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模块1第1编中国古代史第1讲家国同构__中国古代的国家制度体系点向三古代地方行政体制的沿革教师用书 其他 0 次下载
-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模块1第1编中国古代史第1讲家国同构__中国古代的国家制度体系点向四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教师用书 其他 0 次下载
-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模块1第1编中国古代史第1讲家国同构__中国古代的国家制度体系点向一先秦时期国家制度体系的构建教师用书 其他 0 次下载
-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模块1第1编中国古代史第2讲家国同规__中国古代的社会治理网络点向二古代中国的法治教化和救助教师用书 其他 0 次下载
-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模块1第1编中国古代史第2讲家国同规__中国古代的社会治理网络点向三古代中国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教师用书 其他 0 次下载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模块1第1编中国古代史第1讲家国同构__中国古代的国家制度体系点向二古代中枢管理体系的演变教师用书
展开
点向二 古代中枢管理体系的演变 核 心 价 值 引 领经国序民,正其制度。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读懂“中国之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的重大问题。中国的社会治理创新有别于西方,具有自身的理论特质和实践模式。当前,社会开放性所带来的全球风险、社会危机以及新型社会治理力量的兴起,迫切需要中国从古代政治运行机制中汲取智慧,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予以回应,这也必将成为高考命题关注的热点主题。 必 备 知 识 贯 通 主干整合 重难突破 1.周秦之际政治制度的四个转变 2.中国古代加强君主专制的四大手段 3.制约皇权的四种力量朝议(廷议)制度:指国家遇到重要事务,由皇帝或皇帝责成中枢首脑召集相关官员进行讨论,讨论结果由皇帝决断的制度。在保障决策的合理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体现了地主阶级内部最高层次的民主,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君主权力。官僚制度:秦朝时期确立,官员有法律制度作为办事依据,有制度赋予的权力,朝议制、三省六部制等,官僚制度制约皇权,一定程度上减少决策失误和抑制暴政,有利于巩固统治。重史传统:青史留名为自己寻找高尚的历史定位,是帝王们极为重视的。重史传统可以借鉴历史的力量以及前代帝王尤其是有作为的帝王对同类事务的处理办法,来表达观点、制约帝王或影响朝廷决策。儒学对皇权的制约:儒家的“德治”“仁政”从道德层面制约皇权;“孝顺伦理”从价值观层面制约皇权;“天人感应”和“天理”的主张则从敬畏层面制约皇权。 4.中枢权力体系演变特点 典 题 实 达 素 养 1. (2023·湖南卷)宋仁宗下诏废郭皇后。御史中丞孔道辅、谏官范仲淹等以“后无过不可废”,跪求奏对。仁宗遣宰相吕夷简告知他们皇后应废的理由。事后,孔道辅等遭贬黜,朝廷诏令御史、谏官不得“相率请对”。这反映了宋代( B )A.皇帝家事不容外朝官员置疑B.士大夫政治降低了皇帝权威C.御史与谏官职能有混通趋势D.宰相已沦为君主专制的工具【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宋仁宗下诏废郭皇后,御史中丞与谏官反对皇帝废后,跪求奏对,导致御史中丞遭贬黜,而后朝廷诏令御史、谏官不得“相率请对”,说明士大夫阶层为维护政治稳定,敢于向皇帝谏议,一定程度上限制皇权膨胀,B项正确;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皇帝废后即是皇帝的家事,同时也是国家大事,A项“不容置疑”说法错误,排除A项;材料描述的是御史与谏官对皇权的制约,而非御史与谏官职能混通,排除C项;宰相已沦为君主专制的工具的说法错误,相权与皇权具有一定的相互制约的关系,排除D项。故选B项。 2. (2023·北京卷)清乾隆帝曾诏谕山东巡抚,称其奏折所述事宜为日常公事,不合体制。此后,乾隆帝多次晓谕各省督抚,此类公事应当使用题本文书,经内阁等部门呈送;只有“案关重大,决不待时者”才可用奏折。由此判断( C )A.奏折最早出现在乾隆年间B.奏折制度有利于制衡皇权C.奏折具有机密高效的特点D.奏折需要经内阁中转呈送【解析】 根据材料“只有‘案关重大,决不待时者’才可用奏折。”可知,乾隆时期,规范了对奏折使用的要求,只有那些特别重要、特别紧急的事务,才可通过奏折进行上奏,说明清朝的奏折具有机密高效的特点,便于皇帝对地方的控制,C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奏折最早出现在康熙时期,排除A项;材料中描述的是对奏折制度的规范和要求,没有体现制衡皇权信息,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常规文书经内阁中转呈送,而奏折单独呈送皇帝,不经内阁中转,排除D项。故选C项。先秦(萌芽)王位世袭制使最高政治权力由“禅让”变成“世袭”;宗法制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规定了统治阶级内部的权力继承原则秦朝(创立)皇帝制度:皇权至上,皇帝独尊,皇位世袭。三公九卿组成中央政府西汉(发展)汉武帝设立中朝,加强皇权隋唐(完善)三省六部制,既削弱了相权,又能保证皇权独尊,同时也提高了行政效率宋元(加强)宋代二府三司制:中书门下、枢密院和三司分掌行政、军政和财政,削弱了相权元代:中书省是总理全国政务的中枢机构明清(强化)明朝:废除宰相制度,设立内阁协助皇帝处理政务,后来逐渐成为事实上的行政中枢清朝:军机处的设立,提高了行政效率,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加强特点具体表现皇权不断强化相权不断削弱宰相制度沿着相权的步步削弱、君权的逐渐强化这根主线发展演变内朝官向外朝官转化内朝在牵制、架空外朝的同时,久而久之逐步发展为制度化、合法化的外朝中央机构宰相职位的设置由实位转向虚位由实位到虚位反映出宰相权限及权威的下降,宰相不再专职是对相权的限制、压缩宰相权力不断分化宰相既实行分权,在同一机构中,往往设置几个宰相职位,又注重事权的相对集中,弥补分权效率低下的弊端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