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5节 显微镜和望远镜练习
展开(同步基础练习)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下列有关光学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A.显微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
B.天文望远镜的目镜相当于投影仪,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
C.远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后,用凹透镜矫正
D.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前,成因是晶状体太薄,或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短
2.显微镜和望远镜都是由物镜和目镜组合而成的,显微镜的物镜的成像原理及其作用类似于( )
A.放大镜B.投影仪C.照相机D.一个平面镜
3.关于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图甲中,是街头路口的反光镜,它是凸面镜
B.图乙中,是爷爷用的放大镜,它是凸透镜
C.图丙中,表示远视眼成像于视网膜之后,可以用凹透镜矫正
D.图丁中,是显微镜的结构示意图,它的目镜和物镜的作用都相当于凸透镜
4.显微镜、望远镜的镜筒两端各有一组凸透镜,分别为物镜和目镜,它们的作用分别相当于( )
A.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目镜相当于放大镜
B.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目镜相当于照相机
C.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目镜相当于照相机
D.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目镜相当于放大镜
5.下列关于显微镜和望远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显微镜上的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
B.图乙中,望远镜上的物镜和目镜都是凹透镜
C.图甲中,通过显微镜看到的是放大的实像
D.图乙中,通过望远镜看到的是放大的实像
6.下列关于对显微镜和望远镜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显微镜由两个凸透镜组成,目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B.望远镜的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C.显微镜和各种形式的望远镜,目镜都成虚像
D.无论什么形式的望远镜,其物镜直径越大越好
7.下列有关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所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B.目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C.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D.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8.关于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镜的焦距较短,相当于照相机 B.物镜的焦距较短,相当于放大镜
C.目镜的焦距较长,相当于照相机 D.目镜的焦距较长,相当于放大镜
9.通过显微镜和天文望远镜(开普勒望远镜)观察物体时,得到的判断正确的是( )
A.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
B.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
C.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
D.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
10.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分别相当于( )
A.投影仪放大镜B.投影仪照相机
C.照相机投影仪D.放大镜照相机
11.望远镜里装有一组物镜,物镜的成像原理及其作用类似于( )
A.放大镜
B.照相机
C.投影仪
D.平面镜
12.小明取来两个焦距不同的放大镜,分别用一只手握住其中一个来模仿望远镜,他通过两个透镜观察前面的物体,如图所示,调整两个透镜的距离,直到看清楚为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靠近眼睛的透镜是物镜,靠近被观测物的是目镜
B.用望远镜观察前面的物体,物镜得到的是放大的像
C.两透镜互换后再看前面的物体,看到的像都是放大的
D.目镜能把物镜成的像放大
13.用普通望远镜观察远处物体时,突然有一只小飞虫飞到物镜上,则视野中( )
A.出现了一只大飞虫B.不会出现飞虫或黑点
C.出现了一个大黑点D.出现了一只小飞虫
14.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的提高,望远镜已逐渐成为人们文化消费的必备品进入日常生活,如图所示,关于望远镜的知识,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望远镜靠近眼睛的镜片叫目镜,利用目镜可以把景物的像放大,相当于放大镜
B.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缩小的实像,这类似于照相机
C.第一个用天文望远镜观测天体的科学家是伽利略
D.望远镜都是由一个凸透镜和一个凹透镜构成的
15.2018年1月31日晚,我国几乎所有地区都欣赏到一轮“红月亮”高悬夜空的迷人景象。有很多天文爱好者使用望远镜欣赏美丽的月食景观,还有人用摄像头记录下整个过程。对于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
B.通过摄像头所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
C.通过望远镜的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D.摄像头记录“红月亮”时镜头应该后缩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16.物体经物镜成放大的 像,这个像再经过目镜成一个放大的 像,经过 次放大作用,我们就可以看到肉眼看不到的小物体了。
