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广东省梅州市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含解析
展开注意事项:
1.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2.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北京时间2023年10月26日11点13分59秒,中国神州十七号飞船在酒泉发射中心(40°N,100°E)点火升空,经过一系列精确的控制,成功进入预定轨道,并计划明年4月左右返回东风着陆场。下图为实时直播的画面。完成下面小题。
1. 旅居巴西里约热内卢(23°S,43°W)的张先生收看直播时,巴西当地( )
A. 旭日初升B. 烈日当空C. 夕阳西下D. 午夜时分
2. 神州十七号飞船从发射至返回东风着陆场期间( )
A. 地球公转速度先变快后变慢B. 北京白昼先变长后变短
C. 里约热内卢日出时间由晚到早D. 酒泉正午太阳高度角先变大后变小
【答案】1. D 2. A
【解析】
【1题详解】
神州十七号飞船发射时为北京时间11点13分59秒,北京时间使用120°E的地方时,经计算,此时里约热内卢(43°W)的地方时为0时21分59秒,因此旅居巴西里约热内卢(23°S,43°W)的张先生收看直播时,巴西当地应是午夜时分,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
【2题详解】
材料信息表明,神州十七号飞船从发射至返回东风着陆场期间为10月26日至4月左右。此期间,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经历了先靠近近日点(1月初)、后远离近日点的过程,因此地球公转速度先变快后变慢,A正确。此期间中间经历了冬至日,因此太阳直射点先向南移、后向北移,则位于北半球的北京昼长先变短后变长,位于南半球的里约热内卢昼长先变长、后变短,则日出时间先变早、后变晚,位于北回归线以北的酒泉正午太阳高度角先变小、后变大,BCD错误。故选A。
【点睛】地方时:因经度不同的时刻是地方时,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东边地点的时刻总是比西边地点早。 所求地方时=已知地方时±相差经度×4分钟。其中“±”确定原则是“东加西减”,“相差经度”确定原则是“同减异加”。
2023年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上,再现了钱塘江的自然景观“潮汐树”。所谓“潮汐树”,指的是泥滩上由大大小小的潮沟组成的树状景观,与落潮流对滩面的侵蚀作用有关。下图为“潮汐树”景观。完成下面小题。
3. 关于“潮汐树”的形成,说法正确的是( )
①涨潮时,泥沙在滩涂沉积②涨潮时,侵蚀滩涂形成冲沟
③落潮时,泥沙在滩涂沉积④落潮时,侵蚀滩涂形成冲沟
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
4. 与“潮汐树”景观特点相似的地貌是( )
A. 喀斯特地貌B. 黄土高原地貌C. 雅丹地貌D. “U”形谷
【答案】3. B 4. B
【解析】
【分析】
【3题详解】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涨潮时海水流速较慢,泥沙滩涂堆积,落潮时海水流速较快,侵蚀滩涂形成冲沟,①④正确,②③错误。综上所述,ACD错误,B正确。故选B。
【4题详解】
根据图文材料可知,“潮汐树”具备沟壑纵横的特点,这与黄土高原地貌特点最为相似,B正确;喀斯特地貌主要发育在石灰岩广泛分布的地区,主要特点为奇峰林立、地表崎岖,地下发育有暗河、溶洞等,A错误;雅丹地貌属于风成地貌,典型地貌有风蚀柱、风蚀残丘、风蚀蘑菇等,C错误;U形谷的形成与冰川侵蚀作用有关,其表现为谷底宽阔,构成“潮汐树”的冲沟较窄,D错误。综上所述,ACD错误,B正确。故选B。
【点睛】潮汐树是发育在潮滩上的一道道潮沟,是一种典型的沉积地貌。潮间带上出露的沙泥滩质松软,易于侵蚀,往往是产生潮沟景观的前提。潮汐树的形成与落潮流对滩面的侵蚀作用有关。潮汐树可以保护生物多样性,为生物提供充足的养料、食物、安全的庇护场所,同时它还是许多生物的栖息地。
位于内蒙古乌兰察布的“谷力脑包”(“脑包”是蒙古语音译,意为“土、木、石堆”)是由距今约2500万年形成的柱状玄武岩构成。图1为谷力脑包景观图,图2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完成下面小题。
5. “谷力脑包”柱状岩体对应图2的( )
A. 甲B. 乙C. 丙D. 丁
