【答案】D
【解析】
【详解】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色烟雾,故选项说法错误;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C、铁丝在空气中只能烧至发红,不会产生火星,故选项说法错误;
D、铁丝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铜是红色物质,铁丝表面有红色物质生成,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10. 元素观、微粒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可以构成分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B. 分子可再分,原子不可再分
C. 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D. 原子中一定有质子、中子和电子
【答案】A
【解析】
【详解】A.原子可以构成分子,例如两个氧原子构成一个氧分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例如氦气由氦原子构成,故A正确;
B.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再分,原子不可再分,故B错误;
C.粒子包括分子、原子、粒子等,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例如1个水分子和1个氖原子质子数都为10,故C错误;
D.氢原子中无中子,故D错误。
故选:A。
11. 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氢气燃烧时,火焰呈淡蓝色,甲烷燃烧时,火焰呈蓝色,通过火焰颜色无法区分,不符合题意;
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除去颜色和异味,但不能除去所有的可溶性杂质,不能将自来水变成纯净水,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不助燃,二氧化碳中有一氧化碳,无法点燃,无法除去除去CO2中少量CO,不符合题意;
D、黄铜和纯铜互相刻画,黄铜会在纯铜上留下划痕,可以证明黄铜的硬度比纯铜的大,符合题意。
故选:D。
12. 我国杰出的化学家侯德榜先生发明的候氏制碱法以氯化钠、水、氨气和二氧化碳为原料制取“碱”,该方法不可能得到的物质是
A. NaHCO3B. NH4ClC. CaCO3D. Na2CO3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反应物中含有钠、氯、氢、氧、氮、碳等元素,不含钙元素,所以该方法不可能得到的物质是碳酸钙。故选C。
13. 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A. 加热高锰酸钾
B. 氧化铁与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
C. 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D. 电解水
【答案】A
【解析】
【详解】A、加热高锰酸钾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钾元素质量不变,随着反应的进行,产生的氧气逸出,固体的质量不断减小,则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不断增大,至完全反应,不再变化,故A 图像正确;
B、氧化铁与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随着反应的进行,固体的质量不断减小,由于反应生成了固体铁,固体的质量不会减少至0,故B图像错误;
C、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有催化剂的反应速率快,至完全反应所需的时间短,但是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不会改变生成物的质量,所以最终生成氧气的质量相等,故C图像错误;
D、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4:32=1:8,故D图像错误;
故选:A。
14. 由两种金属组成的混合物5.6g与足量稀盐酸完全反应后得0.24g氢气,则该金属混合物的组成可能是
A. 铁和锌B. 铝和镁C. 镁和锌D. 铁和铜
【答案】C
【解析】
【分析】锌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参加反应的锌与生成的氢气的质量比为65:2;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参加反应的镁与生成的氢气的质量比为24:2;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参加反应的铁与生成的氢气的质量比为56:2;铝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参加反应的铝与生成的氢气的质量比=54:6=18:2。
假设锌、镁、铁、铝在与酸反应时都看作+2价金属,则各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锌:65;镁:24;铁:56;铝:18。
产生氢气0.24克,设与酸反应的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为x。
x≈46.7。
【详解】A、Fe的相对原子质量56、Zn的相对原子质量65,组成该混合物的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都大于46.7,错误;
B、Al看作+2价的相对原子质量18、Mg的相对原子质量24,组成该混合物的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都小于46.7,错误;
C、Mg的相对原子质量24、Zn的相对原子质量65,组成该混合物的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满足一个大于46.7,一个小于46.7,正确;
C、Fe的相对原子质量56,铜排在氢之后,不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在计算中铜相对原子质量可看作无穷大,组成该混合物的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都大于46.7,错误。
故选C。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15. 用正确的化学用语填空: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_______;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形成的氧化物_______;氯化钠中的阴离子_______。
【答案】 ①. N2 ②. Al2O3 ③. Cl-
【解析】
【详解】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其化学式为N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为氧化铝,其化学式为:Al2O3;氯化钠中的阴离子是氯离子,其离子符号为:Cl-。
16. 铟镓锡体温计是传统水银体温计的替代产品,铟、镓、锡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据图回答:铟原子核外电子数是_______,等质量的铟、镓、锡三种金属中所含原子个数最多的是_______。
【答案】 ①. 49 ②. 镓
【解析】
【详解】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铟元素的原子序数为49;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铟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49;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其实际质量是成正比,由于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关系是锡>铟>镓,真实质量也是这一关系,故等质量的三种金属中,所含原子个数由多到少的顺序是:镓>铟>锡,则含有原子个数最多的为镓。
17. 日常生活中可用_______检验自来水是硬水还是软水:铁制品生锈是铁与空气中的_______发生的复杂反应。
【答案】 ①. 肥皂水 ②. 氧气、水##H2O、O2
【解析】
【详解】天然水加入肥皂水搅拌,产生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日常生活中可用肥皂水,检验自来水是硬水还是软水:铁制品生锈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发生的复杂反应。
18. 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1)反应生成的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反应过程中,化合价升高的元素是_______(填元素符号)。
【答案】(1) ①. 9:10##10:9 ②.
