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讲义)学生版+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讲义)学生版+解析01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讲义)学生版+解析02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讲义)学生版+解析03
    还剩1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节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节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学案,共21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速,回声,人耳的构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知识点总结+例题讲解)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①人说话、唱歌靠声带的振动发声;
    ②婉转的鸟鸣靠鸣膜的振动发声;
    ③清脆的蟋蟀叫声靠翅膀摩擦的振动发声。
    (1)固体、液体、气体振动都可以发声;
    (2)自然界中凡是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但是不能说振动停止,声音也消失(回声)。
    因为振动停止,只是不再发声,但是原来所发出的声音还在继续向外传播并存在。
    2.声源:物理学中把发声的物体叫做 。
    3.介质: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叫做介质,气体、液体、固体都是介质。
    4.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5.声是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的。
    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
    振动的物体发出声音,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例题1】如图所示小华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而不直接观察音叉是否振动的原因是 。当小华用手捂住正在发声的音叉后,小华 (填“能”、或“不能”)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 。
    【变式1】如右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被弹开。这个实验是我们在学习《声现象》一章时经常做的实验,它说明了( )
    A.发声的音叉正在振动
    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最快
    【例题2】如图所示,将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时会激起水花,这现象说明( )
    A.声音能在水中传播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C.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D.频率越高,声音的音调越高
    【变式2】清晨,一阵闹铃声将你从睡梦中唤醒,提醒你:该起床了!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物体不振动也可以发声
    C.声音能在真空中传播 D.声速等于光速
    【例题3】上课铃响了,同学们迅速回到座位,铃声是由物体 产生的:课堂上同学们听到老师讲课的声音是通过 传入耳朵的。
    【变式3】如图所示,将播放着蜂鸣声的手机用细线悬挂于封闭的玻璃罩内,当将玻璃罩内的空气抽走的过程中,所听到的手机蜂鸣声越来越小,最后几乎听不到,这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 ,而 却不能传播声音。
    二、声速:
    1.声速: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 ;
    (1)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0m/s。
    (2)影响声速的因素:
    ①介质的种类: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
    ②温度:同种介质,温度越高,声速越大。
    【例题4】在15℃的空气中,声音传播的速度约为 m/s。打雷时,某人先看到闪电后5s才听到雷声,则打雷处离此人的距离约为 m。
    【变式4】北宋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提到: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可尽早听到来袭敌人的马蹄声。这样做能尽早听到马蹄声的主要原因是( )
    A.声音在土地中传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快 B.使马蹄声的音调变高了
    C.改变了马蹄声的音色 D.提高了士兵的听力
    【例题5】在学校秋季运动会上,进行百米赛跑。站在终点的计时员,如果看到冒烟开始计时,运动员到达终点时秒表的读数为10.59秒,如果计时员听到枪声才开始计时,则运动员跑完百米的时间会记为( )
    A.10.88秒B.10.59秒C.10.30秒D.10.18秒
