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苏科版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苏科版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时间,测试范围,苏轼在《惠崇春江晚景》中写道,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下列能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苏科版七年级上册。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3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各项中属于生物的是( )
A.珊瑚B.喷发的火山C.电脑病毒D.岩石上的地衣
2.在《动物世界》中,我们常看到生物学家长时间隐藏在丛林中用摄像机等工具来研究动物的行为,这种方法属于( )
A.观察法B.实验法C.调查法D.文献法
3.下列关于生物学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解决资源匮乏、能源危机等问题离不开生物学
B.人们的卫生保健离不开生物学
C.生物学的发展正在对工业、农业、医药等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D.与人类生活有关的生物学知识就是动物和植物的知识
4.下列不属于科学观察的是( )
A.观察玉米种子的萌发过程,并做记录
B.夜间偶然发现流星划过天空
C.用摄像机拍摄昙花开放的过程
D.用录音机记录各种鸟的叫声,并对其叫声加以分析
5.如图是显微镜结构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显微镜对物像具有放大作用的结构是①、③
B.能反射光线的是④
C.⑥是粗准焦螺旋,能大范围升降镜筒
D.如果想要物像更加清晰,应调节的结构是⑦
6.显微镜是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观察仪器,它能帮助我们观察到肉眼无法看到的细微结构,用一台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三次,每次仅调整物镜和细准焦螺旋,结果得到以下各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二正常的观察顺序是①→②→③
B.若污点在玻片上,要将污点A移出视野应把玻片往左下方移动
C.显微镜视野中若发现有个污点A,若移动玻片污点不动,则污点一定在目镜上
D.在显微镜视野内观察到的物像是“bp”,则载玻片上的实物为“bq”
7.苏轼在《惠崇春江晚景》中写道:“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那么这句诗描述的是哪一种非生物因素影响了鸭的生活( )
A.光B.水C.温度D.空气
8.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下列现象中,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鱼儿离不开水 B.大雁南飞
C.寒冷地区的海豹皮下脂肪厚达60毫米 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9.如图表示生态系统各个成分间的相互关系。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是生产者,它能够将无机物转变为有机物
B.B为消费者,它和A的关系为捕食关系
C.C是消费者,它对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
D.若A、B、C包括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则该生态系统为生物圈
10.下列能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A.可可西里草原上的所有羚羊B.黑龙滩水库里的所有鱼
C.仁寿湿地公园D.金马河的所有动植物
11.以下有关生物圈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B.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C.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D.生物圈包括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
12.下列食物链表达正确的是( )
A.草→野马→狮子B.细菌→草→野马→ 狮子
C.草→野马→狮子→细菌D.狮子→野马→细菌→草
13.如图是某生态系统一条食物链中各种生物相对数量的柱状图,图中表示生产者的是( )
A.甲B.乙C.丙D.丁
14.如图,果树挂果时,果农通常会在树干上环割树皮,其目的是( )
A.减少病虫害
B.防止果树长得太高
C.限制有机物向下运输,使水果增产
D.避免水分和无机盐向上运输得太多,影响水果口感
15.某同学学在学习了“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后,尝试在铜钱草叶片上“作画”(如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作画”前,需将铜钱草放置于黑暗处一昼夜
B.用心形黑纸片将叶片的两面夹紧,置于光下
C.制作过程中酒精的作用是使叶片脱色
D.此实验可说明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和淀粉
16.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后,选取两片大小相近,生长健壮的叶片A和B,按图连好装置(锥形瓶用相同的软木塞和棉花封口密闭),移到光下几个小时,取下叶片A和B,脱色处理后,用碘液检验,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暗处理是为了让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防止其对检测结果造成干扰
