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人教版 (2019)第二节 烯烃 炔烃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第二节 烯烃 炔烃练习,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0分)
1. 乙烷、乙烯、乙炔共同具有的性质是
A. 都难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B. 能够使溴水和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 分子中各原子都处在同一平面内D. 都能发生聚合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
2. 关于烷烃、烯烃和炔烃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烷烃的通式是C nH2n+2,符合这个通式的烃为烷烃
B. 烯烃的通式是C nH2n,符合这个通式的烃一定是烯烃
C. 烯烃和炔烃都能与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加成反应而褪色
D. 同碳数的炔烃和二烯烃分子式相同,属于同系物
3. 下列关于烯烃、炔烃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某物质的名称为2−乙基−1−丁烯,它的结构简式为
B. CH3—CH=CH—C≡C—CF3分子结构中6个碳原子可能都在一条直线上
C. 相同物质的量的乙炔与苯分别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量相同
D. β−月桂烯的结构为,该物质与等物质的量的溴发生加成反应的产物(不考虑立体异构)理论上最多有3种
4. 关于有机物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有顺反异构
B. 可以和浓溴水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
C. 可以发生加聚反应、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
D. 1ml该化合物最多能与4 ml H2发生加成反应
5. 工业上可由乙苯生产苯乙烯:,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乙苯和苯乙烯均能发生取代反应、加聚反应和氧化反应
B. 用溴水可以区分苯乙烯和乙苯
C. 1 ml苯乙烯最多可与4 ml氢气加成,加成产物的一氯代物共有5种
D. 乙苯和苯乙烯分子中共平面的碳原子数最多都为7
6. 以下物质中:①乙烷;②乙烯;③乙炔;④苯;⑤甲苯;⑥环己烷;⑦聚乙烯;⑧环己烯。其中既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也不能与溴水发生化学反应而使溴水褪色的是
A. ①②③⑤B. ④⑥⑦⑧C. ①④⑥⑦D. ②③⑤⑧
7. 关于化合物2−苯基丙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不能使稀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 可以发生加成聚合反应
C. 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D. 易溶于水及甲苯
8. 由乙烯推测丙烯(CH3CH=CH2)的结构或性质,正确的是
A. 分子中3个碳原子在同一直线上B. 分子中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C. 不能使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 能发生加聚反应
9. 聚四氟乙烯结构如图,下列对它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合成它的小分子化合物是CF2=CF2
B. 由CF2=CF2合成它的反应属于加聚反应
C. 聚四氟乙烯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加成反应
D. 合成它的小分子CF2=CF2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加成反应
10. 法国、美国、荷兰的三位科学家因研究“分子机器的设计与合成”获得诺贝尔化学奖。轮烷是一种分子机器的“轮子”,芳香化合物a、b、c是合成轮烷的三种原料,其结构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b、c互为同分异构体
B. a、c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均有可能处于同一平面上
C. a、b、c均能发生氧化反应、加成反应、加聚反应和酯化反应
D. a、b、c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11. 下列有机合成设计中,所涉及的反应类型有错误的是( )
A. 由丙烯合成1,2−丙二醇:第一步加成反应,第二步取代反应
B. 由1−溴丁烷合成1,3−丁二烯:第一步消去反应,第二步加成反应,第三步消去反应
C. 由乙醇合成乙炔:第一步消去反应,第二步加成反应,第三步消去反应
D. 由乙烯合成乙二醛:第一步加成反应,第二步取代反应,第三步氧化反应
12. 下列关于乙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乙烯可以调节植物生长,可用于催熟果实
B. 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且原理相同
C. 乙烯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乙烯,是聚乙烯的单体
D. 乙烯分子中6个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上
13. 下列关于苯和乙烯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苯和乙烯都属于不饱和烃B. 苯中的碳碳键和乙烯中的碳碳键相同
C. 苯和乙烯分子中的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内D. 苯和乙烯都容易燃烧
14. 已知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它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 它可发生取代反应、加成反应、加聚反应、氧化反应
C. 它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最多可以消耗5 ml氢气
D. 1ml该有机物燃烧消耗氧气18.5 ml
15. 下列模型代表烃类,且能发生加聚反应的是( )
