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太空一日课文配套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太空一日课文配套ppt课件,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程导入,学习目标,过程安排,精读课文问题探究,探究示范,成果展示,探究方法,活动小结,技法回顾,《太空一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在太空飞行了14圈,杨利伟看见了许多奇景,也遇到了很多危险,经历了很多次惊心动魄的时刻。由此可见,在科学探索的漫漫长路上,人类每进一小步,都有无数科学家、航天员为之不懈努力。
1.学会以关键词为抓手,把握人物形象,理解文章中心。 2.体会作者严谨、科学的态度,并感受文章字里行间蕴含的情感。
1.合作探究:品读课文,结合内容为课文选择插图。
品读课文,勾画表现杨利伟形象的语句。结合原文,用我觉得杨利伟是一个_________的人说话。根据对课文内容以及人物的理解,选择合适的插图。
意外出现了。共振以曲线的形式变化着,痛苦的感觉越来越强烈,五脏六腑似乎都要碎了。我几乎无法承受,觉得自己快不行了。当时,我的头脑还非常清醒,以为飞船起飞时就是这样的。
在太空中面临如此的险情,他依然
曾经有个流传甚广的说法,航天员在太空唯一能看到的建筑就是长城。我和大家的心情一样,很想验证这个说法。我几次努力寻找长城,但没有结果。“神舟六号”和“神舟七号”飞行时,我曾叮嘱航天员们仔细看看,但他们也没看到长城。
比如,当飞船刚刚进入轨道,处于失重状态时,百分之八九十的航天员都会产生一种“本末倒置”的错觉。这种错觉令人难受,明明是朝上坐的,却感觉脑袋冲下。如果不消除这种倒悬的错觉,就会觉得自己一直在倒着飞,很难受,严重时还可能诱发空间运动病,影响任务的完成。……在这种情况下,没别的办法,只能完全靠意志克服这种错觉。……这是一个剧烈的动作。能听到“砰”的一声,非常响,164分贝。我在里边感觉被狠狠地一拽,瞬间过载很大,对身体的冲击也非常厉害。接下来是一连串的快速动作。引导伞出来后,紧跟着把减速伞也带出来,减速伞使飞船减速下落,16秒之后再把主伞带出来。
作为首飞的航天员,除了一些小难题,其他突发的、原因不明的、没有预案的情况还会遇上很多。
这时舷窗已经烧得黑乎乎的,我坐在里面,怀抱着操作盒,屏息凝神地等待着配合程序:到哪里该做什么,该发什么指令,判断和操作都必须准确无误。
图二更能凸显杨利伟作为航天英雄的形象。他身穿宇航服,目光坚定,沉稳镇定,举手投足间体现出民族自信和大国风范,手臂上的五星红旗也熠熠生辉。图片中太空舱的布局更衬托出他的镇定从容,也表现了这是一个伟大时刻,作为中国人,我感觉到非常骄傲!
任务一:请在文中找一些例子,体会航天员严谨、科学的态度。
细读文本,勾画表现航天员严谨、科学态度的语句。小组交流探讨,形成小组结论。选取代表在全班进行交流。
2.合作探究:杨利伟在文中说“对航天员最基本的要求是严谨”。
那种共振持续26秒钟后,慢慢减轻。
从载人飞船上看到的地球,并非呈现球状,而只是一段弧。
我曾俯瞰我们的首都北京,白天它是燕山山脉边的一片灰白,分辨不清,夜晚则呈现一片红晕……
但是,我没有看到长城。我几次努力寻找长城,但是没有结果。“神舟六号”和“神舟七号”飞行时,我曾叮嘱航天员们仔细看看,但他们也没看到长城。……我询问过国际上的很多航天员,没有谁能拿出确凿证据说看到了什么。即使是大城市,在夜晚看到时也只是淡淡的红色。
回到地面后,人们对这个神秘的声音做过许多猜测。技术人员想弄清它到底来自哪里,就用各种办法模拟它,拿着录音让我一次又一次地听,我却总是觉得不像。对航天员的最基本要求是严谨,不是当时的声音,我就不能签字,所以就让我反复听,断断续续听了一年多。但是直到现在也没有确认,那个神秘的声音也没有在我耳边准确地再现过。
虽然在太空不到一日的时间,我们却读懂了这位航天员:
他实事求是、科学严谨;他沉着镇定、意志坚强;他不怕困难、不畏牺牲!
