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门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学业水平检测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展开高一年级学业水平检测
化 学
本试卷共6页,19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 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 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 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l35.5 Ca40 Mn 55
Fe 56 Cu 64 I127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1. 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古代文献中记载了很多化学研究成果。下列常见古诗 文对应化学知识错误的是
A.A B.B C.C D.D
2. 化学科学需要借助化学专用语言描述。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HCl 的电子式为:H[:CI:J
C.HClO 的结构式为: H-Cl-O
D. 质量数为37的氯原子37Cl
3. 科学家第一次让18个碳原子连成环,其合成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质量相等的CO 和 CO₂ 中,同温同压下所占的体积相同
B.Clg 的摩尔质量为216
高一化学试卷第 1 页(共6页)
选项
古诗文
化学知识
A
《神农本草经》中提到:“白青[Cu₂ (OH)₂CO₃]得铁化 为铜 ”
白青属于盐,该过程涉及氧化 还原反应
B
《本草经集注》中记载鉴别硝石(KNO₃)和朴硝
(Na₂SO₄)的方法:“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
鉴别硝石和朴硝利用了焰色 试验
C
“墨滴无声入水惊,如烟袅袅幻形生”,“远上寒山石 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白云”、“墨滴”均是胶体
D
《梦溪笔谈》中对宝剑的记载:“古人以剂钢为刃, 柔铁为茎干,不尔则多断折”
剂钢为铁的合金,其硬度比纯 铁的大,熔点比纯铁的高
C.1ml C₂O₂转化为Ci₈ 过程中反应生成44.8LCO
D.Cig 与石墨都是碳的同素异形体
4. 下列装置能完成相应实验的是
浸有NaBr溶 液的棉花球
NH₃ ·
BO₅
CO₂ ·
Cl₂
冷水
饱和 食盐水*
浸有淀粉—KI 溶液的棉花球
Ⅲ Ⅱ
IV
A. 装置 I: 验证干燥的氯气没有漂白性
B. 装置Ⅱ:制备少量NaHCO₃
C. 装置Ⅲ:证明氧化性: Cl₂>Br₂>I₂
D. 装置IV: 较长时间观察到 Fe(OH)₂白色絮状沉淀
5. 类推是化学学习和研究常用的重要思维方法,但所得结论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确定其正 确与否。根据你所掌握的知识,判断下列类推结论中正确的是
A.Na 在 O₂ 中燃烧生成Na₂O₂, 故Li 在 O₂ 中燃烧生成Li₂O₂
B. 已知溶解度: CaCO₃
D. 铁与硫加热反应生成 FeS, 则铜与硫加热反应生成 CuS
6. 硝酸厂的烟气中含有大量的氮氧化物(NO₃), 将烟气与 H₂ 的混合
气体通入Ce(SO₄)₂ 与 Ce₂ (SO₄)₃ 的混合溶液中实现无害化处理,
其转化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过程I 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H₂+Ce⁴+=2H*+Ce³+
B.x=1 时,过程Ⅱ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个数之比为2:1
C. 处理过程中,混合溶液中 Ce³+和 Ce⁴+总数减少
D. 该转化过程的总反应为:2NO₄+2xH₂=N₂+2xH₂O
7. 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能实现的是
A.Na→Na₂O→Na₂CO₃→NaHCO₃ B.Fe 盐酸、FeCly(溶液) NaOH(aq)Fe(OH)
8. 设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5 ml/L Na₂SO₄溶液中含有的Na+的数目为NA
B.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0.1ml 氧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0.4NA
C. 常温常压下,92g 的 NO₂ 和 N₂O₄ 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6NA
D. 含有4 mlHCl 的浓盐酸与足量MnO₂ 共热,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9. 在无色透明强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K+ 、Na+ 、MnO₄ 、SO? B.Na+ 、OH- 、Cl- 、CO³
C.Mg²+ 、Al³+ 、Cl- 、 D.Na+ 、Fe²+ 、NO₃ 、Ba²+
10. 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Fe₂ (SO₄)₃ 溶液中加入足量 Ba(OH)₂ 溶液: Fe³++3OH-=Fe(OH)₃ ↓
B. 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过量碳酸氢钙溶液:Ca²++2HCO₃+2OH-=CaCO₃ l+2H₂O+CO³ C. 氢氧化镁溶于稀醋酸中: Mg(OH)₂+2H+=Mg²++2H₂O