17.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靠近眼睛的是 ,靠近被观察物体的是 ,来自物体的光经过凸透镜成倒立、 的像。目镜使“物体”成正立、 的像。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物镜对物体所成的像是一个放大的 (填“虚”或“实”)像,道理就像 的镜头成像一样,目镜的作用则像一个 ,再次对这个像成放大的 (填“实”或“虚”)像。
18.有一种望远镜是由两组 透镜组成的,靠近被观测物体的叫物镜,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一个倒立、 的像(选填“缩小”、“等大”或“放大”);靠近眼睛的叫目镜,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 。
19.天文爱好者可以用开普勒望远镜来观察行星和月球,这种望远镜的目镜和物镜都是 镜。当被观察到的物体在物镜的两倍焦距以外时,物体成一个 的 像(选填“放大”或“缩小”,“实”或“虚”),然后这个像再经过目镜 (选填“放大”或“缩小”),观察者就能看清楚较远处的物体,这就是望远镜。通过这种望远镜所看到的物体是 的(选填“倒立”或“正立”)。
20.如图所示,在玻璃板上滴加水滴,水滴相当于一个 透镜;玻璃板下面放置一小物体,如果通过小水滴看不清,可以在水滴上方放一个放大镜,这样就组成了一个 (选填“显微镜”或“望远镜”),水滴就相当于此光学仪器的 (选填“物镜”或“目镜”)。
21.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使用的都是凸透镜。当载物片在物镜的 (选填“二倍焦距以外”、“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或“一倍焦距以内”)时物体通过物镜成一个 (选填“实”或“虚”)像,它的目镜的成像特点与我们生活中的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成像性质相同。
22.如图所示是简易天文望远镜的内部结构示意图,远处的物体经过物镜成一个倒立的实像,此像落在目镜 的位置;经过目镜折射后成一个正立、 的虚像。
23.如图所示,小明正在模拟 (选填“显微镜”或“望远镜”)的使用,其中目镜和物镜都是由 (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制成的,该透镜对光线具有 作用。
24.如图为某显微镜内部部分光路图,F为焦点。根据图中信息可知目镜是 透镜(选填“凹”或“凸”)。
25.如图所示,为一位同学做的“自制水滴显微镜”的装置。
(1)小水滴可看作一个焦距很小的 镜,本实验以小水滴作为显微镜的 (选填“物”或“目”)镜,如图(a)所示,它与被观察物体的间距为10mm~15mm。
(2)如图(b)所示,透过这个小水滴,会形成一个与原来方向 (选填“相同”或“相反”)、放大的箭头。
题型
选择题
填空题
作图题
实验题
计算题
总计
题数
15
10
0
0
0
25
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5章 《透镜及其应用》
第5节 显微镜和望远镜
(同步基础练习)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下列有关光学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A.显微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
B.天文望远镜的目镜相当于投影仪,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
C.远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后,用凹透镜矫正
D.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前,成因是晶状体太薄,或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短
【答案】A
【解析】解:A、光学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成倒立的像,放大倍数较大。物镜焦距短,目镜焦距长,是为了使像放大更大的倍数,故A正确;
B、天文望远镜是由两组透镜组成,物镜成缩小的实像,目镜成放大的虚像,故B错误;
C、远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减弱,使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面,需要配戴凸透镜进行矫正,故C错误;
D、近视眼成因: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大,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造成近视眼,故D错误。
故选:A。
2.显微镜和望远镜都是由物镜和目镜组合而成的,显微镜的物镜的成像原理及其作用类似于( )
A.放大镜B.投影仪C.照相机D.一个平面镜
【答案】B
【解析】解:显微镜和望远镜都是由物镜和目镜组合而成的,显微镜的目镜的成像原理及其作用类似于一个放大镜。
故选:B。
3.关于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图甲中,是街头路口的反光镜,它是凸面镜
B.图乙中,是爷爷用的放大镜,它是凸透镜
C.图丙中,表示远视眼成像于视网膜之后,可以用凹透镜矫正
D.图丁中,是显微镜的结构示意图,它的目镜和物镜的作用都相当于凸透镜
【答案】C
【解析】解:A、街头路口的反光镜,它是凸面镜,凸面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故A正确;
B、放大镜是凸透镜,故B正确;
C、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远视眼成像于视网膜之后,可以用凸透镜矫正,故C错误;
D、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的作用都相当于凸透镜,故D正确。
故答案为:C。
4.显微镜、望远镜的镜筒两端各有一组凸透镜,分别为物镜和目镜,它们的作用分别相当于( )
A.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目镜相当于放大镜
B.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目镜相当于照相机
C.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目镜相当于照相机
D.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目镜相当于放大镜