    【变式5】百米赛跑中,运动员与发令枪员在起点,若终点计时员听到枪声开始计时,他记录的时间比运动员真实运动时间 (选填“多”或“少”),通过计算发现相差 s。(v声=340m/s)(答案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
    【例题6】将耳朵贴在长铁水(管中有水)管的一端,让另外一个人敲击一下铁水管的另一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听到一次敲打的声音
    B.听到二次敲打的声音
    C.听到三次敲打的声音
    D.听到最后一次敲打的声音是水中传播的声音
    【变式6】已知人耳区分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为0.1s以上。现有一根长为34m的空铁管,如果你将耳朵贴在铁管的一端,让另外一个人敲击一下铁管的另一端,则敲击声由空气传入你的耳朵需要
    s,你会听到 次敲打的声音。(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在铁中传播速度为5200m/s)
    【例题7】下表记录了敲击大钟时,钟声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和气温的数据,根据表中数据推断正确的是( )
    A.气温为40℃时,空气中声音的速度可能是345m/s
    B.钟声在空气中的速度与气温成正比
    C.气温越低,大钟自身振动得越慢
    D.气温越高,钟声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越大
    【变式7】在探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否与空气温度有关的实验中,科学家记录的数据如表所示。
    (1)由表中数据可知,空气温度越高,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填“越快”或“越慢”)。
    (2)如果利用回声测高山与我们的距离,那么站在同一地点发出声音后到听到回声的时间间隔,冬天比夏天 (填“长”或“短”)。
    三、回声:
    1.声音的反射: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 而形成的;
    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 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 ;
    2.回声的利用:利用回声可以测定 海底深度 、 冰山距离 、 敌方潜水艇 的远近;
    (1)测量中要先知道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
    (2)测量方法是:测出发出声音到受到反射回来的声音讯号的时间t,查出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则发声点距物体S=vt/2。
    【例题8】如图所示是天坛公园的回音壁,它是我国建筑上的一大奇迹。回音壁应用的声学原理是( )
    A.声音能够在空气中传播
    B.声音的反射
    C.利用回声增加原声的现象
    D.声音能够在墙壁中传播
    【变式8】录音棚的墙壁通常装有皮质材料的软包,如图所示,这样做的最主要目的是( )
    A.减弱声音的反射
    B.增强声音的反射
    C.增大声音的响度
    D.提高装饰的效果
    【例题9】在屋子里说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响亮,这是由于 。
    【变式9】人耳听到回声的条件是:听到原声和听到回声的时间差在0.1秒以上。测人站在大楼前至少 m拍手能听到回声。
    【例题10】利用声呐系统,人们可以探知海洋的深度。某海域海水深3000m,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则经过 s后才收到回波(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
    【变式10】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4s后收到回波。如果海水中声音的平均传播速度为1500m/s,则此处海水的深度约为( )
    A.6kmB.6000kmC.3kmD.3000km
    【例题11】一汽车以10m/s的速度匀速直线向一山崖驶去,司机鸣笛后5s听到山崖反射回来的回声,则司机听到回声时,声音所走的路程是 米;司机鸣笛的时候距离山崖的距离是 米。(假设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变式11】一人站在平行的峡谷之内,当他击掌时,分别在0.3秒和0.7秒后听到回声,若声音传播的速度为330米/秒,则此峡谷的宽度是( )
    A.165米B.198米C.221米D.330米
    【例题12】一列匀速行驶的火车,在距前方峭壁547.5m处鸣笛,经过3s司机听到声音,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求:
    (1)声音在3s内传播的距离?
    (2)火车的行驶速度是多少?
    【变式12】如图所示,长度为200m的火车在笔直的轨道上匀速行驶,在从山崖驶向大桥的过程中,火车头距离桥头300m处鸣笛,鸣笛10s后,火车头到达桥头,此时车头的司机听到来自山崖的回声,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求:
    (1)火车的速度;
    (2)听到鸣笛回声时,火车车头到山崖的距离;
    (3)若车头上桥后30s车尾离开大桥,大桥的长度。
    四、人耳的构造:
    1.人耳的构造与作用:
    (1)外耳:包括耳廓、外耳道、耳垂,作用:接受声波,传递与感觉声音的振动。
    (2)中耳:包括鼓膜、听小骨,作用:传播声音。
    (3)内耳:包括耳蜗、三条半规管,作用:感受声音信息;重要的平衡器。
    2.人耳听到声音的过程:
    发声体发出声音→介质传声→耳朵听声;