任务二:用自己的朗读向航天英雄致敬。
勾画蕴含作者情感的语句,读出节奏,读出情感。班级成员间分享朗读,交流探讨,形成结论。选取代表在全班进行交流。
神舟五号发射15周年纪念·非凡的21小时太空之旅(节选)从1998年1月5号入选航天员大队到2003年7月成为正式的航天员,在这5年多的时间里,14名航天员可以说是经历了“魔鬼”训练,要想执行任务真正飞往太空,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全体航天员一次又一次反复攻关、一次又一次挑战生理和心理的极限,训练强度、难度和力度一般人难以承受。大家可以想一想,这些航天员之前都是战斗机飞行员,每天与飞机打交道、在蓝天翱翔。现在成为了预备航天员,又得回到教室来学习,尤其是理论知识的学习,真的是非常难,开始真的在教室坐不住。为克制困意,他们泡着浓茶,抹着风油精,甚至站起来听课。凭着不服输这这种精神,航天员们都坚持下来了。6时30分起床,7时吃早饭,上午、下午4个小时的训练。晚自习结束回到宿舍后,航天员们往往还要继续挑灯夜战,有的学英语,有的背诵飞船操作规范。曾任航天员大队大队长的申行运常常去敲门,让他们熄灯休息。往往是,灯灭了,但过一会又亮了,这些未来的航天员就是这样拼命汲取营养,争取早一天在浩瀚太空留下中国人的足迹。增强航天员前庭功能的转椅训练,要求航天员能够在高速转椅上连续旋转15分钟,其间,还要
快速浏览选文,说说这篇文章和《太空一日》在内容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不断增加头部运动的刺激,一般人连1分钟也承受不了。前庭功能是人固有的功能,有天生的基础。转椅训练对身体是有后效应的,那种对身体的刺激感会持续一天,让人吃不好休息不好。所以每次连续几天的转椅训练结束,航天员都会变瘦。火箭托举着“神舟”飞船在发射升空时,为了获得克服地心引力的速度,火箭将有一个强大的向上加速度,这时航天员所面对的就是巨大的地心引力,强烈的超重感。从点火到入轨不到十分钟的时间里,航天员要承受5个G左右的重力加速度,相当于自身重量的5倍左右。返回地面时,航天员在返回舱中同样要经受这样的过载。可以想象,如果没有接受过严格训练,根本就无法保持清醒,更别说配合行动、进行科学实验了。离心机训练是提高航天员抗过载能力的项目,通过机械臂高速旋转,让航天员的身体适应加速度带来的超荷载,“坐在高速旋转的座椅上,相当于8倍自身重量的力压在身体上。脸会被拉变形,口水都咽不下去,呼吸不畅通。坐在座舱里的航天员不仅要练习各种抗负荷动作,还要判断信号,回答提问。每次的离心机训练对于航天员来说如同煎熬。虽然在训练过程中,航天员的手边都有一个红色“停止”按键,只需拇指按下就能结束煎熬,但在一次次挑战生理极限的训练中,没有一名航天员按下红色“停止”按键而放弃训练。……10月15日5点28分,杨利伟在首飞梯队的另外两名航天员翟志刚,聂海胜的陪同下,向首次载人
航天工程总指挥请示出征。“总指挥同志:我奉命执行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准备完毕,待命出征,请指示。中国航天员大队航天员杨利伟。”洪亮的报告声响彻西北大漠戈壁的航天城。“出发!”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总指挥下达了出征的命令。5点50分,车队驶到了发射塔架下的南场坪,特1号车稳稳的停在了塔架防爆电梯口南侧的位置,航天员杨利伟将由此登塔、进舱。此时,火箭已经加注了足足430吨的燃料,想一想那是什么概念,相当于一个巨型炸弹!6点15分,杨利伟进入由中国人自己研制的神舟五号飞船,开始例行的一系列检查。在迈入电梯的刹那间,航天员杨利伟又一次转身挥手致意。进入飞船后不久,载人航天工程各系统负责人郑重的在发射任务责任书上写下自己的名字。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这个世界上第三大发射场此刻已经为神舟五号发射做好了一切准备。6点39分,在北京航天员杨利伟的家中,他8岁的儿子杨宁康刚刚起床,再过一会,他就要和妈妈还有爷爷奶奶一起去北京指控中心观看神舟五号的发射。