B.叶片A的作用是作为叶片B的对照
C.该实验的变量是锥形瓶内的二氧化碳
D.实验结果是叶片B变蓝而叶片A不变蓝
17.王大爷种的大白菜喜获丰收,使大白菜增产的物质主要来自( )
A.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
B.土壤中的水分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C.空气中的水分和二氧化碳
D.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有机物
18.某菜农为提高大棚内蔬菜的产量,向大棚内施加气肥,你认为气肥的主要成分应该是( )
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水蒸气
19.菜农在移栽茄子幼苗时,根部往往带一个土坨。“带土坨”的生物学意义是( )
A.防止倒伏B.保护幼根C.减少蒸腾D.便于运输
20.农谚说:“有收无收在于水,多收少收在于肥。”,这说明植物的生长需要( )
A.有机物B.水和无机盐C.维生素D.能量
21.植物吸收水、无机盐的主要器官和运输水、无机盐的结构分别是( )
A.根、导管B.根、筛管C.导管、根D.筛管、根
22.如图是某种植物根尖模式图。根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 )
A.①成熟区B.②伸长区C.③分生区D.④根冠
23.在农业生产中,若一次性施肥过多,会造成“肥害”,导致植物叶片萎蔫。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土壤缺乏足够的营养 B.土壤溶液浓度过大,根无法吸水
C.土壤温度太高,水分蒸发 D.土壤水分太多,根无法呼吸
24.花生种子燃烧时,能燃烧的物质是( )
①水②无机盐③糖类④脂质⑤蛋白质
A.①③⑤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
25.人体各种生理活动离不开营养物质,下列有关营养物质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糖类是生命活动所需能量主要提供者
B.蛋白质是身体构建与修复重要原料
C.脂肪是人体内重要备用能源物质
D.维生素是人体细胞内最多的物质
26.如图表示四类食品中四种不同含量的营养成分,若某同学长期以其中的一类食品为主食,则最容易患佝偻病的是( )
A.AB.BC.CD.D
27.同学们正在参加期中考试,为了让你有一个好的身体状态考出好的成绩,妈妈给你准备了下列午餐食谱,根据合理营养的原则,你认为最好的配餐方案是( )
A.炸鸡腿、薯条、奶油饼干、可乐
B.面包、香肠、巧克力、牛奶
C.米饭、酱牛肉、炒豆角、鸡蛋西红柿汤
D.馒头、红烧鱼、摊鸡蛋、玉米粥
28.奶奶生病了,不能正常进食,医生给她静脉注射葡萄糖液,其目的是( )
A.获得生命所需的能量
B.获得生命所需的无机盐
C.获得生命所需的蛋白质
D.获得生命所需的水分
29.长期水淹会导致植物死亡的根本原因是( )
A.根不能吸收二氧化碳 B.根吸水过多使细胞胀破
C.根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D.水溶液浓度变小
30.下列措施中不属于抑制植物呼吸作用的是( )
A.小麦种子装袋前晒干
B.农田水淹后及时排涝
C.将水果放进冰箱保存
D.向储存蔬菜的仓库中通入适量二氧化碳
31.如图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某植株一昼夜内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分析错误的是( )
A.0时附近,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
B.a、c点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均相等
C.该植株一昼夜内在b点时有机物总量最多
D.c点以后,植物体内有机物含量减少
32.如图为呼吸系统组成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呼吸道能清洁、温暖、湿润空气
B.食物和气体的共同通道是③
C.痰形成的主要部位是④、⑤
D.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⑥
33.下面是“人体的呼吸”的相关知识,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长跑时,体育老师建议我们用鼻吸气、用嘴呼气,必要时可以用嘴辅助吸气
B.吃饭时大声说笑,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住喉口,容易导致食物进入气管
C.患重感冒鼻塞时,往往用嘴呼吸,对吸入的空气也起到了清洁的作用
D.打喷嚏时,肺里的气体喷射出来依次经过了:肺→支气管→气管→喉→咽→鼻
34.肺是人体呼吸系统中最重要的器官,它的下列哪些特点适于气体交换的功能( )
A.肺泡壁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B.肺泡数量达3亿多个
C.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D.以上三项都对
35.如图表示人体呼吸的全过程,其中①~④表示不同阶段,a和b代表不同气体,下列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能发生气体交换的是②④
B.②④过程的完成依赖于气体的扩散作用
C.气体b是氧气
D.经过④过程血液中的氧气含量会增加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题6分,共30分,每空1分。
36.(6分)图是某生态系统中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该食物网中食物链有______条,该食物网中数量最多的是____________。
(2)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最终来源于____________。
(3)图中蛇与鹰的关系是____________。
(4)若此生态系统受到重金属盐污染,那么体内积存重金属污染物最多的生物是____________。
