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专题07 课内文言文阅读-5年(2019-2023)中考1年模拟语文真题分项汇编(天津专用)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专题07 课内文言文阅读-5年(2019-2023)中考1年模拟语文真题分项汇编(天津专用)(原卷版).docx
    • 解析
      专题07 课内文言文阅读-5年(2019-2023)中考1年模拟语文真题分项汇编(天津专用)(解析版).docx
    专题07 课内文言文阅读-5年(2019-2023)中考1年模拟语文真题分项汇编(天津专用)01
    专题07 课内文言文阅读-5年(2019-2023)中考1年模拟语文真题分项汇编(天津专用)02
    专题07 课内文言文阅读-5年(2019-2023)中考1年模拟语文真题分项汇编(天津专用)03
    专题07 课内文言文阅读-5年(2019-2023)中考1年模拟语文真题分项汇编(天津专用)01
    专题07 课内文言文阅读-5年(2019-2023)中考1年模拟语文真题分项汇编(天津专用)02
    专题07 课内文言文阅读-5年(2019-2023)中考1年模拟语文真题分项汇编(天津专用)03
    还剩1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专题07 课内文言文阅读-5年(2019-2023)中考1年模拟语文真题分项汇编(天津专用)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07 课内文言文阅读-5年(2019-2023)中考1年模拟语文真题分项汇编(天津专用),文件包含专题07课内文言文阅读-5年2019-2023中考1年模拟语文真题分项汇编天津专用原卷版docx、专题07课内文言文阅读-5年2019-2023中考1年模拟语文真题分项汇编天津专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8页, 欢迎下载使用。

    【1-2023年天津市中考语文真题】阅读《出师表》的节选文字,回答问题。
    ㅤㅤ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ㅤㅤ②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ㅤㅤ③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下面句子中加点词古今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A.先帝不以臣卑鄙
    B.奉命于危难之间
    C.先帝知臣谨慎
    D.恐托付不效
    (3)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段作者从叙述自己身世入手,追述了先帝三顾茅庐、自己临危受命这两件往事。
    B.第②段写作者已经完成“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重任,以此回报了先帝的知遇之恩。
    C.第③段作者阐明了自己和其他朝臣的责任,并以“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来劝勉刘禅。
    D.选文句句发自肺腑,情辞恳切,体现了“表”这种文体“动之以情”的特征。
    【答案】(1)D (2)A (3)B
    【解析】
    (1)本题考查文言词义。解答此题,需要有一定的文言知识储备,在学习中要注意识记文言实词,还要注意由课内到课外的知识迁移。
    ABC.正确;
    D.句意为“就责罚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怠慢”,“慢”应解释为“怠慢,疏忽”。
    故选D。
    (2)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掌握。解答此题,要有一定的文言词语积累。
    A.不同,“卑鄙”的古义为“身份低微,见识短浅”,今义为“(品质、言行)恶劣”;
    BCD.相同。
    故选A。
    (3)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要先读懂文意,再结合内容进行分析。
    ACD.正确;
    B.有误,第②段写作者希望完成“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重任,以此来回报先帝的知遇之恩。
    故选B。
    【2-2022年天津市中考语文真题】阅读《三峡》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三峡
    郦道元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良多趣味。
    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9.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沿溯阻绝 溯:逆流而上 B. 则素湍绿潭 湍:急流
    C. 良多趣味 良:甚,很 D. 林寒涧肃 肃:严肃,严厉
    10. 下面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略无阙处 B. 至于夏水襄陵 C. 清荣峻茂 D. 空谷传响
    11. 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①段总体描写三峡概貌,写出了三峡的雄伟气象,为下文具体景物的描绘提供了大背景。
    B. 第②段中“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以乘奔马、御风飞行作比,表现出江水一泻千里的气势。
    C. 文章结尾写渔人的歌谣“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进一步突出了三峡秋天的凄凉冷落。
    D. 文章抓住季节特点,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描绘了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
    【答案】
    9. D 10. A 11. D
    【解析】
    【9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词语辨析。
    D.句意: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肃:寂静、幽静。
    故选D。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通假字辨析。
    A.句意: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阙:同“缺”,意思是空隙、缺口。
    故选A。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D.本文第②段开始写水。作者按照自然时令,先写水势最大最急的夏季。用“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正面描写水势之险恶、水位之高、水流之急;第③段写春冬三峡之景。“春冬之时”“素湍”“绿潭”,两种色彩、两种情态,动静交织;“怪柏”“悬泉”“瀑布”,也是有静有动、有声有色,山水树木交汇其中,“清荣峻茂”蔚为奇观。第④段写秋天三峡之景,“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秋季三峡水枯气寒,猿鸣凄凉。故文章第②~④段依次写出了三峡夏、春冬、秋各个季节的自然景象。选项中“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表述错误。
