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广东省惠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地理试题含解析
展开1.本试题分两部分:单项选择题卷面成绩48分,综合题卷面成绩52分。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2.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对应位置,综合题答案用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对应答题区域作答。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19届亚运会于北京时间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在杭州举行。10月3日17:30-18:30,我国选手全红婵在女子10米跳台决赛中展示出了“水花消失术”,最终夺冠。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第19届亚运会举办期间杭州( )
A. 太阳从东北方升起B. 昼夜时长差值变小C. 日出时间逐渐变早D. 正午日影不断变长
2. 纽约(75°w)的华人华侨想欣赏全红婵的“水花消失术”,观看网络直播的提醒闹铃应至少调为( )
A 10月2日4:30B. 10月2日5:30C. 10月3日4:30D. 10月3日5:30
【答案】1. D 2. C
【解析】
【1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第19届亚运会于北京时间2023年9月23日举行至10月8日举行,直射点由赤道向南南半球移动,太阳从东南方升起,A错误;9月23日全球昼夜平分,此后,直射点南移,杭州昼渐短夜渐长,日出时间逐渐推迟,昼夜进长差值变大,BC错误;直射点南移,杭州与直射点纬度差增大,正午太阳高度减少,日影不断变长,D正确。故选D。
【2题详解】
纽约(75°w)位于西五区,与北京东八区相差13个时区,且在北京的西侧,故区时较北京时间晚13小时,当全红婵比赛时间为10月3日17:30-18:30,此时纽约时间为10月3日4:30-5:30,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地球上有昼夜交替现象的地区:①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昼长夜短;②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哪个半球昼渐长。
露点,是指在固定气压下,空气中所含的气态水达到饱和而凝结成液态水所需要降至的温度。图为2023年12月5日8时至6日8时北京气温和露点温度变化曲线图。12月10日晚,北京迎来本年度第一场雪,“一场故宫雪,梦回紫禁城”的美景迅速火爆网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2023年12月5日至10日间,影响北京的天气系统是( )
A. 冷锋B. 暖锋C. 气旋D. 反气旋
4. 12月6日露点温度的变化,主要因为( )
A. 气温上升B. 气温下降C. 空气湿度增大D. 空气湿度减小
【答案】3. A 4. D
【解析】
【3题详解】
读图可知,2023年12月5日8时至6日8时北京气温在14:00后发生明显的降温,故影响北京的天气系统是冷锋,A正确;受暖锋影响。气温升高,B错误;受气旋控制,上升气流,多阴雨天气,C错误;受反气旋控制,下沉气流,多晴朗天气,D错误。故选A。
【4题详解】
据材料“露点,是指在固定气压下,空气中所含的气态水达到饱和而凝结成液态水所需要降至的温度。”读图可知,12月6日露点温度达到-20°C,是由于空气湿度减小,水汽较少,D正确,C错误;据材料可知露点温度的变化主要受空气中所含的气态水的影响,AB错误,故选D。
【点睛】冷锋:冷气团主动移向暖气团的锋面。过境时,出现阴天、大风、降温、降雨、降雪等天气,降水主要在锋后;过境后,往往气压升高,气温和湿度骤降,天气转好。冷锋过境时往往伴随有恶劣天气,如北方夏季的暴雨;冬春季的寒潮、沙尘暴天气。
伊比利亚半岛地处欧洲西南角,中部高原平均海拔610米,最高山峰海拔为3478米。图为伊比利亚半岛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 夏季该半岛南部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可能为( )
A. 大气降水B. 冰川融水C. 积雪融水D. 地下水
6. 杜罗河干流水量主要来自北侧支流,因为北侧( )
