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寒假综合复习(一)试题
展开一、基础知识综合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各题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 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 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 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 ,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菜畦(wā) 皂荚(jiá) 桑葚(shèng)
B.菜畦(qí) 皂荚(jià) 桑葚(shèn)
C.菜畦(wā) 皂荚(jià) 桑葚(shèng)
D.菜畦(qí) 皂荚(jiá) 桑葚(shèn)
2.文中横线处依次应填的字是( )
A.付 霄 徜 梁B.伏 宵 倘 粱
C.伏 霄 倘 梁D.付 宵 徜 粱
3.下面加横线的词语的词性依次是( )
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A.代词 形容词 量词 动词B.名词 动词 形容词 名词
C.名词 形容词 名词 动词D.代词 动词 名词 形容词
4.“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A.拟人B.夸张C.对偶D.排比
二、综合性学习
5.下面是张民同学在不同的场合中说的话,他在说话中都引用了古诗文,其中有一句引用得并不得体。试将不得体的一句挑出来,并加以改正。
A、学柳华要到外地读书,张民给他送行时说:“‘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你一个人远走他乡要多多珍重啊!”
B、张海学习上得过且过,张民意味深长地对他说:“‘学而不思则罔’,你可不能总是浅尝辄止啊!”
引用不得体的是 项。改正为
三、诗歌鉴赏
【注】①端居:闲居。
6.两首诗在体裁上都属于 ,李商隐和 合称“小李杜”。
7.联系两首诗歌,说说“远书”中会写些什么内容。(不少于三点)
8.下面诗句都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结合诗句,说说它们表达情感的方式有何不同?
(1)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2)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四、现代文阅读
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①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②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③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④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⑤“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婉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⑥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这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⑦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⑧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⑨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⑩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选自朱自清《春》)
(1)简要分析文章第①自然段的作用?
(2)阅读文章第⑤段,请填空。
第一句从 的角度写春风轻柔温暖;第二句从 的角度写春风带给我们的气息;第三、四句从 和 的角度写春风给人们带来的愉快和快乐。
(3)从描写角度上分析第③段划线句子的描写方法及作用。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有一天来了两个骗子,他们自称是织工,说他们能织出人类所能想到的最美丽的布。这种布不仅色彩和图案都分外地关观,而且缝出来的衣服还有一种奇怪的特性: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
“那真是理想的衣服!”皇帝心里想,“我穿了这样的衣服,就可以看出在我的王国里哪些人是不称职的;我就可以辨别出哪些人是聪明人,哪些人是傻子。是的,我要叫他们马上为我织出这样的布来。”于是他付了许多现款给这两个骗子,好使他们马上开始工作。
……
“我倒很想知道衣料究竟织得怎样了。”皇帝想。不过,当他想起凡是愚蠢或不称职的人就看不见这布的时候,他心里的确感到有些不大自然。他相信他自己是无须害袖的。虽然如此他仍然觉得,先派一个别的人去看看工作的进展情形比较妥当。全城的人都听说这织品有一种多么神奇的力量,所以大家也都渴望借这个机会测验一下:他们的邻人究竟有多么笨,或者有多么傻。
“我要派我诚实的老大臣到织工那儿去。”皇帝想,“他最能看出这布料是什么样子。因为他这个人很有理智,同时就称职这点说来,谁也不及他。”
这位善良的老大臣来到那两个骗子的屋子里,看见他们正在空织布机上忙碌地工作着。
“愿上帝可怜我吧!”老大臣想。他把眼睛睁得特别大,“我什么东西也没有看见!”但是他没敢把这句话说出口来。
那两个骗子请他走近一点,同时指着那两架空织布机问他花纹是不是很美丽,色彩是不是很漂亮。可怜的老大臣的眼睛越睁越大,可是他仍然看不见什么东西,因为的确没有什么东西可看。
“我的老天爷!”他想,“难道我是愚蠢的吗?我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这一点决不能让任何人知道。难道我是不称职吗?——不成!我决不能让人知道我看不见布料。”
“哎,您一点意见也没有吗?”一个正在织布的骗子说。
“哎呀,美极了!真是美妙极了!”老大臣一边说,一边从他的眼镜里仔细地看,“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是的,我将要呈报皇上,我对这布料非常满意。”
“嗯,我们听了非常高兴。”两个骗子齐声说。于是他们就把色彩和稀有的花纹描述了一番,还加上了些名词。老大臣注意地听着,以便回到皇帝那儿去的时候,可以照样背出来。事实上他也这样做了。
这两个骗子又要了更多的钱,更多的生丝和金子,说是为了织布的需要。他们把这些东西全装进了腰包,连一根线出没有放到织布机上去。不过他们还是照常继续在空机架上工作。
过了不久,皇帝又派了另外一位诚实的官员去看工作进行的情况。
……
皇帝很想亲自去看一次。他选了一群特别圈定的随员——其中包括已经去看过的那两位诚实的大臣。然后他就到那两个狡猾的骗子那里。这两个家伙正在以全副精力织布,但是一根丝的影子也看不见。
“您看这布华丽不华丽?”那两位诚实的官员说,“陛下请看: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因为他们指着那架空织布机,他们相信别人一定看得见布料。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皇帝吗?这可是最可怕的事情。”
“哎呀,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二分地满意!”