    故选D。
    【点睛】参考译文:
    在三峡七百里之间,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叠叠的悬崖峭壁,遮挡了天空和太阳。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等到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丘的时候,江水漫上小山丘的时候,下行或上行的船只都被阻挡了,有时候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回旋的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山峰之间有悬泉瀑布,在之上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确实趣味无穷。
    每到初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经常有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持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所以三峡中渔民的歌谣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3-2021年天津市中考语文】阅读《狼》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蒲松龄
    ①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②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相向。
    ④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⑤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9.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缀行甚远 缀:连接、紧跟
    B. 恐前后受其敌 敌:敌人
    C. 屠暴起 暴:突然
    D. 乃悟前狼假寐 寐:睡觉
    10.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其一犬坐于前
    A. 狼不敢前 B. 一狼洞其中
    C.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D. 屠自后断其股
    11. 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①段是故事的开端,写出了屠夫危急的处境,为后面写屠夫与狼的斗争做了铺垫。
    B. 在遇狼到杀狼的故事发展过程中,屠夫从怯懦变得勇敢、机智,人物形象完整丰富。
    C. 文中“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目似瞑,意暇甚”“一狼洞其中”等语句,表现了狼的狡诈。
    D. 文章结尾运用记叙的表达方式,点明了故事的主题,说明狼无论多么狡诈,终归会被人的勇敢智慧所战胜。
    【答案】9. B 10. C 11. D
    【解析】
    【9题详解】
    B.有误。“恐前后受其敌”的意思是“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敌:攻击。故选B。
    【10题详解】
    例句:“其一犬坐于前”的“犬”解释为: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
    A.“狼不敢前”的“前”解释为:方位名词作状语,上前
    B.“一狼洞其中”的“洞”解释为:名词作动词,打洞;
    C.“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的“隧”解释为:名词作状语,从通道
    D.“屠自后断其股”的“断”解释为:砍断;
    故选C。
    【11题详解】
    D.“记叙的表达方式”有误。 文章结尾运用议论的表达方式,点明了故事的主题,说明狼无论多么狡诈,终归会被人的勇敢智慧所战胜。故选D。
    【点睛】参考译文:一个屠夫傍晚回家,担子里面的肉已经卖完,只有剩下的骨头。路上遇见两只狼,紧跟着走了很远。
    屠夫害怕了,把骨头扔给狼。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另一只狼仍然跟着他。屠夫又把骨头扔给狼,后面得到骨头的狼停下了,可是前面得到骨头的狼又赶到了。骨头已经扔完了。但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夫。
    屠夫非常困窘急迫,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屠夫看见田野里有一个打麦场,打麦场的主人把柴草堆积在打麦场里,覆盖成小山(似的)。屠夫于是跑过去靠在柴草堆的下面,放下担子拿起屠刀。两只狼不敢上前,瞪着眼睛朝着屠夫。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夫的前面。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屠夫突然跳起,用刀砍狼的脑袋,又连砍几刀把狼杀死。屠夫刚想要走,转身看见柴草堆的后面,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打算要钻洞进去,来攻击屠夫的后面。身子已经钻进去了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夫从狼的后面砍断了狼的大腿,也把狼杀死了。屠夫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这种方式来诱惑敌方。
    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给人们增加笑料罢了。
    【4-2020年天津市中考语文】阅读《岳阳楼记》的节选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③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9.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予观夫巴陵胜状 胜:美好
    B. 朝晖夕阴 晖:日光
    C. 樯倾楫摧 倾:倒下
    D. 宠辱偕忘 偕:和谐
    10. 下面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属予作文以记之 B. 前人之述备矣
    C. 至若春和景明 D. 而或长烟一空
    11. 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①段交代作记的缘由,其中“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八个字,高度地概括了滕子京的政绩。
    B. “衔远山,吞长江”描写了洞庭湖的大观胜览,“衔”和“吞”极表现力,写出了洞庭湖水气势磅礴的特点。