(5)该生态系统只表示了部分成分,图中未表示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6分)图一为人体消化系统部分形态结构示意图,图二为淀粉、蛋白质、脂肪在消化道各部分被消化程度的曲线图,请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结构⑤是____________,其分泌的消化液经导管流入[ ] ____________内。
(2)图二中Y曲线所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
(3)图二中的C部位在图一中所对应的器官是[ ] ____________。
(4)图二中的[ ] ____________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5)图一的消化道中既有消化功能又有吸收功能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6分)下图1是光合作用的示意图,图2所示为某小组在实验田中以不同株距种植了农作物。请据图回答问题:
(1)植物细胞中的____________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2)图1中,绿叶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将空气中的[①] ____________和叶脉运输来的[②] ____________等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同时会释放出[③] ____________。
(3)光合作用产生的④将通过叶脉、叶柄及茎等结构中的____________(填“筛管”或“导管”)运输到植物体各部位。
(4)该生物小组发现合理密植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请你从光合作用的角度解释其中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6分)近几年研究发现,腹式呼吸可使足够的氧气最终被运输到人体的组织细胞中,从而更能满足人体对能量的需求,同时腹腔的压力会随之有规律的变化,进而促进人体消化系统的工作。因此有人认为腹式呼吸是一种更为健康的呼吸方式。请分析回答:
(1)若吸气时____________收缩幅度加大,会达到图一乙所示的位置,则肺能随之____________,从而吸入更多的气体,这种呼吸方式被称为腹式呼吸。
(2)如图二可知,其呼吸频率为_________次/分。在ab、bc、bd三段曲线中,表示吸气的是________。
(3)图三中A处表示的是____________过程。
(4)图三中C处⑥表示气体____________。
40.(6分)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提出问题:为什么馒头在口腔内,与唾液充分混合后就有了甜味?
(1)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制订计划:
1.下列材料器具,本实验能用到的有:A.烧杯 B.量筒 C.温度计 E.试管 F.碘液
2.制定实验方案。
实施计划:若实验按如下方案进行,分析问题:
(2)该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__。
(3)在本实验中,设计1号试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4)步骤2中,2号试管应加入____________。
(5)步骤3中,10分钟后,再往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两滴碘液,预期2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填“变蓝”或“不变蓝”),该现象说明2号试管中的淀粉已经被唾液淀粉酶分解为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3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D
【解析】A.珊瑚是由珊瑚虫的分泌物形成的,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不属于生物,A错误。
B.喷发的火山不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不属于生物,B错误。
C.电脑病毒是一种编制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数据、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程序代码,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不属于生物,C错误。
D.岩石上的地衣,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属于生物,D正确。
2.A
【解析】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法,收集和分析资料等。
A.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可见,题干所述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属于观察法,A正确。
B.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B错误。
C.调查法是指通过一定的途径,深入实际了解特定事物以获得第一手资料并完成探究活动的方式, C错误。
D.文献法是指通过阅读、分析、整理有关文献材料,全面、正确地研究某-问题的方法, D错误。
3.D
【解析】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命和活有机体的自然科学,包括它们的构造,功能,生长,来源,演化,分布和分类。生物学就是研究植物、动物和微生物,还与环境科学有关。粮食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的解决要靠多方面的科学知识,单凭生物学方面的知识是不能完全能够解决的。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生物学对人类的影响越来越大。人类的衣食住行和卫生保健都离不开生物学的知识,但不完全依赖于生物学;生物学的研究不仅可以解决癌症、艾滋病等困扰人类的一些疾病,还可以解决人类面临的能源危机,如人类正在研究的生物能源。故D说法错误。
