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科学作业质量检测(三)试题卷 2023.12.31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5356878/2-170817740604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科学作业质量检测(三)试题卷 2023.12.31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5356878/2-170817740610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科学作业质量检测(三)试题卷 2023.12.31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5356878/2-1708177406133/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科学作业质量检测(三)试题卷 2023.12.31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5356878/0-170817740291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科学作业质量检测(三)试题卷 2023.12.31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5356878/0-170817740297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科学作业质量检测(三)试题卷 2023.12.31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5356878/0-1708177403009/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科学作业质量检测(三)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5356878/1-170817740371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浙江省金华市南苑中学2023-2024学年上学期第三次作业质量检测九年级科学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浙江省金华市南苑中学2023-2024学年上学期第三次作业质量检测九年级科学试卷(含答案),文件包含2023年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科学作业质量检测三试题卷20231231doc、2023年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科学作业质量检测三试题卷20231231pdf、2023年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科学作业质量检测三答案doc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考生须知:
1.全卷共四大题,35小题,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全卷分为卷Ⅰ(选择题)和卷Ⅱ(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卷”上作答。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
3.请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卷”上先填写姓名和学号等信息。
4.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O—16;S—32;Cu—64;Zn—65
5.本卷计算中g取10牛/千克。
卷 Ⅰ
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操作不仅要科学规范,还要关注环保、安全等问题。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A.制作血涂片B.测量溶液pH
C.装入固体粉末D.处理废弃药品
2.在①氧化铜②金属镁③氢氧化钠溶液④硝酸钡溶液这四种物质中,跟稀硫酸能发生反应且反应中表现了“酸的通性”的组合是( ▲ )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3.如图X表示人体某器官或结构,①、②表示血管,箭头表示血流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若X表示小肠,则进食一段时间后,与①相比,②中血糖含量降低
B.若X表示心脏的左心房,则①血液为静脉血
C.若X表示肾脏,则②中尿素尿酸的含量比①高
D.若X表示肺,则②中血液氧气含量较高
第3题图 第4题图
4.小Q和小亮就课本中的如图话题进行了思考和讨论,小Q决定通过手捂增大铁屑的内能,小亮决定通过振荡方式增大铁屑的内能,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 从能量转化过程来看,小亮的方法和钻木取火是相同的
B. 当小Q的手和铁屑所含内能相同时,热传递就会停止
C. 小Q所用的方法,温度从手传递到了铁屑
D.小Q和小亮的方法对改变铁屑的内能是不等效的
5.科学研究中经常用“模拟实验”来解决不能或不便用直接实验法解决的问题。例如:用铅笔在篮球和木板上移动探究地球形状,下列有四个来自教材的实验,不属于模拟实验的是( ▲ )
A.甲:米勒研究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的实验
B.乙:研究植被能保持水土的植被护坡实验
C.丙:研究分子之间有空隙的酒精和水混合的实验
D.丁:研究星系运动特点的气球充气实验
甲 乙 丙 丁
6.下列实验进行中的现象或实验原理正确的是( ▲ )
A B C D
A.溶液变蓝色 B.小气球变大
C.验证Fe、Cu、Ag金属活动性强弱 D.U型管内液面左高右低
7.甲、乙、丙、丁四种生物组成某农田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如图方框面积表示各生物体内所含杀虫剂的多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是消费者 B.丁是分解者
C.四种生物中含能量最多的是甲 D.乙就是要喷杀的害虫
8.能量转化或转移是自然界的普遍现象,如图所示为核电站示意图、家庭电路部分示意图及电热水壶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手机充电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热壶烧水时电能转化为内能,两者本质都是电流做功
B.发电机利用了电流磁效应发电,电热水壶利用了电流热效应烧水
C.汽轮机工作、壶内水升温两过程中,改变水的内能方式相同
D.核反应堆进行可控的核聚变释放核能,转化为家庭电路所需的电能
9. 下列对露置在空气中已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样品进行的相关实验中,实验现象及结论合理的是( ▲ )
A.取少量溶液样品,滴入氯化钡溶液,没有白色沉淀生成
B.取一定量溶液样品,滴入少量稀盐酸,立即有大量气泡产生
C.取一定量溶液样品,滴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证明原样品中含有氢氧化钠
D.向溶液样品中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钡溶液至充分反应,过滤,可除去样品中的杂质
10.“证据理论”是科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推论合理的是( ▲ )
A.化学变化常常伴随能量的变化,所以有能量变化的一定属于化学变化
B.Na2O、CaO均能与水反应生成碱,因此所有金属氧化物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碱
C.活泼金属与酸反应生成氢气是置换反应,所以有单质气体生成的反应都是置换反应
D.合金的硬度一般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更高,因此黄铜(铜锌合金)的硬度高于铜和锌
11.光发动机是一种把光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其核心部分的工作原理如图示:带有活塞的密闭气室中装有NO2气体,当光从窗口射入时,发生分解反应:2NO22NO+O2;当无光照射情况下,又发生化合反应:NO+O22NO2。这样便可通过控制窗口处射入的光照强弱,使气室中的气态物质循环反应,从而推动活塞运动。忽略温度对气压的影响,则光照增强时,发动机装置中的活塞运动,相当于下图汽油机四个冲程中的( ▲ )
A.B.C.D.