(2)N
【解析】
【分析】由图可知,该反应为氨气和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和水,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1详解】
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生成NO和水的质量比为:;
由分析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2详解】
氨气中氢元素显+1价,设氮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得:,x=-3,氧气中氧元素化合价为0,NO中氮元素显+2价,氧元素显-2价,水中氢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故反应过程中,化合价升高的元素是:N。
19. 2023年2月16日,梦天舱科学燃烧柜采用燃料a成功执行首次在轨点火测试。3.2g燃料a完全燃烧生成8.8g二氧化碳和7.2g水。则燃料a由_______种元素组成,该反应中参加反应氧气和生成的二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__。
【答案】 ①. 两##2##二 ②. 4:1
【解析】
【详解】8.8g二氧化碳中碳元素质量=,7.2g水中含有氢元素的质量为:,生成物8.8g二氧化碳和7.2g水所含碳、氢元素的质量和=2.4g+0.8g=3.2g,该物质中不含氧元素,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 反应的氧气质量=7.2g+8.8g-3.2g=12.8g,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氧气和生成的二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比=。
20. A-D四种物质中均含有相同的元素,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反应能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1)若A、C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液态化合物,B是气体单质,写出B物质的用途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A转化成C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反应;C转化成D时放出大量的热,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若B、C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气态化合物,A是黑色固体单质,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鉴别B、C的一种方法_______。
【答案】(1) ①. 作溶剂(合理即可) ②. 分解 ③. (合理即可)
(2)(合理即可)
【解析】
【小问1详解】
根据图示可知,A能转化为B,能转化为C,B与C能相互转化,A、C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液态化合物,B是气体单质,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水通电能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A是过氧化氢,B是水,C是氧气。B物质是水,可用作溶剂;A转化成C的反应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该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C转化成D时放出大量的热,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燃烧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热量,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小问2详解】
根据图示可知,A能转化为B,能转化为C,B与C能相互转化,若B、C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气态化合物,A是黑色固体单质,碳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A是碳,B、C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与澄清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一氧化碳不能与氢氧化钙反应,鉴别B、C的一种方法是将两种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二氧化碳,无明显变化的是一氧化碳,化学方程式表示:。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10分)
21. 生活处处有化学。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下列问题:
(1)家庭中常用天然气燃烧提供热量烧水、做饭。
(2)氢能源公交车利用氢气燃烧提供能量,可减少碳排放。
【答案】21.
22.