4.B
【解析】观察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观察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的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有计划的进行,观察需要细心和耐心,并能认真准确实事求是地记录观察到的现象,而不能随便看,随便记录。观察讲究用心思考,注意观察次序,通常是先外部再内部,先形态再结构,先肉眼再仪器。可见,选项中观察玉米种子的萌发过程,并做记录”、“用摄像机拍摄昙花开放的过程’和“用录音机记录各种鸟的叫声,并对其叫声加以分析"都属于科学观察,而“夜间偶然发现流星划过天空”事前没有明确的目的,不属于科学观察,故B符合题意。
5.B
【解析】 A.显微镜的主要部件是镜头,包括③物镜和①目镜,因为它们对物像有放大作用,A正确。
B.⑤反光镜有两个面,分别称为平面镜和凹面镜,是用来调节进入镜头内光线的强弱的,当外界光线强时用平面镜,当外界光线弱时用凹面镜,B错误。
C.准焦螺旋是显微镜的机械部分,用来调节焦距,⑥粗准焦螺旋使镜头上升或下降的范围大, C正确。
D.⑦细准焦螺旋使镜头上升或下降的范围小,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D正确。
6.B
【解析】 A.图①中的细胞体积较大,放大倍数比②大,比③小,正常观察顺序是②→①→③, A错误。
B.显微镜呈倒像,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为使图③中A细胞(位于视野右上方)移出视野,须将装片向左下方移,B正确。
C.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视野中出现了的污点,污点的位置只有三种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判断的方法是:转动目镜,污点动就在目镜,不动就不在目镜;移动载玻片,污点移动就在载玻片,不动就不在载玻片;转动转换器换用物镜,污点移动就在物镜,不动就不在物镜。所以,发现视野中有污点,移动玻片发现污点不动,则污点可能在目镜上或者在物镜上,C错误。
D.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故在显微镜视野内观察到的物像是“bp”,则载玻片上的实物为“dq", D错误。
7.C
【解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体现了温度对生物的影响。春天温度升高,鸭子开始下水游泳,C符合题意。
8.D
【解析】 A.鱼儿离不开水,是受水环境条件的影响,体现了环境影响生物,A错误。
B.大雁南飞,是受地球绕太阳公转影响形成的季节节律,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温度对生物的影响,B错误。
C.海豹皮下脂肪很厚是对寒冷环境的一种适应,C错误。
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指很长很长的堤坝,因为小小蚁虫的啃噬,最后也会被摧毁的,体现的是生物带给环境的改变, D正确。
9.C
【解析】AB.图中A利用太阳的光能,需要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故可判断图中A为生产者, B为消费者, C为分解者。A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B为消费者,B为消费者,它和A的关系为捕食关系, AB正确。
C. C是分解者,它对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C错误。
D.生物圈是生物与环境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的全部环境,它为生物提供了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生存的基本条件,适合生物的生存。若A、B、 C包括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则该生态系统为生物圈,D正确。
10.C
【解析】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植物) 、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等。
AB.可可西里草原上的所有羚羊,龙滩水库里的所有鱼,都只有部分消费者,没有生产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因此不属于生态系统,AB错误。
C.仁寿湿地公园既包括了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所有的生物,因此属于生态系统,C正确。
D.金马河的所有动植物,只有生产者,没有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因此不属于生态系统,D错误。
11.D
【解析】ABC.生物圈是生物与环境构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它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的全部环境,因此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ABC正确。
D.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D错误。
12.A
【解析】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草→野马→狮子该食物链正确的表示了生产者植物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A正确。
13.C