    其中任何一个阶段被阻断,都将听不到声音。
    人耳听觉障碍如果是传导障碍,一般可用骨传导来帮助听到声音。
    如果是神经性耳聋,不易治愈。
    3.骨传导:声音可以通过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物理学中把这种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一些失去听觉的人可以通过骨传导来听声音。
    骨传导的原理是固体可以传声。
    【例题13】有关人的耳郭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没有耳郭很难看,所以主要作用是美观
    B.耳郭是为人遮风挡雨的
    C.耳郭主要防止杂物进入耳道中
    D.耳郭主要是收集外界声波,使人听声音更加清楚
    【变式13】如图为耳的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听小骨上有听觉感受器,可以传递声波
    B.②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可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C.③是听神经,与口腔相连,使儿童易患中耳炎
    D.④鼓膜有听觉感受器,可以感受声波
    【例题14】在飞机起飞和降落的过程中,机上人员要张口做吞咽动作或咀嚼口香糖;在遇到巨大声响时,要迅速张口,使咽喉管张开或闭嘴同时堵住双耳,以保持鼓膜内外气压的平衡,以防止( )
    A.听小骨损坏B.听觉神经损坏
    C.鼓膜被震破D.以上都不对
    【变式14】有些人晕车,与耳的什么构造有关( )
    A.耳郭和前庭B.外耳道和半规管
    C.鼓膜和外耳道D.半规管和前庭
    【例题15】如图是一种骨传导耳机,配戴时将它紧贴骨头即可听到耳机里的声音。这一现象说明( )
    A.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
    B.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音质很好
    C.声音在固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快
    D.骨传导耳机对防外界噪声干扰的效果很好
    【变式15】手拿正在发声的音叉与牙齿轻轻接触,就能清楚地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 )
    A.音叉的振动变强了
    B.利用牙齿的骨传导
    C.声音的响度变大了
    D.利用空气进行传播
    【例题16】手机放在隐蔽处找不到时,用另一手机拨打该手机,人们根据其所发出的声音能判断其所在位置,这利用了( )
    A.声音的响度 B.声音的音调 C.声音的音色 D.双耳效应
    【变式16】在电影院里,为了更好地体现影片的效果,人们往往在剧场的各个方位都装有大大小小的音箱,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 )
    A.使观众听到的声音响一些
    B.使电影院里各个座位上的观众都能听到声音
    C.使观众听到的声音更清楚些
    D.利用双耳效应,让观众感到声音来自四面八方,产生立体声的效果
    序号
    知识点
    难易程度
    例题数
    变式题数
    合计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3
    3
    32

    声速
    ★★
    4
    4

    回声
    ★★★
    5
    5

    人耳的构造

    4
    4
    气温/℃
    ﹣20
    ﹣10
    0
    10
    20
    30
    声音速度/m•s﹣1
    318
    324
    330
    336
    342
    348
    空气温度t/℃
    ﹣30
    15
    20
    25
    100
    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v/(m•s﹣1)
    313
    340
    344
    346
    386
    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2章 《声现象》
    第1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讲义
    (知识点总结+例题讲解)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 振动 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①人说话、唱歌靠声带的振动发声;
    ②婉转的鸟鸣靠鸣膜的振动发声;
    ③清脆的蟋蟀叫声靠翅膀摩擦的振动发声。
    (1)固体、液体、气体振动都可以发声;
    (2)自然界中凡是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但是不能说振动停止,声音也消失(回声)。
    因为振动停止,只是不再发声,但是原来所发出的声音还在继续向外传播并存在。
    2.声源:物理学中把发声的物体叫做 声源 。
    3.介质: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叫做介质,气体、液体、固体都是介质。
    4.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5.声是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的。
    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