12.如图是人在抬脖子,该过程与下列的四种情形中同属于一类杠杆的是( ▲ )
A.踮起脚尖 B.天平称量
C.羊角锤拔钉子 D.筷子夹菜
13.某废液中含有硝酸银和硝酸铜,为回收利用和减少污染,往废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向滤渣中加入少量稀盐酸,产生气泡,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铜 B.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和铜,可能含有铁
C.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亚铁,一定没有硝酸银和硝酸铜
D.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亚铁,可能含有硝酸银和硝酸铜
14.自1928年弗莱明发现抗生素后,抗生素一直作为治疗细菌感染的特效药被广泛使用。但现在对抗生素敏感性下降的“耐药菌”越来越多,这已经成为世界性难题。图中①②③表示细菌在人体内的变化过程,根据自然选择理论解释此现象,下列最合理的一项是( ▲ )
A.细菌之所以会变异为耐药性细菌,是因为抗生素等环境的改变
B.抗生素对细菌的耐药性起了进行不定向选择的作用
C.细菌的耐药性这一性状,是由其基因所决定的
D.细菌产生的变异一定都有利于适应环境
第14题图 第15题图
15.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流表A的量程为0~0.6A,电压表V1、V2的量程均为0~3V,滑动变阻器R的规格为“50Ω,2A”,某一特种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在某点时,小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压表V2的示数为1.5V。在保证电路各元件安全的最大范围内调节滑片P,其中一只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变化图象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电源电压为3V B.电压表V1的示数变化范围为1.5V~3V
C.滑动变阻器的取值范围是3Ω~50Ω D.小灯泡的功率范围为0.1W~1.25W
卷 Ⅱ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10小题,16、17题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共37分)
16.(3分)如图所示为肝、肠处血液循环,正常人当血糖浓度偏高时,在胰岛素的作用下能将多余的葡萄糖转化为肝糖原贮存在肝脏内,当血糖浓度较低时,能将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补充到血液中,从而维持血糖的平衡。请回答以下问题:
(1)下面小肠结构特点中跟食物消化无关的是 ▲ 。
A.小肠很长 B.有多种消化液 C.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D.内有小肠皱襞和绒毛
(2)蛋白质在小肠内的最终消化产物是 ▲ 。
(3)当人处于饥饿状态时,图中A、B两处血液中血糖浓度较高的是 ▲ 处。
第16题图 第17题图
17.肾脏是人体最主要的排泄器官。如图所示为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血液流经肾小球通过滤过作用进入肾小囊形成原尿,正常人的原尿中不含有的成分是 ▲ 。 A.血细胞 B.无机盐 C.水分 D.大分子蛋白质
(2)原尿经过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经肾小管的 ▲ 作用进入肾小管外的毛细血管,重新回到血液中。
18.分类是科学研究和学习的重要方法。根据相关概念的含义及关系判断下列物质所属类别,将相应物质序号填在横线上:①冰水混合物;②液氮;③碱石灰;④硫酸铜溶液;⑤铁丝;⑥氖气;⑦氧化铜;⑧空气;⑨稀盐酸;⑩干冰。以上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 ;属于氧化物的是 ▲ 。
19.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湿法炼铜的国家,其原理是先用硫酸将铜矿中的铜转变成可溶性的硫酸铜,再将铁放入硫酸铜溶液中把铜置换出来。从微观角度看,是它们的核外电子发生了转移使铁原子变成了铁离子,铜离子变成了铜原子,这个过程中铜离子 ▲ 了两个电子,Fe和Fe2+的化学性质 ▲ (填“相同”或“不相同”),因此,金属活动性在某种意义上也表示了金属得失电子能力的强弱。