A. B. C. D.
二、实验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0分)
16. 下图为甲同学设计的制取并检验C2H4性质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上述制乙烯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2)加入几片碎瓷片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加热时,使混合液温度迅速升高到170℃,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过程观察到的现象为:
①Br2的四氯化碳溶液由________色变________色。
②酸性KMnO4溶液褪色。
(5)乙同学认为甲同学设计的实验如果仅从酸性KMnO4溶液褪色难以证明反应有乙烯生成,因为反应产生的乙烯中可能混有________气体也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写出此气体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实验室用以下改进装置快速制备乙炔气体:
回答下列问题:
(1)电石的主要成分的电子式为_______,与饱和食盐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要使反应停止,应_______(“向上”或“向下”)移动A管。
(3)制备的乙炔气体中往往混有少量的PH3和H2S,除去这两种杂质气体,应使混合气体通过盛有足量_______(填试剂名称)的洗气瓶。
(4)足量的乙炔通入含少量Br2的CCl4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该过程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反应的有机产物_______(填“能”或“不能”)发生加聚反应。
18. 合成乙酸乙酯的路线如下:
CH2=CH2→①催化剂/H2OC2H5OH→②催化剂,Δ/O2CH3CHO→③催化剂/O2CH3COOH→④浓硫酸,Δ/乙醇CH3COOCH2CH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乙烯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C2H5OH、CH3COOH分子中的官能团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反应的反应类型: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
(4)乙烯能发生聚合反应,其产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乙酸乙酯。
甲试管中碎瓷片的作用是__________,导管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试管中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装置图中有一个明显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0分)
19. 碳、氢元素可形成种类繁多的烃类物质,根据烃类物质的组成、结构与性质等,回答下列问题:
(1)丁基橡胶可用于制造汽车内胎,合成丁基橡胶的一种单体A的分子式为C4H8,A与H2加成后得到2−甲基丙烷。
①A可以加聚生成高分子,写出A发生加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②烯烃和NBS作用,烯烃中与双键碳相邻碳原子上的一个氢原子被溴原子取代(示例:CH3−CH=CH−RBr−CH2−CH=CH−R)。分子式为C4H8的烯烃(不考虑顺反异构)和NBS作用,得到的一溴代物有________种(不考虑顺反异构)。
③A的同系物之一丙烯经催化得到二聚物:CH2=C(CH3)CH(CH3)2,用系统命名法对二聚物命名________。C与CH2=C(CH3)CH(CH3)2互为同分异构体,且所有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则C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2)已知:链烃D有支链且只有一个官能团(常见的官能团有碳碳双键或碳碳三键等),其相对分子质量在65~75之间,1ml D完全燃烧消耗7ml氧气。
①D的分子式是________;在特定催化剂作用下,D与等物质的量的H2反应生成E。E与溴的四氯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②F是D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它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不考虑立体异构),则F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3)烃G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06,它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但不能使溴水褪色。当用FeBr3作催化剂时,能与溴反应,生成的一溴代物只有一种,则烃G的名称是________。
20. 现有下列7种与生产生活相关的有机物:
① ② ③CH3CH2CH2CH2OH
④CH2=CH—CH=CH2 ⑤ ⑥⑦(CH3)2C=CH−CH3
请回答:
(1)属于羧酸的是(填序号)______,⑤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为______;
(2)与②互为同系物的是(填序号)______ 与③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填序号)______;
(3)用系统命名法给⑦命名,其名称为______;
(4)⑦发生加聚反应所得产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
(5)④和Cl2按照物质的量1:1反应可能得到产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
(6)如图表示的是一种叫做双烯合成的有机反应,请写出④与⑦发生双烯合成所得产物______。
+→△
(7)与H2加成生成的炔烃的结构简式: ______ .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有机物的结构特点、烷烃、乙烯、乙炔的相关知识,试题难度较易。
【解答】
A.乙烷、乙烯、乙炔都难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符合题意;
B.乙烷不能使溴水和酸性KMnO4溶液褪色,不符合题意;
C.乙烷分子中各原子不处于同一平面内,不符合题意;
D.乙烷不能发生聚合反应,不符合题意。
2.【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烯烃和炔烃的通式及性质、同系物的判定等,难度不大,注意相关知识的积累。
【解答】
A.烷烃的通式是C nH2n+2,烷烃属于饱和烃,符合这个通式的烃为烷烃,故A正确;
B.烯烃的通式是C nH2n,符合这个通式的烃不一定是烯烃,还有可能为环烷烃,故B错误;
C.烯烃和炔烃都含有不饱和的碳碳双键或碳碳三键,与溴水褪色是因为发生加成反应,而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是因为发生氧化反应,故C错误;
D.同碳数的炔烃和二烯烃分子式相同,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属于同分异构体,故D错误;
故选A。
3.【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常见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掌握常见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选项D难点、易错点,注意正确反应原理.