    振动的物体发出声音,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例题1】如图所示小华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而不直接观察音叉是否振动的原因是 。当小华用手捂住正在发声的音叉后,小华 (填“能”、或“不能”)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 。
    【答案】音叉振动幅度小;不能;振动停止,发声就停止。
    【解析】小华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而不直接观察音叉是否振动的原因是音叉振动幅度小;当小华用手捂住正在发声的音叉后,小华不能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振动停止,发声就停止。
    【变式1】如右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被弹开。这个实验是我们在学习《声现象》一章时经常做的实验,它说明了( )
    A.发声的音叉正在振动
    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最快
    【答案】A
    【解析】正在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多次被弹开,说明音叉在振动,从而说明声音是由音叉的振动产生的,因此,本探究实验是研究声音产生原因的。
    【例题2】如图所示,将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时会激起水花,这现象说明( )
    A.声音能在水中传播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C.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D.频率越高,声音的音调越高
    【答案】C
    【解析】解:将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时会激起水花,从而说明音叉振动,由此现象可知,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变式2】清晨,一阵闹铃声将你从睡梦中唤醒,提醒你:该起床了!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物体不振动也可以发声
    C.声音能在真空中传播 D.声速等于光速
    【答案】A
    【解析】解:AB、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物体不振动不能发声,故A正确,B错误;
    C、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故C错误;
    D、空气中光的传播速度大于声音的传播速度,故D错误。
    故选:A。
    【例题3】上课铃响了,同学们迅速回到座位,铃声是由物体 产生的:课堂上同学们听到老师讲课的声音是通过 传入耳朵的。
    【答案】振动;空气。
    【解析】解: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所以铃声也是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课堂上同学们听到老师讲课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耳朵的。
    故答案为:振动;空气。
    【变式3】如图所示,将播放着蜂鸣声的手机用细线悬挂于封闭的玻璃罩内,当将玻璃罩内的空气抽走的过程中,所听到的手机蜂鸣声越来越小,最后几乎听不到,这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 ,而 却不能传播声音。
    【答案】介质;真空。
    【解析】解:用抽气机逐渐抽去玻璃罩内的空气,铃声越来越小,最后听不到了,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而真空却不能传播声音。
    故答案为:介质;真空。
    二、声速:
    1.声速: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 ;
    (1)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340m/s ,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0m/s。
    (2)影响声速的因素:
    ①介质的种类: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
    ②温度:同种介质,温度越高,声速越大。
    【例题4】在15℃的空气中,声音传播的速度约为 m/s。打雷时,某人先看到闪电后5s才听到雷声,则打雷处离此人的距离约为 m。
    【答案】340;1700。
    【解析】解:通常情况下,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约340m/s;
    因为光的传播速度太快,光传播的时间可以忽略不计;
    故人离雷电处的距离为:S=vt=340m/s×5s=1700m。
    故答案为:340;1700。
    【变式4】北宋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提到: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可尽早听到来袭敌人的马蹄声。这样做能尽早听到马蹄声的主要原因是( )
    A.声音在土地中传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快 B.使马蹄声的音调变高了
    C.改变了马蹄声的音色 D.提高了士兵的听力
    【答案】A