    C. 第③段写作者在连绵阴雨中登上岳阳楼,看到满眼的萧条景象,触景伤情,感伤到极点。
    D. 第③④两段运用对比的写法,一暗一明,一悲一喜,情景交融,写出两种截然相反的人生境界。
    【答案】
    D
    A
    C
    【解析】
    【9题详解】
    D.宠辱偕忘:荣耀和屈辱一并都忘了。偕,一起。故本题选D。
    【10题详解】
    A.属予作文以记之:嘱咐我写一篇文章来记叙这件事 属:通“嘱”,嘱托、嘱咐。故本题选A。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分析。文章第③④两段,作者用对比的手法,写迁客骚人在不同的情境下登上岳阳楼的不同心境,因此,本题C项“第③段写作者在连绵阴雨中登上岳阳楼”的表述是错误的,不是作者,是迁客骚人。故本题选C。
    参考译文:
    庆历四年春天,滕子京降职到岳州做太守。到了第二年,政务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展它原有的规模,把唐代名人家和今人的诗赋刻在上面。嘱咐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我看那巴陵郡的美景,全在洞庭湖上。洞庭湖包含远方的山脉,吞吐着长江的流水,浩浩荡荡,宽阔无边,清晨湖面上撒满阳光、傍晚又是一片阴暗,景物的变化无穷无尽。这就是岳阳楼雄伟壮丽的景象。前人对这些景象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虽然这样,那么这里北面通向巫峡,南面直到潇水、湘江,被降职远调的人员和吟诗作赋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观赏这里的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
    像那连绵细雨纷纷而下,整月不放晴的时候,阴冷的风怒吼着,浑浊的波浪冲向天空;日月星辰隐藏起光辉,山岳也隐没了形迹;商人和旅客无法通行,桅杆倒下,船桨折断;傍晚时分天色昏暗,只听到老虎的吼叫和猿猴的悲啼。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产生被贬官离开京城,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讥讽的心情,再抬眼望去尽是萧条冷落的景象,一定会感慨万千而十分悲伤了。
    至于春风和煦、阳光明媚时,湖面波平浪静,天色与湖光相接,一片碧绿,广阔无际;沙洲上的白鸥,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儿或浮或沉;岸上的小草,小洲上的兰花,香气浓郁,颜色青翠。有时湖面上的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有时湖面上微波荡漾,浮动的月光闪着金色;有时湖面波澜不起,静静的月影像沉在水中的玉璧。渔夫的歌声响起了,一唱一和,这种乐趣真是无穷无尽!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胸怀开阔,精神愉快,光荣和屈辱一并忘了,在清风吹拂中端起酒杯痛饮,那心情真是高兴极了。
    【5-2019年天津市中考语文】阅读《送东阳马生序》的节选文字,回答9-11题。
    ①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廩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②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予者哉?
    9.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父母岁有裘葛之遗 岁:岁月
    B.不必若余之手录 若:像,如同必
    C.生以乡人子谒余 谒:拜见之
    D.言和而色夷 和:谦和
    10.下面句子中加点司古今意义不同的义項是( )
    A.有司业、博士カ之师
    B.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
    C.自谓少吋用心于学甚劳
    D.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
    1l.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①段写太学生学习条件的优越和生活衣食无忧,与作者当年求学的艰辛形成鲜明对比。
    B.作者以“岂他人之过哉”这一-反问句式,鲜明地表达观点,显示出不容置疑的力量。
    C.因为马生和作者是同乡,且学习勤奋刻苦,所以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高度赞美马生。
    D.“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予者哉?”一句表明作者担心世俗之人对自己的歪曲,从反面强化了本文的主旨。
    【答案】
    9.A
    10.A
    11.C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古今异义,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
    A项有误,岁:每年,句意是:父母每年都赠给冬天的皮衣和夏天的葛衣。
    A项古今义不同,博士,古义为官名。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今义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如明代初期,朱允炆曾封方孝孺为“文学博士”等。本文 司业、博士:分别为太学的次长官和教授。
    C项“ 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高度赞美马生 ”的说法有误, 作者叙述个人早年虚心求教和勤苦学习的经历,生动而具体地描述了自己借书求师之难,饥寒奔走之苦,并与太学生优越的条件加以对比,有力地说明学业能否有所成就,主要在于主观努力,不在天资的高下和条件的优劣,以勉励青年人珍惜良好的读书环境,专心治学。
    【点评】9. 本题考查解释文言文中实词的意义。答题时应注意,解释文言文实词意义包括:重点动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等,同时注意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本题考查辨析古今异义词。答题时应注意,古汉语中有一些字形相同而意义用法不同的词,即古今异义词。词汇的发展,体现在实词上,最显著的就是词义的古今变化。要联系原句来理解,不可孤立地理解单个字词的含义。
    本题考查理解内容和筛选信息。答题时应注意,把各个选项对照相应语段,找到关键语句,然后提取最关键的核心的扣题的语句,比照辨析正误。
    一、(2023·天津东丽·统考二模)阅读《小石潭记》 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小石潭记
    柳宗元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⑤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潭中鱼可百许头 (大约)
    B.往来翕忽 (静悄悄的样子)
    C.悄怆幽邃 (深)
    D.以其境过清 (凄清)
    2.下面的句子是倒装句的一项是( )
    A.全石以为底
    B.皆若空游无所依
    C.潭西南而望
    D.四面竹树环合