【解析】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构成食物链的四种生物在一段时间内的相对数量,在一个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其数量越少,图中丙的相对数量最多营养级别最低,属于生产者;丁次之属于初级消费者:乙再次之,属于次级消费者;甲属于第三级消费者。根据图中的数据可以写出的食物链是:丙→丁→乙→甲,因此图中表示生产者的是丙,故C符合题意。
14.C
【解析】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通过筛管自上而下运输到其他器官如根。环剥树皮,有机物的运输通道筛管被割断,叶制造的有机物向下运输到切口处不能再向下运输,能够提高果品中有机物的含量。所以,果树挂果时,果农通常会在树干上环割树皮,其目的是限制有机物向下运输,使水果增产。故选C。
15.D
【解析】A.选作实验的植物实验前已经进行了光合作用,叶片里面储存了丰富的有机物(如淀粉),若不除去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所以,“作画”前,需将铜钱草放置于黑暗处-昼夜的目的是把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消耗,以排除原来贮存的淀粉对实验的干扰,A正确。
B.用不透光的心形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放置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除了光照不同外,其他条件相同,则形成对照实验,实验变量是光照,B正确。
C.结合分析可知,用酒精对叶片脱色,清水漂洗以后滴加碘酒,C正确。
D.叶片的遮光部分没有变蓝色,说明这部分叶片没有进行光合作用:叶片的见光部分变蓝色,这说明:叶片见光部分产生了淀粉,进而说明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比较叶片的遮光部分和见光部分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D错误。
16.D
【解析】 A.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的目的是让叶片中的淀粉运走耗尽,以破除原有淀粉的干扰,A正确。
BC.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实验变量是二氧化碳,A中有二氧化碳,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叶片A装置的作用是作为叶片B装置的对照,BC正确。
D.遇碘变蓝是淀粉的特性,叶片A能进行光合作用含有淀粉,变蓝;叶片B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含有淀粉不变蓝,D错误。
17.B
【解析】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由题意可知,大白菜等植物体的构成主要来源于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而光合作用的原料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水。而土壤中的无机盐和有机物、空气中的氧气不参与有机物的制造,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的水是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来的,而不是来自空气中的水。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18.C
【解析】在一定范围内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随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加而加强,制造的有机物就多,释放的氧气增多。大棚与空气隔绝,大棚内的农作物不断消耗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浓度逐渐降低,光合作用效率就会降低。所以,在生产过程中,为了提高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获得蔬菜的丰收,有些菜农在大棚里增施二氧化碳这种“气肥”,故C正确。
19.B
【解析】移栽植物容易成活的措施包括:去掉部分枝叶;选择阴天或傍晚移栽;对移栽苗进行遮阴;带土移植等。其中带土移植是为了保护幼根和根毛。所以带土坨的生物学意义是保护幼根。故选B。
20.B
【解析】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水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植株才能硬挺,叶片才能舒展,提高产量,无机盐必须溶解在水中植物才能吸收利用、含磷。施肥的目的就在提供植物生长必需的无机盐,故B正确。
21.A
【解析】根的主要功能是将植物体固定在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导管具有运输作用,能自下向上运输水分和无机盐。根尖的成熟区,也称根毛区,此区的各种细胞已停止伸长,内部某些细胞的细胞质和细胞核逐渐消失,这些细胞上下连接,中间失去横壁,形成导管,导管具有运输作用,能自下向上运输水分,最外层细胞的细胞壁向外突起形成根毛,大大增加吸收水分的总面积,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导管能够运输水分和无机盐。故选A。
22.A
【解析】根尖的结构从顶端依次是④根冠③分生区、②伸长区、①成熟区。
A.成熟区也叫根毛区,在伸长区的上部,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表皮细胞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A符合题意。
B.②伸长区在分生区上部,细胞逐渐停止分裂,开始迅速伸长,是根伸长最快的地方,能够吸收少量的水分和无机盐,故B不符合题意。