    【解析】解: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当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可以通过大地和空气同时向外传播,因为声音在大地中的传播速度比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快,所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时可以提前听到从大地传过来的声音,做好准备,所以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例题5】在学校秋季运动会上,进行百米赛跑。站在终点的计时员,如果看到冒烟开始计时,运动员到达终点时秒表的读数为10.59秒,如果计时员听到枪声才开始计时,则运动员跑完百米的时间会记为( )
    A.10.88秒B.10.59秒C.10.30秒D.10.18秒
    【答案】C
    【解析】解:声音从起点传到终点的时间:t=100m340m/s≈0.29s,所以如果计时员听到枪声才开始计时,计时员比运动员听到枪声晚0.29s,
    所以计时员给运动员的成绩少计时0.29s。所以运动员跑完百米的时间应为10.59s﹣0.29s=10.30s。
    故选:C。
    【变式5】百米赛跑中,运动员与发令枪员在起点,若终点计时员听到枪声开始计时,他记录的时间比运动员真实运动时间 (选填“多”或“少”),通过计算发现相差 s。(v声=340m/s)(答案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
    【答案】少;0.29。
    【解析】解:(1)计时员听到枪声才开始计时,说明枪声已经传播了100m到达终点时才开始计时,所以测得的时间比真实运动时间少了;
    (2)由v=st得,相差时间为t=sv=100m340m/s=0.29s;
    故计时员记录的时间比运动员真实运动的时间少了0.29秒。
    故答案为:少;0.29。
    【例题6】将耳朵贴在长铁水(管中有水)管的一端,让另外一个人敲击一下铁水管的另一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听到一次敲打的声音
    B.听到二次敲打的声音
    C.听到三次敲打的声音
    D.听到最后一次敲打的声音是水中传播的声音
    【答案】C
    【解析】解:敲击铁水管时,传播声音的介质有:铁、水、空气,且传播速度不同,声音在铁中传播速度最快,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最慢。故能听到三次敲打声音,在空气中的声速最小,所以听到最后一次敲打的声音是空气传播的声音,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变式6】已知人耳区分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为0.1s以上。现有一根长为34m的空铁管,如果你将耳朵贴在铁管的一端,让另外一个人敲击一下铁管的另一端,则敲击声由空气传入你的耳朵需要
    s,你会听到 次敲打的声音。(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在铁中传播速度为5200m/s)
    【答案】0.1;1。
    【解析】解:因为管长s=34m,空气中的声速v=340m/s,
    由v=st得: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时间:t=sv=34m340m/s=0.1s,
    由于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来说,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在气体中最慢,
    所以声音在铁管中的传播速度一定小于0.1s,
    则两次声音的间隔一定小于0.1s。此时人耳无法分辨两次声音,故只能听到一次敲打声。
    故答案为:0.1;1。
    【例题7】下表记录了敲击大钟时,钟声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和气温的数据,根据表中数据推断正确的是( )
    A.气温为40℃时,空气中声音的速度可能是345m/s
    B.钟声在空气中的速度与气温成正比
    C.气温越低,大钟自身振动得越慢
    D.气温越高,钟声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越大
    【答案】D
    【解析】解:AD、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声音速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气温越高,钟声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越大,当气温为40℃时,空气中声音的速度应该大于348m/s,故A错误,D正确;
    B、气温每升高10℃,声速增大6m/s,随着T的增大,v将增大,V=330+35T,所以钟声在空气中的速度与气温不成正比,故B错误;
    C、气温高低影响声音的传播速度,但是不影响声音的音调,故C错误。
    故选:D。
    【变式7】在探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否与空气温度有关的实验中,科学家记录的数据如表所示。
    (1)由表中数据可知,空气温度越高,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填“越快”或“越慢”)。
    (2)如果利用回声测高山与我们的距离,那么站在同一地点发出声音后到听到回声的时间间隔,冬天比夏天 (填“长”或“短”)。
    【答案】(1)越快;(2)长。
    【解析】解:(1)由表中数据可知,空气温度越高,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越快。
    (2)站在同一地点发出声音后到听到回声的时间间隔,因为冬天温度低,声音的传播速度慢,由t=sv可得,在s一定时,v越慢,则时间t越大,所以时间间隔冬天比夏天长。
