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4年中考化学一轮分层练习题人教版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原卷+答案版)

    2024年中考化学一轮分层练习题人教版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原卷+答案版)第1页
    2024年中考化学一轮分层练习题人教版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原卷+答案版)第2页
    2024年中考化学一轮分层练习题人教版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原卷+答案版)第3页
    还剩1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年中考化学一轮分层练习题人教版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原卷+答案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化学一轮分层练习题人教版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原卷+答案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与探究题,综合应用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下列灭火原理与“釜底抽薪”相同的是( )
    A.酒精不慎洒在桌面着火,用湿抹布盖灭 B.用高压水枪喷水灭火
    C.砍掉部分林木形成隔离带灭火D.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2、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①②对比说明物质燃烧需要与空气接触
    B.①中使温度达到白磷着火点是利用了铜的导热性
    C.烧杯中的热水只起提高温度的作用
    D.①③对比说明红磷的着火点高于白磷
    3、下列有关燃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可燃物就能燃烧
    B.空气中混有可燃性气体或粉尘,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
    C.物质发生爆炸都是化学变化
    D.任何燃料完全燃烧时,一定会生成二氧化碳
    4、燃烧与人类的生活以及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釜底抽薪——移除可燃物
    B.架空篝火——使木材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C.钻木取火——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上
    D.电器着火——用水浇灭
    5、下列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
    A.天然气 B.石油C.煤 D.乙醇
    6、下列属于新能源的是( )
    A.煤B.石油C.天然气 D.氢气
    7、化学家在环境问题上提出的最新构想是变废为宝,资源循环利用。例如将燃料进行如下循环:
    燃料 燃烧产物 燃料
    这样既可解决能源问题,又能消除污染。上述构想中两个转化过程的变化为 ( )
    A.(1)为物理变化,(2)为化学变化 B.均为化学变化
    C.(1)为化学变化,(2)为物理变化 D.均为物理变化
    8、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解释或分析正确的是( )
    A.图a中将煤球变成蜂窝煤后再燃烧,其目的是延长煤燃烧的时间
    B.图b中蜡烛火焰很快熄灭,是因为金属丝阻碍空气的流动
    C.图c中的现象可知,金属镁燃烧的火灾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
    D.图d中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是因为降低了火柴梗的着火点
    9、目前,大多数烧烤店都是用空心炭作燃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空心炭具有可燃性
    B.空心炭燃烧时会产生一氧化碳,因此要注意通风
    C.向空心炭扇风能使其着火点降低
    D.将炭做成空心有利于充分燃烧
    10、如图是“粉尘爆炸实验”的装置图,与该实验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燃着的蜡烛可升高面粉着火点 B.鼓空气是为了增大氧气的含量
    C.剧烈燃烧一定会引起爆炸 D.面粉加工厂必须严禁烟火
    1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化学变化不但生成其他物质,而且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②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
    ③燃料作为重要的能源,对人类社会的发展非常重要
    ④可燃物在任何条件下燃烧都会发生爆炸
    ⑤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发生放热现象
    A.①③ B.②③ C.④⑤ D.②⑤
    12、下图是一组用于研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对比实验,对有关实验现象和结论的判断错误的是( )
    A.实验1中红磷未燃烧,说明红磷的着火点高于白磷
    B.实验2中白磷燃烧,说明实验2中的热水温度高于实验1
    C.实验2中如果停止通入氧气,燃着的白磷会熄灭
    D.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或空气),并达到着火点
    13、俗话说“人要实心,火要空心”,下列对“火要空心”理解正确的是( )
    A.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 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隔绝空气 D.易于移除可燃物
    14、关于燃烧、灭火、自救等生活常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夜间发现煤气泄漏,应打开电灯查找漏源
    B.用水灭火的原理是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C.室内着火,应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D.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要做灯火试验
    15、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 ( )
