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模块1第1编中国古代史第2讲家国同规__中国古代的社会治理网络点向四古代的变法与改革教师用书 其他 0 次下载
-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模块1第1编中国古代史第2讲家国同规__中国古代的社会治理网络点向一古代户籍和赋税制度教师用书 其他 0 次下载
-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模块1第1编中国古代史第3讲济国生民__中国古代的经济与社会生活点向一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及经济重心的转移教师用书 其他 0 次下载
-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模块1第1编中国古代史第4讲思国忧民__中国古代的优秀传统文化点向二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学艺术和教育教师用书 其他 0 次下载
-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模块1第1编中国古代史第4讲思国忧民__中国古代的优秀传统文化点向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教师用书 其他 0 次下载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模块1第1编中国古代史第3讲济国生民__中国古代的经济与社会生活点向二古代工商业发展与经济政策教师用书
展开
点向二 古代工商业发展与经济政策 核 心 价 值 引 领工商业是中国古代经济重要内容之一。而市镇经济又是工商业发展在北宋以后的突出亮点;城市的发展,尤其是明清时期市镇的发展是古代商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考热点。在高考中对中国经济的考查从市镇经济的角度出题的频率很高,可以是选择题,也可以是主观题,而且通常会以中西对比的方式来考查考生对相关历史知识的掌握及运用情况,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必 备 知 识 贯 通 主干整合 1.古代手工业的发展(1)劳作方式:手工业家庭式劳作、民营和官营作坊。(2)主要成就 2.古代的商业贸易、交通与城市 3.古代经济政策 4.中国古代交通与社会变迁 重难突破 1.古代中国的手工业(1)经营形态与特点 (2)发展特征2.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及原因特点(1)商业市场形式多样:如市、草市、夜市和晓市等。(2)城市商业经济发达:各朝代都兴起不同数量和规模的商业大都市,到明清时期,兴起了一大批工商业市镇。(3)对外贸易发达:以丝绸之路为主要渠道的对外贸易,构成了古代商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促进沿海港口城市的兴盛。(4)货币种类丰富:在货币流通领域,北宋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明朝时形成了以银为主、以钱为辅的钱银并行的货币流通制度。(5)商人群体活跃:到明清时期实力雄厚的区域性商人群体组成了商帮——晋商、徽商等。(6)商人地位低下:商业长期受到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商人社会地位较低,商业始终作为农耕经济的补充未占主导地位。(7)商业信贷发展:春秋时期出现货币信贷,宋代出现商业信用凭证汇兑——交子,清朝资本性借贷显著发展。(8)商业契约发展:商周时期产生了契约,汉代以后广泛应用。影响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因素(1)发展基础:农业和手工业是商业发展的基础。(2)国家政局:国家动乱影响商品交换。(3)交通条件:丝绸之路有利于对外贸易发展。(4)货币发展:货币统一、纸币出现。(5)政府政策:如:南宋发展海外贸易和清朝的闭关自守的政策。3.中国古代城市演变的特点(1)从城市功能来看,先秦至唐代主要是政治中心或军事重镇;唐代以后,城市的经济功能逐渐增强;宋代以后,城市的经济功能逐渐超过了政治功能。(2)从城市的商业活动来看,由限制到逐渐放松。宋代以前,市坊分开,严格限制商业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宋代逐渐打破市坊界限。(3)从城市数量和规模来看,商业城市数量不断增多,规模不断扩大,明清江南地区出现了大批的工商业城镇。(4)从城市布局和分布来看,城市的布局体现君主专制统治的理念;区域分布与经济重心紧密相连;唐宋以后,经济重心南移,江南城市逐渐增多。(5)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扩大,影响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同样也推动了市民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逐渐发生变化。 4.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原因 典 题 实 达 素 养1. (2023·新课标卷)我国东南沿海某港口,在15世纪只是一个“结茅而居”的渔村,到16世纪,已成为“繁华世界”,“宝货塞途,家家歌舞赛神,钟鼓管弦,连飙响答”,时称“小苏杭”。