【解答】
A.2−乙基1−丁烯,含有1个碳碳双键,且第二个C上含有乙基,结构简式为,故A正确;
B.参照H2C=CH2和HC≡CH的空间结构作分析判断,该分子最多有4个C原子处于同一直线上,B错误;
C.乙炔和苯的分子式分别为C2H2和C6H6,等物质的量的C2H2和C6H6在足量O2中完全燃烧的耗氧量不同,C错误;
D.如图,该分子中存在3种不同化学环境的碳碳双键,它与等物质的量的Br2发生加成反应时,Br2可以分别在①、②、③的位置上发生加成,还可以在①和②的位置上发生1,4−加成,可以得到4种产物,故D错误。
4.【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有机物结构和性质,为高频考点,明确官能团及其性质关系是解本题关键,侧重考查酚、烯烃、卤代烃的性质,注意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特点、酚和溴发生取代反应特点,题目难度不大。
【解答】
A.碳碳双键两端碳原子上都只含一个H原子,所以有顺反异构,故A正确;
B.含有碳碳双键,所以能和溴发生加成反应,苯环上酚羟基邻位含有氢原子,所以能和浓溴水发生取代反应,故B正确;
C.含有碳碳双键,所以能发生加聚反应;含有氯原子,所以能发生水解反应,但连接氯原子碳原子相邻碳原子上不含氢原子,所以该物质不能发生消去反应,故C错误;
D.碳碳双键和苯环都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所以1ml该化合物最多能与4 ml H2发生加成反应,故D正确;
故选C。
5.【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有机物结构和性质,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明确官能团与性质关系即可解答,侧重考查基本概念、烯烃、基本反应类型等知识点。
【解答】
A.乙苯不能发生加聚反应,故A错误;
B.苯乙烯含有碳碳双键,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而乙苯不反应,可鉴别,故B正确;
C.1 ml苯乙烯最多可以与4 ml氢气加成,所得产物为乙基环己烷,所得产物的一氯代物共有6种,故C错误;
D.苯环和碳碳双键都为平面结构,与苯环直接相连的原子在同一个平面上,则乙苯和苯乙烯都最多有8个碳原子共平面,故D错误。
6.【答案】C
【解析】解:①乙烷既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也不能与溴水发生化学反应而使溴水褪色,故选;
②乙烯含碳碳双键,既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也能与溴水发生化学反应而使溴水褪色,故不选;
③乙炔含碳碳三键,既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也能与溴水发生化学反应而使溴水褪色,故不选;
④苯既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也不能与溴水发生化学反应而使溴水褪色,故选;
⑤甲苯可使高锰酸钾褪色,不能与溴水发生化学反应而使溴水褪色,故不选;
⑥环己烷既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也不能与溴水发生化学反应而使溴水褪色,故选;
⑦聚乙烯既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也不能与溴水发生化学反应而使溴水褪色,故选;
⑧环己烯含碳碳双键,既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也能与溴水发生化学反应而使溴水褪色,故不选;
故选:C。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官能团与性质、有机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烯烃、炔烃及苯同系物的性质,题目难度不大。
7.【答案】B
【解析】分子中含碳碳双键,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能发生加成聚合反应,A错误、B正确;
该化合物分子中含甲基(—CH3),立体结构,分子中所有原子不能共平面,C错误;
该有机物属于烃,难溶于水,D错误。
8.【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为解答的关键,侧重烯烃性质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解答】
A.乙烯分子中C−H键与C=C键夹角为120°,丙烯相当于甲基取代乙烯中氢原子,所以3个碳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直线上,故A错误;
B.CH2=CHCH3中存在甲基,具有甲烷的结构,所有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上,故B错误;
C.丙烯和乙烯都含有碳碳双键,丙烯能使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C错误;
D.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可发生加聚反应,故D正确。
9.【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的相关知识,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A.合成它的小分子化合物是CF2=CF2,故A正确;
B.由CF2=CF2合成它的反应属于加聚反应,故B正确;
C.聚四氟乙烯结构中不含碳碳双键,不能发生加成反应,故C错误;
D.合成它的小分子CF2=CF2含有碳碳双键,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加成反应,故D正确。
故选C。
10.【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有机物中的官能团的性质是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中等。
【解答】
A.b、c的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故A正确;