    故答案为:(1)越快;(2)长。
    三、回声:
    1.声音的反射: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 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 而形成的;
    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 0.1s 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 17m ;
    2.回声的利用:利用回声可以测定 海底深度 、 冰山距离 、 敌方潜水艇 的远近;
    (1)测量中要先知道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
    (2)测量方法是:测出发出声音到受到反射回来的声音讯号的时间t,查出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则发声点距物体S=vt/2。
    【例题8】如图所示是天坛公园的回音壁,它是我国建筑上的一大奇迹。回音壁应用的声学原理是( )
    A.声音能够在空气中传播
    B.声音的反射
    C.利用回声增加原声的现象
    D.声音能够在墙壁中传播
    【答案】B
    【解析】解:人站在北京天坛的回音壁内说话,其他人可以在壁内的任何位置听到他的多次说话声,这种现象的原理是利用声音的反射,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变式8】录音棚的墙壁通常装有皮质材料的软包,如图所示,这样做的最主要目的是( )
    A.减弱声音的反射
    B.增强声音的反射
    C.增大声音的响度
    D.提高装饰的效果
    【答案】A
    【解析】解:录音棚的墙壁贴有一层皮质松软的材料,可以减弱声音的反射;当声音传到这些墙面后,被反射到了不同的方向或被多次反射而吸收掉,减弱回声,这样就能保证较好的听觉效果。
    故选:A。
    【例题9】在屋子里说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响亮,这是由于 。
    【答案】回声与原声的混合。
    【解析】解:在屋子里说话,说话的声音传到墙壁上又反射回来,时间差太短,我们不能分辨出回声与原声,我们听到的是回声与原声的混合,因此我们听到的响亮,在旷野里我们说话,声音传播出去,周围没有高大的建筑物,不能反射回来回声,我们听到的只是原声,因此听起来就没有屋子里响亮,
    故答案填:回声与原声的混合。
    【变式9】人耳听到回声的条件是:听到原声和听到回声的时间差在0.1秒以上。测人站在大楼前至少 m拍手能听到回声。
    【答案】17。
    【解析】解:听到原声和听到回声的时间差在0.1秒以上,声音传播0.1s的路程为:s=vt=340m/s×0.1s=34m;
    所以人站在大楼前至少的距离为:s人=12s=12×34m=17m。
    故答案为:17。
    【例题10】利用声呐系统,人们可以探知海洋的深度。某海域海水深3000m,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则经过 s后才收到回波(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
    【答案】4。
    【解析】解:由题意可知,声音传播的距离:s=2×3000m=6000m,
    由v=st可得,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到收到回波的时间:
    t=sv=6000m1500m/s=4s。
    故答案为:4。
    【变式10】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4s后收到回波。如果海水中声音的平均传播速度为1500m/s,则此处海水的深度约为( )
    A.6kmB.6000kmC.3kmD.3000km
    【答案】C
    【解析】解:超声波从海面到海底用的时间:t=12t1=12×4s=2s,
    由v=st得,该处海水的深度:h=s=vt=1500m/s×2s=3000m=3km。
    故选:C。
    【例题11】一汽车以10m/s的速度匀速直线向一山崖驶去,司机鸣笛后5s听到山崖反射回来的回声,则司机听到回声时,声音所走的路程是 米;司机鸣笛的时候距离山崖的距离是 米。(假设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答案】1700m;875m。
    【解析】解:根据回声测距公式可得声音所走的路程为:s1=v1t=340m/s×5s=1700m
    汽车所走的路程为:s2=v2t=10m/s×5s=50m
    司机鸣笛的时候距离山崖的距离是:s=(1700m+50m)÷2=875m
    故答案为:1700m;875m。
    【变式11】一人站在平行的峡谷之内,当他击掌时,分别在0.3秒和0.7秒后听到回声,若声音传播的速度为330米/秒,则此峡谷的宽度是( )
    A.165米B.198米C.221米D.330米
    【答案】A
    【解析】解:因为击掌后经0.3s听到一边山的回声;
    所以这边山到人所经历的时间为:t1=12×0.3s=0.15s,
    由v=st得,人到近处峡谷的距离:s1=vt1=330m/s×0.15s=49.5m;
    同理,经0.7s听到另一边山的回声,即人到另一边山的单程所用的时间为:t2=12×0.7s=0.35s,
    人到远处峡谷的距离:s2=vt2=330m/s×0.35s=115.5m,
    则峡谷的宽度为:s=s1+s2=49.5m+115.5m=165m。
    故选:A。
    【例题12】一列匀速行驶的火车,在距前方峭壁547.5m处鸣笛,经过3s司机听到声音,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求:
    (1)声音在3s内传播的距离?
    (2)火车的行驶速度是多少?