    3.下面对选文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下见小潭”是探幽的结果,而“水尤清冽”则写出了对小潭的第一印象,是初看;“尤”进一步地突出了水之清冽,作者心头之乐也进一步表现出来。
    B.“参差”是形容繁衍伸展开来的枝蔓长短不齐,“披拂”是形容枝条在微风中轻柔地飘曳,这里生动地刻画了细枝长蔓婀娜多姿、翠色欲滴的动态。
    C.“空游无所依”,从字面看并未提及水,但我们已能充分感受到潭水的清澄纯净。
    D.作者采用定点观察的方法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使读者眼前逐一出现不同景物。到小石潭以后,又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由远及近,写出小石潭及周围景物的特点。
    【答案】1.B 2.A 3.D
    【解析】
    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
    B.往来翕忽:来来往往轻快敏捷。翕忽;轻快敏捷的样子。故选B。
    2.本题考查理解句式。
    A.全石以为底:是倒装句,介词的宾语前置句式,正常语序是“以全石为底”,意为“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
    B.意思是:(鱼)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
    C.意思是: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
    D.意思是:四面环绕合抱着竹林和树林;
    故选A。
    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D.作者先是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到小石潭以后,又采用定点观察的方法写小石潭和周围的景色;故选D。
    二、(2023·天津南开·统考三模)阅读《愚公移山》一文,回答问题。
    愚公移山
    《列子》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出入之迂也 迂:曲折,绕远
    B.聚室而谋曰 室:家
    C.杂然相许 许:赞同
    D.惧其不已也 己;已经
    (2)下面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始一反焉B.汝之不惠C.帝感其诚D.无陇断焉
    (3)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首先交代故事背景,指出太行、王屋二山的面积、高度和地理位置,为下文移山、负山等情节作铺垫。
    B.文章最后写“操蛇之神”的恐惧心理和天帝被愚公的决心所感动,山终被移走,这是故事的高潮和结局,二者是同时到来的。
    C.文章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D.本文偏重论述,不属于叙事类作品,以整句为主,对愚公移山这一行为本身着墨很多,没有写出各种人对愚公移山表现出的态度以及愚公的回应。
    【答案】(1)D (2)C (3)D
    【解析】
    (1)本题考查重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词语解释时要注意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等现象。
    D.句意:怕他不停地干下去。已:停止。
    故选D。
    (2)本题考查对通假字的辨析能力。
    A.反:同“返”,返回;
    B.惠:同“慧”,智慧,聪明;
    C.无通假字;
    D.陇:同“垄”,高地;
    故选C。
    (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D.有误,本文偏重叙述,对愚公移山这一行为本身着墨不多,写出了各种人对愚公移山表现出的态度以及愚公的回应;
    故选D。
    三、(2023·天津红桥·统考三模)阅读《狼》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蒲松龄
    ①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②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④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⑤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缀行甚远 缀:连接、紧跟
    B.恐前后受其敌 敌:攻击
    C.屠暴起 暴:突然
    D.乃悟前狼假寐 寐:睡醒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一狼洞其中
    A.狼不敢前
    B.其一犬坐于前
    C.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D.屠自后断其股
    7.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①段是故事的开端,写出了屠夫危急的处境,为后面写屠夫与狼的斗争做了铺垫。
    B.在遇狼到杀狼的故事发展过程中,屠夫从怯懦变得勇敢、机智,人物形象完整丰富。
    C.文中“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目似瞑,意暇甚”“一狼洞其中”等语句,表现了狼的狡诈。
    D.文章结尾运用记叙的表达方式,点明了故事的主题,说明狼无论多么狡诈,终归会被人的勇敢智慧所战胜。
    【答案】5.D 6.A 7.D
    【解析】
    5.本题考查文言实词。
    D.句意:他才领悟到前面的狼假装睡觉。寐:睡觉;
    故选D。
    6.本题考查词类活用。例句句意:另一只狼正在挖洞。洞:名词作动词,挖洞;
    A.句意:两只狼不敢上前。前:名词作动词,上前、向前;
    B.句意:另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犬: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
    C.句意:想要从柴草堆中打洞来从后面攻击屠户。隧:名词作状语,从通道;
    D.句意:屠户从后面砍掉了狼的大腿。断:动词,砍断;
    故选A。
    7.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D.“文章结尾运用记叙的表达方式”有误。“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运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点明主题,狼无论多么狡诈,终归会被人的勇敢智慧所战胜;
    故选D。
    四、(2023·天津和平·统考三模)阅读《醉翁亭记》选段,完成下面各题。
    ①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③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④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8.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望之蔚然而深秀者(茂盛的样子)B.峰回路转(曲折、回环)