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是( C )A.朝贡贸易繁荣 B.农业生产技术进步C.白银大量流入 D.海上丝绸之路兴起【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16世纪,我国东南沿海某港口贸易增多,商品经济发展,城市繁荣,结合所学,这一时期,新航路开辟,世界贸易增多,中国手工业产品迅速发展,在对外贸易中占优势,因此白银大量流入中国,促进了东南沿海港口城市的兴起,C项正确;明朝在朝贡贸易中采取“免征税”“给予赏赐”等优待政策,“厚往薄来”,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对东南沿海港口城市兴起作用有限,排除A项;材料强调明朝的对外贸易,与农业生产技术进步无关,排除B项;海上丝绸之路兴起于汉代,排除D项。故选C项。 2. (2023·北京卷)如图是明代经贸示意图(局部)。对图中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B )①商帮都分布于南方稻作农业区 ②长江中下游农业生产水平总体较高 ③海禁阻断了明代海外贸易路线 ④主要外贸港口所在省份都有商帮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解析】 根据材料“明代经贸示意图(局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帮在南方和北方都有分布,南方居多,①与题意不符;长江中下游农业生产力(亩产斤数)较其他地区高,说明此地农业生产水平总体较高,②符合题意;根据材料信息,此时的海外贸易线路较多,说明明代海外贸易没有阻断,③不符合题意;根据示意图信息,广州、泉州、福州、宁波等外贸港口所在省份都有商帮,④符合题意。综上所述,②④符合题意,B项正确;排除A、C、D项。故选B项。冶铸业①商周青铜器铸造;②春秋时期开始冶铁;③战国以后出现大量铁农具;④东汉发明水排鼓风冶铁;⑤北宋时用煤作冶炼燃料陶瓷业①南北朝时陶瓷业进步,南朝时发明陶瓷工具匣钵;②唐宋时期发明陶瓷工具支钉;③宋朝五大名窑;④明清时期青花瓷、釉里红纺织业汉代发明提花机;元朝使用纺织机时期概况国内贸易、交通与城市对外贸易、交通与城市 先秦①商朝出现商人;②突破“工商食官”格局;③货币广泛流通;④涌现出一批中心城市秦汉①统一货币、度量衡;②推行重农抑商政策;③汉武帝时实行盐铁官营;④秦朝修筑的驰道、直道和五尺道等,构成了以咸阳为中心的全国性道路网;开凿了灵渠,沟通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西汉时开通丝绸之路,中外贸易逐渐发展起来隋唐①坊市分区制;②柜坊、飞钱出现;③隋朝开通大运河,沟通了中国南方和北方;唐代的驿道以长安为中心向各方辐射;④长安、洛阳等城市商业繁荣;⑤农村集市发展起来唐宋以后,海上贸易兴盛。商船从东南沿海各港口出发,近达南洋各地,远达波斯湾、阿拉伯海和红海沿岸地区。中国出口商品,除丝绸外,还有瓷器、纸张、茶叶等。官府在东南沿海一带设置市舶司,掌管对外贸易宋元①使用“交子”;②坊市分区制被打破;③商品种类繁多,东京等城市商业发达;④商业税收成为重要税源;⑤元大都成为国际性商业大都会;⑥元朝时京杭大运河为世界之最;创造性地开辟了长途海运航线 明清①江南工商业集镇涌现;②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③商帮活跃与兴盛;④大量农副产品进入市场,商品化程度提高;⑤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朝贡贸易:①明清时期,朝廷对朝贡国家、路线、港口、船只数目、贡品种类均有严格的规定。②清政府在广州设置公行,统揽对外贸易事务。③1757年,清政府将通商口岸限定在广州一处,对外贸易皆由官府指定的“十三行”行商代理坊市分区制宋代以前县以上城市严格划分坊市;宋代以来坊市界限被打破,官府不再直接监管商业活动重农抑商政策(1)历程:秦国商鞅首倡,历代沿用。(2)主要内容:农本商末、限制商人、官营政策等。(3)意义: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发展,巩固了封建统治,但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中国社会的转型海禁、“闭关锁国”政策明清实行,其主要内容是禁止民间私人对外贸易,只准官方贸易。清朝还严格限制外商来华贸易,特许广州“十三行”管理对外贸易类别发展表现对社会变迁的影响陆路①秦朝:修筑的驰道、直道和五尺道等,构成了以咸阳为中心的全国性道路网②汉代:开通连接亚、欧、北非的大通道——丝绸之路③唐代:驿道以长安为中心向各方辐射④元朝:构成了以大都为中心的驿路交通网①交通的改进,加强了各地的沟通,促进了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②交通的发展影响了城市的发展。改善并方便了物品传递和信息交流水路①春秋时期:已有运河②秦朝:开凿了灵渠,沟通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③隋朝:开通大运河,沟通了中国南方和北方④元朝:京杭大运河为世界之最 经营形态经营方式产品用途流通方式历史地位官营手工业官府直接经营军用品和皇室贵族生活用品通常不在市场流通明中叶以前占据主导地位,代表我国古代手工业发展水平民营手工业民间私人经营供民间消费在市场流通明中叶后占据主导地位家庭手工业个体农户的副业供家庭消费和交纳赋税剩余部分出售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一直存在于社会经济生活中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