B.a中苯环、碳碳双键、醛基3个平面结构通过单键相连,c分子中苯环、碳碳双键2个平面结构通过单键相连,单键可以旋转,故a、c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均有可能处于同一平面上,故B正确;
C.a、b均没有羟基和羧基,均不能发生酯化反应,故C错误;
D.a、b、c均含碳碳双键,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故D正确;
故选C。
11.【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合成,为高频考点,把握官能团与性质、有机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选项B为解答的难点,题目难度不大。
【解答】
A.由丙烯合成1,2−丙二醇,丙烯先与卤素单质加成生成1,2−二卤丙烷,再水解(−X换为−OH)生成1,2−丙二醇,则第一步加成反应,第二步取代反应,故A正确;
B.由1−溴丁烷合成1,3−丁二烯,先发生卤代烃的消去反应,再与卤化氢发生加成反应,生成2−卤丁烷,再发生消去反应生成2−丁烯,再与卤素单质发生加成,最后发生消去反应,则需要发生五步反应,分别为消去、加成、消去、加成、消去,故B错误;
C.由乙醇合成乙炔,先发生醇羟基的消去反应生成乙烯,再与卤素单质加成生成1,2−二卤乙烷,最后发生消去反应,一分子1,2−二卤乙烷消去两分子卤化氢生成乙炔,则第一步消去反应,第二步加成反应,第三步消去反应,故C正确;
D.由乙烯合成乙二醛,先与卤素单质加成,生成1,2−二卤乙烷,后水解(−X换为−OH)生成乙二醇,最后氧化成为乙二醛,则第一步加成反应,第二步取代反应,第三步氧化反应,故D正确;
故选B。
12.【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乙烯的结构与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乙烯中官能团及性质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选项B为解答的易错点,题目难度不大。
【解答】
A.乙烯具有催熟作用,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可用于催熟果实,故A正确;
B.乙烯含碳碳双键,可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与溴发生加成反应,则均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但原理不同,故B错误;
C.乙烯含碳碳双键,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乙烯,乙烯为合成高分子的单体,故C正确;
D.乙烯为平面结构,6个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上,故D正确。
13.【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有机物的结构、官能团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结构对称性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解答】
A.乙烯与苯中H均较饱和烃中H原子数少,均为不饱和烃,故A正确;
B.苯分子中碳碳键是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独特的化学键,乙烯中碳碳键为碳碳双键,二者不同,故B错误;
C.乙烯和苯是平面型结构,所以两者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内,故C正确;
D.苯与乙烯含有碳、氢两种元素,都能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D正确;
故选B。
14.【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有机物结构和性质,侧重考查苯和烯烃性质,明确官能团及其性质关系是解本题关键,知道耗氧量计算方法,D为解答易错点,题目难度不大。
【解答】
A.该有机物含碳碳双键,能与酸性KMnO4溶液发生氧化反应使其褪色,故正确;
B.由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可知,分子中含有甲基可以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含碳碳双键可以发生加成反应、加聚反应、氧化反应,故正确;
C.该有机物的物质的量未知,无法计算,故错误;
D.由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可知,其分子式为C14H18,根据C~O2,4H~O2,可知,1ml该有机物燃烧消耗氧气18.5ml,故正确。
15.【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及性质,掌握比例模型、球棍模型等是解题关键,难度不大。
【解答】
A. 该模型表示甲烷,属于链状烷烃,不能发生加聚反应,故A错误;
B. 该模型表示乙烯,含有碳碳双键,能发生加聚反应,故B正确;
C. 该模型表示新戊烷,属于链状烷烃,不能发生加聚反应,故C错误;
D. 该模型表示异丁烷,属于链状烷烃,不能发生加聚反应,故D错误;
故选B。
16.【答案】(1)
(2)防止液体受热暴沸
(3)避免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到140℃会发生分子间脱水生成乙醚,故要迅速升温到170℃
(4)①橙红;无
(5)SO2;5SO2+2Mn04−+2H2O=2Mn2++4H++5SO42−
【解析】利用浓硫酸和乙醇混合加热到170℃制备乙烯,生成的乙烯中可能混有二氧化硫气体,生成的气体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溶液会褪色,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溶液也会褪色,剩余气体燃烧除去。
(1)利用乙醇在浓硫酸的催化作用下发生分子内脱水制取乙烯。
(2)为防止烧瓶内液体受热不均匀而局部突然沸腾冲出烧瓶,需要在烧瓶内加入几块沸石。
(3)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到140℃会发生分子间脱水生成乙醚,故要迅速升温至170℃。