    【答案】(1)声音在3s内传播的距离是1020m;(2)火车的行驶速度是25m/s。
    【解析】解:(1)声音在3s内传播的距离:s1=v声t=340m/s×3s=1020m;
    (2)根据题意s1+s2=2s,
    则火车行驶的路程:s2=2s﹣s1=2×547.5m﹣1020m=75m;
    火车的速度:v火=s2t=75m3s=25m/s。
    答:(1)声音在3s内传播的距离是1020m;(2)火车的行驶速度是25m/s。
    【变式12】如图所示,长度为200m的火车在笔直的轨道上匀速行驶,在从山崖驶向大桥的过程中,火车头距离桥头300m处鸣笛,鸣笛10s后,火车头到达桥头,此时车头的司机听到来自山崖的回声,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求:
    (1)火车的速度;
    (2)听到鸣笛回声时,火车车头到山崖的距离;
    (3)若车头上桥后30s车尾离开大桥,大桥的长度。
    【答案】(1)火车的速度为30m/s;(2)鸣笛时,火车车头到山崖的距离为750m;
    (3)大桥的长度为700m。
    【解析】解:(1)火车的速度:v车=s1t1=300m10s=30m/s;
    (2)声音传播的路程:s声=v声t=340m/s×10s=3400m,
    设司机鸣笛时车到山崖的距离为s,则:2s=s声+s1,
    所以s=s声+s12=3400m+300m2=1850m。
    (3)火车完全通过大桥的路程:s2=v车t2=30m/s×30s=900m,
    则大桥的长度:L桥=s2﹣L车=900m﹣200m=700m;
    答:(1)火车的速度为30m/s;(2)鸣笛时,火车车头到山崖的距离为750m;
    (3)大桥的长度为700m。
    四、人耳的构造:
    1.人耳的构造与作用:
    (1)外耳:包括耳廓、外耳道、耳垂,作用:接受声波,传递与感觉声音的振动。
    (2)中耳:包括鼓膜、听小骨,作用:传播声音。
    (3)内耳:包括耳蜗、三条半规管,作用:感受声音信息;重要的平衡器。
    2.人耳听到声音的过程:
    发声体发出声音→介质传声→耳朵听声;
    其中任何一个阶段被阻断,都将听不到声音。
    人耳听觉障碍如果是传导障碍,一般可用骨传导来帮助听到声音。
    如果是神经性耳聋,不易治愈。
    3.骨传导:声音可以通过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物理学中把这种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一些失去听觉的人可以通过骨传导来听声音。
    骨传导的原理是固体可以传声。
    【例题13】有关人的耳郭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没有耳郭很难看,所以主要作用是美观
    B.耳郭是为人遮风挡雨的
    C.耳郭主要防止杂物进入耳道中
    D.耳郭主要是收集外界声波,使人听声音更加清楚
    【答案】D
    【解析】解:在耳朵构造中,耳郭是位于头部两侧,前凹后凸,起收集声波的作用。
    故选:D。
    【变式13】如图为耳的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听小骨上有听觉感受器,可以传递声波
    B.②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可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C.③是听神经,与口腔相连,使儿童易患中耳炎
    D.④鼓膜有听觉感受器,可以感受声波
    【答案】B
    【解析】解:A、听小骨的功能是把鼓膜的振动传到内耳,故A错误;
    B、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可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故B正确;
    C、听神经传导神经冲动,咽鼓管与口腔相连,使儿童易患中耳炎,故C错误;
    D、鼓膜的作用是当声波传来时产生振动,故D错误。
    故选:B。
    【例题14】在飞机起飞和降落的过程中,机上人员要张口做吞咽动作或咀嚼口香糖;在遇到巨大声响时,要迅速张口,使咽喉管张开或闭嘴同时堵住双耳,以保持鼓膜内外气压的平衡,以防止( )
    A.听小骨损坏B.听觉神经损坏
    C.鼓膜被震破D.以上都不对
    【答案】C
    【解析】解:当听到巨大声响时,空气振动剧烈导致耳膜受到的压力突然增大,这时张大嘴巴可以使耳膜内外压强相等(因为内部连通),避免对耳膜造成损伤;如果闭嘴的同时用双手堵耳,这样噪声就会在接受处减弱噪声,防治对耳朵造成伤害。
    故选:C。
    【变式14】有些人晕车,与耳的什么构造有关( )
    A.耳郭和前庭B.外耳道和半规管
    C.鼓膜和外耳道D.半规管和前庭
    【答案】D
    【解析】解:半规管和前庭内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位觉(平衡觉)感受器,半规管引起旋转感觉,前庭引起位置感觉和变速感觉.前庭及半规管过敏的人,在直线变速及旋转变速运动时,传入冲动引起中枢有关部位过强的反应,导致头晕、恶心、呕吐、出汗等,这就是有些人晕车的原因。
    故选:D。
    【例题15】如图是一种骨传导耳机,配戴时将它紧贴骨头即可听到耳机里的声音。这一现象说明( )