C.③分生区被根冠包围着,细胞体积小、细胞核大、细胞质浓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故C不符合题意。
D.④根冠位于根的顶端,属于保护组织,细胞比较大,排列不够整齐,具有保护作用,故D不符合题意。
23.B
【解析】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是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失水,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吸水。一次施肥过多,会使土壤溶液浓度过高,大于植物细胞溶液的浓度,植物细胞失水,导致植物因失水而姜蔫。当情势比较严重时,会造成烧苗。土壤缺乏足够的营养是导致植株的生长,土壤温度太高,水分蒸发影响植物光合作用,土壤水分太多,根无法呼吸,出现烂根,但不会出现叶片萎蔫,B正确。
24.C
【解析】构成细胞的物质分为有机物和无机物,有机物一般分子大,含碳元素,能燃烧,包括核酸如DNA、蛋白质、糖类、脂肪等,无机物一般分子小,不含碳元素,不能燃烧,包括水和无机盐等。花生种子燃烧时,能燃烧的物质是③糖类、④脂质、⑤蛋白质。ABD不符合题意, C符合题意。
25.D
【解析】食物中营养物质分为能源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和非能源物质(水、无机盐、维生素)。
A.糖类是最主要的供能物质,人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糖类的氧化分解,约占人体能量供应量的70%,A正确。
B.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修复和更新等都离不开蛋白质。此外,蛋白质还能被分解,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B正确。
C.人体内的大部分脂肪作为备用能源贮存在皮下等处,属于贮备能源物质,C正确。
D.水是构成细胞的重要成分,也是人体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D错误。
26.D
【解析】钙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重要成分,佝偻病是由于体内缺乏维生素D而引起钙、磷代谢障碍和骨骼的病理变化所造成的。佝偻病多见于3岁以下的儿童,维生素D可以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因此佝偻病患者可能缺乏含钙的无机盐或维生素D。从图中看出选项D中的钙含量和维生素D含量少,不能长期作为幼儿主要食物。故选D
27.C
【解析】合理营养是指全面而平衡的营养。“全面"是指摄取的营养素种类要齐全;“平衡是指摄取各种营养素的量要合适,与身体的需要保持平衡。
A.该食谱缺乏蛋白质和维生素,且脂肪和糖分含量过高,可能导致营养不均衡,A错误。
B.该食谱缺乏蔬菜和水果,可能导致维生素和无机盐摄入不足,B错误。
C.米饭主要提供淀粉等糖类,酱牛肉主要提供蛋白质和脂肪,炒豆角、鸡蛋西红柿汤主要提供维生素和无机盐,此食谱营养比较全面,C正确。
D.该食谱含有糖类、蛋白质和脂肪,基本满足了身体的营养需求,但可能缺乏水果和蔬菜中某些特定的维生素,D错误。
28.A
【解析】食物中营养物质分为能源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和非能源物质(水、无机盐、维生素)。
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人体的一切活动,包括学习、走路、消化和呼吸等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糖类,糖类主要从糖、谷类、豆类和根茎类等食物中获得。可见,给不能进食的病人点滴葡萄糖,目的就是为人体提供能量,故A正确。
29.C
【解析】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所以活细胞都能进行呼吸作用,呼吸作用需要氧气。植物的根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长期水淹使根毛无法呼吸,导致烂根,使植物死亡,可见ABD错误,C正确。
30.B
【解析】 A.小麦种子装袋前晒干的目的是:晒干后水分少,抑制了种子的呼吸作用,减少了有机物的消耗,延长了储存时间,A不符合题意。
B.农田淹水后,水把土壤缝隙中的空气排挤出来了,使土壤中的氧气过少,根毛无法进行有氧呼吸,导致根烂掉。因此农田淹水以后必须及时排涝,是为了让植物的根得到足够的氧气,促进根的呼吸作用,B符合题意。
C.将水果放进冰箱保存,使水果的呼吸作用减弱,以减少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可延长保鲜时间,C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是呼吸作用的产物,向储存蔬菜的仓库中通入适量二氧化碳,较高浓度的二氧化碳能抑制种子的呼吸作用,延长储存时间,D不符合题意。
31.C
【解析】A.光合作用需要光,呼吸作用有光无光都可进行。0时附近,环境中缺少光照条件,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能够进行呼吸作用,A正确。
B.a点和c点是两条曲线的交点,表示的生物学意义是: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B正确。
C.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只有在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时,植物才能积累有机物。图中,两曲线相交于点a和点c,在这两点对应的时间段内(不包括点a和点c),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所以该植株一昼夜内在c点时,有机物总量最多,C错误。
D.c点以后,光合作用强度低于呼吸作用强度,因此植物体内有机物含量减少,D正确。
32.B
【解析】图中:①是鼻、②是咽、③是喉、④是气管、⑤是支气管,⑥是肺。
A.人体的①鼻腔的前部生有鼻毛,可以阻挡空气中的灰尘,具有清洁作用;①鼻腔的内表面的鼻黏膜上的腺细胞能够分泌黏液,能使吸入的空气清洁并变得湿润;黏膜中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对进入的空气有温暖作用,A正确。