A. 居民少,用水少B. 为迎风坡,降水多C. 坡度大,流速快D. 为背阴坡,蒸发弱
【答案】5. D 6. B
【解析】
【5题详解】
伊比利亚半岛位于40°N附近,大部分地区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降水偏少,A错误;半岛无高大山脉,没有高山冰雪融水补给,B错误。积雪融水的补给时间在春季,C错误;夏季降水稀少,河流缺少雨水补给,导致河流水位下降,此季节地下水水位较高,河流水位低于地下水水位,地下水补给河流水,D正确。故选D。
【6题详解】
地中海气候区降水主要由盛行西风带来,干流北侧地区纬度较高,受盛行西风影响的时间较南侧长,且位于西风的迎风坡,因此北侧降水较多,水量较南侧丰富,B正确,D错误;读图可知,北侧城镇数量多于南侧,居民多,用水多,A错误;坡度大,流速快与水量补给多少关系不大,C错误。故选B。
【点睛】从气候类型角度来看,伊比利亚半岛东南西三面沿海地区为地中海气候,北部比斯开湾沿海地区为温带海洋性气候,而半岛内部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位于南北纬40°~60°海域,在盛行西风吹拂下形成的洋流叫西风漂流。北半球的西风漂流为暖流,而南半球的西风漂流为寒流。图为南极洲外围60°S以北海域的西风漂流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南北半球西风漂流性质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 太阳辐射不同B. 盛行风向不同C. 海陆分布影响D. 地转偏向力差异
8. 西风漂流区域最容易出现大雾的位置和季节是( )
A. 北半球、夏季B. 北半球、冬季C. 南半球、夏季D. 南半球、冬季
9. 南极洲近岸海域也有洋流分布,其流向特点是( )
A. 顺时针环流、自西向东B. 顺时针环流、自东向西
C. 逆时针环流、自西向东D. 逆时针环流、自东向西
【答案】7. C 8. B 9. D
【解析】
【7题详解】
南北半球西风漂流性质不同的主要原因是海陆分布影响,因为南半球的西风漂流是环绕地球一圈,受来自较低纬度的暖流影响不大,南侧的南极洲是一个冰雪覆盖的大陆,所以西风漂流是寒流;而北半球的西风漂流与来自较低纬度的洋流组成大洋环流,受来自较低纬度的暖流影响大,西风漂流是暖流,C正确;南北半球西风漂流纬度相近,太阳辐射也相近,A错误;盛行风影响洋流的流向,但不会影响洋流的性质,B错误,地转偏向力也不会影响洋流性质,D错误。故选C。
【8题详解】
大雾的形成通常需要两个基本条件:一是相对稳定的大气层,二是有充足的水汽供应。在冬季,北半球的西风漂流区域常常受到来自北极地区的干冷空气南下影响,形成相对稳定的大气层。同时,冬季气温较低,海水温度也较低,这使得水汽更容易凝结形成雾。此外,冬季时,北半球的西风漂流区域常常受到暖湿气流的影响,提供了充足的水汽供应,进一步促进了雾的形成,B正确;夏季时,北半球的西风漂流区域受到的暖湿气流影响较强,暖湿气流带来丰富的水汽,但是同时也带来了不稳定的大气层,这不利于雾的形成和维持,A错误;夏季时,南半球的西风漂流区域的大气层相对不稳定,不利于雾的形成,C错误;在冬季,南极大陆的天气更加寒冷,海水的温度也降到最低,这使得南半球的西风漂流区域的水汽更容易凝结,但冬季时,南半球的西风漂流区域受到的暖湿气流影响较小,水汽供应相对较少,不利于雾的形成,D错误。故选B。
【9题详解】
南极洲近岸海域洋流分布主要受极地东风吹拂和南极大陆形状影响。南极大陆沿岸处盛行极地东风,在势力强大的极地东风驱动下,海水自东向西(逆时针)流动,加上地转偏向力的作用,海水围绕南极大陆呈环状逆时针运动,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雾的形成需要以下四个条件:1、水汽:近地空气的水汽含量需要接近或达到饱和。2、冷却:使空气中接近饱和的水分开始凝结。3、空气中有微尘,以便水分抱团。4、大气平稳,即没有什么风,便于雾气堆积。 如果空气中所含的水汽多于一定温度条件下的饱和水汽量,多余的水汽就会凝结出来,当足够多的水分与空气中微小的灰尘颗粒结合在一起,同时水分子本身也会相互粘结,就变成小水滴或冰晶,从而形成雾。
“张家界地貌”是当地特有的石英砂岩峰林地貌的代称。图为“张家界地貌”典型区鸳鸯溪剖面示意图,其发育有L1、L2、L3三级不同海拔的峰林地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 图示峰林的成因是( )
A. 冰川侵蚀B. 海浪侵蚀C. 风力侵蚀D. 流水侵蚀
11. 根据三级不同高程峰林地貌,可推断该区域( )
①地壳间歇性抬升②地壳持续性抬升③河流下蚀增强④流域降水量增加
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③④
【答案】10. D 11. A
【解析】
10题详解】
