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语文朗读宝

    22文言文二则+重要知识点-2023-2024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册统编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2文言文二则+重要知识点-2023-2024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册统编版第1页
    22文言文二则+重要知识点-2023-2024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册统编版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2文言文二则+重要知识点-2023-2024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册统编版

    展开

    这是一份22文言文二则+重要知识点-2023-2024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册统编版,共5页。
    22.《伯牙鼓琴》重要知识点内容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一、文学常识本文选自《吕氏春秋》又称《吕览》先秦杂家代表著作。作者;吕不韦 朝代;战国末期重点实词鼓:弹奏善 :擅长 听:倾听 欣赏方;表示时间,相当于“始”“才”志:心志 情志。曰:说。 善;好善哉:赞美之词,有夸奖的意思。即"好啊" 、“妙啊”或“太棒了”哉;语气词,表示感叹。巍巍;高大的样子乎;形容词后面,译为……的样子,或不译若 :像少选;一会儿,不久汤汤;水流大而急的样子绝;断复;再 以;认为足;值得者;......的人重要译文1.方鼓琴而志在太山。(伯牙)刚开始弹琴时,表现出巍峨高山的心志。2.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你琴弹得真好啊!这琴声就像大山一样高峻!3.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过了一会儿,琴声弹出了流水激荡的境界。4.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你的琴弹得好啊,像流水一样浩荡。5.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伯牙把琴摔破,拉断了琴弦(毁琴断弦)终身不再弹琴。6.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伯牙)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四、内容理解1.“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难觅或乐趣高妙。2.中心思想 文章通过讲述一个千古流传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俞伯牙与钟子期的真挚情谊令人感动。表达了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真挚友情,以及知音难觅,珍惜知音的情感。3.知音;是朋友相交、情趣相投、心意相通的最高境界4.仿写;伯牙鼓琴,志在红日,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灼灼兮若红日!”志在白雪,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皑皑兮若白雪!”5.歌颂友谊的句子;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五;重要考点题型1.你是怎样理解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这一行为的?从这一行为,我们感受到伯牙失去“知音”之后的悲痛欲绝的心情;同时,也可以看出两人之间建立在相互了解、相互欣赏基础上的无比深厚的情谊。2.伯牙为何“终身不复鼓琴”?(用自己的话回答)因为知音已逝,他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3.锺子期听琴后表达感受的两句话在文中的作用这两句话不仅展现出锺子期对伯牙的知音之谊,也表现了伯牙琴技之高超。 4.善哉乎鼓琴表现了钟子期对伯牙高超琴艺的由衷赞叹。《书戴嵩画牛》重要知识点内容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一、文学常识1.选自《苏轼文集》。作者;北宋时期的苏轼(1037-1101),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散文号称“雄视百代”,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名列“苏、黄、米、蔡”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唐宋八大家”唐朝;韩愈、柳宗元 宋朝;欧阳修 王安石 曾巩 “三苏”苏洵(父亲) 苏辙(弟弟) 苏轼戴嵩;唐代画家 《牛》指《斗牛图》实词解释书;写处士:本指有德才而不愿去做官的人。后来也指未做过官的士人好:喜欢所宝:所珍藏的宝贝。数;计算4.锦囊玉轴:用锦缎作画囊,用玉作画轴,囊(náng):袋子。此处指画套。5.曝:晒6.拊(fǔ)掌:拍手。7.搐(chù):抽缩。8.股;大腿。9.乃;却。 10.掉;摆动,摇。11. 谬,错误。12.然之:认为他说得对。13.然;认为……是对的。三、重点译文1.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蜀国有个杜处士,喜欢书法、绘画,他所珍藏的(书画)数以百计。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其中有唐代画家戴嵩画的《斗牛图》一轴,尤其(被他)所喜爱,他用锦缎作画囊,用玉作画轴,常常随身携带。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牛争斗时,牛的力气全用在角上,牛尾紧紧地抽缩在两腿中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现在(这幅画上的牛)却是摇着尾巴在争斗,错了啊!处士笑而然之。杜处士笑笑,认为他说得对。6.古语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古话说:“耕种的事要问农民,纺织的事要问织工。”这是不可改变的啊。四、主题思想1.本文讲述了书画爱好者杜处土珍爱戴嵩的名画《牛》,不料被特意指出画上有违背常理的错误,杜处士感到尴尬的故事,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艺术创作离不开对生活的细心观察,艺术家应该向富有实践经验的劳动人们学习的道理。(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不能凭空想象,艺术来源于生活)2.通过“谬矣”说明生活中最有发言权的是富有实践经验的人。3.引用古语“耕当问奴,织当问婢。”揭示了实践出真知的真理,提倡向富有实践经验的人虚心学习的道理。四、重要考点1.文中“杜处士,好书画”的具体表现是:(用现代汉语回答)(1)珍藏的佳作多达百幅 (所宝以百数)(2)最钟爱的戴嵩画《牛》,用锦缎作画囊,用玉作画轴,常常随身携带 (锦囊玉轴,常以自随)(3)精心晾晒呵护自己收藏的书法,绘画作品(曝书画)2.牧童认为这幅画错误的原因:“斗牛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3.同样是“笑”,牧童的“拊掌大笑”和杜处士的“笑而然之”有什么不同?牧童的“笑”是看到了图中的牛违背了生活现实,体现了孩子天真无邪、无所顾忌的情态;杜处士的“笑”既有化解尴尬的意味,又有牧童的赞许。4.文中牧童见到这幅画“拊掌而笑”,可见牧童的性格是( 率真活泼、无所顾忌 )的;而“处士笑而然之”的“笑”既包含着( 化解尴尬 )的意味,也是( 对牧童的赞许 )。9.文末引用古语“耕当问奴,织当问婢”用于这里的作用是( 点明主旨,总领全篇、引人入胜,用它阐明艺术创作的规律 )。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