B.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消化道有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②咽是食物和气体的共同通道,既是消化器官,又是呼吸器官,B错误。
C.④气管和⑤支气管的表面的黏膜上有腺细胞和纤毛,腺细胞分泌黏液,使气管内湿润,黏液中含有能抵抗细菌和病毒的物质。纤毛的摆动可将外来的灰尘、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通过咳嗽排出体外形成痰,C正确。
D.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⑥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D正确。
33.C
【解析】A.呼吸道能清洁、温暖和湿润气体。长跑时,体育老师总是建议我们用鼻子吸气,必要时可以用嘴辅助吸气,但不要张大嘴巴呼吸,以免气体不经清洁、温暖和湿润对肺造成刺激,A不符合题意。
B.咽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共有器官。吃饭时大声说笑,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住喉口,食物就会误入气管,所以吞咽和呼吸不能同时进行,B不符合题意。
C.鼻腔内有鼻毛、黏膜,黏膜内有毛细血管,对吸入的空气起到了充分的预热和清洁的作用,口腔对吸入的空气几乎没有清洁的作用,C符合题意。
D.打喷嚏是完成的呼气动作,气体由肺排出体外。肺里的气体喷射出来依次经过了:肺→支气管→气管→喉→咽→鼻,D不符合题意。
34.D
【解析】在人体的呼吸系统中,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构成肺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肺泡。肺泡数量很多,气体交换的效率高;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利于进行气体交换;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利于气体交换,有利于肺泡适于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35.D
【解析】AB.气体交换指肺泡和血液之间,以及血液和组织之间的气体交换,即图中的②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④组织里的气体交换,是物理性的扩散过程——气体扩散作用,AB正确。
C.肺泡中的氧气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这些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则在②肺泡内的气体交换中,b进入血液,a进入肺泡,因此气体b是氧气,C正确。
D.血液经过④组织细胞里的气体交换后,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血液中的氧气进入组织细胞,这时血液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氧气含量减少,D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题6分,共30分,每空1分。
36.(1) 5/五(1分)草(1分)
(2)光能/太阳能(1分)
(3)捕食和竞争(1分)
(4)鹰(1分)
(5)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1分)
【解析】(1)食物链表示的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因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题图中食物网共有5条食物链:草→兔→鹰;草→兔→狐;草→鼠→狐;草→鼠→鹰;草→鼠→蛇→鹰。因此最长的食物链为草→鼠→蛇→鹰。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由于能量沿食物链流动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所以数量最多的生物应是生产者,数量最少的是最高级消费者。因此该食物网中数量最多的是草。
(2)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储存能量,同时释放出氧气,有机物中储存着来自阳光的能量;因此,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
(3)分析图示,结合5条食物链,可知,鹰捕食蛇,故它们是捕食关系,又鹰和蛇都捕食鼠,故它们又是竞争关系。
(4)有毒物质(重金属等)沿食物链流动逐级积累,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越多。因此,在题图所示的食物网中,鹰的营养级别最高,故其体内重金属的含量最多。
(5)根据分析,该生态系统只表示了部分成分,即生产者和消费者,未表示的成分是非生物部分以及分解者。
37.(1)胰腺(1分)⑥小肠(1分)
(2)脂肪(1分)
(3)④胃(1分)
(4)⑥小肠(1分)
(5)胃、小肠(1分)
【解析】(1)图一中的⑤是胰腺,分泌的胰液经胰管流入⑥小肠,参与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
(2)由分析可知,图中曲线Y代表的物质只在小肠内被消化,此物质应为脂肪。
(3)蛋白质开始消化的部位是C胃,因此它对应图一中的器官是[④]胃。