    C.云归而岩穴暝(明亮)D.颓然乎其间者(倒下的样子)
    9.下面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山行六七里B.其西南诸峰
    C.杂然而前陈者D.酿泉为酒
    10.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①段“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几句话通过轻松闲逸的问答,由记事、抒情巧妙过渡到写景。
    B.第②段以诗一般的笔调先写山中朝暮之美,再写山中四季的景色,最后总归为“乐亦无穷”,余韵不绝。
    C.第③段写滁人之游和太守之宴,描绘了一幅太平祥和的百姓游乐图。
    D.本文中共出现了10个“乐”字,以文记乐的情趣,流露出作者为政一方、造福一方的自信、得意以及捉笔成文的自负。
    【答案】8.C 9.B 10.A
    【解析】8.本题考查文言实词。
    C.句意:云雾聚拢,山谷就显得昏暗了。暝:昏暗;
    故选C。
    9.本题考查词类活用。
    A.句意:沿着山路走六七里。山:名词作状语,沿着山路;
    B.句意:那西南方的几座山峰。西南:名词,西南方;
    C.句意:横七竖八地在面前摆开。前:名词作状语,在面前;
    D.句意:用酿泉酿造酒。酿泉:名词作状语,用酿泉;
    故选B。
    10.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A.“由记事、抒情巧妙过渡到写景”有误;是由记事、写景巧妙过渡到抒情;
    故选A。
    【点睛】参考译文:
    环绕滁州的都是山。那西南方的几座山峰,树林和山谷格外秀美。一眼望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流水声,看到流水从两座山峰之间倾泻而出的,那是酿泉。泉水沿着山峰折绕,沿着山路拐弯,有一座亭子像飞鸟展翅似地,飞架在泉上,那就是醉翁亭。建造这亭子的是谁呢?是山上的和尚智仙。给它取名的又是谁呢?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太守和他的宾客们来这儿饮酒,只喝一点儿就醉了;而且年纪又最大,所以自号“醉翁”。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欣赏山水的美景。欣赏山水美景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酒上。
    至于太阳升起,树林里的雾气散开,云雾聚拢,山谷就显得昏暗了;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化不一,这就是山中的朝暮。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繁叶茂,形成一片浓密的绿荫;天高气爽,霜色洁白;水落下去,水底的石头就露出来,这就是山中的四季。清晨前往,黄昏归来,四季的风光不同,乐趣也是无穷无尽的。
    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欢唱,来去行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招呼,后面的答应;老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领着走。来来往往不断的行人,是滁州的游客。到溪边钓鱼,溪水深并且鱼肉肥美;用酿泉酿造酒,泉水香并且酒也清;野味野菜,横七竖八地在面前摆开,那是太守主办的宴席。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投壶的人投中了,下棋的赢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时起时坐大声喧闹的人,是欢乐的宾客们。一位容颜苍老,头发花白的人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是喝醉了的太守。
    不久,太阳下山了,人影散乱,宾客们跟随太守回去了。树林里的枝叶茂密成荫,禽鸟在高处低处鸣叫,是游人离开后鸟儿在欢乐地跳跃。但是鸟儿只知道山林中的快乐,却不知道人们的快乐;而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快乐,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啊。醉了能够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那就是太守啊。太守是谁呢?是庐陵欧阳修。
    五、(2023·天津河西·统考二模)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回答各题。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舜发于畎亩之中 (兴起,指被任用)
    B.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举:选拔、任用)
    C.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喻:比喻)
    D.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敌:匹敌)
    12.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必先苦其心志B.曾益其所不能
    C.困于心,衡于虑D.入则无法家拂士
    1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列举六位先贤的事例,意在论述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的重要性。
    B.文中作者认为造就人才,既要重视成才的客观条件,也要重视人的主观因素。
    C.作者从个人和国家两个不同角度论证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
    D.文章列举事例和阐述道理相结合,逐层推论,结构紧凑,论证缜密。
    【答案】11.C 12.A 13.A
    【解析】11.考查对文言词语的理解。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C.“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的意思是:表现在脸色上,流露在言谈中,然后才能被人们所了解明白。喻:了解,明白。不是“比喻”。
    故选C。
    12.本题考查通假字。
    B.“曾”同“增”,增加;
    C.“衡”同“横”,梗塞,不顺;
    D.“拂”同“弼”,辅佐;
    故选A。
    13.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
    A.有误,文章开篇列举六位先贤的事例,意在论述“生于忧患”的观点,强调艰苦的环境能够磨练人才;
    故选A。
    六、(2023·天津东丽·统考一模)阅读《曹刿论战》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曹刿论战
    《左传》
    ①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乎,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②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③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4.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又何间焉(参与)B.小惠未遍(方便,便利)