张家界地貌以石英砂岩峰林称奇,从图可知,该地大部分地层并不呈水平层状完整分布,说明主要是受到侵蚀作用形成,张家界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河流众多,说明主要是受到流水侵蚀作用而成的,D选项正确。该地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海拔较低,没有冰川,气候湿润,风力作用影响较小,A、C选项错误。张家界并不沿海,海浪的影响较小,B错误。故选D。
【11题详解】
由图可知:三级不同高程峰林地貌位于三个河流阶地上,河流阶地是在地壳运动的影响下,由河流下切侵蚀作用而形成,有几级阶地,就对应几次地壳运动,是地壳间歇性抬升,河流下切作用形成,①③正确,②④错误,故选A。
【点睛】内力作用的能量是来自地球内部,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等,它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外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地球外部的太阳能以及地球重力能等,表现为对地表物质的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等作用,它将高山削低,把盆地填平,其结果往往使地表趋于平坦。
对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植物群落进行研究发现,其乔木层树种多样性随海拔有规律变化;海拔1600m以上分布着山地矮林,平均树高在6m以下。图为南岭山地乔木组成比例随海拔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 推测随海拔升高南岭乔木层树种多样性( )
A. 一直增加B. 一直减少C. 先增加后减少D. 先减少后增加
13. 乔木类型1所指示的植被应为( )
A. 落叶阔叶林B. 常绿阔叶林C. 常绿硬叶林D. 针叶林
14. 南岭山顶附近山地矮林发育,可能因该地( )
A. 气压低B. 气温低C. 风力大D. 太阳辐射强
【答案】12. C 13. B 14. C
【解析】
【12题详解】
读南岭山地乔木组成比例随海拔变化示意图可见,乔木类型随海拔先增多再减少,又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海拔升高,年平均气温逐渐下降,年平均降水量先增加后减少,因此推测随海拔升高南岭乔木层树种多样性先增加后减少,C对,排除ABD。故选C。
【13题详解】
南岭处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当地地带性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读图可见,南岭山地乔木组成比例随海拔变化中,乔木类型1所指示的植被比例占绝对优势,且山麓自然带与当地地带性植被相同,所以推测乔木类型1所指示的植被应为当地地带性植被亚热带常绿阔叶林,B对;温带落叶阔叶林分布在温带季风气候区或温带海洋性气候区,针叶林主要分布在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区,常绿硬叶林分布在地中海气候区,ACD错。故选B。
【14题详解】
南岭1600米以上气温较低,但与树木低矮关系不大,B错;南岭1600米以上的山地矮林平均树高低于6米,是因为山顶海拔高,摩擦力小,风力大,树木高大易被折断,C对;树木低矮与气压低无关,A错;南岭降水丰富,太阳辐射不强,D错。故选C。
【点睛】植被与环境相互作用。植被生长过程中,改造其生长的土壤、水分等环境条件。环境(包括热量、光照、水分等)影响植物的种类、形态以及分布。在稳定的植被中形成分层明显的垂直结构;天然植被一般按类型有规律的分布在适宜其生长的地方,并具有适应当地环境的特征。
不同地层之间接触界面形状的不同,可以反映地质历史时期内外力作用的过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甲处物质直接来源于上地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 甲、乙、丙、丁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
A. 丁甲丙乙B. 乙丙甲丁C. 丁乙丙甲D. 甲丙乙丁
16. 图示水平地层中,受到“沉积--侵蚀--再沉积”的外力作用过程有( )
A. 0次B. 1次C. 2次D. 3次
【答案】15. D 16. C
【解析】
【15题详解】
先有岩层形成,然后岩浆侵入冷却形成甲岩层,甲岩层形成时,周边岩层受高温高压影响,发生变质作用,形成丙岩层;甲、丙岩层的形成未影响到乙岩层,说明乙岩层形成时间晚于甲丙,丁断层使得岩层乙断裂,所以丁形成时间比乙晚,故形成先后顺序为甲丙乙丁,故选D。