(4)图二中消化的主要部位是D小肠。小肠中有肠液、胰液、胆汁,能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最终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淀粉分解成葡萄糖,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各种营养物质主要在小肠处被吸收后,随着内壁血管中的血液运往全身。所以,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5)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等器官。口腔可对食物进行初步消化,但没有吸收功能。咽和食道既无消化功能又无吸收功能。在胃内,可把蛋白质进行初步消化,又可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酒精。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淀粉、蛋白质和脂肪都可在小肠内被消化,它们的消化最终产物也都可被小肠吸收。大肠只能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却没有消化功能。所以图一的消化道中既有消化功能又有吸收功能的结构是④胃和⑥小肠。
(1)叶绿体(1分)
(2)二氧化碳(1分)水(1分)氧气(1分)
(3)筛管(1分)
(4)合理密植可以最高效地利用光能(意近即可)(1分)
【解析】(1)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是绿色植物细胞特有的一种能量转换器。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叶绿素能够吸收光能,为光合作用提供能量。
(2)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可见,图1中,绿叶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将空气中的[①]二氧化碳和叶脉运输来的[②]水等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同时会释放出[③]氧气。
(3)植物根、茎、叶中的导管和筛管在植物体内形成了两个相对独立的管道系统,其中导管负责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运输有机物。可见,光合作用产生的④有机物将通过叶脉、叶柄及茎等结构中的筛管运输到植物体各部位。
(4)合理密植是使植株行间距和株距科学合理,使植物的叶片互不遮挡。合理密植,有利于农作物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种植过密,植物叶片相互遮盖,只有上部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种植过稀,部分光能得不到利用,光能利用率低。
(1)膈肌(1分)扩张(1分)
(2)30(1分) bc(1分)
(3)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1分)
(4)二氧化碳(1分)
【解析】(1)简单的一呼一吸,其实有很多种方式,主要分为腹式呼吸和胸式呼吸,当吸气时膈肌收缩幅度加大,到达图一中乙位置,则肺的中下部能顺利扩张吸入更多气体,这种呼吸方式是腹式呼吸。
(2)据图二可见:每次呼吸大约用时2秒,呼吸频率为30次/分,在ab、bc、bd三段曲线中,bc段肺容量增加,表示吸气,ab段肺容量减少,表示呼气。bd表示一次呼吸运动。
(3)图中A处表示的是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过程。
(4)图三中C处表示的是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血液流经C处时,血液中的⑤氧气和养料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产生的⑥二氧化碳等废物进入血液,因此,⑥是二氧化碳。
40.(1)馒头变甜与唾液的分泌有关(1分)
(2)唾液(1分)
(3)对照(1分)
(4)2mL唾液(1分)
(5)不变蓝(1分)麦芽糖(1分)
【解析】(1)作出假设是在观察和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参考有关资料,对提出的问题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根据提出问题的“为什么馒头在口腔内,与唾液充分混合后就有了甜味?”可知,本实验的假设可以是:馒头变甜与唾液的分泌有关。
(2)本实验是为了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可知:该实验变量是唾液。
(3)在对照实验中,通常把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叫实验组,把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叫对照组。因此,在本实验中,设计1号试管(2mL清水)的作用是对照。
(4)结合第(3)小题详解,在步骤2中,2号试管应加入2mL唾液。
(5)2号试管遇碘不变蓝,原因是馒头碎屑里的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为麦芽糖,因此滴加碘液不变蓝。1号试管遇碘变蓝,说明水对淀粉没有消化作用。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生物][期末]湖北省2023-2024学年七年级生物下学期期末模拟卷一(解析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第Ⅰ卷两部分,测试范围,科学合理的营养有助于身体健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苏科版七年级生物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时间,测试范围,下列有关草履虫的说法中错误的是,河蚌体表贝壳的形成与哪项有关,人体的八大系统是一个统一整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苏科版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中学情调研试卷(含答案解析),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图为人体尿液形成过程示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