    C.神弗福也(赐福,保佑)D.公将驰之(驱车追赶)
    15.下面句子中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B.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C.夫战,勇气也。
    D.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16.下面对本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②段写了长勺之战的经过。鲁庄公不察战情,急躁冒进,而曹刿则胸有成竹,指挥若定。
    B.在第③段中,曹刿论述了战争的取胜之道:一是强调蓄养士气的重要性,二是要看准战机,再做行动,谨慎判断,谨防埋伏。
    C.作者巧妙地运用了比照、映衬的手法。以曹刿与“乡人”的对比突出曹刿抗敌御侮的责任感和护卫宗国的政治热忱。从曹刿与鲁庄公的对比中,以庄公的驽钝、浮躁反衬曹刿的机敏、持重。
    D.鲁庄公作为一名君王,资质平庸无奇,是一位昏君。鲁庄公能够接见并非“肉食者”的曹刿,耐心回答他的“三问”,说明了庄公政治见识的鄙陋,战后又询问曹刿取胜原因,暴露了他在军事上的轻率。
    【答案】14.B 15.C 16.D
    【解析】14.考查词语解释。
    B.句意:这些小恩惠不能遍及百姓。遍:遍及,普遍。
    故选B。
    15.考查古今异义。
    A.牺牲:古义:祭祀用的猪、牛、羊等;今义:为正义献出生命;
    B.可以:古义:可以凭借;今义:可以;
    C.勇气:古义:敢想敢干毫不畏惧的气概;今义:敢想敢干毫不畏惧的气概;
    D.再:古义:第二次;今义:又一次;
    故选C。
    1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
    D.鲁庄公并不是一位昏君,鲁庄公能够接见并非“肉食者”的曹刿,耐心回答他的“三问”,说明了庄公善于纳谏,战后询问取胜的原因,可以看出他虚怀若谷、谦虚好学。
    故选D。
    七、(2023·天津河东·统考二模)阅读《醉翁亭记》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醉翁亭记
    欧阳修
    ①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③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④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7.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峰回路转 回:曲折,回环
    B.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临:居高面下
    C.醉翁之意不在酒 意:意趣,情趣
    D.佳木秀而繁阴 秀:秀丽,秀美
    18.下面句子中加点字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名之者谁?
    B.杂然而前陈者
    C.宴酣之乐
    D.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19.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①段写醉翁亭之所在,并引出人和事,最终引出“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也。”这一全文的核心命意。
    B.第②段写山中朝暮的阴晴变化、四时景物的迥然不同,语言高度凝练,简明扼要,言简意赅。
    C.第③段由人事转移到景物上,其中写滁人之游描绘出太平祥和的图景,侧面烘托太守治理有方、政治清明。
    D.第④段在叙事中,融入抒情和议论,以“禽鸟之乐”“山林之乐”“游人之乐”衬托“太守之乐”,表现了太守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答案】17.D 18.C 19.C
    【解析】17.本题考查文言词语辨析。
    D.句意:美好的树木繁荣滋长,(树叶)茂密成荫。秀:秀丽、挺拔。
    故选D。
    18.本题考查词类活用。
    A.句意:给它取名的又是谁呢?名:名词活用为动词,命名、取名;
    B.句意:横七竖八地摆在面前的。前:方位名词作状语,在前面;
    C.句意:宴会喝酒的乐趣。酣:尽情地喝酒;
    D.句意: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啊。乐:形容词活用为意动用法,以……为乐;
    故选C。
    19.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C.由第③段“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可知,这一段写滁人之游和太守之宴,由景物转移到人事上。选项“由人事转移到景物上”错误。
    故选C。
    八、(2023·天津红桥·统考二模)阅读《送东阳马生序》节选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傻其欣悦,则又请为。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②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展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举不若人也。益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20.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尝趋百里外 趋:快步走
    B.门人弟子填其室 填:挤满
    C.寓逆旅,主人日再食 食:食物
    D.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敝:破
    21.下列句子是倒装句的一句是( )
    A.余幼时即嗜学B.弗之怠
    C.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D.同舍生皆被绮绣
    22.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写出了作者求学态度谦和,有自卑心理,以至于不敢出声。
    B.文中连用“被”“戴”“腰”“佩”“备”等词语,生动传神地写出了富家子弟金玉其外的形象。
    C.文章多处运用对比手法,鲜明而有说服力。如“同舍生”的豪华装束,与作者的“缊袍敝衣”形成对比,突出作者内心的充实和强大;学生优越的学习条件,与作者求学的种种艰辛形成对比,突出专心学习的重要性。
    D.作者详写自己艰辛的求学经历,略写现在的成就,勉励后学,感情真挚诚恳、循循善诱。
    【答案】20.C 21.B 22.A
    【解析】20.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注意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
    C.句意为:住在旅店,主人每天提供两顿饭。食,供养,给……吃;而非“食物”;
    故选C。