    A.天然气 B.氢气 C.酒精 D.乙醇汽油
    16、如图所示,将白磷(a)和红磷(c)分装于Y形试管的2个支管中,管口系牢小气球,将2个支管同时伸入相同深度的热水(80℃)中,热水中还有一块白磷(b)。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烧杯中的热水的作用不仅提供热量,而且能隔绝空气
    B.a与c对比中说明可燃物燃烧条件之一是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C.b与c对比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D.与Y型瓶加塞子比较,小气球能缓冲管内压强变化
    二、填空题。
    17、某居民早起忘记关闭电褥子的电源就去上班,下班后发现卧室门缝冒出黑烟,他立即打开门窗,原来只冒黑烟的卧室瞬间燃起火来。
    (1)引起火势变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火势无法控制,他立即拨打了火警电话,火警电话是________。消防队员赶到后,首先切断电源,然后用高压水枪灭火,水能灭火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若你在火灾现场,应怎样从现场逃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甲烷作燃料,具有清洁无毒的特点,其原因是 。
    某种燃气处的燃料由水煤气(CO和H2的混合气体)改为天然气后,灶具的进风口应 (填“改大”“改小”或“不变”)。
    19、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密切的联系:
    (1)如图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__ __;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的__ __(填“高”或“低”)。
    (2)加油站、仓库等地方要张贴“禁止烟火”的标志,是因为这些地方存在着大量的__ __,当遇火或温度较高时,会发生燃烧甚至爆炸。
    (3)实验室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火焰,其灭火的原理是__ __。
    20、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酥脆的饼干放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后会变软,是因为空气中含有_____(写化学式)。
    (2)高铁酸钾(K2FeO4)集凝聚、杀菌等功能于一体,目前被广泛应用于自来水净化,其中涉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K2FeO4+10H2O=4Fe(OH)3↓+8KOH+3X↑,则X的化学式是_____。
    (3)小明发现有工人师傅用气焊来焊接金属,很好奇,经询问才知道他们是用一种叫乙炔(C2H2)的气体燃烧产生的高温来切割和焊接金属,请写出乙炔燃烧的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
    三、实验与探究题。
    21、如图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实验过程:
    ①通入N2,点燃酒精灯,一段时间后,a、b中均无明显现象;
    ②熄灭酒精灯,立即改通O2,a中无明显现象,b中红磷燃烧.
    (1)实验过程②中,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实验过程②中,对比a、b中的实验现象,可知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3)该实验能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证据是:

    22、下面是“燃烧的条件”实验活动的部分操作示意图:
    (1)仪器①的名称为_ __;
    (2)实验一加热片刻观察到A中棉球上的酒精燃烧产生蓝色火焰,B中棉球上的水不燃烧,由此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 __;
    (3)实验二观察到先燃烧的物质是__ __;若将铜片上的物质换成等量的木屑和煤粉进行实验,观察到木屑先燃烧,说明木屑的着火点比煤粉____;
    (4)实验三将燃着的蜡烛放在如图所示的密闭容器中,同时用氧气传感器测出密闭容器中氧气含量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填序号)。
    A.蜡烛燃烧需要氧气
    B.蜡烛燃烧前,密闭容器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
    C.蜡烛熄灭后,密闭容器中还有氧气
    D.蜡烛熄灭后,密闭容器中的二氧化碳体积分数为84%
    四、综合应用题。
    23、第24届北京冬奥火炬“飞扬”的研发充分体现科技冬奥和绿色奥运的理念。
    (1)火炬主体使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内嵌耐高压铝合金氢气瓶,氢气瓶属于 (填“金属”或“复合”)材料;当打开减压阀时,压强从420个大气压降为1个标准大气压,氢气平稳逸出,此过程氢分子 。
    A.体积变大 B.间隔变大 C.质量变大 D.结构改变
    (2)氢气燃烧时火焰呈 色,白天很难看清楚,在燃烧格栅处涂上钠盐而火焰呈现金黄色;氢气作为火炬燃料零污染的原因是 。
    (3)利用绿色能源生产且没有生成 的氢气称为“绿氢”,用 电电解水生产“绿氢”时,在水中加入NaOH的目的是 ,生成的两种气体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表示氢气的是 (填“a”或“b”)。
    五、计算题。
    24、充分燃烧1kg甲烷,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2024年中考化学一轮分层练习题:人教版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答案版)
    一、选择题。(16题)
    1、下列灭火原理与“釜底抽薪”相同的是( )
    A.酒精不慎洒在桌面着火,用湿抹布盖灭 B.用高压水枪喷水灭火
    C.砍掉部分林木形成隔离带灭火D.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答案】C
    2、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①②对比说明物质燃烧需要与空气接触
    B.①中使温度达到白磷着火点是利用了铜的导热性
    C.烧杯中的热水只起提高温度的作用
    D.①③对比说明红磷的着火点高于白磷
    【答案】C
    3、下列有关燃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可燃物就能燃烧
    B.空气中混有可燃性气体或粉尘,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
    C.物质发生爆炸都是化学变化
    D.任何燃料完全燃烧时,一定会生成二氧化碳