6. “谷力脑包”景观形成的地质过程是( )
A ①—甲—地壳下沉B. ②—丁—地壳抬升
C. ③—丙—地壳下沉D. ④—乙—地壳抬升
【答案】5. D 6. B
【解析】
【5题详解】
读图2可知,甲由沉积物直接转化而来,应为沉积岩,图中丁只由丙转化而来,表明丁为岩浆岩(包括侵入岩和喷出岩),丙为岩浆,则乙为变质岩。材料信息表明,“谷力脑包”是由距今约2500万年形成的柱状玄武岩构成,玄武岩属于喷出型岩浆岩,因此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
【6题详解】
根据前一题分析可知,图中甲、乙、丙、丁分别代表沉积岩、变质岩、岩浆、岩浆岩,由此推出,①、②、③、④分别表示外力作用、冷凝作用、重熔再生作用、变质作用。“谷力脑包”是由玄武岩构成,要形成该景观,首先应由岩浆通过冷凝作用(②)形成玄武岩(丁),然后经地壳抬升把当地抬升到高处,再经风力侵蚀形成“谷力脑包”,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
【点睛】谷力脑包火山地质遗迹是距今2500多万年第三纪晚渐新世火山喷发的熔岩冷却收缩形成的玄武岩六方柱状岩体。当岩浆喷溢出地表流动静止后,表面会快速冷却,而下面的岩浆因温度逐渐降低而形成半凝固状,内部会出现多个温度压力中心,岩浆向温度压力中心逐渐冷却,收缩,产生张力,在垂直岩浆冷却面方向上形成裂缝面,即形成节理。
分布在东非高原的角马,逐水草定期迁徙。下图为角马群在东非高原的马萨伊马拉和塞伦盖蒂两地迁徙路线。完成下面小题。
7. 当角马群在塞伦盖蒂国家公园南部享受充足的水源和青草时,当地受( )
A. 西风带控制B. 赤道低压带控制
C. 信风带控制D. 副热带高压带控制
8. 2023年11月至次年2月,角马群可能正( )
A. 由塞伦盖蒂向北迁徙B. 在马萨伊马拉觅食
C. 由马萨伊马拉向北迁徙D. 由马萨伊马拉向南迁徙
【答案】7. B 8. D
【解析】
【7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当地为热带草原气候,受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有明显的干湿季,受信风带控制时,降水少,草木枯黄,受赤道低压带控制时,降水多,草木茂盛。所以,当大量食草动物在塞伦盖蒂国家公园南部享受充足的水源和青草时,当地应受赤道低压带控制,B符合题意,排除C;当地纬度低,不在西风带、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范围之中,排除AD。故选B。
【8题详解】
图中塞伦盖蒂和马萨伊马拉两地都属于热带草原气候,11月到次年2月,太阳直射点偏南,位于南边的塞伦盖蒂正处于湿季,而位于北边的马萨伊马拉此时降水少,南边水草丰富,北边草木枯黄,故角马群迁徙方向为自北边的马赛马拉向南迁往南边的塞伦盖蒂,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
【点睛】热带草原气候又称热带干湿季气候、萨瓦纳气候、热带稀树草原气候、热带疏林草原气候,大致分布在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以非洲中部、南美巴西大部、澳大利亚大陆北部和东部典型。本类型分布区处于赤道低压带与信风带交替控制区。当赤道低压带控制时期,赤道气团盛行,降水集中;信风带控制时期,受热带大陆气团控制,干旱少雨。全年高温,干湿季明显。
独库公路,北起独山子,南至库车,横穿天山,又称天山公路,沿途自然风光独特,被誉为“中国最美公路”。独库公路每年大约10月中旬到次年6月上旬封路。下图为独库公路线路。完成下面小题。
9. 独库公路弯道众多,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人口密度B. 地形状况C. 河流走向D. 景点分布
10. 独库公路每年10月中旬到次年6月上旬封路的主要原因是( )
A. 山区弯道众多,行驶不安全B. 气温低,大雾天气多,能见度低
C. 气温低,公路路面积雪严重D. 山区多滑坡、崩塌,道路常堵塞
【答案】9. B 10. C
【解析】
【9题详解】
据材料可知,独库公路翻越天山,从图中可以看出坡度大,为了降低坡度,修建盘山弯道,车速较低,B正确;人口密度、 河流走向、景点分布并不是公路弯道众多的主要因素,ACD错误。故选B。
【10题详解】
根据图中信息,独库公路所经地区纬度较高,且距离冬季风源地近,受冬季风影响大, 冬季漫长,降雪早,10月开始出现降雪,独库公路从独山子到库车,纵贯天山山脉南北,天山北坡地处冬季风的迎风坡,冬季降雪多、路面积雪严重,易结冰,影响道路通行安全,C正确;山区弯道受到时间影响较小,A错误;大雾天气形成需要一定的水汽和温度,10月中旬到次年6月上旬该地白天温度低,空气含有水汽较少,不利于雾的形成,B错误;该地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冬春季滑坡较少,D错误。故选C。