    21.本题考查倒装句。
    A.句意为:我年幼时就爱学习。陈述句,不含倒装;
    B.句意为:不懈怠,指不放松抄书;宾语“之”前置;含倒装;正常语序为:弗怠之;
    C.句意为:又担心没有与学识渊博的老师和名人交往。陈述句,不含倒装;
    D.句意为:同学舍的求学者都穿着锦绣衣服。陈述句,不含倒装;
    故选B。
    2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
    A.根据“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可知,其意思是:表情更为恭敬,礼貌更为周到,不敢答复一句话。这句话表现作者求学态度谦和,并没有表现“有自卑心理,以至于不敢出声”;分析有误;
    故选A。
    九、(2023·天津南开·统考二模)阅读《桃花源记》 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 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 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23.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A.仿佛若有光 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不真切
    B.具答之 具:详细
    C.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延:邀请
    D.未果,寻病终 寻:寻找
    24.下面句子中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忽逢桃花林B.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D.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5.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芳草鲜美”“鲜美”二字,描摹生动,“美”重点写青草色。进入桃花源后,作者写得也是韵味十足,富有波澜。先写桃花源百姓的日常生活状态,劳作、服饰与外人不一样。接着写田园风光,“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语言极简洁,却字字真醇。
    B.桃花源中人见到渔人这个不速之客,先是“大惊”,随后“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听完渔人的述说,“皆叹惋”;最后嘱咐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
    C.“诣太守,说如此”这句话中的“如此”包含渔夫自“缘溪行”直到“处处志之”,由入而出的所经历的和见到的种种。此处若再一一写出,就会导致文章前后内容重复,拖沓冗长。
    D.文章既具有奇幻神奇的浪漫色彩,又具有真实感人的写实力量。这二者在文中相得益彰,交融得天衣无缝。
    【答案】23.D 24.A 25.A
    【解析】23.考查对方言词语的理解。
    D.“未果,寻病终”的意思是:不久后就病死了。寻:不久。不是“寻找”。
    故选D。
    24.考查对古今异义词的理解。
    A.忽:古今义都是“忽然”的意思;
    B.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C.妻子:古义:妻子儿女;今义:男子的配偶;
    D.无论: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不论、不管;
    故选A。
    25.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
    A.依据“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可知,文章先描绘了桃源的田园风光,然后再写桃花源百姓的日常生活状态,劳作、服饰与外人是一样。
    故选A。
    十、(2023·天津河东·统考一模)阅读《富贵不能淫》,完成下面小题。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 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26.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诚:真正,确实
    B.丈夫之冠也 冠:冠礼
    C.父命之 命:教导,训诲
    D.与民由之 由:遵从
    27.下面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一怒而诸侯惧
    B.往之女家
    C.居天下之广居
    D.富贵不能淫
    28.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篇景春使用反问句提出观点,一个“诚”字加重肯定语气,可见景春对张仪、公孙衍的歆羡和崇拜。
    B.孟子同样使用反问句直接反驳,表明自己态度,对景春的观点进行否定,也包含对张仪、公孙衍之流的不屑和鄙视。
    C.孟子用“妾妇之道”作比,指出张仪、公孙衍不过是顺从君王的意志,没有独立人格和独立判断善恶、是非的标准。
    D.孟子面对景春提出的观点,先“破”后“立”,最终从侧面提出自己心中的“大丈夫”的三个标准。
    【答案】26.B 27.B 28.D
    【解析】26.本题考查文言实词。
    B.句意为:男子举行加冠礼的时候。冠:名词作动词,举行加冠礼;
    故选B。
    27.本题考查通假字。
    B.句意为:到了你丈夫家里。女:通“汝”,你;
    故选B。
    28.本题考查文言文内容理解。
    D.“从侧面提出自己心中的‘大丈夫’的三个标准”表述有误,根据“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可知,作者是从正面直接提出“大丈夫”的三个标准;
    故选D。
    十一、(2023·天津·模拟预测)阅读《卖油翁》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卖油翁
    欧阳修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 ,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29.下面加点词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陈康肃公善射 多谋善断
    B.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手不释卷
    C.惟手熟尔 深思熟虑
    D.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置之不理
    30.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公亦以此自矜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B.睨之久而不去 已而之细柳军
    C.而钱不湿 笑而遣之
    D.以钱覆其口 其名为鹏
    31.下面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面对卖油翁观射时不以为意的态度,康肃在质问时称呼、语气的变化,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他傲慢无礼、骄矜暴躁的个性。