【答案】D
【解析】解:AB、显微镜的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相当于投影仪,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相当于放大镜,故AB错误;
CD、望远镜的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相当于照相机,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相当于放大镜,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5.下列关于显微镜和望远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显微镜上的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
B.图乙中,望远镜上的物镜和目镜都是凹透镜
C.图甲中,通过显微镜看到的是放大的实像
D.图乙中,通过望远镜看到的是放大的实像
【答案】A
【解析】解:AC、显微镜由物镜和目镜两组凸透镜组成,物镜相当于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的放大的虚像,故A正确、C错误;
B、望远镜的物镜是凸透镜,目镜并不都是凸透镜,比如伽利略望远镜的目镜是凹透镜,故B错误;
D、望远镜由物镜和目镜组成,物镜相当于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的放大的虚像,故D错误。
故选:A。
6.下列关于对显微镜和望远镜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显微镜由两个凸透镜组成,目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B.望远镜的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C.显微镜和各种形式的望远镜,目镜都成虚像
D.无论什么形式的望远镜,其物镜直径越大越好
【答案】A
【解析】解:A、显微镜的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A错误;
B、望远镜的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B正确;
C、显微镜和各种形式的望远镜,目镜都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C正确;
D、望远镜是用来观察远处的物体,需要用直径较大的凸透镜来会聚光,物镜直径越大效果越好,故D正确。
故选:A。
7.下列有关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所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B.目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C.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D.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答案】A
【解析】解:显微镜的物镜焦距短,目镜焦距长,所以放在载物台上的物体在物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通过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相当于投影仪;这个实像位于目镜的焦点之内,通过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相当于放大镜,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8.关于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镜的焦距较短,相当于照相机 B.物镜的焦距较短,相当于放大镜
C.目镜的焦距较长,相当于照相机 D.目镜的焦距较长,相当于放大镜
【答案】D
【解析】解: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距看起来很小,但处于物镜的1f和2f之间,说明物镜的焦距较小;
该倒立放大的实像通过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即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由于原来的实像处于目镜的焦点之内,则可知目镜的焦距较大(如下图),故D正确。
故选:D。
9.通过显微镜和天文望远镜(开普勒望远镜)观察物体时,得到的判断正确的是( )
A.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
B.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
C.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
D.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
【答案】D
【解析】解: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成倒立的放大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将投影仪成倒立的放大的实像再次放大,成正立的放大的虚像。
望远镜物镜相当于照相机成倒立的缩小的实像,这个实像正好落在目镜的焦点以内,这跟放大镜的成像原理相同,所以目镜起到将物镜成的缩小的实像再次放大的作用。所以只有选项D是正确的。
故选:D。
10.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分别相当于( )
A.投影仪放大镜B.投影仪照相机
C.照相机投影仪D.放大镜照相机
【答案】A
【解析】解:显微镜的物镜焦距短,目镜焦距长,所以放在载物台上的物体在物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通过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相当于投影仪;
显微镜通过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这个实像位于目镜的焦点之内,通过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相当于放大镜;
因此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11.望远镜里装有一组物镜,物镜的成像原理及其作用类似于( )
A.放大镜