【点睛】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运输方式以公路为主,铁路为辅。原因是修建公路的成本和难度低于铁路。线路分布:主要分布在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其地势相对和缓,施工难度小,建设和运营成本低。山地修建交通线应迂回前进,呈“之”字或"8”字状修建。
灌丛化是干旱半干旱区草原生态系统中灌木的植株密度增加的现象,是全球草原生态系统面临的重要生态环境问题。下图为内蒙古太仆寺旗境内草地围封状态下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11. 半干旱草原系统中,灌木植被获得竞争优势的原因是( )
A. 耐高温B. 需水少C. 枝条多D. 根系深
12. 灌丛化对草原生态系统的影响有( )
①加剧草场退化②增加载畜量③增加土壤表层砂粒④升高土壤养分含量
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
【答案】11. D 12. B
【解析】
【分析】
【11题详解】
半干旱地区,植物主要通过对水分的竞争获得生存空间。全球变暖,气温升高,蒸发加剧,土壤表层水分含量下降,导致根系分布较浅的草本植物竞争力下降;据材料“灌木植物枝条丛生,根系发达”可知,灌木根系发达,通过根系深获得深层地下水,以满足生长的需求,取得竞争优势,D正确;耐高温、需水少、枝条多都不是灌木植被获得竞争优势的原因,ABC错误。故选D。
【12题详解】
灌丛化的过程会导致草原生态系统中的草本植物减少,而草本植物是草原生态系统中的主要生产者,它们的减少会导致草原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下降,从而加剧草场退化,①正确,②错误。草原灌丛化会使植被总体覆盖度降低,地表温度升高,加剧地表裸土的露出面积及地表水分蒸发,增加土壤表层的砂粒,即土地沙漠化,③正确,④错误。综上所述,①③正确,ACD错误,B正确。故选B。
【点睛】在半干旱草原中,灌木植物通过改变土壤结构、土壤湿度和小气候,在灌丛附近堆积着比周围地表更肥沃的土壤,这种灌木植被聚集土壤养分的现象,被称为“沃岛效应”。由于灌丛化草原和“沃岛效应”的发展,引发了部分草原向沙漠演替的现象,加剧了草原的沙漠化。
盐碱地综合利用是我国实施“藏粮于地”战略的重要组成。某科研团队探索出“渔农相间、蓄水集盐、混养增产”的盐碱地青蟹养殖技术,使原产浙江省台州市的三门青蟹跨越两千公里在宁夏盐池县安家落户。完成下面小题。
13. 青蟹“落户”宁夏盐池关键因素是( )
A. 气候B. 地形C. 市场D. 技术
14. 随着盐碱地养蟹技术的推广,可能对周边地区自然环境带来的影响是( )
A. 缓解旱地盐碱化B. 提高生物多样性
C. 增加水资源储备D. 解决土地荒漠化
【答案】13. D 14. A
【解析】
【13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某科研团队探索出“渔农相间、蓄水集盐、混养增产”的盐碱地青蟹养殖技术,使原产浙江省台州市的三门青蟹跨越两千公里在宁夏盐池县安家落户。故因技术的改良,使得青蟹可以“落户”宁夏盐池,D正确,ABC错。故选D。
【14题详解】
青蟹养殖技术是利用当地的盐碱洼地,通过蓄水积盐的方式来养殖,在蓄水积盐的过程当中,能够减少地表盐分,可以缓解旱地的盐碱化,A正确;养殖螃蟹可能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一定的生态破坏,不会提高生物多样性, B错误;盐碱地养蟹不会增加水资源储备,C错误;养殖螃蟹对于解决土地荒漠化关系较小,D错误。故选A。
【点睛】农业的区位条件有气候光照、热量、降水)、地形、水源、土壤、市场、交通、劳动力、政策、科技、饮食偏好等;有时候也需要考虑自然灾害的影响。
古人常用“九州”代指中国。“九州”出自先秦典籍《尚书·禹贡》。现在一般认为,撰写者设想,当诸侯统一后,国家可以把国土划分为九个州,方便各州在国家统一管理下互通有无。下图为“九州”疆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5. 古人划分“九州”疆域的主要依据可能是( )
A. 山川河流B. 气候植被C. 语言习俗D. 行政传统
16. 关于各地税赋的品种,《禹贡》提出距都城由近到远分别缴纳连秆的禾、禾穗、带壳的谷、粗米、精米。关于这种方案的理由叙述正确的是( )