    【答案】B
    4、燃烧与人类的生活以及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釜底抽薪——移除可燃物
    B.架空篝火——使木材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C.钻木取火——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上
    D.电器着火——用水浇灭
    【答案】D
    5、下列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
    A.天然气 B.石油C.煤 D.乙醇
    【答案】D
    6、下列属于新能源的是( )
    A.煤B.石油C.天然气 D.氢气
    【答案】D
    7、化学家在环境问题上提出的最新构想是变废为宝,资源循环利用。例如将燃料进行如下循环:
    燃料 燃烧产物 燃料
    这样既可解决能源问题,又能消除污染。上述构想中两个转化过程的变化为 ( )
    A.(1)为物理变化,(2)为化学变化 B.均为化学变化
    C.(1)为化学变化,(2)为物理变化 D.均为物理变化
    【答案】B
    8、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解释或分析正确的是( )
    A.图a中将煤球变成蜂窝煤后再燃烧,其目的是延长煤燃烧的时间
    B.图b中蜡烛火焰很快熄灭,是因为金属丝阻碍空气的流动
    C.图c中的现象可知,金属镁燃烧的火灾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
    D.图d中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是因为降低了火柴梗的着火点
    【答案】C
    9、目前,大多数烧烤店都是用空心炭作燃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空心炭具有可燃性
    B.空心炭燃烧时会产生一氧化碳,因此要注意通风
    C.向空心炭扇风能使其着火点降低
    D.将炭做成空心有利于充分燃烧
    【答案】C。
    10、如图是“粉尘爆炸实验”的装置图,与该实验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燃着的蜡烛可升高面粉着火点 B.鼓空气是为了增大氧气的含量
    C.剧烈燃烧一定会引起爆炸 D.面粉加工厂必须严禁烟火
    【答案】D
    1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化学变化不但生成其他物质,而且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②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
    ③燃料作为重要的能源,对人类社会的发展非常重要
    ④可燃物在任何条件下燃烧都会发生爆炸
    ⑤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发生放热现象
    A.①③ B.②③ C.④⑤ D.②⑤
    【答案】 A
    12、下图是一组用于研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对比实验,对有关实验现象和结论的判断错误的是( )
    A.实验1中红磷未燃烧,说明红磷的着火点高于白磷
    B.实验2中白磷燃烧,说明实验2中的热水温度高于实验1
    C.实验2中如果停止通入氧气,燃着的白磷会熄灭
    D.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或空气),并达到着火点
    【答案】B
    13、俗话说“人要实心,火要空心”,下列对“火要空心”理解正确的是( )
    A.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 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隔绝空气 D.易于移除可燃物
    【答案】A。
    14、关于燃烧、灭火、自救等生活常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夜间发现煤气泄漏,应打开电灯查找漏源
    B.用水灭火的原理是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C.室内着火,应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D.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要做灯火试验
    【答案】D
    15、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 ( )
    A.天然气 B.氢气 C.酒精 D.乙醇汽油
    【答案】B
    16、如图所示,将白磷(a)和红磷(c)分装于Y形试管的2个支管中,管口系牢小气球,将2个支管同时伸入相同深度的热水(80℃)中,热水中还有一块白磷(b)。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烧杯中的热水的作用不仅提供热量,而且能隔绝空气
    B.a与c对比中说明可燃物燃烧条件之一是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C.b与c对比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D.与Y型瓶加塞子比较,小气球能缓冲管内压强变化
    【答案】C
    二、填空题。
    17、某居民早起忘记关闭电褥子的电源就去上班,下班后发现卧室门缝冒出黑烟,他立即打开门窗,原来只冒黑烟的卧室瞬间燃起火来。
    (1)引起火势变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火势无法控制,他立即拨打了火警电话,火警电话是________。消防队员赶到后,首先切断电源,然后用高压水枪灭火,水能灭火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若你在火灾现场,应怎样从现场逃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打开门窗,空气流通,为燃烧提供了充足的氧气
    (2)119 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3)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俯下身体贴近地面逃离
    18、甲烷作燃料,具有清洁无毒的特点,其原因是 。
    某种燃气处的燃料由水煤气(CO和H2的混合气体)改为天然气后,灶具的进风口应 (填“改大”“改小”或“不变”)。
    【答案】甲烷中只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污染环境; 改大
    19、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密切的联系:
    (1)如图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__ __;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的__ __(填“高”或“低”)。
    (2)加油站、仓库等地方要张贴“禁止烟火”的标志,是因为这些地方存在着大量的__ __,当遇火或温度较高时,会发生燃烧甚至爆炸。
    (3)实验室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火焰,其灭火的原理是__ __。
    【答案】(1)氧气 低 (2)可燃性气体或粉尘 (3)隔绝氧气
    20、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酥脆的饼干放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后会变软,是因为空气中含有_____(写化学式)。
    (2)高铁酸钾(K2FeO4)集凝聚、杀菌等功能于一体,目前被广泛应用于自来水净化,其中涉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K2FeO4+10H2O=4Fe(OH)3↓+8KOH+3X↑,则X的化学式是_____。
    (3)小明发现有工人师傅用气焊来焊接金属,很好奇,经询问才知道他们是用一种叫乙炔(C2H2)的气体燃烧产生的高温来切割和焊接金属,请写出乙炔燃烧的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
    【答案】(1)H2O (2)O2 (3)2C2H2+5O24CO2+2H2O
    三、实验与探究题。
    21、如图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实验过程:
    ①通入N2,点燃酒精灯,一段时间后,a、b中均无明显现象;
    ②熄灭酒精灯,立即改通O2,a中无明显现象,b中红磷燃烧.
    (1)实验过程②中,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实验过程②中,对比a、b中的实验现象,可知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3)该实验能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证据是:

    【答案】(1)4P+5O22P2O5;
    (2)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3)步骤①中b通N2,不燃烧;步骤②中b通O2,燃烧。
    22、下面是“燃烧的条件”实验活动的部分操作示意图:
    (1)仪器①的名称为_ __;
    (2)实验一加热片刻观察到A中棉球上的酒精燃烧产生蓝色火焰,B中棉球上的水不燃烧,由此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 __;
    (3)实验二观察到先燃烧的物质是__ __;若将铜片上的物质换成等量的木屑和煤粉进行实验,观察到木屑先燃烧,说明木屑的着火点比煤粉____;
    (4)实验三将燃着的蜡烛放在如图所示的密闭容器中,同时用氧气传感器测出密闭容器中氧气含量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填序号)。
    A.蜡烛燃烧需要氧气
    B.蜡烛燃烧前,密闭容器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
    C.蜡烛熄灭后,密闭容器中还有氧气
    D.蜡烛熄灭后,密闭容器中的二氧化碳体积分数为84%
    【答案】(1)酒精灯; (2)燃烧需要可燃物;
    (3)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4)D。
    四、综合应用题。
    23、第24届北京冬奥火炬“飞扬”的研发充分体现科技冬奥和绿色奥运的理念。
    (1)火炬主体使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内嵌耐高压铝合金氢气瓶,氢气瓶属于 (填“金属”或“复合”)材料;当打开减压阀时,压强从420个大气压降为1个标准大气压,氢气平稳逸出,此过程氢分子 。
    A.体积变大 B.间隔变大 C.质量变大 D.结构改变
    (2)氢气燃烧时火焰呈 色,白天很难看清楚,在燃烧格栅处涂上钠盐而火焰呈现金黄色;氢气作为火炬燃料零污染的原因是 。
    (3)利用绿色能源生产且没有生成 的氢气称为“绿氢”,用 电电解水生产“绿氢”时,在水中加入NaOH的目的是 ,生成的两种气体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表示氢气的是 (填“a”或“b”)。
    【答案】(1)金属;B
    (2)淡蓝;氢气燃烧后只生成水
    (3)直流;增强水的导电性;b
    五、计算题。
    24、充分燃烧1kg甲烷,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及解析】设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解得
    答:充分燃烧1kg甲烷,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是2.75kg。

    相关试卷

    2023-2024 人教版化学 中考一轮复习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提高练习:

    这是一份2023-2024 人教版化学 中考一轮复习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提高练习,文件包含2023-2024人教版化学中考一轮复习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提高练习教师版docx、2023-2024人教版化学中考一轮复习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提高练习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尖子生选拔卷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选拔卷)-【单元测试】(原卷版+解析):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尖子生选拔卷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选拔卷)-【单元测试】(原卷版+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探究题,综合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中考化学一轮分层练习题鲁教版第十一单元化学与社会发展(原卷+答案版):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化学一轮分层练习题鲁教版第十一单元化学与社会发展(原卷+答案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与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