【解析】
【小问1详解】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2详解】
氢气燃烧生成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2. 实验是学习化学重要方法。
(1)利用甲装置探究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观察到天平指针偏右,这是为什么?_______
甲
(2)利用乙装置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待装置冷却到室温后打开止水夹,却并未观察到水进入集气瓶,请解释原因。_______
(3)从微观角度解释,所有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_______
【答案】(1)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逸散到空气中,反应后质量减少。
(2)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装置中的压强几乎不变。
(3)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质量和数目均不变。
【解析】
【小问1详解】
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产生的气体会逸散到空气中,则反应后质量减少,天平指针偏右。
【小问2详解】
木炭燃烧消耗氧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装置中的压强几乎不变,则未观察到水进入集气瓶。
【小问3详解】
化学反应的实质为原子的重新组合,而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质量、个数都不变,则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23. 某化学小组用如图所示的微型装置进行探究实验。
(1)实验中观察到Y形管中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_______
(2)写出用该微型装置进行实验的一条优点。_______
【答案】(1)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上 (2)环保(合理即可)
【解析】
【小问1详解】
白磷着火点比红磷低,白磷和红磷都和氧气接触,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上。
【小问2详解】
使用微型装置,节约药品,且该装置为密闭装置,更环保。
24. 如下图,将金属X插入烧杯内的溶液中,观察到溶液颜色变蓝后取出X,向烧杯内再加入一定量锌粉,振荡后,溶液蓝色逐渐消失。
(1)金属X是_____。
(2)加入锌粉,溶液蓝色消失的原因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实验结束后,烧杯内的溶液中一定_____(填“存在”或“不存在”)。
【答案】(1)Cu##铜
(2)
(3)不存在
【解析】
【小问1详解】
因为X可以使溶液变蓝,说明溶液中出现了铜离子,所以金属X是铜。
【小问2详解】
锌的金属活动性强于Cu,所以锌单质和硝酸铜反应生成铜单质和硝酸锌溶液,溶液蓝色消失。化学方程式为:Zn+Cu(NO3)2=Zn(NO3)2+Cu。
【小问3详解】
因为溶液蓝色消失,所以溶液中铜离子全部被Zn置换出来,所以溶液中一定不存在银离子,所以烧杯内的溶液中一定不存在AgNO3。
四、综合应用题(共10分)
25. CO2作为重要的碳资源,被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中。
(1)在蔬菜大棚中释放CO2,增大CO2浓度,有利于植物进行_______作用,促进生长。
(2)CO2也是生活中常用的灭火物质。从灭火原理的角度分析,是因为二氧化碳能_______。
(3)安阳绿色低碳甲醇工厂利用焦炉气中的副产品氢气和从废气中捕集到的二氧化碳,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甲醇(CH3OH),同时生成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4)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①利用A、D装置可在实验室制取CO2,则通过仪器a加入的药品是_______,用B装置替换A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
②利用A、D装置还可用于实验室制取另一种气体,写出制取该气体时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③若用如图E装置收集二氧化碳,请将图中玻璃导管补画完整_______。
(5)为测定某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20g石灰石,逐渐加入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共消耗120g稀盐酸,同时得到6.6g气体。请计算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答案】25. 光合 26. 隔绝氧气
27.
28. ①. 稀盐酸 ②. 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③. ④.
29. 解:设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x=15g
则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答: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75%。
【解析】
【小问1详解】
在蔬菜大棚中释放CO2,增大CO2浓度,有利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促进生长;
【小问2详解】
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二氧化碳覆盖在可燃物表面,利用隔绝氧气,达到灭火的目的;
【小问3详解】
氢气和二氧化碳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甲醇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4详解】
利用A、D装置可在实验室制取CO2,所需的药品为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则通过仪器a加入的药品是稀盐酸;
用B装置替换A装置,B装置中,当打开弹簧夹时,长颈漏斗内的液体进入试管,使试管内液面上升到多孔塑料片以上,与固体试剂接触,开始反应;当关闭弹簧夹时,产生的气体无法排出,在试管上半部分聚积,使试管内部气压增大,将液体压回到长颈漏斗,使液面降到多孔塑料片以下,使反应物相互分离,反应停止,该装置的优点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②A装置为固液常温型,D装置为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装置,利用A、D装置还可用于实验室利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生成氧气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③若用如图E装置收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气体应该从长管通入,则补图为: ;
【小问5详解】
见答案。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甲烷和氢气
点燃后观察火焰的颜色
B
将自来水变成纯净水
用活性炭吸附
C
除去二氧化碳中少量的一氧化碳
将混合气体在空气中点燃
D
比较纯铜和黄铜的硬度
将纯铜和黄铜相互刻画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2023-2024学年化学九上期末检测试题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化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科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化学九上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