20.思维模型是依据事物发展内在规律建立的解决问题的基本框架,能引导有序思维、增进深度理解,促进问题解决。小科建构了“物质除杂”的思维模型(如图)。
(1)铜粉中混有少量的铁粉,用磁铁吸引除去。该方法属于上述模型中的 ▲ (填“分离转移”或“反应转化”);
(2)上述模型中“不增不减”是除杂原则,“不增”是指不增加新杂质,“不减”是指不减少目标物质质量。小科采用反应转化的方法,要除去氯化钠中的杂质氯化钡。请写出一个化学方程式 ▲ 。
21.2019年12月,湖北武汉率先发现2019新型冠状病毒。之后,新冠肺炎在全国乃至全世界蔓延,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的灾难。抗疫三年,医护人员对社会安全、人民健康做出了极大的贡献。2022年12月新冠管控全面解除。时至今日,人们已经不再“谈疫色变”。
(1)研制新冠肺炎的技术路线有多种,我国采用的是最常见的灭活疫苗路线。即将SARS﹣CV﹣2新冠病毒杀死后接种到人体内,使人体产生抗体(一种蛋白质),从而形成免疫力,需要多次接种。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①病毒有细胞结构,但由于没有叶绿体,不能独立生活 ②杀死的SARS﹣CV﹣2新冠病毒不能再成为抗原 ③多次接种的目的是为了增强体内的免疫反应 ④新冠肺炎患者是病原体 ⑤SARS﹣CV﹣2新冠病毒侵入人体能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属于特异性免疫
(2)肺炎流行期间,下列采取的措施中,从传染病预防的角度,主要为了切断传播途径的有 ▲ 。
A.建设方舱医院集中医治肺炎患者 B.关闭野生动物交易市场C.规定市民出入公共场所必须佩戴口罩 D.经常通风,并对室内空气进行消毒E.建议市民少去人多的公共场合聚集
22.如图所示,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重10N的物体A,沿水平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
弹簧测力计B的示数为2N,绳和滑轮的重力以及绳和滑轮之间的摩擦均不计,则:
(1)物体A与水平桌面的摩擦力大小是 ▲ N。
(2)此装置中,在拉动过程中动滑轮的作用是 ▲ (填“省力”或“省距离“)。
23.室外的铁制栏杆在多雨季节易生锈,小宁对铁生锈的条件进行了探索,实验装置如图。3天后,发现只有装置C中的铁丝生锈了。
(1)装置A中生石灰的作用是 ▲ 。
(2)装置B、C中的实验现象说明与 ▲ 接触是铁生锈的条件之一。
24.南中科学兴趣小组在拓展课上想探究“在只有体重秤的情况下,如何测出汽车引擎的质量”这一问题。小组同学设计并实施了如下实验方案:让小南同学先站在一只体重秤上,此时体重秤显示的读数为48kg,接着让小南站在体重秤上用双手竖直将引擎盖微微抬起,此时体重秤显示的读数为56kg,最后画出了引擎盖的模型如图2。引擎盖可绕0点自由转动,A为引擎盖重心位置,并且测得0B=130cm,AB=50cm。据此回答:
(1)如果一直让小明用双手竖直向上匀速抬起引繁盖,此过程体重秤显示的读数将 ▲ (选填“增大”或“不变”或“减小”) 。
(2)引擎盖的质量为 ▲ 千克。
25.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FeCl3、CaCO3、NaOH、Ba(OH)2、BaCl2、Na2SO4中的几种,为确定其组成,取适量试样进行下列实验。请根据实验现象推断:
①取试样溶于水,搅拌、过滤,得到无色澄清溶液A和白色沉淀B。
②取上述无色澄清溶液A,通入适量的CO2,生成白色沉淀C。
③取上述白色沉淀B,加入过量的稀硝酸,沉淀全部消失。综合上述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由①得原固体粉末中一定不含 ▲ 。
(2)写出固体粉末的可能组成中含有物质种类最多的一种组合 ▲ 。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有5小题,每空2分,共38分)
26.专家表示,人在感染新冠病毒时,比较常见的症状是发烧。发烧时,身体中的酶的活性会降低,从而导致食欲不振。为验证该说法,小舟配制乳白色蛋白液和“胃蛋白液”(内含胃蛋白酶)备用。已知乳白色蛋白质液中含有不溶于水的物质,该物质可以被“胃蛋白液”催化分解为可溶性的氨基酸(变澄清)。具体实验方案如下。
①利用37℃水浴装置完成以下实验。
②分别改变水浴温度为38℃、39℃、40℃、41℃、42℃,重复上述实验,并记录现象。
(1)结合实验方案分析,本实验研究的问题是 ▲ ?