D. 向酸性FeCl₂ 溶液中滴入少量H₂O₂ 稀溶液:2Fe²++H₂O₂+2H*=2Fe³++2H₂O 高一化学试卷第2 页(共6页)
11. 如图是硫酸试剂瓶标签上的部分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9.2 ml-L-1
硫酸化学纯(CP)
(500mL)
品名:硫酸(H₂SO₄) 相对分子质量:98
密度:1.84g/cm³
质量分数:98%
B. 该硫酸与等质量的水混合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小于49%
C. 配制250mL4.6 ml-L-1的稀硫酸需取该硫酸62.5 mL
D.1ml 该硫酸与足量的铁反应生成2gH₂
12. 通过化学实验现象得出相应的结论是探究物质性质的一种
重要方法,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或结论错误的是
A.A B.B C.C D.D
13. 分别是从海藻灰和智利硝石中提取碘的主要反应:
①2NaI+MnO₂+3H₂SO₄=2NaHSO₄+MnSO₄+2H₂O+I₂
②2NaIO₃+5NaHSO₃=2Na₂SO₄+3NaHSO₄+H₂O+I₂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I 与 NaIO₃在一定条件下可生成 I₂
B. 碘元素在反应①中被还原,在反应②中被氧化
C. 氧化性:MnO₂>SOZ>IO₃>l₂
D. 反应①②中生成等量 I₂ 时转移电子数为2:5
14.X、Y、Z、W 四种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均不大于20,四种元素核电荷数之 和为46, X 、Y 两种元素能够形成两种化合物,其中一种化合物被称为生命的源泉。Z 元 素形成的一种盐在海水中含量最高。下列关于四种元素说法正确的是
A.X₂Y₂ 、W(ZY)₂ 均是常见的杀菌消毒剂,两者中均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
B.WX₂ 中 X 元素的检验方法可以将WX₂固体置于氧气流中灼烧并将产物通过无水硫酸铜 C.WZ₂ 、WY₂ 两种化合物中阴阳离子个数比均为2:1
D.Y 的最简单氢化物同族最稳定是因为分子间形成氢键
15. 向200mLFe₂(SO₄)₃ 和 CuSO₄ 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铁粉,
充分反应后溶液中固体剩余物的质量与加入铁粉的质量如
图所示,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 点时溶液中发生的反应为: Fe+2Fe³+=3Fe²+
B.b 点时溶液中的阳离子有: Cu²+、Fe²+
C.c 点时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25ml/L
D. 原溶液中 Fe₂(SO₄)₃ 和 CuSO₄ 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1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向包有足量过氧化钠粉末的脱脂棉上滴加几滴水,脱 脂棉燃烧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放热
B
向某未知溶液(不含SO²-)中加入足量硝酸酸化的硝 酸银溶液,无气体产生,但有白色沉淀出现
未知溶液中含有C1-,一定不 含CO?-或HCO³
C
取某未知含铁固体于烧杯中,再滴入KSCN溶液,观 察溶液和固体表面均无明显变化。
固体中铁元素可能含有+3价
D
将金属Na投入硫酸铜溶液中,有紫红色固体产生
说明Na比Cu活泼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16 . (14分)
现有金属单质 A 、B 、C 和气体甲、乙、丙以及物质 D 、E 、F 、G 、H, 它们之间的相互
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图中有些反应的生成物和反应条件没有标出)。
气体甲
②
金属A
③
物质D
物质H
空气 ⑥
红褐色沉淀I
物质E
④ C
物质F
黄绿色 气体乙
(焰色为黄色)
黄绿色气体乙
金 属
金属
水 ①
气体丙
物质G
物质E
⑤
⑦
水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丙 ,G 。
(2)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为
(3)书写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单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 (4)物质D 和物质F 在空气中混合的现象: 。
(5)金属C 的其中一种氧化物为红棕色固体,写出它的一种用途 _,另一种 氧化物高温下能被CO 还原为单质,反应中转移的电子与生成的金属C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5,
则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17. (14分)
已知 Fel₂ 常温为灰黑色固体,溶于冷水,用于制碱金属的碘化物。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 Fel₂ 进行了如下实验:
I. 配制480 mL 0.200 ml/L Fel₂溶液
(1)完成该实验所需要的玻璃仪器除了烧杯、玻璃棒、量筒、胶头滴管外,还需要 (2)用托盘天平称量,计算需要称取 Fel₇ 固体的质量 g。
(3)定容时,若仰视容量瓶刻度线会使配制的 Fel 溶液浓度 (填“偏大”或“偏小”)。 Ⅱ .探究Fe²+与厂的还原性强弱:取10mL 上述 Fel₂ 溶液,向其中通入少量氯气。
(1)实验所用仪器及药品如图所示:
NaOH溶液
浓硫酸
饱和食盐水
Fel₂ 溶液
饱和NaHCO:
①实验中制取氯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②选择上述仪器完成实验,正确的连接顺序为: a— 一 i(填各接口处的字母)。
(2)实验中发现溶液呈黄色。同学们对产生黄色的原因提出假设:
假设1:只有 被少量Cl₂ 氧化成I₂ 溶解在溶液中,碘水为黄色,还原性: I>Fe²+; 假设2:只有Fe²+被少量Cl₂ 氧化成Fe³*,FeCl₃ 溶液为黄色,还原性: Fe²+>I。
设计方案,验证假设
①为 (填 “CCl₄” 或“苯”);②为
Ⅲ.为测定含 Fel₂ 催化剂中铁元素的含量(已知杂质不含铁元素),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如
图方案:
一系列
产生红褐 操作 ng 氧化铁 色悬浊液 ④ 固体
过滤
催化剂
不溶性物质
加1ml/L mg 研细、 硫酸
过量 氨水, ③
氯水 ②
滤液
(1) L
(1)步骤④的一系列操作是 、于燥、灼烧、称量。
( 2 ) 该 FeI₂ 催化剂中铁元素的百分含量为 %。
18 . (13分)
二氧化氯 (CIO₂) 、 亚氯酸钠 (NaClO₂) 是两种新型水处理剂。已知纯CIO₂ 易分解爆炸,
高于60℃时NaClO₂ 易分解。 一种制备亚氯酸钠晶体的工艺流程如下:
SO₂和空气混合气 浓NaOH溶液
CIO₂发生器 吸收塔 过滤
30%H₂O₁
NaClO₃固体
溶解
稀硫酸
NaClO₂ 晶体
NaClO₂
溶液
(1)CIO₂ 发生器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混合气中空气的作用是
(2)关于二氧化氯 (CIO₂) 、 亚氯酸钠 (NaCIO₂),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用于工业和饮用水处理过程中,宜用廉价的Cl₂ 代替CIO₂
B. 工业上将CIO₂ 转化为NaClO₂, 更便于储存与运输
C. 饮用水中残留的少量 CIO₂, 可加入适量 FeSO₄ 溶液去除
实验方案
预期现象
结论
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适量①,振荡,静置,
分层,观察下层液体颜色。在上层溶液中加入适 量② 溶液,观察上层颜色
下层呈紫红色
假设1正确
上层呈红色
假设2正确
(3)吸收塔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氧化产物为 。
( 4 ) 吸 收 塔 中 要 严 格 控 制 温 度 低 于 2 0 ℃ , 目 的 是
-0
(5)每生成1mlNaCIO,, 理论上需消耗标准状态下 SO₇ 的体积为 L。
19 . (14分)
自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以来,人类对自然的认识程度逐步加深,元素周期表中的成
员数目不断增加。回答下列问题:
(1)2016年 IUPAC 确认了四种新元素,其中一种为Mc, 中文为“馍”。元素Mc 可由
反应: 得到。该元素的质子数为 ,287Mc 与288Mc 互为 _。
(2)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每个字母代表对应的一种元素。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①d、e、g 常见单核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的为: (用化学符号表示,下同)。
②写 出d 与 e 按1:1 的原子个数比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
(3)g、i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 强于
(4)元素 a 和 c 形成的化合物及元素a 和 d 形成的化合物均为18电子分子,可分别作火
箭推进器的助燃剂和燃料,请写出两种化合物按物质的量之比2:1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下列可作为比较f 和 Mg 金属性强弱的依据是 。
A. 测两种元素单质的硬度和熔、沸点
B. 比较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
C. 比较单质与同浓度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
D. 比较两种元素在化合物中化合价的高低
(6)由上述元素中的b 、c 、e 组成的某剧毒化合物 ebc 不慎泄漏时,消防人员通常采用 喷洒过氧化氢溶液的方式处理,以较少污染。反应生成一种酸式盐和一种气体,二者溶于水
均呈碱性,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
b
c
d
e
f
g
i
湖北省荆门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学业水平检测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湖北省荆门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学业水平检测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文件包含高二化学docx、高二化学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
湖北省荆门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PDF版附答案): 这是一份湖北省荆门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PDF版附答案),文件包含高一化学pdf、高一化学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页, 欢迎下载使用。
湖北省荆门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湖北省荆门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