A. 缴纳连秆的禾便于粮食的保存和运输
B. 缴纳精米以减少秸秆带来的火灾等安全隐患
C. 距都城越近,居民政治地位越高,缴纳粮食越少
D. 距都城越远,缴纳的粮食要求越精细,便于运输
【答案】15. A 16. D
【解析】
【15题详解】
据图可知,九洲的分界线大概以河流(黄河、长江、淮河)和山川(太行山、秦岭等)为划分依据,A正确;图中显示了我国南北方,北方是温带季风气候,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南方是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且南北方习俗不一样,图中并未直接分南北方为州,BC错误;按先秦的行政区域也不是如图中所示,D错误。故选A。
【16题详解】
由题目可知,离都城最近的是要缴纳连秆的禾,离都城越近,交通越便利,所以缴纳连秆的禾不是考虑交通运输问题,A错误;离都城最远的区域交精米,原因是减少运输压力,B错误;文字材料主要是强调被征粮食的形式,并没有提到缴纳粮食的数量,C错误;距都城越远,交通运输难度越大,应以精米为主,D正确。故选D。
【点睛】禹贡撰写者设想,当诸侯统一后,国家可以把国土划分为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凉州和雍州九个州,这样国家的管理可以有两个尺度:国家和州在国家的统一管理下,各州可以方便交易,互通有无。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梵净山位于我国贵州省东北部,在地质历史时期为海域环境,形成之初海底岩浆活动频繁,并不断接受海水沉积作用。梵净山地表出露岩石主要为变质岩,成为被喀斯特低山丘陵包围的变质岩“孤岛”。但梵净山并不“孤单”,其山麓到山顶生长着7500余种野生动植物,是名副其实的“动植物王国”。下图为梵净山的位置及景观图。
(1)指出梵净山变质岩主要岩石种类,并说明理由。
(2)简述梵净山“孤岛”的形成过程。
(3)分析梵净山不“孤单”的原因。
【答案】17. 种类:大理岩。理由:梵净山所在区域喀斯特地貌广布,喀斯特地貌以石灰岩为主,故该地石灰岩经高温高压作用形成大理岩。
18. 板块挤压过程中岩层断裂,地下岩浆沿断裂带侵入岩石圈内部,部分岩石经高温高压作用形成变质岩;海水沉积物经固结成岩形成的石灰岩覆盖在变质岩岩面;地壳挤压抬升使梵净山所在区域出露地表;高大的梵净山山体在流水等外力侵蚀作用下,地表石灰岩被剥蚀,变质岩出露。形成梵净山“孤岛”。
19. 纬度低,热量充足,降水丰富;相对高度大,垂直差异显著,物种资源丰富。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梵净山设置材料,涉及岩石圈的物质循环以及外力作用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与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最终培养学生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结合材料可得,该地区最初为浅海环境,且周围喀斯特地貌广布,喀斯特地貌以石灰岩为主,石灰岩经过变质作用形成大理岩,故该地石灰岩经高温高压作用形成大理岩。
【小问2详解】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得,梵净山地表出露岩石为变质岩,而梵净山周边低地丘陵为喀斯特地貌;在古地质历史时期,形成之初为海域环境,因此可以推断,该地区曾经在板块挤压过程中岩层断裂,岩浆沿着断裂带侵入岩石内部,部分岩石经高温高压作用形成变质岩;后来该地区为海域,因此海水沉积物经过固结成岩覆盖在变质岩的表面;后来经过海平面的抬升梵净山所在区域出露地表;在流水等外力作用侵蚀之下,石灰岩被剥蚀,变质岩出露,形成山体。
【小问3详解】
由材料可知,但梵净山并不“孤单”,其山麓到山顶生长着7500余种野生动植物,是名副其实的“动植物王国”,梵净山不孤单是因为物种丰富,梵净山位于亚热带地区季风气候区,纬度低,热量充足,降水丰富;从山麓到山顶的相对高度大,垂直差异显著,物种资源丰富。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青藏高原是地球上最关键的高海拔地区之一,广布的冰川与湖泊对区域环境产生深刻的影响。下表为1976年-2018年青藏高原湖泊数量和面积的变化。下图为青海省哈拉湖位置及水系状况示意图。
(1)简述青藏高原地区湖泊的变化特点。
(2)判断哈拉湖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推测全球变暖短期内对哈拉湖水位的影响,并说明理由。