B.照相机
C.投影仪
D.平面镜
【答案】B
【解析】解:望远镜中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它与照相机镜头的成像原理相同,这个倒立、缩小的实像正好落在目镜焦距内的位置,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这个实像经过目镜成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
故选:B。
12.小明取来两个焦距不同的放大镜,分别用一只手握住其中一个来模仿望远镜,他通过两个透镜观察前面的物体,如图所示,调整两个透镜的距离,直到看清楚为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靠近眼睛的透镜是物镜,靠近被观测物的是目镜
B.用望远镜观察前面的物体,物镜得到的是放大的像
C.两透镜互换后再看前面的物体,看到的像都是放大的
D.目镜能把物镜成的像放大
【答案】D
【解析】解:A、靠近眼睛的透镜是目镜,靠近被观测物的是物镜,故A错误;
B、用望远镜观察前面的物体,物镜得到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B错误;
C、物镜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C错误;
D、物镜成的实像通过目镜后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D正确。
故选:D。
13.用普通望远镜观察远处物体时,突然有一只小飞虫飞到物镜上,则视野中( )
A.出现了一只大飞虫B.不会出现飞虫或黑点
C.出现了一个大黑点D.出现了一只小飞虫
【答案】B
【解析】解:用普通望远镜观察远处物体时,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实像,物镜上的小飞虫在焦距以内,不会成像在视野内即视野中不会出现飞虫或黑点。
故选:B。
14.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的提高,望远镜已逐渐成为人们文化消费的必备品进入日常生活,如图所示,关于望远镜的知识,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望远镜靠近眼睛的镜片叫目镜,利用目镜可以把景物的像放大,相当于放大镜
B.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缩小的实像,这类似于照相机
C.第一个用天文望远镜观测天体的科学家是伽利略
D.望远镜都是由一个凸透镜和一个凹透镜构成的
【答案】D
【解析】解:A、望远镜靠近眼睛的镜片叫目镜,利用目镜可以把景物的像放大,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相当于放大镜,故A正确;
B、望远镜的物镜是使得无限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成像的原理与照相机相同,故B正确;
C、第一个用天文望远镜观测天体的科学家是意大利的伽利略,故C正确;
D、一种望远镜目镜和物镜都是凸透镜,另一种望远镜的物镜是凹透镜,目镜是凸透镜,故D错误。
故选:D。
15.2018年1月31日晚,我国几乎所有地区都欣赏到一轮“红月亮”高悬夜空的迷人景象。有很多天文爱好者使用望远镜欣赏美丽的月食景观,还有人用摄像头记录下整个过程。对于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
B.通过摄像头所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
C.通过望远镜的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D.摄像头记录“红月亮”时镜头应该后缩
【答案】C
【解析】解:AC、望远镜观察物体时,物距大于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似,故A错误,C正确;
B、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当物体位于其二倍焦距以外时,物体在凸透镜中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因此其成像情况与照相机相似,故B错误;
D、记录“红月亮”时,应该在原来全景照的基础上,拉长镜头,拍下月亮的特写镜头,相对应全景照,此时的像变大,像距变大,因此应将镜头向前伸,故D错误。
故选:C。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16.物体经物镜成放大的 像,这个像再经过目镜成一个放大的 像,经过 次放大作用,我们就可以看到肉眼看不到的小物体了。
【答案】实;虚;两。
【解析】解:显微镜的物镜是一个凸透镜,目的是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
这个实像处在目镜的1倍焦距以内,它的目镜也是一个凸透镜,目的是得到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
显微镜将物体放大了两次,得到的像都是倒立的。
故答案为:实;虚;两。
17.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靠近眼睛的是 ,靠近被观察物体的是 ,来自物体的光经过凸透镜成倒立、 的像。目镜使“物体”成正立、 的像。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物镜对物体所成的像是一个放大的 (填“虚”或“实”)像,道理就像 的镜头成像一样,目镜的作用则像一个 ,再次对这个像成放大的 (填“实”或“虚”)像。
【答案】目镜;物镜;放大;放大;实;投影仪;放大镜;虚。
【解析】解: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靠近眼睛的是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是物镜,来自物体的光经过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相当于投影仪。目镜使“物体”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相当于放大镜。
故答案为:目镜;物镜;放大;放大;实;投影仪;放大镜;虚。
18.有一种望远镜是由两组 透镜组成的,靠近被观测物体的叫物镜,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一个倒立、 的像(选填“缩小”、“等大”或“放大”);靠近眼睛的叫目镜,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 。
【答案】凸;缩小;放大镜。