于是他就点头表示出他的满意。他仔细地看着织布机,他不愿说出什么也没看到。跟着他来的全体随员也仔细地看了又看,可是他们也没比别人看到更多的东西。不过,像皇帝一样,他们也说:“哎呀,真是美极了!”他们向皇帝建议,用这新的、美丽的布料做成衣服,穿着这衣服去参加快要举行的游行大典。“这布是华丽的!精致的!无双的!”每人都随声附和着。每人都有说不出的快乐。皇帝赐给骗子每人一个爵士的头衔和一枚可以挂在扣眼上的勋章,同时还封他们为“御聘织师”。
……
这样,皇帝就在那个富丽的华盖下游行起来了。站在街上和窗子里的人都说:“乖乖!皇上的新装真是漂亮!他上衣下面的后裙是多么美丽!这件衣服真合他的身材!”谁也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什么也看不见,因为这样就会显出自己不称职,或是太愚蠢。皇帝所有的衣服从来没有获得过这样的称赞。
“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穿呀!”一个小孩子最后叫了出来。
“上帝哟,你听这个天真的声音!”爸爸说。于是大家把这孩子讲的话私下里低声地传播开来。
“他并没穿什么衣服!有一个小孩子说他并没穿什么衣服呀!”
“他实在没穿什么衣服呀!”最后所有的百姓都说。皇帝有点儿发抖,因为他似乎觉得百姓们所讲的话似乎是真的。不过他心里却这样想:“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因此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他的内臣们跟在他后面走,手中托着一条并不存在的后裙。
(节选自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
10.比较下列两个句子,哪个更好,为什么?
①“那真是理想的衣服!”皇帝心里想,“我穿了这样的衣服,就可以看出在我的王国里哪些人是不称职的;我就可以辨别出哪些人是聪明人,哪些人是傻子。是的,我要叫他们马上为我织出这样的布来!”于是他付了许多现款给这两个骗子,好使他们马上开始工作。
②皇帝听后非常高兴,于是传令下去让两个骗子开工。
11.开篇画横线句子点出这种布独有的“特性”,在故事情节的发展上起什么作用?
12.当皇帝去看新装的时候,作者为什么安排两位诚实的官员问皇帝布料美不美,并且大肆渲染布料的美呢?
13.一个小孩子说出皇帝“什么衣服也没穿”后,他爸爸说“上帝哟,你听这个天真的声音!”大家在私下里低声地传播却是“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有一个小孩子说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呀!”最后所有的百姓都说:“他实在没有穿什么衣服呀!”试从人物身份、大家对真相的接纳过程的角度分析这三句话的妙处。
14.所谓的新装,根本不存在,但人们都不敢说自己看不见,这是为什么?