【16题详解】
有材料可知:“不同地层之间接触界面形状的不同,可以反映地质历史时期内外力作用的过程”,物质沉积的过程经常会被中断而导致地层不连续,外力作用侵蚀了先前的沉积,然后又恢复沉积,岩石中记录这些中断的地方被称为不整合面,图示有两个不整合面,代表图示水平地层中受到两次“沉积--侵蚀--再沉积”的外力作用过程,故选C。
【点睛】地层层序律:一般情况下,原始地层接近水平,下面的地层年龄较老,上面的地层年龄较新。切割层序律:断层割断老的地 层,新的侵入岩切割老的地层。
二、非选择题:共三题,52分。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昆明准静止锋是北方南下冷空气遇到地形阻挡而滞留在云贵高原地区的常见天气系统,多集中出现在乌蒙山东侧103°E--105°E区域,呈现“白天东退、夜间西进”的特征。如遇冷空气不断加强,并一举越过乌蒙山,锋面性质会发生变化,冷空气向西南方向一路长驱直下,昆明瞬间从“四季如春”转为“一雨即冬”。图左为昆明准静止锋位置示意图,图右为1961~2020年昆明准静止锋出现频次及云贵高原地形示意图。
(1)简述105°E以东地区昆明准静止锋出现频率较低的原因。
(2)从大气受热的角度,分析昆明准静止锋“白天东退、夜间西进”的成因。
(3)推断冷空气越过乌蒙山后锋面性质变化,并描述昆明“一雨即冬”的天气状况。
【答案】(1)105°E以东地区海拔较低,地形对冷空气(向西推进)的阻力较小,锋面难以形成准静止状态。
(2)(当冷暖气团势力相当时)白天太阳辐射强,大气增温使暖气团增强,挤压锋面东退;夜间无太阳辐射,地面降温使得冷气团变强,将锋面向西推进。
(3)由准静止锋变成冷锋;
天气状况:气压升高、气温下降、大风、阴雨(降雪)天气。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昆明准静止锋”为材料设置习题,涉及准静止锋的成因及影响相关知识,重点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体现了综合思维能力的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由图文材料可知,乌蒙山东侧(103°E-105°E)以东地区地势开始变低,可推知在105°E以东地区由于其海拔较低,冷空气即使越过了乌蒙山以后,也会被西南方向来的暖湿气流给推回来,在105°E以东的地区地形对暖湿空气的阻力较小,会把冷空气给回推到乌蒙山的东侧,形成准静止锋。而在105°E以东地区锋面难以形成准静止状态。所以出现准静止锋的频率较低。
【小问2详解】
昆明准静止锋的形成与地形、气候等因素密不可分。从大气受热的角度看来看,由于热力因素的影响,白天的时候,太阳辐射会使得地表升温,此时空气受热上升,暖气团势力增强,冷气团势力相对较弱,从而推动准静止锋向东移动;而到了夜间的时候,地表降温,空气下沉,冷气团势力增强,暖气团势力相对较弱,则使得准静止锋受到一个向西的力,导致其西进。
【小问3详解】
昆明的地理位置和地形条件非常特殊,当冷气团越过乌蒙山之后,地势变低,没有地形阻挡,冷空气势力慢慢增强,冷暖气团势力均等的局面已被打破,冷气团为主导,则准静止锋会转化为冷锋过境,从而出现“一雨即冬”的现象。当锋面停留在昆明地区时,暖湿气流容易在山间形成云雾和降雨,而随着冷空气的南下,当地开始受冷气团控制,气压升高、气温降低、出现大风、阴雨(降雪)天气。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长白山苔原带的环境特征与极地苔原相似。研究发现,其北坡苔原带原以灌木和苔藓地衣为主,很少有草本植物。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草本植物不断上侵,苔原带下部的灌木开始萎缩退化。下图示意长白山垂直带谱及草本植物入侵程度与海拔、坡度的关联性。
(1)分析长白山北坡苔原带分布海拔低于南坡的原因。
(2)指出遭草本植物重度入侵区域的海拔和坡度特征,并分别阐释原因。
(3)推测草本植物入侵对苔藓地衣的影响。
【答案】18. 相较于南坡,北坡为阴坡,光照较少、气温相对较低;北坡为东南季风的背风坡,降水相对较少。
19. 海拔低;原因:草本植物入侵是由较低海拔(岳桦林带)向上扩展的,受到种子传播距离的限制;随着海拔升高,气温下降,草本植物种子萌发及生长受限。
坡度大;原因:坡度大,土层薄,灌木植物不易着生和定植,而草本植物的种子传播方式具有一定的定植优势(较利于草本植物生长)。
20. 苔藓地衣退缩到更高海拔;生物(物种)多样性减少;分布面积变小。
【解析】
【分析】本题以长白山苔原带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影响植被的因素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