(3)说明青藏高原地区冰川面积的减小对该区域大气受热过程的影响。
【答案】18. 湖泊数量增多,湖泊面积增大。
19. 类型:陆地内循环;水位升高,理由:入湖河流以高山冰川融水补给为主,气温升高,山冰川融水增多,湖水量增多。
20. 冰雪和冻土融化,对太阳辐射反射率减少,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多,地面辐射增强;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增多,使青藏高原平均气温升高;大气逆辐射增强使青藏高原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减小。
【解析】
【分析】本题以青海省哈拉湖位置及水系状况示意图为背景材料,涉及水循环,湖泊水文特征,大气受热过程等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小问1详解】
由表格信息可知,青藏高原地区湖泊1976年有1080个,2018年有1424个,面积由4平方公里变成5平方公里,说明湖泊数量增多,湖泊面积增大。
【小问2详解】
由图可知,该湖湖只进不出,是内流湖,参与的水循环是陆上内循环;短期内由于全球变暖,并且湖泊周边的河流以高原冰川融水补给为主,全球变暖导致气温升高所以山冰川融水增多,导致河流水量增加, 入湖水量增加,引起湖水水位上升。
【小问3详解】
冰雪的反射率高,随着冰雪和冻土融化,对太阳辐射反射率减少,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多,地面温度升高,地面辐射增强;大气主要通过吸收地面辐射而升温,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增多,使青藏高原平均温升高;气温升高,大气逆辐射增强。大气逆辐射增强使青藏高原的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减小。
19. 海雾是海上或沿海地区低层大气中凝结的水滴或冰晶现象,时常使大气水平能见度降到1000米以下。不同海域出现海雾的季节不同,成因也不同。下图为渤海湾沿岸逐年累积大雾日变化。
(1)简述渤海湾沿岸雾的季节和日变化特征。
(2)分析渤海湾秋冬季早上沿岸雾多发的原因。
【答案】19. 渤海湾沿岸雾的季节变化是冬季雾日频次最高,夏季频次最低;渤海湾沿岸雾的日变化较大,最大值出现在6-8时。
20. 渤海湾地处海洋,具有充足的暖湿水汽;冬季早上气温低;冬季风力较小,大气流动弱,加之海湾周围多山地,不利于海雾消散。
【解析】
【分析】本题以渤海湾沿岸逐年累积大雾日变化为背景材料,涉及海雾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小问1详解】
读图可知,渤海湾沿岸雾的季节变化是冬季雾日频次最高,可达90;夏季频次最低,接近0;从20时到次日18时,渤海湾沿岸雾的日变化较大,最大值出现在6-8时,即日出前后。
【小问2详解】
渤海湾地处海洋,具有充足的暖湿水汽,为还雾形成提供水汽条件;冬季早上气温低,水汽易受冷凝结成雾;冬季海湾水面与半岛陆地温差小,风力较小,大气流动弱,加之海湾周围多山地,不利于海雾消散。
时间(年)
数量(个)
面积(万平方公里)
1976年
1080
4
2018年
1424
5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乙、丙洋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惠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广东省惠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地理试题含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题分两部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广东省佛山市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广东省佛山市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含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2前后)至冬至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