五、文言文阅读
【甲】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漫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诫子书》
【乙】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①。青,取之于蓝②,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糅③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④,不复挺者,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⑤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注释】①已:停止、停下来。②蓝:一年生草本植物,其叶经过发酵后可以提制深蓝色的有机染料靛蓝。③糅(róu:通“煣”),用微火熏烤木料使它弯曲。④有:通“又”;槁(gǎ):通“熇”,烤;暴(pù):古“曝”字,晒。⑤参:检验。省(xǐng醒音):考察。
15.解释下列加点词。
(1)无以明志( ) (2)无以广才( )
(3)年与时驰( ) (4)故木受绳则直( )
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17.甲文作者就学习和做人进行论述,强调了“ ”的重要性;乙文则提出了“ ”的论点。(两空都引用文中原句回答)
18.请联系学习和生活实际,谈谈你读了这两篇短文后的感受。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19.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人不知而不愠 愠:生气、恼怒
B.吾日三省吾身 日:每天
C.不逾矩 逾:越过
D.思而不学则殆 殆:松懈
20.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人不知而不愠/博学而笃志
B.学而不思则罔/则是无礼
C.择其善者而从之/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D.可以为师矣/为人谋而不忠乎
21.下列对所学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著作。
B.“吾日三省吾身”强调的是随时反省自己,提高自身修养。
C.“逝者如斯夫”是对死亡者的感叹,劝人珍惜生命。
D.孔子认为学习和思考是辩证关系,要学思结合,才能有所得。
六、名著阅读
结合整本书的阅读,回答问题。
却说那悟空别了师父,一筋斗云径转东洋大海,按住云头,分开水道,径至水晶宫前。早惊动龙王出来迎接,接至宫里坐下,礼毕,龙王道:“近闻得大圣难满,失贺!想必是重整仙山,复归古洞矣?”悟空道:“我也有此心性,只是又做了和尚了。”龙王道:“做甚和尚?”行者道:“我亏了南海菩萨劝善,教我正果,随东土唐僧上西方拜佛,皈依沙门,又唤为行者了。”龙王道:“这等真是可贺!可贺!这才叫做改邪归正,惩创善心。既如此,怎么不西去,复东回,何也?”行者笑道:“因是唐僧不识人性,有几个毛贼剪径,是我将他打死,唐僧就绪绪叨叨,说了我若干的不是。你想老孙可是受得闷气的?是我撇了他,欲回本山,故此先来望你一望,求钟茶吃。”龙王道:“承降,承降!”当时龙子、龙孙即捧香茶来献。茶毕,行者回头一看,见后壁上挂着一幅圯桥进履的画儿。行者道:“这是甚么景致?”龙王道:“大王在先,此事在后,故你不认得。这叫做‘圯桥三进履’。”行者道:“怎的是三进履?”龙王道:“此仙乃是黄石公,此子乃是汉世张良石公坐在圯桥上,忽然失履于桥下,遂唤张良取来。此子即忙取来,跪献于前;如此三度,张良略无一毫倨傲怠慢之心。石公遂爱他勤谨,夜授天书,着他扶汉。后果然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太平后,弃职归山,从赤松子游,悟成仙道。大圣,你若不保唐僧,不尽勤劳,不受教诲,到底是个妖仙,休想得成正果。”悟空闻言,沉吟半晌不语。龙王道:“大圣自当裁处,不可图自在误了前程。”悟空道:“莫多话,老孙还去保他便了。”龙王忻喜道:“既如此,不敢久留,请大圣早发慈悲,莫要疏久了你师父。”行者见他催促请行,急耸身出离海藏,驾着云,别了龙王。
22.从上面的节选部分可以概括出孙悟空的哪些性格特点?(答出两点即可)
23.小晨同学把《西游记》中孙悟空不同成长阶段的名称和相应的关键事件,做了如下梳理。请填写孙悟空的名称。
A: B: C:
七、作文
24.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让自己的生命为他人开一朵花。一次送茶送水是一朵花,一次无偿献血是一朵花,一次受伤后的救助是一朵花,一次善意的批评是一朵花,一次碰撞后的忍让是一朵花,一次大度的让贤荐能是一朵花……能为别人开花的心是善良的心。
请以“为他人开一朵绚丽的花”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500字;书写工整、规范;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端居①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夜雨寄北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关键事件
仙石迸裂
横空出世
智勇非凡
勇闯水帘洞
拜师学艺
祖师赐名
上天放马
鲁莽闯祸
挑战天庭
大闹天宫
遇见唐僧
获得自由
降魔有功
功德圆满
名称
石猴
美猴王
孙悟空
A
B
孙行者
C
参考答案:
1.D 2.C 3.C 4.A