【小问1详解】
该地位于我国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故长白山南坡为阳坡,北坡为阴坡。南坡相较于北坡能接受到更多的太阳光照,气温较同海拔的北坡高;该地位于温带季风区,降水主要来自于夏季风东南季风从海洋上携带来的水汽形成,而北坡处于东南季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南坡少,所以北坡的水热条件较南坡差,使得长白山北坡苔原带分布海拔低于南坡。
【小问2详解】
根据右图可知遭草本植物重度入侵区域的海拔相对较低,坡度大。根据材料可知草本植物入侵是由较低海拔(岳桦林带)向上扩展的,草本植物的种子传播方式多种多样,如风力、动物携带等。但每种传播方式都有其局限性,导致种子不能无限远地传播。因此,种子传播距离的限制是影响草本植物入侵范围和速度的关键因素之一。随着海拔升高,气温逐渐降低,由于温度较低,可能导致草本植物种子的萌发率降低,即使萌发,植物的生长速度也可能会变慢,从而影响其正常生长和发育。由于坡度大、土层薄,灌木植物在这样的环境中难以稳定生长。灌木需要更深和更肥沃的土壤来支持它们的根系,而这在坡度大的地方可能难以满足,与灌木植物相比,草本植物通常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它们的种子可以通过风、水或动物等多种方式传播,这使得它们在定植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即使在土壤贫瘠、坡度大的地方,一些草本植物的种子也能成功萌发并生长。
小问3详解】
草本植物的入侵通常是由较低海拔向较高海拔扩展的过程。随着草本植物向较高海拔处扩散,它们可能会占据苔藓地衣原有的生境,导致苔藓地衣被逐渐排挤,向更高海拔的地区退缩,使苔藓地衣的分布面积变小。 在这种竞争关系中,由于草本植物通常具有较强的生长和繁殖能力,它们可能更容易占据更多的资源,从而迫使苔藓地衣向更高海拔退缩。苔藓地衣和草本植物在生态功能和食物链中的位置不同,草本植物的入侵可能会影响到其他生物的生存,从而导致整个生态系统变得更加单一,物种多样性降低。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荷兰东部的奈梅亨市位于低地平原,莱茵河在此拐了一道急弯,河道随即变窄,形成狭口。受气候变化影响,欧洲近30年降水增加。为减少洪灾,奈梅亨市2012年起实施“还地于河”河道改造工程(下图所示),并将河岸农田恢复为自然生态用地。改造后当主河道水位极高时,河水通过溢流坝流入新开河道。
(1)简述奈梅亨市老城区易遭受洪水威胁的原因。
(2)说明该河道改造工程在防洪上发挥的作用。
【答案】(1)欧洲近30年降水增加,欧洲处于洪水多发期;该地地势低平,排水不畅;位于河流的凹岸,水流流速快,容易堆积抬高水位;下游存在狭口,排水(受阻)较慢,洪灾多发。
(2)开挖新河道,水位高涨时分流洪水,增加河道蓄水量;拓展过水通道,增加过水面积(速度);恢复自然河岸生态,增加河水的滞留、下渗,提供蓄水空间,增强蓄水能力;河中人工岛,减少洪水对堤防与河岸的冲击。
【解析】
【分析】本题以奈梅亨市2012年起实施“还地于河”河道改造工程图为材料,设置两道小题,涉及洪灾的形成原因及其防灾减灾措施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相关内容的理解与掌握。
【小问1详解】
主要从降水量大、排水不畅等角度进行分析,由材料可知,受气候变化影响,欧洲近30年降水增加,欧洲处于洪水多发期;奈梅亨市位于低地平原,地势低平,排水不畅;读图可知,莱茵河在此拐了一道急弯,奈梅亨市老城区位于河流的凹岸,水流流速快,容易堆积抬高水位;急弯的下游河道随即变窄,形成狭口,排水较慢,导致老城区易遭受洪水威胁。
【小问2详解】
本小题可从蓄水、过水能力或减轻危害等角度分析。河道拓宽、开挖新支流河道后可以增加河道蓄水量,增加过水面积,增大排水速度,降低洪水期河流水位;河中建设新人工岛,有利于减少洪水对河流沿岸环境的破坏;由材料可知,在河道改造工程中,河岸农田恢复为自然生态用地,增加了河水的滞留、下渗,提供蓄水空间,增强蓄水能力,大大减少了洪水威胁。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12月考试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12月考试地理试题含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地理试题含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乙、丙洋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