(4)乙烯是不饱和烃,分子中含碳碳双键,能够和溴单质发生加成反应,使Br2的四氯化碳溶液的橙红色褪去。
(5)制备乙烯反应中乙醇可能被炭化,碳和浓硫酸加热时会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气体,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也可以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因此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不能证明生成的一定是乙烯。
17.【答案】(1);CaC2+2H2O→C2H2↑+Ca(OH)2
(2)向下
(3)硫酸铜溶液
(4)溶液褪色; CH≡CH+Br2→CHBr=CHBr;能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乙炔的制备实验,难度一般,理解制备原理、装置作用是解题关键。
【解答】
(1)电石的主要成分为CaC2,其电子式为,其与饱和食盐水反应生成乙炔和氢氧化钙,化学方程式为:CaC2+2H2O→C2H2↑+Ca(OH)2。
(2)根据连通器原理,向上提拉A管, A管液面下降,右侧管内液面上升,与电石接触发生反应;向下移动A管,A管中液面上升,右侧管内液面下降,饱和食盐水与电石不再接触,反应停止。
(3)H2S、PH3等具有还原性,会影响乙炔的检验,可以利用硫酸铜溶液除去。
(4)乙炔和Br2发生加成反应使Br2的CCl4溶液褪色,少量溴单质与足量乙炔反应,发生不完全的加成反应,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CH+Br2→CHBr=CHBr,产物1,2−二溴乙烯含有碳碳双键,可以发生加聚反应。
18.【答案】(1)
(2)羟基 羧基
(3)加成反应 氧化反应
(4)
(5)2CH3CH2OH+O2→Δ催化剂2CH3CHO+2H2O CH3COOH+CH3CH2OH
CH3COOCH2CH3+H2O
(6)防止暴沸 导气、冷凝回流 吸收挥发出来的乙酸和乙醇 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便于分层析出 导管的出口伸入液面以下
【解析】(1)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电子式为。
(2)C2H5OH、CH3COOH分子中的官能团名称分别是羟基、羧基。
(3)反应①是乙烯和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反应②是乙醇催化氧化生成乙醛和水。
(4)乙烯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聚合反应生成聚乙烯,其结构简式为。
(5)反应②是乙醇催化氧化生成乙醛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H3CH2OH+O2→Δ催化剂
2CH3CHO+2H2O。反应④是乙酸和乙醇在浓硫酸和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
(6)乙酸、乙醇沸点低,故加热时要加碎瓷片,可防止液体暴沸;导管a的作用是导气、冷凝回流;生成的乙酸乙酯中含有乙醇和乙酸,因此乙试管中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挥发出来的乙酸和乙醇,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便于分层析出;由于乙醇和乙酸与水互溶,因此可判断该装置图中有一个明显的错误是导管的出口伸入液面以下,容易引起倒吸。
19.【答案】(1)①②3③2,3−二甲基−1−丁烯 (或)
(2)①C5H8;(CH3)2CHCH=CH2+Br2→CCl4(CH3)2CHCHBrCH2Br
②
(3)对二甲苯(或1,4−二甲苯)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推断,有机物的命名原则等,正确推断物质及其含有的官能团是解题关键,难点是同分异构体的判断,灵活运用即可。
【解答】
(1)①该烃与 H2 的加成后得到2−甲基丙烷,所以该单体A的结构简式为:CH2=C(CH3)2,则其发生加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②C4H8的烯烃有三种(不考虑顺反异构):CH2=CHCH2CH3、CH3CH=CHCH3、(CH3)2C=CH2,根据信息“烯烃中与双键碳相邻碳原子上的一个氢原子被溴原子取代”可知三种烯烃与NBS都只能得到一种一溴代物:CH2=CHCHBrCH3,CH3CH=CHCH2Br,CH3C(CH2Br)=CH2,所以分子式为C4H8的烯烃和NBS作用,得到的一溴代物有3种,故答案为:3种;
③烯烃的命名原则:含有碳碳双键且最长碳链作主链,称某烯,编号是从离官能团最近的一端开始,据此可以写出有机物的名称:2,3−二甲基−1−丁烯,故答案为: 2,3−二甲基−1−丁烯;C与2,3−二甲基−1−丁烯互为同分异构体,且所有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则C中四个甲基连接碳碳双键两端碳原子,其结构简式为:(或),故答案为:(或);
(2)①链烃D有支链且只有一个官能团,其相对分子质量在65~75之间,设D的分子式为CxHy,l ml A完全燃烧消耗7ml氧气,则x+ y4=7,且65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第二章 烃第二节 烯烃 炔烃第1课时一课一练,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已知,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第二节 烯烃 炔烃第2课时课时作业,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系统命名法正确的是,下列化学方程式错误的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降冰片烯的分子结构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第二节 烯烃 炔烃同步测试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计算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