5.A 改正诗句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6. 绝句 杜牧 7.询问归期,表达思念,回忆以往美好生活等方面的内容。 8.都表达了诗人独处异乡的孤独寂寞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第一句融情于景(借景抒情)。借迷蒙雨色、朦胧夜月的笼罩下的黯淡模糊的青苔、红树表达情感。或者: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雨中”与“月中”不太可能是同一夜间出现的景象。此刻,诗人目睹眼前景象,脑海中又出现了许多个孤独的夜晚独对青苔红树的场景,更添悲凉。第二句通过想象与妻子团聚时的情景表达情感。
9.(1)开篇点题,总领下文。
(2) 触觉 嗅觉 视觉 听觉
(3)侧面描写;表现了春草的可爱及春草带给人们的欢乐。
10.第①句好,运用心理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皇帝是怎样上了骗子的当的,充分表现皇帝的愚蠢。②句则没有这样的效果。 11.这种布独有的“特性”是贯穿故事始终的主线,作者展开情节、安排材料、刻画人物都是围绕这个主线进行的。 12.一方面,更增强了喜剧讽刺效果,另一方面,也表现出两位诚实的官员心中仍存有疑虑,急于了解自己是否真的愚蠢,别人能否看清这精美的布料的急切心情。还因为他们要在皇帝面前证明自己确实看得见布料,让皇帝相信他们称职,从而保住自己的地位。 13.爸爸说的话,是说明他对自己孩子的认同和肯定,同时又表现出震惊和惶惑的神态。爸爸的话里有个“天真”,是借童言无忌对孩子的保护。众人说的话里有“有一个小孩子说他并没穿什么衣服呀!”表明人们对真相逐渐接纳,但是又不敢直接说出实情。最后所有老百姓都说时,真相已经大白。这一句中的“实在”真的极具讽刺意味。 14.这里的原因可分两层,在故事里人们都害怕说出新衣不存在会导致自己会被当作傻瓜,因此都装作看不见新衣,这是一层原因,深层的原因是统治者的愚蠢、虚荣,使得他们看不见也不愿意看见真相,而在他们的统治下,整个社会也都染上了这种装腔作势,无视真实的毛病。
15. 明确志向 增长 逝去、迅速逝去 所以,因此 16.(1)以宁静专一来修养身心,以俭朴节约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
(2)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冷。 17. 甲文作者就学习和做人进行论述,强调了“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重要性; 乙文则提出了“学不可以已”的论点。(引用原句回答) 18.先提出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再联系学习和生活实际加以论述
19.D 20.B 21.C
22.知错能改,任性。(急躁,直率) 23. 弼马温 齐天大圣 斗战胜佛
24.为别人开一朵绚丽的花
那绚丽的花瓣,是因为心的浇灌。
——题记
“没事吧,同学”我轻轻摇这你的肩膀,你抬起头,脸上有一抹异样的红晕。我摸摸你的额,感受到了你不一样的温度,我扶着你去医务室,你被告知,必须回家躺着。
回到教室,你收拾书包,用眼角的余光轻轻瞟了一下我。我朝你露出一个安慰的微笑。
这时,似乎有一颗小小的花芽在我心中生长,扎根。我们的友谊如同枝蔓,交绕在一起。
我想为你开一朵美丽而绚烂的花 我还记得,那件让我们的枝蔓几乎枯萎的那件事,在这里我要向你说一声对不起。
那一天,天空似要落下眼泪。我牵着你的手,在操场上转悠。我看到小甲也在哪里。我打了个招呼,你的脸上似有嫌恶的表情。我拖着你,到小甲身边。你紧抿着嘴唇,好像有些不满我。我生气了,甩开你的手,凑近小甲的耳边,假装张着嘴唇。你的脸上的表情,我不知用什么来形容,是错愕,是惊讶,还是失望!我现在也只能对你说一句话:对不起。
我追着你,牵你的手,想得到你的原谅。你猛的停止,我差一丁点撞上你。我绕到你的正面,突然发现,你哭了。你的泪花,挂在你长长的睫毛上。我用手拭去它,抱住你,在你耳边说:对不起,真的。你抬起头望着我,在我怀里大哭起来。我知道你孤单,我要当你的最最好的朋友。
这时,心里的花新生了,开的如此灿烂,如此美丽。
为别人开一朵花,也许他受伤的心灵会得到安慰。
为别人开一朵绚丽的花,也许他孤单的心灵能变得温暖。
为别人开一朵绚丽而灿烂的花,也许他的黑暗的心灵能变的光明。
朋友们,能为别人开一朵绚丽的花好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寒假综合复习(十八)试题: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寒假综合复习(十八)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综合,综合性学习,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名著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寒假综合复习(十四)试题: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寒假综合复习(十四)试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综合,综合性学习,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名著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寒假综合复习(十七)试题: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寒假综合复习(十七)试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综合,综合性学习,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名著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