(2)本次实验中滴加1滴稀盐酸目的是 ▲ 。
(3)实验中先将酸化的“胃蛋白液”和乳白色蛋白液水浴加热2分钟,然后将其混合后水浴加热的原因是 ▲ 。
(4)实验结果显示,所有温度下的乳白色蛋白液都变澄清了。为使不同组的实验结果出现差异,在不改变温度设置的前提下,可调整的措施有 ▲ 。
27.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验证稀硫酸的性质时,小组同学按下图进行实验。
(1)试管2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
(2)向试管3中滴加了足量的稀硫酸仍无明显现象,要证明二者已经发生反应,可继续滴加以下 ▲ (填字母序号)溶液进行实验,以达到实验目的。
A.酚酞溶液 B.氯化钡溶液 C.硫酸铜溶液
(3)小组同学将4、5两支试管反应后的物质倒入同一洁净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无色滤液和白色沉淀。同学们对白色沉淀的成分产生了兴趣,继续进行实验。
(提出问题)白色沉淀的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
猜想一:BaSO4
猜想二: ▲ 。
(实验与结论)
28.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中,所用电源为两节新的干电池,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V,小灯泡两端允许加的最大电压为额定电压的1.2倍。
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发现小灯泡不亮,且电流表、电压表均无示数。若仅用一根导线查故障(电路故障只有一处),需要将导线并联在
▲ 两端。
A.小灯泡 B.开关 C.滑动变阻器 D.电流表
(2)故障排除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到某处时(如图甲所示),电压表示数为2V。为了测量小灯泡的额定电功率,应将滑片P向 ▲ (选填“左”或“右”)端移动,使电压表示数为2.5V。
(3)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记录多组小灯泡两端不同的电压及对应的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值,根据这些数据绘制出如图乙所示图像。根据图乙所示图像,阴影部分的面积S1表示当小灯泡两端电压为1V时,小灯泡的实际电功率;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S2表示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 ▲ 。
(4)实验中电流表坏了,无法完成实验。小组同学认为增加一个R0=5Ω的定值电阻就能完成实验且电路只需连接一次,他们设计了如图丙的电路,其设计方案如下:
①闭合S1,S2接b,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小灯泡的额定电压U额。
②保持滑片位置不变,闭合S1,S2接a,测出电压表示数为U。
通过计算得出小灯泡的额定电功率。可是实验过程仍无法测量出该小灯泡的额定电功率,请你指出该设计方案中存在的问题是: ▲ 。
29.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们用如图所示装置(夹持装置已略去)和如下实验步骤进行有关碳及其氧化物的实验。
实验步骤: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并加入药品。
②缓缓通入CO2,使装置中充满CO2后点燃A处酒精喷灯。
③在A处酒精喷灯加热一段时间后,点燃B处酒精喷灯。
④待反应结束后,停止通入CO2,熄灭A、B两处的酒精喷灯。
(1)步骤③,A处酒精喷灯加热过程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木炭粉逐渐减少,D中左侧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且 ▲ ;点燃B处酒精喷灯后,可观察到氧化铁逐渐变为黑色;实验说明 ▲ (填写物质名称)具有还原性。
(2)该装置是否需要添加尾气处理装置,判断并说明理由。 ▲ 。
30.小王在观看斯诺克比赛时发现:有时运动的白球去撞击一个静止的球后,白球会立即静止在碰撞时的位置,而被撞的球似乎接替了白球,沿白球原来的运动方向,以几乎相同的速度向前运动,称之为速度“交换”,如图甲所示。小王想:白球碰撞后立即静止,被撞的球是以白球撞前相同大小的速度运动出去的吗?