    A.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
    B.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音质很好
    C.声音在固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快
    D.骨传导耳机对防外界噪声干扰的效果很好
    【答案】A
    【解析】解:使用骨传导耳机,能说明固体能传声。故A正确,其它选项要更多其事例才能解释。
    故选:A。
    【变式15】手拿正在发声的音叉与牙齿轻轻接触,就能清楚地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 )
    A.音叉的振动变强了
    B.利用牙齿的骨传导
    C.声音的响度变大了
    D.利用空气进行传播
    【答案】B
    【解析】解:把振动的音叉尾部抵在牙齿上,可以清楚地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这是利用固体传声(骨传声)的原理,故B正确。
    故选:B。
    【例题16】手机放在隐蔽处找不到时,用另一手机拨打该手机,人们根据其所发出的声音能判断其所在位置,这利用了( )
    A.声音的响度 B.声音的音调 C.声音的音色 D.双耳效应
    【答案】D
    【解析】解:人利用双耳可以判定声源在什么方位,听觉的这种特性叫做双耳效应,所以根据手机所发出的声音能判断其所在位置,这利用了双耳效应。
    故选:D。
    【变式16】在电影院里,为了更好地体现影片的效果,人们往往在剧场的各个方位都装有大大小小的音箱,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 )
    A.使观众听到的声音响一些
    B.使电影院里各个座位上的观众都能听到声音
    C.使观众听到的声音更清楚些
    D.利用双耳效应,让观众感到声音来自四面八方,产生立体声的效果
    【答案】D
    【解析】解:在剧场里安装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扬声器,不同位置的扬声器发出的声音传到人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就会有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正是由于双耳效应,所以我们听到的声音是立体的。
    故选:D。序号
    知识点
    难易程度
    例题数
    变式题数
    合计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3
    3
    32

    声速
    ★★
    4
    4

    回声
    ★★★
    5
    5

    人耳的构造

    4
    4
    气温/℃
    ﹣20
    ﹣10
    0
    10
    20
    30
    声音速度/m•s﹣1
    318
    324
    330
    336
    342
    348
    空气温度t/℃
    ﹣30
    15
    20
    25
    100
    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v/(m•s﹣1)
    313
    340
    344
    346
    386
    相关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节 透镜导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a href="/wl/tb_c15199_t4/?tag_id=42" target="_blank">第1节 透镜导学案</a>,共19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透镜及其分类,透镜的光路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物理八年级上册第2节 密度导学案: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上册<a href="/wl/tb_c76869_t4/?tag_id=42" target="_blank">第2节 密度导学案</a>,共18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密度及其特性,密度的比较和计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人教版第1节 透镜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a href="/wl/tb_c15199_t4/?tag_id=42" target="_blank">第1节 透镜学案设计</a>,共19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透镜及其分类,透镜的光路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讲义)学生版+解析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