【解析】解:望远镜的目镜和物镜都是凸透镜,被观测物体在物镜(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这个倒立缩小的实像正好落在目镜的一倍焦距内的位置,此时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故答案为:凸;缩小;放大镜。
19.天文爱好者可以用开普勒望远镜来观察行星和月球,这种望远镜的目镜和物镜都是 镜。当被观察到的物体在物镜的两倍焦距以外时,物体成一个 的 像(选填“放大”或“缩小”,“实”或“虚”),然后这个像再经过目镜 (选填“放大”或“缩小”),观察者就能看清楚较远处的物体,这就是望远镜。通过这种望远镜所看到的物体是 的(选填“倒立”或“正立”)。
【答案】凸透;缩小;实;放大;倒立。
【解析】解:开普勒望远镜如图:从天体射来的平行光线,经物镜后,在焦点以外距焦点很近处成一倒立缩小实像a′b′.目镜的前焦点和物镜的焦点是重合的,所以实像a′b′位于目镜和它的焦点之间距焦点很近的地方,目镜以a′b′为物形成放大的虚像ab。当我们对着目镜观察时,进入眼睛的光线就好像是从ab射来的。显然,图中ab的视角β远大于直接用眼睛观察天体的视角a,所以,从望远镜中看到的天体使人觉得离自己近看得更清楚。
故答案为:凸透;缩小;实;放大;倒立。
20.如图所示,在玻璃板上滴加水滴,水滴相当于一个 透镜;玻璃板下面放置一小物体,如果通过小水滴看不清,可以在水滴上方放一个放大镜,这样就组成了一个 (选填“显微镜”或“望远镜”),水滴就相当于此光学仪器的 (选填“物镜”或“目镜”)。
【答案】凸;显微镜;物镜。
【解析】解:(1)(3)因为水滴是中间厚两边薄,类似于凸透镜,起到第一次放大物体的作用;
(2)放大镜相当于显微镜的目镜,起到将物镜放大的实像再次进行放大的作用;
故答案为:凸;显微镜;物镜。
21.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使用的都是凸透镜。当载物片在物镜的 (选填“二倍焦距以外”、“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或“一倍焦距以内”)时物体通过物镜成一个 (选填“实”或“虚”)像,它的目镜的成像特点与我们生活中的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成像性质相同。
【答案】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实;放大镜。
【解析】解:(1)载物片离物镜距离较小,位于物镜的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2)物镜所成的实像位于目镜的一倍焦距以内,通过目镜再次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与我们生活中的放大镜工作原理相同。
故答案为: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实;放大镜。
22.如图所示是简易天文望远镜的内部结构示意图,远处的物体经过物镜成一个倒立的实像,此像落在目镜 的位置;经过目镜折射后成一个正立、 的虚像。
【答案】焦点以内;放大。
【解析】解:图示望远镜由两组凸透镜组成,远处的物体在物镜的二倍焦距之外,远处的物体通过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该实像在目镜的焦点以内,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故答案为:焦点以内;放大。
23.如图所示,小明正在模拟 (选填“显微镜”或“望远镜”)的使用,其中目镜和物镜都是由 (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制成的,该透镜对光线具有 作用。
【答案】望远镜;凸透镜;会聚。
【解析】解:开普勒望远镜物镜使物体成一倒立、缩小的实像,然后再用目镜把这个实像放大,这就是望远镜的原理,由图可知,小明正在模拟的就是望远镜的使用。
望远镜的目镜和物镜都是凸透镜制成的;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
故答案为:望远镜;凸透镜;会聚。
24.如图为某显微镜内部部分光路图,F为焦点。根据图中信息可知目镜是 透镜(选填“凹”或“凸”)。
【答案】凸。
【解析】解:由图可知,折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靠近了主光轴,即该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所以是凸透镜。
故答案为:凸。
25.如图所示,为一位同学做的“自制水滴显微镜”的装置。
(1)小水滴可看作一个焦距很小的 镜,本实验以小水滴作为显微镜的 (选填“物”或“目”)镜,如图(a)所示,它与被观察物体的间距为10mm~15mm。
(2)如图(b)所示,透过这个小水滴,会形成一个与原来方向 (选填“相同”或“相反”)、放大的箭头。
【答案】(1)凸透;物;(2)相反。
【解析】解:(1)如图甲所示,小水滴接近圆形,所以其相当于一个焦距很小的凸透镜,是当作显微镜的物镜来使用的;
(2)显微镜的物镜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所以透过小水滴应该可以看到位于水滴下方白纸上与原来方向相反的放大的箭头。
故答案为:(1)凸透;物;(2)相反。
题型
选择题
填空题
作图题
实验题
计算题
总计
题数
15
10
0
0
0
25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5节 显微镜和望远镜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a href="/wl/tb_c15203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5节 显微镜和望远镜随堂练习题</a>,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显微镜,望远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5节 显微镜和望远镜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5节 显微镜和望远镜达标测试,共18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考点专题训练 5.5 显微镜和望远镜(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考点专题训练 5.5 显微镜和望远镜(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考点专题训练55显微镜和望远镜原卷版docx、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考点专题训练55显微镜和望远镜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