通过了解和初步实验,小王发现只有当体积和质量均相同的两球,而且球心在同一直线上相碰时,才可能出现上述现象。为进一步探究,小王设计了下述实验方案:
将一个两端翘起、中间水平的轨道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取两个相同的台球A、B,将B球静置于轨道的水平部分,A球置于轨道左端斜面上某处,测出该点到水平桌面的高度h1,如图乙所示,释放A球,撞击后,A球静止,B球向前运动并冲上轨道右端斜面能到达的最高点,测出该点的高度h2,通过比较h2与h1的大小关系即可作出判断。
(1)B球由静止变为运动是因为B球在碰撞中获得了 ▲ 能。
(2)已知重力势能的计算公式为Ep=mgh,动能的计算公式为,且vA表示碰撞前瞬间A球运动速度,vB表示B球被撞后开始运动的速度。若轨道光滑,则碰撞前瞬间A球运动速度vA的表达式为 ▲ (用题中所给的字母表示)。若h2=h1,B球被撞后开始运动的速度vB ▲ vA(选填“>”、“=”或“<”)。
(3)实际实验中,测出的h2总小于h1,若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轨道不光滑,那么在阻力不可避免的情况下,你认为小王的设计是否还有价值?说明你的理由 ▲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有5小题,每小题各8分,共40分)
31.如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问题。
(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图中所示的生态系统缺少的生物成分是 ▲ 。
(2)图中与猫头鹰有直接关系的食物链有 ▲ 条。
(3)该生态系统中,各生物种类和数量出现短期的波动后又趋于稳定,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 ▲ 。
(4)兔只能获得草大约10%﹣20%的能量,说明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 。
32.图甲为小Q家刚买的某款电热毛巾架,额定电压220伏,简化的工作电路如图乙,该毛巾架通过智能系统实现加热、保温挡自动切换,图丙为该毛巾架在正常工作30分钟内功率的变化情况。
请完成下列问题:
(1)加热状态下,毛巾架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为多大?
(2)图乙电路中定值电阻R0、R1的阻值各为多少欧?
(3)毛巾架正常工作30分钟总共消耗多少电能?
(4)某日小Q想检验自家电热毛巾架加热状态时的实际功率是否与额定功率一致。小Q关掉家里所有其他用电器,单独让电热毛巾架工作,观察到自家电能表表盘(如图丁)3分钟内指示灯闪烁了64次,则电热毛巾架这段时间内工作的实际功率为多大?
33.小科想把一个重400N的物体用比较省力的方法提升2m,并设计了以下两种方案。
【方案一】:如图甲,他用平行于斜面的推力 F=240N,将物体从斜面底端匀速推到顶端,已知斜面高2m、长4m。
【方案二】:他利用如图乙所示滑轮组拉动绳子将同一重物匀速提高2m,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不计绳重和摩擦)。请分析计算:
(1)方案一中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2)方案二中动滑轮的重力。
(3)小科利用上述哪种方案提升重物更省力?(写出分析计算过程)
34.黄铜(由铜和锌形成的合金)有较强的耐磨性能,在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晓军同学为了测定黄铜屑样品组成,分四组取样品与稀硫酸反应,其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计算:(1)上表中m的数值是 ▲ 。
(2)通过分析上述数据可知,当黄铜样品和稀硫酸的质量比为 ▲ 时,两者恰好完全反应。
(3)求所用稀硫酸中硫酸的质量分数。
35.科学探究和证据推理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某学习小组同学设计了有关氢氧化钠性质的探究活动,并基于证据进行推理分析,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图1所示实验,并绘制了装置内压强随推入的液体体积变化的图像(不考虑温度对压强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
(1)m点溶液的pH ▲ 7(填“大于”或“小于”)。
(2)请根据题中信息和所学知识,解释ab段、bc段、cd段装置内压强随推入的液体体积变化的原因。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白色沉淀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 。
猜想二成立。
样品
第1份
第2份
第3份
第4份
取样品质量(g)
25.0
25.0
25.0
25.0
取稀硫酸质量(g)
40.0
80.0
120.0
160.0
产生气体质量(g)
0.2
0.4
0.5
m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绣湖中学2023-2024学年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九年级科学试卷,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如图为某文化衫图案,你的美,小江阅读教材得知,下列科学实验设计方案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浙江省金华市南苑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月考科学试卷,文件包含道法一下第9课我和我的家课件pptx、道法一下第9课我和我的家教案docx、家庭称呼歌mp4、幸福的一家mp4、我家是动物园mp4等5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浙江省金华市南苑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科学试卷(一),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