    B.面对陈尧咨的怒火,卖油翁以针锋相对的激愤,充满智慧的应对,征服了陈尧咨。
    C.从康肃的“射箭”到卖油翁的“酌油”,从康肃“自矜”“忿然”到“笑”“遣”,行文跌宕有致,富有戏剧性。
    D.本文故事虽短,但记述简洁生动,情趣盎然,人物形象鲜明,哲理深入浅出。
    【答案】29.C 30.D 31.B
    【解析】29.考查一词多义的理解。
    A.善:擅长/擅长;
    B.释:放下/放下;
    C.熟:熟练/程度深;
    D.置:放/放;
    故选C。
    30.考查一词多义及用法的理解。
    A.以:介词,因为/介词,把;
    B.之:代词,指陈尧咨射箭/动词,到,往;
    C.而:连词,表转折,却/连词,表修饰;
    D.其:代词,它/代词,它;
    故选D。
    31.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辨析。
    B.“卖油翁以针锋相对的激愤”表述有误,根据《卖油翁》第二段“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可知,卖油翁面对陈尧咨的怒斥,平静地点明自己是通过“酌油”得知“但手熟尔”这一道理的,接下来通过展现“钱孔沥油”的高超技艺来验证“惟手熟尔”的道理;
    故选B。
    十二、(2023·天津·统考一模)阅读《岳阳楼记》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岳阳楼记
    范仲淹
    ①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那。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 子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街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③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 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⑤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 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32.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增其旧制 制:规模
    B.去国怀乡 国:国家
    C.沙鸥翔集 集:停息
    D.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求:探求
    33.下面句子是倒装句的一项是( )
    A.属予作文以记之
    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D.微斯人,吾谁与归
    34.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①段开篇即切入正题,叙述事情的本末缘起,引出重修岳阳楼和作记一事。
    B.第③④段分写洞庭湖的阴晴景象,以及这不同的景象在游人心中的不同反响。
    C.第⑤段从抒情转为描写,表达了作者“先忧后乐”的政治理想,点明了全篇主旨。
    D.本文叙事多用散句,写景多用偶句,充分体现了语言音韵之美,给人美的享受。
    【答案】32.B 33.D 34.C
    【解析】
    32.本题考查文言实词。
    B.句意:离开国都,怀念家乡。国:国都;
    故选B。
    33.本题考查句式的判断。
    文言文中常见的特殊句式有:判断句、省略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
    A.“属予作文以记之”句意为:他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情。这里省略主语“滕子京”。是省略句;
    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句意为: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也”表判断语气。是判断句;
    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句意为:他们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这里省略主语,用互文共享主语。是省略句;
    D.“微斯人,吾谁与归”句意为: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这里把宾语前置,是宾语前置的倒装句;
    故选D。
    34.本题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
    C.由第⑤段“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噫!微斯人,吾谁与归”等语句可知,第⑤段从前段的描写转为抒情,表达了作者“先忧后乐”的政治理想,点明了全篇主旨。此项“第⑤段从抒情转为描写”理解有误;
    故选C。
    A.躬耕于南阳
    躬:亲自
    B.至于斟酌损益
    益:益处
    C.以告先帝之灵
    告:祭告
    D.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
    慢:缓慢
    相关试卷

    专题13 作文-5年(2019-2023)中考1年模拟语文真题分项汇编(天津专用): 这是一份专题13 作文-5年(2019-2023)中考1年模拟语文真题分项汇编(天津专用),文件包含专题13作文-5年2019-2023中考1年模拟语文真题分项汇编天津专用原卷版docx、专题13作文-5年2019-2023中考1年模拟语文真题分项汇编天津专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3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9 课外文言文阅读-5年(2019-2023)中考1年模拟语文真题分项汇编(天津专用): 这是一份专题09 课外文言文阅读-5年(2019-2023)中考1年模拟语文真题分项汇编(天津专用),文件包含专题09课外文言文阅读-5年2019-2023中考1年模拟语文真题分项汇编天津专用原卷版docx、专题09课外文言文阅读-5年2019-2023中考1年模拟语文真题分项汇编天津专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5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1 字音字形-5年(2019-2023)中考1年模拟语文真题分项汇编(天津专用): 这是一份专题01 字音字形-5年(2019-2023)中考1年模拟语文真题分项汇编(天津专用),文件包含专题01字音字形-5年2019-2023中考1年模拟语文真题分项汇编天津专用原卷版docx、专题01字音字形-5年2019-2023中考1年模拟语文真题分项汇编天津专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专题07 课内文言文阅读-5年(2019-2023)中考1年模拟语文真题分项汇编(天津专用)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