7点钟,当杨利伟的家人来到北京指挥中心的时候,北京的各系统工作人员也都已到位。8点30分,火箭发射架徐徐打开。30分钟的口令下达后,此时此刻,火箭系统、飞船系统的工作一切正常,整个大厅内的老总、专家、参试人员正严阵以待期待着那激动人心的一刻。10分钟准备,5分钟准备,一分钟准备……“10、9、8、7……”当零号指挥员郭保新倒计时口令传来时,杨利伟情不自禁地举起了右手,向祖国和人民敬了一个庄严的军礼!直到发射前10秒钟,杨利伟的心率都保持在每分钟73次!火箭上升到三四十公里的高度时,突然与飞船产生了强烈共振,杨利伟感到眼前一片漆黑、五脏六腑似乎都要震碎了,这是在地面训练时从未经历过的。人体对10赫兹以下的低频振动非常敏感,它会让人的内脏产生共振。而这时不单单是低频振动的问题,是这个新的振动叠加在大约6G的一个负荷上。这种叠加太可怕了,他们从来没有进行过这种训练。意外出现了。在杨利伟的自传《天地九重》中,他这样写道:共振是以曲线形式变化的,痛苦的感觉越来越强烈,五脏六腑似乎都要碎了,我几乎难以承受。心里就觉得自己快不行了,要
承受不住了。当时,我的脑子还是非常清醒的,以为飞船起飞时就是这样的。其实,起飞阶段发生的共振并非正常现象,不应当有这种情况出现。共振持续了26秒后,慢慢减轻。当从那种难受的状态解脱出来之后,一切不适都不见了,我感觉到从没有过的轻松和舒服,如释千钧重负,如同一次重生,我甚至觉得这个过程很耐人寻味。但在痛苦的极点,就在刚才短短一刹那,我真的以为自己要牺牲了。在21小时的非凡旅程中,工程人员为他安排了两次休息,每次3小时。可是,在后来的采访中,杨利伟说:“这次飞行只有20多个小时,时间有限,我想用更多的时间体验失重的感觉,拍更多的画面,好为战友们今后飞行积累经验,也为飞船的研制提供数据。”从15日早两点起床,到16日中午返回北京航天城,在这30多个小时的历程中,杨利伟只睡了半个多小时!他用自己顽强的毅力,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圆满地完成了首飞任务的200多个操作动作!利用牺牲自己的休息来赢得积累经验的时间!
相同点:都写了杨利伟的太空之旅不同点:《太空一日》是杨利伟对天上21小时的自述,依次讲述了升空、所见、所闻、落地的情况。《神舟五号发射15周年纪念·非凡的21小时太空之旅》采用第三人称,不仅写了杨利伟待在太空的21小时,还有航天员的训练等的内容。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太空一日背景图课件ppt,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程导入,学习目标,字词检测,预习课文夯实基础,杨利伟,作者介绍,背景介绍,技法指导,探究示范,朗读课文整体感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太空一日优秀课件ppt,文件包含23-2教学课件太空一日第2课时pptx、23-2教学设计太空一日第2课时docx、23-2预习导学太空一日第2课时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太空一日完美版课件ppt,共4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作者简介,写作背景,读准字音,五脏六腑,千钧重负,惊心动魄,多音字,理解词语,划分段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